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好消息啊!我军连战连捷,靳信和秦风两位将军更是差点要了桓武逆贼的性命,。如今我军是士气高涨,怕是用不了多久,我军便能击败梁军了。”
黄浩只知道前线蜀军连战连捷,却根本没有发现梁蜀两军已经陷入了僵势。他看过军报之后,则是一顿马屁,没有看到夏宫涅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一样。
当然,夏宫涅也不知道前线的战情如何,但她了解杨羡啊!她只知道杨羡上面写的:粮尽兵竭,亦不与桓贼共立。
这和她的相父的风格完全不搭啊!
在夏宫涅的眼里,杨羡是个很狡猾,不,应该是老奸巨猾的人。他怎么可能是那种不顾一切,和对方拼死的人呢?再说了,杨羡在上面写蜀军十万,梁军二十万,还特意强调了粮草的问题。种种言语,看似要与梁军一决死战,可明摆着就是不想要再打下去了么!
夏宫涅心思一转,便已经猜到了几分:一定是相父那个家伙下不来台,想要找机会撤军,于是把主意打到了我的身上。
王命自上出,蜀王要杨羡撤军,那么自然也就名正言顺了。
夏宫涅看了一眼一脸笑意的黄浩,挥了挥手。黄浩恭敬地蹲了下来,却见夏宫涅把小手搭在他的身上。
“小耗子啊!你看相父率军出击也有两个月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我们是不是该表示什么?”
“应该的!大王,我这就去府库中挑选一些珍品,着人送去前线大营。”
夏宫涅点了点,小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意。
“这样吧!阿花你也不用再喂了。我再写一封慰问的旨意,你也拿去相父大营宣读吧!”
“奴婢遵旨!”
黄浩一听不再用喂阿花了,整个人差点蹦起来。不知为何,黄浩看着此刻的夏宫涅,总是觉得她脸上的笑容很是亲切。
看着黄浩远远离去的身影,夏宫涅小脸一摆,小拳一握,小嘴一翘。
“相父,这次回来你可得好好补偿我。”
蜀军营寨。
当黄浩拿着夏宫涅给他的那封旨意来到杨羡的大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兴奋的。
毕竟,他代表着的是蜀王。
而杨羡,也带着蜀军大部分的将领前来迎接,声势很是隆重。
便在大营之中,杨羡带着众将跪迎夏宫涅的旨意。黄浩打开那封卷的时候,看了一眼,他差点晕过去。
当黄浩磕磕巴巴地念完了这帛书上的内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大王,不带你这么坑我的。
同时,黄浩所能够感受到便是营帐之中一众将领火辣辣的目光。
杨羡接过了那份帛书,一时间,什么话也没有说。
到是这营帐之中的将领,一个个都跳了出来。
“我军刚刚才大胜梁军,大王为何要我等退军啊?”
黄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话也说不出来。
“桓武老贼此刻龟缩仓丘城中,连头也不敢露。我军士气正旺,为何退军?”
黄浩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话也说不出来,脑袋里只回荡着蜀军将领们一句句为何退军?
可问题是,黄浩怎么知道啊?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黄浩预想的剧本里,他应该是带着礼物,前来蜀军营地慰问将士,刷一波好感的,然而离开这里,回到弦城。
在黄浩心中,这一趟完全就是公费旅游啊!
可现在,他莫名的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先帝在时,你们这些中常侍便鼓弄风雨,为祸天下。现在我军北伐中原,功成指日可待。一定是你们这些中常侍,在大王耳边进谗,才让我军退军的!”
这蜀军营地之中,莫名地便是一声。一时间,所有蜀将的矛头都指向了黄浩。
黄浩的修为,其实也不弱,便是在当世几家宗门巨擘之中,也勉强能够摸到顶层修士的边缘。可他如今在这军营之中,面对着一干修为远低于他的校尉的谩骂,却是一动也不敢动。
再看向杨羡的时候,黄浩只见对方一脸惋惜与无奈的神色。
“我现在就活刮了你,让你再敢进谗言!”
两三个冲动的将校,提着刀走了过来,眼看便要一刀宰杀了这黄浩,他依然不敢动一动。
“住手!”
