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不敢再猜测下去,心中隐隐已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身边的庞统,看出了孙策的心思,便是宽慰道:“魏军皆乃虎狼之徒,战斗力极强,就算他中了我们内外夹击之策,恐怕也要费些时间,大王且宽心等待吧。”
    听得庞统这一番宽慰之词,孙策的情绪方才稍稍缓和,轻吸一口气,平伏下不安的心境,继续向着城外望去。
    片刻之后,孙策眼眸一亮,忽然瞧见北面方向,有兵马前来。
    “莫非是太史子义已然得胜,派了人来送捷报?”孙策的脑海中,立刻迸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但紧接着,他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眼中的希望之色,也随着那支败兵的接近,渐渐瓦解一空。
    当那支兵马,彻底的接近城下之时,孙策已是脸色铁青,一颗心凉彻了底。
    那是一支千余人的败兵,个个狼狈惊惶不堪,多数都身上带伤,那面“太史”大旗,也残破到了极点。
    城门打开,这一支败兵灰溜溜的步入了城中,身上带伤的太史慈,脸上也带着黯然惭愧,默默的登上了城头。
    “太史子义,你这……”孙策声音都在颤抖,他已看明白了什么,甚至都不敢直接发问,害怕听到那他万万不想听到的结果。
    “回禀大王,陶贼识破了我们里应外合之计,提前于北营四周布下了埋伏,末将袭营失败,只能退回,潘璋已为陶贼所杀。”
    太史慈却以一腔悲愤和惭愧,默默的道出了孙策不愿意听到的残酷事实。
    轰隆隆!
    一道惊雷,当头劈中了孙策,劈到他瞬间头晕目眩,身形剧烈摇晃,惊到脸庞都扭曲变形,整个人陷入了惊怖震愕之中。
    左右处,庞统变色,孙权变色,黄盖变色,吴国文武将士,无不骇然变色,统统都陷入了惶恐震惊之中。
    “怎么会这样?陶贼,竟然再一次……”
    孙策拳头狠狠击打着城垛,从震怖中清醒过来的他,咬牙切齿,既惊又怒,已不知该何言,竟是惊慌到有些语无伦次的地步。
    “这个陶商,简直是料事如神,这世上,怎可能有这样的人……”纵然是庞统,此刻也摇头连连叹息感慨,一副匪夷所思的表情。
    吴国上下,统统都陷入了对陶商深深的惊叹和畏惧之中。
    “王兄快看,又有兵马前来!”孙权眼尖,突然指着北面方向,沉声示警。
    孙策脸色再是一变,急是深吸一口气,强行平伏下心境,顺着孙权所指望去,果然见北面方向,又有大股尘雾冲天而起,显然是有兵马逼近。
    开始之时,孙策还以为,这些兵马是后续逃出来的兵马,正准备下令再开城门,放其入内。
    须臾兵,孙策那张英武的脸庞,却再度因震怖而扭曲了。
    视野之中,根本不是他的败军,而是成千上万的魏军步骑,铺天盖地,如滚滚狂潮一般,向着他的建业北门方向,狂涌而来。
    转眼间,六万多的魏军,便狂辗而至,层层叠叠的大小军阵,如移动的钢铁长城一般,辗逼而近。
    中路方向,“魏”字王旗,傲然飞舞,彰显着陶商这个大魏之王的所在。
    追随于“魏”字王旗左右的,乃是“蒙”、“后”、“项”等一面面将旗,如林般密集,显示着大魏如云的将星。
    而在那一面面的将旗之中,竟然还有一面新鲜的“陆”字将旗,头一次出现在了魏国将旗之中。
    而且,这面“陆”字将旗,还跟随在陶商所在的“魏”字王旗左右。
    很显然,这面“陆”字将旗,乃是陶商故意令打出来,就是要让孙策看到,陆逊已归顺于他,好打击孙策和吴军的士气。
    正如陶商所料,孙策于魏国那些将旗中扫过一眼,蓦然间瞧见了那面“陆”字将旗,不由脸色一变。
    未等他开口,二弟孙权便惊声叫道:“王兄快看,魏军中竟然出现了‘陆’字将旗,莫非是那陆逊投降了陶贼不成?”
