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7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陶商攻入了辽人的都城,自然是新仇旧恨一起算,决无手软,要把辽人杀个干干净净,斩草除根。
    一时间,城中是血流成河,鬼哭狼嚎,宛如地狱一般。
    那些贪财的辽国贵族们,为了带走钱财没有及时逃走,这时却连命也带不走,统统都被歼灭在了城中。
    陶商立于城门,巍巍身躯如天神般屹立,血腥的目光,俯视着已成血海的城池,欣赏着己军将士,血洗这座辽国的都城。
    然后,他的目光望向了遥远的北面,口中冷冷道:收拾完了耶律阿保机,铁木真,下一个就轮到你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枭雄的落日
    黄昏时分,杀戮结束。
    整个上京城名符其实的是被血洗了一遍,一城的辽人被杀者,数量达四万之众,这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辽国王公贵族。
    当然,这些贵族们靠着从汉地抢掠而来,堆积如山的财富,也统统都落入了大魏手中。
    除此之外,上京城地处水草肥美之地,周边本就有数以万计的牧民,现在又聚集了数倍从西部逃来的牧民,放牧的牛羊马匹,数量更是达到了七十万余头。
    这一战之后,辽国覆没,这七十万余头的牛羊马匹,也统统落入了陶商。
    堆积如山的财富,多达七十万头的畜牲,这是何等丰富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足以抵消此番伐辽之战,陶商所需要的军费开销。
    当天,陶商便下令把其中的十万只羊拉出来宰了,分发给四十余万将士,以犒劳他们拼死奋战之功。
    赏赐发下,三军将士是欢声雷动,感恩的山呼万岁声,响彻草原上空。
    上京城,辽国伪皇宫。
    这座耶律阿保机动用了数万奴隶,苦心仿造燕京苦心营建的皇宫,如今也落在了陶商的手上。
    金殿,陶商高坐在本属于耶律阿保机的龙座上,目光俯视,仿佛整个万里草原,皆已被他踩在脚下。
    片刻后,脚步声响起,一身是血的颜良被押解入大殿之中。
    神色灰暗的颜良,面对高高在上的陶商,不自禁的打了个冷战,仿佛被颜良的帝皇之威所慑。
    他却又强撑起身体,傲然屹立不跪。
    “大胆颜良,身为天子手下败将,天子在此,焉敢不跪!”杨业厉声喝斥道。
    颜良远远瞟了高高在上的陶商一眼,鼻子一哼,傲然道:“我颜良虽然败了,我也是顶天立地的男儿,岂能向你屈膝,要杀便杀,休要废话!”
    这颜良,倒是有几分气概。
    陶商心中暗自欣赏,却将脸一沉,拂手喝道:“既然你想求死,朕就成全你,来人啊,把他拖出去,给朕五马分尸!”
    号令传下,杨业一招手,几员武卫卒便扑上来,要将颜良拖走。
    生死时刻已然到来。
    颜良心中不禁涌起深深凄凉,便想自己这十几年来,投奔了多少主公,逃了又逃,最终却还是逃不出陶商的手掌心,实在是一种讽刺。
    “天意难违,也许,这就是我颜良的命吧”
    心中一声长叹,颜良将胳膊一甩,挣脱左右那些士卒,傲然喝道:“都给我让开,我用不着你们动手,我自己会走。”
    说罢,颜良一转身,昂首大步而去,一副袒然赴死,无所畏惧的架势。
    “陛下,且慢!”这时,犹豫了许久的赵云,忽然开口。
    陶商一抬手,武卫卒们拦住了颜良。
    赵云便站了出来,向陶商一拱手:“陛下,这颜良虽与大魏作对多年,却也是个忠义之士,只是为了报当年袁家对他的恩情而已,臣请陛下看在他忠义的份上,给他一个归顺大魏,为陛下效力的机会。”
    陶商沉吟片刻,方道:“看在子龙求情的份上,颜良,朕就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肯归顺大魏,你我之间的前尘旧怨,朕就一笔钩销。”
    颜良身形一震,惊异的目光看向陶商,显然是没有想到,陶商竟然会如此大度,竟会给他一条生路。
    要知道,他颜良可是自袁绍时代起,就跟陶商作对之人啊。
    这份气度,不禁令颜良暗生了几分敬意。
    一时间,他沉默不动,心中信念虽已动摇,却又犹豫不决。
    陶商看了一眼赵云。
    赵云便走向那位曾经的旧日同僚,轻叹一声,劝说道:“颜子正,袁氏一族非是天命之主,你为他们报仇,跟天子做对至今,已经算是对得起他们,尽了忠诚的本份,如今天子这等宽宏大度,不计前嫌,你难道还要再执迷不悟下去吗?”
