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大林的秘闻-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的秘闻》作者:爱德华·拉津斯基/译者李惠生等
文案: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每天都念着他的大名醒来。他的大名整天挂在广 播员的嘴上,鸣响在歌曲中,出现在所有的报纸里。他的大名被授予工厂、农庄、街道和城市,作为最高奖赏。在那场最修烈的战争中,战士们喊着他 的名字投入殊死的搏斗。在战时,斯大林格勒流尽了鲜血,损失了全体居民, 大地变成了布满弹片的废墟,但是,以他命名的城市,没有向敌人投降。在 他安排的政治审判中,受害者临死时高呼斯大林万岁。在集中营里,根据他 的旨意驱赶来的千百万人,让江河倒流,在极圈内建起城市,数以十万计的 人死亡,这一切,都是在他的画像下完成的。在这个辽阔无垠的国家,到处 都是他的雕像和塑像。斯大林的巨像曾耸立在伏尔加一顿河运河旁,那是他的囚犯们开凿的又一条运河。发生在这座铜像上的一个故事,简直是对那个时代的嘲讽。 有一天,铜像看守人吓坏了,因为他发现,候鸟迁徙时喜欢落在铜像头上栖息。不难想像,斯大林的脸会变成什么模样。鸟是不会受惩罚的,可是人就不一样了。吓得要死的州人想出了办法:把铜像头部通上高压电流。这样一来,铜像周围铺上了由死鸟积成的地毯。每天清晨,看守人把死了的 埋到地下,被鸟的尸骨沤肥了的这片土地,鲜花盛开。铜像清除了鸟群 的骚扰,俯视伏尔加河畔的旷野,被囚犯的乱葬堆——大运河建设者的尸骨沤肥了的、鲜花盛开的原野。对我们来说,他是什么人呢?、

引 子
“也把权柄赐给他,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又叫所有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
——《圣经·新约·启示录》第 13 章,第 7、15 节 “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学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大城,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决不能再见了,因为万国被你的邪术迷惑了。先知和圣徒,并地 上一切被杀之人的血,都在这城里看见了。”
 ——《圣经·新约·启示录》第 18 章,第 21、24 节

他的大名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每天都念着他的大名醒来。他的大名整天挂在广 播员的嘴上,鸣响在歌曲中,出现在所有的报纸里。他的大名被授予工厂、 农庄、街道和城市,作为最高奖赏。在那场最修烈的战争中,战士们喊着他 的名字投入殊死的搏斗。在战时,斯大林格勒流尽了鲜血,损失了全体居民, 大地变成了布满弹片的废墟,但是,以他命名的城市,没有向敌人投降。在 他安排的政治审判中,受害者临死时高呼斯大林万岁。在集中营里,根据他 的旨意驱赶来的千百万人,让江河倒流,在极圈内建起城市,数以十万计的 人死亡,这一切,都是在他的画像下完成的。在这个辽阔无垠的国家,到处 都是他的雕像和塑像。斯大林的巨像曾耸立在伏尔加一顿河运河旁,那是他的囚犯们开凿的又一条运河。发生在这座铜像上的一个故事,简直是对那个时代的嘲讽。 有一天,铜像看守人吓坏了,因为他发现,候鸟迁徙时喜欢落在铜像头上栖息。不难想像,斯大林的脸会变成什么模样。鸟是不会受惩罚的,可是人就不一样了。吓得要死的州领导人想出了办法:把铜像头部通上高压电流。 这样一来,铜像周围铺上了由死鸟积成的地毯。每天清晨,看守人把死了的 小鸟埋到地下,被鸟的尸骨沤肥了的这片土地,鲜花盛开。铜像清除了鸟群 的骚扰,俯视伏尔加河畔的旷野,被囚犯的乱葬堆——大运河建设者的尸骨 沤肥了的、鲜花盛开的原野。对我们来说,他是什么人呢?
