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用招标条件把国内企业淘汰出局,意味着与国家政策对着干,会得罪国家部委,这一点定南省非常清楚。但是,不这样做,肯珀项目就有被别人抢走的可能性,这个损失更大。两害相权,定南省最终确定得罪一回上级部委,大不了未来找个什么机会弥补一下就是了。能把肯珀项目拿下来,该是多大的政绩啊,为此挨几句批评算什么?
    再说了,部委那边也不会真的动怒,也就是例行公事地批评几句,谁还会为了这样的事情记你的仇?哪个省份不得三天两头地打打政策擦边球,如果为这么点事就记仇,人家记得过来吗?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份招标件,也有了预想中的计委和财政部约谈。王振斌的敲打,让汪锦胜知道上头对这件事的意见比其他事情要更大一些,这意味着定南省未来一段时间要稍微收敛一点,最好未来一个月别再惹事了,要惹事也拖到下个月去,这个月的惹事指标已经用完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汪锦胜回到了驻京办,吩咐驻京办的工作人员这一段多到几个部委去走动走动,表示一点悔过的诚意。就在他把相关事项安排完,正在琢磨着晚上请谁吃饭的时候,李超华脸色紧张地找他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散发着墨香的报纸。
    “汪主任,出事了,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在报纸上被捅出来了。”
    “什么!”
    汪锦胜一惊,接过报纸,先看了看报名,知道只是一份地方一级的小报,平时都是以曝光点负面消息以及娱乐新闻骗取订阅量的,心里踏实了几分。这两年,国家的政策有所放开,许多报社都把副刊改成主打社会娱乐内容的报纸,有些还假模假式地搞点舆论监督啥的,兼具骗读者眼球以及收取被曝光单位封口费的职能。定南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这类报纸的数量又远比其他内地省份更多,汪锦胜对此也是见惯不怪了。
    再接下去看,果然在一个不算很重要的版面上,看到了李超华说的内容。那是一篇评论章,标题写得很土气,叫作变了味的招标。章一开头,倒确是一则狠料,声称某省一个叫作某亭的电厂招标日前被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手封杀,预定的招标工作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尼玛,这事还能这样解读?”汪锦胜哭笑不得。作为一个写评论章的,你有没有一点体制内的常识啊?分明就是龙山电机厂那边去闹了一下,两部委为了安抚,让定南省做个姿态,把招标时间适当推迟几天,这也能叫封杀?你知道啥叫封杀了,你见过真正的封杀没有。
    后面的内容就更离谱了,作者扯虎皮做大旗,把一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中央领导讲话也搬出来做为证据,说明这个“某亭电厂”招标有损国格人格,十恶不赦,应当把相关责任人绳之以法,最好是铸个铁像放到临安去和秦桧夫妇跪到一起,以谢国人。
    “简直是放屁!”汪锦胜再也淡定不能了,把报纸揉成一团,恶狠狠地扔了出去。

第五百四十六章 事情越闹越大
    一家小报的批评文章,只是让汪锦胜觉得恶心,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威胁。沙亭电厂推迟招标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人家捕风捉影,发表点什么评论,也是职业需要。这种媒体上的专栏作家,不就是靠耸人听闻骗稿费的吗?
    让汪锦胜没有料到的是,到了第二天,又有四五家小报刊发了对此事件的评论。这还只是定南省的各个部门看到的,有些小报发行量太小,或者仅限于在某个区域内发行,定南计委的官员看不到,也不知道它们有没有发表类似的文章了。这些报纸评论与此前那篇立论差不多,但信息量却丰富了不少,其中有真实的内容,也有道听途说的东西。
    比如,有篇文章声称“某南省”所以故意排斥国内企业中标,是因为负责招标的省计委某汪姓官员与国外厂商有勾搭,想借此送女儿出国留学。这则消息让汪锦胜气得脸都紫了,什么汪姓官员,全国计委系统有几个姓汪的官员,这不是指着他汪锦胜的鼻子泼脏水吗?问题是,他女儿今年才上初一好不好,出国留个屁学啊。
    “老汪,你们那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报纸都在捅这件事情,刘高官都看到了,今天还让秘书打电话过来问呢。”
    远在定南省城东源市的省计委大主任谈国梁一个电话打到了京城驻京办,向汪锦胜求证事情的原委。
    “我也不知道啊!”汪锦胜正在焦头烂额之际,闻听此言更是抓狂了。报纸上的消息被省领导看到,事情的性质就不同了。尽管省领导对于招标文件的事情是知道的,省计委早就向省领导做过汇报,但又焉知领导会不会相信了这些小报上的胡说八道,真的误以为他汪锦胜在其中有什么个人的小算盘呢?
