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说什么呢,什么一定是如此?”花木兰杏眼狐疑的看着陶商。
    “哦,没什么。”陶商这才回过神来,淡淡一笑,“本王只是猜想,那刘璋定是城府极深,故意向世人示弱,实则也是个手段了得的厉害角色,不然怎可能做到子房所说的那些事。”
    陶商这番解释,倒也是合情合理,想当初他不也被世人视为平庸,却不想暗藏锋芒,那刘璋外弱内强,也不是没有可能。
    众人皆各自点头,脸上的疑色打消了不少。
    “不过,刘璋之强,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坏事。”张良的眼中,透出几分诡色。
    陶商旋即会意,点头笑道:“子房说的不错,若刘璋是个废物,益州早就被曹操所夺,无异于如虎添翼,对我们来说才是威胁。眼下他割据益州,向北能威胁曹操,向东能牵制刘表,跟我大魏却无接壤,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他的存在,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好处。”
    “魏王所言,正是良的意思。”张良点头笑道。
    众人这才宽了心,对刘璋的忌惮,暂时都搁置了下来。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难道就任由那几个龟孙子都称王,跟咱大王你平起平坐吗?”樊哙嘟囔道。
    陶商一声冷笑,鹰目中杀机凛射,冷冷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本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樊哙立时被激起了斗志,一拍案几,跳起来叫道:“大王说的对,这天下只能是咱大魏的,魏王你说吧,你叫俺老樊去灭谁,老樊我就去灭谁。”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陶商欣然一笑,“不过先灭谁,次灭谁,还要从长计议,可不是本王随口说说就定了的。”
    说罢,陶商目光看向了张良,以寻求他的意见。
    张良站起身来,立于大殿所悬的地图之前,凝望着天下诸州的疆域图,久久不语。
    陶商知道,他的那颗智谋卓绝的脑袋,正在飞开动,运筹着天下之计。
    陶商也站起身来,鹰目在地图上游走,权衡着天下之势。
    沉吟许久,张良轻轻抬起头,遥指向了地图上西北一角,高声道:“魏王,良以为,六雄之中,我们当先灭袁尚。”
    先灭袁尚?
    陶商的目光,顺着张良所指,锁定在了地图上并州所在。
    “六雄之中,袁尚实力最弱,最易攻灭。且并州一地虽然偏僻贫瘠,却东连幽州,西接关中,实乃要害之地。”
    陶商微微点头,示意张良继续说下去。
    张良的手便向幽州方向一指,“倘若我军能攻下并州,则可从西面和南面,分兵两路对幽州形成夹击,介时便可绕开刘备的易京防线。”
    接着,他又向关中方向一指,“向西,我们则可攻取河东郡,夺下蒲坂关,那时便可同时从潼关、武关、和蒲坂关三路攻曹,便更增加了杀入关中的机会。”
    一番分析后,张良向着陶商一拱手,“所以,综合得失利弊,良以为,我军当先灭袁尚,再灭刘备或是曹操,至于南面三雄,则可留在一统北方之后,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陶商立于地图之前,鹰目上下游移,琢磨着张良所献的计策。
    权衡许久,陶商欣然一拍案几,“很好,就依子房之计,咱们就先拿袁尚这个袁家余孽来开刀。”
    当天计议已定,陶商遂是下魏王诏令,命诸军暗作准备,各地州郡向并州边境方向调运粮草,准备克日对袁尚用兵。
    时间一天天过去,各州秋粮皆已入仓,天命属性的作用之下,陶商所统的诸州是风调雨顺,粮食再度喜获丰收,各地粮仓尽皆爆满。
