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替老郭说吧,山里人老实厚道,一年见不到几回生人,何况是您这么大的领导,紧张是难免的。”冯俊才似调侃,又似替郭支书解围,笑吟吟地看着齐天翔说:“郭村基本都是郭姓,老郭干了十几年村支书了,德高望重,而且本身在村里也是长辈,很多村里的年青后生都是他的晚辈,因此很有号召力,这么些年为村里的事操碎了心,也吃了不少苦,很不容易。”
    冯俊才笑着挥挥手制止了想要辩解的郭支书,转过脸对齐天翔说:“老郭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更严格,不管别人怎么样,自己的二个儿子和媳妇坚决不准出门打工,再苦再累也要跟着他一起种树,也要给全村作出表率。”
    “我哪算什么,只知道种树,也不知道种什么好,还是冯书记和向县长给指的明路。”好容易等冯俊才说完,郭支书赶忙开口说道:“冯书记给选树苗,向县长亲自找专家来指导,我这是忙了快十年,效果不如专家二年的忙活。”
    “老郭那是谦虚,如果不是他近十年来带着全家人植树,没有那些大树的庇护,保水保土,什么小树也活不了,可以说老郭和冯书记都功不可没。”向有志插话说:“我们灵山山系,属于土石混杂的山体,而且大多属于土丘型山体,缺水缺肥,水土流失还很严重,什么粮食作物都不容易生长,因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很低,大都出外打工活命,土地均处在散漫的零星种植状态,撂荒的不少,加上很多原本的荒山土坡,更加剧了山村的贫困。”
    向有志说着,看着齐天翔关注的神情,就继续说着:“老支书这几年不断地种树,一道坡一道坡地挖坑,浇水护苗,几乎是倾家荡产地投入,有点钱就用来买树苗,然后一道坡一道坡地种上去,使得这里的林木覆盖变化很大,水土保持也改善了不少。在此基础上,冯书记建议在林木间套种核桃、甜杏等耐旱的经济型林果,等林果长到一定高度和围径之后,间伐一些早年的松、杨、槐等树木,既可以保持林果的密度和光照,也可以使间伐的树木增加一些农民的收入。”
    “要说还是冯书记和向县长啊!我老汉多少年也没有种几棵树,冯书记动员县里的干部和学生,几天的功夫就种了几架山,而且树苗是向县长亲自把关选定的优质树苗,县里出钱买来给我们种上,技术人员时常上来指导,真是难为县里的领导了。”郭支书感激地说着,而且话里也充满了信心,“已经快二年了,再熬个二三年,林果就该有收成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日子就好过了,还是的感谢冯书记啊!”
    “谢我干什么,都是你们自己干的,也是你老郭该着苦尽甜来。”冯俊才摆摆手,不让郭支书再说感激的话,对着齐天翔说:“是我建议的老郭,将撂荒的无主山地全部收归村集体,将不愿意种的农民手里的山地以合同形式收回,统一进行分类后,或者村里组织栽种果树,或者承包给愿意种树的企业和个人,这样很快就能将荒山荒地绿化起来,也可以使集体实力得到增强。”
    “这才是正路子,一家一户种地尚且困难,种山就更力所难及,就得发挥集体的力量,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只要把握好方向,制定好原则,就一定能够改变贫困山区的面貌,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耐心地倾听了几个人的介绍后,齐天翔忍不住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一人为木,众人成林,而森林就是更多人的力量集合在了一起,这些郭支书应该深有体会,种一棵树很难,水土难以保持,没水没肥小树很难活。种一道坡之后就护住了水,落叶增多也保住了肥,几架山下来,小区域环境就会有微妙的改善,也帮助了树木的生长,慢慢地就好起来了。”
    “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定力,这不但包括郭支书吃苦耐劳的坚持和韧性,也要有老冯和小向县长的关心和支持,事情再难,只有有人办就不难。”齐天翔环视着或坐或站的众人,感慨地说:“为人民谋福利是我们喊了几十年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上还是要看干部的品质和觉悟,只有自觉自愿地为老百姓设身处地的考虑,为老百姓办实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齐天翔还有很多话要讲,但此时此刻却觉得难以说下去,而且似乎也有些苍白,面对郭村这样的贫困村庄,只喊口号是不行的,需要像冯俊才、向有志这样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郭支书这样的农村带头人,更需要有好的方法和措施。
