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作为始作俑者,秦王嬴斐心里清楚,这样一来不仅没有提升秦军将士的战斗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秦军将士的战斗力。
在训练没有完成之前,当下的秦军弱不禁风,和之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秦军相比,简直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战五渣。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不得不下达这样的命令,只有黑冰台在第一时间传来消息,他就可以从容布局,化被动为主动。
“诺。”
点头应诺一声,林峰的神色在这一刻也变得凝重起来,他自然清楚秦王嬴斐话语之中包含的极大的担忧。
如今的秦国虽然打赢了关东联军,但是却也让秦国一度陷入了空虚之中,数十万大军的阵亡,让秦国外强中干。
作为黑冰台的统领,林峰能够感受到此刻秦国与以前的不同,百万大军此刻都没有征兵完成。
这让秦国朝廷失去了以往的自信,绝对的大军带来绝对的底气,这一点,没有什么能够代替。
望着林峰离开,秦王嬴斐虎目如刀,整个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他心里清楚大幕上的威胁,远比自己想到的要大的多。
刚才林峰在,作为秦国王上,他不得不露出一副势在必得,但是林峰离开以后,秦王嬴斐一时间沉默了。
他心里清楚,大幕上的那两个人,都是枭雄之辈,在这样的人眼中,只有利益,没有任何的盟约约束。
只要机会合适,不管是轲比能还是步度根都会率领麾下大军南下,这一点,从一开始秦王嬴斐就一清二楚。
特别是如今中原战争刚刚结束,中原诸国不分敌我都损失惨重,但是大幕上的东西鲜卑,可以说正气势如虹。
一旦对方南下,对于秦国,甚至于中原大地,都将是一场浩劫。
第1374章 东宫六卫
天下风云变幻莫测,这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洞悉的,就算是手握黑冰台,秦王嬴斐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这个天下的变数。
毕竟黑冰台传递信息的快捷,依旧是不能达到即时,在路上的时间,足以发生太多的变数。
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关东诸国还是大幕上蠢蠢欲动的鲜卑,都是秦国最大的威胁。
在这一点上,秦王嬴斐从一开始就在防备,不管是对东鲜卑的支持,还是对西鲜卑的打压。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而谋划,也可以说是为了大秦能够崛起而做出的政治妥协。
在这个天下,任何的妥协都有最后的限度,如今秦国大势所趋,正是统一中原的最佳时机。
同样的大幕上东西鲜卑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早已经兵强马壮,非一般可比。
这给了秦国极大的压力,让秦王嬴斐不得不将目光从东方转移到北方,将战争重心北移。
毕竟轲比能,步度根都是当世一等一的枭雄,这样的人,绝对是心腹大患。
“王上,胶州在这段时间的治理下,民心归附,百越族人大多数都走出了深山老林!”
“这让胶州人口在短时间内暴增,越国灭亡的影响力被冲散!”
“同样的周瑜将军征兵完成,正在训练大军,此次臣北上咸阳,周瑜将军请求王上,下拨五百艘战船,供他训练海军”
看着眼前这个行色匆匆,衣衫之上风尘仆仆的贾诩,秦王嬴斐心中掠过一抹动容,此刻的贾诩脸色黝黑,像极了从南方逃难过来的难民。
秦王嬴斐虎目如刀,深深的看了一眼贾诩,道:“战船一事,孤从一开始就已经下令匠作坊研制。”
“一旦有大型战船,孤自然会第一时间满足番禺大营,为海军的训练成军提供一个天然的优势。”
说到这里,秦王嬴斐沉默了,作为一个后世灵魂,他比贾诩以及周瑜,更加清楚海军的难成。
在后世有一句名言,叫做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就算是以山姆大叔那样的雄厚实力,也花费将近一百年的时间。
天朝更是经过了无数年,海军才有了点滴起色,这便是百年海军的由来。
秦王嬴斐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只有真正的超级大国,才有资格拥有海军。
“海军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问题,对于此事,就算是孤也无能为力!”
