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局的档案室里复制了这些图纸,再卖给外国人,从而给自己留下一个终生都难以洗清的污点。
    “现在你们打算怎么做?”韩宏问。
    赵健说:“我们打算继续进行调查,因为涉及到发改委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我们希望发改委能够给我们提供支持。”
    韩宏缓缓地点了点头,说:“我们会支持你们的工作的。”
    “那好,我们希望这件事先不要告诉冯啸辰同志本人,以免对我们的调查造成干扰。”
    “可以。”
    “在此期间,是否能够先停止冯啸辰同志的工作,最好能够让他与外界断绝联系。”
    韩宏皱起了眉头:“你们是说,要把冯啸辰监禁起来?”
    “这倒不是。”赵健说,“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是不完全的,根据这些资料就对冯啸辰同志采取措施,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的调查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当年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如果这些人向他透露了调查内容,而他当年又的确有过不恰当的行为,那么得到消息之后,就很可能会与其他相关人员串通口径,从而使我们的调查无法进行下去。”
    他的话说得很委婉,含义却是明确的,那就是说他们目前还不适合把冯啸辰抓起来,但又怕冯啸辰会与其他人串供、毁灭证据,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借口把冯啸辰隔离开来,给他们创造几天调查的时间。
    从韩宏的内心来说,是非常不愿意看到冯啸辰被调查的。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纪律部门的调查是必须的,发改委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供全面的配合。想到此,他点点头,说:“那好吧,我们正好要在京郊开一次政策研讨会,涉及到一些比较重大的决策,按规定会要求参会的普通干部要屏蔽一切通讯工具。冯啸辰作为装备公司的负责人,工作头绪很多,这条通讯禁令原本对他是例外的,现在我们就取消这个例外好了。”
    “那就太感谢韩主任了。”赵健如释重负。他们接到韩南彬的举报信,却不敢大规模开展调查,就是怕打草惊蛇。韩宏能够协助他们把冯啸辰隔离起来,他们做调查就没有顾虑了。等到隔离期结束,这边的调查也基本有了眉目。届时如果冯啸辰真的有问题,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他采取措施。如果冯啸辰没有问题,那当然就更无所谓了,那应当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韩宏说:“配合纪律部门的工作,是我们的义务,不存在什么感谢的问题。不过,赵主任,我想强调一点,冯啸辰同志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干部,在工作中做出极大的成绩,对国家有着难以磨灭的贡献。即便……,我是说即便,他在年轻的时候真的有过一些过失,我们也希望纪律部门能够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情况,以及他不成熟的一面,对他的错误给予从宽的处理。”
    赵健说:“韩主任,您放心吧。我们到发改委来之前,领导对我们也有过叮嘱,说冯啸辰同志是中央领导非常器重的干部,我们在涉及到他的问题上必须慎之又慎。就我个人而言,对冯啸辰同志也是非常钦佩的,我们一定会带着慎重的态度进行调查。即使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我们也会在党纪国法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予他宽待。”
    最快更新 www。

第八百三十九章 茶余饭后的一个小游戏罢了
    冯啸辰并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当发改委办公厅通知他去京郊开会,并强调会议期间必须屏蔽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时候,他毫无察觉,只是把公司的工作向王根基等人做了一个交代,就心情愉快地出发了。
    这种事情以往也是有过的,有些重要的决策在发布之前,不能泄露任何风声,因此单位会要求所有参与讨论的人员都必须交出通讯工具。没有谁会违反这个要求,因为如果你私藏了一个手机,未来如果出现泄密事件,最大的嫌疑人就会是你,届时真会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在冯啸辰出发之后,赵健和王丰硕便正式开始了调查。他们走访了当年冶金局里与冯啸辰有过接触的人,又调阅了原经委档案室里的档案,试图找出冯啸辰窃取内部资料的证据。王伟龙当然是被重点调查的对象之一,赵健他们详细地询问了冯啸辰请王伟龙画图纸的过程,王伟龙一开始还有些懵圈,待到听出一些苗头不对的时候,便爆发了。
    “什么?你们怀疑那些设计是小冯剽窃的?在当年那样的情况下,你剽窃一个给我看看!”王伟龙怒道,他可不在乎对方是纪律部门的人,反正他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不怕纪律部门查他。
    “小冯就有这么高的天份,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他能够做出来,这有什么奇怪的?当初那些图,都是他画出草图,我给他制成机械图。他也懂机械制图,就是没我熟练,我反正也没事,就帮他一个忙,这有什么不对吗?”
