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日不落-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这支部队的兑换价格极为高昂,但是每个周兑换列表中都会有一支价格极为低廉的折扣军队,本周的折扣军队就是火焰纹章军团了。虽然没有魔法师军队,没有能够从人变成龙的小姐姐,也没有骑着天马和飞龙的飞行骑士,但是至少这些素质极高的战士,已经非常合用了。
    唯一不太好的是,这些士兵现在还不会使用热武器,需要慢慢训练。
    白明修之所以敢于喊出那么丧心病狂地扩军计划,是因为他又一次接收到了系统下发的主线任务。
    “【主线任务·天坛登圣】,请在五十日内攻克京师,任务奖励:金手指币1000万,黄金1000吨,任务失败:一百万满洲八旗军队将以《拿破仑·全面战争》标准进行武装,并随机出现在中国各地,等待着你的人民的,可能是血腥的屠杀——本任务难度:高难,特此提醒。”
    所有的系统任务都不可能是无法完成的,但而任务奖励又同难度直接进行挂钩,在白明修看到1000万金手指币奖励和1000吨黄金的时候,白明修感觉自己似乎上了一条贼船。
    系统憋大招憋了这么久,终于搞出了一个自己能设定最高难度的任务。可是对白明修而言,攻克京师,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这次的任务难度会如此之高?

253 明年的这时候
    白明修还无从知道腹黑的系统给他这次的主线任务挖了一个什么坑,不过白明修已经做好了被坑的准备。
    之所以一口气要编满六十万军队,搞一个阔气无比的大明常备军力量,是因为白明修知道,这一局跟系统赌赢了,他将拥有大量的好处,这个时代黄金白银就是实际的货币,不需要多考虑通胀的问题,因为他甚至还可以人工的加强制造能力,通过创造社会财富和消费,来消化掉通胀。千吨黄金、千万金手指币,这些东西都足以让他来容纳一个更庞大的军队。所以,白明修干脆直接着手打造一个更大规模的明军,目标就是开始走全球战略。
    一旦白明修这个任务失败,虽然不至于一下子给他死刑,但是任务失败的可怕后果对于这个国家而言是灾难性的,再度恢复元气,恐怕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国防会议之后,基本上太子监国殿下没有跟他的军政大臣将领们达成太多的共识,军方之中反对的意见还是很强烈的,不过君有命他们也不得不受。
    离开复国军大楼,白明修便在附近找了一家餐厅用餐。如今的上海市越来越是繁华,由于大量的商贸活动集中,再加上作为理政院临时驻所,大量的人财物开始向这座城市汇聚。逐渐地,上海作为一座魔力之都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上海的造富神话也开始在民间流传。
    不管是普通的田舍翁变卖了田产,来到上海做生意,变成大富豪,亦或是不名一文的小子来到上海,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地。这样一个新奇的城市,超越这时代其他城市的魔力之都,确实有这样的能力给予来到这里的闯荡者们更好的生活,并且如同命运女神一般,给予他们机会,走上人生的巅峰。
    有着官方的鼓励,上海的商业活动和服务业也逐渐发达。由于声色场所上海市虽然没有完全禁绝,但是有着严格牌照制度,以及严格的审查监督,所以上海并没有成为南京或者苏州那样充斥着扬州瘦马,到处都是烟花柳巷之地。这里更多的倒是一家家别有情趣的茶楼,各式各样的餐厅酒店,乃至一些戏园子、剧场一类的东西,人们根本没办法想象,现在还处于乱世之中,不过才存在没多久的上海市,如梦似幻地让人感受到十足的盛世气象。
    白明修来的这间馆子,是一位北方厨子南下开的饭店。这大厨自称说他爹是顺天府紫禁城的御厨,甲申之变的时候逃了出来,最终他流落到了南方,最后来到上海,开了这家餐厅。
    这餐厅的菜色口味确实没的说,价格也并不离谱,装修虽然比不上那些所谓的国营大餐厅、大酒店,但是胜在干净整洁,而且二楼一水的包间,也算是清幽。白明修有几间经常光顾地馆子,这餐厅就是其中一间。
    老板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哪能不知道白明修是什么身份,每次白明修一来,他立即亲自出迎,说上一些有的没的,将白明修引上二楼的包厢。对外老板也从来不宣布这里是太子常来光顾的什么名店,反而保持低调,更不会像白明修求个墨宝一类的玩意。
    白明修日常出来下馆子,也基本上轻车简从,扈从也就是五六个人,当然其他的保卫,都是暗中缀在远处,观察着四周的。
    吃饭的让你也就白明修跟狮姐俩人,狮姐落了座,充满淑女气质地为太子殿下倒上了清茶,看着他喝茶,开口说道:“殿下这次强行要推扩军计划,看上去好像是在为什么事情做准备。”
    白明修吃着几色清口的凉菜,回答她的话:“就这么明显吗?”
