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所有人都会成长为了不起的人才,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和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好的作用力可以使他们为社会和为世界带来更多。
而大明帝国又是格外强大的一个存在。
可以拿二战时期的美国做一个对比,那个时期的美国,人口有13亿,可以实现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程度,一直被人们视为地球工业史上的一种巅峰。可是现在白明修一手创建的大明帝国,仅华人人口便已经达到24亿,工业化之程度相较1945年的美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明甚至基本上没有怎么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生产军事装备和军用物资,其生产能力已经稳稳地超越了那一时期的美利坚合众国。
即便是白明修在拿到上一年度大明帝国军工生产的报告的时候,他都觉得一阵眼晕。
“……我们去年生产了坦克35万辆,装甲车5万辆,猛士越野车9万辆,军用卡车12万辆?”
“歼1型活塞战斗机一共生产了12万架,最新的歼2式喷气式战机生产了2900架?”
“济南级护卫舰去年一年就下水了103艘?”
白明修放下了手中报告,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是多少民脂民膏啊。”
总理大臣张煌言却道“可是,凭借着大量的军需采购,我们完成了一部分制造业的升级,并且刺激了经济形势,靠着战争,我们能够安然地渡过经济滞胀了。”
这是自然的,生产成千上万的飞机大炮,为数百万的大明军人他们所需的衣食住行,这里的消耗是巨大的。好在大明的财富也是惊人的,尤其是大明已经开始放弃金本位制,开始采用信用货币,完全不受旧金融秩序的限制了。
大量的钢铁等材料意味着更多的矿石开采,更多的工作,更多的能源消耗,哪怕不是军工产业,也会因为这种经济形势而去扭转行情。尤其是大量的订单已经支持一些还比较优质的工厂获取了更多利润,他们可以生存的下去不说,还能够利用利润升级自己的设备,进行更多的培训,从而升级成更厉害的工厂。
这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明真正在意的一点。
而总理大臣张煌言也因为这一年的政绩,而口碑触底反弹,最近收获了不少报刊媒体的赞誉,好像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批评过这位首席大臣的一些政策一样。
但白明修还关心另一个问题“我怎么觉得去年一年的这种生产量,都已经足够我们全军使用了,我们大明正规军陆军是成立了20个集团军,总兵力192万人。现在就算是每个步兵师都进行机械化改造,每个集团军甚至额外编一个装甲师,他们都用不上35万辆坦克吧,不要说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装备了大量的坦克。”
大明生产的主要坦克还是一九式,也就是翻版t34,在1687年之前,一九式一共装备部队大约八千多辆。结果去年一年,大明就多出来两万多辆一九式坦克,而全部装备军队肯定是不现实。
张煌言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一定比例的装备现在是待用状态,不过兵部提出的军用物资预置策略还是很正确的……”
白明修脸上写着不听不听我不听,直接问道“有多少比例的装备现在是闲置?”
“呃,百分之三十五。”
白明修脑门上的青筋都跳动起来了。
“我们生产了那么多东西,结果只不到七成的装备真正列装部队了,剩下的是当手办摆着看了吗?而且我看了预算,你们今年的采购预算比去年的采购预算还要大一倍,这是要生产更多东西了吗?我们军队可不会扩编了啊,那这些装备用来干嘛?摆在家里辟邪么?”白明修真的是不禁抓狂了。
可总理大臣张煌言却是慢条斯理,他说道“陛下,我们可不仅只有陆军需要装备呢。海军需要,陆战队需要,空军也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藩军和驻屯兵团呢。现在藩军也要投入战场,肯定不合适让他们拿着老旧的武器,所以新装备是必须的。驻屯兵团也好些年没有换装了,这次顺便一块弄。再者说,我们的经济需要这样的采购,您请相信臣,一定会让大明更加欣欣向荣!”
