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我们安插在燕京的情报,魏主陶商已下达了北犯我大辽的旨意,目下正在集结军队,预计此次魏国能够动用的兵力,应该在四十万左右
四十万
王座之上的李渊,听到这个数字后,不由暗吸了一口凉气,眉宇中透出了几分忌惮之色。
阶下文官武将们,也是一片哗然,一时惊议纷纷。
父王,魏国四十万大军来犯,我南院只有兵马不过六万,焉能挡得住陶贼四十万大军的进犯,事不宜迟,我们还是速派人赶往上京,向可汗求援吧。
阶下众臣中,大公子李建成第一个坐不住,站出来进言道。
此言一出,阶下众将们立刻点头,纷纷附议。
那石敬塘也附合道:大公子言之有理,末将等当年曾屡次跟陶贼交手,此贼用兵如神,极难对付,况且此番还是四十万大军来犯,我们绝难抵挡,必须可汗亲率主力大军前来,方能与陶贼一战。
李建成是李渊嫡系一派,石敬塘又代表着一众汉国降将,他二人都主张求援,自然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王座上的李渊,神色已然动摇,似乎也倾向于准备派人求援。
陶商就算起倾国之兵又如何,父王若是向可汗求援,岂非显得父王无能,儿以为,我们不但不需要向可汗求援,还当先发制人
就在这时,大堂上,突然间发出一个自信狂烈的反对声音。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惊天伟业
反对那人,一身英武之气,眉宇中透着果断与决毅,浑身上下都弥漫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往人中间一站,便有鹤立鸡群的气势。
那年轻人,正是李渊次子,李世民。
先制人世民,快,怎么个先制人李渊眼眸一亮,朝着他拂了拂手。
李世民便走了出来,站在了大堂中间,郎声道:那陶商以为他国力强盛,我们面对他的进攻,只能坐守,我们却偏要给他来一个反其道而行。
他手一指壁上所悬地图,所以,儿以为我们应当趁着魏军集结未毕之时,抢先一步率大军南下,袭破雁门关,直取晋阳,杀陶商一个措手不及,等到他反应过来之时,我们已经拿下晋阳
话锋一转,李世民愈加自信,抬手往地图上一划拉,豪然道:晋阳乃并州心脏所在,晋阳一得,魏国在并州的统治必当土崩瓦解,介时我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拿下整个并州,那时我们据有太行之险,别陶贼有四十万大军,就算是他有百万大军,我们难道还怕他不成
抢攻晋阳,夺取并州
李渊身形猛然一震,眼眸中立时掠起了一丝精光,仿佛瞬间被儿子的蓝图给打动。
他腾的站了起来,拳头紧握,作势就要做出决断,可话到嘴边时,却又咽了下去。
他陷入沉吟不语。
大堂中,众将却因李世民这番话,顿时炸开了锅,一时间议论纷起来。
大公子,你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点吧,别忘了娘子关有魏国名将张郃驻守,晋阳城还有魏国宿将樊哙,这一关一城坚固无比,我们就算是突袭,又岂是一时片刻能够攻陷的,何况并州还有卫青和五万魏军,又怎会坐视我们从容攻关围城。
众将中,降将代表石敬塘,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石将军所言甚是,大公子此计虽妙,但成功的机率却只怕不大啊。张辽也表示了反对意见。
而这时,保持沉默已久的李建成,嘴角也扁了扁,用讽刺的口吻道:二弟,为兄知道向来是足智多谋,但你这一次的计谋,实在是太过异想天开了,咱们好端端的冒这个险做什么,早点向可汗求援,等我主力集结完毕,再跟陶商正面一战不是更稳妥么。
那样做,只会令我们陷入被动防守的局面,错过了主动出击的大好时机。李世民立刻反驳道。
被动有什么不好李建成不以为然道,被动好歹会稳妥,似那样冒险出击,虽然主动,却有可能酿成大祸,可汗封父王为南院大王,执掌长城以南军政大事,父王的责任只是守住南院之地便是,那么费力的冒险主动进攻,对父王又有什么好处。
