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赵国被灭,他现在拥有的财富,地位,女人都将不翼而飞,成为别人的战利品。
所以为了守住这一切,他不得不费尽力气来训练新兵,因为在曹成看来,这就是稳固地位与一切的根本。
在这个乱世,军队才是让人挺直腰杆的底气,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行。
“秦公嬴斐,不管你是真有阴谋,还是意图一举攻灭孤,只要再给孤一个月时间,新军必成,孤势必会和你一决高下。”
这一刻,赵王吕布有一丝后悔,他不应该因为不相信徐荣,而让军师贾诩跟随,这样一来,他身边都没有一个可以商量对策的人。
天下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到处隐藏着狂风暴雨,只是此刻还属于隐藏而不发的阶段。
越到这个时候,越能够体现出一个洞穿全局的智者的作用,只是赵王吕布醒悟的太迟了。
如今军师贾诩基本上被秦军困在洛阳之中,根本就没有了脱出囚牢的机会。
将这样一位盖世智者放在洛本就等于弃之不用,这让赵王吕布为数不多的胜率,彻底耗尽。
这一幕,与西楚霸王项羽气走亚父范增是何等的相似,仿佛苍天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赵王吕布与昔日的西楚霸王,同样勇武天下,同样隐据一方,结局十有八九也会相同。
就在这个时候,接到秦公嬴斐通过黑冰台下达军令的魏延,立即率军从白土大营而出,直扑野王而来。
身为降将,魏延在秦国之中根本捞不到战功,身处秦国之中,他才深切感受到了秦军为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那是因为耕战体系的影响,让秦人变得极其好战,在秦国之中战功就是升迁的最大途径。
魏延心里清楚自己走国考之路,根本不可能,只有从军在战场上搏杀,从而取得赫赫功勋,光耀门楣。
这一次接到秦公嬴斐的军令,魏延欣喜若狂,率领两万铁鹰锐士,向着壶关直插而去。
他心里清楚,这是一次机会,只要攻破野王,将空虚的河内郡收归麾下,到时候秦公嬴斐将会记下自己。
不论是将来的论功行赏,还是日后出兵征战,都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心中对于战功的渴求,魏延率领秦军不分昼夜一路奔袭而来,这导致秦军行军速度极快,短短数日就到了壶关。
“将军,我军跋涉千里,大军士卒体力不支,恐怕不能继续前进,为了稳妥起见,属下以为当在壶关休整。”
闻言,魏延虎目之中掠过一抹精光,他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自然清楚不分昼夜行军根本就是不可取的。
如果继续跋涉南下,必然会导致秦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到时候必不足以攻取野王占领河内郡。
心中念头闪烁,魏延左手一挥,道:“传本将命令,大军在壶关休整三日,然后南下高都。”
“诺。”
点头应诺一声,王委转头走出了大厅,因为他心里清楚,魏延言出必行,绝对没有更改的可能。
更何况壶关休整属于必然,这关系到整支大军的士气,容不得王委不谨慎。
第1190章 在这场棋局上,谁才能胜天半子?
“君上,韩公袁绍麾下大将张颌,渡过白马津,亲率五万大军直指白马,恐怕东郡不出三日,必将尽数为张颌掌控。”
于禁的话让魏公曹操心中大震,韩公袁绍虽然在开战与否上摇摆不定,但是韩军小规模的骚扰一直不断。
就像这一刻一样,韩军虽然没有大规模出兵,韩公袁绍下令大军按兵不动,仿佛在学习秦公嬴斐,但是魏公曹操心里清楚,韩军小动作不断。
如今张颌渡过白马津,剑指白马,在加上鞠义与张燕坐镇泰山郡,可以说韩国朝廷,对于魏国的压制已经初步形成。
不管是从泰山郡方向,还是白马津方向,韩军已经彻底成势,北地霸主咄咄逼人之势让魏公曹操心中忌惮至极。
只是魏公曹操心里清楚,韩国自从吞并黄巾残部以来势力大涨,在兵力上已经不逊色于秦国。
这样强大的势力,根本不是魏国一己之力可以抗衡的。
心中念头闪过,魏公曹操望着于禁,一字一顿,道:“于将军,可否知道韩公袁绍的动向?”