当年的一位知名经济领导人尤里·鲍里索夫在 60 年代是这么讲的:“一 天,斯大林同志召见我。在这之前我没有机会同他说过话。去的时候我在车 上像腾云驾雾一样。在回答他的问题时尽量盯住他的双目,眼都不眨一下, 一口气说完。我们大家都知道他的名言:‘眼珠子乱转,就是心里有鬼。’ 听完了我的回答,他伸出手对我说:‘谢谢,同志。’我一触到他的手,像 是挨了电击。我把这只手藏到衣襟里,上了车,径直回家,惊慌失措的妻子 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没顾得上答腔,走到小儿子的床边,抽出手,摸了摸 他的脑袋。让他也接触到斯大林的体温。”
温斯顿·邱吉尔回忆他的时候写道:“斯大林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当他走进大厅,出席雅尔塔会议时,大家就像听了口令一样,全都站 了起来。而且奇怪的是,大家都两手贴裤缝立正。”有一天,邱吉尔打定主 意不起立。斯大林一进门,邱吉尔就像被一股超自然的力量拉了一下,还是起立了。
战时,罗斯福总统对斯大林很亲切,称他为“乔大叔”。
1959 年,全世界都知道了乔大叔的罪恶,邱吉尔于斯大林 80 诞辰那天在议会下院说:“在艰苦考验的年代,领导俄国的是天才的、百折不挠的统帅斯大林,那真是俄国的大幸。”
要是邱吉尔知道“百折不挠的统帅”在遥远的 1953年3月的念头,不知会作何感想!
但是 1953 年3月1日,斯大林中风后躺在地上,就在他自己的帝国首都,他在一个空房间里孤立无援地躺了好几个小时,身下遗了一滩尿,虽说他受到无限的崇拜,成了活佛。
有人说他是迫害狂,有人说他是恶魔,也有人说他是平庸无奇的暴徒。但是,他的个性、他的行为动机,正如他在阳光明媚的3月的死亡一样,依然是个谜。斯大林穿着一双柔软的高加索皮靴,无声无息地退入历史的阴影。
而如今,在苏维埃帝国瓦解之后,他那威严的影子又飘然出现在地平线 上。那个已经土崩瓦解了的20世纪最大帝国,越来越频繁地追忆起自己的缔 造者,在新的恐怖神话的阴云中,“当家的”又回到俄国。

秘 密
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活和我国的全部生活沉浸到一片看不透的昏暗中。他 不停地消灭战友,随即把他们在历史上的踪迹抹得干干净净。在他的亲自领 导下,对档案不断进行无情的清洗。凡是同政权沾点边的,都被他弄得极其 神秘。他把档案变成固若金汤的堡垒。即使今天,当你有机会接触这些原先的绝密文件时,你又会碰到??摸不透的秘密! 他连这都事先想到了。
请看总统档案中保存的政治局会议绝密纪要的几段摘录:
1920 年:“政治局有关极其重要问题的决定不写入正式纪要。”
1923 年:“重申政治局原先的决定:除了决议外,任何内容均不得写入 政治局纪要。”1924 年:“党中央书记处职员的工作,应被看作是党的秘密工作。”
1927 年:采取“最大限度地保守秘密”的措施。 这种全面保密的制度并不是他想出来的。这是谜一般的“带剑骑士团”(共产党领袖斯大林对共产党的称呼)的传统。
斯大林只不过把这一传统绝对化了。 着手写有关他生平的书时,我们就进入了这一片昏暗。

总统档案
当我还在历史档案学院学习时,我就知道有这套绝密档案。我们的教师 把它同梵蒂冈的档案相比,因为两者都包含着无穷的秘密。这是苏共执政时存在的档案。 它存放于一个特别保密的部门。那里保存着统治我国 70 年的党的所有最高机关的文件。这也是斯大林的 个人档案。说得对,因为当时党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已经成了斯大林的历史。 这套档案后来就构成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形成的“总统档案”的基础。新总统叶利钦从中找到了斯大林同希特勒德国缔结的密约。 我获得了在总统档案馆工作的难得机会。这本书中还利用了另外两套档案中的文件。 这就是苏共至高无上的圣物——中央党务档案馆。早先对历史学家来说,这是一个禁区。在这个档案馆特制的又厚又重的大门里,在一只只钢制 保险箱里,曾保存着苏共的历史——一群在 1917 年夺得了世界 1/6 陆地的地 下革命家的历史。“绝密”是这个档案馆文件上最常见的印记。
如今,在苏共崩溃之后,党务档案馆羞答答地改了名,叫做俄罗斯现代 史文献保存和研究中心。但是,对我来说,它将永远是党务档案馆,在本书 中,我也将这样称呼它。只有现在,在本书主人公曾领导的那个永远保密的 党的统治结束之后,我才接触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党务档案。
当然,还有中央国立十月革命档案馆的原秘密文件。苏联解体后,这个 档案馆匆匆忙忙地被改名为“俄罗斯联邦国立档案馆”。不过,在本书中我 还是叫它“十月革命档案馆”,因为这样才名符其实。那里有十月革命的文 件和被处决的斯大林的战友们———些著名布尔什维克的文件,那里保存着 “斯大林的特别案卷”——写给领袖的秘密报告。
这就是我从中寻找斯大林的三套主要档案。这是神秘的斯大林,隐藏了 半世纪的斯大林。
我在本书中还利用了一套迄今为止仍不公开的档案。那就是前克格勃档 案。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血库”——被枪决的人的案卷。几十万个案卷。 多亏了某些“第三者”的帮助,我才得以了解这套档案中我感兴趣的某些文 件。顺便说一句,在改革开始后,这个档案馆自己也开始慷慨地公布文件??
