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之黑夜将至-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传说中美联邦总统随身携带的核按钮其实并不存在,尽管冷战过后历任美联邦总统仍旧安排军事助理随身携带“橄榄球”(核武黑匣子),但影视剧中打开黑皮包按下按钮就能发射核武器的剧情纯属虚构。
    军事助理携带的公文包内并没有按钮,只有总统私人密码密匙、保密卫星通讯设备和美联邦战略司令部制定的各项核打击作战计划,其中包括打击哪些国家哪些目标,使用何种核武器,需要多少弹头等等。
    总统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作出决定后,需用私人密码验明真身,而后与国防部长取出各自核武手提箱内的密码,同时发送到总参作战部,由特种通讯中心将其混编成一组新密码通过特殊频率发送到五角大楼地下的国家军事指挥中心,或如e…4指挥机这样的移动战略指挥中心,再下达到五大核作战部队:133特遣队(太平洋舰队战略潜艇),144特遣队(大西洋舰队战略潜艇),204特遣队(空8军,战略轰炸机),294特遣队(空18军,为战略轰炸机空中加油),214特遣队(空20军,战略洲际导弹)。
    等到作战命令最终下达到核作战平台,并由各级指挥官共同核实使用核武的命令,证实无误后,方能启动发射装置。
    这一整套系统还有严格保密的自检反馈体系,以变异体的智商哪怕出了白这么个妖孽想要渗入掌握核武使用权,还有一段距离。
    但钟主任显然话里有话,她是想通过这个假设向在座所有人说明一种可能性:尽管看起来离世界毁灭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但变异体已经找到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了缩短这个距离的方法。
    试想,以变异体的种种异能,以圣殿蛊惑人心的手段,再加上白这个妖孽,即便搞不定美联邦,难道搞不定某些跨国集团,某些小国家?总不可能人人都享受总统级别的安保吧?只要找对突破口,将站在关键位置上的一部分人替换成能够以假乱真的冒牌货,变异体想要掌握谈判的资本,并不是不可能。
    毕竟能对人类造成大面积杀伤的并不只有核武器,还有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化工产品、金融危机和意识形态。
    “是的,这正是我要讲的。”
    举行会议时向来寡言少语的杨小千一反常态,再次开口。
    “变异体想拿到谈判的资本,我们决不能让它们得逞,更不能让变异体以像恐怖主义一样苟存。”杨小千看向颜望野,颜望野自然而然地接过话题。
    “在饱受恐怖袭击困扰的西方国家,恐怖分子的手段总是散播恐惧,扭曲意识形态,用暴力袭击带来恐慌,迫使各国政府做出不必要的反应来营造安全感,其实我们知道恐怖分子能造成的实质伤害很有限,但一旦掌握了谈判的资本,它们就像是瓷器店里的老鼠,让人投鼠忌器,更糟糕的是,瓷器店里的老鼠未必有能力打翻多少瓷器,但它的出现却能让瓷器店里的客人惊慌失措,不经意间就打翻了那些老鼠无力打翻的精致瓷器。”颜望野说道,“现在变异体想做瓷器店里的老鼠,我们不能畏惧损失,必须尽早清场。”
    “我们活在充满利益纠葛的现实世界,而不是童话故事,要说恐怖分子做出一系列丧心病狂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之后,还能继续生存,这里面没有见不得光的肮脏勾当,那我想大家都是不信的。”说到这里,颜望野忍不住提高音量,“既然恐怖分子能钻空子,变异体当然也能,情报部门已经不止一次给出警告,说明两者之间的频繁联系,这是个极度危险的信号。还有我想强调一点,说到底,恐怖主义和变异体不是一回事。”
    “我们有能力压制全民抵制的恐怖主义,却没有能力压制繁殖速度更快的变异体,而且恐怖主义以破坏为手段,以牟利为目的,而变异体的最终目的却是毁灭人类,嗯,准确说是毁灭人类文明。所以,我们不能拿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变异体,对变异体,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必须要赶尽杀绝,哪怕这个过程要伴随牺牲,那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只有趁早行动,才能及时止损。”
    说完,颜望野环视一周,没有看到反对的眼神,正待结束发言,却看见一只手举了起来。
    “我同意周会长的看法,但是我有一个问题。”齐心吾问道,“既然我们还没有表现出发起战争的意向,为什么变异体要急着暴露能力向我们示威呢?大家不认为这其中有蹊跷么?”