李世民鹰目一凝,用讽刺的口吻道:大哥,做人要有远见,岂能只顾眼前之利。
什么你什么你是在讽刺我短视吗李建成立刻脸一沉。
大堂上,眼看着李家两兄弟,就快要争执起来。
李渊见苗头不对,便手一挥,喝道:行了,你们两兄弟就不要再争执了,究竟要怎样,还需要容本王想一想。
李渊一话,那两兄弟也就不好再争吵,只得闭上了嘴巴,拱手告退。
其余大臣也尽皆告退,片刻之间,堂中众臣便走的一个不剩。
就在李渊刚想松一口气时,脚步声又响起,抬头一看,却见是李世民去而复返。
世民,本王就知道你会回来。李渊招了招手,示意李世民近前,态度比先前在大堂中议事时,少了几分王者威严,却多了几分为父者的慈爱。
李世民步上前来,拱手低声道:父王,关于之前的军议,儿有几句心理话想跟父王明言。
李渊明白他的言下之意,遂是拂手喝令左右闲杂人等退下,大堂中,只余上了他父子二人。
李渊这才淡淡道:此间已无外人,你我父子之间没什么好隐瞒的,你有话直吧。
李世民兴吸一口气,忽然间郑重其事的问道:父王,儿就想问一句,以父王的雄心壮志,难道当真甘心臣服于那耶律阿保机麾下,替他看家护院吗
此言一出,李渊脸色立变,急是瞪眼喝斥道:世民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怎么能的出口
是父王父王与我之间,没什么好隐瞒的,儿才产出心里话。李世民却无所畏惧,坦坦荡荡道。
你
李渊想要教训他,话到嘴边,却还是咽了下去,只衣袖一甩,叹道:可汗与为父乃是结义兄弟,他待为父不薄,封为父为南院大王,委以长城以南军政大事,为父岂能辜负可汗的厚待和信任。
信任李世民冷笑一声,耶律阿保机若真信任父王,却为何亲自任命耶律斜轸为云中太守,把云中郡这个咽喉之郡,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他这分明是不信任父王,要派耶律斜轸监视钳制父王。
李渊眉头一凝,仿佛心头扎的那根刺,被儿子触碰了一下。
李渊这个南院大王,名义上掌管着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和代六郡,至于其余渔阳,上谷等幽州诸郡北部那些县,并非是辽国长城以南的核心地区。
这六个郡,呈带状分布在并州北部一带,而云中郡,正好位于几郡之间。
云中郡的太守,正是鲜卑大将耶律斜轸。
耶律阿保机的这招安排,意味着李渊只能替他看家护院,倘若有异心的话,耶律斜轸凭借着云中一郡,可以轻松的把李渊的地盘从中截为两断。
这也就是,李渊如果是一条蛇的话,七寸之地,始终被耶律阿保机紧紧攥在手里。
再厚待。李世民的语气又愤愤不平起来,想当初耶律阿保机跟慕容垂争夺鲜卑大单于的位子,这并北诸郡本是握在慕容垂的手中,若非父王凭借着咱们李家在并北的威望,反了那慕容垂,他耶律阿保机又岂能夺下大单于之位,更别提今日当上大辽国皇帝。
咽了一口恶气,李世民接着道:那阿保机当初为了利用父王,主动跟王父结为兄弟,还信誓旦旦的许诺,等他坐稳了大单于之位,就扶持父王你据并北诸郡,自立为帝可现在呢,他倒是好,当上了大辽可汗,却忘了当初的承诺,父王非但不能跟他平起平坐,却变成了他的臣子,为他看家护院,这就是他对父王的厚待吗
李渊是越听越气,积聚于胸多年的怨气,被李世民这番话,一股脑的给挑燃起来。
啪
他猛一拍案几,愤然道:耶律阿保机,当初若非是本王相助,他焉能有今日的威风,他却言而无信,竟让本王做起他看家护院的走狗,本王已经忍他很久了
看到李渊终于被激起了怒火,李民世嘴角悄悄钩起一末欣慰的暗笑。
不过
李渊怒气来的快,去的也快,转眼又变的顾虑起来,眼下云中郡有耶律斜轸在,石敬塘,张辽这些汉国降将,对为父也未必死心塌地,为父空有南院大王之名,却无南院大王之实,就算心存他念,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着,李渊又摇头一叹,神情落寞起来。
这就是儿向父王提议,一定要先制人的真正原因李世民英武的脸上,却浮现一丝得意的诡色。
