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云儿这边到时没什么问题,只是你的伤还没好,不休息几天吗?”凌禹回道。
“我吃了那颗药,已经没什么大碍了。”陈阳轻轻一笑。
凌禹心中一惊,这是什么药啊!简直能赶上仙丹了,挨了这么多刀,现在跟我说,没什么大碍了。
“明天让云儿吃过早饭就来吧,我就在这里等他。”陈阳似乎不愿意多提一些有关那颗药的话题。
凌禹见状也不在继续问,就说:“好,天色不早了,那我们就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明天我和云儿给你带些吃的和换洗的衣服。”
陈阳再次作揖:“多谢恩公。”
凌禹过去牵着凌云的手,凌云冲着陈阳挥手:“陈叔明天见。”
“嗯,明天见。”陈阳微笑着说。
凌禹微微一点头,就领着凌云下山了,路上叮嘱凌云:“不能跟你母亲说今天下午发生的事,一个字也不行。”凌云不解,但还是点头照做。回到家,凌禹把今天下午发生的事全当下酒菜吃进肚子里,一个字也没和萧玉儿说,至于凌云,吃完饭就跑去和村里的孩子玩了,玩的累了,回到家里,倒头就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让萧玉儿多准备了一些吃的,说是早上带凌云去山上习练拳脚,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
趁萧玉儿去厨房准备午饭时,凌禹找出一些平时不怎么穿的两三套衣服,捆好了让凌云背着先去山脚下等他,凌云背着衣服,一溜烟儿的跑了。站在山脚下等了片刻,看见凌禹手里领着个饭盒过来了,忙向凌禹挥手喊道:“父亲,我在这里!”
凌禹来到跟前,说了声:“走!”父子俩顺着山路就上去了,到了山顶后来到那个山洞的位置,只见陈阳坐在洞口的岩石上,靠着洞口晒太阳呢,气色看上去好多了,隐约可见一丝红润,先前散落的头发用一根藤条全都盘好了,看来是个很注重仪表的人。
陈阳见凌禹提着饭盒,凌云背着衣服站在面前,便起身道:“多谢恩公和小公子了。”
凌禹说:“咱们不要太多礼数,要不然也太拘谨,凌云带来的这些衣服,都是麻做的,我们村里的人,穿不起丝绸,而且你现在为了安全,也不能穿的太显眼,以免有人会留心观察。”
“是,还是恩公想的周到。”陈阳深以为然。
凌禹说:“你也别总恩公恩公的叫我,听着怪别扭,我比你虚长几岁,你就叫我一声哥好了。”
“凌大哥!”陈阳又作揖道。
“好好好,陈兄弟,咱们不要再行礼了,我给你带了一些吃的,村里没什么好东西,将就着些吧。”凌禹打开饭盒,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陈阳在逃跑的这段时间根本没吃过一顿安生的饭,要么摘个野果充饥,要么偷村户挂在外面的玉米,还每次吃没到一半,杀手就追来了,现在终于能安安稳稳的吃顿饭了。
“凌大哥,这是你做的?”陈阳问道。
“并不是,是你嫂子做的。”凌禹回到:“不过你放心,我没有跟她说你的事,现在就只有我们父子俩知道你在这里。”陈阳松了口气。
“试试看,合不合你胃口。”凌禹递过一双筷子。
陈阳夹了一片青菜放进嘴里,觉得十分清脆爽口,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汁液,一个劲儿的夸萧玉儿厨艺了得。只吃下这一片青菜,陈阳便放下筷子说道:“方才我已经吃了些干粮,现在还不饿,等一会儿教完云儿,我们再一起吃吧。”
陈阳早就发现,这饭菜根本不是按照一个人的量装的,所以只尝了个鲜就停下了。
“也好,那我先去拾些柴火,到晚上你可以自己生个火烤一烤,毕竟现在这个季节到了晚上还是有点冷。”其实凌禹是找个借口避开一下,自己教儿子习武都要找个没人的地方,何况这天下第一绝的人教。
陈阳也知道凌禹的意思,便点头说:“多谢凌大哥。”
凌禹出去后,陈阳让凌云坐好说道:“想要学习诗词文章,每一个字的意义要十分清楚的了解,《千字文》你可学过?”