    “王总,您别激动……”赵健赶紧安抚王伟龙,“我们也是因为接到举报,所以必须进行调查。冯啸辰同志在出国考察期间,把你画的图纸卖给了外商,获利数百万马克,这个情况你了解不了解?”
    “我知道,他跟我说过。”王伟龙说。冯啸辰卖图纸的事情,王伟龙当年的确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价格有这么高,现在听到也还觉得有些心惊。不过,他不会在纪律人员面前说出这一点,这也是出于袒护冯啸辰的需要。
    “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些设计,是不是你和他一起做的?”王丰硕提示道,这也是韩南彬的举报信里提出的一种可能性,当然,韩南彬直接说的是这些设计可能全都是王伟龙做的,冯啸辰是盗用了王伟龙的成果。
    王伟龙坚决地摇摇头,说:“完全没有,我只是帮他画图。你们应当知道,罗冶是搞矿山机械的,而这些图是轧机技术,和我们完全不搭界。说老实话,我对这些图上的内容一点都不懂。”
    从王伟龙这里已经得不到什么进一步的信息了,赵健和王丰硕只能告辞离开,同时叮嘱王伟龙不要把这次调查的事情告诉冯啸辰。王伟龙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看到赵健他们的车离开罗冶,立马就摸出了手机,开始拨打冯啸辰的号码。电话接通,听筒里传来的却是对方手机关机的信号,王伟龙一下子就慌了。他想了一会,把电话打到了老领导罗翔飞那里。
    “罗主任,我是罗冶的小王。”王伟龙用当年的身份向罗翔飞提示道。他当年被借调到冶金局工作,也就是30出头,在单位上也是属于小字辈的。如今他已经60岁了,但在罗翔飞这里,还是得自称一句“小王”。
    “是伟龙啊,咱们好久没见了吧?你给我打电话,有事情吗?”罗翔飞问道。
    “罗主任,是这样的……”王伟龙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向罗翔飞做了介绍,然后说道:“罗主任,啸辰的为人,您是最清楚的,您觉得啸辰会是那种拿国家的技术去换钱的人吗?”
    电话那头,罗翔飞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伟龙,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对于啸辰的为人,我和你的看法都是一样的。不过,党的纪律是不容侵犯的,我们都有配合纪律部门调查的义务,也有对调查过程保密的义务。你向我通报这件事,已经是违反纪律了,希望你不要再把这件事情告诉其他人,尤其是不能直接告诉啸辰。”
    “我联系不上他。罗主任,他会不会……”王伟龙欲言又止。
    罗翔飞说:“暂时还不会。他这几天只是正在参加一次封闭会议,所以和外界联系不上,你不用担心。”
    “罗主任,您要帮帮啸辰啊!”王伟龙恳切地说。
    罗翔飞说:“你放心吧,我会做我应当做的事情。另外,我们都应当相信组织,也应当相信啸辰,你说是不是?”
    挂断王伟龙的电话,罗翔飞向坐在自己对面的韩宏和孟凡泽笑了笑,说道:“是王伟龙,他和啸辰的关系最好,而且那几张图纸也是他画的。我估计刚才他想给啸辰打电话通风报信,可惜啸辰的通讯工具已经关闭了。”
    他们此刻是在孟凡泽家的客厅里谈事。纪律部门要求韩宏保守秘密,但这条禁令对于罗翔飞和孟凡泽是没必要的,因为他们俩的觉悟是完全可以信任的。韩宏先给罗翔飞打了电话,说了这件事情,随后便与罗翔飞一前一后地赶到了孟凡泽家,与孟凡泽一起商量对策。
    “小罗,你觉得小冯当年是那种会损公肥私的人吗?”孟凡泽向罗翔飞问道。
    罗翔飞摇了摇头,说:“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他不是那种人。赵健他们觉得小冯当时太年轻,不知轻重,可能会做出那样的事情。但我是不相信的,啸辰即使在当年,也比很多在机关工作多年的同志更成熟。”
    “我也是这样看的。”孟凡泽说,“他很有技术敏感性,韩南彬的举报信里说这样的技术不可能出自于一个19岁的初中生之手,如果是说别人,或许有点道理,但如果是说小冯,那就不一定了。”
    韩宏说:“孟部长,我也向一些同志打听过,他们也都反映小冯技术功底很扎实,完全有可能独立地发明出这些技术。这些技术本身对国内的技术发展没有什么帮助,他把自己发明的技术卖给外国企业,这并不违反规定。但是,光凭我们口头上这样说,肯定是不够的,能不能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他当年的确有这样的能力呢?”