南明日不落
南明日不落
647 五九来了
白明修并不否认,庞大的军需采购和各种因为战争做出的准备,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不仅仅是制造业沐浴在一片繁荣之中。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又复杂的逻辑线路:为了生产一辆坦克,那么需要钢铁,钢铁产业就产能全开;生产钢铁需要铁矿石,所以采矿业就卯足了劲;要采矿就需要更有利的矿山设备,于是大型自卸车、矿石破碎机等矿山装备也订单增多;大型的矿山设备、坦克都需要发动机,于是动力机厂、柴油机厂订单也增多了,并且为了提高效率,需要开发马力更强大的型号;为了给坦克生产更好的火控系统,负责电子半导体的研究所和电子企业也接到了新的任务和订单,顺便地,他们因为生产军用设备而获取的技术,又能够投入到民用设备里,比如电视显像管、计算机等;开坦克需要油料,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又必须增多自己的产量和提高技术;所有的这些制造企业,他们需要获得金融和其他的服务业的支撑,所以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业也迎来了更多的业务……
所以白明修知道,哪怕大明军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武器装备,他们的许多采购和生产都是无效生产,但是理政院和大明经济学家们,貌似已经爱上了这种通过大规模采购和宏观调控,来渡过经济滞胀和发动产业升级的感觉。
大明制造业在这些年来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重复性建设比较多,竞争过于激烈,而且因为技术革新太快了,原本十年前上的设备现在都可能已经跟不上形势了。比如光复初年那些明显带有蒸汽时代特征的设备,放在今天其实设备状况还好,但是根本就是两个文明时代的东西了。所以大明企业必须抓紧时间更换新设备,革新工艺,搞产业升级,生产更尖端更复杂的产品。而他们以前那些刚刚脱离文盲层次的初级产业工人,就有一些跟不上形势了,他们就需要大量地招募年轻、有知识的工人,特别是工程师。
当初,大家都已经做好了高失业率和企业萧条、成片倒闭的准备,一场战争给了他们新的机会,由国家出钱支持企业们搞升级,并且给他们订单,让他们能够活下去。即便战争几年后结束了,这些企业最起码给自己争取了几年的时间,再调转经营方向或者确定发展战略会更清醒一些。
且大明也不是什么企业都救的,这一次被认为没有必要继续存在的一些地区的一些产业,官方就没有再向他们提供订单,而是让他们逐步破产倒闭,只不过员工被其他企业吸收,去负责更多的军需生产了。
这是个尤为庞大的工程,白明修去了解细节的时候,也不禁为理政院的大臣们、各级地方公署的公务员的布局和手段折服。不知不觉之间,这些原本可能只是懂得四书五经的文官们,已经相当厉害了。
“战争还真的是促进人类科技进步的好手段呢。”白明修这样想道。
虽然国家间的竞争和相互威胁,会造成资源的重复使用浪费,比如开发核武器,就有好几个国家都做了,实际上做的都是一件事。但是,如果人类都和气生财,也不打仗,那么人类很可能就不会研究出原子弹这个东西。而如果没有美苏争霸,可能也就没有阿波罗计划,也不会衍生出诸多利于民生的科技和产品了。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称霸,除了过度金融化和互联网泡沫,美国人对于太空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梦想和野心了。这就是现实。
人类贱嗖嗖的,如果不自己打自己,就不会开发厉害的科技了,至少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只有人类想要毁灭另一波人类的时候,人类才元气满满地去努力科研建设。
白明修手上有各个单位汇聚来的报告,陆海空军所有的兵器几乎都产生了新的替代品。
“59下山了。”白明修翻着面前的测试报告,嘴角咧到耳朵根子后面了。
五对负重轮的新式坦克,是陆军针对一九式坦克进行升级的新一代坦克。其实陆军那边好几个单位拿出了不同的竞争原型,有两款坦克在性能上都比59强,采用了更多更新式的技术,但是白明修可是有情结的人,算是影响了装备总部那边,拍板定案使用性价比高、造价低而且皮实耐用的59式。