    狮姐淡定地道:“毕竟妾身也在殿下身边久了,虽然还没睡在一床,但您有什么想法,看看表情动作,妾身大体就能揣摩一些了。”
    白明修对于狮姐这偶尔的调戏也算是习惯了,他道:“这么久了,看上去我是如有神助,做事无往不利,但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也是被架在火上,也许一个失足,自己摔下去是万丈深渊不说,而且连累的,可能是千千万万的人。”
    狮姐道:“很少见殿下您会产生这种伤春悲秋的情绪呢。”
    “伤春悲秋?哈哈,那你可说错了,没有,我就是默默地装个逼。”
    “注意您在一位淑女面前的语言。”狮姐道。
    白明修继续吃着海带丝,哼唧了一声,说道:“作为一个经常在我面前讨论两性话题的女性,有的时候您还出奇地双标呢。”
    狮姐有些讶异,道:“妾身的小少年这是要长大了吗?开始反击了呢。”
    白明修不经意地瞥了瞥自己的裤裆,假装什么也没发生。他咳嗽了两声,看着店小二送上了一盘子菜,谢过人家后,然后继续跟狮姐说道:“总之呢,你应该足够了解我了,狮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清楚。我不讲那些有的没的,也不会优柔寡断,因为很多时候,一些所谓的选择根本就不是选择,摆在我面前的,永远只有一条路而已。我想怎么做,我认为怎么做是正确的,我就去做,如果瞻前顾后,最后反而不一定是有好结果。”
    狮姐摇了摇头,拿起筷子来也准备吃饭了,她道:“您说的什么,妾身并不懂。”
    白明修并没有继续说话,他确实被系统搞出来的新主线任务弄得焦躁了一下下。不过他也很明白,自己必须直面这个挑战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坐着船,从广东来到了江南吧,那会儿,上海浦东这块,还都是一片的烂地。”白明修跳了一个话题,狮姐并没有搭他的话。
    于是太子殿下又继续道:“那你说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又会是在那里吃饭,聊怎样的话题呢?感觉时局变化莫测,虽然我才是那个大推手,但是看着一切进展迅速,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他轻轻一笑,拿起茶杯来,道:“容我再装个逼。”

254 新读书人
    报纸上歌颂太子监国与民休养生息,有如汉初恢复国力的报道层出不绝,多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文人投的稿子,各报刊为了体现社会大和谐和民间舆论茁壮成长,也都索性发了。
    只是大众只是感觉没有战争了,乡里的恶霸、山中的响马土匪被清理了,各种摊牌包括三饷都没了,税务降低了,老百姓终于能够喘一口气了。或者有点眼界和门路的人,开始出门做生意了,不喜耕田或者不善耕田的手艺人,有的人进城当了工人,有些人还自诩是成了“官府中人”,被公家雇佣了,捧上了铁饭碗。
    大家都感觉这就是休养生息了,最起码治安好了,乡间村里有了合作社,谁若是敢欺负,大家能够拧成一股绳,而且找政府,都能够处理。加上新的农业技术使得产量增长,市场上开始多了各种杂七杂八的商品,价格还都不贵,百姓自然就觉得日子好过一些了。
    民人们是对朝廷和太子监国感恩戴德的,士人们也多认可太子监国乃是有德贤君。
    但实际上,在广大人民群众认为在休养生息,从事生产生活的同时,其实大明的战争机器一直都在开动着,只不过新的体制,新的方式让人们感觉不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负担。朝廷有着充分的财政支持,不需要压榨百姓,不需要征发民力。有着专门的军事后勤系统在运作着,所有工作的人,不论是士兵,还是普通的后勤保障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资可以拿。
    这也是很多士人和学者们觉得神奇的事情,国恒战而不亡,百姓反而安居乐业,南明统治区乃有大治之相。这按照旧有的儒家逻辑是完全解释不通的,所以很多比较活泛的读书人开始接触新学,从马恩大导师那里汲取新的营养。