“禀君上,韩公袁绍目前按兵不动,对于田丰劝谏依旧犹豫不决,不知葫芦里买着什么药!”
听到这里,魏公曹操自然清楚了他的这个发小瞻前顾后,好谋无断的性格再一次表露出来了。
作为发小他对于韩公袁绍的性格,太过于了解,正因为如此,魏公曹操才有底气坚持下去。
一念至此,魏公曹操心中不由得大喜,因为他心里清楚,韩公袁绍好谋无断,对于自己而言是大利。
而韩公袁绍的这个性格,正好可以为他所用,将韩公袁绍的逼人兵锋,拖延在东郡之内。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东郡距离许都太近了,几乎没有天险为之屏障,只要韩国骑兵南下,将会是一马平川。
特别是只要韩军渡过白马津,延津,到时候黄河天险对于韩军而言,将不再是天险。
一旦韩国大军直入许都,到时候对于魏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毕竟许都作为魏国都城,在整个魏国军民心中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如果许都被破,到时候恐怕魏国军民必将会人心惶惶,对于魏公曹操充满不信任,必将导致诺大的魏国分崩离析。
“于禁,由你统帅五万大军坐守濮阳与张颌对持,务必保证韩军不能南下许都。”
“诺。”
望着于禁走出去,魏公曹操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整个韩国坐拥四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绰绰有余。
但是整个魏国只有二十万大军,他能够调集一战的,不超过十五万。
兵力之间的巨大差距,让魏公曹操愁白了头发,近乎一比二的兵力比例,让这一场战争陷入了死局。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十五万大军防守两地,将会给韩公袁绍机会予以击破。
“中原乱世这一局作的足够大,只是不知道最后那一个赢家到底是谁?”
魏公曹操心里凝重,他可是清楚秦公嬴斐在洛阳城前按兵不动,秦国朝廷征发五十万民夫疏通河道。
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这一场中原战争,能够获得胜利。
中原七国君上作为棋手,布下这等惊天棋局,数十万大军参与,近乎百万大军枕戈待旦,局面恢宏大气。
只是这一场天下之争,中原争锋中,谁才是天命所归,最终胜天半子,依旧未知。
壶关。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两万铁鹰锐士精神焕发,早已经摆脱了连续奔袭导致的疲惫,以及体力不支。
魏延看着身后的两万精锐,虎目之中掠过一抹锋芒,他是第一次率领这支秦军精锐。
铁鹰锐士的大名,他早就耳闻,那怕他投降秦国已久,跟随秦公嬴斐出战,却从未亲率过铁鹰锐士。
可以说不管是在天下,还是在秦国之中,铁鹰锐士从来就是一个神话,一般人根本无缘相见。
一直以来,魏延虽然对这支精锐慕名已久,但是他的心里不免有些质疑,但是这一次铁鹰锐士证明了它的天下第一。
“各位兄弟,君上有令南下大破野王,从而一举拿下河内郡。”
魏延虎目之中掠过一抹凌厉,深深的看了一眼底下的两万铁鹰锐士,道。
“本来本将对于此行并不报多大希望,毕竟以两万大军击破野王,进而攻占河内郡,这根本不可能。”
“但是经过跋涉千里的日夜兼程,是你们让本将相信,秦国的铁鹰锐士能够做到,我们一定能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震耳欲聋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成为了此刻天空中唯一的声音,这一刻两万铁鹰锐士爆发出来的气势堪比十数万大军。
看到这一份变化,魏延眼中掠过一抹精光,他心里清楚铁鹰锐士的士气彻底被调动,此时正是到了南下高都之时。
心中念头闪烁,魏延左手向前一挥,大喝,道:“大军听令,立即出发。”
“诺。”
应诺声浩荡而起,激荡九天风云,魏延一马当先,率军向着高都席卷而去。
“驾。”
“轰隆”
两万铁鹰锐士肆虐而出,整齐划一的马蹄声混在一个点上,顿时如同九天神雷在天空中炸裂。
官道颤抖,仿佛就连这大地也在秦军锋锐无双的马蹄下瑟瑟发抖。
“驾”
战马嘶鸣,撒丫子狂奔,两万铁鹰锐士如同一支利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斬向了高都。
“将军,我们的斥候联络上黑冰台,传来消息称,由于赵国大将张辽将河内郡中大军抽调一空。”
“导致整个河内郡中,只有野王才有五千大军”
“只有五千大军?”