    “这可困难了。”罗翔飞说,“当年小冯并没有直接从事过设计工作,我知道他的技术功底扎实,但要说拿出证据,我一时还真想不出来。”
    孟凡泽说:“咱们拿不出证据,韩南彬又能拿出什么证据呢?纪律部门调查了这么久,并没有发现哪家单位的技术泄露了。小冯卖给德国企业的那套板带轧机弯辊串联装置技术,在当时国内并没有任何单位在做,他能从哪窃取?当年咱们国内搞轧机的,主要就是秦重和浦重吧,让纪律部门去调查一下,看看他们当年有没有搞过类似的技术。”
    “秦重?”罗翔飞眼睛一亮,“我倒想起了一件事来,或许可以解答纪律部门的疑问。小韩,你联系一下赵健他们,让他们去找一个人。”
    “谁?”
    “秦重原总工程师,胥文良!”罗翔飞斩钉截铁地说。
    赵健得到韩宏提供的线索,不敢耽搁,马上开始寻找胥文良。也算是他们走运,胥文良前一段时间都在明州帮着宁默修缮那套二手轧机,这两天正好回京城休息。赵健带着王丰硕以及一名从冶金设计总院请来的高级工程师,在胥文良儿子新买的180平米豪宅里见到了胥老爷子。
    “胥总工,情况就是这样的。原重装办的罗翔飞主任建议我们来向您求证,您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情况吗?”赵健把情况向胥文良介绍过之后,低调地请求道。
    “板带轧机弯辊串联装置?啧啧,1980年就能够提出这样的设计,真是了不起。这个臭小子,这么好的技术居然卖给了德国人,真是一个财迷!”胥文良看着通过照片翻印过来的图纸,啧啧连声,随后又把冯啸辰给臭骂了一通。
    “您是说,这套装置的确是冯啸辰同志发明的?”赵健听出了胥文良话里的意思,试探着问道。
    “你们不是说这张图是他卖给德国企业的吗?”胥文良瞪着眼说,“他卖的当然是自己的技术,还能是谁的技术?不过,这样的技术在当年留在国内也没啥用,我们秦重和浦重,都用不上这套技术。”
    “可是,胥老,听说当年冯总才19岁,而且学历也只有初中毕业,他怎么可能设计出这么高明的装置?”那位冶金设计总院的工程师问道。他叫简建平,年龄与冯啸辰相仿,是一名轧钢技术专家。不过,他的专家头衔是在40岁以后才获得的,在19岁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亦步亦趋地学习着机械原理。
    “你说这套装置很高明?”胥文良反问道。
    简建平说:“我觉得还是挺高明的。”
    胥文良嘿嘿一笑,说:“也许你觉得高明吧,你才见过多大的天啊?我告诉你,这样的发明对于小冯来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个小游戏罢了。”

第八百四十章 这就是冯总的高风亮节
    胥文良在冶金机械领域里,可以说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简建平在冶金设计总院也算个人物,但在胥文良面前,只能算是徒孙一辈,所以胥文良可以毫不留情地贬损他,他还不敢还嘴。
    听胥文良质问自己见过多大的天,简建平有些窘,他支吾着说道:“胥老,这样的技术,如果放到今天,当然不算什么,有些在校大学生也能设计出来。但这张图纸是1980年画的,那时候,咱们全国能找出几个有这种水平的人来?”