    “主任,我怀疑这事是龙山电机厂搞出来的,他们为了迫使我们修改招标文件,故意制造舆论,就是想给我们施压。”汪锦胜说道。
    谈国梁道:“有这个可能性,不过,老汪,我看到报纸上分析说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方面对咱们的意见很大,你是去和他们谈过的,你的感觉是什么?”
    “我的感觉……”汪锦胜迟疑了一下,有心说对方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实质性的要求,转念一想,媒体上闹得这么欢,要说完全是空穴来风,只怕也未必。自己如果把话说得太乐观了,万间出点什么变故,岂不是把自己的路给封住了?念及此,他换了个口气,说道:“情况不太好说。财政部那边表示希望我们能够顾全大局,最好能够把招标条件修改一下,但话也没有说死。国家委这边跟我们谈话的是王振斌,他的态度倒是有点强硬,有点琢磨不透。”
    “难道真的有领导说话了?”
    “这个嘛……不好说,没准……”
    “老汪,你再多了解一下,不要让咱们的工作限入被动。这几家小报纸倒也不必太在意,我明天叫办公室和这几家报社联系一下,让他们收回这些不实的报道。”谈国梁说道。
    可这已经来不及了,小报上的鼓噪,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大报记者们的视野。次日一早,东源的定南省计委和京城的定南驻京办就都有记者前来求证了,拿出来的记者证上的单位一个比一个牛气,谈国梁和汪锦胜连哭的心都有了。
    “6万千瓦的装机规格是早就确定下来的,与国内的生产情况没有任何关系,至于说国内恰好不能提供6万千瓦的火电机组,这仅仅是一个偶然……”
    “我们当然是研究过火电设备的,嗯嗯,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这方面也不是特别专业,我们只是经济协调部门,具体的技术指标其实不太懂……”
    “这只是一般的技术要求,这也是世行的官员审核过的!”
    “这完全是诽谤,我可以用我的党性保证,绝对没有与外商勾结一气、排斥国产设备的意思!”
    正所谓为了掩盖一个谎言就不得不编出十个谎言。如果真的是小报记者瞎编出来的事情,谈国梁他们只要拿出事实就可以澄清。问题在于,人家说的事情并不是假的,定南省这边的确是搞了一些不能上台面的名堂,让他们如何去解释呢?
    最后,省里只能请宣传部出来协调了,和各家报社分别打招呼,把沙亭电厂的事情上升到关系定南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政治高度上,要求各家报社封口。大报和小报不同,小报是靠哗众取宠来生存的,越是官方不让说的事情,他们就越是感兴趣,越要捅一捅。而大报是有节操的,嗯嗯,其实应当叫做宣传纪律,有些事情上升到政治高度之后,大报就要谨慎从事了,不能随便乱说。
    对公众不能乱说,并不妨碍这些报纸以内参的方式向上级领导汇报。当前的国际形势非常复杂,中央领导也是反复强调在改革开放中要注重加强自身实力,不能一味寄希望于国外的帮助,在这种氛围下,沙亭电厂的招标事件就有了一些敏感性,各家报社自然要及时地上报相关信息。
    大报方面摆平了,几家蹦得比较高的小报也收到了封口令,亦或是封口费,表示不会再炒作下去。其实他们先前只是拿了一家名叫辰宇商业信息公司的机构给的佣金,才会关注这件事情。人家给的佣金是一次性的,小报发了文章,就算是财货两迄了,至于定南省方面又拿钱来封口,那就属于意外之喜,大家闷声发财就好了。
    媒体上的风波,渐渐平息下来了,可随即就传出了一些流言,说是上头的某个领导,甚至可能是某几个领导,对于沙亭电厂的事情非常不满,作了指示,要求予以惩诫。这流言也不知道是从哪传出来的,谈国梁让人去追查,大家都说是听邻居家的二小子他岳父单位上的老王说的,而这位老王也同样是从一个奇怪得离谱的来源听说了这样的消息。联想到此前国家计委以及财政部的敲打,谈国梁和汪锦胜都觉得这事没准还真的有点影。
    “主任,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坐镇京城的汪锦胜给谈国梁打电话请示道。
    谈国梁道:“没办法了,现在咱们是箭在弦上,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了。国家计委那边不是还没有直接要求我们修改要求吗?这说明上头的决心还没那么大。肯珀项目是省里重点关注的,咱们就算是得罪国家计委,也得把这事办成。”
    “可现在外头传得沸沸扬扬的,会不会真的有领导发话了?”
