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铁血武侠-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一觉得奇怪,这年轻人一开始杀人的意图非常强烈,这会为什么又要来道歉,把这个不解向粗布男人提了出来。粗布男人回答说,大河部是本岛土箸,每个男子的成年礼是猎头,这个风俗源自远古,最开始是以敌对部落的人头来证实成年,后来发展为单独出去狩猎一个人头就可以,是否敌对并不重要。这个少年发现了老林,因为陌生就动了手,先是被火枪的轰鸣给惊了一下,接着是丁一在树顶奔跑的威势,再后来在老林返回后,他曾悄悄地去看了大船,回到部落描述给其它人听,大家只以为是神灵降世,正好这个粗布男子在部落里做货郎,听到此事,自告奋勇做个和事佬,要来跟丁一等人见面。
    风俗无所谓好坏,存在就是有理,自己没有损失就好,丁一纵身跃下,挥剑斩断绑缚少年的绳索,接受他们道歉,并表示既往不疚。野人们大喜,就在河边燃起了火堆,敲起鼓来,围着火堆载歌载舞,并邀请丁一下来跳舞。丁一发现这些野人虽然身手灵活,都不会什么武艺,便跳了下来,与野人们一起运动,野人们还带得有自酿的酒,酒味实在难喝,丁一也意思了两下。折腾一晚,野人们自行离去,丁一带着那个粗布男人回了大船。
    粗布男人自称姓李,说大家都叫他李三郎。

第 35 章 无相
    丁一一夜未归,叶绽青和老林有些担心,虽是看到远方有火光,但晚上的丛林,二人没敢离开半步,枕戈待旦,直到丁一回到船上才放下心来。
    丁一给二人介绍了李三郎,这时候丁一才有时间问这儿的详细情况。李三郎介绍,自己是山东人,祖上大约在靖难之变时为了躲避战乱,神奇地来到了这个岛,这儿被称为夷洲,也有人叫它琉球。丁一大致猜测,这应该就是后世的台湾。
    李三郎说夷洲面积不小,他家几代人都没能把夷洲弄清楚,只是知道是个大岛,目前所在的位置大约是夷洲的最北面,他们一般称为夷洲北。山林里有原住民(野人),野人不事耕作,以渔猎为生,他们不开化,各部落语言都不同,而且还有猎头的恶俗。李家刚来到夷洲的时候,跟当地野人可没少打仗,后来慢慢磨合,双方都接受了彼此,迁移明人因为生产力较高,能生产盐铁等必须品,常常与野人进行交换,野人对明人比较尊重,明人借机确立了地位,野人猎头基本不找明人!
    大陆凡有战乱灾荒,都必有人不顾生死来到夷洲,目前李家所在的村子已经有百余户千多人了,因为那个村子李家最早落户,其它人后来陆续来到,这个村子以山东话为主,其它地方的移民多是福建一带来到的,基本是闽南语,说到这儿李三郎直摇头,李村现在很大一部分也说闽南语,时间再长点李村可能也会以闽南语为主了,生活习性一如大陆!
    福船很大,李三郎说基本没见过大明的大船,夷洲不服王化,也没有官府,基本都是宗族自己管理。待知道丁一和老林都是大明官员,李三郎翻身跪倒,口称见过大老爷,同时说李村人盼着大明能够派官员来治理夷洲,近年来总有白肤番人在附近出没,他们感觉很不安全,如果大明能够设置官衙,他们必定鼎力支持,要人出人,要钱出钱!
    三人吃过早饭,丁一交待老林随李三郎去李村召集渔民来开船,同时也承诺李三郎给介绍大明高级官员认识,为在夷洲设置府县共同出力!丁一战力最高,依旧负责看守战船。
    老林和李三郎走后,闲来无事,丁一让叶绽青帮着抄写两份辟邪剑谱,他自己继续修炼足厥阴肝经,各条经脉彼此交汇,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脾经在足部交汇,与督脉汇于头顶,这三个交汇点都使得内力流通,对打通足厥阴肝经十分有帮助,到得晚上,打通了四个穴道,进步很快,看来足厥阴肝经很快就能完全打通了。
    晚上,老林没有回来,丁一依旧在船头打坐值夜!夜空宁静安详,没有不识趣的野兽来船边惹事!
    叶绽青走到丁一身边,把抄写好的两份辟邪剑谱和红色袈裟递给丁一,说道:“老和尚的字真丑,写得太潦草了!”
