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自己赚自己的,只要不是作奸犯科欺压百姓扰乱市场危害大唐便成。我啊,跟着小十三郎走,他吃香的喝辣的,难道忍心让我吃糠咽菜?”说着,朝崔瑾眨眨眼。
    这话,让崔瑾不得不刮目相看。别看房遗爱整日贪财吝啬的模样,其实最是清醒,与历史那个懦弱糊涂的绿帽王完全不一样,或许是因为自己这只来自异世的蝴蝶扇了扇翅膀,所以改变了这么多人的命运。
    于是,便决定李治、房遗爱都跟随回京,留下杜荷看管产业,筹备下次出海的货物。杜荷可是说了,他想留在苏州,以后不回京了。崔瑾也一直在盘算,以后苏州这摊事儿让谁看管,房遗爱和李治可是表示自己走到哪里,他们便跟到哪里,而李崇真和柴家两兄弟是要从军走武职,自己身边的铁杆便没有了。海这块儿生意,必是要让一个可靠的人看着,既然杜荷愿意,那便留下他也好,到时候再留两个得力的助手给他。
    饭后,房遗爱和李治去挑选要带回京城的礼物。特别是李治,已经离家数年,兄弟姊妹亲戚朋友那么多,肯定是要费很多心思的。
    而崔瑾则到了军营。
    武氏兄弟忐忑不安地偷偷瞟了眼崔瑾,恭恭敬敬地垂手听吩咐。崔瑾淡淡地看着,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过去的纨绔混混已经转变许多,居然一步步爬了校尉的武职,虽说是看在自己面,但也不可否认他们的努力。一道温和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他们,武氏兄弟却觉得自己的内心似乎都被看得透彻。
    半晌,崔瑾收回目光,淡然道:“你们在苏州也待了五年,不知是否想回京去?若是愿意,某可以给太子说说,让你们进三卫五府。”
    武氏兄弟一惊,互望一眼。武元庆小心翼翼地问:“请武阳郡公示下,不知末将兄弟二人可是犯了何差错?”
    崔瑾眨眨眼,知道他二人必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无他,岳父大人去世后,武府一直没有一个男子撑着门户,所以想让你们其一人回京任职,如此,岳母和三娘有些依靠,而珝儿也不必两头跑着。”崔瑾解释道。
    武氏兄弟大大地松了口气,他们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被崔瑾揪住了小辫子呢!这几年,他们可是一直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对外透露与崔瑾的关系。回京自然是好的,可以与家人团聚,特别是武元庆,已经与妻妾分开五年了,膝下仍无一子。只是,回京后,单单靠那一点俸禄,怎么能撑得起日出开支?虽然在苏州辛苦些,要经常出海去,甚至要打仗,但是这收益也多多。
    崔瑾也不催促他们,让二人在旁商议。最后,武元庆回道:“武阳郡公,还是让二弟回京吧,他也老大不小该成亲了。末将还是留在柴大总管帐下,说不得也给武家挣一份体面。”武士彟离世后,应国公的爵位也一并收回,并未像杜如晦那般世袭罔替。
    崔瑾点点头:“也罢,那下次某便将你的妻妾都一并带到苏州来,也让你们团聚。至于武二郎回京后到底去何处,某想一想。但无论是留下还是回京,你们都须记住,要挣前程,唯有靠自己,某不会让人关照你们。武家的荣耀,落在你二人头,不可辜负了岳父大人的期望,玷污了他的名声!”说到最后,不由冷厉。武氏兄弟忙喏喏应答。
    崔瑾冷冷地看着他们,二人额头渐渐隐约冒汗,这才摆摆手:“去吧,收拾收拾,明日申时启航。今日,某已经替你二人告假。另外,武大郎可以考虑买所宅院,不要太招摇。”
    交代完,兄弟二人退下,待崔瑾再也见不到,二人才敢擦冷汗。武元爽自嘲地道:“兄长,也不知为何,每次见到这个妹夫心虚发慌,担心被整治。别人都说他待人和善亲近,某没发觉过!”