    孙权这一番惊叫,正道出了孙策心中的担忧,令他身形又是一震,脑子再次被空白填满,拳头紧握,咬牙切齿,一时已惊愤到失了分寸。

第五百九十二章 精神攻击
    “大王先莫动怒,大王那般信任陆逊,他未必就会降贼,说不定,陆逊只是袭营失利,败逃而走,陶贼这是故意树起他的旗帜,伪造陆逊已降的假象,想要动摇我方人心士气。,www。”
    尽管庞统的内心之中也有七成相信,陆逊极有可能已归降陶商,但残存的那三成希望,却令他继续欺骗自己,还令他去安慰孙策。
    虽说庞统的劝说,语气有那么点虚,但到底还是有几分希望的,孙策这才稍稍控制住了情绪,心中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也许真是如庞统所说,这只是陶商打击他人心的伎量而已。
    城头之上,孙策已平伏下了情绪,继续凝目远望,他仿佛能看到,陶商那双阴冷得意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
    一股莫名的寒意,油然而生,孙策不自禁的打了个冷战。
    此时此刻,陶商的确正在以一种讽刺的目光,冷笑着注视着城头,他已能想象到,此刻的孙策,是怎样一种又气急败坏,又惊又愤的表情。
    今日虽破了孙策的袭营之策,但孙策麾下,少说还有八千兵马,建业城墙也依旧坚固,陶商很清楚,就算他是挟着大胜余威前来,也无法即刻攻破建业。
    陶商今天来,也不是为了一鼓作气攻下建业,而是要给孙策那颗受伤的小心灵上,再捅上一把刀。
    扫视过一遍敌城,陶商的目光,转向了身边的陆逊。
    他抬起手中战刀,遥指向敌城方向,冷笑道:“陆伯言,你立功的机会到了,去吧,去为本王劝降吴人吧。”
    陆逊身形立时微微颤动,以他之智谋,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明白了陶商的用意。
    他可是孙策的救命稻草,今陶商却要令他至建业城下,去招降吴人,分明是要利用他的出现,来打击孙策的精神,来瓦解城中吴民的士气。
    “魏王的手段,当真是霸道狠厉,远胜于孙策啊……”
    陆逊暗暗赞叹,却并没有犹豫,拱手道:“那末将就去了。”
    说罢,陆孙拨马而出,单骑前往了建业北门方向。
    眼见陆逊单骑而出,身边的荆轲便有些不放心,便提醒道:“大王,这个陆逊才刚刚投降,末将只怕他会趁机逃往建业,要不要令末将跟上去,降止他逃走。”
    荆轲的提醒,自然也有道理。
    陶商的脸上,却始终写着“自信”二字,只微微一笑,反问道:“怎么,你不相信本王的识人之能吗?”
    荆轲一怔,忙道:“末将不敢。”
    荆轲虽不敢再质疑,但目光之中,却始终存有几分担忧,生怕陆逊趁机逃走。
    他却不知道,陶商早已用系统,扫描过了陆逊的忠诚度,不然怎会这般自信,放心大胆的让陆逊一个人前去。
    城上城下,两军将士,无数双眼睛的观注之下,陆逊单骑而去,进至了建业北门前。
    勒马于城前二十步之地,陆逊不敢再前进半步,但在这样一个距离,城上所有人都足够看清楚他的全貌。
    城头一线,瞬间一片哗然。
    庞统那一丝侥幸心理,就此灰飞湮灭,整个人都惊愕在了原地。
    而吴王孙策,更是羞怒万分,脸都快给憋涨了,就仿佛是当着万众之面,公然被羞辱一般,最后的丁点颜面,都被陶商狠狠的打落在了地上。
    城头一线,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惊茫然之中。
    陆逊的出现,已足以证明,他已归顺于魏国,一句话不说,就足以给孙策主臣,吴军士卒的心灵上,以沉重一击。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陆逊扫望了一眼城头,深吸一口气,昂首大声道:“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听着,我陆逊现下已背弃了孙策这个逆贼,归顺于大魏之王,希望尔等也不要再执迷不悟,速速献城归降,魏王必当重赏,否则,大魏十万天军攻破建业之时,就是你们为孙氏一族陪葬之日!”
    陆逊之言,清清楚楚,城头上的吴人们,无不是听的清清楚楚,瞬间又是一片惊哗,所有人的心灵精神,都遭受到了沉重一击。
    那可是陆逊啊,江东陆家的家主,如今竟然也背叛了孙策,竟然不敢当着孙策的面,公然劝降孙策的臣民,这对吴民精神的影响,何其之巨大。
    而此时的孙策,脸已块变成一块烧红了的铁块,胸中气血翻滚如潮,俨然如火山一般,几乎就要喷发爆炸。
    “陆逊,你这个背鄙无耻之徒,本王待你不薄,你竟然敢背叛本王,你这个亡恩负义之徒,你不得好死!”怒极的孙策,朝着陆逊破口大骂起来。
    面对孙策的怒斥,陆逊却只冷笑一声,目光中也燃起了仇恨的火焰,冷冷道:“孙策,你还好意思说对我有恩?你难道忘了,当年我叔父陆康,是怎么被你残忍杀害的吗!”
