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银屏默默问道:云叔,你可知道我那叔父关胜,为什么不顾念兄弟血脉之情,非要跟我父亲关羽作对呢
赵云一怔,显然没有想到,关银屏会突然间提到关胜。
稍稍一顿后,赵云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好奇,说道:当初我向你父亲问起时,他只说关胜是你们关家的败类,发誓要把关胜碎尸万段,为你们关家清理门户,却并没有说关胜为什么会那么做,难道你已知道其中的隐情不成
这种不耻的旧事,我那自诩忠义的父亲,又怎么好意思跟你实话实说呢。关银屏苦笑着一叹,言语中已毫不掩饰对关羽的讽刺。
赵云神色立变,神色更加吃惊,似乎不敢相信,关银屏投降魏国也就罢了,竟然还敢讽刺自己的父亲是自诩忠义。
这般大逆不道,有违忠孝的转变,也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银屏,你竟然
云叔,你先别急着质问我为何不孝。关银屏打断了赵云,你听我把真相说完之后,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说着,关银屏便深吸一口气,把关胜告诉他的秘密,一五一十,一字不漏的讲给了赵云。
赵云整个人都愣住了,听到目瞪口呆,神色震撼无比,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现在,云叔你应该明白,我为什么要背叛他,为什么要对他不孝了吧,因为,那样的父亲,根本不值得我对他行孝。关银屏语气已变的愤慨起来。
赵云沉默不语。
他的脑海里思绪翻转,消化着关银屏跟他所说的,关于关羽不耻所为的真相,渐渐的,便对关银屏没有了开头那种质问的意味。
半晌之后,赵云脸上掠起几分苦涩,摇头叹道:他们两个所作所为如出一辙,怪不得会结拜为兄弟,原来两人的本性,根本就是臭味相投。
这一夫,却是轮到关银屏神色好奇起来,不由问道:云叔,你说的臭味相投,如出一辙是什么意思
赵云轻叹一声,便将刘备如何置关羽于死地不顾,拒不肯南下前来救援之事,也向关银屏如实道来。
关银屏先是身形一震,旋即冷笑道:怪不得陛下一直说,那刘备满嘴仁义道德,实则却是一个心狠手辣,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唉,我也是刚刚如梦初醒,看清了刘玄德的真面目,没想到才隔几天,连关羽的真面目也一并看清了,这个世界,还真是跟我想象的大不一样,大不一样啊
赵云神色黯然,默默的垂首叹息。
关银屏也感慨了半晌,这才想起了正事,便道:云叔,如今真相已然大白,你还要继续执着下去,为了刘大耳那个伪君子,宁死也不肯归顺大魏天子这个真正的明君,真正的天命之主吗
执着下去吗
关银屏一席话,令赵云心头为之一震,种种思绪绪,如潮水般从心底涌起。
他想起了刘备是如何虚伪的哄骗他,却心坚如铁的要抛弃了他们。
他想起了涿县城中,关羽如何狠心到把全城百姓都饿死,也要残忍的搜刮掉他们的救命口粮。
他又想起,方才关银屏跟他所说的,关羽是怎样害死自己的侄儿,抛弃了自己的母亲
那一幕幕黑暗龌龊的真相,如刀子一般,将他心中的执念,切的寸寸而断。
银屏啊,你这是想让我赵云做叛徒,让天下人耻笑赵云叹息着反问道,但语气却明显已动摇。
关银屏却正色道:云叔,那刘备虚伪卑鄙,不仁不义,你为这样的人尽忠而死,根本就是愚蠢,那样才会真正被后世人耻笑
愚忠
这两个字,如利刃一般,令赵云心头一疼,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
她说的对啊,我赵云乃是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岂能为了一个不仁不义的昏主,就这么屈死,那我不是太愚蠢了吗赵云的脑海中,一个理智的声音,不断的反问着自己。
此前在见识了刘备的虚伪绝情后,赵云早就寒了心,只是为了履行对刘备的誓言,方才冒险杀了回来,方才不肯归顺陶商。
而现在,听关银屏道明了关羽的所作所为,一番苦劝之后,赵云心中的执念不知不觉中已是达到土崩瓦解的边缘。
关银屏眼见赵云还有犹豫,不由就急了,厉声道:云叔,你一身武道,难道真就要这样白白的为大耳贼殉葬,被天下人耻笑吗
