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云墨将弓箭放下,笑道:“元兄看我这两箭如何?可否乾坤合一。”
元宗不由得感叹道:“或许这两箭无法使乾坤合一,但也足以扭转一场战局。”
这已经不只是所谓神箭手了,一箭下去,足以将对方士气打垮。
就如同先前躲在草丛中的那一群人,见到了夏云墨第一箭的威力,便是肝胆俱裂,再无战斗力,只记得亡命奔逃了。
另外,只要对方的将领一冒出头,便一箭将对方将领射杀,那么战争就会更加迅速的结束。
元宗看着夏云墨,他的眼神中那一份敬畏之情越发的厚重起来。
在这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弱者对于强者的敬畏,远远要比其他和平时期更加明显。
而且,元宗生为墨门弟子,平生只为贯彻自己的意志和理念,便是死亡都不畏。
可夏云墨的两次出手,实在是将他平生所学都给颠覆了,让他不得不生出敬畏之心。
元宗终于忍不住问道:“夏兄可是方士?”
所谓的方士,便是那访仙炼丹求长生之人。
元宗以前并不相信世间有仙人的存在,可夏云墨的所展现出来的的实力,着实是无法用常理解释。
夏云墨呵呵一笑道:“抛开一些乱七八糟的身份,我只是一介武夫。”
元宗一愣,随即苦笑不已。
世上怎有如此武夫?
飞剑杀人,箭矢断崖。
若这才是武夫,那自己一身所学,又算的了什么。
夏云墨看出了元宗的想法,正色道:“武学之道,本就是通天之道,我这般手段也算不得什么。元兄也不用沮丧,我比起你来,不过是多了几分机缘罢了。”
这个世界的武力值很低,夏云墨并不放在眼里。
但这个时代的顶尖剑客,却不容小觑,无论是墨家元宗,还是剑圣曹秋道,不过是受限于时代和世界。
将他们投放到其他大世界,未必不能成就一方高手。
元宗摇头道:“夏兄不必安慰我,如今方才知晓自己的见识浅薄。”
话语间,似乎多了一些感慨。
夏云墨不再谈论这个问题,而是问道:“元兄可愿意加入我的组织,你的本事,还有墨者行会,都对我极有帮助。”
元宗思考着,他又问道:“墨门若是加入了夏兄的组织,可否还有独立性。”
夏云墨笑道:“自然是有,但我若有令,无论是什么,你们都得听从,不得违背。当然,你可以放心,我绝不会让你们去送死。”
元宗沉吟道:“请让我再考虑一会。”
夏云墨笑道:“可以。”
接着夏云墨又道:“对了,可以再告知你一点,我们这个组织名为“大夏”。”
魏都大梁位于黄河南岸,乃是洛水、丹水、鸿沟等数条大河交汇之处。
魏人又开凿了大沟、梁沟量大人工护河,团团包围着大梁,使的大梁更加的易守难攻,稳如泰山。
对于夏云墨来说,魏国之行,是除了将要的秦国之行外,最重要的一次。
魏国处于中原中心,北贴赵、西靠韩秦、东齐、南临楚,乃是天下交通枢纽。
若想要进攻其他五国,不先攻破魏国,困难倍增,而若要征服魏国,则大梁乃必争之地,由此可见魏国都城的重要性。
当夏云墨等人到达大梁时,魏国的龙阳君已在吊桥的另一端,排开阵势,迎接夏云墨等人。
这位龙阳君可是名人,就算不了解这人,也应该听过“龙阳之好”的这四个字。
在夏云墨眼前的这位龙阳君,的却是俊俏秀逸,肌肤白皙嫩滑,一双修长的凤眸顾盼生辉,行动时更是婀娜多姿,摇摇曳曳。
他并不太高,可骨肉均匀,手足纤长,修长合度。
无论是谁见了这位龙阳君,都不得不承认,他的却很“漂亮”。
就算是他腰佩长剑,别人也很难提防这样一个娇柔无力的男子。
