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6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你的外号真叫书痴,其实朕也只是瞎猜的,咳咳
    陶商压制住了想笑的欲望,干咳几声恢复了平常,正色道:朕是看到包拯在奏章中推举了你,所以才召你前来瞧瞧,既然你方才说你读了许多书,那应该懂的很多人不懂的事喽,那朕就考你一个问题。
    陛下请问。宋应星语气中透出几分博览群书的自信。
    陶商便抬手向着堂门外方向一指,说道:假设朕若从这里起步,一直望南走,最后能走到哪里
    宋应星一愣,眯起了眼睛,那样子显然是没有想,陶商会提出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
    望南走,那自然是走到了交州,走到了南海边了。宋应星反应过来后,不假思索的答道。
    你会意错了。陶商摇了摇头,朕的意思是一直望南走,一路不停,假设可以在海面上都如履平地,再高的山岭也能翻过去,就那么一直望南走。
    宋应星神情惊讶,抬头望陶同一眼,眯眯眼中迸射出几分奇色,却很快沉默默下来。
    他回过头来,目光望向了南面方向,神情恍惚,目光仿佛穿越了无边无际的大陆,无边无际的海洋,一直向着世界的边界望去。
    一直望南走我以前也没想到过这个问题,一直望南走会到了哪里呢黄月英俏脸也迷茫起来,低眉沉思。
    陶商也不催促他,静待他的答案。
    回到原点
    许久的沉寂之后,宋应星突然间拂袖转身,嘴里边迸了这四个字。
    陶商的微微点头,眼眸中悄然掠过了一丝精光。
    黄月英却忍不住噗哧一声笑,说道:你在开什么玩笑,从这里一直望南走,应该越走越南才对,怎么可有走回原点呢
    黄月英有些轻视,陶商却很认真的问道:宋应星,你这么认为的理由是什么,说给朕听听。
    咳咳。宋应星干咳了几声,有些为难道:臣之所以这么认为,自然有臣的道理,只是臣若是把这理由说出来,只恐陛下和娘娘会觉的太过荒唐,甚至还会认为臣是疯了。
    陶商隐约已猜到了他要说什么,便是一拂手,大度笑道:你有什么理由,但说无妨,就算再荒唐的理由,哪怕天下人都把你当疯子,朕也不会。
    宋应星身形微微一震,脸上浮现出几分自信,方是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其实臣一直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其实是圆形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出发,一路望南不停的走,最后也许只是绕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陶商就笑了。
    宋应星的回答,正合他意。
    这个时代的科学有限,人们普遍认为是天圆地方,而陶商怕宋应星是个赝品,所以才会提出这个超越时代的问题,来考验他的真伪。
    只有真正的宋应星,只有那个天工开物的创作者,才会拥有超越时代的科学素养,给出超越时代的答案。
    宋应星做到了。
    开什么玩笑,天圆地方的道理,天下人谁不知道,怎么到你这里,脚下的大地就成了圆形的了黄月英却立刻惊异的质疑起来。
    这也难怪,黄月英虽然有工神天赋,但她的能力也多限于制作机械而已,科学见识又岂是宋应星这等科技天赋拥有者。
    面对黄月英的质疑,宋应星却淡淡笑道:其实不光是望南走会回到原地,望北,望西,或者是望东,无论向任何一个方向走下去,我们最终都应该会回到原地。
    嗯过一口唾沫,宋应星用下定论的语气道:其实准确来说,我们脚下的大地,也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球形。
    球形
    黄月英的表情更加匪夷所思,嘴角甚至扬起了几分讽刺的冷笑,要是照你这么说的话,那住在球那一边的人,岂非脑袋朝下,脚朝上,岂不掉进天空里去啦。
    陶商又乐了。
