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陆逊大概作梦也想不到,陶商早已为他也安排下了一份惊喜的大礼。
    ……
    北营往北。
    就在南面杀声大作之时,陆逊率领七千吴卒,正在黑暗的掩护下,向着魏军北面围攻,如潮不般涌来。
    建业城头,号火已然点起,那是孙策下达了内外合击的号令。
    陆逊早已接到孙策的密令,但见号火点起,南面方向杀声大作,就知道城内的军队已经出击,自己出动响应的时机也到了。
    当下陆逊没有一丝犹豫,挥军狂杀而上,七千吴军士卒,如潮水一般,向着魏军围营侧后方向,汹涌扑来。
    一百步……
    五十步……
    三十步……
    狂涌如潮的吴军士卒,抱着必胜的信念,向着魏营狂奔而来,越冲越近,眼看着就要成功的冲入魏营。
    突然之间,原本沉寂的魏营之中,响起了震天的战鼓之声。
    鼓声起,那些蹲伏于营外沟壕之中,数以千计的魏军弩手,陡然间站了起来,现出了他们狰狞冷笑的面孔。
    每一名魏军士卒,手中那一张重弩,寒光流转的矢锋,都对准了迎面而来的吴卒。
    一面“养由”大旗,也被高高树起,在风在傲然飞舞。
    “是养由基的破军弩营,糟糕,中计了!”陆逊一声惊呼,神色骇变。

第五百九十章 统帅之才
    陆逊变色,七千吴军士卒,无不骇然变色。︽頂點小說,www。
    当吴人震惊错愕之时,营门处,弯弓开箭的养由基,却在嘲讽的冷笑。
    “不愧是大王啊,一切皆如他所料,今日这场大功,我养由基就收下了……”
    就在养由基冷笑之时,正前方处,七千受惊的吴军士卒,来不及停下冲锋的脚步,在三十步前的距离,彼此拥挤成了一团。
    “破军弩手,给我往死里射吴狗!”养由基一声厉啸,手指一松,一道寒光破空而去。
    噗!
    箭去如流星,正中三十步外,一名吴卒脑门,当场射翻于地。
    嗵嗵嗵!
    开箭的战鼓声,一时大作,壕沟一线,近五千名破军重弩士,手中的弩弦,应声而响。
    呜呜呜——
    鬼泣般的破空嗡响声中,五千道寒光撕破夜的黑暗,铺天盖地,如漫空的光网一般,向着吴卒轰去。
    刹那间,五千利箭射出,这突然间的打击,令吴军防无可防。
    下一秒钟时,血光取代了寒光,震天的惨叫声,响彻了夜空,如以百计的吴卒,如纸扎的草人一般,一的被钉倒于地。
    一波箭雨扫射之下,竟有四百多敌卒,当场被射死,漫空血雾飞溅。
    陆逊虽乃儒将,却也有几分武道,况且他也并未冲在队伍的最前边,故魏军利箭虽密,他勉强还能舞剑挡住。
    他的前后左右,他的士卒们却成片成片的被射倒于地,瞬息间,被射的人仰马翻,血流成河,惨怖之极。
    “破军弩营,竟然强到这等地步!?”
    陆逊惊恐之时,进攻的号角声,已在魏营之中,高亢激昂的响起。
    转眼间,原本紧闭的魏军大营,营门陡然大开,等候已久的大将后羿,纵马舞枪,狂杀而出。
    追随后羿的,乃是近两万多魏军步骑将士,如决堤的潮水一般,涌出大营,铺天盖地的向着吴军汹涌卷去。
    后羿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绝顶的武道施展开来,将数不清的敌卒人头,斩飞上空,一路所向无敌,将长长的血路留在身后。
    两万魏军士卒,更是如狼似虑,刀锋无情的斩向惊慌的敌。
    无论是人数,还是士气,乃至于战斗力,魏军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吴军岂堪一击。
    只片刻间,吴军便被杀到崩溃的地步。
    “那陶商,当真如传说中的用兵如神,怪不得吴王会败到这般地步……”眼见己军崩溃,陆逊对陶商愈加敬畏,一时却又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知道,自己乃是吴国生死存亡的关键,若今败溃而去,吴国就要丧失最后翻盘的希望。
    在此考量之下,尽管陆逊知道魏军早有准备,却仍没有下令撤退,想要做最后一拼。
    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片刻之后,陆逊就看出,自己自恃精锐之师,平时看起来训练有素,但到底没有经过多少大仗的考验,无论信心还是战力,都大大逊色于那些魏军的百战精锐之士。
    况且,他的军队,人数上还处于绝对的劣势。
    “罢了罢了,吴王啊,非是我陆逊不尽力,实在是那陶商太强,看破了你的计策,我也无能为力了……”
    念及于此,陆逊信心丧尽,不敢再战,急是拨马而走,下令全军撤退。
    于是,陆逊便率领着他的败卒,一路向着覆舟山方向逃去,希望走山道逃还吴郡。
    后羿和养由基二将,则率领着数万魏军将士,一路穷追不舍。
    吴军一路被杀,七千兵马死伤过半,陆逊也斗志全无,一路纵马狂奔。
    一路逃出不足五里,眼看覆舟山就在眼前,就在陆逊方松一口气的时候,蓦听耳边杀声冲天而起,前方道路两侧,数不清的魏军士卒,突然杀了出来。
    那一面“魏”字将旗,狂舞如风,乃是大将魏延,奉了陶商之命,先前已埋伏于此,就等着断了陆逊的归路。
    陆逊神色大变,急是勒住战马,口中惊叫道:“伏兵!又是伏兵,那陶商,竟然早料到我会由覆舟山方向撤退!?”