    丁一接过剑谱,分出一份给叶绽青道:“你留一份,下回再碰到向问天之流咱们把袈裟给出去,省得打生打死!”
    叶绽青接过放入怀中,在丁一旁边坐下,双手抱膝,臻首搁在膝盖上面,长长的秀发垂下遮住两耳双颊,叹了口气,幽幽地低声说道:“你就天天打坐练功吗?”
    “嗯?怎么了?”丁一不解,不知道叶绽青想说什么。
    “白天,树林里好多漂亮的野花,还有五颜六色的小鸟和蝴蝶,夜晚,亮闪闪的莹火虫,你看,天上美丽的月亮象不象个银盘,光辉四射,在看着我们呢,星星一闪一闪地不好看么?”叶绽青抬起臻首,语气轻柔:“还有金色的海滩、小巧玲珑的贝壳、横行乱爬的小螃蟹,那样都比练功有趣,我们还可以搭建个小小的沙子城堡,为什么你不停一下陪陪我呢?”
    丁一语塞,女人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记得《剑雨》里叶绽青很上进的呀,还想做黑石第一杀手来着,怎么这么娇弱,根本不是自己印象中那个女人!
    丁一道:“江湖险恶,这一路走来,你也看到了,稍不小心就小命难保,不努力不行呀!”
    叶绽青道:“在南京的时候,我曾经去鸡鸣寺游玩,鸡鸣寺的老和尚说我俗念太多,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那时候我年轻不以为然,现在想想很有道理,你要不要听听。”
    “嗯,说来听听,难得听你讲故事!”
    “以前有个和尚叫坦山,坦山和尚和师弟走到一条河边,大雨将桥冲毁了,只能涉水而过。这时,一位女子正好走到河边,但她不能涉水,不知所措。坦山和尚于是对她说:‘让我背你过河吧。’女子同意后,坦山和尚把她背过了河,安全送到对岸,放下女子,坦山和尚头也不回又继续赶路。师弟却忍不住问坦山和尚:‘我们出家人不是应该不近女色吗?你刚才为什么要那么做呢?’坦山和尚回答说:‘哦,你是问刚才背那个女子吗,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她没放下啊?’”
    叶绽青的语气温柔,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讲得十分清楚细致,这个故事是禅宗里的一个公案,讲的是放下,丁一以前看过的,叶绽青又道:“你这一路不停地与人争执,俗语讲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死过一次,感觉很多争执都没有意义,就象之前的罗摩遗体,转轮王忙乎半天还是一场空。还有辟邪剑谱,咱们要它也没用,你还一直拿着!”
    丁一笑笑:“有些东西不是说放下就放得下的,我是锦衣卫百户,辟邪剑谱我答应了西厂督公雨化田要带回去,那就必须得带回去!这一路那怕尸山血海,我也不能把东西丢了!”语气斩钉截铁,不容辨别。
    叶绽青又叹一口气:“我不想跟你去北京了,回到大明我想自己转转,中原那么大,我想到处看看,有时间我会去找你的!”
    丁一错锷,女人们伤春悲秋,自己那有时间来跟叶绽青调情,那有时间跟她玩猜猜猜地游戏,心里仔细斟酌了一下说道:“北宋年间,西夏有一位皇妃,名叫李秋水,此女八十余岁依旧身形苗条婀娜、声音轻柔婉转、面容美若天仙,何也?此人修炼的内功乃小无相功,此功不着形相,无迹可寻,能永葆青春,威力强大,可以模仿别家绝学!”
    “能永葆青春,世界上真有这样神奇的武功?”叶绽青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认真追问丁一。
    “然也!我修炼的就是小无相功残编,丢了模仿别家武功的法门,但想来永葆青春还是能做到的,我教给你如何?”
    “好呀好呀,我现在就要学!”叶绽青听得永葆青春,情绪转变极快,开始变得雀跃不已!
    甲板船头,一男一女两个盘坐的身影,丁一暗笑:男女意见不同时,要有共同爱好才行!

第 36 章 返回
    夷州北部与福州隔海相望,十分近便,出福州半月有余,丁一还在福州门口打转,当真应了欲速则不达的老话。
    又一个太阳落山,老林和李三郎终于带来了大队人马,足有五、六十人,李三郎身旁一个面相富态的中年男子,此人中等身材,头戴束发银冠,外穿圆领绸布道服,身板笔直,显得沉稳而干练。见到丁一,远远地就跪到在地,口称见过故国贵官!