    此言一出,孙策一时语滞,蓦然想起这件旧事,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时,城下的陆逊,却趁着他语滞之时,再次斥道:“当年你杀我叔父,此恨此仇,我陆逊一直铭刻于心,只是苦于无从可报,方才屈从于你,如今大魏之王到来,我陆逊终遇明主,正是我大仇得报之时!孙策,你若还想活命,就开城投降,魏王或许会饶你一命,否则城破之时,我陆逊必亲手斩下你的项上人头,为我叔父报仇雪恨!”
    “陆逊狗贼,你——你——你——”孙策是气到肺都要炸掉一般,胸中气血翻滚激荡,都快要涌到嗓子眼来了,却不知该如何反斥。
    没办法,谁让他当初确实是杀了陆康呢。
    他只是自信的以为,自己身为大吴之王,就算杀了你陆家之人,如今能够启用你陆逊,已经算是对你陆家的施舍,你陆家就该识趣的忘记仇恨,老老实实的给我卖命,什么报仇雪恨这种心思,想都不该想。
    他却没有想到,陆逊竟然铭记着这份仇恨,更是在这个时候,给他沉重一击。
    眼见孙策语滞,陆逊趁势又大声道:“大吴的儿郎们,孙氏气数已尽,大魏之王才是天命所在,圣人转世,咱们吴地儿郎,岂能为孙氏殉葬,是时候背弃孙氏,归顺魏王了,你们都还在等什么,行动起来吧。”
    这一番话,再次在吴军士卒心头,掀起了阵阵的波澜,众士卒们神色皆变,彼此相望,眼中无不闪烁起了犹疑之色,显然已被陆逊说到动摇。
    眼见左右士卒,被陆逊蛊惑到人心动摇,孙策是又气又恼,咆哮大叫道:“给本王放箭,射死这无耻叛贼,射死他!”
    左右的吴军士卒们,个个都沉浸在震惊失神之中,竟然都没听见孙策的号令。
    “本王叫你们射杀那叛贼,你们都聋了吗!?”孙策更加勃然大怒,几乎是咆哮怒叫。
    左右这些士卒们,这才惊醒过来,纷纷举起弓箭,打算向陆逊放箭。
    陆逊却早有防备,抢在城头敌卒放箭之前,已拨马先走,比及城上的箭矢如雨而落之时,他早已奔远。
    “陆逊,你这个叛贼,你这个逆贼,你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啊——”
    孙策拳头紧握,紧咬牙齿,牙缝都已经咬出了血,一丝丝的鲜血从嘴角渗了出来,胸中气血翻,脸都要气炸掉一般。
    怒气填胸之下,孙策只觉怒血攻心,头晕目眩之下,竟是仰天一声悲愤大叫,身形摇摇晃晃,向后跌了出去。
    “大王!”
    “王兄!”
    身边的太史慈,庞统和孙权三人,眼见孙策要跌倒,无不是大吃一惊,急是围涌了上来,一把将孙策扶住。
    当众人将孙策扶住之时,发现孙策已是脸色惨白,竟已气昏了过去。

第五百九十三章 还要苟延残喘吗
    “快,快将我王兄扶回王宫去!”孙权惊慌的大喝道。
    左右的士卒们,纷纷将孙策扶起,扶下了城头。
    孙策昏过去,这城头之上,自然便是孙权做主,孙权当即下令,命太史慈统领城头兵马,以防魏军趁机进攻,孙权则扶着孙策,急急忙忙的赶往了城中王宫而去。
    城头上,吴人已是慌乱了一团。
    陶商看到城头出现乱象,却并不知道,孙策已然被他气晕了过去,所以就并没有即刻发动进攻。
    建业城主城墙高城厚,且多依钟山覆舟山建,颇为坚固,想要一时片刻攻破是不现实的。
    陶商今日前来之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孙策耀武扬威,通过陆逊的归降,来打击吴人的精神斗志而已。
    看到城头的吴人出现乱象,陶商就知道,自己的意图达到了,不由笑了起来。
    而在前方处,陆逊已抢在吴人放箭之前,拨马而归,归往了本阵。
    “大王识人之能,当真是无人能及,末将服了!”荆轲见状,忙是向陶商一拱手,由衷的赞叹道。
    左右等众将们,也纷纷对陶商投以惊叹的目光,佩服于陶商的识人之能。
    “孙策已经气够了,走吧,回营喝酒去,今天本王要跟你们喝他个不醉不休,回营!”