    后面有追兵,前面又有伏兵四起,陆逊无可奈何,只得拨马向着东面而去,企图翻越建业东面的钟山逃跑。
    迟了一步。
    就在陆逊迟疑的这片刻间,后面方向,后羿的大军便已追至,又是一顿狂辗狂杀。
    魏军数量实在是太多,两路近四万余人,四面八方的围裹而来,陆逊几番冲杀不出血路,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带着七八百的残兵,逃上了覆舟山脚处的一座小山包上。
    养由基,魏延和后羿三员大将,先后围追而来,将整个山包都围成了铁桶之阵,一名吴卒都休想逃出去。
    此时天光已亮,黎明之辉,照亮了整个血腥的战场。
    就在后羿诸将们,准备大举攻山之时,大魏王旗出现在了南面,却是陶商率领着数万大军也赶到。
    两军会合,近六万大军,将小山包围成水泄不通。
    众将前来参见,魏延兴奋叫道:“大王,残存的几百敌军都被围在了山包上,请大王下令攻山,延必将顽抗之敌,杀到一个不留!”
    陶商望了一眼那小山包,却没有当场下令,只笑问道:“山包上所困之敌,可是陆逊?”
    “据我们活捉的敌卒交待,敌将确实是陆逊,不过一黄口小儿罢了。”后羿显然对陆逊有所轻视。
    “果然是这个陆伯言……”陶商微微点头,神情中却流露着几分欣赏,不似后羿那般轻视。
    此时的陆逊尚还年轻,还没有崭露锋芒,后羿等将自然会小瞧于他,可熟知历史的陶商,却很清楚,历史上的陆逊有多历害。
    夷陵一战,老练的刘备率蜀国大军,倾国之兵前来夺还荆州,威势不可畏不盛,令孙吴举国上下为之震惊。
    当时吕蒙已然病死,年轻的陆逊却临危受命,率吴军火烧赤壁,将刘备杀到大败而归,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其后多年,陆逊又受孙权信任,常年镇守荆州,保得吴国西疆安如磐石。
    身为吴国西大都督,陆逊的才华,甚至是超越了吕蒙,可以与周瑜相提并论。
    这样一员帅才,且家族跟孙策还有旧仇在身,未必就是孙策的死忠,如今被围,陶商焉能不生收降之心。
    思绪那么一转,陶商便令将诸葛瑾传来相见。
    不多时,诸葛瑾飞马赶来,拜倒在陶商马上,拱手道:“瑾见过大王,不知大王有何差遣。”
    “诸葛子瑜,被困在山包上的陆逊,你可相识?”陶商战刀向着山坡上轻轻扬了扬。
    “陆伯言?”诸葛瑾迟疑一下,拱手道:“回大王,那陆伯言乃江东年轻一代的翘楚,瑾在吴国为官之时,倒也曾与他有过几次接触。”
    陶商点了点头,便又道:“那陆逊眼下已被本王所围,本王原可将他轻易辗杀,不过本王听说他有些才华,便有收降为己用,你就上山一趟,替本王去说降了那陆逊吧。”
    诸葛瑾这才恍然大悟,忙道:“瑾遵命,那瑾这就去了,必尽全力说服陆逊归降。”
    诸葛瑾前番说降鲁肃不成,心中有愧,正巴望着能有什么机会,为陶商再立功勋,以确立自己在魏国的地位,今见有此机会,当然是兴奋不已。
    于是他便拜别了陶商,换上一身便服,直奔山包而去。
    山包之上,陆逊正在眉头深皱,脸色阴沉的盯着山包之下,那黑压压茫茫无边无际的魏军兵潮。
    他知道,到了这个地步,纵然自己身负才华,也将无力回天,魏军只消一个冲锋,就能轻松的淹没他所在的这座山包,将他和他残存的几百士卒,杀个干干净净。
    围山有近半个时辰,陆逊那张凝重的脸上,却渐渐浮现出了奇怪之色。
    因为他发现,魏军本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可以轻轻松松将他辗杀,但魏军围山许久,却偏偏没有发动攻势。