    陶商诏令传下,范睢等各州刺史,便在萧何的统一调度下,源源不断的将粮草运往冀州。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陶商只等粮草集结齐备,克日便兵并州。
    是日,邺城,魏王府。
    大殿之中,陶商正与诸文武立于巨幅地图之前,指指点点,共商怎么向并州进军。
    “报——”一员亲兵飞奔而入,拱手叫道:“禀魏王,北面细作急报,刘备纠集三万步骑大军,已由蓟城南下,赶赴易京,大有入侵我境意图。”
    大殿上,众色神色皆是一变,目光中不约而同的浮现惊奇之色。
    “他奶奶的,这个大耳贼是什么情况,咱们都还没有去找他算账,他倒是好,竟然还敢主动来犯我们,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么。”樊哙第一个恼火的破口骂道。
    “刘备明知本王的实力要强于他,却还敢主动来犯,大耳贼此举只怕没那么蠢……”陶商目光看向了幽州方向,心中隐隐产生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正当陶商和众人狐疑之时,一名接着一名的亲兵相继而入,将四面八方的一道道紧急情的送到。
    “报,关中急报,曹操率五万秦军由长安而,意欲东出潼关,兵犯我函谷关。”
    “禀魏王,荆州紧急情报,刘表已率三万楚军过汉水,意图进犯我南阳一线。”
    “报——寿春急报,江东孙策再起四万吴军,兵渡长江,兵锋直指我淮南之地。”
    “并州急报,袁尚已率一万晋军由晋阳南下,前锋已进至壶关,似乎有犯我河内郡的意图。”
    一连四道细作急报,相继的被送入殿中,满殿的文武重臣们,无不神色惊变。
    没想到,陶商还没有兵去灭袁尚,他的敌人们竟然抢先动手,五国之敌竟同时出兵,从五个方向同时对他的大魏动了进攻。
    “五国联手,合攻我大魏么,果然不出我所料……”
    陶商眉头暗皱,嘴角却只扬起了一抹讽刺的冷笑,反应并没有众臣那么激烈,显然对此已有所料。
    魏国上下这些文臣武将们,都是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什么样的危机没有遇到过,只片刻的震惊之后,便尽皆冷静了下来。
    “五国几乎在同时出兵,绝不可能是巧合,这必然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游说,合纵五国同时出兵,合攻我大魏。”陈平灌着葫芦里的美酒,冷笑道。
    暗中游说……
    陶商剑眉一凝,喝道:“把几份情报的日期统计一下,看看是哪一路敌人先出兵。”
    众臣们便将五份情报,反复的对比了一番,现是幽州的刘备,最先做出出兵举动。
    “这样看来,刘备必是五国联手的幕后主导者,所以他才要先出兵,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其余四国才会跟着他相继出兵。”张良点头做出了判断。
    “刘备么,这个大耳贼,他绝没有这个魄力。”陶商冷哼一声,拂手喝道:“你们可查清楚了,是谁在为刘备出谋划策吗?”
    张仪忙道:“禀魏王,仪的细作已经查清,是一个名叫诸葛孔明的年轻谋士,为刘备出谋划策。此人原为徐州人氏,本已往荆州避难,却不知为何,竟千里迢迢的前去投奔了刘备,而且刘备还对这个诸葛孔明是言听计从。”
    诸葛亮,果然是他……
    陶商先前就在怀疑,以刘备的智谋,绝不可能强到将袁绍和高干玩弄于股掌之中,利用那二人的争斗,轻轻松松的将幽州窃取,大耳贼的背后,必然有高人为他谋划。
    他那时就有种预感,刘备背后这个智者,很可能是诸葛亮,没想到还真让他给猜对了。
    “大老远的从荆州跑到幽州,就为帮助刘备,诸葛亮啊诸葛亮,看来你一早就对大耳贼芳心暗许了呢……”
    陶商心中暗自感慨之时,樊哙已急的嚷道:“魏王,大耳贼勾结了这么多人来对付咱们,咱们现在该咋办啊?”
    “怎么办,还用用吗?”
    陶商蓦然转身,霸绝肃杀的王者之气,狂燃而起,拔剑在手,寒锋直指地图,傲然道:“尽起我大魏王师,将五国之贼各个击破!”

