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虑椤�
南明拥有着大量的远洋运力,大部分是白明修从系统那里做任务得来的,都挂在大明国有的航运公司名下,紧急征调都是来得及的。不提白明修的系统仓库,大明复国军也在上海、广州等地兴建了一定规模的战备物资仓库,从被服到弹药都是一应俱全的。
当有战斗任务的时候,后勤方面就立即按照预案开始执行,将大量物资装船,并且动员现有建制的部队,制定战斗计划。
这一次白明修的作战目标很明确,就是打一场蒸汽时代版的闪击战,靠着战斗执行力强、战斗力出色的大明复国军,直接从大沽登6,抢攻京师。并不需要像是江南战役一样,不断地向周遭进行扩张,因为这一次的战斗是带有指标性意义的。
毁掉满清的老巢,杀绝所有野猪皮的有生力量,那么大清国就不复存在了,各地的汉奸们就算是想要找到一个效忠对象都难。也许关外还能剩下一些野猪皮的后代,那怎么着,各位汉奸大人们难道还要跨过镇守顺天府的大明太子,以及压境的二十万大明复国军,去抢着效忠关外的鞑子吗?脑子坏了才会这么做,白明修相信,只要北京一下,那么北方地区各地将会望风而降、传檄而定。
“京师十二万兵力,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殿下做好准备要带领您的近卫独立旅打一场硬仗了吗?”
近卫独立旅是跟随白明修南征北战的王牌部队了,这两年来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当初由澳洲出,攻克广州,再到西南、江南,独立旅加上了近卫二字来显示自己作为太子监国嫡系部队的荣耀,同时也是他们赫赫战功的一种宣示。
装备最好、兵员最好的近卫独立旅,基本上可以说是大明的御林军。
“其实我觉得,就算是我只有两千人,仍旧可以打赢的。”白明修对于自己的军队充满自信。
他真正提防的,还真的不是12万清军。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绿营和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为了拱卫京师,满清几乎是把北方各省还能机动的兵力都凑上来了。而满洲八旗基本上从十四五岁的少年,到已经头斑白四五十岁的老头,全部都送进军队里了。就算是这样,满洲八旗的禁旅八旗才凑了个勉强两万人。
建州女真真的快给白明修给杀绝了。
白明修提防最深的,是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他现在猜测的最大可能,大概是琼州海战时候那样的,系统莫名其妙地再甩出一个副本来,给他造成额外的工作量。或者是出现什么临时的情况,导致自己的进攻计划遭到延迟。
刚开始海上要风暴的时候,白明修吓得心肝儿都颤颤,他生怕一场极端的天候让他的军队都殒命在海上。不过好在,他的海军还是很值得信任的,躲避了最危险的气团,让整个舰队只是承受了一些风雨,还是能够顺利登6的。
白明修已经差不多把系统给摸透了,这系统不是什么好东西,喜欢看他这宿主出糗。但是系统是严格地被不可抗拒的力量和法则所限制的,有一些东西他不能打破,比如主动性地作为宿主的敌人,或者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玩死宿主。
他的恶趣味的主要实现途径,其实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一句话——欲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通过设立一系列的任务陷阱,强化宿主的欲望以及错误认知,最终让宿主走向自己设下的陷阱。
但是这种手段对付白明修不太管用,因为白明修这个家伙是一个极端理想化又高度自制的人。
有多少穿越者会自律到他这种程度?从系统那里获得的大量财物和好处,他可以看也不看,直接化为国有资产,并且慷慨地付出给百姓,以及来自系统的雇佣兵们。作为大明太子监国,他的消费水平可能还不如江南一个富翁。他不爱,也不爱美男,做事还有很强的专注度。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有着常的偏执。
这让系统很难去扭转他的思维。
白明修清楚,任务难度大,但必定有解决的机会,现在这个任务大概是他穿越来面对的最大挑战,不过白明修还是有信心去完成它。
