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嘛,不太好说,我们董事长前一段时间到南极考察去了,我们需要等他回来才能开会,所以……”
“你们就是在拖延!”
“我非常抱歉……”
“你们这是不讲诚信的表现,我们将要求有关部门停止与池谷制作所的一切经贸合作!”
“非常抱歉……”
“我特喵……”
“王部长,息怒息怒,这件事情我们还是从长计议……”
一次谈判又这样以王根基的暴怒而告结束了。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起身向中方的谈判官员一一鞠躬,然后便带着自己的属下离开了谈判的会议室。走在中国外贸部的走廊里,他还能隐约听到会议室里传出一些拍桌子骂街的声音。他多少懂一点,知道屋里那个姓王的官员正在问候他的全家女性,不过,内田悠并不觉得这是一种侮辱,相反还觉得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美妙。
“总监,我觉得中方的那位谈判官员情绪已经失控了,这不是第一次了。”助手菊池十郎低声地向内田悠提醒道。
内田悠轻松地笑笑,说:“我知道,他是一个脾气很急躁的人。我想,他的上司一定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让他难以承受了。”
“可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告诉他说,我们是绝对不会给他们提供国际市场许可证的。我觉得,咱们的表态一直都很暧昧,让他觉得还有希望。”
“那是当然,这就像是猫抓老鼠的游戏,一口把老鼠吃掉是没意思的事情,我还想跟他们玩一玩呢。”
“可这又有什么意思呢?这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不不,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这是公司的策略。另外,我还在等待,等这个姓王的官员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他或许会请他的上司出来与我们谈判。他的上司名叫冯啸辰,我非常希望能够看到他在我面前哀求我们给他们发放许可证的样子。”
“原来是这样,我听说……”菊池十郎说到这里,下意识地停住了,他知道后面的话是不适合当着内田悠的面说出来的。
菊池十郎是一个新到池谷制作所工作的职员,冯啸辰这个名字,他是从其他的老同事那里听到的。他不仅知道这个名字,还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内田悠在冯啸辰面前吃过无数次的哑巴亏,按照某位与内田悠有点嫌隙的老员工的话说,那个名叫冯啸辰的中国人,是内田悠的童年阴影。
乍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菊池十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内田悠分明比冯啸辰要大得多好不好,内田悠童年的时候,冯啸辰似乎还没有出生呢。不过,在公司呆了一段时间,听了更多有关冯啸辰与内田悠之间的八卦之后,菊池十郎开始理解这个说法了,并在心里对自己的上司充满了同情。
内田悠能猜出菊池十郎内心所想,他对冯啸辰的怨念,在整个池谷制作所的销售部门里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大家都碍着他的面子,不敢公开说出来而已。这一次,池谷制作所通过内部渠道得知中国的国家装备工业公司打算竞标阿根廷的大化肥项目,内田悠顿时就觉得机会来了。
中国的大化肥技术是怎么回事,内田悠是最清楚的,也知道中国人的软肋在哪里。日方向中方授权的合成氨工艺,正是属于池谷制作所的,按照此前市场换技术的协议,池谷制作所承诺向中方无限制地授权这套工艺,中方只需要在每次使用这套工艺的时候向池谷制作所申请一份专利许可证,并交纳一定的授权费用。中方要参与阿根廷大化肥项目的招标,必然是要先取得工艺授权的,日本化工设备协会早就定下了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能对中方的海外大化肥项目发放专利许可证,以阻止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企业展开竞争。
照着池谷制作所总裁的意思,只要把这一点通知中方就可以了,中方无法得到专利授权,自然就会退出阿根廷项目,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然而,内田悠却提出,不应直接拒绝中方的要求,而是应当把话说得更含糊一些,让中方觉得似乎是有可能获得许可证的,从而积极地与池谷制作所进行谈判。
“为什么要这样呢?”总裁很不解地对内田悠问道。
