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这边绿袍本尊修成阳神,那边玄牝之门化作第二元神显化,带着地魂前往地神分神之处。
第二元神化身带起地魂,飞上极天高空,万里山河在脚下。举目望去,大地之下深深蕴育着一股玄妙,也是第二元神化身道行高深,方才发现这大地变化。这便是神道带来的变化,虽然微小,未来却有改天换地之大势。
第二元神收回目光,驾遁光径往地神分身之处而去。不过盏茶功夫,便来到小青山地界。
到了地头,第二元神隐去身形径自降落在道场之外。仔细打量,这段时间不在,这地神分身所居道场倒是又生出一些变化来。先时这道场横跨阴阳两界,位居太极弦之上。此时这道场一部分与阳世融合,借助人道愿力于红尘中生生开辟出一方桃源净土,转化红尘之气,生生在此蕴育出一道灵脉来。第二元神默默观照一番,便知是新年祭神之时,香火信仰愿力暴涨,将道场催化成如此形态。
第二元神化身一步跨入道场。
“什么人?”却是第二元神化身与道场不甚相合,引起道场本源一阵波动,惊动了守护道场的五鬼。
“无事,是我!”第二元神化身显现身形,对着五鬼摆摆手。
五鬼见到第二元神化身的形貌,忽得怔住。第二元神化身与地神生得一般无二,地神分神还在山顶僵坐,这里又来了一个和地神分神一模一样的人,可是气息却与地神分神毫不相同,怎么不教五鬼惊疑不定。青鬼试探地问道:“是老爷么?”
“怎么?”第二元神化身面无表情地说道“本座以化身相见,你等便认不出来了么?”
五鬼闻言,慌忙拜倒:“不知老爷法驾在此,还望老爷恕罪!”
“罢了!”第二元神化身摆摆手,“你等也是修行浅薄,不知化身之妙。你们且退下,安心守护此地!”五鬼唱诺,各自化虹光散去,隐藏道场中守护修炼不辍。
第二元神化身一晃身,来到道场中央的山顶上,地神分神僵坐山顶,双目闭合,只有一缕细微气息起伏不定,地神身后的神池中金光澎湃如潮,神池早已满溢。早时绿袍将地神分神的意识全部抽走,只余一缕神念本能在此主持,自是无暇处理此处积攒了许多时日的香火信仰愿力。
第二元神化神站在山顶,召来手下一直作为大管家的周弘文。周宏文悄无声息飘上山顶来到第二元神化神跟前,看到有两尊土地神,却是吃了一惊。随即想到神仙化身千万,有分形散影之妙,想来两个都是土地神,自是不惊不怪,只来请安道:“小的见过土地大老爷!”
第二元神化身微微颌首,“这段时间可有什么事物未曾处理?”
“未曾有甚么要紧事物,只是各村村人年前发动一场大祭,不约而同祭祀地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周弘文对于祭神之事不敢擅专,特地禀告知晓。“还有,我也听闻那些村人似乎年后开春下地耕田时还有一场小祭祀,需得老爷老处理!”
第二元神化神闻言点点头“知道了!”
第二元神化神将手一挥,地魂顺势飘入地神分身中。许久时间不曾来主持地神分身,这道地神分身僵坐于此,连神体都略感僵硬,站起身以神力梳理神体脉络。过了半晌,神体恢复柔软之态。看到坐在一旁的地神竟然站起身来,周宏文只是那眼瞧了瞧,便将双眼垂下,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丝毫不去探究主子家的**。
地神分身起身之后,神念略微一扫,便将整个道场的状况了然于胸。这道场在这段时间不在的时候,竟然扩大不小。其中还多了几个阴魂,心念一动,便从人书查知前因后果,这些阴魂乃是香火底盘扩大之后,其中几个村落去世的人,被道场无形牵引之力带到此处,还需地神来处理一番。
地神略微沉吟,便对周弘文说道:“我即为正神,当需定个章程才好运转,日后凡我辖下信众死亡,都将其灵魂招来我道场中,先定功德,次分善恶,后定信仰,最后才看根性。功德乃是第一重要,若是身有罪业,便是再大的善心也不能将他留在道场,其次便看善恶之心,接着看信神虔诚与否。至于最后一条……”地神略略沉吟,“最后一条且暂时放放罢!”