    丁一急忙上前扶起,对李村人多有借重之处,不敢怠慢,急忙伸手邀请此人上船。
    李三郎介绍此人乃李姓族长,叫李修年。李修年十分谦恭有礼,据他介绍,从山东来到夷洲已经五十余年,传承四代人了,初时从山东出发有五家人,条件坚难,定居不易,与疾病斗、与野人斗、与天灾斗、与野兽斗,那四家都已经烟消云散,只有李家存活了下来。后来开枝散叶,又有福州渡海而来的人加入,才再次兴旺。听得丁一唏嘘不已,我华夏先民的开拓史都充满了血和泪!
    李修年说近年来,有海外红毛白肤番人数次来犯,枪炮犀利,好在人少,都被他们打退,离得不远的村子有被番人尽数屠灭的,十分危急!整个宗族数次与其它明人集会,诚心邀请大明派驻官员和兵卒进驻,也曾派人去往福州和南京,可惜化外夷人,不得其门而入,白白耽误工夫,那些官员只管收礼,办事是不办的!
    整个夷洲面积不小,如能开彊拓土当然是丁一所愿,当下指天为誓,必为他引荐相关官员,争取把此事做成。李修年也拍胸脯保证把丁一和船送回福州!
    当下,众人齐心协力,为福船补弃淡水和食物,又在沙滩上挖沟引水,寻找合适木头做主桅杆,足足用了十余天才使福船又一次进入大海。此间,那野人首领还来过几次,每次来到福船前都顶礼膜拜,送了丁一等人好些猫眼石等珍稀之物,丁一回赠的弓箭刀斧,野人首领欢喜不已。李修年说野人生产力低下,一把好刀斧和好弓野人都很难获得,实际上李村有好铁也都限制给野人的数量,防患于未然!
    福船入海后,先是去了李村,李修年搬上船好些特产,准备用于到福州结交官宦,更有些家眷想去福州看看,丁一当然同意,一起出行。
    这次有人操船,方位明确,短短两天便回到了福州!
    码头在望,却听一声炮响,数十艘大小船只围了过来,炮口上炮衣都已扯掉,船舷处站满了披挂整齐的战卒,荷枪执弓,气势汹汹。稍倾,大船止步,炮口对准丁一的坐船,更有战卒手执火把战于一旁,看样子一有不对就会发射,数十艘小船如利箭般向福船冲来。福船上,老林着急地大声喊叫:“落帆,落帆!”老林叫落帆,是向对方表示没有反抗和逃跑的意思,表示听从对方指令。
    小船围过来之后虽然搭上来许多钩索,却并没人上船,只有一艘小船上站立一人,大声命令福船随他进港,在十来艘大船监视,众小船紧紧包围中,丁一的坐船慢悠悠地靠上了码头。
    还未停稳,就有木板搭上船,大批全副武装的战卒冲了上来,把操船的船工赶到船中间,迅速占领了船上各个角落,挺身站直,隔步一人,一人朝里一人朝外,似乎有大人物要上来。众船工在老林招呼下全都坐在甲板上,丁一、叶绽青和李修年站在舱门旁,有些担心,有战卒冲过丁一身旁,直接进了舱里搜寻。
    老林站在船头,点头哈腰跟带队上船的军官低声探问,军官却不假词色,喝令老林在一边站好!
    没多长时间,进舱搜寻的战卒示意安全,军官到船侧挥手示意,众战卒突然一起半跪,动作齐整,发出声响宛如一人。船工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却见从搭船木板上行来一人,面白无须,略显肥胖,两鬓几缕白发,表情严肃,此人头戴红色顶镶宝石帽,身穿绣麒麟蓝色长袍,身后还披着一件黑色披风,正是福州镇守太监路盛!
    路盛踏上船来,看到船中间乌殃殃一片人,紧皱眉头,一言不发,转身走到船头,背对船舱,摆了摆手,众战卒起身肃立,人人昂首挺胸,精神百倍。他身旁军官大声呼喝:“船上人等,一体擒拿!”众战卒立刻行动,船舱旁的军卒伸手就来拉丁一等人。丁一大喝一声:“且慢!路公公别来无恙否。”
    路盛转头看来,见是丁一,笑道:“小兄弟,你这走了一月有余,居然又回来了,你且上前来与我说话!”对身旁军官又一次摆了摆手,那军官急忙退身走开,同时命令众战卒暂缓行动。
    丁一走上船头,作势欲跪,路盛一把拉住丁一胳膊:“不必多礼,前些时到南京的船队少了两船,我听说你也不见了,还冲带队将官发了火,降了他的职,他居然不把你带到旗舰上,当真该死。你无事就好,看到你就放心了!”