    从郭村出来,原本的计划是直接回县里,齐天翔要与县里的其他领导进行座谈,然后直接回河州市,但上车的那一刻,齐天翔突然决定,晚上不回河州市了,要留下来,好好地与冯俊才和向有志谈一谈。
    听到齐天翔不走的决定,冯俊才和向有志脸上的神情是出乎意外,又喜出望外,意外的是齐天翔改变计划有些违反常理,担心齐天翔会有什么其他的举动,高兴的是今晚不走,就有机会可以与齐天翔多接触接触,尽管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实惠,但通过加深印象一定能给县里带来实惠。
    “不要胡思乱想,就是想多停停,晚上抽时间与你们二位好好谈一谈。”看着二位的表情,齐天翔微微瞪了他俩一眼,转过身去与郭支书和乡里的领导握手告别,然后才简短地对冯俊才吩咐道:“先不回县里了,直接到东河沿村看看。”
    坐进车里,齐天翔的思绪随着轿车的行进慢慢铺展开来,既有当年对坑农事件的回忆,也有对事件的反思,但更多的还是想象着现在的情况,想象着东河沿村如今的情况,还有就是如何防止决策者冲动,以及农民的致富冲动,农村和农民问题牵扯的面太大,稍不留心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集体经济可以有效控制单一农民的冲动,以及不懂科学的草率,但如何有效控制和监督村一级干部的行为,制约他们手中过度集中的权利,是与农民致富一样紧迫的问题。
    这也是齐天翔想要留下来的主要原因,似乎东河沿村会给他一些启示,但更重要的启示应该还是河阳县的作法和经验,他需要仔细地听一听,再好好地想一想,也许晚上能使他的思绪梳理的更顺畅一些。
    想到这里,齐天翔对东河沿村和晚上的谈话,油然而生出莫名的期待来。

第二十九章 喜忧参半(5)
    从东河沿村出来,齐天翔的心情很差,这些都表现在了他阴沉的脸上,不仅姚玲和小张看的很清楚,冯俊才和向有志也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因此接下来的活动和安排,都力求尽可能简单。
    齐天翔可以明显感觉到众人小心翼翼的表现,也知道大家都意识到了什么,可却不愿解释,更不愿说过多的话。
    东河沿村的境况与他此前想象的情况差不多,尽管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也想好了要说的话,但进村之后还是觉得任何的说辞都那么无力,也显得那么苍白。
    笑容依然谦卑和亲切,话语也周到圆寰,可齐天翔还是能够明显感觉到,从村委会主任都一般村民,亲切的外面下都隐隐透着一种隔阂,那是不信任的防范,还有淡淡的厌恶,以及难以言表的抵触情绪。这些齐天翔都想到了,而且也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遭受了那么大的损失,受到那么深的伤害,遇到那么的的冷遇、漠视和白眼,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怎么可能。况且齐天翔本身也没有期望村民的谅解和热情,毕竟巨大的骗局源于县里的主导和推动,是县里某些机关的不作为和官员的推诿、贪婪,利用的就是政府的权威,以及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付出代价是必有的结果,没有受到村民的白眼和轰撵,就是不错的结局。
    时间可以弥合一些裂痕,愈合心中的伤疤,那是伤口不够深,裂缝不够宽,期待时间治愈是可能的。与此同时,时间也可以使伤口溃烂,裂缝变成鸿沟,关键是对待裂缝的态度,以及治愈和抚慰伤口的方式、方法。
    这是齐天翔此刻想到的,这些还不是主要的,引起齐天翔警觉和隐忧的是从村两委,到村民的情绪和信心,低落、灰心、沉重,无不体现在村民的话语和表现上。哀莫大于心死,这个念头瞬间涌上齐天翔脑际,并且定格在哪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摔倒了不可怕,摔怕了才可怕,齐天翔不敢再想下去了,面对家家都有的几十万贷款,面对不可知的蔬菜收入,以及日益增多的生活支出,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如何能有好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尽管冯俊才一再说到对东河沿村的扶持办法和措施,但看到地里一个个外表光鲜的大棚,中看不中用的空调设施,齐天翔的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因此准备好的鼓励的话语,怎么也说不出口,草草地看了几个地块,询问了蔬菜种植情况,进村看了看村民家庭的生活情况,齐天翔就结束了在东河沿村的视察,可以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相对于郭村的贫困,东河沿村的情况要好很多,但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却怎么也无法相比。