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维轻叹一口气,沉声道:“据那使者声称,陶商于前不久已攻灭了漠南草原上的辽国,那成吉思汗派他前来见陛下,正是想联合我大秦,请陛下率我大秦王师兵进玉门关,与他的蒙古国,还有孙策的大日国,联手攻灭魏国,瓜分中原。”
“那陶贼,这么快就灭了辽国?”
曹操身形一震,目光中涌起惊色,显然他也听说过辽国的存在,也知道这个国家的强大,自然会对其这么快为陶商所灭感到吃惊。
震惊片刻后,曹操很快平伏下心情,负手踱步许久,长长吐一口气,转身之时,苍老的眼眸中已燃起了复仇的杀机。
“看来,朕杀回中原,找那陶贼报复雪恨的时候终于是到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关外!关外!
燕京。
距离陶商击灭辽国,班师还京已过去了一月有余。
三军将士休整的差不多,陶商已做好准备,一声令下,大军兵出山海关,直取辽东。
完颜阿骨打新灭未灭,成吉思汗和孙策才瓜分关外之地没多长时间,陶商必须要趁着他们立足未稳之际,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出满州。
金殿之中,大魏群臣云集,陶商已在与众臣共商着收复关外之计。
“报玉门关急报”
一名御士飞奔而入,将一道加急快报,奉于了陶商跟前。
陶商展开一看,不由眉头一凝。
这是一道来自于镇西将军白起的急报,他在急报中声称,曹操已尽起十万大军,向着玉门关杀奔而来,分明是想卷土东进,重夺雍凉二州。
“曹操,你沉寂了多年,终于又耐不住寂寞了吗,哼。”陶商一声冷笑,将情报示于了众臣。
一时间,曹操进犯的情报,令众臣掀起了稍稍的惊议。
不过,也仅仅只是惊议而已,时值今日,以大魏的国力,单凭曹操十万大军,已不足以令他们产生震撼。
“陛下,曹操大军虽不过十万,但此人足智多谋,不可小视,当增兵玉门关才是。”张良立刻提醒道。
陶商微微点头,扫了一眼众将,喝道:“廉颇,李牧,王翦听令。”
“臣在!”
几员大将同时出班,慨然领命。
陶商抬手一指西面,厉声道:“朕给你们七万大军,即刻起程赶往玉门关,会合白起的玉门关三万守军,以十万大军抵御曹操的进攻,只守不攻,务必等到朕亲率大军前去扫灭伪秦。”
“臣听令!”
白起,李牧,廉颇,再加上刚刚未久前来投奔的王翦,战国四大名将,皆已聚齐。
曹操虽强,今陶商以四大名将一起派出对付他,想来已足够了。
“刘半仙何在?”陶商想了想,觉的不妥。
“臣臣在。”刘基忙站了出来。
陶商便道:“朕命你随他们一同出,赶往玉门关,为他们出谋划策。”
“臣领旨。”刘基领命。
四大名将,再加上一个顶级谋士刘基,十万大军,以这样的华丽阵容,对付曹操足矣。
号令传下,陶商的注意力,重新又回到了关外。
这时,张良又道:“陛下,根据戴统领他们回的最新关外情报,那铁木真已与孙策合流,两军会盟于襄平,近二十万大军齐聚于辽水一线,明显是打算联手抵御我大军征伐,臣以为,我们当尽快起兵才是。”
陶商点点头,腾的站了起来,大手一挥,大声道:“传朕旨意,尽起我大魏倾国之兵,即刻兵出山海关,踏平关外!”
号令传下,刚刚沉寂未久的大魏国,再次又沸腾起来。
四十余万刚刚覆灭辽国的大魏将士们,再次挟着高昂的斗志出,浩浩荡荡的直奔山海关而去。
而两河一线,数十万的民夫也被调动起来,将数以万斛计的粮草,源源不断的由燕京,转运往了山海关一线。
七天之后,陶商率大军兵出关城,沿着滨海大道,直奔襄平城而去。
那襄平城位于辽水东岸,乃是关外重镇门户所在,一旦陶商夺下襄平,整个关外诸郡都将暴露在他的兵锋之下。
陶商神出兵,就是要赶在秋水大作,辽河泛滥,道路泥泞之际,一鼓作气攻下襄平。
只要襄平一下,他就等于在关外站稳了脚跟,有了立足之地,接下来的战斗就要从容不迫许多。
蒙古人和日国人的细作,遍布于燕京,当陶商率领着大军一开拔,一道道急报便雪片似的飞往了关外。
襄平城。
城头上,蒙古的大旗和日国的战旗,交错在一起,迎风飞舞。
城池内外,遍布着蒙军和日军的营盘,不时可见一队队蒙古骑兵,还有日国的步军往来巡逻,彼此打着召唤,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蒙军已与日军在襄平城成功会盟,这座关外重镇,此刻也俨然变成了一座和谐之城。
军府大堂。
大日国天皇孙策,蒙古国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两人并肩高坐于上,以示两位君王平等的地位。
“报山海关急报!”