若没有见过这龙阳君的剑法,很少人会相信,他就是这魏国三大剑手之一。
龙阳君轻轻移步,走到夏云墨等人前来,一双凤眸打量着众人,然后定在了夏云墨的身上,恭敬的行礼后道:“夏使者,你们总算是来了。”
夏云墨笑道:“让龙阳君久候了。”
龙阳君道:“请往大梁,已备好薄酒相迎。”
随即,一行人就进入了大梁之中。
大梁气象万千,城郭相连,比之邯郸,又多了几分不通的面貌。
相比赵国古都宏伟,却多了几分绮丽纤巧,在装饰上更见多姿多彩。
城内街道,以南北八条大街并行交错而成,极具规模。
其他其他小巷横行,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而这里当真是热闹非常,仕女商贾纷纷踏之而来,人声喧哗,摩肩接踵,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而他们则就在这区中最大的丹阳楼进膳,此楼临大街,后靠小河,非常别致。
他们占了二楼靠河的大厢房,夏云墨和龙阳君上座,除此外还有乌卓元宗和龙阳君的两名心腹。
至于夏云墨所带来的那一群护卫,则是在一楼。
在宴会中,龙阳君收下的一位名为谭恒食客,纵论时人,健谈异常,显出饱学之士的本色,也难怪龙阳君会找他做陪客。
即使是夏云墨对七国之事并不太感兴趣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至于龙阳君,则是一直保持微笑,时不时地插两句嘴,但每一句都说到了关键。
酒席已过大半,夏云墨便问道:“不知我等何时才能觐见魏王?”
这一次他来的目的,便主要是控制魏王。另外,就是见一见以五德始终学说而闻名的邹衍。
龙阳君笑道:“应该是在三天之后,使者莫要着急。”
夏云墨点了点头,只需要见到那魏王,一切便都好说了。
龙阳君又笑道:“在两天之后,大名鼎鼎的纪嫣然纪才女将要邀请各国名士一聚,不知可有兴趣。”
夏云墨笑道:“到时候再看吧。”
他打算明日去找邹衍,也不知两天后有没有空。
第二百四十章:新圣
夏云墨一行人是住在大梁的一处别馆中,翌日清晨,夏云墨和元宗两人就一同外出。
夏云墨是去找邹衍,而元宗则是观看大梁的风土人情。
元宗将木剑负于身后,看着魏都风景,直叹道:“我也曾周游列国国都,当以大梁和咸阳为最,其余诸国要稍逊一筹,而咸阳比之大梁,则又是一番风土人情。”
夏云墨笑道:“秦国尚武,商鞅变法之后,国内军力强盛,能人辈出,若非我大夏不出手,那最后统一海内的,便应该是秦国。”
元宗道:“哦,那不知夏兄看来,秦国要多久才能统一诸国。”
夏云墨笑道:“秦国变法之后,便是冠绝七国,其他六国无一单独抗衡。只是秦国一旦出兵,进攻任意一个国家,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
“同时,秦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吕不韦以“奇货可居”的方式掌权。但毕竟是外人,定然会和本土贵族有矛盾。这些问题都极难解决,依我看来,至少要二十来年的时间,秦国才能一统天下。”
元宗目光一亮,夏云墨的话有理有据,让他颇为信服。
只是这苍生百姓本生就苦不堪言,若是再让他们遭受二十余载的战火,元宗已不由得心头一疼
元宗又道:“那若是夏兄的大夏,又需要多久?”
