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便带着夏侯一众,立于城门口,满怀期待着注视着曹昂飞马而来。
当曹昂驰近时,曹操原本一张写满期许的脸,却瞬间凝固成了惊愕的一瞬。
仓皇而归的曹昂,手上非但没有提着陶商的人头,背上还插了一箭!
他败了!
不仅败给陶商,还是负伤惨败!
曹操变色,左右夏侯惇一众,无不骇然变色。
第二百五十五章 傀儡要挣扎了
曹操想不通,夏侯惇也想不通,曹昂为什么会败给陶商。∮燃∮文∮小∮说,www。ranwen。org
论诡诈,论智谋,曹昂绝非陶商的对手,这一点他们也都承认。
可现在不是统兵打仗,用计用谋,而是斗将单挑,纯比武艺,没有任何的诡诈可用。
为什么曹昂会输呢?
难道说,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那个小贼武艺突飞猛进,竟然已远远的越了曹昂,精进到可以重创他的地步了吗?
夏侯惇脸形扭曲抽动,震骇的眼神,迸射出几分尴尬。
显然,曹昂的负伤而归,等狠狠的打了他的脸,羞辱了他方才那番自信的判断。
曹操则暗暗握拳,脸色阴沉变色,既是愤怒,又是失望。
“父亲,儿无能,败给了那小贼,请父亲治罪。”曹昂也是惭愧之极,翻身下马,伤躯跪倒在了曹操的跟前,一副无地自容的样子。
曹操一声长叹,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充满了失望。
他也无力训斥曹昂,只摆了摆手,“罢了,赶紧回城,先去治伤去吧。”
左右亲兵忙一拥上前,把负伤的曹昂,扶入城中。
曹操回望众部下一眼,目光中尽是阴怒之色,似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无处泄。
众文武们忙是纷纷低头,生恐撞在曹操的枪口上,上了曹操的出气筒。
“贾文和,孤记得你已归顺孤许久,却从未曾主动给孤献上过一条计策,孤真的有点怀疑,你是否是真心归顺于孤。”
曹操把目光定格在了藏在人群的那个白文士,显然,这位毒士很不幸运,将要成为曹操出气筒。
贾诩却半点不慌,拱手淡淡道:“诩对司空的忠心,日月可鉴,其实诩近来苦思冥想,已经为司空思得一计,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口来。”
曹操听他有计,瞬间脸色由阴转晴,目光中甚至还瞬间掠起了一丝兴奋。
要知贾诩号为毒士,平素不开口便罢,一旦开口献计,必然是血流成河的毒计不可。
“文和有何妙计,还不快道来。”曹操迫不及待的催问道。
贾诩却先反问道:“诩要先问司空一句,以司空现在的兵力,能打得过陶商和刘表其中一方,顺利保得天子离开宛城,迁往长安吗?”
曹操沉默,半晌后,回了一句“不能”。
“既然不能,那天子在司空手中,岂非成了烫手的山芋,反成了累赘。”贾诩显然话中有话。
曹操眉头一凝,“听你的意思,竟然是想让孤放弃天子了不成?”