    全订群vip群号587128644,人怎么这么少!快来找我玩啦!

第七十八章 四十八小时(中)
    上京故宫西侧,鳌玉桥以南,坐落着昔日的皇家园林,今日的华夏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中心、华夏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华夏人民共和国主席、华夏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华夏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夏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华共中央书记处、华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等中央权力机关尽在于此。
    对平民百姓而言,自二十二年前禁止对外开放以来,中南海就是一处极其神秘的存在,不过对身在其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而言,中南海不过是一处较为舒适的办公地兼居住地。
    当杨小千在南都聆听战前汇报时,一场与他有关的谈话在中南海内发生,谈话的双方分别是华夏人民共和国主席文卫国,华夏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党正风。
    两位肩担华夏国运的长者在紫光阁内会见重要外宾后,坐进了西北角一个小房间里,茶桌上早已备好两盏香茗,茗气飘香,氤氲贯盈。
    文卫国和党正风没有谦让,各自坐下,端起桌案上的茶盏,细细品味,看起来就像两个平常老人,只不过双眼清澈睿智不似暮年。良久,党正风放下手中杯盏,叹道:“还是不如大红袍啊。”
    文卫国点头赞同,回道:“大红袍也有,想喝就去拿。”
    “海里每年产量也就几两,拿来做外事招待都紧缺。”党正风失笑摇头,“听说农科院茶研究所在做相关研究,或许过几年能提高产量吧,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我们的个人享受不应该放在前面。上行下效啊,老祖宗的教训不敢忘。”
    “哈哈,说的是。”文卫国放下茶盏。
    “主席。”
    “喊名字,我们现在是在喝茶。”
    “卫国同志。”党正风收起笑容,轻声道,“南都的事情,你是不是过于武断了,无论是在什么阶段,一言堂始终不是好现象。抛开海里其他人的想法不提,中央直接干预地方事务,不是没有先例,但是没有一个是正面例子。”
    “正风啊,二十年前我们就搭过班子吧。”
    “是的,当时你是尚海市市长,我是市委书记。”党正风眉头微扬,这段往事广为人知,在他们二人初上任时曾传位佳话。
    “当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会到这里重聚,会坐在我们现在坐的位置上,面对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事?”文卫国微微眯着眼,看着飘散的茶气,仿佛在追忆往昔。
    “说实话,从来没有想过。”党正风松开脸上严肃的神情,笑道。
    “是啊,我也一样,哪怕是在我最狂野的梦里,我都没梦到过今天。人类历史上数万年未曾遇到过的危机,多少代人寻觅不止的地外文明,忽然就这么闯进来。”
    “我不是说这个。”党正风低头饮茶,遮住自己的笑意,“我是说,我当时觉得以后应该还是我做一把手,你做二把手,没想到你卫国同志进步更快,哎。”
    党正风的话让文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卫国回忆起那个只争朝夕的年代,不禁露出笑容。
    “正风,我回答一下你刚才的问题。我不想搞一言堂,党和国家也不允许我搞一言堂,但是今时非同往日,天地剧变将至,过往的经验不能再代入到现在了。党内一些同志,总想着捂盖子,维稳。”说到这,文卫国叹了一声,“但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盖子早晚有一天是捂不住的,觉醒者的事情,人民是需要了解的,堵不如疏啊。”
    “即便如此,展示觉醒者的工作也要严格把控,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进行,怎么能交由一个稚气未脱的细伢子去搞,稍有疏忽,国家是会付出代价的。”党正风皱起眉,情绪一上来,就用出了家乡方言。
    “正风,我们上任以来,有没有过疏忽?”文卫国突然以问代打,转守为攻,让党正风陷入沉默。
    “你被美联邦国务卿算计过,我在对巴事宜上也犯过错误,还有,刘的儿子拿着国库里的钱在纽约证交所交学费,一交就是几十亿美金,王家治理思路有误,研发投入不足,国内本该发达的冶炼业抄来抄去,抄到最后,水平全都上不去,像样的合金配方都拿不出来……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疏忽过?”文卫国凝视着老友的双眼,目光深沉,“因为我们的过错,国家付出的代价还少吗?”