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位前克格勃官员说过的话:“记住:有时候 这不过是克格勃玩的游戏——杜撰并公布。”可以说得更简单点:“当心给你送礼的人。”前克格勃官员的回忆录尤其如此。斯大林的间谍帕维尔·苏多普拉托夫将军的回忆录,就是其中的典 型。回忆录的名称很妙——《特殊任务》。所谓特殊任务就是让敌人追踪假 迹而上当,败坏西方偶像的声誉,掩盖真特务,暴露假特务。他虽然已经一 只脚踏进棺材,但还在继续斗争。莫非这些人的最后一项“特殊任务”就是 在临死前散布假消息?我曾发表谈话,说我在写有关革命沙皇斯大林一世的书,此后,我陆续收到大量来信。 在我上一本书——关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书闻世后发生的故事,又可笑地重演了一遍。
这些来信中并无耸人听闻的信息,但却告诉我关于已经消失了的时代的 珍贵细节,这个时代留下了许多假的东西和世界上最虚伪的文字。
这些信一般都是老人写的,他们早已从积极的生活中退身,希望在告别 人世之前说出他们耳闻目睹的事实。
他们很少谈到自己。我通常只知道他们的名字和地址,有时只知道发信 的城市。这不是疏忽,而是恐惧。那种只有前苏联居民才懂的恐惧,那种由 当家的从小灌输给他们的恐惧,只能随着他们的死亡而消失。
我在书中就这样引用上述信件,公布这些无私的共同作者的姓和他们居 住的城市。
这本身就是那个恐怖时代的象征。 我感谢那些自愿帮助我的人,那个消失了的、名叫苏联的帝国的居民。

一个猜不透的谜
我常常回忆起一次谈话。那是在 60 年代后半期。当时我年轻,但已经写 过两部时髦的剧本。就是在那时,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叶列娜·谢尔盖耶夫 娜·布尔加科娃,斯大林时代最神秘的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夫人。 斯大林在世时,布尔加科夫就以几 部被禁的剧本而出名。出名的有一部 已上演的剧——《图尔宾一家的命运》。戏由著名的艺术剧院上演,斯大林 喜欢这个戏,方式很古怪,很少有人能理解:这出戏他看了无数遍。
60 年代,布尔加科夫的多数作品依然被禁,关于布尔加科夫的生平,流 传着许多富于幻想的故事。我感兴趣的只有一个:他 如何写有关斯大林 的剧本。我就向叶列娜·谢尔盖耶夫娜打听这件事。当时我们的谈话给我留 下了极深的印象,我把它写到日记里了。
我问:听说在 1939 年,有人建议布尔加科夫写一部关于斯大林的剧本? 她答:完全正确,提的正是这个建议。艺术剧院院长到我们家来,就是 他建议在斯大林寿辰前写一部关于斯大林的剧本。 米沙犹豫了一阵,同 意了。他对斯大林的看法是特别的。于是,他写了一部有关科巴(斯大林年 轻时叫科巴,这是他在党内的化名)青年时代的剧,一本有趣的,富于浪漫 主义情调的剧。起先一切都很顺利,剧院接下了剧本。连当时管文化的官员,
都觉得很高兴。
(此后我把叶列娜·谢尔盖耶夫娜的叙述同已经发表的她的日记作了对 照。日记上是这样写的:7 月 11 日,布尔加科夫在艺术事业委员会朗读了他 的剧本,大家很喜欢。)她还说,剧院曾考虑 1939 年 12 月前排完此剧,赶在主人公 60 寿辰前。但是,剧本送到斯大林那儿后,被斯大林禁演了。全部过程大致就是如此。 如果我那时不是苏联剧作家的话,这件事我说到这儿也就打住了。可是,我是苏联剧作家,因而马上就理解了这段故事的古怪之处。
