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闲话休提,却说一时三刻之后,风火渐渐减小。满洞飞舞的红莲减少到两三朵,黑风也渐渐平息,勾动劫数的清风清火也只剩一缕,几乎要消弭不见。绿袍见风火大劫减小,方才有喘息之机。他急忙打坐调息,恢复元气。绿袍心知这风火劫数不会就这般轻易过去,按他感应,风火二劫共有九波,九波之后,劫数自消。
果不其然,一波方平,一波又起。虚空中又落下清风清火,绿袍身内又燃起业火与黑风。他将金丹祭起,愈发璀璨的灵光定住一些黑风赤火,艰难抵挡风火二劫。
连着用去十颗三元聚魄丹,渡过八波劫数,待到第九波时,劫数又生变化。
呜呜呜呜……
只见狂风呼啸,火焰满空,好像鬼神嚎哭,虚空之中传来无数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将虚空烧得崩裂,一道道的虚空裂痕,出现在虚空中,自裂缝之后,渗透出一片片血水。裂缝似乎连通到一片广阔的血海,里面隐隐约约有一条条鲜血之河在流淌,似乎是汇聚了世上所有生命的鲜血!
绿袍一见血水,大惊失色:“幽冥血海!”
你道他见到血水为何会这般惊讶?
非是绿袍吃惊血水出现,而是其背后所代表的幽冥血海。如若只是血水,绿袍尚且不怕,须知他所修水皇诀中,专有一种血河真水,乃是修炼至污至秽的一种真水,若是血水来临,只需运起水皇诀就可从容化解。
可此时裂缝之后,直通九幽黄泉中的幽冥血海,那幽冥血海乃是先天所成,乃是开天之初的一点先天血煞落于九幽黄泉,形成一片幽冥血海,汇聚诸天污秽煞气,包含众生业力,血水中蕴藏了不知多少因果业力。
这幽冥血海深处九幽黄泉之中,所谓幽冥鬼府也处于黄泉之中,天下生灵死后,莫不要受黄泉吸引,进入其中以待投胎转世,就连修道之人兵解转劫也是到此。传闻轮回就处于黄泉中,至于凡人口口相传的地府是不是真的存在,绿袍也不太清楚。
九幽黄泉并不处在地下,而是与阳界相对的阴界,处于另一个层面之中。九幽黄泉汇聚了开天以来所有的怨气,煞气,瘴疠,剧毒,污秽,冤孽,因果,以及业力,可谓是恐怖无边,就算是天仙落入其中,也要被污染,堕落成魔。
绿袍最怕的就是其所代表的因果业力,若是沾染了一些,立刻万劫不复。
他一边艰难的抵挡风火大劫,一边惊疑不定地看着虚空裂缝,以及其后的幽冥血海世界。
只见虚空裂缝源源不断渗出血水,蔓延着向绿袍包裹而来。绿袍不敢让其近身,金丹绽放出无穷光辉,结成一幢光幢,将周身上下护定,连风火二劫也被阻挡在外。可是此法极耗法力,比起方才以灵光抵挡风火还要费力数倍。绿袍不敢托大,取来一颗聚魄炼形丹含于口中,以防事有不测。
如今风火二劫未散,又来血河之水,真可谓水火风三灾齐全了。抵挡风火二劫就已这般吃力了,何况需要抵挡血海之水,还要小心防备其中的因果业力。不一会儿,他就身心俱疲。
绿袍无法可想,只得将先天混沌元胎祭起,希冀借助先天混沌不染因果的特性,能抵挡住幽冥血海的因果孽力。只见一片灰蒙蒙的云气散开,往虚空裂缝飘去。灰气堵住缺口,裂缝背后血海消失不见,只余稀稀拉拉的血水仍旧渗透出来。
绿袍见此,大喜过望,只要幽冥血海不来侵袭,他并不惧怕区区血海之水。
绿袍小心抵挡血水污秽,同时运转金丹灵光化去污秽血水。血水吃灵光一照,气化成一股血红气息,顿时一股腐臭腥气飘满阴风洞中。若非绿袍将整个洞府禁住,这些个腐臭腥气立刻就能污了百蛮山上下。绿袍也不去管它,只专心抵挡水火风三灾。
又过了三日,到第十二日正,绿袍忽然睁开双眼,起身作歌道:
“此丹非凡物,得之永不朽,
金者永不坏,丹者圆坨坨。