一名斥侯飞奔而入,拜于两人阶前,拱手道:“禀大汗,禀天皇陛下,我敌后细作已回急报,那陶贼已尽起四十余大军出关,长驱东进,向着襄平城杀奔而来。”
这消息一出,大堂之中,顿时一片哗议。
孙策和铁木直也是眉头一皱,彼此意外的目光看了一眼,显然是没有料到,陶商竟然来的这么快,这才刚灭了辽国不到一个月,竟然就急着兵犯关外。
啪!
铁木真猛一拍案几,厉声喝道:“慌什么慌,陶贼不过四十万兵马而已,我蒙日联军合起来也有二十万人,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他不成!”
大堂中,蒙日群臣为之一震,躁动的情绪稍稍平伏。
“成吉思汗言之有理,你们有什么好慌的。”孙策也点头附合,傲然道:“我们以逸待劳不说,还有蒙古兄弟的十万铁骑,优势未必就在陶贼那边,尔等都打起精神来,休要自己先挫了自己的锐气。”
两位君王的一席话,终于安抚下了人心,令群臣都平静下来,仔细一琢磨孙策他们的话,斗志渐渐重燃起来。
“孔明,你觉的我们该怎么跟那陶贼交锋?”铁木真并没有自恃过度,很快就转向诸葛亮求问计策。
诸葛亮羽扇一摇,不紧不慢道:“我军虽然实力强大,但那陶贼到底有四十万大军,又挟着新灭辽国之威而来,必定是士气高昂,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以稳妥为妙,不要跟魏军正面交锋,等耗尽其锐气之后,再大举反击不迟。”
铁木真点点头,示意诸葛亮继续说下去。
诸葛亮便道:“臣以为,我们当挥我蒙古铁骑的灵活性,不断的以轻骑袭扰魏军,拖延魏军的进军度,待秋水一至,辽河泛滥,道路泞泥之时,我们就可以稳稳的把魏军拒于辽水以西,只要能拖入魏军士气耗尽,寒冬降临之时,我们便可大举反攻,必可一举击破魏军。”
诸葛亮一席话,深得众人的心理,房玄龄,庞统等谋臣们,纷纷点头赞成。
成吉思汗却只是稍稍点头而已,看样子似乎还有几分犹豫,显然以他喜欢攻而不喜欢守的性格,诸葛亮的计策虽然够稳,却令他觉的太过于保守。
就在他犹豫之时,周瑜却站了出来,冷笑道:“孔明先生的计策太过求稳了,我倒以为,那陶贼挟着新灭辽国之威而来,必定是气焰嚣张,我们正好可利用这一点,杀那陶贼一个下马威。”
“公瑾有何妙计?”孙策眼眸中涌起一丝精光。
铁木真也精神一振,示意周瑜继续说下去。
周瑜便不仅不慢,将自己的计策道了出来,又补充道:“此计若能成功,我们说不定还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那陶贼除掉,成就不世奇功。”
毕其功于一役!
这五个字,听的孙策和铁木真是眼眸金光,精神立时有些亢奋起来。
诸葛亮却道:“公瑾此计也算不上什么高明之计,就算那陶贼气焰嚣张,疏于防备,但我没记错的话,那陶贼如今的武道已达到了初级武圣,公瑾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似乎不太可能。”
“那可未必!”周瑜脸上扬起一抹诡笑,目光看向铁木真,“瑜这一计能否毕其功于一役,还要看大汗帐下的那员大将了。”
铁木真神色怔了一怔,目光向着自己那些大将扫了一眼,蓦然间想到什么,眼眸中涌起了狰狞的喜色。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穿云之箭!
