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近黄昏,残阳西斜,将那筑了半边的高台,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血红。
    法正立于高台上,目光遥望着蜀国方向,脸上渐渐燃起了阴冷,口中冷冷道:“陶商,我法正实现宏图远志的梦想,绝不会就此放弃,你等着吧,终有一天,我会辅佐曹孟德,向你复仇雪恨!”
    ……
    千里之外,蓟京。
    北门大开,年幼的王世子刘禅,在诸葛亮和关羽的左右护卫兵之下,正立于城门之前,率领着留守的文武百官,恭迎刘备的王驾归来。
    自去岁出征高句丽以来,刘备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司马懿、沮授等谋士的辅佐下,在吕布、文丑、黄忠、赵云等大将的血战之下,终于扫灭了高句丽国,将那个辽东强大的蕃外之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高句丽平定,燕国版图大大扩张,更收降了近五十万的丁口,此番刘备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今日,便是刘备率领着数万大军,凯旋还京之时。
    前方处,“燕”字王旗已出现在大道尽头,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从北而来,刘备就快要到了。
    “诸葛军师,今大王已平定高句丽,依你之见,下一步大王会如何?”关羽双目半开半合,发问之时,却并没有看向诸葛亮,显的有些傲慢。
    诸葛亮也习惯了关羽的傲慢,也不为怪,只淡淡一笑,摇着羽扇道:“高句丽已定,我大燕实力剧增,而陶贼此刻却正陷入千里之外的益州,无瑕北顾,大王当然是趁这天赐良机,挥师南下,一举踏平河北,收复中原了。”
    诸葛亮一番话,正说到了关羽的心坎上,听的他忍不住哈哈一笑,狂傲道:“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挥师南下,向陶贼复仇的时候了,这一次,我一定要亲手斩了那陶贼狗头,前旧仇恨跟他一并算总账!”
    口出狂言之时,关羽的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了当年屡屡败于陶商的耻辱画面,想到了自己心爱的貂蝉,被陶商夺去的羞辱。
    此时的关羽,已迫不及待的相挥师南下,辗平魏国,斩杀了陶商,把属于自己的貂蝉,从陶商手中夺回来。
    “貂蝉,你再忍一忍吧,快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从那奸贼的魔爪之中把你救出来,你注定是要属于我关羽的……”

第七百零六章 造 反
    大道那头,刘备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的已经走近。
    诸葛亮和关羽各自收敛了神思,搀着刘禅前去参见,一众文武百官,也纷纷拜倒在了刘备跟前。
    望着跪伏的群臣,刘备灰白的脸上,那得意的表情更加肆意,禁不住哈哈一笑,拂手令他们平身。
    众臣起身,刘备抬手遥指南面,傲然道:“本王今已平定高句丽,我大燕国力因此而大增,且再无后顾之忧,尔等早做准备,本王稍作体整,就要率我大燕铁骑南下,扫荡河北,收复中原,为天下除掉陶商那个大奸贼!”
    就在刘备豪烈的宣言刚刚发出,一骑斥侯飞奔而来,直抵马前。
    “禀大王,益州急报,陶贼已于数日前击败秦蜀联军,曹操率败兵退出汉中,刘璋为其生擒,已被陶贼所杀,蜀国灭亡!”