    他看到黄月英这一幕时,不仅回忆起了自己在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尚在年幼时,当听到老师说到地球是个球形时,身边那个扎马尾辫的同桌,也是像黄月英一样,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这个嘛宋应星这下就有些为难,臣想球那一边的人,应该跟我们一样,不会掉进天空里去的,至于为什么不会掉下去,臣暂时还没能琢磨透,恕臣无法给娘娘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还不容易么,他们之所以没掉到天上去,自然是因为万有引力啦。陶商哈哈一笑,也没多想就脱口而出。
    万有引力
    此言一出,宋应星和黄月英同时就怔住了,二人皆是一脸懵样,呆萌茫然的望着陶商。
    陛下方才方才说万有引力,那是什么意思宋应星忙是追问,那表情就像是一个求知若渴的书呆子,突然间碰上了极感兴趣的问题。
    咳咳,这个万有引力嘛,是朕最近灵机一动,琢磨出来的一个道理,说起来就比较长了,朕有时间的时候再跟你探讨吧。
    话音未落,他不等宋应星再问,便喝道:宋应星听令。
    臣臣在。宋应星赶紧收起了好奇心。
    陶商拂手喝道:朕打算新建立一个科技部,专门搜集培养你这样精通天文地理,工器技艺的人才,为我大魏所用,朕现在正式任命你为科技部尚书。
    宋应星当场就愣住了,整个人就懵在了原地,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他原想自己这么一个喜欢钻研奇技淫巧,不名一文的书呆子,能够被天子召见,还能跟天子说这么多话,探讨那些深奥的话题,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够受宠若惊的了。
    他却万万没想到,天子竟然直接就委任他为科技部尚书
    这也就是说,一夜之间,他就从一介平头百姓,高升成了跟他的推荐人包大人齐名的尚书
    宋应星焉能不懵。
    就连身边的黄月英也懵了,水眸中涌满了惊奇之色,显然是想不通,自己这夫君丈夫,为何对这个能说出地是球形的这种荒唐论断的人,竟如此的器重,才见第一面,竟然就会提拔他为尚书。
    惊异之下,黄月英悄悄凑近陶商,秀鼻在他的身上轻轻嗅了几嗅,喃喃道:陛下他今天也没喝酒啊,怎么会做出这等不可思议的决定呢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统天下之战
    陛下陛下如此器重臣,实在是叫臣受宠若惊,只是这尚书一职责任重大,臣恐难当难当此重任啊。
    宋应星拜倒在阶前,激动到声音都沙哑,既是感动万分,却又不敢接下这等重任。
    陶商却拂手笑道:你既然能答出地是球形,就已经通过了朕的考验,朕看人的眼光从不会错,朕说你行你就行,这科技部尚书的人选,非你莫属。
    陶商拍板做出决断,无人能够质疑,就连黄月英心中虽也觉着有些不妥,却不敢有什么疑问。
    天子旨意已下,宋应星纵然心有惶恐,又岂敢再拒绝,岂非是不识抬举。
    当下宋应星便深吸一口气,怀着万般的感恩,拱手慷慨道:陛下既是如此信任臣,臣还有什么可说的,臣必竭尽所能,把这科技部办好,为大魏,为陛下尽臣绵薄之力。
    陶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拂手道:行啦,你有这份志气朕就放心了,这科技部朕就交给你了,你要多少钱,只管去找萧何,朕会给萧何下一道旨,你需要多少资金,朕就给你多少。
    眼见天子如此重视科学技术,宋应星又是感激涕零,对陶商是拜了又拜,谢了又谢,方才怀揣着惊喜离去。
    由于太过激动,再加上近视眼的缘故,临了御书房大门时,又给门槛给绊了一跤。
    看着宋应星那呆萌的样子,陶商忍不住又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别光顾着笑啊,也跟臣妾说一说,为什么陛下觉着地是球形的,还有啊,那万有引力又为何物
    黄月英这会笑不出声了,满脑子都是浆糊,一双素手抱着陶商的胳膊,撒娇似的摇来摇去,小嘴嘟着不停的央求道。
    此时已值盛下,黄月英穿着清凉,半露的抹胸下,那高高隆起的酥峰,本就遮掩不住,她这般摇动,那傲物更是跌宕晃动,呼之欲出。
    陶商得了一位贤才,心下正自高兴着呢,又听着她这撒娇的柔声,再瞟几眼那半遮半掩,呼之欲出的峰峦,心中的念火陡然间就被钩了起来。
    想听解释么,那咱们就边做正事,朕边给爱妃你解释。说着,陶商便一把将黄月英搂入了怀中,双手肆意起来。
