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百年之后,想要再一次复苏大秦帝国的精神,需要太久的时间,这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
    “轰!”
    秦公嬴斐的这句话,在蒙鹏等人的心中造成巨大的冲击,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意义深远。
    “请君上放心,臣等必将谨记老秦人的誓言,为建立大秦帝国而效死力!”
    在秦公嬴斐的强大的压力下,蒙鹏等人不得不做出了决定。
    他们心里清楚,没有老秦人的血气之勇,悍不畏死的铁血征战,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心中的志向。
    特别是他们对于天下局势了如指掌,自从秦公嬴斐斩杀赵王吕布,兼并荆州以及河内郡,河南尹等地。
    这导致秦公嬴斐彻底据有绝对优势,天下十分,秦占其五,早已经非同凡响。
    而且秦公嬴斐处置世家大族以及长陵杨氏的雷霆手段,让他们心中大惊,书罪于千秋罪碑,这根本就算是往死了逼。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沉吟了片刻,道。
    “既然如此,诸位爱卿立即赴任,替孤镇守各州郡,谨防关东五国的蠢蠢欲动,以及阴谋诡计。”
    “诺。”
    点头应诺一声,蒙鹏等人离开了未央宫,他们心里清楚,刚才秦公嬴斐的暗示已经足够明显。

第1279章 此刻秦国
    打发走了蒙鹏等故秦遗族的人,秦公嬴斐目光闪烁了一下,整个人坐在龙椅上,念头一下子飘到了很远。
    他心里清楚,大秦帝国的这种强势生存精神,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
    其一,彻底的不断的变法革命,以激发民众最旺盛的活力与国家最强大的实力为生存之本。
    以商鞅变法为典型,数代国君一力坚持,让秦国政治清明,君臣自清。
    其二,对外部野蛮民族与愚昧明的冲击,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北击匈奴,南平百越。
    其三,整合统一,霸气巍巍。其四,统一架构明载体,使不同习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明载体下凝聚起来。
    其五,兼容并蓄,消解融会外部流入的不同明。其六,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
    始皇帝的种种英明决策,都是后世君主的榜样,秦公嬴斐虎目闪烁了一下,心中斗志昂扬。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一直以来他都在致力于秦国向着大秦帝国靠拢,制度照搬,旗帜服饰同样照搬。
    但是他总觉得秦国相比于大秦帝国,要差一点,缺少一种内涵。
    直到今日,秦公嬴斐方才清楚,秦国缺少了一百六十年的积累,缺少了六代领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份积累的缺失,导致秦国虽然表现强势,骨子里依旧缺少那种天下无敌的底气,缺少一个国家面对外敌时的自信。
    同样因为这份积累的缺失,让秦国没有故秦时期老秦人那种刚健质朴的悍勇,也没有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慷慨悲歌。
    正因为如此,秦国才会外患之时,内部发生意外,大有内忧外患发生。而不是像故秦之时,一句老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就可以凝聚全国的人心。
    秦公嬴斐眼中掠过一抹凝重,他心里清楚,这个时代缺少那种强势生存的精神,四百年的儒家思想影响,早已经没有了那种春秋战国孕育出的时代精神。
    全面竞争,强势生存。
    在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原的大环境,已经不允许出现春秋战国之时的这种争的最全面,争的最彻底的全面竞争,强势生存的精神。
    正因为如此,此时此刻的秦国,相比于大秦帝国而言,只是一个空壳子,徒有其表而已。
    只是这件事对于他而言,明白过来很容易,但是想要解决绝非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
    “若做不到这一点,恐怕秦国只能成为王朝,而永远不能成为像大秦帝国一样的帝国。”
    秦公嬴斐的志向一直没有变化,那便一统天下,成就如同始皇帝一般的亘古伟业,恢复大秦帝国。
    只是他也心里清楚,始皇帝的运气太好了,他不仅才情绝世,又有六世秦君孜孜不倦的努力。
    赵国之时,秦国当时国力天下第一,再加上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粮草充足,兵甲精良,猛将辈出。
    相比于懦弱的六国君主,秦国六世皆名君,哪怕是嬴子楚之时,也有吕不韦这个权相存在,让秦国国力大增。
    数代强盛带来的底气,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精神支柱,是此刻秦国最为缺乏的东西。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就算是他费尽一切心力,到头来未必就会改变。
    这不仅需要自己带头,还需要坚持百年不改变,唯有如此,才能恢复故秦之势,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绝对的皇权,来自于绝对的力量!
