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宇真正的目的,就是筹集资金,准备进入期货市场捞一笔。
现在股票市场形势良好,如果冯宇是投资股指期货的话,还不算什么意外,但是冯宇偏偏没有,他扑进了原油期货上面。
难道冯宇认为,原油的上涨,会超过股指?他凭什么这么认为?
“朱肯,调查一下,冯大概筹集了多少资金。”
知道对方有多少资金,然后看看对方投入了多少,结合一些其他数据,就能帮助他分析出来对方的投资策略和方向。
“是,我这就去办。”
朱肯?米勒出去后,索罗斯还是盯着屏幕怔怔出神。
当初他被称为继巴菲特之后,最好的金融投资人,并且是世界第一的对冲基金经理。量子基金的名号,连许多不做金融的人都知道。
但是后来呢,量子基金差点就完蛋了。如果不是他及时扭转策略,恐怕会血本无归啊。
转折点,就在九七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是势如破竹。连续打击了好几个国家的货币和股票市场,打垮了对方的金融体系,获利颇丰。
但那时候,他是跟冯宇合作的,双方联合,才能更快速的达成了那些目标。可那时候,冯宇竟然警告他,不允许他动香江和葡京,这让他非常的不高兴。
那时候他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的名号,一度盖过股神巴菲特,他怎么会将冯宇放在眼里?
尤其是他认为,冯宇的资金并不多,根本斗不过他。再说了,他也不相信冯宇真的敢跟他对着干,来个两败俱伤。
可结果呢,冯宇真的跟他正面刚了不说,还带动了整个香江、葡京那边的富豪。加上那边的政斧,还有华夏政斧出手,让他损失了一大笔利润。
而紧接着他进攻俄罗斯市场,这跟你冯宇总没关系了吧?结果呢,冯宇再次插手了不说,俄罗斯政斧那边的手段更加强硬,直接让他将利润都吐出去了不说,甚至还亏了本金。
如果不是他壮士断腕,及时承认失败,那么他量子基金的本金将全部亏光不说,还会将客户的钱亏光,那样他就不只是破产,甚至还会有更严重的麻烦。
那一切,都是拜冯宇所赐,让他从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变成了一颗流星,差点就陨落了。
还好在网络泡沫的时期,他再一次奋起,让量子基金,重新回到了世界顶尖对冲基金的行列,重新夺回了属于他的荣光。
可是无论现在量子基金多么的成功,他都处于冯宇的光芒之下。
当年他资产只有巴菲特的十分之一,却能跟巴菲特交相辉映,甚至光芒一度盖过了巴菲特。现在他的资产同样只有冯宇的十分之一,为什么就不能跟冯宇比肩?为什么就不能盖过冯宇?
想要盖过冯宇的风头,不需要他的资产超过冯宇,只需要他这次投资的利润率超过冯宇就足够了。
那样量子基金会重新成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基金,就能为他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风雨咨询才是行业的神话,他的量子基金只处于第二档。
这次冯宇不是要投资原油期货吗?他本来也比较看好这个。不过他这次,要比冯宇赚的更多,让大家知道,谁才是最好的金融投资人!
如何比冯宇利润更高?那就要他买入的合约差价更大,用的杠杆倍数更高。
杠杆操作,这个本身就是索罗斯最为擅长的,他的量子基金中的许多经理人,同样非常擅长这些。或者说他聘请那些经理人的时候,就着重考察了这一点。
他的团队,一定要遵循他的风格,谁如果不同,那么就要滚~蛋!