摇了摇头,嬴斐将心中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他清楚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其实都需要长期的支持。
因为它们是秦国立足于这个乱世资本,更是嬴斐将来实现梦想蓝图的底气。
“诺。”
点头应诺一声,贾诩并没有争执不休,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这一次回来,关于番禺大营的一些事,不过是顺带。
这是周瑜的本分,与他并没有太大关系。
嬴斐看了一眼贾诩,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心里清楚在胶州的这段时间,贾诩付出了太多。
胶州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安定下来,除了周瑜驻扎在番禺的五万大军之外,更多的则是因为贾诩。
他一直都清楚,贾诩是一个大才,一个不逊色郭嘉等人的绝世之才。
正因为如此,这一次他南下灭越,才会带上贾诩,因为想要提拔贾诩,必须要有一个理由。
“和辛苦了!”
安慰了贾诩一句,秦王嬴斐虎目之中掠过一抹精光,看着贾诩,道:“和,太子已经年长,孤决定重开东宫,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关于重开东宫这件事,秦王嬴斐不仅和贾诩说过,同样的他与军师郭嘉,太尉徐庶以及丞相蒋琬等人都说过。
甚至于他们聚在一切,商讨过。毕竟太子作为秦国的半君,不论是权力还是地位,都意义深远。
这不仅是秦王嬴斐的家事,更是整个秦国的大事。
闻言,贾诩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没有想到秦王嬴斐会对他提这件事,他可是清楚太子嬴御身后已经有着一股巨大的势力。
一直以来,贾诩都在避开太子的势力,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正值壮年,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驾崩。
这也就意味着,在他的有生之年,秦国的国君都不会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贾诩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必要站队。
此刻听到秦王嬴斐询问,贾诩沉默了一会儿,道:“禀王上,重开东宫乃应有之义!”
“太子逐渐年长,确实越来越不适合生活在后宫之中!”
深深的看了一眼贾诩,秦王嬴斐心里念头闪烁不定,他心里清楚,东宫官制度始建于殷周。
通典职官东宫官载,当时有师、保、太傅、少傅。其中太傅、少傅使知君臣父子之道,师教之以事,保则慎其身。
一直到后来始皇帝统一天下,国家高度中央集权之后,东宫官制度才初具规模。
其中东宫的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人;有詹事掌管太子家,设丞,辖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
还有太子宾客赞相礼仪,规诲过失。在其中以太傅、少傅总管东宫事。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想着自己整理出来的内容,朝着贾诩,道:“孤决定为太子置六傅,又称三师三少。”
“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同时设立东宫六卫,维护太子安危,彰显太子的权势!”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东宫六卫根本就没有设立的必要,只是这是一个信号,彰显着太子的位高权重。
太子属于秦国半君,与秦王嬴斐一样,有资格掌握兵权。
更何况他一点也不害怕太子图谋不轨,毕竟东宫六卫太弱了,和卫尉军斗有所不如,更别说其中更为精锐的京师军了。
特别是秦王嬴斐这一次加大了咸阳内部的兵力部署,就算是东宫六卫死战,也没有一丁点的机会。
第1375章 培养嬴御的开始
话虽然如此,但是秦王嬴斐心里清楚,东宫六卫必须要有,这是太子权势的一种彰显。
嬴斐对于这一点看的十分通透,他自然清楚在日后,他的子嗣越来越多,难不保就会有夺嫡的事情发生。
在他熟知的历史上,夺嫡的戏码上演了不知道多少次。
不管是汉朝,还是后面的唐朝,夺嫡从来都是危险的一件事,每一次争夺,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而东宫六卫就是太子用来超越其他诸王的本钱,正因为如此,秦王嬴斐才认为东宫六卫必须有。
。。。。。。。。
嬴御作为当下的秦国太子,不出意外就是秦国的第二任皇帝,对于嬴御的教育,他必须要当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大秦帝国的前车之鉴就在不远处,让人们引以为戒,嬴斐自然不愿意重蹈始皇帝的覆辙。
打下赫赫江山,却在最后的关头,没有将自己的欣赏的继承人推上帝国皇帝的宝座,也许这就是始皇帝一辈子都懊悔的事情。
万世之基业,就因为继承人不明确成了空中楼阁,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倒塌,化作了废墟。
有道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秦王嬴斐虽然推崇始皇帝,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行事方针就真的跟始皇帝一样,他要做的就是吸收大秦帝国优秀的一方面,再结合他的经历,打造出大秦的万世基业。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沉默了一会儿,朝着贾诩,道:“和,若是孤让你担任太子太傅,不知和愿意否?”