当然59在大明帝国这边不能叫59,陆军装甲车辆、火炮一类的装备都是用年号来命名的,之前的t…34的大明型号为一九式坦克,59的大明型号就变成了二三式坦克。
从59开始,大明陆军算是正式进入了主战坦克的时代。大明生产的59,比当年共和国早期型号的59强大许多。毕竟大明在动力技术、装甲技术、火炮技术上更强,所以大明二三式主战坦克火炮采用了100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使用一台670马力的直喷水冷柴油机;还第一次采用了外挂复合装甲;使用新式的火控系统;装备了微光夜视仪,大大提高了夜战能力。
让白明修大为震惊的是,就算是这样的二三式主战坦克,居然不是在这次竞标中技术水平最高的,二三式采用的这些技术对大明而言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成熟稳定,造价也低。白明修怀疑,大明现在最高水平的坦克技术,可能已经接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苏坦克了。
不过再怎么样,初批次生产的二三式主战坦克的造价是一九式坦克的一倍还多点,随着陆续生产,成本会下降一些。不过二三式坦克吊打一群一九式坦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啧啧,也是玄妙了,西清最强的坦克压根就是t…26的程度,结果大明这边连59式都搞出来了,这战争打起来,一定会非常好看。”白明修想道。
南明日不落
南明日不落
648 进入大洋的西清海军
风波汹涌的北海之上,噶尔丹站在带着空调的舰桥指挥室内,举着望远镜看着海平面的另一端几艘扣扣索索的西清战舰。
他身边的舰队副司令丁铨放下望远镜问道:“都进入目视距离了,我们真的不打吗?”
噶尔丹叹口气,说道:“不打,参谋总部的命令是让我不要与对方无谓交火,除非对方主动挑衅,或者威胁我大明航线。”
丁铨叹了口气,“这可就让西清这帮孙子离开波罗的海了啊,我们对他们的封锁已经没有意义了。”
噶尔丹一向沉默,并不说话。
丁铨看了看沙盘代表大明大西洋舰队的这些舰船模型,苦笑道:“兴建了这么大规模的军队,不打仗只是为了看吗?”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丁铨知道,大明打的主意是要在灭亡西清之前让其彻底疯狂。
噶尔丹是大明海军大西洋舰队司令,二十多年的海军生涯让他一个蒙古小王子已经彻底地变成了一个与波涛和钢铁巨舰为伍的男人。他熟悉舰队中的每一条舰船,对其性能和细节都如数家珍。曾经他以为自己会戎马倥偬,却没想到最终是劈波斩浪。
噶尔丹现在乘坐的这艘战舰恰恰是那艘上海号战列舰,原本上海号已经被确定为大明的最后一艘战列舰了,但是因为战争的缘故,上海号的姊妹舰苏伊士号也开始了建造。不仅如此,大明甚至还在开发下一代战列舰,只不过这种战列舰已经不再局限于使用重型巨炮轰击,而是考虑到了未来的改进,留出了大量的舰体和甲板空间,给之后的垂直发射系统。
这也是白明修提出来的改进意见,尽管大明上垂发这种东西,还需要很多年的科研积累,但是毕竟他知道未来的技术走向,所以早做准备是毫无问题的。新战列舰准备建造4艘,满载排水量可达七万八千吨,定型为洪武级战列舰,以白明修的看法,这东西其实应该算武库战列舰了。因为假设未来能够装备k56这种尺寸的垂直发射单元,那么这艘巨大的武库战列舰,至少能够往里塞进去超过八百个单元。
尽管这么可怕的武库战列舰出世后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敌人,但白明修还是让他们建造了,也许未来还要打什么入侵地球的外星人呢。
不过至少在现在,这些巨舰还将使用重炮,而且是大明开发出来的520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本着口径大就是正义,口径大就是爱与美的信条,定下了这个字面意义特殊的口径。
不过这些巨舰最起码还要三年才能服役,白明修觉得有可能三年后战争就打完了。不过哪怕战争打完了,海军都会坚持咬牙让这型战舰至少建成两艘。而白明修则会逼迫海军至少将这几艘战舰用40年。到中期延寿的时候,让海军往里塞vls。