    “魏军在搞什么鬼呢……”陆逊眼神变化不定,心中思绪翻飞。
    就在他困惑思绪之时,耳边响起了士卒的叫声,声称有一员魏将,正单枪匹马,向着山上而来。
    “莫非是那陶商想要……”陆逊也是聪明之人,联想到魏军围而不攻,眼下又派一人单枪匹马前来,眼珠子那么一转,便猜到了七八分。
    当下,陆逊便叫士卒不可放箭,放那人山上马,静观其变。
    片刻间,诸葛瑾已驱马而至,他不知陆逊的心思,生恐陆逊会下令放箭,人还没有到,大老远便叫道:“陆伯言,故人诸葛瑾前来一会。”
    陆逊眼神一动,靠近山边,俯视下去,很快就认了出来,来将果然是诸葛瑾。
    想想诸葛瑾降臣的身份,再想想他前番说降鲁肃的先例,陆逊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看来,那陶商果然是想说降我啊……”
    心中暗自感慨,陆逊那张脸上,却掠起了一丝阴冷,以肃杀冷峻的目光,冷视着诸葛瑾上山。
    诸葛瑾老远处就看到了陆逊,却没有看清他的表情,便笑呵呵的打召唤:“伯言贤弟了,吴县一别,没想到我们还能在这里……”
    他话未说完,陆逊便眼眸一凝,厉声喝道:“诸葛瑾,你这个大吴的叛贼,竟然还敢只身前来,你就不怕我为国除贼,杀了你吗!”

第五百九十一章 惊破孙策
    诸葛瑾一愣,脸上掠过一丝尴尬,显然是没有料到,陆逊一见面,就给自己呛了个满面灰。
    不过,诸葛瑾到底乃是说客,只是愣怔了一瞬,便平伏下了那一丝尴尬。
    他便从容上前,笑道:“魏王乃汉家天子亲封之王,我归顺于魏王,便是归顺于天子,何来背叛之说?”
    诸葛瑾又搬出了天子这面大义旗帜,顿时把陆逊给顶了回去,一时无言以应。
    诸葛瑾抢占了先机,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道:“陆伯言,现在我诸葛瑾前来,正是奉了天子之命,奉了魏王之命,前来劝你投降。”
    陆逊神色一动,眼中掠过一丝异色,显然没有料到,诸葛瑾会这么直接,开门见山的就道明了来意。‘
    迟怔了一下,陆逊当即正色道:“我陆逊受吴王厚恩,岂能做那不忠之臣。”
    否决之时,陆逊语气虽极尽的慷慨,但眉宇之间的那种底虚,却逃不过诸葛瑾的目光。
    他话音方落,诸葛瑾便突然之间,大笑了起来,笑声之中,极尽的讽刺。
    “诸葛瑾,你有何可笑?”陆逊沉声喝道。
    笑声渐止,诸葛瑾却才用讽刺的口吻,不紧不慢道:“孙策乃自封的伪王,形同于逆贼,你为逆贼效命,是为不忠!”
    此言一出,陆逊神色立变,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紧接着,诸葛瑾又道:“你叔父陆康,为孙策所杀,你非但不为其报仇雪恨,反而要为孙策效命,是为不孝!堂堂陆家家主,名门之后,放着大好前途不要,却偏偏要做那不忠不孝之人,真是叫我想不通啊。”
    诸葛瑾轻描淡写一席话,便将陆逊心头的伤疤,轻轻松松的揭了下来,令陆逊一阵的尴尬,脸上肃厉的表情烟销云散,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显然,诸葛瑾的话,已经深深的动摇了他的内心,让他萌生了归降陶商之意。
    或者说,他的内心之中,本就对孙策并没有多少忠诚。
    眼见陆逊已然动心,诸葛瑾讽刺的的口吻一变,又正色道:“魏王乃天命所在,圣人转世,有上天之护佑,当年赤壁一役,天风忽变就是最好的佐证。而今大魏之军连战连捷,吴国灭亡已成定局,以陆伯言你的才华,不想着投奔魏王这样的明主,成就一番功业,却还想着为孙策这个杀叔仇人殉葬,值得吗?”