凌云点点头说:“我会背诵《千字文》。”
“好,那你知道每一句的意义吗?比如第一句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陈阳问道。
“我不知道,还请陈叔教我。”
原来凌云虽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却都是囫囵吞枣,对书里的知识点掌握的并不详细,于是陈阳就从《千字文》开始,慢慢分析每一句的道理,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加以阐述,说到精彩处,直听的凌云拍手鼓掌。没想到书里竟然有这么有趣的意义,这是凌云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听着陈阳的讲解,凌云开始觉得自己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天地。
(本章完)
第3章 萧玉儿的安排
“陈叔,那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是什么意思呢?”凌云问道。
“这是说宫廷内将相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而同时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陈阳解说道。
“我长大了也要家给千兵,但我不想陪着皇帝出游,我想带着我爹娘一起去,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带上爹娘一起去不就好了,对了,还要带上陈叔你!”凌云一脸兴奋的说。
陈阳点点头说:“好孩子,你的爹娘会为你的孝心感到高兴的,你有这个想法是对的,我们出去游玩难道一定要不顾自己的父母吗?只要我们有能力,就可以带着父母一起去见识这个世界,话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要是全盘照书上写的去活,那活的可憋屈啊。”
“嗯,陈叔,我知道,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陈阳眉头一挑,心想:“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反应如此迅捷,我说的每一个道理,他都能用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去概括,现在才八岁,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便赞许的看了一眼凌云。
两人一个学着,一个教着,时间一晃就到了可以吃午饭的时候,凌禹也背着木柴回来了,手上还提着一只野兔,看来今天这顿午饭要加餐了。
下午凌禹需要去镇上处理账务,留凌云一个人在山上一是担心他乱跑,二是怕萧玉儿会起疑心,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把凌云一个人留在山上的时候,所以吃过午饭后,让凌云练了一趟拳就带着凌云下山了,临走时陈阳对凌禹说:“云儿天资卓越,是个读书的料,若能勤学不辍,将来必成大器。”
凌禹郑重的点了点头。
于是凌禹就给儿子凌云定下这样的安排:上午去山上和陈阳学文,而自己就去负责打打野味,毕竟上山下山也是一种运动,怕凌云累着,而且午饭都在山上吃,吃过午饭后让凌云稍微活动一下拳脚就回家。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但苦于无其他方法可行,凌禹也自知就算瞒的再好,也有被萧玉儿知道的一天。
果然,一个月后的一天,凌禹一家人像平常一样坐在一起吃饭,正吃着,萧玉儿突然放下碗筷问道:“云儿,告诉母亲,这一个月父亲都教你什么了?”
凌云一惊,转头看了凌禹一眼,支支吾吾的说:“父亲就是让我温习了一下拳法,并没有教别的。”这说的倒是实话,这一个月来,凌禹并没有教凌云新的功夫,怕分散精力,只想让他一心跟着陈阳学文。
“是吗?那你有没有见过什么人?”萧玉儿狐疑的问道。
凌云又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只见凌禹冲自己偷偷摆手呢,示意自己不能说,可萧玉儿冰雪聪明,早就把这父子俩的小动作都看在了眼里,凌云刚想说话,萧玉儿却转过头去冲着凌禹,面露不悦说道:“我希望你能跟我说实话,不要教孩子撒谎。”
凌禹见萧玉儿生气了,有点慌乱,本想说个谎圆过去,又转而一想,被发现是迟早的事,家里的事情都是自己这个妻子在打理,多少双筷子,多少口碗,自己有几件衣服,在她心里是一清二楚的,家里少了一双筷子,自己的衣服又少了几件,有时候做的菜也会莫名其妙的少一些,这一件件事看似微小,但在萧玉儿眼里,这一切都透出了反常,于是就宽慰萧玉儿说:“夫人莫生气,待我与你细细道来。”
只好把如何和陈阳相遇,陈阳是谁,又怎么救的他,后来陈阳又教凌云学文,自己又怎么样每天陪凌云去山上等等,一五一十的全部交代了。
萧玉儿听完后惊的朱唇微张,没想到这一个月里,就在这村里的后山,竟然差点发生命案,而受害人又是名满天下的陈阳,最后还当了自己孩子的老师,若不是从凌禹嘴里说出来,这些事情她可不会相信,不过这也就能说明了筷子、衣服和菜都要莫名其妙少一些的原因了。
萧玉儿又问道:“那陈阳他现在人呢?还住在这后山的山洞里?”