    胥文良微微一笑,起身到自己的卧房去转了一圈,拿出来几幅纸张有些发黄的图纸,摊开在赵健、简建平等人面前,说道:“你们看看这个,嘿嘿,你们也算是有眼福了,我存了20多年,还打算什么时候捐给国家博物馆当个文物呢。”
    赵健和王丰硕都看了一眼,但没看出什么名堂。这只是几张普通的图纸,上面用绘图铅笔画了一些图形,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地方的笔迹都已经模糊了。他们不是干这个专业的,甚至都不是工科生,哪看得懂这样的东西。
    简建平则不同,他是专业做轧机设计的,成天就是和各种设计图打交道。他认真地看了看这几张图纸,忽然眼睛一亮,说道:“胥老,我看出来了,这不就是您和崔永峰老师合作写的那篇《1700毫米热轧机工艺优化》上的内容吗?让我看看,这是板坯定宽侧压装置,这是交叉轧辊设计,这可都是我们现在设计轧机的诀窍呢!我的天啊,您是说……这就是您当年的构思图吗?”
    20多年前,胥文良、崔永峰联合署名的文章《1700毫米热轧机工艺优化》发表在国际冶金学知名期刊上,引起了全球冶金装备领域的震动。在这篇文章里,胥文良和崔永峰介绍了十几项轧机设计的新思想,这些思想都已经提前申请了专利。国际冶金装备巨头日本三立制钢所和西德克林兹公司为了获得这些专利,不得不拿出大批的技术来与中方进行交换,而秦重、浦重因为得到这些西方国家交换过来的专利,在轧机设计与制造方面跃上了好几个台阶。
    时至今日,当年的那些新思想已经过时了,但受这些思想启发而产生的新设计思路,依然在指导着最新的轧机设计。所有的技术都是有传承的,简建平这些人为了提出新的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地回顾传统思想,胥文良和崔永峰的那篇文章,就是轧机领域里的经典文献,是他们无论做哪方面创新都绕不过去的。
    正因为如此,简建平看到这几张发黄的图纸时,就明白了这上面那些略显潦草的示意图,正是文章中那些设计的最初构思。机械设计总是从构思开始的,然后逐渐成形。构思是最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的天才思想的,有些大师并不需要自己画图,只要提出一些构思,然后就可以交给助手去转化为具体的设计。
    简建平自己也做过这样的工作,自然能够看出这些原始的示意图中包含着如何精妙的思想,可以这样说,拿到这些草图,任何一个稍有点水平的冶金机械工程师,都能够把后面的工作完成。
    “胥老,这可真是宝贝啊!”简建平满怀崇拜地说,“您当年是怎么想到这些构思的?”
    胥文良呵呵一笑,说道:“小简,你弄错了,这些图并不是我画的。我记得那是1981年的时候,国家有意引进克林兹的轧机制造技术,我想不通。有位当时国家经委冶金局的干部到我家里来,做我的思想工作。他看了我设计的轧机图纸之后,跟我说,我的设计思想已经落后了,需要有开放的胸襟去接受国际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他见无法说服我,就跟我说了一些他自己对于未来轧机设计的思想,这就是他当时画下的草图。”
    “您说的,难道是崔永峰老师吗?不对,他不是一直都在秦重工作吗?”简建平有些懵。这些草图居然不是胥文良画的,而这些技术却出现在胥文良和崔永峰写的文章里,那么就只能是崔永峰的贡献了。可是,这又不合理啊,简建平是认识崔永峰的,知道崔永峰一直都在秦重工作,从来没有在国家经委工作过,而胥文良分明说,这是一位国家经委的干部给他画的。
    “不是永峰。”胥文良说,“这位给我画图的同志,当时只有20岁,而且只有初中学历……”
    “您是说……”简建平的眼睛瞪得滚圆,他再木讷,也听出胥文良所指的是谁了。这一刻,他只觉得心里羊驼狂奔,想像帕瓦罗蒂那样高歌一曲“我的太阳”,还有,他的膝盖有点软,想跪……
    赵健也听明白了,甚至比简建平反应得更快一拍,他凑上前去,认真地审视着这几张图纸,不敢相信地问道:“胥老,您是说,这就是冯啸辰同志画的?而且是在1981年?”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