闻言,贾诩神色微微一变,他心里清楚在这一方面上,秦王嬴斐其实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嬴御是秦国太子,整个秦国的贤者都想教这样一个学生。
毕竟在秦王嬴斐驾崩,太子嬴御继位以后,这些人就不再是太子太师,而是帝师,光是帝师二字,就足以让天下人心驰神往。
只是他太了解这其中的猫腻!
“王上,太子太傅太重,臣恐无能为力!”
说真的,贾诩不是不心动,而是在这个时候他不想与太子党扯上关系,归根结底还是秦王嬴斐太年轻了,而贾诩已经上了年纪。
贾诩心里清楚,如果不出意外,他一定会走在秦王嬴斐的前面,正因为如此,贾诩才会显得有恃无恐,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就踏入太子嬴御的阵营。
毕竟太子嬴御虽然早慧,身边聚拢着一大批的势力,但是秦王嬴斐太年轻,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站队是不明智的做法。
“哎!”
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秦王嬴斐几乎不需要考虑,他就清楚贾诩心中的想法,沉默了一会儿,嬴斐朝着贾诩,道。
“和先别忙着拒绝,这不是孤作为秦国王上的命令,而是孤作为一个父亲的请求!”
“臣遵命!”
他没有想到秦王嬴斐居然会做出这样出乎预料的一幕,这一幕的发生彻底让贾诩失去了辩白的机会。
贾诩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无路可退,除了答应秦王嬴斐的条件以外,别无选择。
看到贾诩点头应诺,前往嬴斐心中大喜,他心里清楚对于太子嬴御的教育必须要提上日程,虽然启蒙不需要他做,但是一国太子最重要的还是驾驭天下的能力。
秦王嬴斐曾经不止一次的观察过秦国武百官,他心里清楚不论是军师郭嘉还是太尉徐庶,单方面的能力都可以说是天下无双。
但是让他们培养一个帝国的继承人,明显有些能力不足,在这个时候秦王嬴斐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设置东宫六傅。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太子嬴御得到最前面的教导,为大秦帝国教导出一个合格的太子。
。。。。。。。
后宫之中。
秦王嬴斐接见了贾诩之后,又一次的躲进了后宫,这一次周围没有其他人,只有嬴斐与蔡琰,他想要与蔡琰谈一谈关于太子项天的问题。
“王后,孤决定重启东宫,让太子搬出后宫,你以为如何?”
蔡琰作为秦国的王后,嬴斐以为她有必要知道这一点,毕竟太子处东宫,这对于秦国而言,也是一件大事。
“王上,太子此刻搬出后宫,是不是有点太小了?”
不得不说,在哪个时代都一样,母子情深,蔡琰根本不愿意放太子嬴御出宫。
深深的看了一眼蔡琰,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道:“王后,孤这样做是为了太子好,毕竟将来他要肩负起秦国的重任。”
“生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难免会妇人之仁,而且太子的年龄也到了进学的时候,只有太子搬出后宫,孤才能找出足够强大的大才来教导太子。”
蔡琰到底非同一般妇人,几乎就在这一瞬间,她就清楚了秦王嬴斐的打算。
心中念头闪烁,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父亲一直想要教导太子,不如我们”
闻言,秦王嬴斐摇了摇头,看着蔡琰,道:“孤要的不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儒家士子,孤要的是秦国的继承人!”