徒河城。
魏军出关十五日,兵不血刃连破数城,徒河城攻陷,前方距离襄平已不出五百余里。
兵马一过徒河城,等于走出了狭窄的滨海道,前方地势渐渐开阔,开始进入到辽东平原,利于蒙古军的骑兵挥机动性。
陶商知道,蒙日联军真正的阻击,将从徒河城才真正开始。
徒河城大堂,陶商与众臣围站在壁上所悬的巨幅地图前,共商着如何攻破襄平之策。
人群之后,杨业却的目光却并没有在地图上,而是凝望着东面方向,耳朵也竖了起来,似乎在倾听着什么。
蓦然间,杨业眉头一皱,眼眸中掠过一丝异色。
他几下推开人群,挤到了陶商身边,压低声音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陶商回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神情凝重,顿时会意,遂是下令众臣暂且退下,只留张良和杨业。
“莫非你又看到了敌人的什么阴谋不成?”陶商这才笑问道。
杨业一拱手,正色道:“陛下,臣适才看到,襄平城中,那铁木真和孙策合谋,打算用周瑜的奸计,想在巫医山一带伏击我军,还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射杀陛下。”
伏击?
陶商神色只是微微一动,并没有太多的忌惮,却不以为然的冷笑道:“到了这个地步,周瑜也只能献上这样的计谋了,他以为,就算朕中了他们的埋伏,他们就能射杀了朕吗?”
陶商自信,自然有他自信的资本。
如今他已是初级武圣的武道实力,有真气护体,哪怕是世上再强的冷箭,也休想射穿他的护体真气。
这种情况下,周瑜想要靠一场伏击,想要靠冷箭来射杀他,岂不是天方夜谭,不自量力。
“既然我们已知道敌人要设伏兵,便可来个将计就计,先以前队兵马诱出敌军伏兵,再以后队兵马赶势掩杀,一口气灭了敌军这支伏兵,狠狠挫一挫蒙日联军的士气。”张良即刻献上了应对之策。
陶商点点头,欣然道:“朕就亲自率前队兵马,去引出敌军伏兵。”
此言一出,张良和杨业脸色具是一来,纷纷劝陶商不可以身涉险。
“怎么,你们不相信朕的武道吗?”陶商却是一脸自信。
杨业忙道:“臣当然相信陛下的武道,只是臣适才还看到,那铁木真派了他麾下大将哲别参与伏击,还说此人乃是蒙古国第一箭神,臣是怕此人箭术了得,万一有个意外,却当如何是好。”
哲别!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终于是再一次响起在了陶商的耳边。
这哲别,他依稀记得,可是很久很久以前被召唤出来的,曾经成吉思汗麾下的一员大将,如今终于是登场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哲别应该是个神射手,可就算是后羿这样的箭圣,也射不穿我的护体气壁,这个哲别难道还能比后羿更强不成?”
陶商心中先是有几分不以为然,但旋即,他的脑海里却闪现出一个令他忌惮的念头:
天赋觉醒。
那哲别的射术,虽然以往不如后羿,但万一觉醒出了什么牛逼的天赋,自己一时托大,到时候上哪儿去呼后悔药。
“嗯,你提醒的不错,朕确实是不该去冒这个险。”陶商谨慎了起来,却又道:“只是,朕若不亲自带兵在前的话,只怕引不出敌方伏兵,子房这将计就计之策,就要泡汤。”
杨业沉吟片刻,蓦然间,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仿佛突然间有了某种觉悟。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拱手慨然道:“陛下,臣愿假扮陛下,带兵于前队,充当诱饵,引出敌军伏兵。”
假扮?
陶商吃了一惊,目光看向杨业,摇头道:“这怎么行,你劝朕不去,是怕朕有个闪失,朕怎么能让你去冒这个险,朕宁愿不要这场胜利,也绝不能让你有失。”
“陛下,臣既然敢主动请缨,臣就有绝对的自信,定不会有事,陛下不必担心。”杨业脸上却燃起了自信的笑容。
陶商看着自信的杨业,眼眸中闪烁着奇色,忽然想到什么,便问道:“杨卿,你的儿子是不是在堂外等着你呢?”
杨业一愣,却是不知天子怎么突然会问这么一句没相干的话,愣了一下才道:“朕的三个儿子,确实在堂外候着呢。”
陶商微微一笑,心中的担忧顿时烟销云散。
杨业可是有“七子”天赋的人,他既然敢主动请缨,就说明他必然有所恃,多半是他的儿子在附近,让他感觉到自己有神奇的有力。
当下陶商便欣然道:“既然你这么有自信,朕岂能不信你,好,就依你之计,由你来假扮朕,引蛇出洞!”