    赵云一席话,听的颜良是心头无比震撼,那残存的坚持,就此瓦解一空。
    沉吟了半晌之后,颜良长叹一口气,转身双腿一屈,跪在了阶前,拱手道:“陛下如此气度,当真乃是真命之主,袁氏覆没于陛下之手,也是他们的命,承蒙陛下不计前嫌,臣颜良愿归陛下,为大魏赴汤蹈火,还请陛下恩准。”
    颜良,终于肯归降了。
    陶商哈哈大笑,欣然下阶,将颜良扶起,拍着他的肩道:“颜子正,你终于想明白了,朕等你归降,可是等了很多年啊。”
    “惭愧惭愧,臣此时才想明白,当真是愚不可及。”颜良愧然笑道。
    “不晚不晚,一点都不晚。”陶商心情大好,笑道:“今天朕就跟子正你喝他个一醉方休。”
    颜良心中松了一口气,跟着也大笑起来。
    当下陶商便叫颜良先退下,命扁鹊先给他治伤,却命将那耶律阿保机拖来处置。
    他大步上阶,重新坐在龙座之上,一双鹰目中,重燃凛凛杀机。
    片刻后,两名士卒将那死狗一般的俘虏拖了进来,扔在了地上。
    这就是耶律阿保机,辽国的开创者,号称草原上最伟大的君王,此时此刻,却双腿粉碎,一身狼狈惨烈的趴在地上。
    陶商俯视着那具残躯,沉声道:“耶律阿保机,朕容忍了你这么多年,你不自量力,侵我大魏,杀我子民,还妄图染指我华夏,你可曾想到,自己会落到今日这种地步。”
    耶律阿保机颤巍巍的抬起头,惊惧的目光看向陶商,口中咬牙道:“我恨啊,只恨当初没有尽全力去帮刘备,才落到今日的下场,我恨”
    “你以为,就算你当初没跟刘备互相算计,就算你二人齐心协力,就会是朕的对手吗,笑话!”
    陶商不屑一哼,目光中尽是藐视,仿佛视他为蝼蚁一般,举手之间就可以捏碎。
    耶律阿保机身形一震,被陶商的霸绝自信所慑,深深的震撼。
    就在他张口还想说什么的时候,陶商已赖的再跟他废话,拂手喝道:“来人啊,把这个胡酋给朕拖下去,把他吊在上京城门上,让他自生自灭,朕要让草原上所有的胡虏记住,犯我华夏者,耶律阿保机就是他们的下场!”
    号令传下,武卫卒一拥而上,将耶律阿保机拖了下去。
    “陶商,我耶律阿保机就算是做了厉鬼,也绝不会放过你,我不会放过”
    耶律阿保机嘶哑悲愤的叫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血印在殿中。
    啪!
    陶商拍案而起,欣然笑道:“传令全军,尽情喝酒,尽情吃肉,吃饱喝足,养好了精神,随朕去灭了铁木真!”
    玄菟郡,高句骊城。
    南门城楼的正对面,一座高台已被高高的树起,高台之上,完颜阿骨打被反绑在柱子上,正在执行千刀万剐之刑,浑身上下被割的血肉模糊,痛苦到连嚎叫的力气都没有。
    正对的南门城楼上,成吉思汗铁木真正面无表情的欣赏着完颜阿骨的惨烈。
    他的身边,木华黎,赤老温,哲别等大将,个个神情得意,目光中喷涌着兴奋血腥的火焰。
    而多尔兖,年羹尧,洪承畴等降臣降将,一个个则默默不语,耳听着完颜阿骨打的惨叫声,每叫一下,他们的心中便跟着打个冷战。
    当陶商在征伐辽国之时,铁木真也开始了他的扫平女真之战。
    在诸葛亮的献计下,铁木真派人与大日国的孙策,结成了海上之盟,相约瓜分完颜阿骨打的地盘。
    那孙策正恼于完颜阿骨打入侵他的韩半岛三郡,当即与铁木真一拍即合,尽起日国华国之兵登陆韩半岛,与蒙古军南北夹击女真。
    势单力薄,被陶商重创的完颜阿骨打,如何抵得住两路强敌的夹攻,在连战连败,众叛亲离之后,终于在最后的玄菟一役,被铁木真生擒。
    铁木真当然也不会手软,当即下令将完颜阿骨打凌迟处死,以彰显他的威势。
    高台之上,完颜阿骨打在发出了最惨烈的一声嚎叫之后,终于没了声音,一动不动,就此毙命。
    铁木真的脸上,这才掠起了一丝满意的冷笑。
    就在这时,一名斥侯匆匆而上,拱手道:“启禀大汗,魏军已攻破上京,辽国已灭!”