“若是在将来孤不幸身亡,太子就必须要拾起秦国权柄,进而率领武百官争霸天下。”
“御史大夫虽然才华盖世,号称一代大儒,也能够培养出如同王后,太尉一般的大才,但是孤要的是帝王之才。”
“太子嬴御最应该学习的不是儒家思想,也不是所谓的仁,而是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学会御人。”
“只有学会如何驾驭武百官,三公九卿之后,他才能御天下。”
听到秦王嬴斐的一番话,蔡琰一时间沉默了,她不愿意太子离开,但是她更加清楚,搬出后宫是迟早的事情。
更何况搬出后宫,嬴御才能真正的成长,最后达到嬴斐的要求。
作为床头夫妻,蔡琰自然清楚秦王嬴斐对于太子的要求到底有多么严格,更加清楚他对嬴御抱有多大希望。
正因为如此,蔡琰将心中的不愿意压下,朝着秦王嬴斐,违心,道:“王上,臣妾明白了,关于太子搬出后宫一事,臣妾没有异议。”
第1376章 太子依附在秦国之上
太子乃国之储君!
是秦国的下一任继承者,在这一点上,蔡琰作为一名母亲,同样也作为秦国的王后,她的心里自有取舍。
她心里清楚,秦王嬴斐如今还年轻,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国的公子们只会多不会少。
如今的太子嬴御虽然天资聪颖,但是不代表着将来不会出现一个逆天的妖孽,为了以防万一,为了嬴御的前程。
她只能放手让嬴御居住在东宫,很显然,嬴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大规模的培养嬴御。
对于王后蔡琰的想法,秦王嬴斐能够猜测到一点,但是他不在意,因为这个想法与他相同。
秦王嬴斐不想让这个秦国步了大秦帝国的后尘,他想要这个秦国千秋万世。
正因为如此,秦王嬴斐才会在蔡琰生下嬴御的那一刻起,立他为世子,进而确定了他在继承上的名正言顺。
从而在第一时间上杜绝了大秦帝国继承人模糊的事情,从而也让秦国王室的争斗不再那么凶险万分。
蔡琰虽然身处后宫,但是她对于这一点有着极深的了解,毕竟这件事不仅关系到她的未来,同样也关系到嬴御的未来。
甚至于关系到秦国是否如同大汉王朝一样千秋万代。
熟读百家的她自然清楚,作为一个太子,如果不能顺利继位成为皇帝,那么他的下场就只有一个。
那便是死!
这一点是蔡琰绝对不能忽视的,不管是为了嬴御,还是为了她自己,太子搬出后宫已经成了势在必行之举。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对于蔡琰的选择没有一点意外,他心里清楚,蔡琰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
自然清楚此时的秦国已经到了太子培养的最佳时机了,特别是御史大夫蔡邕告老以来,这让太子嬴御的势力一下子受到了重创。
正因为如此,这个时候必须要增加太子的权势,为秦国的传承留下一份希望。
“既然如此,明日就让太子搬出后宫,入住东宫,孤会寻秦国最好的有才之士教导太子学识。”
“诺。”
不管怎么说,太子嬴御都是他的儿子,在教育方面他自然不会马虎,毕竟执掌一个诺大的帝国,这并不简单。
就算是他留下了太多的后手,哪又如何,当初秦始皇留下的武百官那一个不是盖压当代。
但是在秦二世这个败家子的手中,短短四年就败的一干二净。
以史为镜,秦王嬴斐自然不愿意嬴御也成为这样的纨绔,嬴秦血脉再一次复兴,绝对不容许出现意外。
“王上,不知这一次对太子之师的选择,会是何人?”
蔡琰的声音幽幽而起,自始至终她还是不太放心,在她看来,教导太子的师傅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这个人选,必须要她认可才行,至少这个人的才华不下于她。
瞥了一眼蔡琰,秦王嬴斐嘴角微微上扬,忍不住,道:“王后以为孤会选择何人担任太子的太傅?”
闻言,王后蔡琰沉默了下去,她没有想到秦王嬴斐会反问,将这个皮球又一次踢回来。
蔡琰心中念头闪烁,她清楚秦王嬴斐这样做,这就意味着其中大有深意,一想到这里,蔡琰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