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日不落-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8斤,大小铁弹1253200个之多,火器几乎占到了全部兵器的一半。
    只是因为大明复国军太过作弊,装备了大量射程远、火力强、射速高的近代火炮。根本在清军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清军的炮兵就已经被明军炮兵打掉了。所以最后大量的火炮其实都给大明复国军最后缴获了,变成了金属材料重新熔铸。
    实际在大明复国军靠着火器称雄之后,清廷方面也没有放弃对火器的发展。不仅清廷逼迫这大量的工匠为他们制造火器,而且还从荷兰人手里搞来了一些燧发枪之类的东西,加以仿制。像是京城里的汤若望、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更是不断地在协助他们制造大炮。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穆里玛这边的各种兵将谋士都下了苦功。周培公多次勘验地形,并根据清军的能力设计了这场战役的布局。大量清军用肩膀抗,用绳子拖,将一门门大炮运送到了武胜关后山谷的各处高地上。
    大明复国军这一边也终究是赢了太久,所以出现了麻痹大意。清军的火炮都在高地上进行了一些隐藏,明军在翻过关城之后,并没有立即发动对清军的打击,而是构筑阵地,等待司令部进一步的指示。
    “卧倒!”军官们高喊着,士兵们立即做出了防炮的动作。
    大部分的明军士兵虽然都是第一次接受炮击,但是他们在训练中心中,可是做了不少有关这样的训练,而且为了增强实战性,训练中心会真的在他们的身边埋放炸药,让他们趴在地上感受爆炸和震动。
    被袭击的其实就是当初跟随白明修从澳洲来到本土的102团,主要士兵都是谷里人。其团长商仲和也已经调任成了师长,现在的团长则是雇佣兵。
    这名团长看着自己的士兵承受了损失,立即红了眼睛,他大喊道:“不能就这样承受炮击,1连、2连跟我上,我们把高地打下来!”
    说着这名团长居然自己拿起了一杆m1步枪,身先士卒地冲了上去。士兵们冒着炮火,咬着牙,或者低着身子端着步枪,或者两个人提着重重的m2机枪,在几乎没有什么掩护的情况下,向正在发出炮火的山头冲去。

228 肉搏也不虚你
    清军算是好不容易在战术上打到了明军的一个痛处,不过在能力上,清军还是一支古典军队,他们没有在大明复国军的训练基地、陆军学院里使用的各种教材教典,所有的基本上就是摸索式的热武器使用和火力配置。
    十多门佛朗机炮在不同的山头上的轰击,再加上准头并不好,实际上给明军造成的伤亡是很微弱的,不过明军并不喜欢这种能被敌人打到的狼狈感。
    于是102团选择了冲锋,攻上清军的山头,拔掉清军的炮兵。
    布设在武胜关内高地上的清军,虽然骨子里还是一支古典军队,但是跟大明复国军交手这么长时间,清军也开始不断地吸收和吸取他们所能在大明复国军身上学到的一切。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线列步兵,不同的什么是散兵线的战术,不懂得火力掩护和火力工事,但是他们会学习明军的样子,照葫芦画瓢。
    高地的防线很大程度上都是比照明军的一些做法搞的,比如清军就挖出了一个个藏兵洞,似是而非的,他们垒砌土石,形成了一个个不封闭的掩体工事,并趴在工事后面,让士兵们端着鸟铳朝着下面射击。
    清军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适应战术,他们是使用掩体的多段射击,因为鸟铳的装填速度显然比m1步枪要差太多,所以一排趴在掩体后面的士兵射完,就趴下来装药,让出射击的位置给后面第二排鸟铳手。
    这基本上是发挥了清军现有火器程度的极限,要不是佛朗机炮还是难操控,这个时候清军也会调转炮口,朝着明军开火。
    但是这种战术还是存在一个致命问题的,那就是装备差距还是太大了。
    鸟铳基本上射一百步,而且准头是靠不住的。但是m1步枪的射程是鸟铳的几倍,重机枪m2更也是如此。虽然明军是从山脚下往上冲,在地形上是不利的,不过明军的训练度真的不是清军可以比拟。
    机枪手很快选择了合适的位置架设他们的机枪,并且朝着清军开火。在明军的冲锋路线上,数挺重机枪在不同位置形成了非常漂亮的交叉火力,直接对清军造成了有效的压制。
    “贼军快上来了,给我打,给我打!”镇守阵地的游击叫嚣着,可是他的士兵们却已经抬不起头。
    “大人,贼军的铳太厉害,弟兄们稍稍露出个脑袋,就要被打死了!”