数日后,巫医山南。
北边是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山林,南面则是茫茫大海,一条山海道贯通东西。
就在这条山海所夹,已开始出现泥泞的道路上,数万魏军的先锋军团,正浩浩荡荡的从容前行。
“魏”字皇旗猎猎飞舞,象征着天子所在。
那匹赤色的战马上,杨业身着金盔金甲,手提着一柄青色的战刀,伪装成了天子的模样,昂前行。
他尽量压低盔沿,藏住自己的脸,那双隐藏头盔阴影中的眼睛,却在悄悄的打量着道边山林的形势。
那茂密的山林中,数万蒙日联军,却已埋伏许久。
望着渐行渐进,毫无防备的进入他们眼皮子底下的魏军,他们一个个眼眸都喷射着狰狞的凶光,个个都杀机狂燃。
哲别也在笑。
他那张布满络腮胡子的脸上,浮现出了狰狞得意的笑容,眼眸中也涌动着丝丝兴奋,眼珠子一动不动,死死锁定着那金甲的武将。
他知道,那人就是大魏皇帝陶商。
他更知道,自己立下不世奇功的时候,就要到了。
一旁的周瑜,远看着徐徐接近的魏军,那张沧桑多于俊美的脸上,渐渐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陶商,你羞辱了我那么多年,今日终于到了用命偿还的时候了吧”
周瑜笑的愈加狰狞。
哲别看向周瑜的目光,却平添了几分敬意,不禁赞叹道:“周将军你果然是料事如神啊,对这个陶商实在是太了解了,他果然就这么趾高气昂,目空一切的前来送死了。”
“哲别将军过奖了。”
周瑜一笑,脸上的狰狞却愈加浓重,拔出腰间佩剑,向着已至眼皮子底下的“陶商”一指,沉声道:“天赐的良机就在眼前,该是我们创下不世奇功的时候了。”
哲别热血狂,哈哈笑道:“没想到,战无不胜的大魏皇帝,今日会死在我哲别的手下,这当真是上天对我哲别的恩赐啊!传令,号角吹响,伏兵动!”
呜呜呜
号令传下,山林中,肃杀狰狞的号角声,冲天而起,将林中鸟雀统统都惊飞。
“杀”
“杀”
杀声震天而起,近三万隐藏在山林中的蒙日联军,陡然间现身而出,从林中汹涌而出,漫山遍野的卷涌而,扑向了那些毫无防备的魏军士卒
步骑伏兵动。
同时,近三千余名精锐的弓弩手,却弯弓搭箭,三千支寒锋利箭,瞄准了那员身穿金甲的魏国武将。
所有人事先都得到了命令,第一箭定要瞄准身穿金甲的魏国皇帝!
“陶商,我哲别就是你宿命中的克星,去死吧,哈哈”
哲别一声狂笑,弯弓搭箭,一箭破空而下。
专属圣技动!
穿云箭!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金刚不坏!
那一支穿云之箭,破空而起,从高处俯冲而下,直奔近七十余步外的杨业而去。天 籁
利箭射出,力道度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强悍,竟是出了虎啸龙吟的破风之声,箭锋摩擦空气,竟是将所过之处的水气蒸,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白色烟雾,如同穿云一般。
那穿云的利箭所过之处,左右五步之内的树木枝叶,更如纸糊的一般,统统被掀翻折断。
这一箭的威势,已远远出了神射的范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强悍!
山坡下,杨业听到树林中杀声骤起,神色却无一丝慌张,嘴角反而掠起一丝讽刺的冷笑,口中喃喃道:“看来我的千里眼顺风耳果然没错,敌军果然在此埋伏。”
就在他一笑间,耳畔蓦然响起虎啸龙吟之声,他急提头一瞟,便见一道流云撕碎了山林,直扑自己而来。
冷箭来袭!
杨业想也不想,几乎是本能的抓起了马背上的大盾,挡在了自己的身前。
“哼,陶商,就凭一面大盾,就想挡得住我的圣技么,莫说是大盾,就算是你护体真气全开,也难逃一死!”
哲别出箭之时,嘴角已扬起了狰狞的冷笑,他仿佛已看到了“陶商”被他那穿云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