“当然不是,天子乃大义所在,诩怎么可能劝司空放弃。”贾诩一笑,深陷的眼眶中,迸射出一丝诡绝的精光,“诩的意思是,司空何不将这烫手的山芋,主动扔给陶刘二人,叫他们为争天子,杀个你死我活,头破血流,待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司空再出来收拾残局,那个时候……”
贾诩手捋白须,笑而不语,言下之意已是再明了不过。
曹操身形剧烈一震,眼眸中也骤然闪过一丝精光,仿佛于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沉吟许久,权衡许久,曹操笑了。
……
三天后。
宛城,行宫。
略显昏暗的大殿中,年轻的天子刘协,终于可以挺直腰板,拿出天子的威仪,端坐在他的龙座上,长长的吐一口气。
再看一眼手中那一纸言辞恳切的书信,刘协的嘴角扬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将那书信狠狠的扔在了龙案上。
曹操终于走了。
就在入夜时分,曹操率领着不到一万的曹家军,还有忠于他的文臣武将,悄悄的离开宛城,向着武关方向退去。
临行之前,曹操献给刘协一道亲笔所书的上表,声称陶刘两个逆贼,实力太过强大,他曹操不得已之下,将亲自前往关中,搬取西凉诸军援兵,请他这个天子务必坚守宛城,一定要坚持到他搬来救兵那一刻。
刘协当然知道,曹操这是穷途末路,自知无法与陶商刘表两路诸侯抗衡,为了保住自己残存的实力,被迫把他这个天子放弃。
“曹阿瞒,朕当初为你的假忠心蒙骗,被你骗到许都,做了你多年的傀儡,没想到你也有今天,朕终于可以不用再看你的脸色了,真是我刘家列祖列祖显灵啊,哈哈——”
刘协越想越轻松,越想越痛快,多年的压抑,终于得以宣泄,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陛下,曹操虽逃,却有刘表和陶商两路诸侯就在宛城之外,他二人皆兵强马壮,而陛下只有一千御林军,根本挡不住他们任何一人的进攻,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啊。”
御阶之下,尚保持着冷静的董承,眼见年轻的皇帝太过得意,忙是站出来提醒。
笑声嘎然骤起,刘协刚刚才松开的眉头,立刻又紧皱了起来。
董承说的没错,走了一个曹操,还有陶商和刘表,这二人随便拉出一个,都能轻松的攻破宛城,再次把他变成傀儡皇帝。
刘协不想再当傀儡,却无奈于自己这光杆皇帝,除了满朝大臣之外,麾下并无多少兵马可用。
这就意味着,在刘表和陶商两个诸侯之间,他必须选择一个依附,以借他们的实力,继续维持自己这个大汉天子的存在。
尽管刘协很清楚,这两个人都有可能变成第二个曹操,但他却别无选择,只能二选其一。
“那依董爱卿之见,朕是选择依靠那陶商,还是刘景升?”刘协信任的目光,投向了董承。
董承沉吟片刻,缓缓道:“陶商虽击败了曹操,风头正盛,但中原也被他搅得一片残破,短时间内必难以恢复到当初曹操的实力,倘若袁绍一旦南下,臣相信他必败无疑,到时候,陛下岂非又要落入袁绍这个野心家手中,陛下可别忘了,当初袁绍可是反对董卓立陛下为帝的。”
刘协微微点头,深以为然。
身为大汉天子,刘协自然对董卓这个新手把大汉天下,推向混乱的恶魔,怀有深深的恨意。
恨归恨,他却还得感谢董卓。
因为他这个皇帝,正是董卓所立,没有董卓,他就无法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座。
袁绍就不同了,当年董卓废少帝刘辨,立他为帝时,袁绍可是明确表示过反对,甚至还想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只是因为被刘虞拒绝,所以才没有能够成功。
今袁绍一统河北在即,陶商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曹操先不说,一旦袁绍挥师南下,陶商一败,他落在袁绍的手里,还能有好果子吃么。
只怕以袁绍的野心,一定会把他给废了,也学董卓另立新君。
他的哥哥,废旁刘辨是怎么被董卓弄死的,刘协可是再清楚不过,他可不想步刘辨的后尘。
与做傀儡相比,当然还是保住性命最要紧。
“还有一件事。”董承的表情,忽然变得凝重起来,“微臣听闻陶商当初灭了袁术这逆贼,攻下寿春之时,传国玉玺也落在了他手里,他却并没有向陛下进献,反而一直拒为己有,这说明此人跟袁术一样也心存野心,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相信。”
提及袁术,刘协眉头顿时一皱,眼眸中迸射出深深的厌恶。
天下诸侯,虽然各自争地盘,没把他这个天子当回事,但好歹名义上都奉他为天子,就连先前反对过他的袁绍,眼下也是一样。
袁术这个混蛋,却是第一个跳出来,公然称帝的逆贼,刘协焉能不深为厌恶。
“这个陶商心存逆心,确实不可相信,不能依靠陶商,那就只能依靠刘景升了。”刘协无奈的叹了口气。
董承也点点,继续分析道:“刘景升乃当世名士,素以仁义儒雅闻名天下,又是汉室宗亲,纵然他不会全心全意辅佐陛下,对陛下的态度,至少也要比曹操陶商之流要强很多。”
“嗯,说得也是,刘景升好歹跟朕也是血脉相连,乃皇族同宗,是比旁人都可靠。”刘协又点着头道。
“况且,刘景升坐拥荆襄,士民富足,实力雄厚,带甲十余万,实力远胜于陶商,陛下也只有依靠他,将来才能抵挡袁绍的兵锋。”董承洋洋洒洒一番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放弃陶商,投靠刘表。
刘协沉吟了片刻,轻叹道:“依董爱卿所说,看来也只有依靠刘景升才是最佳的选择了,那还等什么,朕即刻就拟一道圣旨,宣刘表入宛城来迎驾。”
“陛下先不急。”董承却又话锋一转,“陛下想想看,若陛下选择了刘表,宣刘表入城,陶商又会有什么反应?”