古仙名金丹,以喻圆真性,
在儒曰太极,在释号圆觉,
道家名金丹,三者实一体。
此身为鼎炉,何用金石煅,
三宝精气神,大药自非凡,
丹成龙虎现,不容鬼神侵。”
随之慧光大涨,一圈圈灵光扩散开去,驱散劫数,虚空中风火二气吃慧光一照,立刻变得稀稀拉拉。自体内生发而出的劫数也被慧光一照,即刻散去。
经此一番风火煅烧将他身中诸魔燃烧殆尽,此时绿袍不受心魔业障遮掩,智慧定力生发。绿袍在最后关头,参悟劫数运转,明了天机运转,不受魔障遮掩智慧,顿时智慧生发,令他慧力大涨,直接以智慧降服劫数。
至此,绿袍真正渡过金丹三灾。
第五十五章 完劫数金丹筑大道
废了这般多苦工方才修成金丹,饱受三灾磨砺,一日功成,长生久视,仙业有望,所受恁多苦楚也值了。
看着散去的三灾之劫,绿袍想起劫数最后出现的血海裂缝,至今仍令他心感不安。若非最后关头混沌元气注入裂缝中,令得幽冥血海莫名消失,恐怕他将身陷更大的劫数中,甚至可能有未知变数发生。
不过幽冥血海虽然恐怖,却也有大用处,似血神老人所修练的《血神经》可以借助血海之水修至大成。魔门中有一桩异宝,名唤血神珠,也叫化碧珠,乃是以生灵精血以《血神经》上法门凝练成一颗宝珠,与玄牝珠一般都乃修炼第二元神的至宝。杀人炼宝有冤孽缠身,取血海之水凝练化碧珠不会有业力加身。
“只可惜我修为不济,只能眼睁睁看着血海这么大一块肥肉溜走!”绿袍感叹自家实力不济,虽然方才刻意留下血海坐标,可他却没有实力讨得好处。无奈,只能暂且按下心思。
摇摇头,将其他心思都且按下,回过神来仔细检视自身修业。将身坐定运神内视丹田。一番劫数之后,一颗圆坨坨,精光烁烁的金色丹丸悬在丹田虚空中。细细感应,只觉一股勃勃生机酝酿其中。仿佛蕴育着一尊元胎,如造化之主宰一般,无形无相,神秘莫测。绿袍于冥冥中生出感应,自身寿元暴涨足有万年,可谓是夺尽天机造化。难怪丹成之时,天机难容,降下三灾劫难阻道。索性绿袍有惊无险渡过劫数,自此之后,除非修到炼神返虚,感应太虚大道之前都不会有天劫降下。
这些且不说,却说绿袍观照金丹,于恍惚之中,他看到金丹一转,灵光绽放,金丹变得好似透明一般,其中先天之气一片混芒。忽而,混芒之景分开,演化出青白二气,青气上浮,演化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白气下沉,化作山川河岳,土石金矿。只可惜这般景象不到三息彻底崩溃,金丹灵光中演化出的天地景象重新恢复混芒一片。
“这分明就是天地演化之景象!”绿袍见此,生出明悟,“金丹!金丹!原来如此!”金丹,金丹,金丹以金比喻其不朽之性,以丹比喻其圆满之形。如今看到金丹演化,他才知道金丹为什么是被称作不朽之根基。金丹演化天地之象,乃是夺天地造化之机的象征,如何求的不朽?以自然为师,仿照自然演化,如此方能求得不朽。他亦隐隐觉得金丹并非这般简单,应将其称之为金丹道果才对。金丹这一步最为关键,关系到日后的道途方向。
且金丹之境与成金丹之前截然不同,不说寿元变化,单说成丹之后,心灵变化,眼界提升。未成金丹时,绿袍还汲汲营营,东奔西忙,为了自身奔忙不停。如今成就金丹之后,只觉前番奔忙似乎非常可笑。传授弟子时还留下一手,如今发现这举动竟是这般可笑。
成就金丹之后,他发现自己这一番奔忙,使他于因果中越缠越深。这世界一举一动都受因果牵连,就连一念转变也会引得因果变动,何况他行事不顾因果,自己跳进坑中。
本来按照他的命数,乃是天地异数,只要小心谨慎,躲在洞府不外出,尽量少染因果,按其异数只能可以遮掩许久。可惜他一番东奔西忙,将自身置于因果中,原本一片混沌的命数天机隐约变得能被大能察觉,幸亏他身藏先天混沌元胎,将命数掩藏,否则那些个正道高人非得不管不顾杀上门来,将他这异数打杀了事。