“因为当中国人觉得还有希望的时候,他们就会与阿根廷方面保持联系,说服阿根廷农业部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以便他们与我们谈判获得许可证。阿根廷方面等待的时间越长,对中国人就会更失望,等到最终发现中国人根本不可能获得许可证的时候,他们将不得不重新回来找我们,而我们则可以因为阿根廷方面此前的怠慢而向他们索取更高的价格。”内田悠这样解释道。
这个解释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这其实就是一个欲擒故纵的策略。阿根廷方面对中方的期望越高,最终的失望就更大。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希望只是一个泡影的时候,日本人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日方提出一些更苛刻的要求,阿方也只能含着泪接受。
但是,促使内田悠提出这个方案的真实原因,却并不在于此。他真正想的,就是要通过这件事来向冯啸辰报一箭之仇。他要吊着中国人,让中国人抓耳挠腮却又没有办法,他要逼着冯啸辰亲自出面来与自己谈判,届时他就可以用十八种不同的方法来羞辱冯啸辰,什么蜡烛啊、皮鞭啊……呃,这当然只是内田悠的一种幻觉了。他的老同事说得对,冯啸辰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一个童年的阴影。
此刻的会议室,环球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处长曹志远、外贸部的副司长徐振波以及装备工业公司的几名王根基的下属正在努力地安抚着处于爆发边缘的王根基,而曹志远带来的下属赵辛未却端坐在一旁,满脸都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王部长,你不要着急,内田先生不是没把话说死吗,我觉得,应当还是有机会的。”徐振波擦着脑门上的汗,耐心地说道。
“丫就是一个滚刀肉,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话。咱们跟他已经谈了五回了吧?你看看有什么进展没有!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时间啊!”王根基大声地喊着。
曹志远说:“王部长,我也知道时间紧迫,可是光着急也没用啊。我们再想想,池谷制作所这边,是不是有什么要求,如果他们的要求不是特别苛刻的话,咱们倒是不妨退让一步,换取他们向我们提供许可证。”
“要求?能有什么要求?”
“我倒觉得,我们不妨从侧面了解一下。我们这边小赵认识一些和日商关系不错的人,要不通过这些人向池谷制作所打听一下,看看他们这样拖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小赵,你是说他?他能打听到什么东西?”王根基似乎这才注意到赵辛未,他以手相指,用不屑的口吻对曹志远问道。
曹志远叹道:“唉,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吧。我们已经向阿根廷方面放了话,说我们可以承接他们的项目。现在闹出一个许可证的事情,如果就这样黄了,阿根廷方面肯定会对我们有看法的,这还不如当初就不提这事呢。”
“我当初就说咱们根本不可能接下这四套大化肥。”赵辛未冷笑着说,“可是咱们有些人头脑发热,非说什么一定能够拿下,现在看看……”
曹志远赶紧制止他,说:“小赵,你不要意气用事。这件事情如果能够办成,对于咱们中心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你不是认识几个和日商走动比较勤的朋友吗,明天你就去找他们一趟,看看他们有没有和池谷制作所比较熟悉的,让他们帮忙了解一下,看看池谷制作所到底有什么想法。”
“好吧,我去试试,不过,能不能问到,我就不敢保证了。”赵辛未牛烘烘地说。
王根基在桌子底下把拳头攥得咯吱作响,恨不得给这个二鬼子脸上来一下。可这个时候,他还真不能太嚣张,冯啸辰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让他演戏,要把那种黔驴技穷、生无可恋的心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冯啸辰还特地交代过,这场戏不但要在内田悠面前演,还要在徐振波、曹志远以及赵辛未等人面前演,以便这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件事透露给内田悠,以增强内田悠的自信,让他忽略掉装备工业公司正在夜以继日推进的钌触媒工艺实验。
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过境迁的学术权威
王根基在忙着演戏,冯啸辰也没闲着,他在吴仕灿的陪同下,来到了浦江交通大学化工系,拜访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的王宏泰。
“王教授,冒昧打搅了,没有影响王教授的工作吧?”
