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凶手残忍毫无血性,现场并没有多少杂乱显然这家人几乎没有进行反抗。从正门杀入到灭门结束,其中时间不超过一炷香。”段飞补充道。
“而且凶手是倭寇!”陆笙冷冷的喝道。
“倭寇?”众人顿时一惊,陆笙是怎么一眼断定的?
“不错,倭寇!”陆笙深吸了一口气,“我有两点可以确定,第一,门口大黄狗额头上的飞镖,这种四叶镖非神州江湖武林人士所用,就算有也极为少见。
第二,你们看老妇人背后的伤口,狭长,而带有一些弧度。伤口成箭头型,显然不是剑。不是剑却有狭长,这是倭刀的特征。
但是这户人家……怎么可能被倭寇盯上?一个普通百姓人家,倭寇为何要灭他满门?”
第二百二十二章 令人心惊的大案
陆笙的话让一众人顿时了然,其实这些显而易见的线索在整理完证据之后都会被呈现出来,他们只不过没有陆笙反应的那么快而已。
事关倭寇,那就不是寻常的小事了。陆笙此次来江北道,首要任务是调查星纹神兵,而星纹神兵很有可能是从倭寇手里流传出去的。
陆笙从来没有指望来到通南府翻翻卷宗,问问百姓,打听打听一些空穴来风的消息就能找到星纹神兵的下落。
要能这么容易,通南府早就给朝廷送去奏报了。也不会到现在,星纹神兵出现在百列国,朝廷才从百列国一步步的逆向调查。
星纹神兵?甚至连什么是星纹神兵恐怕通南府上下官员都不知道。
陆笙命人将这一家人家的尸体收敛,每一个死者都建立档案,画像,生平人际关系都要调查的清清楚楚。
陆笙在玄天府已经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所以在金陵时候就非常注重情报资料的详细化。那些在沈凌眼中明显是浪费纸张的东西,陆笙都让人仔细整理好好收藏。
他深知情报的重要。关键的线索,很多情况就是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中被发现的。尤其是面对精明的罪犯,他们会将一切线索和罪证都尽量的掐断。所以陆笙需要比罪犯更加细心更加的谨慎。
事后取证的事情,陆笙已经可以放心的交给卢剑他们。在陆笙的调教下,卢剑他们的办事手法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回到提刑司,陆笙还是希望能够从历代卷宗之中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但是,通南府近五年来如此的风平浪静。就和其他的所有州府一般,一日复一日过着千年不变的日起日落。
“果然从明面上看不到什么啊……”
一户平常的人家被灭满门,这在通南府这个一直平静的小城市造成了不小的波涛。江北道的各大府和江南道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人员基本固定,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
不像江南道各大城市,人流量很多,大小商贩,大小商贾,还有层出不穷络绎不绝的江湖武林人士。在通南府,大多数人都不会走动,很多人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
安定,也代表着平静。所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一瞬间仿佛给平静的湖面砸下了一块巨石。
但老百姓的好奇也就那么几天,来的快,去的也快。三天过去了,百姓们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除了路过房家门口的时候感觉凉飕飕的故意绕道走之外也没有改变什么。
“大人!死者户主叫房大鹏,妻子李氏,育有五个儿女。大女儿房玲,三儿子房晴,四儿子房雨,小儿子房爱。
大女儿去年成婚,女婿邱旭武,家就在东街开了一个杂货铺,邱旭武父母三年前相继病逝了。三个儿子皆没有成婚,但大的那个儿子已经说了门亲事。
我们问过房家周围的乡亲邻居,那天晚上谁也没看到有外人来到他家,但那天大清早,房氏老妇人就和女儿早早的上了集市。
他们里外张罗确实像是办事情一般,只是邻居们问,他们没有透露。
还有,房家的确在十五年前丢了一个孩子,孩子叫房欣,也就是房家二女儿,房欣和房玲是双胞胎姐妹。
这件案子在十五年前引动的事情不小,甚至牵连了一众官员引咎辞职。”
“丢了一个孩子牵动不小?”陆笙顿时感觉到这里面有大文章。
“是不小,因为丢的不是一个!而是五千多个……”
“什么?一个通南城丢了五千个?”陆笙张大了嘴巴,瞪着圆圆的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是一个通南城,而是整个江北道!”卢剑脸色凝重说道,“在十五年前,前后大概七个月,江北道十七个府丢失了大约五千个,都是六岁到十岁左右的孩子。最猖狂的时候,一个村的孩子几乎全部丢失。”
“后来呢?这件案子破了么?”陆笙冒着冷汗问道。
“说是破了,但孩子都没找回来。这件案子当年震动朝野,杀了很多人可谓人头滚滚。”
“关于这件案子的资料呢?”
