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随着五姓七宗在原dong突厥地区铜矿开采的增加,这一情况已得到大大缓解。在此基础上,银票也将孕育而生,再也不用肩扛车载拉着一大车铜钱或布匹去购买东西了,只要薄薄的一张纸,便可走遍大唐各大城市,既实现了钱不露白,又方便携带,简单易行,真是居家旅行的必须。
怕李恪独揽财权,引发社会动荡嘿,这话就小白了。你说说,后世的国家银行行长哪个能闹政变成功的虽然终于实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钱的理想,但不过是一串数字一个游戏,是你的么能带走么你只是一个管家,若是管不好,随时都可以下课歇菜。只要军权决策权人事任免权不在你手中,你啥都不是,可以将你高高抬起,也能让你重重落下。
李恪头脑灵活,善于举一反三,执行力强,目前坚决站在李承乾一方。这对崔瑾来说,最后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在方案中,他专门具体分析了银行行长的重要性,也对此进行了暗示。为了不让历史悲剧出现,这几年他真是殚心竭虑,好不易才将李恪李治房遗爱等等紧紧团结在李承乾周围。哎,老李同志啊,希望你能理解一位重生者的一片苦心啊若真要胡闹下去,咱也没辙了,散伙儿吧,就让你杀了自己的儿子或让自己的儿子杀了他的兄弟,或者让华夏唯一的女帝将你皇家祸害干净。
崔瑾让人将这叠厚厚的关系到自己出行是否方便关系到李恪今后命运的,成立大唐国家银行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交给李承乾。
121。一百二十一章 犬上一郎
崔瑾与李恪分手,李恪留在酒楼,崔瑾自回府。一个月没回家,他归心似箭,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前世,母亲病逝后,那家也不成了家,只想逃离,远远地逃离。这一世,他终于有了真心待他的家人朋友,为了这一份温暖,他愿意用一生来守护。
李恪将他送出酒楼,刚行到一楼,便见围了些人,其中有酒楼副总经理李锦文。这本是人来人往的西市,酒楼生意一向极好,很快就聚集了不少人。护卫将人群分开,李恪蹙了蹙眉,与崔瑾走过去。
何人在此吵闹李恪喝道。
李锦文一看,忙向李恪和崔瑾行礼,道,是几个倭国人,因不通其话,不知说些甚。让他们进了店,到了酒楼不过都是进食,不料吃了这饭食,他们居然不付账,想白食。
明显看出崔瑾与李恪是能当家作主的,特别是李恪,那身边的随从,一看就知不是一般人。这人啦,特别是那些小人,最会察言观色,这不需要人引导,天生的,骨子里带出来的。遇强则弱,遇弱则强。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就如崔瑾曾给李承乾他们讲过的那对强弱邻居。不是崔瑾有啥族歧视,而是从骨子里就憎恨这鸟国人,好歹咱也是长在红旗下的好儿童。
一共五个倭国人,为首之人深深地鞠了个躬,一鞠到底,差点就跌了个跟斗。众人纷纷笑了起来。李恪瞪了李锦文一眼,李锦文忙道:诸位散了吧,此事有吴王殿下和崔小郎君做主,这些倭人不敢吃白食的
就是就是,这些倭人真是胆儿肥,居然敢到此酒楼来耍横,也不瞧瞧这是谁的产业有人啐了一口,道。
酒楼的一名员工笑嘻嘻地走过去,将那居然敢在本酒楼随地吐痰的壮士请到一旁,指着入店须知上的某条某款,请他主动上交罚款。为了确保酒楼的文明健康整洁温馨,员工们纷纷献计献策,终于确定下来这若干入店须知和员工管理手册和各岗位的员工职责。
崔瑾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矮人。自己贞观一年三月二十日出生,即将七岁,大概身高一米三左右,这些倭人看着就是一大把年龄了吧,看那面相,最小也十七八岁了,但是这身高,嘿嘿,最高的不过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比李恪更不能比了。李恪遗传了皇室李和前朝隋的优良基因,已是鹤立鸡群,高高在上了。