郭村的贫困使齐天翔赞赏冯俊才的胆量,敢于亮出如此的贫困境况让自己看。但在东河沿村的观察,齐天翔明显感觉到了冯俊才神情的疲惫,以及深深的失望,看来他也是做过了无数的努力,包括补贴、资金支持,等等的手段都改变不了村两委,以及村民心中的阴影和沉重,他也处在袖手无策的境地了。
    齐天翔的心情很是糟糕,在回县城的车里一言不发,眉头也是紧紧地锁着,一直到车辆开进县委、县政府大院,面对专程站在院子里迎接的县里的其他领导,齐天翔才勉强绽开了笑脸,但也仅仅是客套的微笑和礼貌的应酬而已。
    一栋红砖三层楼房就是县委、县政府的办公楼,楼后面是三排青砖瓦房,院子很大,很空旷,环楼种植的杨树高大挺拔,绿荫密布,使得整个院子静谧安详。
    齐天翔端详了一下办公楼,没有表态,这样的建筑应该是四五十年前的杰作,整体与县城里的建筑协调一致,显得低调而务实,也与河阳作为农业县的经济状况相符。
    “这就是我们县委、县政府办公的地方,条件一般,不过这样也好,看上去不怎么样,办公还可以。”冯俊才看齐天翔停住脚步端详着办公楼,就谨慎地介绍道。
    “舒服不舒服,不是使用者说了算,老百姓看了舒服,才是真舒服。”齐天翔阴沉着脸,冷冷地说:“坚守不仅仅是一种毅力,更是一种美德,并不是所有的新都是美好,传统和记忆有时就像老酒,历久弥香。”
    “齐书记说得太好了,我们一定认真领会。”冯俊才小心翼翼地做着请进的手势,笑着附和说:“办公条件没有可比性,只要能有个位置坐,就比什么都强。”
    齐天翔瞥了冯俊才一眼,知道这话是专门说给他听的,就轻轻地哼了一声,慢步从办公楼的楼道穿过,眼前的小平房就是县委、县政府的枢纽所在了,整齐排列的平房尽管看上去陈旧,可方正规矩的布局看上去很舒服,也可以看出当年繁盛时这样的建筑,给人身心带来的愉悦和自豪。
    径直走进县委小会议室,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将茶水倒好了,茵茵地散发着优雅的香气,齐天翔被冯俊才请到主席位置坐下,所有的县级领导按照职务顺势依次坐下,一切都在默默地进行着,很安静,也很有序。
    冯俊才首先介绍了河阳县的情况,人口、面积、乡镇数量,以及全县经济状况和特色分布,还有就是县里目前的主要产业,特别谈到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的情况,说得很细,也很朴实,既没有说任何成绩,也没有说到任何困难,甚至连决心和举措都只字不提。
    齐天翔拿出笔记本,认真地选择着要点记录着,对于冯俊才的汇报,只是大概的记录,因为他所说的,资料里面都有,齐天翔的脑子里也都准确地记得,心里知道他的用意,这样的情况介绍应该是稍后向有志发言的内容,他应该说的是近年来的成绩,以及采取的步骤和举措,或者还有现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准备上马的项目,还有县委、县政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但这些冯俊才不说,而是可能留给向有志来说,看来也是有意的安排,珠联璧合也好,狼狈为奸也罢,似乎也说明了河阳县目前的政治生态。
    果然,冯俊才汇报完后,向有志接着汇报,首先讲到的就是全县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既有农业和农产品的产值收入,还有详细的农民收入递增情况,以及农村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工业情况介绍的不多,只是大概介绍了主要工业布局,以及产值和利税,服务业更是一带而过,也许是不值得一提,也许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说的。接下来说到的存在问题,向有志有意淡化了时间界限,只是笼统地以近几年来表述,着重涉及的还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矛盾主要集中在村民组织存在形式弱化,作用和制约力不强,特别是农村法制观念淡漠,带来的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似乎有很强的的针对性,但仿佛又是泛泛而说。