    当初汉高祖刘邦削弱皇权,通过张良的建议,实行王与士大夫共天下,并不是因为他多么善良,而是他没有始皇帝的威望。
    没有始皇帝一般的盖世威望,以及手握虎狼秦军这样的无敌劲旅,绝对皇权带来的只有灾难。
    这一点不仅张良心里清楚,汉高祖刘邦也是一样,哪怕是此时此刻的秦公嬴斐同样心知肚明。
    只是皇权至高无上,金口玉言,言出法随,这并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放弃的诱惑,至少秦公嬴斐做不到。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四百年的岁月流逝,人们没有忘记大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
    以春秋战国为首,大秦帝国为序的明是华夏民族的根基。
    在秦公嬴斐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升华、成熟的枢纽期。
    这个时代所形成的化明,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秦公嬴斐站在未央宫中,目光如炬,他心里清楚,想要唤醒这种沉睡在华夏民族灵魂深处的勇气与创造力。
    就必须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大汉王朝丢弃的,孤会一一找回来,老秦人的铁血勇武,才是一个民族立足世界的根本。”
    秦公嬴斐望着绘制而成的巨大地图,虎目如刀,他心里清楚,他想要的不是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的霸气。
    而是想要凡日月所照,江河所流,皆是我土的霸道,以及强敌来犯,必派遣大军灭之的无畏。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秦公嬴斐转身走出了未央宫,预防世家大族反扑的准备已经完成,故秦遗族的中流砥柱已经瓦解。
    此时此刻,秦公嬴斐终于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特别是他明悟了秦国真正的缺点,这一点,足以让他少走弯路,更快恢复大秦帝国的精髓。
    食过一鼎汤饼,秦公嬴斐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繁重的政务,以及累积这么久的奏折,压的他差点喘不过气来。
    特别是自从他班师回朝,就没有滞留后宫,对于太后,蔡琰等人不管不顾,如今政务结束,也该他弥补家庭的时候了。
    “秦一,夫人与太后还好吧?”
    走到半路上,望着近在咫尺的后宫,秦公嬴斐突然停下脚步,转头朝着秦一,道。
    这一刻,秦公嬴斐心中有一丝忐忑,因为真正让他与这个时代血脉相连的,还是他的家人。

第1280章 对太后妥协
    “秦一,夫人与太后还好吧?”
    秦公嬴斐的这句问话,有着一点忐忑,整整一年有余,秦公嬴斐的身影从未出现在未央宫,他的脚步更是未踏足后宫半步。
    整整一年的沙场征战,秦公嬴斐可以拍着胸膛说自己对得起秦国,对得起秦军将士,对得起秦国百姓。
    但是唯一对不起的就是蔡琰等人,对于他的家人,秦公嬴斐可说是抱有深深地亏欠。
    这一点虽然在踏上争霸天下这条路开始,秦公嬴斐就已经有所预料,但是他依旧小觑这个天下的纷乱程度。
    连年的的战争爆发,秦公嬴斐可以说是经常在战争前线,很少像其他诸侯国君上一样坐镇咸阳。
    。。。。。。。。。
    “禀君上,夫人与太后等人并无不妥,君上不必担忧!”
    作为秦公嬴斐身边的亲信,秦一自然看到了秦公嬴斐脸上的忐忑,他没有想到纵横天下未尝有一败的战神,脸上出现这样的情绪,实属难得。
    无奈之下,只好开口劝谏了一句。
    只是秦一不是后世来客,不清楚家人对于秦公嬴斐意味着什么,更加不明白一个家庭对于二世为人的秦公嬴斐意味着什么。
    “秦一,你先行退下,孤自己前去后宫便是!”