刘协一怔,沉默不语,思绪飞转。
随后,他不屑的一笑,“陶商必不会坐视朕落在刘表手里,多半会兵跟刘表一战,不过他虽击败了曹操,但眼下已是强弩之末,带到宛城的兵马不过两万,刘景升却有雄兵四万,还背靠荆州这个富足之地,就算他跟刘表开战,董爱卿莫非觉得,他能打得过刘表吗?”
“刘景升实力强大,微臣当然不担心他会败给陶商,微臣担心的还是袁绍。”董承的话意味深长。
“董爱卿不妨有话明说。”刘协又茫然起来。
董承便沉声道:“刘景升和陶商开战,就算他击败得了陶商,将来袁绍南下,攻灭陶商,全据两河后,以他区区荆州一隅之地,难道还能是袁绍的对手吗?到时袁绍率两河之兵进攻荆州,刘景升一旦被击灭,陛下不还是要落在袁绍手中,只怕依然难逃少帝的命运。”
刘协神色立变,慌道:“那依董爱卿之见,该当如何是好。”
“除非能让刘表灭陶商,让他一举攻下中原,以中原诸州,再加上荆州之力,方可跟袁绍抗衡。”董承斩钉截铁道。
“嗯,董爱卿言之有理。”刘协点点头,却又忧道:“可陶商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以曹操的实力都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是刘景升,想让刘景升灭陶商,何其之难啊。”
董承嘴角却扬起一抹诡绝的冷笑,“只要陛下愿意一试,微臣这里有条妙计,管叫刘表数日之间,就能叫陶商陨命于宛城城下。”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宛城东南,荆州军大营。燃文小说(wWw。RanWen。org)
中军大帐中,刘表手拿着那道天子的圣旨,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时而起身踱步,时而沉吟不语,陷入了犹豫不定中。
那道圣旨中,天子封刘表为大司马,令他率荆州兵入宛城护驾,取代曹操统领百官,辅佐朝政。
刘表很清楚这道圣旨的意义,这是天子在陶商和他之间,选择了他,取代曹操做为新的辅政大臣。
一旦他接旨,领兵顺利入宛城,便将成为继董卓、曹操之后,第三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人。
刘表很兴奋,却也很犹豫,迟迟下不定决心。
“有了天子这道圣旨,主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天子握在手中,取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好事啊,主公为何犹豫不决。”谋士蒯越不解道。
刘表将那圣旨放于案上,叹息一声,方道:“异度,我记得当初我就任荆州牧之时,你给我开出的方略,乃是据保江汉,坐观天下之变,而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天下一旦在我手中,我便成了众矢之的,由不得我不犹豫啊。”
蒯越也轻叹一声,淡淡道:“此一时,彼一时,难道主公以为,就算天子不在主公手中,将来袁绍挥师南下,攻取中原之后,就会放过主公吗?”
一句反问,把刘表瞬间问住,一时哑口无言。
蒯越便缓缓道:“当初越给主公定下据保江汉,坐山观虎斗的方略,乃是因为曹操实力雄厚,足以跟袁绍形成拉锯之势,只要这两只巨鳄彼此相持不下,我们荆州就可以置身事外,坐保一方太平,可现在,形势已不同了。”
蒯越站起身来,手比划向地图,“曹操已被陶商赶出中原,而陶商虽取代了曹操,成为中原霸主,但不经过几年经营,根本不能抚定人心,恢复经济,达到跟曹操当初相当的实力。”
“没有这样的实力,他必为袁绍所灭。”蒯越语气肯定,“到时中原屏障一失,袁绍下一步必然南取荆州,那个时候,主公以为凭咱们一州之地,能抵挡得了袁绍的铁骑吗?”