“在卷宗楼都有记载,属下这就去拿。”
“嗯,快去快回。”
陆笙踌躇不安的站起身,在书房走来走去。冥冥中,陆笙有一种预感,那次的事情可能和这次的事有着必然的联系。
很快,卢剑带着一叠厚厚的卷宗来到。卷宗有些年头了,上面积了一层厚厚的黄色灰尘。来之前,卢剑已经清理过了。
陆笙一把夺过,连忙打开卷宗看了起来。这一看,更是触目惊心。
有些家里,一下子丢失两个。官府接到的案报半年来竟然累计了五千人。这下子直接惊动了朝廷,朝廷下令半个月内破案。
后来在最后一天,案子破了。是江北道七大牙行指使,掌控了一个幕后拐卖孩童团伙。这个案子,首犯二十三人被斩首,牵连出的人多达三百人全部下狱。
这算是通南府千年未有的大案。突破口就是东升牙行的一个伙计举报说很多孩子被秘密装上大船打算运出。
官府连忙追击,但还是迟了一步船队已经出海了。而更不幸的是,船队出海后不久遇到大风,整个船队飞灰湮灭。
看着这些,陆笙额头上的冷汗不禁溢出滴落。
这倒不是被这件案子的沉重吓的,而是这件案子从开始到结局,都透露着浓浓的阴谋味道。
五千孩童失踪,在这半年里官府毫无作为么?不可能,官府一定在最开始的一个月之内就发现了异常,而后进行了行动。
但是,如此疯狂的失踪,却持续了半年。半年之后,因为失踪孩童的数量太大而惊动朝廷。可是,半年里,官府竟然没有找到幕后黑手?甚至……连遏制这件事持续发生都无法做到?
直到朝廷下死令,半个月之内必须破案!而这个命令,更像是一道催命符。
卷宗中详细记载这群条命令,半个月内,必须破案,否则,江北道从节使到地方官,全部革职查办!
之前官府就无能为力,现在却要半月内破案。陆笙就算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事情的转机就在最后一天。好特么巧啊!
一个牙行的伙计,向官府告发了他们牙行参与到孩童拐卖。已经被逼到悬崖的官府顿时感觉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一个个红着眼,立刻展开调查,果然,当天晚上有五艘船要从吕四港运出海。而当官府追到之后,船已经出海了。
连忙调船拦截,但还没等到成功拦截,台风袭来。巨大的风暴卷起的海浪掀翻了船,五艘船全部葬身海底。
最终在官船的寻找打捞下,找到了五具尸体。都是孩子的尸体。
尸体被带回通南府,经过核实,正好是那失踪的五千个孩子中的五个。这算是铁证了。
当天夜里,牙行上下被官府缉拿归案,有此牵扯,江北道七家牙行竟然全部牵连出来。连夜审讯,七大牙行的幕后老板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七大主犯,被凌迟处死,数十名从犯,斩首示众,还有牵连的从犯,家眷,多达数百人。
惊天动地的孩童失踪案,落下帷幕。
看着卷宗上冷冰冰的记载,陆笙只感觉头皮发麻。
虽然那五具尸体成了铁证,可这个铁证的由来却充满疑点。而且,只要有点思维能力的人都能明白,几个牙行根本不可能把案子做的这么天衣无缝,否则,也不可能这么轻易被官府一网打尽。
而且,为什么孩子最后却只找到五具?就算葬身海底,也会有其他尸体浮起来。可是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看到任何一句尸体飘出海面。
显然,官府在这件事上草率处理了。甚至,不能说是草率处理,而是故意为之。
明明这件案子从头到尾疑点重重,办案的官员却全部成了瞎子视而不见?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昏庸无能,而是因为,那个要命的期限。
限定期限,是害怕官员办事不利,但这却也给了官员们破罐子破摔的理由。
一滴滴冷汗滴落卷宗,尘封了十五年的累累鲜血,却化成了这些冰冷的文字。
牙行该死么?在陆笙看来,该!牙行从事贩卖人口的生意,将人当做货物买来买去本就不该存在。
但是,牙行却是这个世界合法的生意,这不是陆笙一个不应该存在就不会存在的东西。
而且,这个世界和前世不一样。前世的温饱几乎都能解决,就算再穷,孩子还能养活。但这个世界,从阴暗面的角度讲,牙行既是在害人也是在救人。
有些人家,是迫不得已的将孩子卖给牙行。不是为了那几两银子,而是希望孩子能活下来。不卖,在家里只能活活饿死。
所以陆笙一直没有想过对牙行的人进行罚恶,杀他们,保证一杀一个准。但要是没有牙行,还是会死很多人。
五千多孩子,还有七个牙行上下牵连近五百人……
都没了!