摇摇头,绿袍收起心思,抬首看到被风火肆虐过的洞府,洞壁与地面被火劫烧成琉璃白地,此时整个洞府都裹着一层琉璃壳子,虽无光照,却自生光华,映得山洞一片通明。
挥手撤去禁制与太乙五烟罗,挥手一扇,一阵强风吹动,将洞府内积聚的血水浊气尽数散出洞外。同时一挥袖跑,一道黄光洒下,蔓延整个洞府。倏忽间,琉璃质的地面与四壁都化作黄玉,此乃土皇道转换形质的妙用,绿袍将整个洞府的石质都化作黄玉,坑洼不平的四壁与地面重新变得平整光滑,看着顺眼许。
简单收拾一番一片狼藉的洞府,绿袍复又坐定石床,取出九天元阳尺,一股阳和之气将周身熏得暖洋洋。以手持定元阳尺,一边缓慢以法力洗练闻言,一边以元阳尺之灵气辅助稳固法力。
成就金丹本是一件喜事,可是一想到峨眉派的实力与势力,绿袍心中的欢喜之情便淡了下去。不说那三仙二老,单说那些个滞留人间的大能就不是绿袍能对付的,如今虽修成金丹,想要正面对抗峨眉还相差甚远。
想想峨眉派尽心传授弟子,教导出三英二云那般俊杰来,再来想想自己门下,连个支撑门户的中流砥柱也没有,整个门户全凭绿袍自家顶着,一旦绿袍飞升或者遭了劫数,立刻就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绿袍想到日后峨眉大兴的局面,想想自家门下的徒众,摇头叹息:“唉!想那峨眉派,日后有三英二云入得门下,大兴峨眉道统,我门下只有唐石与梅鹿子能勉强入眼。与峨眉派差距甚大呀!”
绿袍持元阳尺敲敲石床,站起身来,来来回走动:“唐石与梅鹿子虽说资质尚可,可是与三英二云那般俊杰相比,却是相差甚远。不过峨眉派正道功法以坐忘起步,致虚极守静笃,法传太清道统,乃是最上乘修业。因其起步太高,对于门下弟子要求太高,故此须得良才美玉方能继承道统。想要追平差距,必须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正所谓先天不足后天补。既然我弟子比不上你们的良才美玉,我就来人造。”
绿袍琢磨一阵,感觉不能再将门下放任自流,传符召唤来唐石与梅鹿子。
两人接到传讯不敢怠慢,急忙来阴风洞前,待他二人进入洞内,猛然发现整个洞府大变模样,四壁都成了黄玉模样,连脚下踩得都是黄玉。梅鹿子见此,对唐石小声问道:“师兄,师父他老人家哪里采来的这么大一块黄玉来装点洞府?”
唐石摇摇头说道:“师父的事,我又如何知道?闲话休说,你我且进去拜见请安,万不可怠慢师父他老人家!”
两人进入洞府,见到绿袍高坐石床,唐石修为高一些,眼力较之梅鹿子高明许多,他发现师父整个人似乎与天地隐隐相合,一呼一吸间隐隐引动元气变化。梅鹿子就没有这份眼力,只觉绿袍比以前更加高深莫测。
两人不敢怠慢,近到石床前拜倒在地,向绿袍请安,“徒儿拜见师父,祝师父万受无疆,仙福永享!”
绿袍一见,皱眉道:“起来罢!以后不要动不动就跪拜,我门下只你两个弟子挑大梁,动不动就跪拜,折了骨气怎么办?以后请安只需躬身行礼就行了!”
“谨遵师父教诲!”两人站起身来,躬身应道。
——————————
这一章从新改了一下,重新发了,等一下才是今天晚上的那一章,在八点钟。
第五十六章 说大劫绿袍传心法
待两人站起身来,绿袍张开法眼,仔细观察两人,唐石身上隐隐有一股灵光生发,灵光将内外映照通彻的感觉。看来唐石已然寻到玄关一窍,并将玄窍炼开,如今周身诸窍随玄窍一同炼开,真气流转周身。
绿袍问道:“我传你等功法,如今精进几何?”