现在索罗斯要做的,就是打压原油的价格,让价格变得更低,他才能获得最大的差价利润。
光靠量子基金这点钱是不够的,他和一些固定的大客户,在量子基金中的资产才不到两百亿美元,其中他个人的约六十亿美元。
这些资金,不够跟冯宇对抗的。
如果是别人,那么这些资金,他通过复杂的立体投机模式,能起到几千亿美元的效果,能够轻松获利。但那要看看他的对手是谁,对手是冯宇,同样熟悉他的这一套,就很难起到作用了。
这时候要想成功将原油价格压低,那就必须要更多的资金,才能保证成功。
当然,如果能压得特别低,让冯宇损失一大笔就更好了。不过他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原油价格再怎么样,也很难跌到五十美元以下了,所以很难让冯宇爆仓。
更何况他们一般都会做对冲,或者预留出足够的风险准备金,随时增加本金,降低杠杆倍数。
但是能给冯宇找点麻烦,降低冯宇的利润,那也是非常好的。
索罗斯抓起桌上的电话:“通知下去,五分钟后开会!”
……(未完待续。)
第1661章 你们公司卖不?
冯宇安排何兆基做了许多原油期货的合约,但是公开的这些,这跟他筹集的资金比起来还是不足。而且还有许多人,正盯着冯宇呢极品空间…全能女技师。
任何一家大公司的股票转让,都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没有任何一个大公司的股东转让股份后,就把现金存在银行了,肯定是找其他的投资方向,让钱生钱,而不是看着钱在银行贬值。
冯宇要做原油期货,想要获利更多,但是却不想被人知道。这样他对米国股市下手的时候,才会让对方估计错误,才会有突然性。
现在,冯宇就要给这些钱找一个名义上的投资方向。让人误以为冯宇并没有投资那么多的原油期货,从而判断不出冯宇的利润。
冯宇的许多行业,都已经是世界顶尖了,那么要投资,还是这么大笔钱的投资,就只有几种选择而已。
要么进入全新的领域,要么扩大现有领域的规模。
而事实上,冯宇真的有一个投资计划,那就是投资船运。
不只是运输方面,还要包括船厂,这对他的零售等生意,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当然,要是能让冯宇的其他产业更进一步,冯宇也是非常乐意的。比如汽车、医药、电子等等。
冯宇并没有认准一个目标努力公关,而是采取了广泛撒网,重点攻坚的策略。
……
“什么?风雨控股集团总裁宣布,他们打算进入船运领域,欢迎大型船运公司和造船厂与风雨控股集团联系?”
这条新闻,让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的奇怪,怎么看起来,这么像是广告呢?
而且就算是广告,也没见过这样的广告啊。别人看好了什么行业,打算投资,都是筛选一番,然后主动联系,各种条件衡量之后,决定收购哪家公司。
但是风雨控股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主动出击,反而是等着生意上门。
不过别人也说不出来什么,风雨控股现在就是现金充足啊,卖掉了那么多子公司的股票,筹集了一大笔的资金,别说是一个船运公司和造船厂了,就算是再多两个也买得起啊。
这条新闻刚过了一天,另外一条新闻就爆出来。
风雨控股集团ceo拉尔夫宣布,他们寻求汽车、医药、电子、电器、零售、食品等多方面的优质企业前来洽谈。洽谈什么呢,洽谈风雨控股收购对方的事宜。
这简直就像是挥舞着支票本说:“快来吧,你们想卖公司吗?我们风雨控股有钱!”
风雨控股的这番做派,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尤其是最近正打算在这些行业并购的大企业。
本来他们并购一些规模差不多,或者是略微不如他们的企业,就是想要扩大自己的规模,赚取更多的钱。
而其中一些企业,已经谈判的差不多了,框架都确定了,就差一些细节敲定了。
但是风雨控股这一出来搅局,那些谈判全部停滞了。
货比三家么,就算是卖公司,也要考虑一下,怎么才能保证他们最大的利益。
没错,之前是谈好了一些框架协议,可是那又如何?也只是框架协议而已末世惊情。你们要么就按照我们说的条件来签合同,要么就先不签,我们去找风雨控股谈谈,说不定人家给的条件更好呢?
风雨控股集团拥有那么充足的现金,总是要投资的。而且传闻冯宇投资的时候,向来大方,不会纠缠于一些细节方面,痛快的很。
再说了,能变成风雨控股集团的子公司,也是非常好的啊。看看风雨控股集团旗下的那些子公司,哪一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就连那个脸书,不是听说也打算上市了么。那些硅谷创业的年轻人,最喜欢就是找风雨控股集团投资了,条件好,背景大,看看当初的谢尔盖,穷学生一个,现在都已经是亿万富豪了!