孩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近五百人被当做了替罪羊……
不错,在陆笙看来,就是替罪羊。虽然这些替罪羊,以其他罪名调查一定能找出犯罪证据,但不该是以这个案子的罪魁祸首被定罪。
陆笙没想到,这么一件灭门案子,竟然牵扯出的不仅仅是倭寇,而且还有十五年前的大案……陆笙感觉棘手,非常棘手。
牵扯太多,多的可能是整个江北道。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别吓到小朋友
“大人,我们发现了一个线索!”正在陆笙陷入深深的震撼之中的时候,冯建来到陆笙的书房说到。
“什么线索?”
“大人,之前艾草生说,房大鹏透露过他找到了他的女儿。所以属下就四处打听,后来在菜市场那边找到了一个知情人。那是个卖菜的老婆婆,她当时正好看到李氏与她失踪女儿见面的一幕。”
“哦?人呢?带来了么?”
“带来了,在厅堂候着。”
陆笙连忙带着两人离开书房到达厅堂,堂堂之中,站着一个踌躇不安的老太。身上穿着深蓝色的粗布短衫,就算是短衫,上面也缝着花花绿绿的补丁。
这个时代的百姓日子都过的很苦,很多人家,几年都不会有一件新衣服,甚至所有的衣服上都打了一个个补丁。
哪怕老太知道自己被叫过来只是做个证,但老太的表情却显得那么的不安,站在厅堂之中,看到的一切都让她那么的手足无措。
陆笙三人穿着官袍出来,老太一见顿时吓得一哆嗦,慌乱的要跪下。陆笙一把将老太扶住,轻轻的将老太送到椅子上坐下。
“老人家无需紧张,听说你见到了李氏和她女儿的见面?”
“是是!这位大人,那是大概七天前”老太看着陆笙的笑容很亲切,倒也不再紧张起来。
“那时候正是早市的时候,我在菜市场卖菜,李氏也挑着一担子菜来市场卖,就在我的边上。李氏和我也相熟,有时候我们还会说说话。
那天早上,一个姑娘来到菜市场,长得和李氏的大女儿一模一样,就是比李氏的大女儿白净了一些,看起来很文静,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一样。
老婆子先看到的,原本以为她就是李氏的大女儿,来买菜的。但是那个姑娘走过我们的菜摊口,连招呼都没打就过去了。
当时李氏正低着头捡菜叶子没有看到。老婆子我当时还不高兴,这房家大闺女我也是看着长大的,平时很有礼貌的怎么这次看到娘连招呼也不打?
老婆子推了推李氏,就问她,你是不是和你家闺女闹矛盾了。李氏说没有啊?那老婆子就不高兴了,说你家闺女怎么看到你跟没看到一样。
那时李氏还笑我,说她闺女昨天跟女婿出去进货了,不在家。老婆子就指着那个闺女叫了她名字。
可是那闺女跟没听到一样,直到老婆子叫了好多次,那闺女才回过头,还很有礼貌,点头哈腰的问我是不是在叫她?