那倭人对着李恪和崔瑾鞠了一个又一个的躬,但仍不见俩贵人有啥表示,偷偷昂首一看,那超高个儿的贵人目光清冷如剑,让人不寒而栗。赶紧将目光转移到自己能够得着的地方,旁边这位贵人看上去和蔼可亲,如浴春风。&;&;&;&;&;&;那人焦急地吐出一串鸟语,打断了崔瑾的观察。崔瑾正在心想,历史说,这倭国土著人原本是矮人国,但自从不断派出遣唐使后,不仅将华夏的文明偷学到手,还将华夏的基因也偷到手进行了改进,所谓后世每天喝牛奶长高的说法不过是掩人耳目。如果不给他们基因改进的机会,那么,这些矮人还有胆子侵犯他国就那身高,咱几岁的孩子就可以将他们掀翻。所以,对此倭国土著打断自己的yy,他非常不满,冷哼一声。那人顿时大惊失色,不给二月天儿,在长安还是寒风阵阵的时节,额头布满冷汗。崔瑾想了想,这好几年没练习鸟语了,舌头好像也不太灵活。&;&;&;&;&;&;&;他道。
那人惊讶又惊喜地抬起头看着崔瑾,随即热泪盈眶,就如迷途的羔羊历经苦难终于见到了组织,又是鞠躬又是比划,汗水泪水糊满脸,让人不忍睹视。崔瑾抬抬头,温和地用鸟语道:闭嘴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不许多一个字,否则,即可将你送到海边自己游回倭国去
那人打了个寒战,这位面色和蔼的贵人怎能说出如此狠厉的话
尔等何人,怎敢在此吃白食崔瑾问。
那人回答:小人叫犬上一郎,是贞观四年倭国派遣出使大唐的使臣犬上三田耜之长子。
崔瑾有些奇怪:你们不是在贞观六年回去的吗怎还逗留在大唐当年,将一些注意事项告知李承乾后,他便没再理会此事。
犬上一郎忙回答:是大唐皇帝陛下开恩,恩准小人等五人留在大唐学习文化。
呵呵,这都几年了,你怎还学不会大唐的语言崔瑾笑道,想当年,他可是一个月学会说倭语,半年便熟练掌握,能让那些倭国本土人都辨别不出语音差异。
这,是小人愚钝,辜负了大唐皇帝陛下的厚爱,辜负了舒明天皇的重托,小人该死犬上一郎又是一阵鞠躬。
崔瑾重重一哼,冷冷地道:不过弹丸之地的国主,居然敢称天皇好大的野心,想做天下之皇,难道你倭国派使学习大唐文化是假,窥探我大唐腹地实情是真
李恪听不懂这鸟语,但见崔瑾一下子变脸,崔瑾的修养一向极好,很少见他发怒。忙问:这倭人说些什么若是冒犯了表弟,交于刑部好好拷问,看是否是敌国细作他也是够狠的,一下子便给这些倭人定了罪。
几名护卫上前,就要擒住这些矮人。那犬上一郎大惊,慌忙地道:请贵人息怒,是小子口误,鄙国国主对大唐崇敬之至,对大唐皇帝陛下敬若父母,岂敢有冒犯大唐之心请贵人明鉴啊
这暂且不提,某自会禀告吾主,恭请圣裁。那么,尔等怎敢在此吃白食难道不知大唐的规矩崔瑾又道。
犬上一郎将腰弯成了九十度,也不知如此说话是否难受。他老老实实地交代,他们从未吃过这间酒楼的饭菜,本想只点几份菜,不料太好吃了,一时收不住嘴,大吃大喝一番,居然身上没有那么多钱,想用贴身之物付账,但酒楼不收,加之语言不通,所以才造成了误会。贵人啊,请您高抬贵手,允许小人派人回住地将余款拿来,小人不是存心闹事儿啊他哽咽着道。这太丢人了,好歹他在倭国也是一等一的家族,居然会被人误认为是吃白食的。都怪大唐的物价太贵了
崔瑾早就猜测到会是这种情况。现在的倭国,还没胆子和华夏作对。他招招手,问李锦文,这些倭人欠多少钱。李锦文道:回小郎君话,他们欠得也不算多,共计五十三贯,酒楼规定,不得以物抵账。将那些物什呈上来。
五十三贯崔瑾吃了一惊,这么矮小,也不知那些食物是存放在哪里的。看了看木托盘上的物什,有金银之类的饰品,嗯,居然还有女子用的珠花这些物什,若是换算成开元通宝,自然已经超过了饭钱,但规矩便是让人执行和遵守的,谁也不能违反。罢了,毕竟是邻邦来客,就让允许他们其中一人回去取钱,其余人等留下在酒楼清洗碗碟,打扫清洁,作为对扰乱酒楼正常营业秩序的惩罚。哦,以后但凡遇到此类情况,也可按此例处置。你们征求一下员工的意见,再制定成规则。崔瑾道,令他将这些物什归还给倭人,又将处置意见告知犬上一郎。犬上一郎哪敢再多话,只得一一应下。