    年轻的读书人周从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小周,又在看书呢!哈哈,你这小伙子也是赚了大便宜了,来到咱们馆工作,反倒是天天都在看书了。”一个带着大框眼镜的中年人,看着周从文趴在桌子后面捧书苦读,发出了友善的调笑。
    “馆长。”周从文被自己的上司给逮住了,也是颇为羞赧。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自从三个月前周从文在上海市图书馆找到了这份工作时,这位和气的馆长就告诉他,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看看书,但是不能耽误本职的工作。
    周从文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座拥有二十万册藏书的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他觉得这可能是任何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一份工作。虽然他的收入比起上海市的其他工作,都可以算是微薄了,他的月薪是四明两。不过比起之前几乎食不饱腹的生活,周从文现在4两的月薪,一个单身汉过得算是非常写意了。
    跟大多数公家单位一样,图书馆是有自己的食堂的,周从文吃饭凭食堂饭票,是不花钱的。除了少数用度之外,他的月薪大部分都能攒下来。这三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攒了10两银子,花掉的钱还主要用在买文具一类的事情上了。
    馆长摆摆手,对周从文交代道:“行了,该看书学习就看书学习,这是好事情。对了,给你交代一下,我们馆为了防范那些私自偷书、撕书的家伙,要更新一下条例,大家群策群力,要想些手段,你也考虑考虑,咱们周二例会上大家一起讨论。”
    说完这中年馆长便溜达走了。
    周从文听了馆长的话,也是恼恨:“图书馆大开方便之门,令贫苦之士都能读书,而且不带出的话,就在馆内便可畅读,那些蝇营狗苟之徒,居然还会行如此之事,真是下作,有辱斯文!”
    他当初为了读书,可以说是吃了许许多多的苦。周从文是浙江绍兴人,出身并不好,他父亲是当地一个有名气的劣绅,有个绰号叫做周扒皮,强行兼并了许多小老百姓的田产。周从文的母亲是一个被周扒皮看上的农夫家里的女儿,在周府上就当个下人使唤。周从文小的时候就被周家的人欺辱,甚至母亲重病都没有钱治。周家有族学能够让子弟读书,但是周从文却没有这般特权。
    所以周从文就偷偷地藏在族学外面听,就求那些堂兄弟们借他书,甚至给他们跑腿,帮他们做事也不惜,就因为他死去的母亲告诉他,要做个读书人,要好好念书。他的母亲一个字也不认识,甚至都没有一个名字,就叫做张氏,但是中国人朴素的敬畏知识的理念,还是通过她传承到了周从文的身上。
    周从文年纪大些,因为能写会算,开始在周家做事。但后来因为他同情普通乡民,帮着他们隐瞒佃租,被周家人发现,一顿毒打。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子的船从宁波登陆了。大明复国军一路风卷残云,后来国姓爷在江南发动清肃,一队的士兵进了村子里,在一众百姓的指认之下,周扒皮接受了人民公审,最终被判处送往爪哇劳役十五年。而周从文因为经常帮助佃户们,所以从周家人中被剔除了。当地成立农业合作社,还推举周从文做他们的副社长,不过周从文因为接触了复国军士兵带来的思想学习材料,带着那位指导员赠送的一本册子,只身拜别相亲,背着行囊来到了上海。
    上海是个很不一般的地方,周从文是一开始在上海当了一个月的力工,捡了一个月的报纸。报纸是他最喜爱的东西了,上面有字,有各种消息还有言论,让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
    很幸运,他在来到上海一个月后发现了报纸上的一则招聘启事,最终应聘上了图书管理员这样一个职位。在这里,周从文刻苦学习,尤其是有关马恩的一系列著述,图书馆里是最全的,他往往要一页书,记上十页的笔记。越学习,周从文就越感觉自己像是被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样,阳光照了进来。
    “打破封建主义的枷锁,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一句话,写在了周从文读书笔记的扉页上。