    一道震天惊雷,轰在了所有人的上空。
    刘备愕然变色,原本的昂扬的斗志,得意的狂妄劲头,顷刻间被这一道惊人的惊报击碎。
    诸葛亮和关羽二人,也跟着神色惊变,彼此相望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左右燕国君臣,除了不懂事的刘禅之外,也无不是骇然惊变,陷入了一片惊哗之中。
    “蜀国有山川之险,刘璋有户口百万,带甲之士十余万,怎么会这么快就落到身死国灭的地步?”司马懿也惊奇不已的喝问道。
    斥侯遂是将详细的情报献上,关于刘璋如何连战连败,如何被陶商的大将韩信,三度奇袭得手,最终落败的经过,统统都道了出来。
    燕国君臣沉默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涌动着惊叹的表情,显然在惊叹于陶商的用兵之神,更惊叹于魏国之中,又冒出了韩信这么一个强悍的大将。
    “刘璋,本王原以为你突然变贤明了,没想到,你终究是个废物啊,可恨,本王的全盘计划,统统都被你打乱了……”
    马上的刘备,暗暗咬牙切齿,对刘璋这个同宗之死,非但没有同情,反而流露出了深深的厌恶。
    “咳咳……”诸葛亮最先冷静下来,忙是以扇掩面,轻咳了几声,以提醒刘备。
    刘备这才蓦然省悟,想起刘璋跟自己可是同宗,而今同宗被陶商所杀,自己不表示出哀悼痛心也就罢了,竟还表现出厌恶的情绪来,岂非叫左右臣下们,以为他无情无义,不念同宗之情。
    刘备眼珠微微一转,即刻会意,脸上的怒容顷刻间消息,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尽的悲愤,老泪更是从眼珠子里面夺眶而出,哗哗的就往外流了下去。
    “季玉啊,你怎么就没撑住呢,为弟还要跟你南北夹击,携手共灭那陶贼,匡扶咱们的大汉社稷啊,季玉啊……”
    马上的刘备,突然间悲呛万分的痛哭起来。
    左右那些文臣武将,燕军将士们,眼见刘备这伤痛之状,好似刘璋是他的亲兄弟一般,无不暗自神伤,人人皆敬佩刘备的仁义和重情。
    刘备哭到伤心之处时,甚至连喘息都被一把鼻涕一把泪给堵到,头目眩晕,一头就从马上栽了下来。
    “大王——”诸葛亮等臣下们,大吃一惊,急是扑了上去,将刘备扶住。
    刘备倒在了诸葛亮怀中,半晌之后,方才幽幽转醒过来。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紧紧握着刘备的手,搂着刘备的腰,劝慰道:“大王,蜀王虽死,但他是为匡扶汉室而战死,他的英名会长存于世间。眼下大王已成了汉室兴复唯一的希望,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都落在了大王身上,大王千万莫要太过悲伤,伤了自己的身子啊。”
    “请大王以苍生社稷为念,莫要太过悲伤啊。”关羽也跪伏了下来,拱手郑重的恳求。
    左右司马懿等臣下们,个个也跪了下来,恳请刘备保重身体。
    在众臣的苦劝之下,刘备方才勉强的平伏下了悲伤的心情,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哽咽道:“你们说的都很有理,只是季玉乃本王同宗,他为陶贼所害,本王岂能不伤悲呢。”
    诸葛亮等众臣们,又是一番苦劝。
    在众臣的苦劝之下,刘备这才好歹平伏下了情绪,下令在蓟京南郊设下祭坛,遥祭刘璋,为其招魂。
    左右众臣们,生恐刘备太过伤怀,忙是连口答应,即刻去操办。
    刘备这才翻身上马,带着一脸未尽的伤感,在众臣的环簇之下,向着蓟京而去。
    进入城门的瞬间,刘备脸上的伤感,瞬间消逝,嘴角钩起了一抹阴冷。
    ……
    当整个天下,都在为陶商灭蜀之举而震动之时,陶商已率领着他的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行进在班师邺京的路上。
    自斩杀刘璋后,陶商在南郑逗留了差不多有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除了与孙尚香快活之外,就是镇抚人心,消除一切他离开之后,可能威胁到益州安危的隐患。
    一月之后,大局已定,陶商便调任范睢为益州刺史,执掌益州政务,任命伍子胥为益州都督,掌管益州兵权,同时又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并留吴懿和李恢两员降将于益州,众将统帅近三万兵马,驻守益州,防范北面秦国。
    诸般部署安排下去之后,陶商方才高枕无忧,率领着十余万大军,班师还朝。
    这一次,陶商选择了先由汉中沿沔水东下,经过上庸等东三郡,进入到南阳宛城,再由宛城经由许都,然后再北过黄河还往邺京
    陶商特意前往许都,就是要见一见那位汉帝刘协。
    自从他把刘协接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已经过去了数载,当时的陶商实力尚不足够强大,还需要刘协这面天子旗帜,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
    晋、楚、吴、蜀四国已皆被灭,六国只余下秦燕二国,大魏的实力已空前强大,陶商的威望也已达到了新的鼎峰。
    而在大魏内部,商鞅变法推行已有数年,大魏国力日增,世族豪强们的实力已渐被削落,覆灭已成定局。
    在这种局势之下,作为旧势力代表的刘协,显然已失去了他原先的用处,陶商留着他,反而成了碍手碍脚的绊脚石。
    这一次,陶商前往许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隐患,借着灭蜀的巨功,凭着无可比拟的威望,准备向九五至尊,迈出最后一步。
    陶商当然也不急,一路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尽情的享受大魏山水,尽情的跟孙尚香这匹小野马快活。
    二十天之后,陶商带领着万余精锐亲军,这才慢悠悠的走到了南阳北界,进抵了叶县以南。
    过叶县往北,便是颍川郡境内,离许都也就不远了。
    时近正午,陶商一行正要进入叶县休息,忽然苏秦策马飞奔,从后面赶了过来,一脸的凝重。
    “大王,许都出事了。”苏秦喘着气,表情颇为肃然。
    “许都能出什么事,莫非那位天子还敢兵变不成?”陶商不以为一笑。
    苏秦却一拱手,正色道:“叫大王猜中了,许都确实发生了兵变,那刘协已逃出了许都,正带着大队人马,向北面逃去。”
    许都兵变!