122。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的感觉
崔瑾回到府中,阿姊崔瑜已在院中等候多时,见到他,一脸的埋怨:瑾弟,好不易回城,也不赶紧回来,让阿耶阿娘担心。小说
崔瑾忙赔笑道:阿姊恕罪,小弟下次不敢了
崔瑜轻哼了一声,瞟了他一眼,道:原本今年踏青,准备到庄子去瞧瞧桃花,但现在也不成了。崔瑾所住的桃源居已让了出去,崔瑜想去却是不方便。崔瑾看着眼前这个面若桃李的女孩儿,心中叹了口气,眼见着自家阿姊今年已十岁虚岁,原本崔氏女就不愁嫁,又加之自己的虚名,竟然上门求亲的如过江之鲫。祖父伯父阿耶的同僚,阿娘的闺中密友,亲戚的朋友等等,后来,阿耶便说,想多留阿姊几年,目前暂不考虑。若是有哪家认为自家的儿郎特别优秀特别出众,那就等着吧。崔瑾也不赞成早婚早育,大唐为了增长人口,女孩十二岁便可以成婚了,而且是虚岁,这在后世还是个小学生,却得承担起半边天的作用。身子骨都没长开,就要承担起养儿育女的重任,这也是现在早夭率高的缘故。再有,传宗接代最重要的就是子女教育问题,连自己都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怎么能做好表率就说男孩子吧,早的十四五岁成婚非婚娶的通房不算,怎么能养家当然,像李治房遗爱那等早存下娶十个八个老婆本儿的除外。更不要说人的善变性了。你说,早恋有几个能成功的好不易走到一起,有几个能长长久久的总而言之,崔瑾是竭力反对阿姊早嫁,更反对早早地为自己定下娃娃亲,万一以后长残了怎么办那是不能退货的啊
崔瑾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家阿姊。崔瑜有些莫名其妙,摸摸脸,问:可有何不妥今日用了自制的脂粉,是不足显得有些怪异
崔瑾立即回神,问是什么脂粉崔瑜瞪了他一眼,道::小郎君自当安心读书,岂能关心女儿家的事瑾弟,你可不要学稚奴,就爱那花呀朵的
崔瑾哭笑不得,他只担心阿姊用那些含了铅粉的化妆品罢了。
换了衣裳,随阿姊去给阿耶阿娘请安。专挑的休沐时放月假,也让各家爹娘好生审训儿郎,特别是被开罚单的。崔瑾站得规规矩矩,听爹娘训话,口里不住地回应是儿子知道了,下次不敢了
说了半晌,崔芮摆足了为父的谱,喝口茶,润润嗓,道:为父不过是白担心,知道你自有成算。哎,儿女大了,由不得爹娘了
崔瑾笑盈盈地道:儿子才七岁,早着呢再说,以后长大成家,还不是在您眼皮下,阿耶阿娘随时都能监督指点不是
崔芮敲敲他的脑门儿,道:你不是整日想着外出游历么,今日怎生如此乖巧
那不是为了增长见识么儿子长这么大还没出过长安呢崔瑾笑道。
崔芮叹口气,道:不要以为为父不知你想些甚你让人收集大唐境内和周边的地图想作甚
他将一叠厚厚的书册放在桌上,道:这是你伯父整理给你的,是吐番周边的地形图,还有各地的节气变化,居住人群,生活习俗等等。
崔瑾欢喜地接过书册,道:有劳伯父,有劳阿耶征战dong突厥后,他就有意收集周边情报,近几年已通过来往客商得到不少信息。这件事,他让曾信专门负责。现在,他让陈礼负责打理他投资的各项产业,曾信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袁义孙忠二人则留在庄子,这是他重要的实验基地。贵祥总理全局,直接向他负责。若非这次玉米红薯土豆太过重要,他也不必亲自过问。事必躬亲,这是自找苦吃。知书四人年纪还小,最大也不到十岁,还得悉心培养好几年,不过自己也不还小。其余,便是几名落榜士子,除了让他们负责品鉴会作品的初选,便是将优秀诗赋的刊印出来。如今,品鉴会已改为一月一次,由原来的诗赋画,增加书法作品,这几年着实发掘了些人才,部分德才兼备的或引荐给李承乾,或让各世家请去。见此,那些屡试不中的士子,特别是寒门士子,更将此当作晋升捷路,纷纷投稿,并附自荐书。
瑾儿,为父知道你心有大志,但那战场为父是万万不许你去的。贞观四年你伯父出使dong突厥,虽说定好计策,但一家子仍日夜担心,你祖母日日到道观去为你伯父祈福,连理儿也突然性格大变。刀剑无眼,再高的功夫又抵甚用崔芮语重心长地道。