凌禹点点头说:“是啊,这也是没办法,要是让他在村里住,万一被人认出来,咱们全村人都有危险,我已经跟他商量过,让他在山上住一段时间,我在村里观察一下,确定没有陌生人来,才好让他下来。”
原来这小村庄虽说离梅林镇不远,但并没有官道经过村口,道路坑坑洼洼十分难走,一般人很少愿意走这样的路进一个山村里,除非是逃命避难,或者有目的而来,这样一来,很少有外来人进来,村里的人也很少有人愿意走这条路,除非没办法,反正吃的都能自己种,自己养。所以几乎每家每户相互之间都认识,这也是凌禹判断是否有陌生人进来的依据。
萧玉儿点点头说到:“你这么说我就都明白了。”
凌禹不解,问道:“你明白什么了?”
萧玉儿看了他一眼说道:“算时间,就在你说的陈阳被你发现后的三天里,村里倒是真有陌生人来过,大概有六七人之多,为首的气度不凡,穿一身紫色长袍,其余的都是一身劲装打扮,我离的较远,没看清长什么样。”
凌禹心里一惊,忙问:“他们来村里都干嘛了?”
萧玉儿示意他不要紧张:“他们也没干什么事,只是找过村口那个养鸡的李婶,说是找李婶买鸡,带头的那个进院里去后,其余的都守在门口,不让任何人靠近半步,两人在院里聊了好一会儿,临走时李婶送到村口,带头那个当着大家的面还给了李婶一两银子,让她有事及时通报,可给李婶高兴坏了,可说是买鸡,最后连根毛也没有带走,当时我正奇怪呢,现在听你一说,我想他们八成就是在找陈阳。”
凌禹听完长嘘了一口气,随后问道:“那这段时间我没有看到陌生人,是不是说明他们已经走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
萧玉儿想了一下说:“那一群人形色匆匆,好像很着急,那天来过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应该是去别的地方了。”又转而一想说:“这样吧,陈阳已经是云儿的老师,也叫了你大哥,总在山上住着也不是个事,既然他有如此本事,等再过一段时间,确定不会再有人过来后就让他住到村里来,一方面可以继续教云儿,另一方面我们也好互相有个照应,再有要是村里孩子愿意学的也来学,但要给陈阳一些费用,没有钱就用粮食和蔬菜代替,这样也好让他能生活下去。”
“好是好,但是他下来了住哪儿呢?”凌禹问道。
萧玉儿微一沉吟,说道:“他一个人出逃在外,对住的条件应该不会太讲究,这样吧,到时候我去把后院柴房旁边的那个好长时间不用的房间收拾出来,就让他住那里吧。”
柴房旁边的那间屋子,本来说是用来当仓库的,但凌禹是个账房先生,没有什么货物要存放,那个房间渐渐的就没怎么用,只是萧玉儿每隔一段时间会去打扫一次。
凌禹点点头说:“嗯,这倒是个地方,那明天我去跟他说,让他再等一等,只是他这一来有点突兀,要是乡亲们问起来,我就说是你远方表弟,家里出了变故,来这边避一避,你看如何?”