就是因为白明修害怕东西浪费,兵部花钱大手大脚,所以现阶段制造的许多新式武器,白明修都要求了以高标准建,留出很多现在根本用不上的改进空间。比如新式的战略轰炸机,白明修就要求机体结构要好,机体寿命能够坚持50年;海军现在兴建的轻巡洋舰,白明修则要求同样留出大量的改进空间,20年中期改造的时候可以直接往里面塞新雷达和垂发系统,改成导弹驱逐舰。
毕竟清楚以后是什么走向,就可以多做准备,避免浪费。
实际上,大明海军现在的力量已经算是强到天顶星,但却因为没有预先考虑后面的事情,所以恐怕这场战争之后,大量的舰船都要被淘汰了。
噶尔丹率领的大西洋舰队这边陈列着7艘战列舰,分别是58000吨的上海级一艘、46000吨的江南级4艘、33000吨的爪哇级2艘、37000吨的摩洛哥级1艘。
大明海军基本上日常保持自己的重型主力舰在20艘以上,不过后来随着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凸显,所以大明修建主力舰的兴趣就下降了。战前大明海军只在操作着6艘江南级、3艘摩洛哥级和12艘爪哇级。不过由于战争的缘故,大明海军总算新手承诺将过去封存的5艘河北级25500吨的老式无畏舰拿出来用了。不过白明修清楚,海军这么干也就是做做样子,因为河北级这么老的东西,不太可能拿到战场上用。
环球航行之后大明相继建造了20000吨排水量的无畏舰甘肃级15艘,25500吨的河北级18艘,因为战列舰吨位越来越大,所以修建的数量也逐渐减少了下来。河北级和甘肃级的平均服役年限没超过7年,最少的一艘服役了四年半就被封存保管了。
建设到37000吨级的摩洛哥级和46000吨级的江南级时,大明分别只建造了3艘和4艘。不过摩洛哥级和江南级乃至更新的上海级都已经是航速30节以上的高速战列舰,爪哇级只有23节多的航速。
大西洋舰队的这七艘战列舰,完全是摆在西清舰队面前能压得对方喘不上气来的存在。因为他们探头探脑跑出来的这几艘船,不过是几艘巡洋舰和护卫舰。
这个世界因为大明的影响,驱逐舰这个舰种没有搞出来,护卫舰就在做驱逐舰的事情。所以其他国家也都给自己的小型主战舰艇叫护卫舰,负责护航舰队、执行破交、反潜、防空等多系列的任务。
大明之所以不再控制西清走出波罗的海,一个根本原因是丹麦最终还是陷落了,控制了丹麦半岛之后的西清,加上对岸的挪威,已经完全控制了斯卡格拉克海峡,大明海军继续在这里执行封锁任务的风险就提高了。不过尽管如此,在离开之前,大西洋舰队还是在那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水雷布置,这显然会恶心西清好一阵。
不过噶尔丹更担心另一件事情。
“走入大洋的西清水面舰艇不值得担心,可是听说最近西清建造了非常多的新式潜艇……”
南明日不落
南明日不落
649 工业创新展
黄浦江上熙熙攘攘,这座东方魔都早已在二十多年时间内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城市,就连白明修都很难相信,这里现在居住着一千万人口,来自大明各地的精英人才们、普通百姓们在此生活。
对许许多多的人来说,不管是大明人还是外国人,都想象不到一座一千万人口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的。但其魅力就是这样无可置疑,白明修当年是直接从系统奖励获得了这个城市的雏形,所以在起步上上海市就远超其他城市,后来更是不断地进行卫星城建设,扩张基础设施,使得今时今日的上海市充满魔幻和摩登气息,更是大明制造业和服务业荟萃之地。
不仅这里有一批非常亮眼的制造业和大品牌公司,甚至大明诸宣慰司宣抚司为了开拓本土市场,也首先是进入上海市,在这里成立分公司。上海经济商业之繁盛,是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的。
黄浦江两岸商业中心区的高楼大厦,如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摩天大楼让人产生敬佩和恐惧。
作为皇帝陛下,白明修基本上每年都要来这座大明第一大城市两三趟。相比京师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和学术的职能,上海的经济属性却是最强。
上海正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