李渊眼前精光一闪,忙道:世民,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妨直言。
李世民便不再拐弯抹角,直言道:父王之所以不敢跟耶律阿保机翻脸,无非是地盘不够大,实力不够强而已,如果我们能不靠耶律阿保机的主力兵马,就能够攻下晋阳,进一步夺下并州,那这些从魏国手里抢来的地盘,便都将牢牢的被父王掌握在手中。
咽一口唾沫,李世世冷笑道:到了那个时候,父王就有了足够的实力,跟那耶律阿保机翻脸,自立为雄,介时凭借着并州之险,父王便可从容的周旋于魏国和辽国之间,无论是陶商还是耶律阿保机,都将拿我们没办法,待天下有变之时,父王再率大军杀下太行山,何愁不能成就一番惊天伟业
惊天伟业四个字一出口,李渊一双眼睛顿时就亮了。
三更补上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往火坑里带
李渊眼睛亮了,眼眸中燃烧起了希望,燃烧起了雄心,猎猎如狂。小说
没错,世民你说的没错兴奋的李渊,再次拍案而起,并州表里山河,是割据的绝佳之地,而今魏辽两国争锋,正是本王周旋于他们当中,成就大业之时。
李世民见父亲被说动,不由大喜,欣然道:既然如此,那父王还等什么,即刻下令集齐我们的人马,杀奔雁门关而去吧。
说到用兵,李渊眼中的兴奋火焰,立时熄灭了大半。
他一屁股又坐了下来,脸上重新浮现出了重重顾虑,叹道:你此计的大方向是不错的,只是石敬塘也说了,雁门关有张郃镇守,晋阳城有樊哙驻守,此二人皆乃当世宿将,我们想抢在陶商大军来援之前,拿下此二处,只怕非是易事。
顿了一顿,李渊又道:还有,倘若为父尽起大军南下,那陶商却来了一个围魏救赵之策,一路兵马前去救晋阳,另一路兵马则由居庸关杀奔平城,那时当如何是好。
儿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
李世民却从容一笑,拱手道:儿向父帅表举一人,此人姓李名靖,乃是我李氏一族的旁支,此人精通兵法,用兵神出鬼没,三千兵马能被他用出三万的效果,介时儿率大军去袭晋阳,父王则与那李靖守平城,不消多少兵马,必可保得平城不失。
这李靖当真有这么神奇李渊一脸惊喜,似乎不敢相信。
儿敢以性命做担保李世民斩钉截铁道。
李渊松了口气,微微点头,却又道:就算这李靖神奇,能助为父守住平城,那雁门关呢,晋阳城呢你拿什么来速破这两座坚城险关
父王,难道你忘了,我们李家还有一件无坚不摧的神兵利器吗李世民的嘴角,钩起几许玩味冷笑。
神兵利器。
李渊先是一怔,接着眼眸中精光一闪,旋即哈哈大笑道:若非世民你提醒,本王险些就忘了,我李家确实还有一件神兵利器,哈哈哈
得意的笑声,回荡在大堂中。
那父王意下如何李世民也松了一口气,笑问道。
还用说么。李渊一拍案几,第三次站了起来,大手一挥,传本王之命,速速集结我南院大军,克日南下,先破雁门,再取晋阳
李世民大喜,忙拱手赞道:父王英明,儿这就去准备。
准备什么准备带着我李家去送死吗
就在这时,屏风之后,突然间响起一声清冷讽刺的女子声音。
李家父子吃了一惊,不约而出的寻音望去,却见屏风后面,缓缓转出一名亭亭玉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英气的清丽女子。
秀宁,你什么时候进来的,怎么也不作声,把为父吓了一跳。李渊不高兴的抱怨道。
这女子,正是李渊的长女,李秀宁。
李秀宁步出堂前,向着李渊福身一礼,淡淡道:秀宁也是刚刚进来不久,持到父王正在军议,所以就没有站出来打扰,适才军议散了,正想出来跟父王说话的时候,不想三弟就进来了。
李家父子对视了一眼,眼中透出几分做贼心虚的表情。
李世民便呵呵一笑,问道:这么说,我跟父王方才的谈话,大姐都听到了不成
一清二楚李秀宁语气硬冷,斥责道:世民,你是吃错药了么,为什么要唆使父王做那样的蠢事,你想让我们李家死无葬身之地吗
李世民眉头一皱,不悦道:大姐,你这话就有些危言悚听了吧,我明明是要帮父王成就大业,你怎么能说我是要带着李家死无葬身之地呢。
还嘴硬,你就是太过自负了
