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之黑夜将至-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庵钟形O盏暮佣危拥躺媳匦氤D暝け干呈练接保墒蔷拖裎腋詹潘档模缧┠昊愎芾聿坏轿唬芏嗯┟窈妥鐾练缴獾亩蓟嵬低蛋延庇玫纳呈练酵献摺!�
    “到了涨水的时候,应急土方不够用,市里的救灾部队又还没有到位,山区泥石流就把唯一一座桥给冲垮了,运送石料和沙包的拖拉机、卡车全都过不来,必须要绕路,可是情况紧急,等不到沙包运过来就要决堤了!”
    “于是他就下令,让人破了商店的门,需要的工具一律拿走,再留一张县政府的借条,至于沙包,嘿,他直接带着几十号武警兄弟闯了粮库,用仅有的三部拖车把一袋袋的粮食往外搬,拖到河堤上当沙袋用。”
    “天大的胆子啊,就算河堤保住了,粮库空了,他还是要担责任,可他没有半点犹豫就搬空了粮库。”
    “有了这些粮食加固堤坝,总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把洪水猛兽挡在了河堤外,另一边,县高官亲自出马,带起队伍排除路障,给增援部队指路……”
    &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nbsp;“好!”两次提问的小战士鼓起了掌,为故事中的县长、县高官和抗洪英雄们喝彩,全然抛下了心中的恐惧。
    “还没讲完,让你别打岔。总之,河堤暂时保住了,我们在那搬运粮食加固堤坝,县长也没闲着,他倒没有作秀似的非要跟我们一起动手,而是很聪明地保存体力,四处走动,喊话发烟,让大家都看到堂堂县长还在抗洪一线,也就没人敢撤,相反,越干越是士气高涨,”
    “你们是没见过那场面,也不分什么武警军队和老百姓了,有一把子力气的就卷起裤脚跟我们一起填河堤,干部分到各处靠喊话和对讲机交流指挥,群众在后面摇着红旗替我们打气,那是我这辈子头一次知道‘军民一心’是啥意思。”
    “过了几个小时,终于等来了增援部队,载着砖石沙包的车队全开过来了,眼看着河堤就能安稳守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车队离河堤还有一截路的时候,一波洪峰扑了过来,紧接着就是管涌,眨眼间河堤就垮塌了十几米。”
    “当时我心脏都快停跳了,妈的,河堤一垮,我们这些人全都淹了不说,洪水还要席卷整个浮阳县,到时候就是……那个词怎么说来着?”
    “泽国千里?”曾博心有灵犀地说道。
    “对!”马连长递给曾博一个赞赏的眼神,“没有千里那么夸张,但浮阳县肯定得成泽国。”
    曾博想象了一下那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十万户人家生离死别的后果,不禁颤了一颤。
    “就在这时候,那个县长跳起来举着喇叭喊话,他说……”
    马连长闭眼酝酿了一下,模仿着记忆中那副英姿高喊道:“要撤已经来不及了,既然跑不了,那就来跟我干他娘的贼老天!大不了我们死,保乡亲们活,党员团员先跟我冲,冲!”
    “喊完,他一把扔了喇叭就真的往河堤上冲,他秘书还有几个干部吓了一跳,冲上前要拉他下来,反而被他拉住了手,后来干脆也不撒手了,后面又是我们排的战友们还有武警兄弟们冲了上去,大家手拉手堆成人墙,喊着口号往水里走,用滚烫的胸膛挡住洪峰。”
    “啧,那水浪汹涌,我心里却更汹涌,翻江倒海,波澜壮阔都不足以形容那种成为英雄的澎湃。”
    讲到这里,铮铮硬汉竟然有些哽咽,但他眼中闪过的光芒让人为之一振。
    “靠着我们拼命争取的时间,泥头车和拖拉机开上来,大批沙包填下去,采石场的大石块也放过去加固堤坝,总算救回了河堤。”
    “呵呵,后来,市电视台和省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县高官在朝阳照耀的河堤上接受了采访,那县长却累得像死狗一样瘫在地上,动弹不得,刚好就躺在我旁边。”
    “我说,刘县长,你救了浮阳县,这种情况只有你救得回来,你是天生的英雄。他咬着根泡得皱巴巴的烟笑了,他说,刚才堆人墙的时候我看出来你害怕了,其实我比你还害怕,这世界上哪来什么天生的英雄,国际歌还唱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这责任到眼前了,就得担!再怕也得咬着牙上!”