崔瑾忙道:阿耶,儿子还小呢,说这些不是为时过早虽然很想到那些地方去看看,但这也得十几年之后吧
瑾儿该饿了吧瞧,这一个月怎就廋了许多,定是在庄子里没吃好隽娘岔开话题。已经训了这么久,也该让儿子好生歇息。崔芮摇摇头,让人将饭食端上来。终于,全家人又聚在一起了。
隽娘再次怀孕,已有四个月。崔瑾听说,连连恭喜阿娘,并笑着告诫阿耶以后下职得早些回府,陪着阿娘在园子里多走走,惹得崔芮瞪了他好几眼。
阿娘,这次是妹妹还是弟弟崔玦问,有些纠结地道,玦儿既想要个乖巧的妹妹,又想有个弟弟,这样能和玦儿一起帮助兄长,兄长一个人太操劳了
崔瑾感动得差点热泪盈眶,还是自家兄弟贴心,给他夹了个大大的鸡腿以资鼓励。多谢兄长兄长也要多吃一些,这样才有力气应付那些烦心事儿。崔玦甜甜地笑着,也礼尚往来地给崔瑾夹了一箸菜。
回家的感觉真好。但是,还没等崔瑾好好感受,宫里就来人传李世民的口谕,道:小十三郎,好一阵没见你,你婶婶甚是挂念,赶紧随来人一同进宫,顺便拿一些自制的果脯来,你婶婶就爱吃你家的果脯。
崔瑾知道必是李世民看过那份大唐国家银行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但是,修建罗马非一日功夫,能有那么着急么还有,干嘛偏爱吃我家的果脯,你不会是穷得连买果脯的钱都没了吧他只是在心里吐槽,但是崔玦却直接说了出来:阿耶,宫里的那位叔父真是好可怜,连婶婶想吃几个果脯都没钱买,怪不得稚奴表兄整天就知道赚钱赚钱的,连儿子都觉得丢脸
那宫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在崔芮父子赞赏的目光下,崔玦又道:哦,玦儿知道了,必定是此次稚奴表兄被兄长开了罚款单,叔父想把拿钱赚回去。听稚奴表兄说,叔父一再叮嘱他,本月的一等奖励务必要拿到,可惜不仅一份奖励都没有,作为纪律执行员,还多次违规,这不得双倍受罚么本月的月考成绩出来了,除小五郎崔博珞因艺术课中成绩略差,所以未得奖励外,其余崔氏子,含崔玦在内都得了崔瑾亲自制作的奖品。李崇真因学习刻苦遵规守纪,得了鼓励奖;长孙涣因成绩进步快,得了进步奖。杜荷房遗则李治柴令武长孙濬则被开了罚单。
长孙无忌拿着那罚单呵呵笑着,对长孙涣道:还好,你给为父争气了,得了小十三郎亲手雕刻的马,这得多值钱嗯,濬儿下次多努力,多向那几个崔氏子学学,人家是如何做,你们便如何做。
长孙濬打了寒战,真要像他们一样,不是自找苦吃昨日月考成绩出来后,崔小五郎崔博珞一看没能得奖励,如果不是崔家大郎崔理在旁,恐怕都哭出声了。想到崔理那冷清的目光,他又打了个寒战,若是自己大兄也是如此,他简直不要活了。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自己没怎说这个儿子啊,怎么如此害怕
123。第一百二十三章 说服李世民
崔芮脸上带笑但目光如飞刀,淡淡地瞧着李世民派来的内侍,让那内侍的头越垂越低,恨不得化成一滩水融入地下。小说连都觉得那位主子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崔瑾轻轻笑了笑,道:阿耶阿娘,儿子去去就回,晚上把那牛肉卤了吃,儿子都嘴馋了。
内侍鼓起勇气,低声道:崔小郎君,圣上说,让您进完晚膳后才回府。说着,赶紧将脑袋一缩,尽量不去感受一向温文尔雅待人亲和的崔员外郎锐利如刀锋的目光。
崔芮皮笑肉不笑地道:烦劳这位内侍转告崔氏的谢意,真是让圣上费心了啊
崔瑾忙道:阿耶,儿子这就去了,您有空考考玦弟的功课,顺便帮儿子瞧瞧下月给玦弟准备的课程。说着,便催促内侍快走。
崔芮对着那内侍的背影咬牙切齿地道:堂堂博陵崔氏,难道就养不起自家的儿子依照那位的吝啬,能有甚好饭菜自家养不出如此出色的儿子,就眼馋别人家的,这算什么事儿
隽娘抚摸着已经出怀的小腹,笑道:郎君何必动怒每次妾身出门儿,哪次没听那些夫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