当时是 1939 年,是斯大林恐怖的高峰期。全国一片恐惧。任何意识形态 上的错误,都会被说成是敌对行动。在这种时期,谁能向一个写过几部被禁 戏剧的党外作家布尔加科夫订一部庆祝领袖生辰的剧本呢?而且还是给全国 第一剧院——艺术剧院?当时吓得失去理智的艺术部门领导人中,准敢承担 这种责任?当然,不是别人,只能是未来剧本的主人公本人,即《图尔宾一 家的命运》的奇怪的崇拜者。当然,订剧本的只能是斯大林本人。
第二个问题。我自己就是剧作家,很了解官员们永不消失的恐惧。即使 在我所生活的时代,比较平安的时代,文化界领导人自己还是尽可能不作任 何决定。难道在那可怕的 1939 年,这些吓得要死的官员竟敢斗胆欣然通过多 次犯错误的作家布尔加科夫的剧本吗?!不可能!说得准确点,也许只有在 一个场合下是可能的,即订货人本人同意这个剧本。既然这样,他为什么又要禁演呢? 我接着又问叶列娜·谢尔盖耶夫娜: “剧本是在什么时候讨论的?” 她答:“夏天??是 7 月份。” “什么时候禁止的?”“8 月份。”“这之间出了什么事?” 她微微一笑,仿佛在猜我的心思。
她说:“米沙同艺术剧院院方谈妥,要到格鲁吉亚去一次??他一直想 找事件的目击者谈谈,找找那些还记得科巴年轻时代的人。当时,这些人已 所剩无几,全被科巴消灭了??于是,该剧的艺术指导、导演,我和米沙就 去了??米沙想找找格鲁吉亚的档案。”“找档案?!” “是啊,他写剧本的时候没有文献资料。当时他曾请艺术剧院帮助,找找有关斯大林青年时代的文献资料,人家告诉他:不存在任何文献资料。他 就决定自己找。我们的旅途非常舒服,乘的是国际包房。正在包房里举办宴 会时,来了一份电报:‘旅行已无必要,请回莫斯科。’到了莫斯科,领导 上对米沙说,斯大林的秘书处读了剧本后说:不能把斯大林化为文学艺术形 象,让他在台上讲一些纯属虚构的话。据说,斯大林本人还说过:‘所有的 年轻人都一样,为什么关于斯大林的青年时代要写一部剧呢?’”
这个解释很奇怪,因为当时出版过大量有关斯大林青年时代的作品。不 过,这些作品同布尔加科夫的剧本一样,是在不引用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写的。 作者引用的是官方有关伟大革命家科巴生平的材料??当然,当然啰!看来, 布尔加科夫的致命错误恰恰在于他想看着档案文献,想跳出官方材料的框 框。一旦他有了这种想法,结局必然是剧本的死刑。作者被历史的流弹击中, 布尔加科夫得了病,死了。我回忆起了童年时代,当时我坐在房间里。我父亲正同斯大林时代那个最著名的作家帕夫连科谈话。 那天,帕夫连科同我父亲讨论今后的计划。透过没有关严的门我听到,父亲出于好心问帕夫连科:“您为什么不写一本有关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青年时代的书呢?到现在为止,谁也没有像模像样地写过这方面的书。您 在高加索生活过很长时间??”帕夫连科口气生硬地打断他:“不应该描写还没有升起的太阳。”我起先甚至以为这不是他在说话。 事后父亲对我说:“他的口气非常生硬,简直是粗暴,以前我从来没有听他用这种口气说过话。”

又一个谜:找不到生日
“斯大林(朱加什维利),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生于 1879 年 12 月21 日(旧历 12 月 9 日)”。 你可以在世界上许多百科全书上找到他的这个出生日期。这个日期我记得很牢,因为我这辈子唯一的一次犯罪就同他的生日有关。 不知道是在小学几年级,我们给他写每年例行的生日贺信。在一片鸦雀无声的神圣气氛中,我倾诉了对他的热爱。我同我的同学们一样相信,并且 很动感情地想像着,他是如何看我们的信的。可是,我回家对父亲复述我写 的信时,发现闯了大祸:出了个拼写错。这下子斯大林他老人家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