周弘文闻言,疑惑的看看地神。第二元神化神见他面上疑惑,便解释道:“最后一条是为了寻找有根性的人来作为神道种子,经过前面三项筛选,只要在通过前面三关,基本上心性也是可以过关,倘若这些人中有些根性,便可作为未来神道种子来培养。”
周弘文闻言,心中一动“老爷说起神道种子,莫不是要培养接任地神的人选?如此说来,我也有机会成为正神!”周宏文心中念头不停转动,思索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地神,前段时间地神分身将青冥鬼王赦封地神之事不是什么秘密,凡是待在地神分身身边的几个老鬼心中都一清二楚。如今听到地神分神说起挑选神道种子之事,心中便暗自留意。
接着地神分身取出一本书册,书上空白无物,地神分身对周弘文说道:“此乃人书,其中载有本地辖下所有生灵之籍贯,寿数,福运与劫运,但凡有人身死,需得将其神魂加以接引。你将其生灵之福禄寿考,生平过往以法术拓印留存档案,评判其功德业力。若是功大于业,其灵愿留此处福田道场,便将此档案弥封,待到其阴寿终结,再将其放归轮回。若是业大于功,不必留存,直接送去幽冥鬼府轮回转世即可。”
周弘文恭恭敬敬接过人书,将人书捧在手心,心中激动地直打哆嗦:“这可是真正的上神法宝啊,还是记录众生福禄寿考与生平过往的宝贝,便是传说中的生死簿就是这本书罢!”
待到周弘文要告退离去之时,地神分神忽想起一事来,对他开口说:“且慢!”
周弘文打了个哆嗦,恭恭敬敬立在一旁。地神分神吩咐道:“地神还不止管理灵魂之往来,还有一桩事物差点忘记。调理地气也是地神权柄范围,本座只管大范围的地气梳理,那些细微地气调节便交由尔等来做罢!做好了也是一番功德,若是功德足够,便是正神之位也能赐予你!”闻听此言,周弘文欢喜不已。
“好了!”地神分神屈指一弹,一道符箓落在周弘文手中,“这是一道属神符诏,你将此符诏炼化,也能来此神池汲取神力运转炼化。这神池香火信仰愿力每日不可多取,否则因果缠身,便是本座也救你不得!”
周弘文捧着符诏与人书欢天喜地地告退。
第一百十四章 玄牝出混沌演山河
地神对第二元神说道:“道兄,我二人与本尊虽说是一体同人,如今各生思维,虽是一人,如今各自分开,不妨各自取个名号罢,也好区分你我二人!”
“善!我乃玄牝之门显化,玄牝道人这名字不好听,如此我便叫做太玄道人罢!”第二元神笑着说。
地神分身想了一下,便说道:“我为地神,也是神道开创之人,如此我便叫做地元子!”
“地元子?地者,大地之意,元者,初始之意。大善!”太玄点头称善。
周弘文退下之后,地元子对太玄说道:“还请道兄出手!”
“你我本为一体,该当如此!”太玄点点头。伸手一抓,一道灵光飞出,将道场深处的山河社稷图抓来。太玄缓缓展开图卷,伸手轻轻抚摸图上的山山水水,其中一片地方亮起一片神道灵光将一片地域覆盖。灵光不断蔓延,似乎有侵吞山海之势。看着图上换换蠕动蔓延的灵光,地元子有些意外,“咦?想不到我信众发展这么迅猛,竟然有这么多地域的凡人信仰于我!”