    “劳公公挂念,好在丁一命硬,终于回来了,呵呵”
    此时那军官叫人搬了两张椅子一张茶几送上船头,路盛招呼丁一:“来,坐坐,跟我说说别来情景!”
    丁一也不客气,坐在路盛旁边,就与路盛讲述反叛和夷洲见闻,路盛反复询问细节,丁一一一斟酌回答!
    有军卒送上茶来,路盛示意丁一喝茶,二人就在船头边喝边聊。
    船中间的众人惊疑不定,军官喝令众人到码头集合,等待上官命令,叶绽青、老林和李修年与船工都被军卒押了下去!军官一声令下,船上军卒尽都转身向外,站得笔直!
    路盛对夷洲十分感兴趣,又命军官传李修年上船答话!
    就夷洲情况路盛详细询问李修年,当时就做了决定,福洲水师可派出几艘战船先期堪测夷洲水文地理,以做归入大明的准备,同时等堪测战船回返后,就上书朝庭,安排李修年等人上京一行。路盛坦言,如果是太祖成祖年间,有外番请求归附,多半就成事了,现今文臣当道,这些文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怕会以劳民伤财等意见反对开彊拓土!
    对于归来的老林,路盛也说看丁一面子,此次无过有功,可提拨为战船管带。
    路盛表示这次福船回归,丁一功劳大焉,晚上他要给丁一接风洗尘,顺便压惊。丁一回答说耽误时间实在太长,现下归心似箭,希望路公公能够安排船只送他去南京!
    路盛当即特别为丁一安排一艘福船,当下立刻出发,直趋南京。
    离开前,丁一悄悄送李修年一万两银票以作酬谢,交待李修年要多多打点相关官员,尽快上京,并约定李修年上京城时要去找他。

第 37 章 见痴
    这回没有耽误,福船满速行驶,五天就到了南京。
    丁一决定在南京停留两天,刚一下船,就带着叶绽青进入内城,直奔田宅,却不料管家挡驾,说是峨眉师门来人,田恬随她的师叔出门,奔河北去了。按丁一的预计,本想与田恬见面,与田掌柜挑明双方关系,双方可以考虑纳采问名,为将来的婚事做准备,这下子搞不成了。田掌柜也是出门在外,丁一感觉十分遗憾。
    与叶绽青商量,叶绽青想去云河寺看看,丁一无可无不可,正好也想看看曾静有没有把罗摩遗体送回云河寺,就陪叶绽青去看看。
    云河寺在南京城外,离内城很远,南京繁华,人来人往,走路的速度提不起来,路上还要吃饭,丁一和叶绽青并不着急,慢悠悠逛逛市井,问问小商品的价格,来到云河寺,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云河寺僻处偏远,夕阳西下,寺外十分冷清,不过寺院建筑十分雄伟,外墙暗红,上面有白粉刷着几个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十分庄严肃穆。门前十分洁净,山门上的铜钉被抚摸得闪闪发亮,南京城的善男信女来此礼佛的人应该不少。
    走入山门,两侧光线有点昏暗,左右各两个怒目金刚,手执法器,俯视着进入山门的人,平添压力。院子里檀香味道浓烈,令人心中沉静,院中一棵古老的菩提树,枝叶繁茂,覆盖了大半个院子,地面青砖铺地。正对着山门的是天王殿,大门敞开,还没有进去就能看到贡奉的是大肚弥勒,左右各有偏殿厢房,房门紧闭,看不真切!
    还没进入天王殿,就有一个七八岁的小沙弥迎了出来,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见过二位施主,小僧悟得,为二位施主引路。”侧身站到道旁,伸手虚引,小小年纪,严肃认真,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见痴大师可在?”丁一前行一步,伸手抚摸悟得的光头,手感不错,顺手塞给悟得一绽大银。叶绽青在旁边笑而不语。
    悟得脸露苦笑,手捏银子,后退几步躬身道:“施主且自便,我去叫主持大师。”言罢转身进了天王殿,从后面闪了出去。
    丁一与叶绽青进入天王殿,并不停留,从天王殿后门进了后面。天王殿后面是个更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个巨大的香炉,香炉里还在冉冉冒着青烟,院子尽头是大雄宝殿,能看到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金身。金身广大,足有十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