刀锋离黄浩只有几尺距离,那赤裸的杀意黄浩能够清晰地感受到。
只是那帅案之前,杨羡轻轻一语,那些将校顷刻之间便收住了手,杀意也消失不见。
这些人的杀意是真实的,可他们对于杨羡的敬畏也是真实的。以至于杨羡只是一语,他们便本能地止住了刀锋。
“主公!”
“退下!”
“请黄常侍先下去休息吧!”
“小人告退!”
黄浩浑身僵在那里,背上的汗水早已经沾湿了衣服。他毫不怀疑,若不是杨羡,这一干如狼似虎的将校能够让他血溅当场。
黄浩有些艰难地转过了身去,才发现一双腿已经麻了。他支撑着自己,在一双双愤恨的目光之中,走出了营帐。
“主公,我等不能退啊!”
黄浩刚走,营帐之中便响起了一众将校的声音。
却见杨羡抬起了头,眼眶之中眸光涌动。
“眼看便能建捷中原,还政天子,复安天下,羡也不愿意退。奈何大王之命,不可不从。”
第三百七十九章 分兵屯田
仓丘城。
“蜀军退军了!”
病榻之上,桓武有些艰难地坐了起来,从一旁的短桌上拿起了一个杯子。
茶水湿润了喉咙,那干涩的感觉好了许多。桓武看向了身前站着的方雨亭,脸上还有些惊讶。
“据说是蜀王发来了诏令,强令杨羡退军。我军探校渡过渭水探查蜀军的营地,发现早已经人影无踪了。”
“蜀王?她有这个本事么?”
在桓武乃至天下诸侯的眼中,蜀王夏宫涅不过是杨羡手中的傀儡,她又怎么可能影响到杨羡的决议。
不过在这个时候,蜀王夏宫涅发来了撤军的诏令,这其中的确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
“蜀王的身后便是夏氏,照理说他们与杨羡的关系相当紧张,没有理由会在这个时候帮助杨羡,还把这个黑锅背在自己的身上?”
“这也是属下不理解的地方。”
蜀军这次撤军很突然,蜀王的诏令下得更是突然,事前没有一点征兆。方雨亭麾下神机卫得到的情报,都是蜀军厉兵秣马,摆出一副要与梁军决一生死的架势。
“当时夏宫涅失踪,蜀国动乱,夏氏差点与杨羡撕破脸皮。此后杨羡虽带回了夏宫涅,可夏氏与杨羡之间的裂痕却是无法弥补的。这个时候,看着杨羡与我军两败俱伤,应该是夏氏最为愿意看到的。”
当初天下大乱,夏氏宗室跟随杨忠一起逃出神都。而后渭水大战,夏云桦与夏云杺两姐妹被乱军冲散。夏氏宗室一部分跟随夏云桦入蜀,另外的人则跟随在了夏云杺身边。
杨忠死后,杨纯为护佑幼主,退出了朝堂纷争,杨氏也退居幕后。弦城的夏氏一脉一度掌握了大权。
可这六年来,杨羡先是罢黜了蜀国各地的郡兵,又是流放了李、张、黄等益州的世家大族成员,将蜀国的权柄牢牢握在了手中。以至于夏云桦死后,本想要用杨羡去制衡益州各地的世家大族的夏氏一脉还没有反应过来,蜀国已经成了杨羡一人所控,而他们也和神都的夏氏宗室一样,到了边缘一带。
无论是神都的夏氏一脉还是弦城的夏氏一脉,他们最愿意看到的便是杨羡与桓武两个人拼个两败俱伤,最好双双殒命。
桓武摇了摇头,一时间也理不清蜀国内部的关系,只能无奈地举起杯子,又喝了一口茶。
“主公,我等要不要起兵袭击蜀国军队?”
“蜀军中是谁在殿后?”
桓武听了方雨亭的话,心中起意。虽然蜀军已经退军了,等于梁军取得了胜利。可是这次蜀军北寇,对于梁军的影响是很不好的。蜀军趁着梁军主力未来之前,猖狂于渭水两岸,秦风甚至带三千八百余西凉铁骑飙到了扶风郡。
这一干蜀将,犹以靳信与秦风为最,根本没有把梁军放在眼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对于桓武以及一众梁将而言,面上无光。若是能够趁着蜀军退军的机会追杀,取得战果,多少也能挽回颜面。
“是蜀将杨平。”
一听是杨平,桓武放下了手举着的杯子。
“善守者无赫赫之功。以前我小看了这个杨平,不过如今看来,他已经得了杨纯老儿的几分真传。杨羡既然以此人殿后,自然不会给我们机会,不必追击了。”
梁军与蜀军在这渭水两岸相持这些日子,虽没有大规模的交战,可私下间小规模的试探却是天天发生的。
杨平的年龄不算太大,可是行军布阵的风格,却给人以老成持重的感觉。
“主公,蜀军退入散水关后,趁着他们主力回蜀,我们要不要夺回散水关?”