    清军游击看着工事那边好多清军士兵已经倒下,土石碎屑在溅射着,射过来的子弹压得清军士兵们只能缩在掩体下面不能动弹。
    “也罢,待贼军冲过来,大刀片子跟他们拼了!诸君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
    这游击将军又恫吓道:“都给我拼了命打,贼军凶顽,江宁和杭州的绿营弟兄都给他们给屠了,这伙贼军已经中了海外妖人的妖法,现在是无君无父的恶棍魔鬼了,落入他们手中,要把你们下油锅的!”
    不少士兵们吓得直哆嗦,握着鸟铳和刀枪的手却更紧了些。
    这一套虚假造谣,是最近开始在清军中流传的。因为湖广清军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明军,所以很多事情也并不清楚。洪承畴这头老狗就索性开始抹黑明军,指鹿为马说白明修屠鞑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杀,而且明军残暴,会虐待俘虏。这才吓得这些清军士兵只能在他们的军官带领下盲目地对抗明军。
    不过这一套也是有效,至少湖广清军被穆里玛带出来后,像是江南清军那样大规模地向南明投降的倒是没有了。
    终于,大明复国军102团的士兵们冲上了高地,越过了清军的掩体工事。清军绿营士兵们也嘶吼着操着各种武器冲杀过来,一场明军步兵不太常见的贴身肉搏展开了。
    出身澳洲的谷里青年士兵彭鲁,已经被提升为下士,这一年多来他已经随军征战了很久。从海南到广州,再去到台湾,重编之后来到华东军区,这名当年谷里小子已经是一个战争经验丰富的战士了。
    他和小伙伴霍元侠,看着迎面杀来的清军,并不慌乱,身体内大量分泌的肾上腺素让他们十分迅捷,但长期以来的军事训练和理智,告诉他们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莽撞。
    被压着打的清军在这个时候甚至没有装填好所有的鸟铳,在明军士兵冲上来的时候,只有少数的清军士兵开枪了。而明军士兵却十分直接,看见上来的人,直接枪口顶着对方打一枪。
    彭鲁开了一枪,击中了一名清军士兵的肚子,他一个箭步上去,直接把刺刀插进了敌人的胸膛。他的身边又冲上来了两个敌人,彭鲁拔出步枪,架起来,挡住了两名清军士兵的大刀片子。后面的霍元侠和其他战友左右护住了彭鲁,有战友开枪击毙了敌军,有战友则直接刺杀动作将敌军杀死。
    霍元侠则赶紧装填了自己的第二发子弹,再次开火。这也是明军士兵进行肉搏战的惯用手段,肉搏并不是单纯地拼悍勇的。肉搏白刃战更是需要士兵们的基本配合,明军士兵最少是三人一组,互相照应,出刺杀的就有人进行保护,大家轮替着保障战友们的安全。一有时间就有人装填子弹,而其他的小组战友就护着他完成这个装填的动作。
    “杀啊!”这一声叫喊是来自于102团的现任团长的,连团长都冲到了这么靠前,其他士兵哪有理由慢哪怕一步?