“弟子已然感应玄窍,炼开玄窍!”唐石见绿袍目光转向自己,躬身答道。
“弟子惭愧,至今仍未感应到玄关一窍之所在!”梅鹿子见师父发问,惭愧地说道。
闻言,绿袍满意颌首,对于唐石的努力与资质颇为认可。只可惜梅鹿子略差一些,连玄窍也还未感应到,看来其与唐石相差不少。
只听他说道:“我今召见你们,乃是为师闭关潜修,道行法力大进。于冥冥中观照天机,未来的数百年间将会发生一场天大的劫数,这场劫数将会波及所有的修炼者。连凡人世界也会在这场大劫中波及,自此之后天地间的修炼者将会消失,以后这个世界将会是凡人的天下。”
梅鹿子闻言之下大惊失色,颤颤惊惊的问道:“师父,这场大劫什么时候会来?可会波及我们?”唐石也忧虑的看着绿袍,却是一言不发。
绿袍自顾自的说道:“这场劫数大不可量,根据为师的猜测,这场劫数就是道经中记载的末法之劫,修士的末日时代,除了凡人之外,所有的修士都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这都是绿袍根据后世的记忆中猜测得来的。
在绿袍的记忆中,后世的天地间没有一个修士,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恐怕是天地间发生了天大的变故,才令得修士全部消失不见。在前世的时候,苏文曾经非常怀疑修士消失的问题,他曾经翻遍了典籍。他发现,不管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典籍上都有一个说法,在未来的一个时间里,天地间会发生一场大劫难,在这个时代里,修士统统都消失不见,天地间没有正法,处于一个邪欲横流,道法难寻的阶段。
苏文重生成为绿袍之后,发现这个世界中也有末法之说。在原来绿袍的记忆中,很多前辈所著的道经中都有末法之劫的描述,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末法之劫的具体意思,绿袍猜测,正是这末法之劫才导致了修士自天地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在这一猜测未得到证实之前,绿袍不敢妄下结论。
绿袍未渡三灾之前,于天机隐约有感,只是感应到了未来某一天会有一场劫数席卷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劫数他就不清楚,当时他猜测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末法之劫。
修成金丹之后,道行智慧大涨,于天机隐约有感,隐约中所见到的天机——末法大劫。故此绿袍在此向两位弟子提个醒,让他们努力修炼,好度过劫数。
两位弟子听闻绿袍所说,心中的震撼与惶恐可想而知,修道之人什么都不怕,但是最怕的就是劫数,大劫之下一切都成空谈。修道之人是逆转生死轮回,多天地造化之机,故而每行一步都是劫数重重,有天劫,有魔劫,有人劫有杀劫……。种种劫数都是修行之人的障碍,渡得过则继续逍遥,渡不过就此身死道消。
唐石按捺住心中担忧,向师父问道:“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这劫数总会有办法度过去的,只是不知道师父有何办法渡此劫数?我等又该如何自处?”
绿袍颌首点头,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些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你等且不要把这些话传出去了,也不要告诉你们那些师弟。说了只会徒乱人心罢了!我今传你本门秘诀功法,你们下去之后当须努力修炼,才好帮助为师渡过这一场劫数!”
“是!”两人得绿袍嘱咐,好似吃了一颗定心丸,恭敬应道。
绿袍欲要让弟子媲美峨眉弟子,就要想方设法后天补足差距。首先最重要的乃是功法,绿袍所创功法却未与峨眉派的《九天玄经》比较过,绿袍却是不知能否比得上。不过他却想到,既然我不能直接坐忘起步,那我就慢慢修炼,渐渐达到坐忘之境。
绿袍对两位弟子说道:“你等身为我门下弟子,却要挑起大梁。只可惜你等根性资质比起那些个正道弟子却是差了许多。”
两位弟子听闻,唐石还没觉得有什么,梅鹿子却忿忿不平道:“师父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等怎的就比正道弟子根性资质差了?”
绿袍闻言,毫不客气地说道:“非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峨眉派功法法传太清道统,以坐忘起步,致虚极守静笃,乃是最上乘修业。我传你感应玄窍之法,最根本的要求便是坐忘,你到如今还未感应到玄关一窍,可见你根性资质比起你师兄来说差了许多!”
梅鹿子被绿袍一噎,顿时辩驳不得。
绿袍摇摇头,继续说道:“因其起步太高,对于门下弟子要求太高,故此须得根性上佳的良才美玉方能继承道统。你等想要追平差距,必须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正所谓先天不足后天补。”
“求师父指点!”唐石毕恭毕敬问道。
“凡人修行,第一步乃是收心入静,这一步功夫乃是重中之重。我传授你等功法,却忘记了这最根本的心法,却是我的不该。我今传你等调息吐纳法,其法从数息而始,从一到终,将心念收摄不动,待到数息纯熟,心念收敛,忘却数息,只将心念随呼吸一出一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