    铁木真身形一震,脸上的冷笑骤然消息,眉头跟着就皱了起来,眼眸中涌起了一层阴沉沉的乌云。
    他的目光转向了西南方向,口中冷冷道:“陶商,终于到你我交手的时候了,就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这个世界的天命之主吧。”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最后的联手
    高句骊城,郡府正堂。
    处决过完颜阿骨打之后,铁木真把文武重臣,统统都召集起来,将魏军已攻灭辽国的消息,道与了众臣。
    大堂中,顿时一片哗然。
    无论是曾经的女真旧臣,诸如洪承畴,多尔衮,还是曾经的汉臣庞统,房玄龄之流,一个个都被这个消息所震惊。
    要知道,他们当年可是都败在过陶商的手下,对陶商的强大深有感触,如今辽国一灭,陶商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蒙古国,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再次面对陶商这个恐怖的对手。
    一败再败的他们,心中焉能没有一丝忌惮。
    “大汗,辽国已灭,我大蒙古国与魏国的决战已势在必行,这一仗是无法避免的。”新投奔的诸葛亮,却无一丝惧意,神情语气慨然。
    铁木真微微点头,却道:“本汗欲一统天下,很早以前就已把陶商定为了最后的对手,本汗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大汗,我蒙古国与魏国的决战势在必行,我相信,大汗乃天命所在,必会取胜!”
    庞统先是一阵慷慨,接着却话锋一转,“不过,这个陶贼实在是诡诈多端,用兵如神,天下群雄有多少都灭在了他手中,现在连耶律阿保机也被他所灭,我们就算与他交手,也万万不可轻敌啊。”
    庞统话音一落,什么房玄龄,什么洪承畴,无不是跟着附合,提醒铁木真千万不可轻敌。
    看到这么多人泼冷水,铁木真眼眸掠过一丝不悦,目光却转向了诸葛亮:“孔明,依你之见,本汗当如何跟那陶商决一胜负?”
    至从诸葛亮前来投奔,献上先灭女真的计策,并且成功之后,成吉思汗对他已是极为信任,甚至有些过了最早投奔的贾诩。
    如今贾诩与太子忽必烈留守漠北大都,诸葛亮自然就成了铁木真最信任的谋臣。
    诸葛亮看似胸中早有帷幄,当即摇着羽扇,洋洋洒洒道:“士元他们所说不无道理,那陶贼确实极为了得,绝不可小视,臣以为,光凭我们大蒙古的实力,想要一口气吃掉陶贼不太稳妥,这一战,我们当调动全天下的反陶势力,与那陶贼进行一战。”
    “全天下的反陶势力?说下去。”铁木真目露精光,点着头道。
    诸葛亮羽扇一指东南方向,说道:“那陶贼眼下还没有能远赴漠北,直接进攻我大蒙古国,臣料想他必会先来夺取满州,今大汗已与孙策瓜分了满州,可以说孙策的利益已与我们绑在了一起,大汗当派使者前去向孙策晓以利害,邀他尽起日国之兵前来,与我军联手,共抗陶贼的入侵。”
    蒙日联军?
    共抗大魏!
    铁木真眼中精光闪烁,微微点头,显然对诸葛亮的这个提议,很是肯。
    诸葛亮接着羽扇又一指西面,“当年远遁西域的曹操,已一统西域诸国,建立了西秦,大汗还当派使者急赴西秦,邀曹操尽起秦国之兵东进,威胁玉门关,抄了陶商的侧后,让他尾不能相顾。”
    西秦!
    曹操!
    铁木真眼中燃烧起了兴奋,他仿佛已从诸葛亮勾勒的蓝图中,看到了一个宏伟的画面。
    西秦,大日国,这两个硕果仅存的国家,也是现在他唯一能够利用,跟陶商对抗的势力,到了这个时候,自然要调动起一切能够对抗的陶商的力量,才十足的把握,跟陶商一决胜负。
    铁木真沉吟片刻,猛一拍案几,腾的站了起来,摆手喝道:“本汗就用孔明的计策,即刻派出使者分往东西,邀曹操和孙策跟本汗联手,共灭陶商,瓜分魏国!”