萧玉儿点点头说:“嗯,这倒是个可行的说法。”
而凌云听到要把陈阳接到家里来住,开心的一晚上没睡好,这一个月下来,凌云对陈阳已经是很是崇拜了,因为他发现陈阳除了在诗词文章的建树了得,竟然对韬略计谋也是十分精通,凌云尤其喜欢听陈阳给他讲《六韬》,觉得韬略比拳脚有意思多了,拳脚再厉害也终究是武力有限,但料敌先机,排兵布阵,以一人之智谋,指挥万人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才是真正的武力,他最喜欢的是虎韬里的疾战:
敌人从四面包围了我军,切断我军与外界的联系,断绝我军的粮道,在这种情况下,急速突围就能胜利,行动迟疑就会失败。
突围的方法是,把部队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冲阵”战斗队形,使用强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打击震骇敌军,使其陷入混乱,然后迅速突击,这样就可以横行无阻地突围出去了。
并且还可乘势击败敌军,只需以我左军迅速向敌左翼发起攻击,以我右军迅速向敌右翼发起攻击,不要和敌人争夺道路以免分散兵力,同时以我中军向敌轮番突击,或击其前,或抄其后。这样,敌军虽多,也能将其打败。
陈阳在讲解的时候,会用石头,松果,树枝和骨头当做军中的各个部分,凌云看在眼里,就觉得自己身在军中,听的是热血沸腾。正愁每天就一个上午的时间听不够呢,现在知道陈阳过段可以住在家里,以后可以一整天都缠着他。
这不,天还蒙蒙亮,他就躺不住了,跑去吵醒了凌禹,早饭也没吃,拉着他就往后山跑,两人跑到洞口的时候,太阳才刚刚升起一点,不过陈阳已经起来了,正在欣赏着日出,见这父子俩火急火燎的跑来,不由得一脸疑问的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凌禹喘着粗气,摆摆手说:“没有什么事,只是有件事要来知会你一声。”
“是什么事?”陈阳看向凌云,见凌云一脸的兴奋。
凌云呼哧带喘的说道:“我母亲,想,请陈叔,去,我家里住!”
陈阳听完转头惊讶的看着凌禹问道:“村子里安全了?”
凌禹这时也缓过来了,惊讶他怎么没有问萧玉儿是如何知道的,不过又一想,萧玉儿都能猜到自己这个月肯定有事,以陈阳的聪明程度,应该早就知道这事瞒不住多长时间,于是说到:“暂时还是要委屈你一段时间,我们还无法确定那些人会不会再回来。”
“再回来?”陈阳双眉一缩,连忙问道:“已经来找过了?有没有为难乡亲们?”
凌禹摇摇头说:“并没有,只是有些古怪。”
“古怪?”陈阳疑惑道。
凌云结果话说:“是的,陈叔,他们说是来买鸡,结果却和村口养鸡的李婶聊了半天后连根毛也没带走,临走时还给了李婶一两银子,这都是我母亲看见的。”
陈阳追问说:“那来人长什么模样你母亲可看见了?”
凌云摇摇头说:“没有,母亲说她当时离得远,看不仔细。”
陈阳点点头转过去对凌禹说:“既然这样那我就再在这个洞里住一段时间,反正这里住着也安静,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安静。”
凌禹微带歉意说:“如此就再委屈陈兄弟几日了。”
陈阳笑了笑:“凌大哥说的哪里话,这有什么委屈的,你都已经帮了我这么多了,我感激还来不及呢。”
凌云在一旁忙说:“陈叔,等你住到我家里来,我要天天找你学习。”
陈阳摸了一下凌云的头,微笑着说:“好!”
(本章完)
第4章 陈阳的暴露
就这样又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凌禹和萧玉儿发现村里再也没出现过陌生面孔,想想现在时机应该成熟了,可以让陈阳住进自己家里了。
于是选在一个下雨的晚上,趁乡亲们都呆在自己家里不出来的时候,偷偷的让陈阳搬进了家里住,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陈阳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教凌云新的东西,还把所教的东西都写下来,方便凌云课后温习,除了教凌云诗词文章之外,十分详细的教凌云韬略、布阵、识人和治国之策,而凌云在这一方面展现出来的天赋,简直可以用逆天来形容,几乎每一个季节里,凌云都能熟练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当其他孩子还在田里捉泥鳅的时候,凌云已经学完了《六韬》里的四韬:文韬、武韬、龙韬和虎韬。
知道了: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就是说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明白了: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就是说作战取胜的方法,在于周密地察明敌情,抓住有利的战机,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给予迅猛的打击。
当其他孩子忙着捉知了,下水摸鱼的时候,凌云已经开始学习排兵布阵,从一开始的方阵、圆阵,学到了疏阵、数阵、锥形阵。
当其他孩子在上树偷摘果子被果农追的满世界跑的时候,凌云已经学到了识人之明,用人之度。
当别的孩子还裹着被子烤着火炉的时候,凌云已经开始学习治国之策,明白了: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众的口是堵不住的。
陈阳简直可以说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肚子里的知识取之不尽,每次都能给凌云一针见血的提点,凌云已经完全沉浸在学习的快乐当中。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