心中念头闪烁,魏延虎目之中爆发出一抹精光,五千赵军根本不足为惧,就算是他们坐拥野王也无济于事。
“当真是天助我也,整个河内郡如此战略要地,赵国居然只屯兵五千,根本就是不知死活。”
第1191章 自古以来,任何一项伟大的工程都注定了白骨盈野。
七日之后。
除了秦公嬴斐之外,中原群雄都没有注意到一支两万人的大军翻越太行山脉,进入了河内郡。
哪怕是张辽与贾诩也没有想到,秦公嬴斐会派人直插洛阳后面,而且这支大军仅仅只有两万人。
要知道秦公嬴斐用兵动辄十数万,特别是秦国建立以后,很少只调集数万大军出动,以至于魏延被天下人下意识的忽略。
正是因为两万人目标太小,再加上秦公嬴斐动用五十万民夫疏通泾水,汉水,渭水三大水系,做出一副在此打持久战的派头,才会迷惑住中原诸侯。
然而正是由于这两万人的突然杀出,让僵持的秦赵战争,彻底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将军,前方就是野王,由于我军行军谨慎,以黑冰台传来消息为指引,刻意避开赵军视线,以至于野王城中并不知我军情况。”
听到副将传来的消息,魏延虎目一亮,他千方百计的避开赵军眼线,就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心中念头闪烁,魏延沉默了一会儿,道:“传本将命令,大军立即向着野王方向推进,将准备好的赵军甲胃换上。”
“本将要趁乱诈开野王城门,兵不血刃下野王,然后争取在一日之内,席卷整个河内郡。”
“诺。”
魏延壮志雄心,对于这一战的结果重视无比,从秦公嬴斐的命令中,他就能够感受到南下野王,对于整个战争局势的影响。
兵贵神速,这一次被魏延运用的出神入化。
秦军大营。
二十万秦军铺天盖地,营帐一片接着一片,将洛阳以西全部占据,在所有营帐中央,有一座华丽的大帐。
“哗啦啦”
那便是秦公嬴斐的帅帐,在帅帐前方,秦军帅旗迎风招展,在北风声中作响,旌旗遮天蔽日,仿佛在向天公抖擞精神,彰显着秦国大军的强大。
二十万秦军于洛阳城前按兵不动,就像一柄利剑悬在关东诸侯的头顶上,让他们顾忌重重。
禁卫,亲卫来回巡逻,隔着一刻钟就会有另一队前来接替,将整个秦军大营打造的如同刺猬。
只要有人杀入秦军大营,根本不用秦公嬴斐下令,各营大军就会迅速动作,遥相呼应,将来犯之敌全歼。
整个秦军大营兵戈森森,自有滔天杀气冲霄而起,整个大营看起来一片黑色,犹如天空中密布的乌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也许说的就是这一刻。
“禀君上,黑冰台传来消息。”
深深的来了一眼匆忙进入大帐的林峰,秦公嬴斐点了点头,道。
“魏延大军到了何处?”