散水关是雍州入蜀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有了它,中地郡南部区域的安全便有着保证,没有它,那么这广阔的区域便会时时暴露在蜀军的兵锋之下。
“不用!”桓武很是肯定,“散水关离我军的城寨不过二十里,离蜀军的城寨却有数百里。放在杨羡的手中,蜀军他日北出,我们便能第一时间掌握动向。”
散水关放在蜀军手中,杨羡也不可能在里面放上几万大军,因为后勤根本支撑不住。以蜀军驻守散水关的兵力,于梁军没有多少威胁。
相反,一旦蜀军大规模增兵散水关,那么便相当于预警。以前梁军要掌握蜀军的动向,必须横跨数百里蜀道,可现在只需要二十里。
方雨亭很快明白了桓武的意思,不过有些担忧。
“可是这样一来,中地郡南部就必须屯守一支兵马。而且,需要相当可靠的家伙镇守,才能稳住局势。”
方雨亭一言,桓武却是一笑,似乎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
“主公心中已经有了嘱意之人了么?”
“孟清!”
散水关。
蜀军主力退入了这座雄关之中,大量的物资也运到了这里。
一时间,这座关隘熙熙攘攘,变得十分拥挤,蜀军的兵士甚至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主公!我军是否要放弃这座散水关?”
城关阙楼之中,一众蜀将有所争议,对于这座雄关是守是弃?
散水关虽然是益州与雍州的交点,却一直被称为关中门户。因为散水关往北二十里,便是广袤的关中平原,关中一方的势力能够将大量的物资运往这里,抵御益州方向的敌军。
而相反,益州方向的势力虽然能够通过散水将物资运送到散水关,却有数百里的距离,价值要小了许多。
杨羡摇了摇头,说道:“我军他日北出,亦会经过散水关。今日若弃,他日亦要复夺。经此一战,梁军应该不会再兴兵夺关。至于粮草转运,可分兵在米仓道上驻军屯田。”
米仓道险塞,可数百里长道之上也有着零零散散一些区域,地势相对平坦,适宜耕种。分兵驻守,一来可以作为蜀军进军散水关的支点,二来也可以缓解军粮上的压力。
蜀军要想要北伐,那么便必须经营好米仓道,这条蜀军北出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
“谨遵主公之命。”
m。
第三百八十章 我最有发言权了
弦城,丞相府。
大大的圆桌上摆满了满满的碟子,夏宫涅埋首在饭桌之上,嘴都快咧开了花般。
杨羡系了个围裙,手中握着个汤碗走了进来,摆在了夏宫涅的面前。
“白菜丸子汤!”
杨羡烧完了菜,坐在了夏宫涅的身边。与印象之中第一次见到她,这个小丫头成长了不少,身材比以往高了一倍,骨肉匀称了许多,白皙的皮肤很坚实,如瓷一般。
夏宫涅用勺子往小金碗里舀着汤,呼噜噜地喝着。
杨羡看着夏宫涅这狼吞虎咽的样子,好奇这小丫头食量一天比一天大,为什么身材可以保持这么好?
察觉到了杨羡的目光,夏宫涅抹了抹嘴角,本能地转过头来。
“相父,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后悔了?”
夏宫涅修习了魔极宗的修行法门,又成就了天魔之身,能够洞察人心。
除非对方的修为要远远高于夏宫涅,又或者是修行了某种控制情绪的秘法,夏宫涅无法察觉。
可杨羡,显然不属于这两者。
对于前者,夏宫涅基本没有办法,便像是面对杨纯时,夏宫涅几乎感觉面对一座山一般。可是对于后者,夏宫涅却是能够用魔极宗的秘法破除。
杨羡的修为也很低,显然不属于前者。夏宫涅曾经在杨羡身上试过秘法,只是除了挨了一个脑瓜崩,什么也没有得到。
杨羡没有回答,夏宫涅有些着急了,用手比划着。
“我这次可是替相父背了这么大。。。不,这么大的锅,相父你答应给我做三天的菜,一天也不能少。”
看夏宫涅紧张的神色,杨羡没有好气地瞥了她一眼。
“大王放心,臣是不会让大王白背黑锅的。”
“呼!”