白明修是做好了准备,在踏上直隶土地的那一刻起,如果真的他面临了极为艰困的战斗,他会花掉所有的金手指币,动用自己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作战,他不会有任何舍不得,也会让自己的所有智能用在破局上面。
系统归根结底是自己的辅助物,即便他有着自己的一套阴暗思维,但是却没办法出这个格局的。
在系统准备看好戏的情况下,系统没法理解白明修到底有多么破釜沉舟和自信,走上这可能是划破明清战争阴霾天空的战场。
从根子里,白明修是一个骄傲的中国人,历史就是中国人的信仰,人民就是中国人的力量,你无法想象一个拥有一次拨乱反正机会的中国人,在面对困难时会畏惧怯懦。因为数千年来,中国人历来就是战天战地的,白明修就是这个群体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缩影罢了。
265 水陆合击(上)
破晓之刻,大明复国军海军舰队已经抵达了大沽口外。
站在前甲板上,海军司令也是舰队的指挥官狮姐开始跟白明修解释复国军的战斗计划,她道:“自我们打下江南之后,清廷就十分畏惧我们的跨海作战能力,已经加强了大沽口的防御,在这里设立了一些新的炮台。而北塘等地,清军的防守却并没有特别严密,所以我们的策略是派遣运兵船直接在北塘一带登陆,然后直接进兵,配合我们在大沽口外的海上舰队,水陆并举,拿下大沽。”
白明修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说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是这么打的。”
清军始终对于海防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还停留在禁海迁界的层次上。由于三番五次在海战中失利,加上国力受损,清军现在已经拿不出一直像样的舰队了。渤海一带的水师,甚至被满清主动凿沉,放在港口外,作为障碍阻挡大明复国军。
这种做法的效果肯定不好,甚至因为潮汐和洋流的关系,有一些凿穿障碍物,已经被冲开了。
白明修已经逐渐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军事指挥官的视野和战术能力,他在率领舰队进入渤海湾之时,首先派两股军力,一股在旅顺口登陆,另一股则攻占了登州府蓬莱。这两地都没有遭受太强的抵抗,在蓬莱甚至明军一到,负责守卫海防的清军就自动投降了。
控制住渤海湾入口,算是保持一个安定的后方,毕竟之后还会陆续有海船抵达。
这次白明修的船队规模极大,总计有五十多艘船组成,除了十二艘主战舰艇之外,其余的都是运兵船和补给船。不过毕竟还是后风帆时代,就算是运兵船和补给船都是携带自卫武器的,她们一般装备4…10门不等的大炮,只不过相比现在广泛装备于战舰的线膛后装炮,这些非主战船只使用的大部分还是老式前装滑膛炮。
因为东海号蒸汽铁甲舰是烧煤的,有一艘补给船单独就是给东海号运煤的。南明现在控制的南方地区,贵州和江南(安徽部分)是主要的煤产地,只是贵州交通不便,一时还未有好的发展。倒是南明的煤矿企业已经在广东和广西开了几处小矿,淮南也准备开始煤矿的建设了。交趾省则更是出产优质的无烟煤,不过一时尚未有什么动作。
而实际上,现在南明的主要煤炭,是从澳洲运过来的。
上午9时,大明复国军的登陆部队开始在北塘进行登陆。由于清军的主要防守力量都放在了大沽,使得北塘这边并没有多少炮台,甚至明军舰船可以直接开到河口处,放下士兵进行登陆。
镇守北塘的清军守将阿密达眼见大量明军战舰出现在了海面上,心中也是愁云惨淡:“没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啊!”
阿密达抽出腰刀,对着他手下的士兵们叫道:“今日是为皇上尽忠的日子了,死战不退!”
阿密达和他的士兵们,都是没有跟大明复国军战斗过的,对于明军究竟是什么样,并无认知。尽管大家隐隐还是害怕,毕竟明军摧枯拉朽地击败了那么多清军,但没有这种经验,还是无法体验这种恐怖的。
“也许我能够一举击败这群南人,为朝廷立下大功!”阿密达忍不住产生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火铳手、弓箭手,等敌军上了岸,给我猛攻!”