    一个并不明显的优势,102团的士兵们的气力也明显比清军更大。这是因为明军有着更好的营养和保障,这使得同样的动作较量,明军士兵能够轻易压倒清军,再加上更好的配合,清军仅仅战斗了没十分钟,就从山头上溃退了。
    “弟兄们,给我杀,给我杀啊!”那游击将军红了眼睛,他以为来到了近前,不能倚仗火器之利的明军,应该很好对付了。可是一支成熟坚韧的军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战斗中,都是难以战胜的。

229 大别山麓
    “司令,62号高地和109号高地已经被102团给拿下了,102团在之前的袭击中以及刚才的战斗中受到了一些损失,伤亡是26人。”
    苏叔桓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这样的损失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大明复国军自建军一来,也打过不少硬仗,但是实际每场战斗的战损都是微乎其微,甚至还造就了好几场无伤胜利,和零减员占领城市的神话。这显然是超出时代的军事科技带来的优势,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夸赞的。
    是打仗就肯定会死人,对此不管是太子殿下还是司令苏叔桓都有很明白的觉悟。但如何让这牺牲变得有意义,如何让战斗以最少损失获得最大战果,都是学问了。
    苏叔桓作为白明修麾下b级战役指挥,更是精于在大战场尺度下的运筹帷幄。尽管他的敌人是羸弱的清军,但苏叔桓仍会全力以赴。哪怕是实力与大明复国军相当的敌人,苏叔桓也擅长以强迫强。
    这是写在他的角色面板里的,看上去比较像是一位儒将的苏叔桓,特性居然是“钢铁贯穿”,他所率领的部队冲击力提升10,擅长在野战中正面冲破敌人的坚固防线。
    简而言之,苏叔桓是一名善攻的大将。在被白明修放在总参谋部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放到部队里带兵任军区司令,在白明修基本不插手的情况下,苏叔桓快速地准备好了华东军区的力量,以主力之姿向湖广发动了攻击。
    夺下了两个山头,明军站稳了武胜关一侧的防御,不再会被清军的炮火攻击了,这也看出了清军在布置防御上还是太过新嫩,即便是大别山区山峦起伏,相互之间都有勾连,但是他们仍不擅长形成交相防守的阵线,而不像是明军在云南和贵州做的那样,将山峰变成了自己的堡垒,固若金汤,不可撼动!
    苏叔桓的参谋部很快拟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围绕着武胜关以北大别山的山谷地区,明军做出了新的部署。
    “工程部队加紧清理武胜关,我们需要更多的火炮通过。同时,各部队多点联动,抢占有利高地,对清军发动全面性的打击。我们需要清理出一条安全的进军路线,直通中原,消灭湖广清军最后的有生力量。”在最后的战斗动员会上,苏叔桓面对着他的高级军官们做出了指示。
    清军是明确了要依靠山谷峰峦的地形,限缩明军的先进武器的使用,但是清军打的仗终究还是呆仗和死仗,一点都不够活泛。有三四万清军被撒在大别山中,占据不同的山头,搞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防御工事,乃至是准备打游击。指导大别山战斗的是周昌周培公,他以一介书生统管绿营的兵将,也算是颇有手腕。
    而靖南将军穆里玛则彻底地抛弃了这部分清军,在周昌设计出大别山防线之后,穆里玛大加赞扬,然后带着他苦心从南方收集回来的一万八旗兵含汉军旗和蒙古八旗,以及作为附从军的绿营五万兵将,撒丫子往河南跑。
    至少这个时间节点上,不管是孝庄还是鳌拜,他们都有一个高度的共识,那就是八旗铁杆庄稼消耗不起了,尤其是满洲儿郎更是不能再让南明太子建国朱慈煊像是割韭菜一样地全割了脑袋去。
    白明修大闹一场,对本就人口稀少的满清统治族群是一场绝对的灾难,从云南一直到江南,白明修前后立下了七座首级碑,一共埋了三万九千余颗人头。要知道,清军入关的时候一共就12万兵力,三分之二的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从征,汉军八旗全部从征,实际八旗的总战力在康熙初年也不过在十五万人左右,这还是计算了满蒙汉全部旗丁。白明修随随便便就杀了他们近三分之一的青壮人口,甚至大批在南方的旗人家眷都被他给弄去爪哇了。再放任白明修这么玩一玩,铁铁的建州女真就得灭族了。
    所以满清在战略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更激进的以汉制汉,抽撤八旗返回其京畿核心统治区这样一个略显保守但是却足够理智的变化。
    洪承畴即便是在病榻上,还是向清廷上书,建议朝廷启用各省“忠贞之士”,发展忠于清廷的汉人武装,在绿营的基础上使用地主团练武装,对抗南明。辅助措施还有在舆论上宣传南明的妖孽作为,特别是分化士绅阶层跟南明之间的矛盾,争取人心为己用。