说完了问题,接着谈到的就是未来发展的蓝图,向有志的态度更为低调,仍然是围绕农业发展谈设想,除了强调加快集体经济发展,而且细化了对农村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着重谈了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设想,但就是绝口不提城建和市场化建设,不提消费产业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汇报细致地说了有二十多分钟,齐天翔耐心地倾听和记录了二十多分钟,既没有打断,也没有提问,因为向有志的汇报可谓滴水不漏,不但严谨,而且都有数据印证,不需要任何的插话,更不需要有什么疑问。
    正因为严丝合缝,才更引起齐天翔的疑惑和不解,原本冯俊才和向有志换位汇报就有些反常,通常是县长为辅说工作,书记为主谈成就和设想,换位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分工不同,另一种就是有意识的淡化。从今天一天的视察情况看,经强政弱的情况根本不存在,冯俊才还是牢牢地控制着决策和话语权的,那就只能有一种可能,两人进行了沟通,似乎都是在有意回避一些问题,或者刻意在淡化一些问题。
    究竟在淡化什么,又在为什么给冯俊才留退路,齐天翔从向有志刻意谈到的农村组织建设弱化问题上,已经明确感觉到了症结所在,但没有挑明,他也不愿插话,一切还需要验证,需要时间考量。
    向有志汇报完以后,县委副书记汇报了全县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情况,人大主任汇报了社会关注问题的受理和人大工作,副县长汇报了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监管情况,都是泛泛地汇报,时间也很短,只是想让齐天翔更加全面地了解河阳县的总体情况,没有所指,也没有严峻的问题需要论证。
    都汇报完了,也就都在静静地等待齐天翔的总结或指示了,齐天翔环视了会议室内的众人,知道不留下点什么指示是不行的,也根本难以结束这个汇报会。
    尽管心情很糟,感觉也不是很好,但望着众人热切的眼神,齐天翔还是慢慢地调整着思绪,打开了话匣子,“河阳县是我到任以后基层调研的第一站,也是我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认识的第一步,选择河阳县,除了河阳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全市的比重较大以往,班子团结协调合力,也是促使我选择河阳为第一站的原因。”
    齐天翔说到这里,有意停顿了一下,眼睛的余光瞥向了冯俊才,从他的脸上扑捉到了惊异和惊讶的神情,似乎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就淡淡地笑了一下,接着说:“农业县怎么搞,说实话我不知道,但穷庙富方丈我倒是见得不少,河阳什么样一直是我的疑惑,这个疑问直到刚才我走进县府大院才彻底揭开,甘于清贫自古都是对大德之人的赞赏,这点河阳县做到了。穷庙就是穷庙,只有静下心来念经礼佛,照样可以高僧云集,关键是安心静修。”
    “这是第一个想不到,就是县委、县政府在这样的环境下办公,而且还有这么旺盛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风貌,这很了不起。”齐天翔慢慢地想着说:“这第二个想不到,就是农业生产在河阳已经有了这样的规模,出现了土地银行这样的集约化模式,而且依靠集体的力量正在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假以时日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我真的想不到。”
    齐天翔环视了一下会议室,看到大家专注的神情,就接着说:“这第三个想不到,是河阳县委、县政府的勇气,敢于自亮家丑,把郭村这样的贫困村坦诚地拿出来让我看,这一点难能可贵,说明了河阳县委、县政府的胆略和勇气。”
    “这三个想不到给了我启发,我也不妨自量一下家底,我这次出来也有个‘三’,但却是‘三无’,既文件袋里没项目,口袋里没资金,脑子里没想法,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