太玄仔细检视山河社稷图,这山河社稷图当初送出去的时候只有十二道法禁,经过神道气运温养,加之得了不少功德,如今已三十六道法禁圆满,只需一点机缘便可化为一件法宝。这山河社稷图可是绿袍另一件本命法宝,当初只是为了祭炼成一幅山河阵图来,后来不知怎么,忽的想起神道来,这件本命法宝便作为敕封山河大地的神道祭器。似阵图又好似法宝。其中山河社稷大阵只不过演化成第一重变化,且第一重变化也还尚未圆满。
抓着山河社稷图,太玄身后升起玄牝之门,玄牝之门气势宏伟,隐隐流露出无穷玄妙,伟岸的门户仿佛能镇压诸天。随后玄牝之门门户洞开,太玄与地元子二人纵身跃入玄牝之门,玄牝之门随即遁入虚空隐藏了起来。
二人进入玄牝之门内部,只见眼前一黑,已经进入了一个无晶无光无经无维的神秘地方。“玄牝之门”内部无边、无际、无尽、无法形象,包涵天宇太虚,隐现万象森罗,无垠无限。近乎无穷的生机凝聚成诸天万象,令他二人感受到了万物万灵之造化玄机。
“这玄牝之门愈发玄妙了!”地元子看着广袤的虚空,还有其中传达而来的无穷生机,看到玄牝之门仿佛看到天地之母,无穷物质仿佛从此流淌而出。
太玄目光穿越虚空落在最深处,那里是一团混沌气海,仿佛一团星云漩涡,气海漩涡中央悬浮着一枚鸡子大小的先天混沌元胎,元胎中源源不断释放先天混沌之元气。这些先天混沌元气被虚空缓缓吸收,转化为一种莫名的东西,似乎在孕育着什么东西。当初玄牝之门孕育成功,绿袍将先天混沌元胎安置在玄牝之门内部,令其不断释放混沌之气。混沌之气散发出来便被天地根吸收,随即转化无穷生机造化与玄妙道理,壮大玄牝之门。
太玄带着地元子穿过虚空,来到混沌气海跟前。看着这片混沌气海,两人停下身形,看着混沌气海旋转不休。第二元神化身伸手一抓。
哗啦——
一团混沌元气从混沌气海中飞出,缓缓飞到两人面前。也是太玄乃是玄牝之门的主宰,能借助玄牝之门的力量方能轻易摄来一团混沌元气。倘若旁的人运用法力去抓取混沌元气,凭着混沌元气消融万物的能力,如何能够得手?
抓来一团混沌元气,太玄一招手,一道灵光不知从什么地方射来,将混沌元气团团裹住。灵光裹住混沌元气不住变化,最后混沌元气被灵光炼化为八十一道符文种子飞舞不休。太玄将八十一枚符文种子组合成一道鸿蒙种子,随即来到混沌气海跟前。第二元神将鸿蒙种子丢在混沌之气中,连同山河社稷图也也丢在混沌之气中。山河社稷图受不住混沌之气的侵蚀,渐渐消融在混沌之气中。
看着山河社稷图被混沌之气消融,太玄也不惊慌,将手一指,一道灵光降落混沌气海,将山河社稷图与鸿蒙种子一同包裹住。山河社稷图之残骸渐渐缩小融入鸿蒙种子,灵光仿佛胎膜一般,将鸿蒙种子包裹起来。元胎裹着鸿蒙种子在混沌之气中载浮载沉,一股股混沌之气被元胎吸纳,鸿蒙种子绽放出亿万符箓,符箓相互组成阵法,阵法演化法禁,法禁吸纳混沌元气,一点法宝雏形浮现在元胎之内。
过了不知道多久,灵光组成的元胎破裂开,已经成型的山河社稷图坠入混沌气海,虚空中源源不断地降落灵光注入山河社稷图,混沌之气也被山河社稷图吸纳。整个山河社稷图上的山山水水消失不见,一片混沌景象。
随着灵光注入山河图,图中混沌似乎在蕴育什么东西。图中混沌缓缓变化,蕴育出一股似清似浊的景象,山河社稷图变化不休,连时间都似乎停住了,一道道似黑似白的气流不停的流淌着,好像大千世界创世以前的鸿蒙气息。
太玄默默掐指一算,转身对地元子说:“好了!等到图中世界真正演化出来,这山河社稷图便真正化为一件无上之法宝。”
太玄所说正是山河社稷图的演化过程,此时图中还是混沌一片,看不出什么景象,待到清浊二气分开,演化世界之时,这件法宝才算蕴育完全。也不知到时候这山河社稷图会蕴育出几道宝禁,这件法宝非常特殊,即可当成法宝,也能视为封神之宝,更能当成阵图来使,身为法宝的主人如今也看不出来这法宝的层次了,只能等待山河社稷图出世才能一探究竟。
二人离开玄牝世界,二人落在神池跟前,太玄对地元子说道:“道兄还需炼一些神道法器,方能支撑神道运转,我且去人间落子布局!”说罢,太玄倏地飞走,留下地元子一人站在神池边。
地元子摇摇头,将目光转向神池,数个月未曾处理,这神池中积攒了不少的香火信仰愿力,正好可以作为孕育神道法宝的好东西。