闻言,林峰虎目之中掠过一抹异色,他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开口,秦公嬴斐就猜测出了一部分。
心中念头闪烁,林峰对于这一幕早已经见怪不怪,因为他明白任何事情发生在秦公嬴斐身上都不为奇怪。
“禀君上,韩国大将张颌渡过白马津,率领五万大军剑指白马,与此同时,魏公曹操下令于禁滞留濮阳牵制张颌。”
“韩魏二国虽然彼此都在克制,但是战争已经越发不受控制,总有一天韩公袁绍与魏公曹操都会亲眼见证战争的爆发。”
调整了一下心态,林峰朝着秦公嬴斐,道:“与此同时,魏延将军率领两万铁鹰锐士,马不停蹄南下,目前已经进入河内郡。”
“恐怕不出数日,就会有魏延大军攻克野王的消息传来。”
从始至终,秦军上至君上秦公嬴斐,下至普通的一士卒,他们都从来没有考虑过魏延攻不破野王。
如今野王以及河内郡的情况太荒凉,一郡之地,只有五千守军,面对两万铁鹰锐士如何能够保证野王不破。
在秦公嬴斐等人看来,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魏延率领的大军,并不是一般的秦国大军,而是秦国最精锐的铁鹰锐士。
要知道铁鹰锐士可是号称天下第一精锐,如今魏延手握两万铁鹰锐士,试问天下何人能够一战。
特别是野王之中只有五千大军,哪怕是赵王吕布麾下最精锐的并州狼骑也根本不可能击败秦军精锐。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对于魏延的行军速度感到了震撼。从白土大营出发,不足一月,就能够席卷千里而来。
由此可见,魏延率领铁鹰锐士的速度到底有多么骇人。
“魏延率领大军南下,速度之快确实超乎了孤的想象,不过这样一来,对于河内郡孤就不必忧心了。”
秦公嬴斐虎目如刀,在司州地图上来回,他心里清楚魏延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野王。
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的压力减小,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布局彻底成型,因为只要魏延袭破野王,迅速占领河内郡。
这就意味着秦军彻底占据了除河南尹以外的全部司州地界,二十万秦军剑指河南尹,到时候整个天下也没人能够阻止秦公嬴斐。
“君上,丞相传来消息称,汉水,泾水河道已经全部疏通,只剩下渭水河道正在紧急疏通中。”
“同时根据宇拓传来的消息,陇西北地道全面修缮完毕。咸阳大宛道,咸阳至金城段,已经开始施工。”
“这一次由于君上调集五十万民夫疏通河道,再加上运粮民夫,一共不下于百万之众。”
“故而丞相下令停止向咸阳大宛道投入民力,全部由奴隶来完成,正因为如此,二十万奴隶死伤惨重。”
“若不是延城大营源源不断送来奴隶补充,恐怕咸阳大宛道已经停止了开工。”
“哎!”
叹息一声,秦公嬴斐虽然有些感叹,但是他心中没有半点不忍心,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咸阳大宛道的开凿注定会是累累白骨,哀鸿遍野,与其让秦国百姓成为其中一员,还不如全部由奴隶来代替。
况且这样一来,远比屠杀更能创造效益,对于秦国的国力有一定的增加。
“自古以来,任何一项伟大的工程,都注定了白骨盈野,注定了哀鸿遍野。”
第1192章 乱国毒士的三策
“自古以来,任何一项伟大的工程,都注定了白骨盈野,注定了哀鸿遍野。”
秦公嬴斐的话中,更多了几分感慨,对于这一点他要比当世的任何智者都要清楚的多。
始皇帝修建陇西北地道,河内三川道等等各大干道,以及北筑长城,这一系列的浩荡工程下,遍地都是尸体。
甚至于都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小调出来,由此可见这在当时是多么的不和人心。
白骨之上,才能铸就盖世辉煌。任何功勋,都需要人命来堆叠。
同样后世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导致国内民怨纷纷,起义爆发,诺大的大隋王朝在一夜之间崩塌。
这便是伟大的工程,它独有的属性,在古代,工程机械都不发达,任何一项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人力去完成。
那是拿人命来铸造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死亡根本无法避免!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强盛一方,富有四海的隋炀帝都因为修建大运河而亡国,更何况如今他只占有一隅之地。
故秦之地虽然山川险峻,更有天险为之屏障。但人口数量远不如中原州郡,正因为如此,才导致秦国军民比例一直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况且如今身处乱世,更是让整个秦国开始备战。不论是运粮,还是疏通河道都需要民力。
无奈之下,秦公嬴斐只能舍近求远,从境外掠夺奴隶,从而以奴隶来修缮陇西北地道,继而开凿咸阳大宛道。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明白,咸阳大宛道开凿势在必行,因为它关系到了秦国日后的一项国策。
但是这一切都必须要把握好这个尺度,绝不能因为要开凿咸阳大宛道,从而弄得国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