    陶商哈哈大笑,拨马归往大营。
    六七万的魏军将士,无不是放声大笑,挟着得胜的喜悦,追随着大魏之王,昂扬还往大营。
    片刻之后,魏军的狂潮方才退去,城头上,几千吴军士卒们,方才长松了口气。
    而这个时候,太史慈兵败,潘璋被杀,以及陆逊投降魏国的消息,早已遍传全城,一城的吴国军民,皆已知晓了这惊天的噩报,一时全城哗然,本就不安的民心军民,顿时又陷入了更加动荡不安之中。
    建业,吴王宫。
    一辆马车匆匆而至,停在了王宫门外,气色苍白的周瑜,在士卒的搀扶之下,下了马车,急急的赶往了王宫之中。
    此时的周瑜,伤势方才好了一半,本来不府中养病中,听到了城北大败,孙策气晕的消息之后,便再也坐不住,不顾病躯,强行赶来了王宫来看望孙策。
    当周瑜赶到了王宫时,整个王宫上下,早已乱成了一团,失败和焦虑的阴影,笼罩了整座王宫。
    孙策也只是一时怒火攻心,气晕了而已,并没有受什么沉重内伤,此刻已然苏醒过来。
    他听闻周瑜出赶到时,便忙传令周瑜入内。
    片刻之后,周瑜带着一脸关怀和忧虑,匆匆忙忙的步入了内宫,当他看到孙策已醒之时,方才松了一口气。
    “大王,胜负乃兵家常事,大王千万要保重身体才是,大王可是身系我大吴的安危存亡啊,千万不能有事。”周瑜方一行礼,便苦口婆心的开解道。
    “败到了这个地步,还能再用胜败乃兵家常事来解释么……”榻上的孙策又是无奈,又是叹气,无力的摇着头。
    “是瑜无能,屡战屡败,没能为大王分忧,请大王千万不可丧失斗志啊!”周瑜心有惭愧,急是伏跪下来。
    “唉……”孙策无奈的又是一叹,拂手苦笑道:“败到这般地步,非你一人之错,本王也有失策,公瑾你也莫要太过自责,快起来吧。”
    孙策也想怪周瑜,但他却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怪谁也没有用,除了寒了人心之外,根本于事无补。
    而且,孙策对周瑜再了解不过,深知周瑜的统兵能力,每一步的决策,都可以说是极得兵法之妙,就算换成自己,未必能比周瑜做的更好。
    要怪的话,就只能怪陶商太厉害了,把周瑜的每一步决策都克制到死。
    就连他自己,不也是屡屡败给陶商之手么,他又有什么理由来怪怨周瑜无能。
    “多谢大王宽恕。”周瑜这才暗松了一口气,站了起来,脸上却依旧留有几分愧色。
    “公瑾啊,这一仗咱们失利,又损了数千兵马,还失了潘璋这员大将,就连陆逊那逆贼,竟然也叛投了陶贼,到了这般地步,本王也只有信任你了,你说说看,本王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孙策几乎是在用求助的语气,向着周瑜求教。
    周瑜眉头深凝,沉吟不语。
    半晌后,他方才长吐了一口气,一脸无奈的表情,默默叹道:“敌强我弱,瑜也想不出什么妙计,恐怕眼下也只剩下两个选择了。”
    “哪两个选择?”孙策身形一动,眼眸之中,陡然间迸射出了希望之色。
    周瑜干咳了一声,方道:“弃守建业,退保吴和会稽二郡,是为上策。”
    此言一出,孙策原本充满希望的目光,顿时又被失望所代取。
    周瑜话音方落,孙策便摇头道:“建业乃我大吴国都所在,精华之所,军民人心之所向,绝不可弃!”
    对于孙策的决然,周瑜似乎也早有所料,并没有感到忧虑,也没有太过劝说。
    他轻叹了一口气,接着又道:“大王不肯弃城别走,那就只有一面坚守建业,一面派一员得力之将,前往吴郡和会稽郡去征募士卒,重练新军,再援建业,待熬到燕秦蜀三国出兵之时,再行反攻了。”
    “这一条路倒是可行,本王相信,曹操和刘备二王,绝不可能坐视本王被灭,却置之不顾,他们一定会再次出兵相救的。”孙策很坚定的点点头,显然决定采纳这第二条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