    不过对此,清廷还是略显迟疑的,毕竟如果汉人形成了武装,他们不想反明而是想跟着南明反清,那就会更麻烦了。
    谁都没想到,这么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王朝,结果才统一江山没几个月,便又被死灰复燃的大明捅得像个破房子一样四处漏风。原本已经死了心要跟着满清的官员和士绅们,这个时候有人心浮动。
    此时在大别山里餐风饮露的周培公不是看不到大清朝风雨飘摇,就算是他的恩主洪承畴其实也将不久于人世了。他大有诸葛孔明之于五丈原的零落感。
    “原本以为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却不想终究错投主君,现在只能勉尽微薄之力,算是报答朝廷和明公恩遇了。”周培公站在鸡公山上,穿着长袍马褂,望着不断增兵的明军,发出感叹。
    内心里,周培公也考虑过是不是自己也能投靠南明,但是他知道南明方面对于清廷投靠的官员,都是层层考核,而且还要再教育改造,自己这样没有什么声明的小人物进去,估计就算是能重新任职,最多也不过是成为一个皂隶一类的角色。
    哪有像现在一样,自己以书生统管三四万的大军,站在决定神州大地后百年主宰的重要舞台上。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但胸臆中却存着大丈夫的野望。
    “这一生,不亏了!”周培公哈哈大笑起来。
    只是他也从来不敢想一想,做个汉奸,好不可耻哉。

230 鸡公山战斗
    好几个步兵团围在了鸡公山之下,这里是清军最后一个对明军向北挺进中原的钉子了。
    “为了追击穆里玛的清军主力,我们必须尽快拿下鸡公山。今天傍晚,所有分配到任务的部队,按照既定计划一起围攻鸡公山,我要在今天晚上的时候,我们的部队可以通过大别山。”苏叔桓神情虽然淡,却是下了一个死命令。
    商仲和拍着胸脯保证道:“是,司令,交给我们吧。”
    清军其他的山头已经基本上被拔掉得差不多了,虽然大别山中现在还有一些零星逃散的清军部队,但是已经不能对明军造成什么实质影响。唯独是这一代最高的鸡公山,周培公还在上面屯驻了近两万人,俨然成了一个山大王。山上还有清军设置的一些临时炮台,明军如果通过,会遭到清军的炮击,所以必须将鸡公山拿下来。
    山下的大明复国军士兵们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霍元侠扯着一根牛肉干在嘴巴里嚼着,并拿着一块枪布擦拭着自己的步枪。澳洲出产大量的畜牧产品,各个牧场总计有几百万头牛,比澳洲的人口还要多。这个位面里的澳洲自然条件比起白明修穿越前那个位面好得多,水草丰美,由于草场广大,所以牧民养牛的成本还不算很高。
    加上遍地的袋鼠之类的东西,澳洲现在向本土出口的一大宗商品就是肉制品。大明复国军有着从糖到茶叶不同的副食品,牛肉干也是定量供应,作为出身澳洲的谷里人,霍元侠就非常喜欢吃牛肉干。
    他的发下彭鲁却坐在另一边,手里捧着一本书在看着。
    霍元侠嘻嘻地说道:“老彭啊,你要不要这么刻苦用功啊,你现在都已经是下士了。”
    彭鲁头也不抬,随口说道:“下士又怎么样呢?战争早晚都会打完的,军队会退伍掉许多人,退伍兵是有学费补助的,我是打算考个大学。”
    “哇,老彭你居然要去上大学!”
    现在大明已经开始陆续建立了许多所大学,只不过进入其中学习的学生还并不多。白明修有意通过教育来改造大明的社会,更向全民灌输科学和知识的精神,不过现在来说,大多数人看到的还都是科举,考大学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朦胧。毕竟科举直接决定他们可以称为公务员,而进入国子监就能提任干部。但是大学不仅要取得中小学的一套毕业证,而且毕业出来大家也不明确究竟是要干什么。
    不过澳洲人对于这些还是很清楚的,大学毕业代表着高级知识分子,不管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都代表着精英,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
    彭鲁在之前就学习非常好,如果不是要帮衬家里,加上学费的问题,也不会停下来不念书了。霍元侠就不是这样,他不喜好读书,倒是喜欢接触种种不同的事情。
    “行了,老彭你以后就是文化人了,哈哈。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军队啊,就算是中原的仗打完了,我们还可能打别的地方嘛。”霍元侠笑眯眯地说道,丝毫不认为战争是什么凶恶的事情。
    鸡公山的战斗在傍晚时分终于打响,大明复国军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开始攀登这座山。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你们准备的落石檑木呢,给我往下扔啊!”
    清军为了守护这座最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