    武元庆赶紧看了看四周,低声喝道:“闭嘴,什么妹夫?让人听到可麻烦了,前几年咱们受的那些苦你记不得了?武阳郡公最是看不得咱们借他的名头炫耀。哎,这几年下来,某也看出来了,若非二妹,他是看咱兄弟二人一眼都嫌弃丢人。”
    武元爽嘴里一阵苦涩,想到最初的一年,兄弟俩可是受了老罪,做最粗重的活儿,得最差的待遇,每日被训得想条狗似的,后来终于调整过来心态。他迟疑地道:“兄长,还是你回京去吧,留在苏州虽然多赚些钱财,但海总是风险巨大,听说以后还要走更远的航道,说不定几年都回不来。你是长兄,武家的门户还是要靠撑着。”
    见兄弟如此懂事儿,武元庆也很是欣慰,拍拍他的肩,道:“不必担心,为兄自有计较。为兄听说,朝廷有意以咱们为基础建一支海军,那么,少不了出征打仗,也少不了捞取功劳。但是,正如你所言,出海哪有没风险的,你我兄弟还是留一个在家主事儿的好。”

第三百八十五章 敲打顾氏
    收到崔府的回话,顾老爷子沉默半晌,心里矛盾重重。请大家搜索(六零文学)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见顾雍在旁嘀咕个不停,干脆轰他出书房。顾益摇摇头,这个时候了,还争什么硬气脸面?若非当初二兄夫妻死要面子得罪了别人,哪里会让整个顾氏都受损?哎,可惜,多好的机会啊!
    顾益替老爷子换了一盏热茶,笑道:“父亲,二兄一向清傲,一时未转过弯来。其实啊,您瞧瞧,只要是诚心诚意跟随崔刺史、武阳郡公的,哪一家没有得益?前几年,咱们顾家不也又得名又得利,甚至成为了江南世家之首么?哎,可惜,可惜,一步错步步错!哎!”
    每每提到此事,顾老爷子是又气又恨,顾氏虽说被人尊崇为儒学世家,朝廷不少官员都曾在顾氏私学读过书,积累下偌大的人脉,但真正与那五姓七宗的顶级世家相,犹如螳螂挡车。瞧瞧,好不易成了江南世家之首,却因一个小小的失误便落入尘埃陷入淤泥。他挥挥手,冷冷地道:“不要理会你二兄,他是读书读迂腐了。你到库房内好生挑选几件礼物,据霖儿说,武阳郡公旁的不喜爱,偏好字画古籍,甚爱风雅。”
    顾益眼睛一亮,忙道:“父亲且放心,儿子这赶紧去办。”他早眼馋库房里的那些宝贝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欣赏。
    崔瑾回到府,贵祥已经领着知书等人封好了十几口箱子,这些,都是要带回京城送给各家各户的。
    午后,顾家便前来拜访。贵祥引到正厅,顾霖眼暗了暗。按照崔瑾的习惯,亲近之人是在书房相见,熟识之人在偏厅见,只有客人才在正厅见面。他暗暗自嘲,如今,只能算是客人了吧?
    知术送茶,便候在一旁。顾老爷子轻轻笑了笑,问道:“这位小哥儿,听说武阳郡公即将返京?”
    知术恭敬地道:“回顾老太爷话,吾家小郎君明日回京,本是极忙的,只是见了顾小郎君送的帖子,特地挤出时间来见一见。”
    站在顾老爷子身后的顾霖心一紧,忙追问:“怎么这样紧?武阳郡公不是才从吕宋回来么?”
    “小人不知!”知书笑盈盈地回道。
    顾老爷子轻咳一声,顾霖忙噤声,心道,幸亏前两日自己便开始收拾行装,不然,若明日启程,那有些仓促了。
    耳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然后是崔瑾与贵祥低低的说话声。顾老爷子想了想,与顾益一起站了起来。
    “哎呀,顾老太爷、顾郎君、顾兄,让你们久等了!”门外,转过一个俊逸丰神的少年郎,一张俊美无的脸淡淡含笑,最为引人注目的最是那双眼睛,眼角略为挑,眼含桃花,眸如漆墨,但细细一看,却如坠入那无边寒井,似乎将所有的光亮都吸入进去,让人无法自拔。这位名扬大唐、曲星转世的崔小十三郎,顾老爷子虽是远远见过,但从未亲自打过交道,此番一见,心微叹,怪不得自家孙儿折服,单单这风仪,便是世无双。
    “武阳郡公,老朽打搅了!”顾老爷子拱手笑道。
    崔瑾对顾霖点点头,伸手笑道:“顾老太爷请坐,这位可是顾三郎君?顾兄,你也不必客气,都是好几年的朋友了。”
    待崔瑾坐到主座,顾老爷子和顾益才坐下。顾老爷子觉得很是屈辱,作为大家族的族长,却要向十几岁的少年郎屈服,心里哪会没有想法?若是博陵崔氏倒也罢了,偏偏是如此少年郎。
    崔瑾也不着急,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口,慢慢咽下,转脸对知术道:“你的茶艺功夫越发好了,今后教一教青竹她们,但你老是跟在我身边,也着浪费!”