    “报告连长!”曾博喊道,“我好像看过有关这件事的报道,人民日报还给了一句评语:军民一心,以血肉之躯共筑抗洪救灾的钢铁长城……是98年,对吗?”
    “对。”马连长点头,沉痛地说道,“故事里那位县高官,就是后来的南都市市高官汪百宁,而那位县长,就是后来的远江市市长刘谐。”

第四百一十四章 尚海全境撤离(上)
    “噢,你们可能不知道远江市市长刘谐是谁……”马连长的话说到一半便被曾博打断。
    “报告连长!我知道!我想我们应该都知道!”曾博中气十足地喊道,“电影《远江!远江!》里就有远江市长刘谐英勇抗战壮烈牺牲的故事!”
    “噢,你是说那部上亿投资、无明星阵容、不到三个月就完成拍摄的大电影吧,我一直待在部队里都还没去看过呢,原来拍出了刘县长,呃,刘市长的事迹啊……嗯,挺好,像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果死后都没人记得他的英雄事迹,那真是太可悲了。哎,刘市长是个好官啊,可惜了,真的可惜了。”说到这里,马连长不禁叹气,老兵们也是唏嘘不已。
    过了一会儿,马连长才想起自己原本的目的是要给这批新兵蛋子打气,于是清了清嗓子,再度开口:“所以说,害怕不可耻,胆怯也不可耻,新兵入伍那天我跟你们说,做我马向前的兵,就不应该知道害怕这两个字怎么写,呵呵,都是唬人的,你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了,怎么可能写不来字?”
    “害怕真的不丢人,谁头一回上战场都得害怕,生下来就不怕死的那是脑袋少根筋,但明明感到害怕,还要鼓起勇气往前冲,那就是英雄好汉了。还是刘市长那句话说得好,没有天生的英雄好汉,责任到眼前了,就得担!再怕也得咬着牙上!上去了就是英雄好汉!等这一仗打完,你们也就都是老兵,都是英雄好汉了!”
    必须承认,马连长鼓舞士气的本事真是让人不敢恭维,若是把这一番话当成战前动员,恐怕很难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但他所讲述的抗洪故事却是真真真正有一种让人心怀壮阔的魔力,勾起了入伍不久的新兵们心中对成为英雄的渴望。
    而曾博则因为那一句“责任到眼前了就得担”,回想起自己最初决定参军的原因,一想到那晚自己做过的梦,想到梦中程教官与但国栋的尸体,曾博竟然不再紧张地战栗。
    或许,从普通人到战士的蜕变,并非发生在战场上,而是发生在踏上战场的那一刻。
    不过,曾博和马连长都猜错了此行的任务,他们并非踏上战场,至少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个硝烟弥漫遍地焦土的战场。
    161、163、177师抵达尚海后接到命令,与尚海警备区的战友们一同完成尚海民众的撤离管制工作。
    由于尚海临近南都军区、南都有大量军事枢纽建筑、尚海战略地理位置不佳等原因,尚海是上京、光州、尚海三大政治金融经济中心中唯一一处不设立军区的城市,仅靠尚海警备区的军力根本无力完成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三百万的尚海全境撤离管制工作。
    这是曾博今生第一次来到尚海,第一眼却没有看到电视镜头里的繁华,而是看到了不知何时建起的,连成一片的防御工事和钢铁堡垒。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而尚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浪漫城市,则不得不在魔潮的阴影中抛下矜持。
    从撤离命令正式下达开始,火车、动车、客车、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一切能够派上用场的交通工具便昼夜不息地运转在各大城市与尚海之间,十几年基建创造出的庞大的便捷交通体系不眠不休地吞吐着人流,将居住在尚海的民众们分批次运出这座充满梦想的美丽都市。
    尽管早有撤离预案,但撤离开始时仍是乱象百出,民众尤其是尚海居民一致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与背叛,导致正府公信力跌入冰点,撤离工作最难进行的城区已经发生不止一次大规模游行暴动,若是没有国安与十九局的及时介入,恐怕早已酿成大祸。
    来到尚海后整整三天,曾博都仍然有一种不真实感,仿佛自己飘在云端,仿佛自己的军靴没有踏在地面。
    尚海全境撤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央决定放弃这座城市。
    中央正府竟然决定放弃尚海!放弃这个政治文化经济金融中心!