夏云墨笑道:“少则半年,多则三年。”
这一番话,夏云墨说的倒是信心十足
紧接着,夏云墨又道:“墨家的“非攻兼爱”我也听过,只是“非攻”太过于理想。七国未合,战争便不会停歇。我既然准备出手,那就又要掀起新的战端。元兄若要加入大夏,或许还会领兵出征,亲启战局。”
元宗动容,随即肃然,恭敬的向夏云墨行了一礼道:“消弭战争,四海归一,平生夙愿,元宗愿加入大夏。”
夏云墨露出微笑,一番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墨者行会分为齐、楚、赵三家。
这每一家都有数百名,甚至上千的墨家弟子。
这些墨家弟子大多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武力强悍。在这个人口稀少的战国时代,墨者行会的力量不容小觑。
若是三墨合一,两三千的墨者弟子,就算是七国都要慎重。
墨家弟子大部分都是武士,若是再传他们一些武侠世界中的剑法,和提气飞身之术,那么在七国中,便再也没有军队能够和他们抗衡。
元宗这时候又道:“昨日我听龙阳君所说,楚墨符毒的人也到了大梁,我想应该就是为我而来,我现在就去找一找他们,看看能不能让楚墨弟子归一。”
夏云墨不由道:“你且小心一些,符毒定然是为了矩子令而来。”
元宗笑道:“夏先生请放心,就算无法收服楚墨,至少我也不会被困住。”
夏云墨微微颔首,元宗本是当世一流武者,经历了赵墨一事后,变得谨慎了许多,想来应该不会出事。
两人在一条大街上分开,元宗寻找楚墨弟子,而夏云墨则是朝着观星楼走去。
观星楼共有五层,乃是邹衍研究天的地方,也是大梁的最高建筑。
夏云墨向仆役打了招呼之不久,便有仆役进去通禀,很快又出来道:“夏先生,请往里面请。”
仆从将夏云墨带向了观星楼中,夏云墨很快便看到了玄学大师邹衍。
邹衍坐士打扮,身材高长,容貌清奇,两眼深邃,闪烁着智者的光芒。
邹衍起身相迎,脸上带着笑容,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夏云墨。
两人寒暄了一番后,夏云墨便直言道:“邹先生,我欲做天下的新圣,使四海归一,请先生助我。”
夏云墨的坦诚,直接就让邹衍一楞。
邹衍乃是誉满天下的奇人,他如此有名,除却他的阴阳五行之术了得外,更是时势造就。
周室衰微,天下群龙无首,百姓尽皆盼望新圣或者真命天子出现,好能偃息兵戈。
邹衍的五德始终学说,专研符命,只要邹衍一句话,指出此人乃是真命天子,立刻就可以给此人带来极大的声望利益。
正是如此,邹衍虽非魏人,但在魏都大梁,却受尽尊崇。
有不少人在暗示,一旦邹衍宣布自己为真命天子,荣华富贵,便滚滚而来。
可却没有人直接言说,说的这样肆无忌惮。
邹衍勉强笑道:“夏先生有如此远大志向,实属难得。若是可以,不妨投靠七国君王,还能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大事。”
夏云墨摇头道:“我既然是新圣,是真命天子,便不该在任何人之下。”
邹衍平日里在达官显贵中宣传自己的学说,自然也是口舌辨利之辈,可夏云墨两句话,便直接让他哑口无言,不知该说什么。
此等狂徒,平生罕见。
夏云墨继续道:“我也曾了解过邹先生的五德始终之学,乃是根绝天上的金木水火土五星而来,以天命论世。我既然出现在了魏国,我想天上的星宿也会有感应。”
夏云墨记得,邹衍之所以回来魏国,就是在齐国发现了一颗新星出现在赵魏交界之处,那是这个时代的圣人出现的象征。
而那圣人,就是项少龙。
项少龙原本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在魏国,可如今却被夏云墨截胡。
另外,夏云墨也想要听一听,自己这个不速之客,是否会对诸侯七国的星辰出现改变。
那邹衍忽然全身一震,再一次仔仔细细的瞧了瞧夏云墨,缓缓开口道:“在月前有一颗新星出现,这一颗新星灿烂无比,同时它的轨迹特殊,若不是乱世之星,就是救世之星。在昨日前,这一颗星星又出现在了大梁。”
夏云墨笑道:“如此说来,我便是天下间的新圣。”
邹衍摇了摇头道:“我不知这一颗新星是否代表了阁下,更不知道这一颗星是否是救世之星。但我能够肯定,这一颗新星的出现,会让七国出现另一番局面。”
夏云墨道:“如今天下便纷乱不休,乱无可乱,不可能出现更差的局面,只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这天下间,除了我,还有谁能够使乾坤合一。”
第二百四十一章:五德始终说
夏云墨长身而立,姿态淡然,说道:“除了我,还有谁能够荡平四海,乾坤合一。”
说话间,夏云墨负手而立,神采飞扬,双眸炯炯有神,如有龙虎之势,直叫人不敢逼视。这也算是分格术的一个用途,可以随意转变和模仿气势。
邹衍被这一股强大的气势所慑,竟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