    陶商神色一变,这个消息,还真是让他大感意外。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陶商早防着刘协会生事,所以以种种借口,几乎把那些忠于汉室的保皇党,统统都剪除了个干净,像董承之流,在历史上曾发动兵变的大臣们,都被他们杀了个精光。
    而且,许都城从御林军到巡防军,也全都是他的人,刘协可以说彻底的处于他的掌控之中,哪怕是一天上几趟茅房,一次上了多长时间,也尽在他的掌握中。
    这么严密的控制之下,刘协这个光杆傀儡皇帝,竟然能够发动兵变,这可真是奇了个怪了。
    “你不会是在跟本王开玩笑吧,刘协他没有一兵一卒,许都城都是本王安排的人,他拿什么发动兵变?”陶商狐疑不信。
    苏秦苦笑道:“禀大王,臣接到这情报时,最初也不相信,可看过情报之后才恍惚,发动兵变的,并非是刘协本人,而是一个叫作陈胜的反贼。”
    陈胜?
    这个熟悉的名字,让陶商恍然间想起了当年旧事。
    当初他因召唤满百英魂,陈胜就是作为随机英魂,被召唤往了汉中,而这个陈胜因为拥有“攻心”天赋,所以很快就纠结汉中百姓,造起了当年的统治者张鲁的反。
    而正是因为汉中内乱,才给了曹操机会,使其趁势南下,趁乱夺下了汉中。
    不过,至那之后,这个陈胜就失去了影踪,就此消失在了世上。
    直到今天,陶商才再次听到这个名字。
    “难道,这个陈胜,就是汉中那个失踪的陈胜不成?”陶商疑心大作,遂是接过了苏秦的情报细看。
    陶商这才恍然省悟。
    许都城的兵变,果然并非是刘协发动,原来是那陈胜纠结了数千暴民造反,出其不意的攻下了皇宫,夺取了刘协的控制权。
    随后,刘协便下令封陈胜为大将军,带着伏后随着陈胜逃离了皇宫,向着北面逃去。
    能凭一己之力,就煽动数千平民百姓随其造反,有此能力者,非“攻心”天赋拥有者不可。
    此人,必是陈胜!
    “失踪了这么久,原来你混到我的地盘来了,还给我来了一出造反的大戏,陈胜,既然你自己找死,那本王就成全你……”
    陶商嘴角燃起了凛烈的杀机,冷笑声中,将手中的情报,撕成了粉碎。
    (番外篇已经更新到《邹玉娘的秘密日记》,想看精彩番外的兄弟们,关注燕子微信公众号:堂燕归来,番外有惊喜,新鲜大不同哦。。。

第七百零七章 陈胜的野心
    “大王,陈胜这杂毛竟敢造反,还敢劫了皇帝,实在是找死,你就让老樊我去许都宰了他吧!”大怒的樊哙,哇哇的叫嚷道。
    苏秦却提醒道:“那陈胜已经携裹了天子,逃出了许都,你赶去许都也没用。”
    “地图拿来!”陶商挥手喝道。
    荆轲立刻喝斥左右亲军,将一幅巨大的地图撤开在地上,陶商跳下马来,以剑撑地,俯视着这幅地图,目光在上面扫来扫去。
    “陈胜此人颇有些见识,他应该知光凭几千暴民是掀不起什么波澜,他既然弃许都而逃,就应该是知道自己守不住,照他出逃的方向,会不会是想逃往洛阳,然后西逃入关中去依阳曹操?”苏秦在旁边分析道。
    陶商的目光从许都延伸而去,扫向了洛阳,再往西,是函谷关和潼关,然后才是关中大地。
    这条路线,也是陈胜和刘协逃出大魏版图的最近路线,至于北面的燕国,显然离许都太远,他们不可能傻到去依附刘备。
    “不!陈胜绝不是想去投奔曹操。”陶商却一拂手,断然否定了苏秦的判断。
    苏秦神色一怔,狐疑的望向陶商。
    陶商便道:“当年曹操借陈胜之乱,夺下了汉中,陈胜可以算得上是功臣,后来却不知所踪,说明此人要么是不甘屈居人下,要么就是曹操也对他心存猜忌,使他不得不逃离汉中,既然是这样,那他现在也没有理由去再投奔曹操。”
    苏秦若有所思,微微点头。
    陶商接着又手指西面,“他们出逃关中,固然是逃出我大魏王土的最近路线,但要知道,洛阳至函谷关一线,还有周亚夫驻扎着两万精兵,就以陈胜那些暴民,别说过洛阳,只怕连虎牢关都破不了。你既说到陈胜又些见识,他又怎么会出此下策?”