    撤走两千三百万人口,就意味着至少有五百万以上的民众无家可归,而尚海周边那些所谓的大城市,与尚海相比其吨位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根本无法接纳这两千三百万人口,即使动员全国之力,也不可能妥善解决此事。
    曾博能够想象尚海民众的愤怒与绝望,前一天,你还是骄傲的尚海人,居住在这座文化经济名城中,拥有着外地人艳羡的生活与身份,享受着国际化大都市内梦幻般的城市环境,可入睡后再一睁眼,你就失去了现在的工作、生活和房子,还要到那遥远的穷乡僻壤去受罪,任谁也受不了这样的落差。
    给曾博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尚海妇人,五十多的年纪,穿金戴银,珠光宝气,色彩鲜艳的衣饰搭配却不给人艳俗感,直到她张开她那涂上了姨妈红的双唇。
    在谈话室内,当曾博反复三次念出撤离通报原文后,尚海妇人愤怒地离开了座椅,冲到曾博面前戳着他的胸膛大喊。
    “小赤佬,阿拉在尚海待了五十多年,侬刚唔走?森字无字!”
    曾博愣了片刻,听见旁边同事解释后才知道妇人说的是神之胡之,意指无法无天,他愣神的这短时间妇人也没停下,一口气说了一大通,唾沫星子喷了曾博半张脸。
    接着曾博把脸转向同事,却看见同事一脸阴郁,在曾博的一再要求下,同事才把妇人用尚海方言所说的内容翻译成普通话转述给曾博:“我在尚海待了五十多年,你赶我走?无法无天!我的房在尚海,我的根在尚海,我的命在尚海!让我走,不可能!有怪物又怎么样,有怪物要来了你们不知道保护我们吗!当年就是小鬼子打过来,蒋光头也打了一场淞沪会战,现在你们这些穿军装的扛起枪不知道去保卫国家,就知道欺负我们这些老百姓!孬种!”

第四百一十五章 尚海全境撤离(下)
    这次尚海全境大撤离与去年的远江全城封锁可不同,强制三百余万民众不得外出,与强制两千多万民众即刻撤离根本没法相提并论,两者难度有天壤之别,最大的困难还是来群众的拒不配合,就比如这位浓妆艳抹的妇人。
    来自人民的敌意,总是比来自敌人的炮火更难应对。
    当身上的军装被人侮辱,曾博很难压抑住心中怒火,可他明明想要反驳却说不出一句话,因为他知道他现在所受的屈辱,与这些被迫背井离乡的尚海人所遭遇的苦难相比,不值一提。
    尽管尚海市正府、江北省正府与中央正府都一再强调一定会做好撤离群众的安置工作,可谁都知道一旦离开这座城市,就将失去原有的一切。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尚海市房产价格常年稳定在国内各大城市前三甲,市区内一套房子动辄数百上千万,一旦户主被迫离开尚海,而这些房子又在战火中倒塌,那么又靠什么来赔偿户主们的损失?靠国库么?显然不现实。
    多少尚海人就指着家里那一套或几套房子稳固身价,这一朝撤离,身价直接打落尘埃,也难怪尚海市正府在三个月前就收紧了购房政策,后来干脆下发文件暂停一切房产交易其实这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谁都知道酝酿涌动数月之久的暗流随时可能变成一场惊涛骇浪,可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不肯接受现实。
    即便不提房产,单说工作,尚海市聚集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及商业精英,就连这些人才转入他省后都未必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新工作,那么那些从事着中低端工作的民众又怎么办呢?他们好不容易在尚海扎下了根,如今被连根拔起扔回故乡或是扔到异地他乡,势必要对当地的就业市场造成冲击,须知排外的也不只有尚海人。
    若是找不到新工作,失去了收入来源,那么生活何以为继?享受过中高层次的生活质量后突然过上住在集装箱或安置房里,靠着正府救济金度日的日子,想必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落差。