    陛下,讨厌嘛黄月英娇羞无限,却欲拒还休。
    陶商便在这御书房中,要跟黄月英行鱼水之欢,而左右那些宫女们,早已习惯了天子这肆意的性子,皆是掩嘴暗笑,识趣的就退下去。
    正当春潮欲起时,房外宫女匆匆而入,声称戴宗刚刚赶到,正在门外候见。
    戴宗回来了
    陶商精神一震,脑子立刻清醒过来,贲张的血脉也因戴宗的归来,陡然间平息下来。
    快,快宣戴宗进来。陶商说着松开了黄月英。
    刚刚被撩起心潮的黄月英,只得忍下了念火,赶紧将凌乱的衣裳整理好,脸畔带着微晕,重新跪坐在了陶商身边。
    片刻后,戴宗脚下风生,如炮弹一般射入房中,拜倒在了陶商阶前。
    怎样,莫非是南皮那边,大耳贼有了动作陶商迫不及待的问道。
    戴宗喘了一口气,笑着拱手道:恭喜陛下妙计成功,刘备已在臣离开北皮之时,率主力起程北归,留下关羽率部分兵马殿后。
    啪
    陶商巴掌猛一拍案几,鹰目中兴奋之火狂燃而起,哈哈笑道:好好好,刘半仙这一计当真妙极,果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逼退了大耳贼
    这正是刘基当日所献之计。
    那是陶商在从青州班师的路上,正碰上了戴宗带来了时迁最新刺探出的情报,说是那日时迁冒险潜入汉皇宫中打探,竟然在无意之间,窥视到了安禄山跟马蓉苟且之事。
    时迁偷窥之后,并没有把这件事当作是简单的风流韵事,而是即刻告知了戴宗,叫戴宗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前来报与了陶商。
    当时的陶商,第一时间也仅仅是开怀大笑,嘲笑刘备一番,嘲笑他被自己的义子戴了绿帽子。
    不过,那刘半仙却从这桩桃色事件之中,看出了可利用之处。
    于是,刘基眼珠子一转,便给陶商献上了一道恶心刘备的离间妙计。
    陶商跟他是一拍即合,命戴宗即刻返回幽州,跟时迁一起带着锦衣卫的细作们,在蓟城内外大肆散播安禄山跟马蓉的苟且丑事。
    锦衣卫干的就是这种煽风点火的差事,最是善长,不几日的功夫,便把这丑事传播的沸沸沸扬扬,不光是蓟城内外,就连远在北皮一线的汉国大军也人尽竭知。
    陶商知道那安禄山有反骨天赋,又敢搞刘备的老婆,那就证明他早就心怀鬼胎,对刘备存有逆心。
    这丑闻一散播,安禄山势必会遭到刘备的怀疑,陶商敢断定,他为了自保,绝对会趁着刘备身在前线,后方空虚之际,举兵谋反。
    尽管陶商现在还没有确遭的情报,证明安禄山已经谋反,但从戴宗带回来的情报来看,刘备如此匆匆北归,不惜使他的南侵之功再度功亏一篑,必是后院失火,不得不赶回去灭火。
    依目前的情况来推测,后院失火的原因只有两个:
    要么是安禄山已经起兵谋反,要么就是安禄山准备起兵谋反。
    不管是哪一个原因,刘基此计的目的皆已达到。
    兴奋之下,陶商拂手令道:戴宗,你即刻赶回去,密切监视汉军的动向, 同时叫时迁再大肆散播传言,就说刘备匆匆班师,就是知道了安禄山跟他皇后的丑闻,以班师为名回去杀他们这对奸夫。
    他这是要火上浇油,利用传言让安禄山心惊胆战,即使是还没有造反,也要被迫起事。
    诺戴宗慨然领命,双足那么一蹬,又如炮弹般射出,瞬间就消失无踪。
    陶商欣然起身,拂手喝道:传朕旨意,速速召集文武重臣往金殿议事,朕要向他们宣布一件重大决策。
    宫女匆匆将旨意传下,宦官们则即刻出宫,赶往诸位重臣府院,宣召他们入宫。
    此刻的陶商,精神已全都被兴奋所占据,一腔的早已熄灭。
    他便是伸手在黄月英丰腴的臀上,狠狠的抓了一把,歉意的笑道:爱妃,朕有紧急的军国重事要处置,今儿个就没办法滋润你了。
    陛下自当以国事为重,臣妾本来就没想要嘛,方才明明是陛下撩动臣妾的
    黄月英脸畔羞晕暗生,娇滴滴的抱怨,却又道:眼下刘备国中生乱,已被迫退兵,瞧陛下的意思,这一次应该是要发兵灭汉了吧。
    没错
    陶商重重一点头,鹰目中杀机燃起,冷冷的感慨道:当初七国并立,朕数年间扫平五国,本想一鼓作气灭了汉国,却不想接连有洪秀全,宋江造反生事,又有孙策海上入侵,如今内患皆平,再无后顾之忧,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此时不灭残汉,一统天下,更待何时
    陶商一席杀气腾腾的豪言壮语,道出了他的宏伟蓝图。