北塘虽然防御不如大沽口扎实,但至少也是有基本的堡垒工事的,虽说清军的火炮不多,但是为了对付大明复国军,已经在南怀仁等传教士的帮助下制造了许多的火铳。
而此时,大明复国军运兵船上的火炮也去掉了炮衣。
“开火!”一颗颗实心弹丸划过半空,打向了北塘的堡垒。尽管比起主力舰队那边,北塘的火力就有些微不足道了,但是还是一时间给北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清军士兵们只得躲在城上,小心的趴着,感受着轰击带来的震荡,也有一些运气差的直接被实心弹轰中城墙导致的破片给打死。
“明军炮火居然如此猛烈!”阿密达大惊,他也根本不知道,这种程度的炮击,在明军中根本就跟开胃菜一样,算不上什么。可是就是这种程度的炮击,已经让防御不强的北塘城堡变得摇摇欲坠,城上的清兵无法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武器进行反击。
坐着小舢板成功登陆的大明复国军士兵中,有两个年轻的军官,他们就是李万和高宁,李来亨的儿子和养子。从加入大明复国军系统之后,他们也算是从小兵开始干,最终爬到了连长和副连长的位置。高宁做了连长,李万是副连长,这让李万十分不爽。
“各排集合了!”高宁的身上,已经越发看不到从农民局出身的那种匪气,反而像是一个正经的大明复国军的军官,专业而且高效。
高宁叫来了各排的排长和班长,吩咐说道:“咱们连的任务最重,要在兄弟部队的掩护下,将炸药安置在堡垒的墙下,清军虽然遭到了打击,但是并没有遭重创,虽然我们有炮击和机枪的掩护,但是危险不小。”
李万是个大包大揽的性格,他拍着胸脯道:“我这个副连长亲自带人上!”
高宁却直接否决了,他道:“不必,你主要负责压阵,按照作战计划……”
高宁非常详细地拿出一副临时地图来给班排长们讲解,反复确认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才宣布开始行动。
李万却别扭地照高宁道:“干吗不让我上,高小子?”
高宁道:“因为你太冲动了,这次任务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后续部队是否能够成功登陆,是否能够立即向南发动攻势,与海军舰队配合攻取大沽口,所以不容有失,必须稳扎稳打。”
李万也知道这个道理,他无奈地道:“当个副连长,还不如当个士官过瘾。”
266 水陆合击(中)
城上的清兵紧张害怕着,但却不得不战斗。
城下的明军热情高昂着,意志格外坚决。
清兵们没有选择,中古时代和前现代的军队是盲从军官的,自己很难产生多大的意愿,他们只知道跟着战斗,打赢了跟着搜刮搜刮,打输了就撒丫子跑。军官选择投降了,他们就投降,而军官死战到底,除非他们彻底崩溃,不然也会接着战斗。
城上大部分都是汉人或者汉军旗,他们却别无选择。阿密达知道他必须守住北塘的海防,他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明军来了,但是他很清楚,北塘一失,那么明军看到的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他们可以直接攻取京师。
京师还有二十万满洲居民,阿密达可是听说过满屠子朱慈煊的“美名”,他没办法想象如果明军进了城,等待着他们这群曾经的胜利者的,是怎样的血腥噩梦。
而城下的明军们,则是另外一种心情。
高宁这个步兵连的指导员已经是给全连官兵做了一路的思想建设了,从他们还在上海没出发前,到船上,再到现在,与士兵们一样拿着钢枪的指导员这个时候仍是声情并茂:“同志们,战友们!这是我们大明拨乱反正、光复中华的重要一战,攻克了北塘,我们就打开了前往京师的大门。那里才是我大明的都城,寄托着这个民族全部的期望!十九年来,神州陆沉,生民涂炭,今日要看我们驱逐鞑子,重光大明了!”