    仅曾博所知,三天内就已有四十多起自杀未遂,这还仅仅是他们连队负责的撤离点,如果拿所有撤离点的总数乘以这个数字,那么自杀事件的数量可能超过八千。幸好,国安和警局似乎拥有无处不在细致入微的情报网络,总是能像预防阻止群体性事件一样,把每一个轻生者都拦在死亡线之前。
    尽管没有自杀身亡的案例出现,尽管总是煽风点火的境外势力和潜伏在华夏境内的网特这回偃旗息鼓默不作声,可阴谋论还是传遍大街小巷,都说正府掩盖了真实的自杀人数。毕竟,总有那么些人,哪怕得不到任何利益,也喜欢在乱象出现时把局势搞得更加混乱,仿佛看到别人像自己一样恐惧,才是唯一让他们安心的办法。
    所谓“揭露华夏黑暗面”的小道消息,尽管经不起推敲,可还是比正府的报告书和新闻发布会更容易获得民众的信任,导致撤离工作一再出现新问题,南都军区这些骁勇善战的战士们面对自己人甩过来的刀光剑影,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若不是国安这位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隐于黑幕中的巨人出手相助,三个师团早就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一败涂地。
    这些都是曾博所知道的事情,而他不知道的是,为什么穿着军装扛起长枪的他,在做好奉献热血与生命的准备后,却将枪口对准自己人,逼着他们离开故土?
    且不提至今没有看见灰色裂缝,也没有看见魔潮怪物的踪迹,就算真有魔潮降临,又怎么能一枪不发,将国土拱手相让?这可不是资源稀缺的荒山野岭,这是东方明珠,华夏的骄傲之一!不战而退,耻辱至极!
    曾博想不出答案,也没有人会给他答案,一个合格的士兵不应该对长官的命令提出质疑,即使曾博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士兵,可马向前马连长总能算个合格的长官,对于手下战士们对这次撤离行动提出的疑问,他始终不做任何回应,或许是他守口如瓶,或许是他也同样疑惑。
    最后,在请示连长后,曾博将那位出言不逊的尚海妇人送上了前往南都的直达列车,安置办的工作人员会在那里等候。尽管妇人口口声声说“把我送去一个星巴克都找不到几家的乡下地方,不如让我去死”,但曾博相信度过最初情绪波动极大的几天时间后,她还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新生活的。
    毕竟,人的适应能力其实很强,他一个大学宅男入伍后被教官和老兵们操练得死去活来,不也成功地活下来了么,就算是在臭气熏天的宿舍里他也能在七个呼噜娃的鼾声合奏中入睡,活着总归不会是件无法做到的事。
    再说,南都和苏杭其实也有星巴克,未必会比尚海的星巴克要差。
    “就算生活不如意,但还是能好好活下去的吧?毕竟正府不可能真的不管他们,该做到位的肯定要做到位。”曾博像是自言自语般对身旁同事说道。
    “谁知道。”来自尚海警备区的同事摇头叹气,“说实话,这种骤变真没有几个家庭承受的住,像那些定居尚海的外来人口还好,大不了回老家,总有亲戚接应,撑过最开始这段时间总能自己找条出路,像那些世世代代在尚海的,恐怕只有接受正府安置了,所以说,用房地产和户口本这种东西来稳固自己的身价真是不靠谱,万一哪天打起仗,什么都没了,还是放在手里的真金白银靠谱啊。”
    曾博沉思片刻,摇头道:“天地大变,也许真金白银都不靠谱,还是自己的能力才靠谱。”
    同事愣了愣,赞同道:“是啊,所以我羡慕那些觉醒者啊,哎,不过羡慕也没用,羡慕不来。”
    曾博正要出言安慰,说一句说不定咱们也会觉醒,可这时门开了,排长和两个战友押着一个男人走进来。
    “又一个不肯走的,曾博你做做思想工作,老样子,不行就直接铐上送走。”
    排长说完便走了,曾博盯着坐在椅子上的男人张大了嘴。
    “程教官?”

第四百一十六章 稳入前三
    虽然程教官此时完全变了个模样,乱糟糟一团鸡窝般的头发疏剪整齐,下巴上的胡茬刮得干干净净,但曾博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因为程教官给曾博留下的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