    知术一听,心大喜,知道小郎君是要对自己大用,唇角翘了翘,脸却表现得极为平静,只是垂手恭谨地道了声“是”。
    顾老爷子犹豫不决,想要开口,却有觉得口舌麻木,心郁闷。几番张嘴,又合。顾霖暗暗着急,看了看叔父,见他垂着眼帘,不知在想什么。
    有与知术说了几句话,崔瑾放下茶盏,温和地道:“不知顾老太爷有何指教,在下明日回京,正在收拾行李,另外,这两日发生了一些事情,在下也要写份折子奏报圣和太子殿下。”
    顾老爷子的手微微颤了颤,知道再放不下这张老脸,人家便不再理会了。轻咳两声,遮掩住脸的尴尬:“真是打搅了。武阳郡公这几年对顾家颇为关照,老朽特此表示感激。不料,吾家二郎办事不妥,辜负了武阳郡公的一片好意,老朽也是许久后才得知,着实羞愧。”
    崔瑾眨眨眼,淡淡一笑:“这几年,在下与顾兄真心相交,以诚相待,而顾兄也帮了在下不少忙。虽说有些误会,但在下并未放在心,崔家也未放在眼里。”
    顾老爷子喉咙一哽,心头不是滋味。你们是没放在心,但旁人却看在眼里。自从出了那桩子事儿后,顾氏私学走了不少颇有潜质的外姓少年郎,甚至有些寒门庶子宁可到旁的私学读都不愿留在顾氏。顾氏的名声,如今落到历史最低点,同时也影响到各项营生,最直接的便是大唐皇家远洋贸易的参股,今年便没分到份子,这是多大的损失啊!
    顾霖轻轻叹口气,见到崔瑾那淡淡而疏远的笑容,便知道人家是有些不耐烦了。果然,崔瑾按了按眉头,略显疲倦地道:“这两日,在下随同柴大总管飞驰百里剿匪,两天一夜未曾合眼,着实有些劳累,您若无急事,是不是待在下从京城回来后再说?”
    “这个……老朽是有些事情……”顾老爷子不知该如何开口,直接说,吴郡顾氏想依附博陵氏?偏偏崔刺史拒绝。而这位武阳郡公年纪太小,实力太弱,自己太不甘心。
    崔瑾眼闪过一抹不屑,却是淡笑道:“若是顾老太爷有所顾忌不好开口,那便不用说了。”其实,他也没想到老爹会将整个顾家推到自己跟前来,原本是想着纳入博陵崔氏门下的。所以,人家心里也是不情愿了。“凡事,皆是‘缘分’二字,在下也算道家弟子,所以从不强求。”崔瑾又道。
    顾霖再也顾不得其他,前拱手道:“在下不才,想追随武阳郡公身边,恳求收留!”
    崔瑾默默地注视着他,不动声色,只是那么淡淡地看着,让熟悉他的顾霖心头一凉,慢慢地垂下头来。半晌,崔瑾道:“顾兄还是走科举仕途的好,在下这几年都要在外奔波,怕要耽误了你的前程。而在下身边,已经有晋王殿下和房家二叔,另外,过些时日,还要在五姓七宗和勋贵子弟选几人,这是圣交办的任务。”这事儿,倒真是李世民提出的,因为他发现,凡是跟随在崔瑾身边的那些小儿郎,一个个见识学问增长极快,很有思想,活力充沛。而那些勋贵,不少人厚着脸皮找到李世民,说想将自家不争气的纨绔子弟送到崔瑾手下,让崔瑾好生收拾收拾,即便学不来崔瑾惊才绝艳的学问,但跟着学些规矩也好,至少不整天打搅闹事儿。李世民知道,他们是眼红杜荷、房遗爱和李崇真和柴氏兄弟了。
    顾霖脸色一白,这是被人家拒绝了啊!可是,自己是真心想追随其左右。他转头看看祖父,见他仍在犹豫不决,惨然一笑,掀起长袍下摆。顾老爷子心头一惊,忙拦住他,咬咬牙,站起身,对崔瑾拱手道:“武阳郡公,这里有一份册子,请武阳郡公笑纳!”
    顾益叹口气,拿出两本厚厚的册子,双手捧起。知书前接过,呈送到崔瑾跟前。崔瑾瞟了一眼,淡淡地问:“可是决定了?若要犹豫,现在还来得及。”
    顾老爷子的手微微颤抖着,闭了闭眼,坚定地道:“顾氏不悔!”