赵云身形剧烈一震,所有的犹豫,都在顷刻间瓦解一空。
沉吟许久,犹豫了许久,赵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毅然道:罢了,你说的对,刘备不仁不义,根本不值得我赵云为他去死,我决心归顺大魏皇帝。
赵云终于愿意降了。
云叔,你决不会为你今天的选择后悔的,我这就去禀报陛下,你且委屈一会。关银屏也长吐了一口气,欣喜而去,直奔大帐。
兴奋的闯入大帐后,关银屏便将赵云愿降之事,报与了陶商。
陶商精神一振,眼眸中不禁燃起了惊喜之色。
他原还担心关银屏实力不行,说降不了赵云,已经琢磨着请上官婉儿来,动用劝降天赋来招降赵云。
却不想,赵云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并没有被所谓的愚忠枷锁给困住,竟然这么快就决定归降了。
快,快把子龙给朕请来。陶商欣喜的喝道。
须臾,赵云便再次回到了大帐,这一次,他身上的绳索已被解开,卫兵们是客客气气的把他给请了进来。
再次看到陶商时,赵云的脸上已看不到丁点敌意,眼神已被对君王的敬重所取代。
他轻吸一口气,缓缓步上前来,拜于陶商跟前,不卑不亢,从容道:云愿归顺于陛下,从今往后为陛下舍生忘死,万死不辞,还请陛下收纳。
义薄云天的赵云,终于臣服在了自己脚下,心悦臣服
这一刻,陶商是何等的畅快,简直比打了个大胜仗还要高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子龙快快请起。陶商大步上前,亲手把赵云扶了起来,感慨道:朕原以为子龙你会执迷不悟,没想到朕还是看走眼了,子龙你当真是深明大义,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赵云则正色道:云和城中那两万将士,为了刘玄德舍生忘死,他却全然不顾我们的死活,把我们抛弃在了这座死城中,自己逃回了蓟城,这种不仁不义的昏君,云若再为他殉葬,便是那天下第一号的蠢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少女之心的转变
赵云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已对刘备失望之极,对关羽失望之极,所以才恍然觉悟,归顺陶商。
好子龙不愧是子龙,汉国人皆醉,唯你独醒陶商欣然大赞,朕得子龙,何愁汉国不灭,天下不平
眼见陶商如此器重,赵云心中稍安,却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情,望陛下准允。
子龙有什么话,但说无妨。陶商一拂手,大度道。
赵云便轻吸一口气,拱手道:实不相瞒,臣当日离开涿县之时,曾跟关羽许诺,无论结果如何,臣都会回来向关羽复命,臣虽然归降了陛下,却不想做那失信之人,恳请陛下准许臣往涿县城外,亲口把刘备不援的事告诉关羽。
原来如此。
陶商微微点头,心中暗赞赵云,果然是个守信的君子。
除此之外,臣还想借此时机劝说一下关羽,劝他不要再为刘备卖命,率两万兵马开城投降大魏,归顺陛下。赵云接着又道。
陶商眼中顿时精光一亮。
关羽这个人确实惹人厌,陶商早想宰了他,出一口心头恶气。
不过,如果能不牺牲自家士卒的性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涿县,还收降了两万精兵的话,这口恶气陶商倒也能咽得下去了。
何况,关羽乃是汉国大将军,又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他若是能归降自己的话,对刘备和整个汉国,将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想象一下刘备听到关羽投降之后,那震惊到要跪的德性,就着实是向人神往。
沉吟须臾,陶商一拂手,欣然道:朕岂能不让子龙你做言而有信的君子,子龙你要去劝降关羽就尽管去吧。
陶商竟然答应了。
谢谢陛下。赵云愣怔了一下,方才拱手感激,那意外的表情,显然是没有想到陶商会这么的信任他,答应的这么快。