在这么一瞬间,夏云墨双眸直视着邹衍的眼睛,已发动了摄魂术。
莫约半刻钟后,邹衍行了一礼,恭敬的喊道:“夏先生,我愿入大夏。”
夏云墨上前一步,将邹衍扶起来笑道:“邹先生若是能入大夏,是大夏荣幸。”
邹衍在昨夜发现新星后,他就派遣人去打听过,昨日可有什么名人进城。
若说名人,可能就只有夏云墨一个人符合要求。
而听说夏云墨曾在邯郸搅弄风云,便猜测那一颗新星,十之八九便是代表夏云墨了。
至于那是灾星还是救世之星,邹衍自己也很难确定。
当然,就他自己认为,还是偏向于救世之星多一些。
就如同夏云墨所说,如今战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已经很难再有比如今更乱的世道了。
被夏云墨的摄魂术稍微影响了一番,他便已经将夏云墨当做是新圣,是真命天子。
夏云墨笑道:“如今我大夏势力潜伏,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显露在世人面前。到时候便需要邹先生出来,为天下人指明光亮所在。”
邹衍点了点头,说道:“自平王东迁,群龙无首的局面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兵灾连绵,受苦的还不止是群众百姓。若老夫能够帮忙平乱,自然责无旁贷。”
夏云墨又道:“我对邹先生的五德始终说很是好奇,不知先生能否为我解惑一番。”
邹衍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便捋了捋胡须笑道:“天地万物,千变万化,始终离不开金木水火土五行运动,轮流交替。”
“天是五行,人也是五行。外像功用虽然千变万化,骨子里却都是五行运转。”
“古人天人交感,每当有新兴力量,两德交替时,必见符瑞,便是新时代主人所在。”
邹衍接着就给夏云墨讲述了这天地五行的原理,由浅及深。夏云墨最初还听得懂,但到了后面,便是云里雾里,只有将邹衍所说的内容记下来,等到以后再去专研一番。
等讲了一段时间后,邹衍也看出了夏云墨听得很迷糊。便让夏云墨稍等,自己到了楼上去。
过了半响,那邹衍抱了一堆竹简下来,放在夏云墨面前,告诉他,这里便是他从七国手收集整理的五行学说精要,若是将上面的融会贯通,那么这五德始终说,便不亚于自己了。
夏云墨那起一卷,开始起来。
精神类的武学,是对脑域的开发,夏云墨学过不少精神类武学,摄魂术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到了现在,他已经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
他讲竹简上的内容一一,放存与脑海之中。
邹衍已经五德始终说的原理基础传授予他,接下来靠他自己的理解。
将这些竹简一一阅览完毕,夏云墨微微闭目,稍作调息,然后向邹衍微微拱手道:“多谢先生。”
邹衍的这一套玄学理论的确是很晦涩难懂,不过若是学好了,也将会有大用。
另外,若是再结合数术推演和武者的天人感应,便能够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甚至,未卜先知也并无不可能。
紧接着,夏云墨又问道:“邹先生,我若是控制住了魏王,可否能够掌控住魏国的大局。”
邹衍身为玄学大师,时常和达官显贵打交道,再加上他丰富的知识,和明锐的眼光,一些事情在他身上都能得到解答。
邹衍皱着眉头,想了想便摇了摇头道:“安厘王乃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对于军方的掌控并不强,再加上还有一个信陵君,民间威望极高,安厘王受到的掣肘很多。”
夏云墨点了点头。
魏安厘王虽然名为王,可过于无能,再加上民间声望不够,凭借他一个人,很难掌控魏国。
若是能够再将信陵君操纵住,凭借信陵君的威望,整个魏国就不在话下了。
不过摄魂术也并非万能,魏王和信陵君两人隔阂极深,并不和睦。
而信陵君又偏偏是对魏王极为重要,两人时不时要商量大事。
让两个有隔阂的人,都强制性变成大夏遗民。他们一旦遇到一起,一些记忆对不上,摄魂术便有可能产生动摇,从而失效。
另外,夏云墨所要施展的摄魂术太耗精神,很难在短时间中对两个人施展。
毕竟将一个人的记忆思维强制性改变,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此时,夏云墨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
从邹衍的观星楼出来后,夏云墨一边欣赏着大梁的风情,一边思考接下来的事。
他原本想要将七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