倒是身边的李氏,整个人都愣了。自己女儿的模样,她哪能认不出来?老婆子觉得一模一样,李氏也觉得一模一样。不过李氏却第一眼就认出来,那不是她大女儿。
李氏疯了一般的叫那姑娘欣欣,可那姑娘一脸茫然。最后还说李氏认错人了那姑娘的家教很好,说话的时候还不住的点头哈腰,像是被大户人家教出来的。
李氏哭着说怎么会认错自己的孩子,拉着姑娘的手就不撒开。后来人越来越多,姑娘也不高兴了。李氏领着姑娘离开了,到了哪里说话老婆子也不知道。
过了好一会儿,李氏才回来。老婆子问他是不是自己的闺女?李氏笑了笑像是很高兴,但嘴里却说不是。”
听到这里,陆笙的眉头皱起,“说不是?”
“对啊,当时老婆子还奇怪呢,脸上写的就是,笑的那么开心,但嘴里却不承认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老婆子也不是爱说人家长里短的所以也没问。”
陆笙皱着眉头在厅堂中来回踱着步,回忆着老太的话语,突然,陆笙顿住脚步,对着老婆子躬身说道,“对你起,您认错人了”
这一动作吓得老婆子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
“老夫人,那个姑娘说话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弯腰说的?”
“对对对!哎呦大人,你吓死我了,对,大人,您学的真像。就是这样,而且不停的这么鞠躬说话,很有礼貌,但是,却显得很怪。声音也很软很甜像是有大学问的人。”
“好,我明白了,冯建,让人送老夫人回去吧。”
直到老夫人被玄天卫送走,陆笙的脸色猛地阴沉了下来,“果然是倭寇!”
“什么倭寇?大人是说,李氏那天见到的女儿是倭寇?”
“不错,我方才的动作你们都见到了?你们见过哪家小姐会这样行礼的?男子鞠躬,女子蹲礼,这才是我神州的礼仪。
而且男子除非祭奠,谁会如此鞠躬?就算面见贵人,也是双手抱拳于胸前。这也是为何,李夫人明明找到了女儿偏偏不愿承认。一家人守口如瓶,没人知晓。
因为自己的女儿成了倭寇!”
“这么说,房大鹏一家的死,是倭寇为了灭口,那个在场的第三人就是李氏失踪的那个女儿?”
“不!”陆笙确定的摇了摇头,“如果是李氏的女儿,那么李氏和她大女儿就不会在房间里吃饭。都是血脉至亲,怎么可能遵守女子不上桌的习俗?那天晚上在房家吃饭的绝对是个男人。
而且,这个男人是房家一定要招待好的,我猜,那个男人的身份可能是以房欣的养父身份来到的。这就可以说的通了,为何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却会被倭寇灭杀满门。”
“可是倭寇杀人的动机是什么?”卢剑迟疑的问道,“就算当年房欣没有葬身海底,后被倭寇救起。但也没必要杀人灭口吧?杀人灭口,一定是为了隐藏什么秘密。”
“这就需要我们追查了。”陆笙轻声一叹,“之前看十五年前的孩童失踪案,其中谜团匆匆,疑点众多。所谓五千孩童尽数葬身海底恐怕不尽然,葬身海底是他们金蝉脱壳之计。
那些孩子,很有可能都没有死。现在我猜测,当年做下人口失踪案的幕后黑手应该是倭寇。至于七大牙行的人,纯粹就是替死鬼。
如果房欣的身份出现,并引起注意的话,那么当年的案子很可能就会被重新推翻。如果这么联想的话,倭寇杀人灭口倒也合情合理。”
“那大人,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我们初来乍到,所掌握的线索也不多。这些倭寇的种种行为,都让我感觉一头雾水。既然有这么一条线索在,我们不妨查一下。
冯建,卢剑,你们去四处打听一下,关系当年孩童失踪案和七大牙行的事情,越详细越好。”
“大人,这件案子似乎已经是陈年旧案了,我们这么翻出来好么?再说了,房欣怎么成倭寇了这事似乎和我们的任务并无什么关联。消灭倭寇也非我们的事情,我们只要调查清楚星纹神兵的出处下落”
在陆笙的眼神杀下,冯建声音越来越低。
“星纹神兵在明面上没有一点痕迹,但星纹神兵的生产,运输动静都不是一个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在平静安定的阳光下,一定有着一个错综复杂的黑暗
要进入这个黑暗世界,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