虽然这些不过就是一个幌子而已,但是当真有值得投资的公司找上门的时候,冯宇还是会允许龟田正雄和拉尔夫签字,收购那些公司的。
有的是能补充公司的一些缺失业务,有的是能够扩大公司的一些优势业务,只要对公司有利,那么龟田正雄他们要投资的时候,冯宇都没有反对。
而且现在收购的,也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公司,资金使用的并不多。更何况这样也能迷惑大家,让人以为风雨控股真的是在疯狂的花钱。
实际上呢,冯宇根本没太关注这边,一直在香江这边盯着原油期货呢。
……
英国第一大超市集团,也是世界五大零售集团之一的特意购,此时正准备扩大在北美市场的份额。
原本他们是与米国本土的超市集团合作,入股了一家规模不错的超市集团。双方股份,各持一半,但是董事会的人数,对方多一个。
现在特意购打算扩大在这家超市集团的持股比例,正在跟对方谈判,收购对方股东手中的股份,从而让这家超市集团,彻底变成他们特意购的子公司。
原本特意购是仅次于沃尔玛和家乐福的世界第三大零售巨头,但是没想到,前两年竟然被华夏的泰华超市集团超过了,而这家泰华超市集团,历史竟然比他们短了那么多。
他们想要向着东欧扩张,结果俄罗斯那边冒出来一个北极熊超市集团,然后迅速整合了整个独联体国家的超市,甚至做到了垄断,一跃成为世界第五的零售巨头,仅次于他们特意购。
特意购这才打算扩大在美洲的市场份额,尤其是经济最好的北美。但是明明谈判进展的非常不错,眼看着要说服几个大股东代表的签约的时候,风雨控股集团横插了这么一手。
那几个股东代表,现在都去风雨控股集团谈判了,他们要看看,这边能出到什么价。万一这边价高,那么肯定是卖给风雨控股集团啊。
特意购北美总裁迪?布朗联系了拉尔夫,他想跟拉尔夫谈谈,双方没必要这么竞争,让其他人捡了便宜。
哪知道他刚自报家门的时候,拉尔夫就来了一句:“对了,你们特意购的股份,卖不卖?”
……
ps:今天就三更,再次祝各位新年开心,老四也稍稍休息一下,下周肯定爆发(未完待续。)
第1662章 优势业务放大
拉尔夫这句话当然不是随便说的,而是他们真的打算全资收购下来这家市集团。笔趣 Δ阁 n当然不是特意购,而是特意购参股的这家北美市集团,目前在北美排名第,年营业额同样有三百多亿美元。
这家市集团如果收购下来,并入泰华市集团旗下,那么能再次提升泰华市集团的规模,同时也能降低成本。
冯宇就是让拉尔夫他们以风雨控股集团的名义收购下来,然后转手再卖给泰华控股集团,并入到泰华市集团旗下后,还能扩大冯宇在泰华市集团中的股权比例。
迪布朗气坏了,这家市是他们打入北美市场重要的棋子,也是他们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
他们是打算全资控股这家市集团后,再次并购些规模差不多的市集团,然后就可以重新回到世界三大零售巨头的行列,再次将泰华市集团挤下去,也甩开身后紧紧追赶的北极熊市集团。
现在看来,好像这个风雨控股集团,是铁了心跟他们竞争样。
他不知道的是,拉尔夫不只是联系了这家市集团,还有好几家市集团的股东,主动跟他联系了,打算出售些股份给他。
有的是在其他项目上亏了,需要资金填补,有的是打算投资其他的产业,筹集资金,还有的是市营业额下降,他们需要新的股东来刺激。
所以拉尔夫的选择有很多,不只是这家市的股份而已。
但是其他家市的股份出售的太少了,难以让冯宇满意。就算不能控股,但是也不能成为个小股东啊,怎么也要占据三分之以上,避免对方绝对控股。
冯宇打算这次赚票大的之后,就将风雨控股集团和泰华控股集团旗下的优势业务打通,扩大。
这样通过交叉持股,会让股权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也就更加的稳固。
不只是零售方面,龟田正雄还在联系汽车it电子等方面,当然也都是岛国的优势产业。
冯宇的许多企业,品牌或许知名度最高,品牌价值也是最顶级的,但是规模却不行。