    “省里还没有得到这样的精神,只是一些小道消息,不足为凭吧。”
    “如果是这样,那我明天再到国家计委去一趟,探探他们的口风。”
    “好的,你要多察言观色,别再和他们顶起来……”
    放下电话,谈国梁长吁了口气,用拳头轻轻捶打着额头,试图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事到如今,他也的确不能退了,否则就是鸡飞蛋打,在上级那里留个坏印象,肯珀项目还落了空。这两天,他找省里的领导请示过,也和自己的幕僚商讨过,得出的结论是上层对这件事肯定有意见,但又出于尊重地方利益的考虑,并没有直接出手干预,这就是算是默认地方的作为了。当然,地方政府也得知道自己犯了忌讳,未来需要用其他方式弥补一下。
    这样的结果,也是定南计委早就预见到的,只是没想到造成的影响有这么大。原本只是打算得罪一下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现在看来,更高层也有意见了,这就属于一个比较失败的操作了。
    “主任,兰苑地产的朱总来了,您见她吗?”
    秘书小心翼翼地走进办公室,向谈国梁报告道。
    “朱总来了?快请,快请!”谈国梁马上坐直了身子,连声说道。这位朱总可不是什么寻常人,她叫朱菊兰,麾下的兰苑地产公司在国内也是赫赫有名的。目前,定南省正在开发一个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总投资达到100多亿元,兰苑地产是其中的主力。肯珀项目只是谈国梁关注的事情之一,这个大型地产项目的重要性,又远在肯珀项目之上,谈国梁岂能怠慢这位朱总。
    朱菊兰在秘书的引导下进来了,谈国梁忙不迭地迎上去,与她热情握手,又招呼她在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旁边的另一个沙发相陪。宾主落座之后,自然先是一些没油盐的寒暄,互相问候了对方家里的男性和女性,随后朱菊兰便进入了正题:
    “谈主任,我这次过来,是因为听到一个传闻,说国家可能会叫停五里滩项目,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五里滩项目正是定南省准备开发的那个大型商业项目的名称,谈国梁一愣,下意识地回答道:“不会啊,朱总是从哪听说的,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朱菊兰认真地看了看谈国梁的脸,似乎在判断谈国梁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她迟疑了片刻,说道:“我的一些朋友都在传这件事,德海、宜美他们都准备撤资了,担心项目叫住,大家都被套住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
    听到朱菊兰说的消息,谈国梁惊得浑身的汗都冒出来了。五里滩项目堪称是定南省的世纪工程,定南省几乎是集全省之力来推进这个项目的。朱菊兰说的德海、宜美,包括朱菊兰的兰苑,都是国内排得上号的大地产公司,定南省计委花了无数的力气才说动了这些公司投资五里滩项目。如果这些公司同时撤资,五里滩项目就完蛋的,谈国梁这个计委主任也别想干去了。
    “朱总,你可别吓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国家要叫停五里滩项目,你们是从哪听说的?”谈国梁脸色煞白,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朱菊兰道:“大家都在这样传呢,说是定南省在沙亭项目的事情上,做得太过分了,中央有领导发了脾气,肯定是要给定南省一点颜色看看的。现在定南最大的项目就是五里滩,人家保不齐就要在五里滩项目上做文章了。”
    “保不齐……”谈国梁的嘴咧得像吃了黄连一样,这特喵都是哪跟哪的事情啊。沙亭电厂的项目,的确是出了一点纰漏,比原来想象的问题更大一些,但从来也没听说这件事会涉及到五里滩项目。