在王宏泰办公室的大沙发上坐下来之后,冯啸辰笑呵呵地向已经明显有些发福的王宏泰说道。
王宏泰的助手给冯啸辰和吴仕灿端来了茶水,然后便坐在一旁,拿着个小本子准备做记录。王宏泰搬了把椅子,坐在冯啸辰和吴仕灿的对面,满脸笑容地说:“冯总说哪里话呢,没有冯总和吴部长当年力排众议,支持我提出的研究项目,哪有我王宏泰的今天。你们二位对于我这个实验室来说,永远都是最尊贵的客人,哪能说什么打搅不打搅的。”
“王教授目前正在做什么课题呢?”冯啸辰又问。
王宏泰面有自矜之色,说:“也没有什么大课题,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个重点项目,目前快要结项了,不过我正在申请下一期的项目。另外还有浦江市的一个项目,是给企业做的,偏应用性,没太多的理论创新。其实这个项目我一开始是不想接的,后来市里的领导给学校科技处打了电话,科技处找我商量,我就接了。老实说,我是不太喜欢做这种应用性课题的,耽误时间不少,还出不了什么有份量的论文,完全就是浪费精力。”
听到王宏泰这样说,吴仕灿皱了一下眉头,正想说什么,冯啸辰向他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自己先开口了。
“王教授,不好意思,我们不知道你不太接应用性课题。其实,我和吴部长这次来,就是想请你帮我们做一个应用性课题的,不知道是不是会耽误你的时间。”冯啸辰客气地说,话里带着一些嘲讽的意味,不过不认真听也是听不出来的。
王宏泰迟疑了一下,脸上的笑容却没有减少,他问道:“具体是个什么样的项目,冯总能向我介绍一下吗?如果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的话,冯总交代的事情,我怎么会拒绝呢?”
你这个拒绝的意思还不明显吗?我还没说话,你就先加了一个条件,说什么“如果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这不就是在往外推吗?冯啸辰腹诽着,心里也满是感慨:这就叫时过境迁啊,当年王宏泰只是一个小讲师,到京城去申请课题只是给别人当陪衬。那时候,自己与吴仕灿慧眼识珠,不介意他的职称低,给了他50万元的巨额资助,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可当王讲师变成王教授之后,嘴脸竟能变得如此陌生,刚才那番话,已是全然不把装备工业公司放在眼里了。
“这个项目是关于钌触媒合成氨工艺的实现问题。”
冯啸辰心里有想法,但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平静地向王宏泰介绍着事情的原委。
王宏泰一开始还有些漫不经心,冯啸辰甚至能够感觉到他正在搜肠刮肚地找理由准备拒绝。但当听说装备工业公司是打算把钌触媒合成氨工艺应用于阿根廷的四套大化肥设备上时,王宏泰的精神一下子就起来了,他说:“太好了,这样一来,钌触媒工艺就不仅仅是一个设想,而是有了实际的应用,这肯定会引起学术界的轰动的!”