李秀宁愈加生气,厉声道:那魏帝陶商何等的强悍,当年仅从一个纨绔子弟,硬生生的灭了天下群雄,一统华夏,多少跟他作对之人,都死在了他的刀下,你却自不量力,想要怂恿父王去跟他作对,你不是带着我们李家去找死,还能是什么
李渊脸色微微一沉,显然是听到自家女儿,对陶商如此盛赞,心存有不悦,却又没有开口。
李世民则冷哼一声,依旧是一脸自信道:大姐你说的没错,那陶商确实是强,但那又怎样,父王乃是天命之主,注定了要成就一番帝业,登上帝位,我们李家也注定要成为皇族,这是我们李氏一族的使命,就算那陶商再强,我们也要放手跟他斗上一斗,否则,我们就不配做李家儿郎。
儿子的一番豪言壮语,再加上什么天命之主的吹捧,听的李渊是心中舒服,暗暗点头。
什么我们李家的使命,世民,我看是你自己野心太大,太想当皇帝了,才这么怂勇父王的吧。李秀宁讽刺道。
此言一出,李世民眼中立时闪过一丝窘色,似乎内心中的想法,被自家姐姐给一语点破。
但那一丝窘色,一闪而近,李世民旋即正色道:大姐,你这是什么话,我这是一心一意为父王,为了咱们李家着想,就算父王将来登基称帝,那太子也应该是大哥,跟我没有半点关系,我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父王,为了我们李家,大姐你怎么能这么说我。
李世民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听的李渊心中感动,不由微微点头,表示赞赏。
好吧,就算你是为了我们李家,但你也不能以这样大义凛然的名义,就把我们李家往火坑里带,去跟魏主作对,我们李家绝没有好下场李秀宁语气斩钉截铁。
李世民也被呛的不爽了,脸色一沉,冷冷道:大姐口口声声说我要把李家往火坑带,那我倒要反问一句,不采取我的计策,我们还能怎么办。
归顺大魏
大堂中,瞬间死一般静寂。
李家父子惊异的目光,望着李秀宁,似乎不敢相信,她竟然能说出样的话。
死寂半晌,李世民才激动的斥道:大姐,你是疯了么,父王乃是天命之主,我献这计策,就是要助父王成就帝业,才好不为耶律阿保机看家护院,你却想叫父王去降那陶商,被他个暴君踩在脚底下,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天不天命,可不是你说了算
李秀宁的语气也陡然加重,厉声道:我只看到,那陶商崛起于寒微,多少次死里逃生,逢凶化吉,最终一统天下,要说天命之主,他才应该是真正的天命之主
大姐,你怎么
你闭嘴,听我把话说完
李秀宁厉声喝断了李世民,神情愈加肃然,向着李难渊一拱手,父王,依女儿之见,那耶律阿保机绝非陶商对手,辽国也早晚会被魏国所灭,我们无论是自立也好,为耶律阿保机卖命也罢,都只有死路一条,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以南院诸郡归顺陶商,如此一来,等于是立下一大功,那陶商乃是赏罚分明的英主,介时必会厚待父王,我李家才能在魏国立足,世代荣华富贵不绝啊。
李秀宁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想要劝阻李渊的野心,换来的却是李渊越来越阴沉的表情。
她话音方落,李渊便猛一拍案几,沉声喝道:够了荣华富贵在本王眼中,连粪土都不值,本王岂是那种甘心屈居人下之徒
可是父王
行啦,你不必再说了。李渊拂手喝断,一脸的不爽,国家大事,岂是你一个女儿家妄议的,这件事宁儿你就不用再多管了,咱们李家的前途命运,自有本王与你的兄弟们来把握,你就不用操心了。
父王
你退下吧,本王你二哥还有要事要议李渊拂了拂手,一脸厌恶的样子,要哄她走。
李秀宁知道再劝什么,只好摇头一声轻叹,无奈的退出了大堂。
堂门重新关上,李秀宁仰望头顶乌云,就如同她的心情一样阴云密布,幽幽轻叹道:大魏之皇无敌于天下,世民他野心太大,不自量力,非要一意孤行,恐怕我李家难改覆灭的命运了,唉
第一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