    说到这里,苏秦完全的信服了,连连点头,却又道:“既然天子和陈胜不是去投奔曹操,那他们想要逃到哪里,难不成他们想过黄河,远赴幽州投奔刘备不成,这似乎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左右众臣们纷纷称是,就连樊哙也嚷嚷着不可能,毕竟从许都到幽州,中间隔着大半个中原,甚至还要经过防备森严的邺京,除非刘协和陈胜都傻了,不然根本不会选这条件。
    “他们不是去投奔曹操,更不是去投奔刘备,他们是想去这里!”
    陶商手掌一挥,拍在了地图上一隅,断然道:“本王料他们是想北渡黄河,逃入太行山。”
    苏秦等众臣的目光,立刻跟着陶商所指,射向了并州与冀州交界,那么广袤的山脉。
    苏秦思绪一转,陡然间省悟,忙道:“大王所言极是,这太行山脉地势险要,群山叠起,最易藏身而不利于大军征讨,当年张燕的黑山黄巾就是藏于这太行山脉中,无论是汉廷还是袁绍,都始终无法将之剿灭,天子和陈胜他们若是逃入太行山中,咱们倒确实奈何不了他们了。”
    “原来刘协那厮是想逃往太行山啊,大王,咱现在咋办?”樊哙就有点着急了。
    陶商略一沉吟,不屑哼道:“放心吧,有本王在,他们逃不出本王的手掌心!”
    陶商当即下令,命樊哙统帅步军,打着前往许都平叛的旗号,继续由大道北上,赶往许都,以让陈胜一众放松警惕。
    陶商本人,则亲率五千轻骑,倍道兼程,赶往黄河渡头,去阻截陈胜刘协渡河。
    同时,陶商又下令给后续项羽等诸将,率主力大军加快速度,尽快班师,以防止那陈胜利用攻心天赋,煽动起更多的无知百姓追随其叛乱,进而造成许都所处中原一带,掀起更加的叛乱风暴。
    陶商相信,陈胜这厮,确实是有些过人的能力和胆色,若不然,他也不会起兵造秦国的反,掀起了历史上所谓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继而点燃了群雄反秦的导火索,六国余孽们纷纷起兵反秦,最终将秦国车翻。
    只可惜,陈胜虽有胆色才华,却毕竟眼光能力有限,虽首义反秦,却很快因为接连的失误,很快被秦军所灭。
    这样一个人,陶商岂会真将他放在眼里。
    当下王令传下,陶商过叶县而不入,率领着五千铁骑,长驱北上,直奔黄河而去。
    ……
    黄河南岸,延津渡以南二十里。
    北上的大道之上,尘雾滚滚,人影纷动,数以万计的人马,正杂乱无章的行走在大道上,向着延津方向前进。
    陈胜策马扬鞭,望着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队伍,嘴角微扬,钩起了一丝得意。
    从许都逃出来之时,陈胜才只有区区四千人马,一路北上之后,所过之地,陆陆续续不断有士民前来投奔,不到七天的时间里,他的追随都就已经达到了三万之中。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等我抵达并州之时,说不已经聚起了十万之众,到时候不用逃入山中,直接就可以攻下并州,自立为王了……”陈胜手抚着短须,眉宇间燃烧起了丝丝笑意,沉浸在了畅想中的蓝图之中。
    追随他的人马会有这么多,就连陈胜自己也没有想到。
    颍川郡乃大魏重点屯田民存在之郡,光许都附近就有近一万屯田民,这些屯田民是当年陶商为应付粮草不足,沿袭了曹操的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