刘表身形一震,陷入沉默之中。
他虽不及曹操那般,乃一代枭雄,但对世事的判断,也颇有能力,否则绝不能稳坐荆州这么多年。
他已听明白了蒯越的意思。
以前是有曹操顶在中原,可以跟袁绍彼此制衡,他就可以在南面稳稳的割据。
现在,形势却不同了。
曹操被陶商赶走,陶商又不是袁绍对手,到时候陶商被灭,谁还能替他顶住袁绍的兵锋?
没有人,只能靠他自己。
必须要靠自己的拳头,拿下中原,以自己的实力,来对抗袁绍这个庞然大物。
欲取中原,就必须挟天子以令诸侯,还要赶在袁绍南下前,用最快的度,灭掉陶商,坐稳中原诸州。
而欲灭陶商,就必须要用天子的密计。
刘表站起身来,踱步于帐中,思绪翻转如潮,心思变幻不定,陷入了抉择之中。
权衡已久,刘表深吸了一口气,决然道:“异度言之有理,看来现在谁也靠不住,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替我拟一份上表,回复天子吧。”
“主公英明果断,大事必成。”蒯越松了口气,又道:“此事事关重大,需得一员得力的干将前去执行,越举荐黄汉……”
“此事必得一个信得过的人,去担当此重任,瑁举荐我弟蔡中担此重任。”另一名心腹蔡瑁,抢在蒯越举荐黄忠之前,推举了自己的弟弟担此重任。
若能诛杀陶商,就等于为刘表立下了不世奇功,这等送到嘴边的功劳,蔡瑁岂能拱手让人,当然是让自己兄弟摘去。
蒯越眉头微微一凝,明显心觉不妥,犹豫了一下,却没有开口反对。
刘表起家,以倚重蔡蒯二族为主,蔡家主武,蒯家主政,两族实力相当,共掌荆州文武大权,彼此协作,压制荆襄其余大族。
今刘表要动用武力,原本就是统兵上的事,蔡瑁更加有言权,蒯越也不想破坏两家友好合作的氛围,也不想越权干涉蔡瑁主管的军事,自然就得闭嘴。
刘表沉吟片刻,欣然道:“你说的不错,此事关系重大,派别人去我还不放心,就让蔡中前去吧。”
“多谢主公信任,请主公相信我弟的能力,有他出马,陶贼必死无疑。”蔡瑁信心满满,拍着胸膛作保证。
刘表微微点头,深表满意,已是鱼尾纹密布的眼角,微微眯了起来,手抚半白的胡须,眼神中流露出丝丝雄心壮志。
恍惚的眼神中,刘表仿佛已看到了自己入主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风画面。
……
数天后,宛城东北,陶营。
“曹操这一招可是下了血本啊,他这是要拿天子做诱饵,引我和刘表二人争个你死我活,等到两败俱伤之时,他再来渔人得利,够阴的啊……”陶商冷笑着,将手中情报,扔在了案几上。
宛城之中,早有张仪的细作暗布,曹操星夜撤出宛城的消息,第一时间就送到了他的手中。
如果曹操是带着天子出逃,陶商当然是二话不说,直接就兵追击,绝不会让曹操挟裹着天子,成功的退往关中。
现在这种情况,陶商便选择了按兵不动。
照目前形势来看,杀曹操已经不现实,他的主要目标,已改成了夺天子,天子既然没走,追击曹操也就失去了意义。
陶商也没有即刻兵,攻陷宛城,把天子抢到手里。
先刘表不可能放任他抢夺天子,一旦他对宛城用兵,就等于激怒了刘表,极有可能立刻便对他大打出手。
其次天子到底是天子,自己心里知道是去抢,但若什么理由也没有,公然就对宛城动进攻,很可能逼得天子出逃,直接就去投奔了刘表,反让刘表捡了大便宜。
而以陶商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实现既要防范刘表,又要把宛城围个水泄不通,防止天子出逃。
考虑到种种的利弊,所以,陶商明知宛城已形同一座不设防的城池,却也只能选择按兵不动。
“要从刘表眼皮子底下,把天子给弄到手里,不容易,不容易啊……”连那陈酒鬼,此刻也喊起了头疼,一时想不出什么妙计。
大帐中,众人一时眉头暗锁,苦思无计。
“报,营外一人自称是越骑校尉种辑,奉天子之命前来,想要求见主公。”帐外亲兵忽然来报。
天子派来的人!
忽然间,陶商有种感觉,变数来了。
他便不多想,当即传令,请那种辑前来一见。
片刻后,一名中年文士从容步入大帐,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