    崔瑾接过,随手翻了翻,一本是吴郡顾氏花名册,一本是顾氏的产业清单。毫不在意地放下,露出欣慰的笑容:“多谢顾老太爷的信任!若是舍得,选三名顾氏子跟随在下进京吧。哦,听说顾三郎君有一子颇为聪慧,可惜一直不曾见过。”
    顾益大喜,忙道:“某家长子一直钦慕武阳郡公,虽是愚笨,但好在踏实,若是武阳郡公不嫌弃,便让他替您牵马坠蹬。”
    顾老爷子眼睛闪了闪,这个三儿子倒是机灵,可惜是庶子,不然,也能好生培养。而他那长子,虽不得霖儿的学问,却胜在头脑灵活。也罢,既然武阳郡公瞧得起,便给他一个机会便是。而霖儿,自然是要算的,那么,最后一个名额给哪个呢?得好生商议才是。
    既然勉强算自己人了,崔瑾的态度自然要和蔼许多,笑容也如浴春风,让人全身暖洋洋的。他温声道:“只是,若要跟随在下,必是要吃苦的,要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这个顾兄是深有体会。如,这次吕宋之行,连晋王殿下和房家二叔都亲自参战,还立下不小功劳。”
    顾霖这才发现崔瑾的那头短发,颤声道:“武阳郡公这头发?”
    崔瑾摇晃着头,抚了抚额头的碎发,毫不在意地笑道:“不小心过火海时被烧焦了,好在没有烧到皮肉。”
    在征服爪哇时,顾霖可是跟随左右的,只是那时都是远远地躲在船,待大局已定才岸。即便如此,见到那满地的鲜血,也是好一阵子吃不下饭食。他轻轻地皱了皱眉,忍不住低声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武阳郡公何须亲自冒险?”
    崔瑾知道他是关心自己,便耐心解释道:“卡登是我的异姓兄长,他有难,我岂能坐视不理?若非我领人去了,说不得现在已经被害身亡。以吾心换汝心,他待我真诚,我岂能负他?”
    顾老爷子与顾益互望一眼,微微颔首。
    顾霖轻轻暗叹,以前,他待自己也是颇为真诚,只是自己没有珍惜,如今,却是从属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了。又听崔瑾继续道:“顾兄,你我的情分不旁人,以后也不要生分才是。”
    顾霖大为感激,眼不由有了水意,吸吸鼻子,忙慎重地道:“在下必不负武阳郡公抬爱!”
    知术重新茶,崔瑾看向顾老爷子:“顾氏以儒学传家,对治学传授颇有心得,如今大唐逐渐稳定,国库充裕,你们也要好生想一想,如此为大唐提供更多爱国爱民的人才。说不得,过不了多久,朝廷有所行动。这话,某先说在这里,你们听着,切不可外传。”
    顾老爷子皱着眉思量,突然心头一动,惊诧万分地看着崔瑾,抖索着嘴唇,问道:“难道,难道是办……”
    崔瑾摆摆手,止住他:“心里明白便好,不必多言。但是,苏州,必是要作为试点,所以你们也要做好准备,积极为朝廷分忧解难,为百姓谋利,如此,才算真正的儒学世家。”
    真正证实了自己的猜想,顾老爷子全身颤抖,这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啊,顾家,是否能经受得住?
    崔瑾淡淡地笑道:“这件事,某已经筹划了十年。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为了华夏的千秋万代,牺牲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是免不了的。作为世家,要懂得取舍,顾全大局。世家,是依赖国家而存在,依赖百姓而存在。顾老太爷且放心,五姓七宗将做好表率。”
    虽然不知五姓七宗如何做,但得到崔瑾的保证,顾老爷子大大地松了口气,表态道:“老朽是担心各世家的反对。若是五姓七宗都能参与进来,那自然是最好的!”
    国强民富,民强国才强,而这人民如何强大,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更是要懂礼知节,要学会各种生存的本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单单靠几个贤臣能吏,而是千千万重臣爱国爱、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有技术有才能的百姓。
    崔瑾扬扬眉,不想和他多说。世家阀门掌握了社会绝大部分财富和权力,对社会的危害性也逐渐增大,所以,必须从温水煮青蛙,逐渐削弱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控制力。
    “下次回来,某将在苏州办几份报刊,请顾三郎君多想想,拟个章程出来。以后,这件事必是要人看着的。”崔瑾抛出一颗诱人的糖果。
    顾益眼一亮,忙称是。
    敲敲打打一番,时间便不早了,顾老爷子也不好再耽搁。

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君坦白
    顾家来人,除了顾霖,另外两人分别叫顾兴,是顾霖三三叔顾益的嫡长子,一人叫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