    党正风无言以对,唯有长叹:“人物圣贤,孰能无过。”
    “是啊,孰能无过,可我们的过错,国家背的债,最后总是人民来还,我们欠人民的,太多太多。”文卫国说,“所以,到这天地剧变来时,该我们站出来为人民挡风挡雨,为人民还债,而不是让人民为我们挡风挡雨!”
    “十九局交上来的报告你是看过的,在将来我们还要面临数不清的严峻考验,如果没有大刀阔斧的动作,没有一点牺牲的勇气,我们是不可能挺过难关的。所以我认为,从今天起,如果国家要为我们的过错付出代价,那做出牺牲的人应该是我们共产党员。上行下效,你说的。群众的眼睛雪亮,我说的。只有我们敢于动作,敢于相信,敢于牺牲,才能让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度危机。”
    “有件事我要告诉你,正风,在拿到十九局报告的那一天,我就准备了七口棺材,但现在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至少还要再来九十三口。”文卫国拍案而起,“九十八口棺材留给他们,剩下两口留给我们自己。”
    党正风静默无言,良久,才拂了拂没有灰尘的衣袖,起身道:“好!我党正风,是应该正一正党风了。”
    文卫国欣慰地笑了,起身跟党正风握了握手,一如两年前初登天位时的握手,一如二十年前首次相逢时的握手。
    “噢,对了正风,等魔潮过了,我准备把十九局从国安部里调出去。”离去之前,文卫国忽然说道。
    “为什么?”党正风问。
    “刚才你不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么,谁站在我们的位置上都难免有所疏忽,不过,有个人未必会有疏忽啊。”
    道出这句微妙玄机后,文卫国转身走了,他和党正风都有很多事要忙,很多很多。

第三十四章 改制(上)
    杨小千站直身子,看向这位在任七年之久的最高领导人,他穿着中山装,步子迈的很大,身材高挑,脊背笔直,完全不像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不过即便步态雄阔,文主席毕竟是快七十岁的人,真人远比电视荧屏里要苍老,也没有省部级高官身上那种压人的官威,看起来就是个身体健康的平常老人。
    “文主席。”杨小千不自觉地立正,尊敬地称呼了一声,同时压低自己的目光。
    文主席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眼睛眯成两条缝,问道:“吃了吗?”
    “嗯……嗯。”杨小千没想到文主席会以这样一句话做开场白,愣了片刻,点头回道。
    “肯定没吃饱,正好,我也没吃饱。外宾拘谨,我这个东道主也不好动筷子。”文主席大步走到杨小千身旁,坐在另一张人体工学椅上,朝后招了招手,接着说道,“很多菜都没怎么动过,来一起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说话。”
    门外涌进来一队黑西装,每个黑西装手里都提着打包好的可降解餐盒,餐盒里装满了各种美味,别看装在餐盒里看着寒碜,但其实都是千金难求的国宴菜品,哪怕是一道看似简简单单的开水白菜,都有千锤百炼的内涵,不然出不了这一碗恰到好处的清汤。
    黑西装们摆好折叠桌,将餐盒一一放好,揭开保鲜盖,阵阵清香飘出,令人食指大动。
    “来,吃。”文主席指了指摆在折叠桌上、装在可降解餐盒里的国宴,接着竟然真就提起筷子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杨小千有些尴尬地呆在原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来之前预想过无数次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会面,却偏偏没有想到会面对如此情况,杨小千心念百转,寻思着文主席究竟是在作秀,还是真就如此亲民随性。
    一国之主想要取得国中能人的忠诚,未必非要摆足排场,以势压人。要说文主席这是做足姿态以博取好感,弱化觉醒者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未必不可能,但杨小千总感觉这位老人并不是在演戏。