    “诺。”
    点头应诺一声,秦一转身离开了后宫,他心里清楚以他的身份,根本就不适合待在后宫,作为秦国的一份子,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
    后宫之中除了秦公嬴斐之外,就不应该存在男子,这不仅是为了秦国的尊严,更是为了秦国的血统。
    心中念头闪过,秦一转身离开了后宫。
    。。。。。。。。
    “儿臣拜见母后!”
    来到坤宁宫,秦公嬴斐挥退了宫女以及太监,朝着迎出来的太后荀姬施了一礼,纵横沙场这么久,秦公嬴斐的想法开始转变。
    可以说经历了世事沉浮,秦公嬴斐不管是心智上,还是身体上都彻底的成熟,对于这个天下,也从最开始的抗拒变成了迎合。
    。。。。。。。。。
    “斐儿,战争进行到了何种地步,是否已经战而胜之?”
    对于秦公嬴斐出征的消息,太后荀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了解,只是她心里清楚秦公嬴斐对于后宫干政极其的反感。
    正因为如此,太后荀姬面对秦公嬴斐只表现出了淡淡的关心。并没有多言其他关于秦国内部的变化,她并不想加重两个人的隔阂。
    “禀母后,儿臣率军南下与赵王吕布争锋,麾下大将赵云斩杀赵王吕布,魏良等人击破襄阳,到如今不管是河内郡还是河南尹,甚至于荆州都在秦国的控制之下。”
    “天下十分,秦占其五!”
    。。。。。。。
    面对秦公嬴斐自信的话语,太后荀姬微微一笑,玉手一挥:“斐儿,一路征战方罢,又要处理国中正事,这是你的责任,母后只要求一点,那便是按时进食。”
    “身体才是一切得根本,是秦国最终能够席卷天下的保障,毕竟世子如今不过六岁,尚不足以托付天下!”
    。。。。。。。。。
    在坤宁宫中,太后荀姬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说到底嬴氏一族太过于单薄。除了不知所踪,不明生死的嬴不凡以外,成年的就只有一个秦公嬴斐。
    正因为如此,秦公嬴斐一旦出事,秦国十有八九会发生动乱。
    这一点,能够瞒过其他人,但是根本就不能瞒过近乎于置身事外的太后荀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知母后可知荀彧的消息?”
    沉吟的片刻,秦公嬴斐还是决定将这个话题摊开,摆在明面上。在颍川荀氏的事情上,他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太后荀姬。
    更何况就算是如何逃避,如何隐瞒,这一点他是不可能彻底瞒过太后荀姬的。
    “不知!”
    荀姬眼中掠过一抹忧虑,她对于秦公嬴斐太过于了解了,有道是知子莫若母,荀姬对于秦公嬴斐的野心与壮志了如指掌。
    正因为如此,她心里清楚只要是秦公嬴斐询问,这就代表着这件事绝对不会小,一般的小事秦公嬴斐根本就不会言及。
    更何况这件事关系着颍川荀氏,更是如此,既然秦公嬴斐开口了,这就意味着这一次的事情与荀彧关系匪浅。
    此时此刻,唯一让荀姬不清楚的是荀彧到底是与那一件事有关系!
    “斐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迎着荀姬担忧的目光,秦公嬴斐莞尔一笑,血浓于水,荀氏这是太后荀姬这辈子都无法抹除的关系。
    心中念头一动,秦公嬴斐看着荀姬,道:“母后,根据黑冰台的消息,荀彧十有八九身在大幕,这一次西鲜卑右贤王南下并州,就是他的手笔!”
    “这不可能!”
    秦公嬴斐看着神色大变的荀姬,脸色微微一变没有丝毫的言语,他能够明白荀姬心中巨大的震动。
    投身于外族,这意味着天下士族所不容!
    一想到这个消息泄露,在将来大白于天下,荀姬心中就充满了恐惧。
    “斐儿,此事是否当真?”
    深深的看了一眼荀姬,看着她眼中的希望,秦公嬴斐在心底叹息了一声,沉吟了片刻,道:“母后,自从那件事以后,荀彧从中原大地上消失,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归隐山林。”
    “至少在没有报仇雪恨之前,绝对不会轻易归隐,故而只有这一个解释!”