    黄月英也被陶商那气吞八荒的气慨所震慑,心情激动起来,便正色道:陛下乃千古第一圣君,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在陛下,臣妾相信,此战陛下必胜,刘备必败
    好好好,那朕就承爱妃你的吉言了,希望如此吧。
    陶商哈哈一笑,眼中却又掠起几分邪光,大手朝着她的丰臀又是狠狠一抓,坏笑道:爱妃放心吧,朕在离京之前,定会好好补偿你,朕包你一次销魂,足够回味无穷,撑到朕得胜还朝。
    陛下,你这张嘴越来越讨厌了呢本来还一本正经的黄月英,顿时被他撩拨到脸红到了耳根,含羞无限。
    哈哈哈陶商仰天大笑出门去,直奔金殿。
    片刻后,陶商已高坐在了金銮殿上。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马超,刘基,石达开,杨再兴,邓艾,秦琼,尉迟恭,武松等身在京中的文武重臣,除了闭关修炼的项羽之外,统统都聚集在了大殿之中。
    众臣看着眼中杀机凛然的天子,都隐隐感觉到,有大事将要发生。
    这件大事,不仅事关天下命运,还关系到历史的进程。
    陶商还没有宣布,众臣身上的血液便已悄悄的沸腾起画,猎猎战意已在胸中熊熊燃烧。
    众臣齐集已毕。
    陶商环扫一眼众臣,轻吸一口气,高声道:适才朕已经收到戴宗带回的消息,刘基的离间计已成功,安禄山目下多半已造反,大耳贼后院起火,已尽撤北皮之师,仓皇退还幽州。
    雷鸣般的声音,回荡在恢弘的大殿中,清清楚楚的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中。
    群臣精神立时大振,眼中兴奋的战火狂燃而起,激亢的议论声,响成了一片。
    尉迟恭第一个跳了出来,亢奋的嚷嚷道:陛下,大耳贼都跑啦,那咱们还在等什么,赶快尽起大军追击,灭了汉国,一统天下啊
    陛下,黑炭头这回嚷嚷的有理,大耳贼几次三番的入侵我大魏,杀害了我多少军民,现在该是到了我们复仇雪恨的时候了。马超也站了出来慷慨请战。
    紧接着,计策功成的刘基,也走出班来,激动的拱手道:陛下,如今交州青州之乱皆已平定,我大魏再无后顾之忧,而汉国又生内乱,此天赐给陛下灭汉的绝佳良机,此时不起倾国之兵一举灭汉,更待何时
    攻灭汉国,一统天下
    杀刘备,灭汉国
    请陛下下旨出兵
    臣愿为陛下踏平幽州,活捉刘备
    金殿之中,慷慨激昂的叫战之声,如潮水巨浪般惊起,一浪高过一浪,充塞大殿,几乎要将殿顶都掀翻了出去。
    陶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啪
    陶商的巴掌,狠狠的拍在了案几上,腾的站了起来,霸绝如狂的皇者杀气,瞬间汹涌而下,压迫群臣。
    众臣立刻都安静了一来,垂首而立,敬畏激动的目光,齐齐的仰望向了高高在上的天子,等着灭汉的天旨下达。
    陶商俯视群臣,深吸一口气,厉声道:大魏代汉乃是上应天命,下顺民心,朕岂能容许刘备那跳梁小丑割据一隅,如今天赐之机已到,朕自当顺应天命,尽起我大魏倾国之兵,扫平伪汉,一统天下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招 亲
    灭汉之旨,正式下达。
    鉴于大魏的二十余步骑主力,此前已经屯聚在了南皮一线,由韩信等几员大将统帅,以抵御汉军的入侵。
    故此番灭汉之战,陶商其实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动员军队,只需把从青州带回来的七八万军队,再增加两万兵马,凑齐十万大军开赴前线便可。
    此役,陶商将动用总计四十万大军用于灭汉,其中十万大军依旧部署于并州一线,牵制耶律阿保机的鲜卑铁骑。
    冀州方向,陶商将亲率三十万大军,尾追着刘备北上,长驱北进,直捣蓟京。
    由于陶商推算刘备并不知道,安禄山的叛乱其实是中了他的离间计,为了掩盖他将趁机灭汉的动机,陶商并没有大张旗鼓的率十万大军由邺城而发。
    陶商遂是下令,命马超邓艾等大将,率十万大军由大道而发,开往北部一线。
    至于陶商自己,则带着尉迟恭和伤愈复出的武松两员大将,率数百铁骑先行赶往南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