    “别愣着,一起吃,不要浪费了一桌好菜。”文主席抛开了食不言的餐桌礼仪,一边夹菜一边说,说完打趣着补充了一句,“勤俭节约是我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品德嘛。”
    听见这句话,杨小千不禁露出微笑,华夏几千年历史,还真没有多少代勤俭节约的帝王将相,这两年反腐倡廉人心所向,文主席这句玩笑恐怕别有所指。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杨小千也不矫情,当即坐下,拿起碗筷开始吃菜,不过始终只夹离自己最近的一道菜,细嚼慢咽。
    “来,吃这个,还有这,这,这,这几道菜。”文主席看出杨小千表面镇定,实则拘谨,还是有些放不开,便放下自己的筷子,换了一双干净的公筷,指了桌上几道菜,但没有像慈祥的老爷爷一样亲自为杨小千夹菜,指完就把公筷搁到一旁,继续吃自己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的。
    “谢谢。”杨小千笑了笑,在品尝美味的过程中逐渐放松了情绪。
    这时又一个人穿过门外层层安保走进来,他身上穿着白衬衫黑西装,最庸俗也是最经典的搭配,能不能撑起这套衣服,全看个人。
    “远舟来了。”文主席头也不抬,说了一声,“一起吃吧。”
    “是。”刘远舟搬来一张椅子,坐在文主席旁边,刚坐下就提起一双干净筷子开始夹菜,他的吃法跟杨小千不一样,他吃的很快,但既不给人狼吞虎咽的感觉,又没有杨小千那种优雅淡然的姿态,看着就像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每一次伸手、夹菜、咀嚼、吞咽都遵循一个固定的规律,两秒一个循环,往复不息。
    两三分钟后,刘远舟还在保持那个节奏不断夹菜吃菜,文主席则轻轻放下碗筷,含了小半杯茶水漱口,又用一面丝巾擦拭嘴角,然后转头看向杨小千,又露出那个笑眯眯的表情,说:“你吃东西的气势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杨小千此时已放开了,当即笑着回道:“文主席觉得我应该是什么样的,气吞山河吗?”
    “哈哈。”文主席这次是真笑了,笑完摇摇头,指向屏幕说道,“你看过了?”
    “是的,刚在这里等您,看了一会儿。”杨小千点头说。
    文主席问:“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我一个电影外行说不出什么,只觉得演员演技、背景音乐、画面剪辑都很到位,另外很忠实原著,没有随意篡改台词、剧情。就是不知道后面剧情展开之后,电影特效做的如何。”杨小千一直喜欢看电影,奈何国内电影水平低靡,最大的问题无非是小鲜肉们的演技不到位,和资金不足导致的五毛钱特效。
    文主席耐心听杨小千说完,才摇头说:“我不是问这个。”
    杨小千愣了片刻,随即醒悟。
    穹顶消失后会不断有其他灾难降临,这是传火者议会每位成员都知道的事情,虽然这个说法暂时还没得到验证,但在刘远舟向上汇报之后,国家不可能无动于衷,一定会做出各种预案,着手于灾难降临后及时止损的方法。
    就以这次远江危机来说,之所以能将损失降到如此之低考虑到各种客观因素,仅有三百万远江人及小部分外界感染者的牺牲,已经是很不容易主要原因在于三点:一,政府军队反应迅速,真正做到了面对危机时果断行动,及时止损。二,远江方面出现了以杨小千刘远舟为首的觉醒者,极大程度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对幸存民众的精神意志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三,绝大部分人对丧尸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存在丧尸扑到脸上了还在问是不是在拍戏这种情况,否则因未知造成的恐惧和慌乱,外界不能及时清除丧尸,那么最后的死伤人数很可能翻上几番。
    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

第三十五章 改制(中)五一快乐啊
    有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文明社会所造成的最大危害并非灾难本身,而是灾难对文明秩序的破坏。
    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