    一句“值得吗”,问的陆逊是身形一震,眼中那点残存的信念,几乎就要瓦解一空。
    诸葛瑾趁热打铁,继续道:“今大魏三分天下有其二,魏王神武雄略,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国中商鞅变法日见成效,地大而物博,国富而兵强,扫灭诸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无人可挡!我等效忠于魏王之臣,将来皆为开国元功之臣,不但可荫及子孙,还能青史留名,我实在是不知道,以你陆伯言的才华见识,难道真的看不清这一点吗?”
    最后一番话言尽,陆逊身形猛然一颤,眼中却后的犹豫之色,荡然无存,所余下的,唯有决然。
    “孙策杀我叔父,我若非为了保全我陆家的利益,也不会被迫为孙策出仕,那魏王纵横天下,战无不胜,吴国灭亡已成定局,我陆逊空负一身才华,又岂能为孙策这个杀亲仇人殉命……”
    陆逊心中思绪飞转,眼神之中,非但没有了效忠孙策的信念,相反,还涌起了丝丝的恨色。
    他对孙策的忠诚,已彻底被诸葛瑾打消。
    或者说,他早已看清一切,知道今日若不投降,必死无疑,唯有归降陶商,才是唯一的出路,诸葛瑾这一席话,只不过是让他有了台阶下而已。
    当下陆逊再无犹豫,脸上涌起愧色,当即向着诸葛瑾深深一揖,愧然道:“多谢子瑜兄一席话,点醒了愚弟这个梦中人,愚弟对魏王其实也仰慕已久,今愿随兄下山,归降魏王。”
    诸葛瑾大喜,暗松了一口气,便想终于是说降了陆逊,这下算是为陶商立下了一件大功。
    当即他便携了陆逊,二人一齐下山,前去拜见陶商。
    而此时,陶商正闲立于山坡之下,欣赏着建业厚光,静等着陆逊下山。
    他的眼中,没有一丝的怀疑,好似早已料定,陆逊必降无疑。
    反而是后羿等大将,见诸葛瑾去了这么久,还没有回来,便皆怀疑,那陆逊会不会来降。
    不觉,已是天光大亮。
    “大王,只怕那陆逊也是个不识时务之徒,恐怕不会来降了,干脆下令攻山,让末将亲手将他的人头斩下来吧。”后羿等不耐烦,向陶商慨然请战。
    话音方落,只见山坡上面传来了动静,却见晨光照射下,陆逊和诸葛瑾二人,竟是正在向山下而来。
    “那陆逊竟然……竟然真的来降啦?”后羿是又惊又喜,急望向陶商,目光中尽是惊叹之色,显我是深深为陶商的识人之能而叹服。
    陶商哈哈一笑,驱马迎上前去。
    陆逊下得山来,在诸葛瑾的引领之下,直抵陶商御下。
    一见陶商,他忙是滚鞍下马,拜伏于地,拱手道:“吴国降臣陆逊归降来迟,还请大王降罪。”
    陶商哈哈一笑,跳下马来,亲手将陆逊扶起,笑道:“现在归降本王,一点都不晚,本王又得一员大才,真是天助我也啊,哈哈。”
    陶商的爽豪器重,令陆逊愈发感到受宠若惊,不由也暗松了一口气。
    当下,陶商便收降了陆逊,带着这员降将,还有得胜的数万大军,气势昂扬的向着建业城杀奔而去。
    此时此刻,建业城头之上,孙策正焦虑不安的立于城头,远望着城外魏营形势,眼神中既有不安,又充满了期待。
    立于身后的,则是庞统和二弟孙权,二人的脸上,皆也写着忐忑二字。
    太史慈出城至今,已是过去了有数个时辰,时值如今,天色已亮,却仍不见其发回胜利的消息。
    而原本喊杀震天的魏营,这个时候,竟然也消沉了下去,似乎战争已然结束。
    孙策的脑海里,全都是“不安”二字,正在焦虑的猜测着,这场最后的挣扎之战,他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目光望向东方,晨光照亮了孙策那张焦虑的脸,他眉头深皱,口中喃喃道:“这太阳都已经升起了,为何还不见捷报,难道说……”
    孙策不敢再猜测下去,心中隐隐已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身边的庞统,看出了孙策的心思,便是宽慰道:“魏军皆乃虎狼之徒,战斗力极强,就算他中了我们内外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