陶商却又叮嘱道:不过子龙你也要千万小心,当心关羽恼羞成怒对你不利,毕竟刘备关羽这种人,急起来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做的。
听得陶商这般关心他的安危,赵云心中愈发感激,忙拱手道:多谢陛下关心,放心吧,臣自会小心,臣去去就回。
说罢,赵云拱手告退。
陶商答应了当然不会反悔,便传下旨意,大营任由赵云自由出入,还给赵云一匹好马,还了他兵器,让他单枪匹马直奔涿县南门。
望着赵云离去后,关银屏方才好奇道:没想到陛下竟对云叔如此信任,陛下这样放云叔前往涿城,难道就不怕云叔一去不回吗
朕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相信子龙,就像朕相信你一样。陶商豪然回答,语气之中,透着帝王般的自信。
关银屏娇躯微微一震,心中思潮澎湃,那看向陶商的目光中,除了敬畏之外,又平添几分钦佩。
如果说她先前归降陶商,一方面是因为对自己父亲绝望,一面方面也是畏于陶商的之威,虽归降了陶商,但对陶商的感情,更多只是敬畏而已。
如今,亲眼见识了陶商海一般的胸怀,非凡的气魄,她岂能不对陶商心生钦佩。
那一颗少女的心思,也在悄然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变化。
大营之外。
赵云离了魏营,单枪匹马,直奔涿县南门而去。
城上此刻正轮到了文丑值守,借着火光隐约瞧见有一骑而来,顿时心生狐疑,却叫士卒戒备,先不要急着放箭。
片刻之后,赵云进至了护城壕前。
借着城头火光,文丑一眼认出赵云,顿时大喜,忙叫道:是子龙回来了,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放子龙入城。
赵云却将盘龙枪一横,高声道:城门就不必开了,速去请关云长来城头吧,我有话跟他当面说。
文丑一怔,一时没转过弯了,便笑道:有什么话,等子龙你进了城,见了关将军慢慢说也不迟。
我是不会入城的赵云提高了音量,决然道:文将军你就不用再说了,还是快去把关云长请来吧。
文丑这下就笑不起来来了,赵云的态度让他心生了不好的预感,只得按下狐疑,喝令人速速去城中飞马请关羽前来。
此刻,县府之中,关羽尚自踱步于堂中许久,焦虑不安的等着赵云的消息,心里巴望着刘备赶紧来救他。
司马懿则站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心中不知在琢磨着什么,却没有如关羽那般充满了期待,似乎对刘备的来援,并不抱太大希望。
正当焦虑时,士卒却急匆匆来报,声称赵云已经回来,但却坚持不肯入城,要请关羽前往城头说话。
关羽顿时大喜,惊喜着赵云总算是回来,多半给他带回了好消息。
转眼关羽却又狐疑起来,既然赵云都回来了,却为何不赶紧入城,非要叫他往城头说话。
关羽也不及细思,忙是匆匆出府,策马直奔城头。
司马懿的心思不知比关羽要机敏多少倍,立刻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妙,只好怀揣着不安,也紧跟着一并前往城头。
片刻后,关羽怀着一腔的期望和狐疑,脚步匆匆的登上城楼,借着火光一望,城外果然是赵云。
关羽便招手道:子龙既然回来了,必是见着了天子,天子是否已在大举进攻魏狗拼力的要来救本将赶紧入城说话啊。
赵云深吸一口气,高声道:这里说话也是一样的,云此番突围,确实是见到了刘玄德,不过那里他却不是在进攻魏军,而是已经在北退蓟城的路上。
此言一出,城上关羽神色立变,文丑等一众将士们也个个神色惊变,无不是震惊失措,甚至都没注意到赵云已对刘备改称为了刘玄德。
你你说什么关羽声音颤抖,一时还没有转过弯来,没领悟到赵云言外之意。
赵云便提高声音,一字一句道:那我就把话说的再明白点,刘玄德已经决定抛弃关将军你,抛弃了涿县为他死守的两万将士,你们已经沦为了他的弃子
城头,先是一阵沉寂,接着就陷入了一片哗然。
那些饥寒交迫,吃尽了苦头的汉军士卒,个个惊到目瞪口呆,万万不敢相信,那个他们为之死战的天子,竟然如此无情的抛弃了他们,置他们的生死于不顾。
震惊之后,便是极度的失望,极度的悲愤,委屈的泣声,愤慨的骂声,渐渐在城头此起彼伏。
关羽的那那赤脸上,原本已涌起的希望,也顷刻间分崩离析,表情凝固在了愕然惊怖的一瞬。