地元子伸手一抓,抓起一团香火愿力,金色的香火愿力在他手中不断变幻形态在,最终又化作一枚鸿蒙种子。
地元子发现,或者是绿袍发现,这鸿蒙种子的形态与结构非常奇妙,竟然能够以任何元气,物质,法力或者神念来构筑,且构筑出来的鸿蒙种子也具有生生造化之妙。也就是说,这枚鸿蒙种子以什么力量来构造,然后种于什么事物中,最终生长孕育出来的东西也都大不相同。
地元子以香火愿力构成鸿蒙种子,然后释放出一点神力,将香火信仰愿力以凝练金丹之法门凝练成一枚香火信仰愿力丹珠,圆坨坨的丹珠完全以香火信仰愿力构成。地元子将鸿蒙种子往丹珠上一扣,种子随即融入丹珠之内。就想是往花盆内种植花草种子一般。随手将鸿蒙种子一丢,丢到神池中。地元子依法炮制,又做了一个鸿蒙种子植入丹珠,丢入神池中。丹珠外壳成了胎膜,包裹着种子在神池中浮浮沉沉。过了不过半日功夫,神池中的香火信仰愿力便足足少了三分之一。方才的丹珠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杆长幡与一方大印,幡面上描绘了许多神秘的符文。
地元子伸手一招,长幡从神池中飞出落在手中,仔细一看,这一杆长幡也不知是甚么材质形成的。不过长幡的效用地元子清楚的知道,这是一杆招魂幡,作用极其简单——招魂。招魂幡的作用便是招魂之用,哪怕相隔千里,在招魂幡的作用之下,也能召回客死异乡之人的魂魄。同时此幡还有克制厉鬼之用,一些具有莫大执念之魂滞留阳世不肯离去,最终会化为厉鬼,终究会对活物造成伤害,故此这招魂幡能将这些冤魂厉鬼招走,不使其危害世间。
又抓起那枚大印,印身简朴无华,看起来仿佛金玉一般,印下刻有神文,代表的乃是地元子的权柄,此印也是为了彰显神道权柄之用,加盖与公文之上,代表公文受神之认可。同时此印章还与黄神越章有驱邪避秽之妙用。
第一百一十五章 说奥妙正气分天人
却说太玄倏地飞走,离开道场径直往青山村而来。
还为入村,远远地便看见村中一户人家顶上显现出一股青气。这一股青气极为淡薄,却始终牢牢护定那一户人家。仔细分辨,分明是萧阳家中。
太玄隐去身形悄悄来到萧阳家,萧阳正在家中朗朗读书,读书声音不大,却一声声振聋发聩,有一种奇妙而拨动人心之力量。太玄站在窗外聆听萧阳读书之声,不住点头:“看来这小家伙真的将书读到骨子里去了!”
太玄睁开法眼看去,虚蒙蒙地看到一团白色气息在翻滚酝酿。白气正处于萧阳之胸口,随着读书声,丝丝缕缕的白气汇入白气团中,不断壮大白气。白气充斥着一股浩大至刚之意,天底下再也没有什么气息能比这白气正大光明,沛然莫御。仿佛充塞天地,将整个人间化为一片正义。当初地神分身落子布局,见到萧阳身上有些气运,便传授了一些读书养气的方法。萧阳下去之后,便仔细琢磨这养气的法子。这门养气功夫完全是来培养人胸中一口浩然正气,以读书明理之法,凝练强大精神,蕴养浩大至刚之浩然正气,此气从人心灵中诞生,参悟冥冥中人道,信念,智慧,道理所成,非常玄妙。
太玄看着白气点点头,“不错!不错!竟然养出这么多浩然正气!”就在太玄点头称赞的时候,屋内忽然传来一声喝问:“什么人?”对于萧阳敏锐的直觉,太玄略略惊讶。自己隐身在屋外,也未曾进入过屋内,想不到萧阳竟然察觉到隐身的自己。对于这份敏锐直觉,太玄略感好奇。
撤去隐身之法,太玄堂而皇之的现身,萧阳抬头一看,发现窗外的太玄,忽地起身迎来:“原来是地神法驾临尘,学生有失远迎,赎罪赎罪!”因太玄的面目与地元子一般无二,故此萧阳将太玄认为地元子也是情有可原,不过太玄与地元子同为一人,视为一体也无不可。不过这些都不是萧阳能知道的。
萧阳起身将太玄引入屋内,躬身对太玄一拜:“学生拜见先生!”
“为何如此?”太玄伸手托起下拜的萧阳,疑惑地问道。
“还要感谢先生指点学生,若非先生指点学生怎么读书,学生这一辈子都混同于凡人中,将读书作为谋取高官厚禄的工具!”萧阳正色地对太玄说道。
“这也是你天资聪颖,能从先贤的书中体悟出道理来,才能将读书化为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