比如风雨电子和风雨电器,跟嗦尼集团淞下集团比起来,还是差太远了。
别人同样是做电子电器,但是别人就能在衍生产业上展的非常好,成为世界顶尖的大公司。
单只工厂规模,风雨电子和风雨电器这边就差了很多呢。
如果这时候能够收购家顶尖的电子电器公司,对规模的扩大,有着极大的好处。
还有汽车也是样,冰城机械制造集团虽然是华夏的老大,但是整个世界比起来,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品牌价值等,都排不进前十。
如果这时候能够收购些汽车品牌,那么就可以借助对方的渠道,来推广松江汽车。经过五年到十年的展,就能真正让松江汽车占据那块市场了。
企业展到定的规模,经常会走上收购兼并的扩大路线。因为般企业展的时候,都是先主攻个市场,然后慢慢的扩大市场。
可是你在主攻个市场的时候,同行也在主攻另外的市场。你想扩大市场,同行也想扩大市场。
很多时候,双方的产品都无法彻底领先对方,互有优点,且都有忠实的消费者。这个时候争抢市场,就有可能两败俱伤。
那么欧美这边最普遍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合并
如果是家小,家大,那么肯定是大的想要收购小的。有时候,也会采取并购的模式。
但如果两家公司的规模相差不大,谁也无法保证能够收购对方的时候,那么就会采取合并的模式,并且可以结合两家公司的长处,让所有的股东都赚钱。
这个比较典型的有戴姆勒科莱斯乐公司,就是两家非常强大的车企合并后的产物。
合并后,原本的两家公司的股东,就变成了新公司的股东,这样股东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他们唯要竞争的,就是这家合并后公司的权力和品牌。
这其中,小吞大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比如世通公司,这就是个最典型的小吞大例子。但是结果呢,公司快在两三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二的网络通信集团,市值度接近两千亿美元。
可是现实呢,那就是他们负债过四百亿美元,且每年都有巨额的亏损。
为了保持股价,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做假账。然后被冯宇找人爆出来之后,公司股价迅跳水,最终走上了破产的道路。
那些曾经的世通公司股东,度都登上了富豪榜,但是后来跟着破产的,也有许多人。
冯宇用的方式不同,他并没有打算并购,他是计划收购,用现金来收购。
先他现在就有不少的现金,而且经过这次之后,他将拥有更多的现金,这些现金,肯定是要花出去的。
收购同行知名企业,扩大自己公司的产业规模,这是最稳妥的道路,比进入陌生的领域,要好的多。个是更方便管理,另外个也可以整合优势资源,让企业变得更加强大。
除非这个陌生的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船运行业,那么则另当别论。
这其中最需要扩大规模的,就是旗下那些并没有成为世界第的业务。已经世界第了,继续扩大,麻烦就会很多。
比如会涉嫌垄断啊,会被各个国家抵制什么的。
但是如果不是世界第,收购后也不是,那就容易的多。冯宇打算是将些企业变成世界第二第三那样,然后通过自身展,成为世界第。
这样既规避了些可能涉及到的麻烦,又能有些挑战和动力。
或者说冯宇想要口吃成胖子,也比较困难。比如汽车行业,冯宇要想成为世界第,那么得收购规模是松江汽车四倍的企业,那样不但是以小吞大,所需资金也是个天文数字。
但是收购些汽车品牌,然后慢慢的展,十年之内,成为世界前五的汽车企业,还是有很大可能的。然后再徐徐图之,未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