    。。。。。。。。。。
    “斐儿,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迎着荀姬祈求的目光,秦公嬴斐原本想好的话,再也说不出口。沉默了良久,心中对于荀姬的亏欠迅速泛滥。
    “母后放心,儿臣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便是,只不过沙场遇见,儿臣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秦公嬴斐最终还是妥协了,事到如今,到了这个时候他只能压下将这个消息传遍天下的想法,放弃对于颍川荀氏这最为致命的一击。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他与太后荀姬的关系绝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事到如今,只能一步一步的化解。
    “母后,儿臣不在的这段时间内,后宫之内可有大事发生?”
    两人沉默了良久,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秦公嬴斐眼珠子一转,开口将尴尬打破。

第1281章 世子的教育
    “母后,儿臣不在咸阳的这段时间,后宫之中可有大事发生?”
    秦公嬴斐的这一句话,将坤宁宫中的尴尬的气氛打破,此时此刻,秦公嬴斐发现,并不适合在探讨这个问题。
    颍川荀氏那是太后荀姬的心病,更是母子两人彻底决裂的开始,秦公嬴斐心里清楚,想要和太后荀姬修复关系,就必须要撇开这一点。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只好硬着头皮去打破僵局,从而将话题转向后宫之上。
    太后荀姬作为名义上的后宫之主,朝她询问这个问题,最是适合不过。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太后荀姬能够明白秦公嬴斐的意思,得到秦公嬴斐的回答,她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一点迷茫。
    如果是她之前了解的秦公嬴斐,一定会利用这件事大做章,给予颍川荀氏致命一击。
    但是此刻秦公嬴斐放弃不再追究,这让荀姬心中反而有一丝不安,她总觉得这件事有蹊跷。
    就像是秦公嬴斐在谋划一个大局,一旦爆发将会让天下人震惊,荀姬更加清楚,一旦秦公嬴斐全力谋划的局。
    到最后颍川荀氏恐怕将会一个不留,关于它的点滴利益都会榨干。
    秦公嬴斐算无遗策,什么时候给敌人留过活路!
    心中不安之余,太后荀姬也没有追问,只好将不安压在心底,沉吟了片刻,然后朝着秦公嬴斐,道。
    “斐儿,后宫之中尚未有大事发生,只不过世子与嬴贽的教育问题,恐怕要慎重以对了。”
    太后荀姬出身于荀氏一族,对于这些事见识远比秦公嬴斐要强。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在第一时间警告秦公嬴斐。
    对于世子以及嬴贽的教育,将会是秦国朝廷的一大重点。
    对于当下的秦国朝廷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是超过对于世子嬴御的培养。
    此刻听到太后荀姬的提醒,秦公嬴斐神色微微一变。
    常年来南征北战,秦公嬴斐最为关心的一直都是军国大事,以至于对于世子嬴御等人的教育上,一直都未曾重视。
    一个国家,一个势力,在传承的过程中继承人是否优秀,占有巨大的影响。
    有道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要不是始皇帝的继承者不堪造就,浩荡一时的大秦帝国,就不会匆匆倒塌。
    秦公嬴斐可是清楚,如今的秦国可没有大秦帝国那般雄厚的资本。
    心中念头闪烁,太后荀姬的这一番话,给秦公嬴斐提了个醒,在他看来,关于嬴御的培养一事上,是他疏忽了。
    “母后所言甚是,对于世子培养一事,确实是孤疏忽了!”
    秦公嬴斐点头承认了下来,眼珠子一转,他朝着太后荀姬,道。
    “母后,以你之见关于世子的学问培养,当以何种为主?”
    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太后荀姬绝非等闲之辈,他对于她的建议,极其看重。
    闻言,荀姬眼中掠过一抹凝重,秦国世子的学问有一定的偏向性,国家以法治国自然当以韩非子为主。
    心中念头闪烁,荀姬沉吟了片刻,道:“斐儿,关于世子的学问培养当以谋略,兵家,纵横,政治等诸多方面进行。”
    “本宫以为蒋琬,郭嘉,徐庶等人足以担任世子学问培养。”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一时间沉默了下去,太后荀姬的建议是当下最合适的一个,只是这其中牵扯太大。
    此时此刻的世子嬴御身边,已经汇聚着一股仅次于自己的政治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