第三百九十章 先拿你开刀
    当下陶商出了魏王诏令,宣布尽起大魏之兵,对抗五国联军的进攻。≡≦≌燃∈文小说www。ranwen。org ≮
    而且,陶商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击退五国联军的进攻,还要攻克并州,灭亡了袁尚。
    自前番攻下冀青二州后,陶商不仅地盘急剧扩大,兵源也扩大许多,新募之兵再加上收降的袁氏降卒,他可动用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其中,乐毅、徐盛率两万兵马,驻扎于淮南徐州一线,用来抵御孙策的吴军进攻。
    老将廉颇统军一万,继续驻守于南阳宛城一线,抵御攻击力较弱的刘表所统楚军。
    北面刘备之燕军,因有诸葛亮辅佐,再加上半数以上皆为骑兵,自然不可小视,必须以劲兵良将加以防范。
    陶商再三考虑之下,遂决定以霍去病加陈平再加高顺的组合,统兵两万,进驻中山国一线,以抵御燕军进攻。
    至于袁尚一路,陶商将亲统九万步骑主力大军,前往征讨,击败袁尚之后,再一举攻下并州。
    许都方向,陶商则留一万兵马,以及萧何坐镇,一方面监视天子,一方面也做为南面的预备队,伺机可驰援南面诸军。
    邺城作为大魏国都,自不可不留重兵,陶商亦留一万精兵,由王后花木兰统帅,坐镇国都。
    五国联军之中,陶商最后忌惮者,便是这西面曹操的一路秦军了。
    曹操本来智谋无双不说,麾下谋士猛将齐集,更收复了马氏一族,拥有了马这等世绝悍将,以及万余强大的西凉骑兵。
    光以军事实力而论,曹操的实力,甚至已越了当年他坐拥中原之时的实力。
    陶商要集中主力先灭袁尚,对于曹操这路秦军,自然只能先采取守势。
    想要守住洛阳函谷关,光有足够的兵马还不够,还必须得有一员善守的统帅之才,方能挡当大任。
    陶商思来想去,麾下良将虽多,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担当此大任。
    “看来,是得召唤一员善守的统帅之才的时候了……”
    陶商盯着地图琢磨良将,心中已有了主意,遂令从讲武堂中,召一名武生,前来大殿听令。
    “系统精灵,给我把统帅值在9o以上的英魂,统统给我调了来吧。”陶商用意念下令道。
    这一次,陶商并没有选择直接召唤统帅值满百的英魂。
    鉴于上次召唤满百英魂时,附带的随机英魂勾践,出人意料的召唤在了刘璋的身上,意外的造就了一个强者,故在这个五国联手伐魏的节骨眼上,陶商为了避免出现意料之外的变数,所以决定暂时不再召满百英魂。
    “嘀……统帅值9o以上英魂已经调出,请宿主选择。”
    陶商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一串名字,眼下他的魅力值已经达到8o多,可以召唤的英魂数量已是倍增,想要从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名单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着实也是不易。
    陶商的目光在那一长串名单上扫来扫去,最后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上:
    周亚夫。
    汉文帝时期名将,统帅99,武力73,智谋81,政治62,初始忠诚度21。
    周亚夫啊,大名鼎鼎的一代名将,他的事迹古今无人不知,陶商又怎么可能不记的。
    周亚夫最为世人称道的杰作,自然便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当年汉景帝之时,吴楚七国叛乱,来势汹汹,天下震惊,周亚夫临危受命,率汉军主力前去阻击叛军。
    周亚夫率主力进至荥阳,面对兵锋甚锐的叛军,周亚夫明智的选择深沟高垒,坚壁不战,却率轻骑兵断绝叛军粮道,等叛军耐不住饥饿,无奈退兵之时,周亚夫方率精兵追击,大破叛军,最终一举平定七国之乱。
    99点的统帅值,倒也符合周亚夫的军事战绩。
    不过后来周亚夫被任命国丞相,却不懂官场权术之道,最终失去汉景帝的信任而被赐死,62点的政治值也算名符其实。
    周亚夫能在吴楚数十万叛军的狂攻之下,坚守不破,可见其守御的能力极强,选择他去守洛阳一线,抵挡曹操,再合适不过。
    就在陶商神思之际,一名中年武生已入殿,拜倒于陶商脚下。
    陶商便将手掌按在了那武生头顶,毫不犹豫的用意念下令:“系统精灵,就召周亚夫了,立刻。”
    “嘀……扣除召唤所需仁爱点,宿主现有仁爱点84,开始载入英魂,十……九……”
    片刻之后,倒数完毕。
    陶商轻吸一口气,郑重道:“本王对你考察已久,知你有统帅之才,今特为你赐名周亚夫,望你能不负此名,为本王统帅精兵,抵御强敌。”
    说罢,陶商松开了手掌,拂手示意他起身。
    那跪伏之身,缓缓的站了起来,抬头之时,眼神中已透射着沉稳与果决之色,向着陶商一拱手:“臣周亚夫拜谢魏王。”
    这气势,果然不同凡响。
    陶商微微一点头,问道:“周亚夫,曹操率五万秦军,兵锋我函谷关,本王打算委任你为统帅,去为本王守住洛阳,守住函谷关,你需要多少兵力?”