不可能,天子跟本将情同手足,天子他绝不可能抛弃本将,绝不可能悲愤之下的关羽,不愿接受这残酷的事实,一声歇厮底里的沙哑怒吼。
关将军你跟刘玄德的确是情同手足,但在手足与江山之间,他显然已选择了后者。赵云一声轻叹,也许,只是关将军你一厢情愿的以为他把你当兄弟而已,其实在他心中,你一直不过是他可以利用的一颗棋子而已,既然是棋子,就要有被随时弃子的觉悟。
棋子
关羽的怒吼嘎然而止,无尽的激亢都哽在了嗓子眼,一张赤脸在扭曲,眼神也翻滚变化到看不出来是什么心情的地步,他的精神也正在急速崩塌。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刘备把他当作兄弟,他们兄弟三人追随刘备,不仅仅是为刘备而战,这打下的江山,也有他关羽的一份。
他以为,他和刘备一样,都是这天下棋局的棋手,却没想到,刘备只是把他当作棋子而已,是自己自作多情。
支撑他数十年的信念,如今却变成了谎言,被赵云戳破,这叫关羽如何接受的了。
他的旁边,文丑也激动的惊叫道:你说陛下要抛弃我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云眉头一凝,沉声道:到了现在,你还不明白吗,那我就把意思说的再明白点,刘玄德他抛弃了你们,在他眼中你们已经是死人,你们是被魏军杀光,还是自己饿死,都不再关他的事
文丑雄躯剧烈一晃,后退了半步,整个人都陷入了僵硬惊愕之中。
城头上,所有人都陷入极度的绝望和悲愤之中,任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满口仁义的天子,原来竟是这等不仁不义的嘴脸。
恍然间,他们都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竟然像个蠢子傻瓜一样,被刘备骗的团团转,还愚蠢到妄图为刘备死守到最后一人。
望着城头那一片惨淡的样子,赵云知时机已到,便轻吸一口气,高声道:关云长,那刘备虚伪无情,你们何必再为他愚忠下去,何不开城献降,归顺大魏,归顺大魏之皇
话一出口,关羽身形陡然一震,惊异的目光看向赵云,却没想到赵云竟然敢劝他归降陶商
刘备绝情是一回事,投降陶商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固然让关羽感到悲愤绝望,后者却是关羽死也不可能触碰的底线。
瞬息间,关羽勃然大怒,冲着赵云怒斥道:好你个大逆不道的赵云,你竟敢劝本将降魏,你好大的狗胆,难道你想造反不成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比我还狠!
关羽拳头紧握,眼中肃厉恼怒的杀机燃起。
赵云也深知关羽性情,早料到他会如此激烈,便淡淡道:刘备背信弃义,将士们为他舍生忘死卖命,他却说残忍无情,说牺牲将士们的性命就牺牲,此等不仁不义的无道昏君,根本不值得为他效忠死节,归顺大魏,才是明智之举。
赵云到了这个地步,对刘备也已全无尊敬,公然斥责刘备为无道昏君。
城头沿线,汉军士卒们听着赵云的斥责,心思翻转,个个都信念动摇。
关羽却怒到面红耳赤,眼珠子都快要炸将出来,蓦然又想起先前赵云口口声声称刘备为刘玄德,便猛然惊醒。
他便瞪着赵云,怒喝道:赵云,你这大逆之贼,你是不是早已投降了那陶贼,却来这里扰乱军心,诋毁陛下,妄图为那陶贼骗取涿县。
我赵云确实已归顺大魏,归顺了天子。赵云也不隐瞒,坦然承认。
此言一出,城上又是一片哗然,汉军上下皆没想到,赵云竟已先降了魏国,一时间人心更加动摇。
赵云却接着正色道:我赵云虽然降魏,但我所言却句句属实,我也并非是诋毁刘备,我只是念在同袍一场的情份下,不忍心让你们就这么白白为刘备而死,所以才向天子为你们求了一条生路,来劝你们归降大魏
赵云道出了真情,城上的汉卒是议论纷纷,在赵云的威望影响下,皆是动了投降的心思。
关羽心中的怒火,却已如火山般,狂喷而起,怒到那张赤脸都几乎要憋炸了的地步。
盛怒之下,关羽陡然间大吼道:赵云,你个卑鄙无耻的逆贼,投降陶贼也就罢了,竟然还有脸在本将面前诋毁天子,实在是厚颜无耻之极,本将今天就宰了你这个叛国之贼
骂罢,关羽便大手一挥,指着赵云咆哮道:弓弩手,给本将即刻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