    可他也明白,地产商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么大的投资,谁都得评估一下风险,万一项目真的被叫停了,前期投进去的钱就套牢了,这可不是三五,我倒是有个主意。段正伟他们不是会找小报曝光吗?现在咱们有理了,是不是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事情闹大了,国家计委那边就得给咱们一些额外的好处,让咱们不再追究。”
    “主任,你这招可太高了,哎呀呀,不愧是当领导的,就是比我们这些人站得高,看得远。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光顾着高兴了,就没想到还能利用一下。”
    “老汪,你马上去找人把消息探听得更确切一点,我这边让办公室联系记者。咱们可不搞那些歪门邪道,找几家小报来含沙射影,我们要找就找国家级报纸,堂堂皇皇地把问题捅出来。”
    谈国梁信心满满,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般。

第五百四十八章 轴向推力
    北宁省,和州电厂。
    一台巨大的发电汽轮机旁边,一干官员、技术员和工人面面相觑,脸上什么样的表情都有。这其中,尤以龙山电机厂厂长段正伟的表情最为凄凉,挺高挺壮实的一条汉子,眼睛里居然已经蒙上了一层泪花。
    “这特喵算个什么事啊!这哪怕再晚上一星期出问题也好啊!”
    段正伟哑着嗓子向身边的冯啸辰抱怨道。
    听到和州电厂60万机组故障的消息,正在京城等着与定南计委斗智斗勇的段正伟和冯啸辰都傻眼了。谈国梁他们能够想到了事情,冯啸辰他们自然也能想到。他们扯着自力更生的旗子,给谈国梁他们施压,在道义上占尽了优势。朱菊兰他们听到的小道消息,有一些是冯啸辰安排人去散布的,更多的则是各个圈子里的人凭着自己的想象脑补的。冯啸辰自然是乐于见到这种谣言流传的,因为这将给定南省带来无尽的麻烦。
    正当曙光在前,定南省即将举旗投降之际,自己的后院却突然起火了。和州电厂的这起事故,结结实实地在冯啸辰、段正伟他们的脸上狠抽了一记,让他们高举的大旗也撑不起来了。冯啸辰自己就是一个擅长于搞阴谋、阳谋的人,岂能想不到这个时候定南方面会如何借力造势。最起码,大家把事情提到国家计委去,计委方面也没法再帮龙山电机厂说什么了,冯啸辰在此前的各种操作可谓是付之东流。
    王振斌在听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给冯啸辰打了电话,询问他的态度。王振斌此前向汪锦胜撂狠话,正是受了冯啸辰的托付。不过,王振斌说那些话也并不算错,因为定南省的确有错在先,王振斌的话是完全符合国家政策的,即便冯啸辰不托付,他也和这样说,只是态度上可能会更和缓一些而已。
    现在风向急转,国产设备出了问题,王振斌此前的强硬态度就成了一个把柄,有可能会被定南方面揪着说话了。王振斌心里隐隐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不该出于同学之情去淌这趟浑水,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还有什么用呢?
    “老大哥,这件事现在还不明朗,我准备马上跟龙山电机厂的人一道到现场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自力更生这个方针,任何时候都是对的,绝对不会因为出现一两次事故就被否定。定南那边,你还是尽可能拖住,不要让他们蒙混过关。我想,他们充其量也就是借这件事发发难,但绝对不敢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除非他们不想干了,你说是不是?”冯啸辰在电话里安慰王振斌道。
    “这倒也是。”王振斌感觉踏实了几分。和州电厂的国产设备出了问题,也不算是特别大的事情,哪有绝对不出问题的设备?这件事的麻烦之处,只在于它太凑巧了,恰好发生在沙亭电厂招标事件的峰口浪尖上,让定南方面找到了一个说辞。但要往深处想,能因为国产设备出了一次故障就否定自力更生吗?恐怕谁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