夏宫涅轻舒了一口气,得了杨羡的承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将全副精力,都放在了圆桌上的盘子里。
叶青青和景瓶儿联袂而来,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再看了一眼夏宫涅,眸中闪动着光泽。叶青青淡雅,景瓶儿清丽,两人往那一站,却是夺人目光。
“子瞻!”
杨羡抬头看向了她们俩,还从来不知道她们的关系这么好。
“怎么了?”
“你出来,我们有事情和你说。”
杨羡心中有些奇怪,什么事情这里不能说。不过也没有太过惊讶,随起身,准备跟她们走出去。
本是在吃着菜的夏宫涅忽然抬起了头,吵闹着。
“我也要去!”
杨羡踢了夏宫涅一脚,说道:“你瞎掺和什么?”
夏宫涅却是跳起来,一把抓住了杨羡的腰,沾着汤水的脸在杨羡身上蹭着,撒着娇。
“不嘛!我也要去!”
杨羡没有办法,既然都这样,还出去做什么?
“你们两个有什么事情,现在就说吧!天不早了,等会还要送大王回去。”
叶青青与景瓶儿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忧虑。
“子瞻,我们之间认识有多久了?”
叶青青看向了杨羡,一个修为高深的修士,用尽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把这句话挤了出来。
“多久?”
杨羡轻轻地说了这句话,有些奇怪,叶青青怎么忽然问这个?只是,杨羡还没有思考多久,夏宫涅却是在一旁插话了。
“相父,这么说来我也有些奇怪,我们认识多久了?”
杨羡摸了摸她的头,问道:“大概六年了吧!”
“六年了啊!真是白驹过隙,刹那间时光飞逝。想起我们那时候在王宫花园见面的时候,相父你才那么高,现在都已经那么高了。”
夏宫涅忽然很是老成地看着杨羡,然后又看了看自己。
“涅儿也长大了许多,已经不是当初的涅儿。我看再过几年,涅儿就能和相父差不多高了呢!”
夏宫涅脸上透露着纯真的笑容,说完,还挺了挺自己的胸。
杨羡心中吐槽了一声,就你这食量,不往体量上长,不长高才奇怪呢?夏宫涅才十二岁的年龄,长得快跟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样了。
夏宫涅这一插嘴,硬生生地将叶青青接下来半截话给憋了回去。
景瓶儿站在一旁,却是没有叶青青那么婉转,不过也没有那么直接。
“子瞻,我离开燕国这么久了,有些思念家乡。你说什么时候,我们回去一趟好不好?”
杨羡还没有说什么,夏宫涅又插话了。
“相父,那个姐姐的家乡是不是在幽州?”
杨羡点了点头,赞道:“大王真是聪慧,学了这么久的地理,终于记住了一个州的州名了。”
听着杨羡的吐槽,夏宫涅颇有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样子,骄傲地把头一扬。
“那是!只要涅儿肯用功,记住区区地名不在话下。我还会背幽州的各个郡和各个郡的特产呢!听说几年前桓武那个老家伙把幽州大部分富裕的地区都占了,想来也是可恶。那个小姐姐的父亲好像就是燕国的国主,听说被桓武那个老家伙欺负的,很可怜啊!等将来相父北伐中原,把桓武那个老家伙赶走之后,相父一定要为那个姐姐出气啊!”
夏宫涅的脸上闪烁着童真的光辉,可在景瓶儿听来,却是格外的刺耳。这明里一句暗里一句的,分明就是在嘲讽她是个无国无家的可怜虫嘛!
这个小丫头,年纪不大,心眼不小。
“大王看来是长大了,居然懂得仁爱他人了,将来一定会是个有道明君的。”
杨羡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他平时的教育还是有用处的嘛!
“当然!”夏宫涅很是乖巧地点了点头,脸上得意,“涅儿可是从小都记得相父的教诲,要做一个有道明君呢!”
“你。。。杨子瞻。。。你这个笨蛋!”
景瓶儿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