李万站在高宁的身边,小声地说道:“指导员也真是个演说家,我都怀疑他的热情怎么会那么充沛的,我都觉得假假的。”
高宁向来不喜欢跟李万讨论些这种问题,大明复国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几乎士兵们训练一天就有半天是用作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乃至马恩新学都是必修课,统一思想和懂了文化的士兵们,战斗力自然有了不小的提高。大部分士兵从白纸一张,都变成了坚定的大明战士,但也有像李万这样的刺头,是觉得听这一套多了,耳朵就出茧子了。
高宁道:“指导员说的都是实话,而且咱们的战士们,确实需要激励。”
李万去看他的士兵们,果然大部分面色沉静,但是双目之中像是点着火焰。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听着一个个满清对华夏之民的血腥屠杀和暴行的故事,并且学习了为什么中国只能由大明来带领,蛮夷摧毁的不仅仅是华夏衣冠和汉人的尊严,更是绑架了国家的命运前途,打断了国人的脊梁。
士兵们提着自己的枪,扛着炸药包,开始了对北塘堡垒的攻击。
机枪手立即建立临时火力点,调整了枪口朝上,开始不要钱地发射子弹,对士兵们进行掩护。两挺机枪立即就打得本来就不高的堡垒上,清军不敢还击了。就趁着这个机会,步兵们扛着破坏力极强的烈性炸药,来到了城墙之下。
“固定起爆点,扯引线了!”
“不想跟这群鞑子一样被炸死就手脚麻利点。”
明军共设置了三处起爆点,确保能够将这个并不大的堡垒给炸坏。
清军虽然不清楚这些明军士兵在干什么勾当,但一定知道会对自己产生极大的威胁。
“掷礌石滚木!”阿密达大叫道。
“大人,明军的快铳厉害啊,咱们一冒头就会被杀!”
“该死,我叫你们动手你们就动手,旗丁给我看着,谁要是不听命令,当场格杀!”阿密达知道这已经是关键时刻了,必须用极严厉的手段弹压他的士兵。
八旗兵一个个猫着腰,挥舞着刀子,守城的其他士兵只能硬着头皮抬起重重的礌石滚木,向下扔去。
不少人在露出头来的时候,都被枪弹击中,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成功地扔下去了礌石。
下面的明军发现了,士官大叫:“快闪开!”
两个明军士兵不小心被礌石击中受伤,他们的战友就立即上去将伤员抬下战场,而后面待命的其他班组的战士立即补上来,加快完成起爆点的设置。
“成了!”
顶着随时可能被投掷下来的礌石滚木,步兵们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开始向后撤退。拉到安全距离之后,负责引爆的士兵立即推下了起爆装置,轰隆隆的巨响,立即就将城墙炸开了缺口。
“冲!”高宁这个时候也提起了步枪,带着他的人马,杀向了现在已经人仰马翻的北塘堡。
更多隶属于其他连队的步兵也加入到了冲锋之中,攻打北塘的部队是一个团级规模,本来就比驻守在这里的阿密达部人数要多。
其实清军本身对于海防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报的目的就是能阻挡一时阻挡一时,真正的决战肯定还是陆上的争斗。
阿密达没有在刚才的爆破中阵亡,倒是炸聋了耳朵。他脑袋上冒着血,流到眼睛里,阿密达已经顾不得什么是恐惧,他挥舞着刀,嘶哑着叫道:“跟他们拼了!”
踩着土石塌方形成土坡,复国军的士兵们冲了上来,阿密达带领着仅剩的清军迎向了他们。冲锋的明军们明显地感知到了,这支清军有着以往清军所不具备的最后的决绝感。
因为他们败了之后,大清国就一定没有了。
他们的意志也许坚决,但是却比不过大明复国军。每一个大明复国军都知道,当年太子殿下和晋王在缅北誓师,决心复国。多少血仇将要在他们的手中得到洗刷,而从他们胜利之日起,太子殿下所许诺给他们的一个更好的国度,将在一片废墟上站起。
他们不仅要成为中央王朝的子民,更要成为这世界的主人,他们将每个人吃饱穿暖,并有权学习诗书礼乐——这就是他们战斗的理由,坚硬而不可抗拒。
枪弹就代表着他们的决心和无情,阿密达还没有挥动自己的钢刀,便已经摔倒在了地上。他的脑门上中了一颗子弹,意识消散之际,他看到明军的军靴一个个踏了上来,就像将大清国从云端踩进了烂泥里……
267 水陆合击(下)
从北塘登陆的大明复国军部队,在稍作休整之后,立即向大沽口扑去。
此时大沽口近海地带,一艘艘大明复国军海军战舰展现着自己的英姿,而让清军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