255 准备遇害妄想症
    周从文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带上从图书管里借的书,步行回家。市图书馆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单位,不会像是上海市中学、宝钢集团这样的大单位有着自己的集体宿舍和单位所有的住宅,周从文只有住宿的补贴,能向上海市民政局的公屋处申请廉租房,周从文所住的房子,是一栋面积有四十平米的一室一厅公寓,就在黄浦江边不远,建筑是五层楼,周从文的公寓就在五层,这让从来都是住在平地上的周从文,一开始有些害怕。但是时间久了,周从文也就很习惯这种开阔的视野带来的愉悦了。
    上海新城的面积很大,虽然短时间内就已经涌进了很多人口,但是人均的居住面积和居住条件还是不错。更别说上海市公署已经招标一些建筑公司,开始开发新的土地了。
    小小的公寓比当年周从文跟母亲一起住的破屋大得多,那间破屋是他的整个童年,刮风透风,下雨漏雨。而现在他住的公寓,宽敞明亮又整洁。他有自己的洗手间,甚至还有抽水马桶。他的床是弹簧床垫,睡着很舒服。
    就是这样的一间公寓,周从文每月只需要付100文的房租。相比之下,1850年的伦敦,许多工人必须是祖父母、父母和四五个孩子挤在一个10…12英尺的物资里,每个月要付2先令6便士的房租,大约相当于现在375明文。
    上海这座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一大批人来此落户,必然是因为能够提供给到这里的寻梦人、淘金者原本并不具备的更高质量的生活。
    像是穷困的读书人周从文,就从原本饭都吃不饱的状态,到现在每日三餐有肉,住着舒适的公寓,手上还有些闲钱,再加上本身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准溢出,更是了不得。
    周从文慢慢通过学习了解到一个道理——腐朽的封建佃租制度以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儒家思想和治国理念,只能让这个国家在不断地王朝更替和农民战争之中轮回,而太子监国所倡导的新学,以劳动人民为国家根本,激发人民的力量、崇尚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够为普罗大众带来更好的生活。
    “母亲过不上儿子现在的生活,但愿从今天下慈母们,都能不必为了子女剩下一口饭,都能过着吃饱穿暖的生活。”周从文来到窗边,望着窗外已经五彩斑斓的夜色,心中想着。
    他看到江边的码头处,居然有一队队的士兵们背着自己的军用背包,鱼贯地登上大船。这般情景周从文只在之前湖广战役的时候看到过,华东军区的大明复国军乘坐船只去到湖广,而现在这些明军精锐,又要去哪?
    “又要打仗了吗?”周从文紧张又兴奋。
    北方的国土尚未收复,鞑子还窃据半边中华神州,周从文跟普通的读书人一样,心怀天下。一年来的明清战事,让所有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大明打回北京去,重掌天下,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是,此时正在登船的白明修却并没有周从文这么强的信心。
    “一千万金手指币,一千吨黄金,系统搞出什么样的大阵仗坑我,我都不会觉得奇怪。”白明修暗忖道。
    打一场京津登陆,白明修倒是信心很足。这个年代恐怕再没有哪支军队拥有大明复国军这样强大的跨海打击能力了。白明修手中有足够的舰队,可以将成千上万的军队和大量的武器装备运送往北方,而且京津之间的距离也不远,凭借着军方自有的后勤运力,自行携带辎重弹药,也能成功打下这场激烈而短促的战役。
    白明修自己还带着挂逼系统仓库,实在不行的话还能从系统再兑换一些物资出来,所以不论是兵力,还是后勤,他其实都没有太过担心。
    “满清已经将他们最后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了京畿直隶地区,现在大约有十二万左右的兵力,我们的情报掌握说,满清要求蒙古王爷们率领兵马来支援,但是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