    “回魏王,曹操此人用兵诡诈多端,秦军兵锋极锐,魏王想要臣守住洛阳,至少要给臣两万精兵。”周亚夫毫不迟疑的答道。
    两万精兵,倒还在陶商的接受范围内,他便也没有迟疑,当场痛快的答应。
    这时,周亚夫又道:“函谷关虽为天险,但自古以来,由东攻此关难,由西攻此关易,曹操久攻不下,必出奇策,所以臣只敢保证守住函谷关三个月,三个月内关城若失,臣自刎以谢罪,三个月后若关城失陷,请魏王先恕臣无罪。”
    这个周亚夫,果然是个实在耿直之人,有多少本事就挑多少担子,也不乱夸海口。
    陶商喜欢这种实在的人。
    当下他便哈哈一笑,欣然道:“很好,本王就欣赏你的直性子,我就给你二万兵马,只要你能守住函谷关三个月,便算完成任务,之后无论怎样,本王就恕你无罪。”
    周亚夫这才领命。
    计议已定,诸道诏令如雪片般,飞向了大魏各地,身在邺城的大将谋士们,即刻赶赴各地。
    三天后,陶商亲率九万步骑大军,由邺城而去,浩浩荡荡的杀奔河内郡而去。
    ……
    河内郡西北,上党郡,壶关。
    关城内外“晋”字战旗飞扬,一万晋军驻所于此。
    上党郡乃是并州东南门户,壶关则是上党门户,自称晋公的袁尚,为响应刘备所起的五国伐魏之议,在燕王刘备起兵之后,也率一万并州军团,由晋阳南赴壶关,打算由此关南下,杀入河内郡,从西面威胁邺城侧后。
    袁尚立于关城之上,远望着关南方向许久,嘴角微微上扬,眉宇之中,悄然浮现一起冷笑,口中喃喃自语道:“陶商,我袁尚终于又要杀回来了,这河北终究还是我袁家的……”
    自从以向匈奴借兵为由,逃离邺城前往并州之后,袁尚就屯兵于晋阳,重用并州世族豪强,拥兵自重,坐观成败。
    他本想待陶商师老邺城之下时,再率生力军重入冀州,杀陶商一个片甲不留,顺道向父亲袁绍逼宫,提前成为河北四州之主。
    他却万万没有想到,陶商竟然数月之间,就击破邺城,夺下冀青二州全境,竟连杀他的父亲和二哥,转眼之间,就把他变成了袁家一根独苗。
    震惊恐惶的袁尚,日夜不安,生恐陶商不放过他,却没有想到,刘备起的这个五国伐魏之议,重新给了他希望。
    “五路诸侯中,以刘备和曹操最强,陶贼一定会将重兵用于对付此二人,我正可趁他疏于防备,出奇不意拿下河内,再由河内袭破邺城,到时便可一举光复冀州,刘备啊刘备的,你作梦也没有想到,会为我袁尚做嫁衣吧,嘿嘿……”
    袁尚正自思绪得意之时,谋士逢纪匆匆忙忙的上了关城,拱手道:“晋公,邺城方面传来急报,陶贼已率九万大军由邺城而,向着河内郡进,看样子分明是冲着我们来的。”
    袁尚身形剧烈一震,满脸的得意瞬间瓦解,为震怖所取代。
    “怎么可能,陶贼怎么会率主力前来进攻我们?曹操和刘备呢,陶贼为什么不去进攻他们?”袁尚惊异的叫道。
    “这……”逢纪苦着一张脸,摇头道:“纪也百思不得其解。”
    袁尚这下慌了。
    他原还以为,陶商会轻视于他,不把他当回事,好让他趁机浑水摸鱼。
    他却作梦也没料到,陶商竟然这么看得起他,把他视为号大敌,放着刘备和曹操这样的强敌不管,反率九万大军前来灭他。
    那可是九万大军啊。
    当年以袁家之力,尚不是陶商的对手,今日他袁尚单凭一万兵马,区区并州一地,又焉是陶商九倍大军的对手。
    “束传田元皓前来商议。”惊慌的袁尚,急是叫道。
    河北一派的诸谋士中,审配留守晋阳,逢纪又没了辙,眼下袁尚也只能仰仗田丰的智谋。
    片刻后,田丰闻询赶到了城头,袁尚忙将陶商主力前来进攻之事,道与了田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操和刘备才是陶贼大敌,可陶贼为何放着那二人不管,偏要来对付本公,他是疯了吗?”袁尚急迫的问道。
    田丰沉吟片刻,眼中掠过几分恍然惊醒的目光,不由摇头一叹,感慨道:“陶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