“是的,在这个过程中,王教授肯定能够搜集到大量的工艺过程数据,没准能够出几篇很有份量的文章呢。”冯啸辰顺着他的话头说。
王宏泰有些窘,假意地说:“这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为国争光嘛。钌触媒工艺在国内是我最先提出来的,成与不成,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如果能够应用到阿根廷的这四套设备上去,那么这个工艺的可行性就得到证实了,我也算是对国家有个交代了。”
吴仕灿点点头,说:“没错,小王,咱们搞化工的,主要任务还是为国家设计化工装备,论文只是副产品。咱们国家的化工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生产部门提高技术水平。”
“吴部长说得对,我们正该这样做的。”王宏泰连声附和道。吴仕灿不但是装备公司的战略规划部部长,他还是化工领域里的老前辈,是有资格对王宏泰说上述那番话的。王宏泰就算是再狂妄,在前辈面前多少还得装出一点规矩来。
“这么说,王教授是答应参与这个项目了?”冯啸辰问。
王宏泰点点头:“责无旁贷。冯总,我想问问,这个项目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半年左右吧。”冯啸辰说。
王宏泰为难地说:“半年左右时间,倒是没问题。可是,我现在手头还有两篇文章没有写完,这两篇文章里提出来的观点,还是有一些新颖独到之处的,投出去应当能够引起一些关注。冯总能不能给我宽限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先把文章写完,然后再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项目中去。”
“这……”吴仕灿脸色有些难看,欲言又止。
冯啸辰则是非常平静地说:“王教授,非常抱歉,我们恐怕不能给你一个月的时间。阿根廷这四套大化肥,要求的时间很紧张,我们正在努力地与对方谈判,希望对方给我们宽限一些时间。可以这样说,现在我们的每一分钟,都是前方的谈判小组费尽心机替我们争取到了,我们无权浪费。”
“这就有点难办了。”王宏泰拖着长腔说,他用手按了按自己的腰,说道:“冯总,我刚才说有两篇文章没写完,其实不是主要原因。我希望缓一个月时间的主要原因,是我刚查出有点腰肌劳损,不能剧烈运动,医生要求我做一个月的理疗。我刚才没说这一点,也是不想让你替我担心的意思。”
“是这样……”冯啸辰自言自语了一声,脸上似笑非笑地看着王宏泰,等着他继续表演。
王宏泰被冯啸辰盯得有些毛,他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助手,说:“致远,你应该知道吧,我的腰一疼起来,啥都干不了的。”
那助手点点头,对冯啸辰说:“冯总,这是真的。王老师的腰是一次做实验的时候拉伤了,一直都没有好,这段时间正在做理疗,也的确是很难走开。”
“是吗,那可得好好治治,别落下病根了。”冯啸辰随口应道,他的脑子里在飞快地盘算着,想着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其他人来替代王宏泰。王宏泰现在的这个表现,实在是很难让人敢对他托付重任的。
“要不……”那助手看看冯啸辰,又看看王宏泰,说:“王老师,要不我先带上钱敏、贾春雷他们几个,去给冯总他们帮忙。关于钌触媒工艺的实现问题,我跟您做过几个项目,也算有点心得。您先安心做理疗,把腰上的老伤恢复好,然后再去指导我们的工作。在这之前,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可以在电话里向您请教。”
“这样也好。”王宏泰欣然应道,他转头向冯啸辰说:“冯总,我给你介绍一下,小徐,徐致远,是我带的博士,能力很强。他目前正在做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钌触媒方向的。要不让他带着我的另外几个硕士研究生先跟你们走,解决一些表面上的问题。我先去治疗一下我的腰,等稍微好一点,我就到京城去。”
冯啸辰想了想,说:“那也好,就麻烦徐同学和其他几位研究生同学先跟我们走。不过,我们可不是回京城去,而是要到滨海去。目前滨海第二化肥厂正在建设,我们考虑就利用滨海二化的设备,进行钌触媒的大规模工艺实验。现在国家化工设计院、新阳二化机等单位的专家都已经往滨海赶了,关于设备制造方面的技术,他们掌握得很好,只是对钌触媒的应用还不太熟悉。既然王教授说徐同学也对钌触媒有很充分的了解,那就请徐同学跟我们走一趟吧,不知道徐同学方便不方便。”
“没问题,我随时都可以走。”徐致远爽快地说道。
王宏泰是巴不得有人能够替自己去应付一下差事的。他不想得罪装备工业公司,也不想得罪冯啸辰和吴仕灿,这其中或许有一些感恩的成分,更多的则是一种利益考量。对于装备工业公司的地位,他是有所耳闻的,能够不得罪装备公司,当然是最好的。
“有致远跟你们去,我就放心了。他专业功底还是非常不错的,常规的问题,肯定是能够解决的。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就让致远给我打电话就是了,必要的时候,我也可以飞过去看看的。”王宏泰说。
“那好,咱们就这样说定了。”冯啸辰站起了身。他与王宏泰握了一下手,又把手伸向徐致远,说:“小徐,那就辛苦你了。王教授搞的钌触媒工艺,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现在到了让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