    成吉思汗的号令传下,当天,便有两队使者,急匆匆的离开高句骊城,一个前往西秦,一个前往韩半岛。
    乐浪郡治所,日国西京,平壤城。
    自孙策率八万日军主力,登6韩半岛,与蒙古军合灭女真之后,孙策便率大军驻扎于平壤城,并没有班师倭岛,反而把平壤城提升为了日国西京,与倭岛上的东京遥相呼应。
    因为孙策同样感觉到,陶商与辽国的战争已进入了最后阶段,很快就会分出胜负。
    根据周瑜给孙策拟定的战略,一旦陶商兵败,则辽国必定实力大增,介时必会抽出神来收拾已经在辽国侧后构成威胁的蒙古国。
    那个时候,他孙策的战略便是撕毁与铁木真的盟约,改与耶律阿保机结盟,趁机把铁木真的势力赶出满州,把整个辽东,以及原先的高句丽国地势,纳入他日国的版图。
    如此一来,他孙策就等于是大6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得到了辽东这片产马之地,便可大兴骑兵,一举扭转他的日国善水战而不善6战的劣势。
    然后,是联辽灭魏,还是别的什么方略,那就要从容的多了。
    当然,在周瑜眼中,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他自然也不能不做两手准备,以防耶律阿保机不争气,也被陶商所灭。
    那个时候,魏国的兵锋,必然直指辽军,铁木真和他孙策,都将变成陶商下一个目标。
    失败,包括辽东郡,乐浪郡,吉林郡,百济郡,新罗郡这五个他辛苦多年才从大6窃取的郡,都将被陶商夺走,他孙策便将永远被赶下大海,赶回倭岛,只怕永世都将没有能力再杀回大6。
    无论如何,辽东五郡,都必须死守。
    不惜代价!
    大堂中,孙策收敛了思绪,目光看向了周瑜:“公瑾啊,你觉的陶商跟耶律阿保机间的这场战争,谁将取胜。”
    周瑜沉吟半晌,方叹道:“时值如今,臣已经不敢妄作论断,毕竟,耶律阿保机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陶商啊。”
    周瑜的言语中,透着一股不自信,一种对陶商的深深忌惮。
    孙策刚要说话之时,堂外卫兵入内,报称成吉思汗的使者已连夜赶到,正在堂外求见。
    “请进来吧。”孙策一拂手,眉宇间却透着几分疑色。
    片刻后,使者匆匆入内,拱手道:“下官见过陛下,我家大汗不久前已收到消息,辽国已被陶商覆灭,耶律阿保机已死,我家大汗料定那陶商必会尽起倾国之兵来犯关外,特命下官前来,邀天皇陛下起倾国之兵,前去与我家大汗会盟,合我两国之兵,共抗陶贼。”
    辽国覆灭!
    这个消息,如一道惊雷落入堂中,令孙策君臣无不为之变色。
    尽管他们已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听到这个消息时,却仍难免震撼。
    “没想到,这个耶律阿保机竟然败亡的这么快,大大出乎臣的意料啊,这个陶贼”周瑜既是感慨,又是震惊,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大堂武们议论纷纷,无不为之震动。
    孙策心情也波动了许久,方才平伏下来,深吸一口气,默默道:“看来,这一战是注定逃不了的,也该是跟陶贼进行最后决战的时候了。”
    西域,交河城今吐鲁番。
    城头之上,一面面“秦”字大旗,在火炎烈烈之下,猎猎飞舞。
    这座曾经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车师国的都城,如今已变成了西秦国的新都城。
    皇宫,那一座高台之下,曹操负手而立,苍老的目光,凝望着东方,久久不动。
    那遥远的家乡,那玉门关内的中原沃土,那无时无刻不想再一次踏足。
    今日,西域已然一统,麾下雄兵十万余,秦国的力量恢复,也让他燃起了卷土东归的希望。
    “启禀陛下,蒙古国的大汗已派了使臣前来,正在金殿中候见,陛下见还是不见?”身后响起了姜维的声音。
    “蒙古国?就是那个自封成吉思汗,叫铁木真的人?”曹操转过身来,目光中流转着几分疑色。
    显然,虽身处西域,但曹操却无时无刻不关注着东方之事,连成吉思汗的存在都一清二楚。
    “正是此人。”姜维答道。
    “那派使者来找朕有什么事?”曹操并没有急着接见那使者。
    姜维轻叹一口气,沉声道:“据那使者声称,陶商于前不久已攻灭了漠南草原上的辽国,那成吉思汗派他前来见陛下,正是想联合我大秦,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