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到麦轲还好;他只是点『穴』;不致让对手受伤;碰上其他蛙人就倒霉了;他们可没有这种点『穴』技术;只能真正把他们打倒;这就难免受伤;甚至丧命。
这边一动手;前面的防御肯定就减弱;对面进攻的蛙人岂能不抓住机会?
正在千方百计突破敌人阻挡的蛙人;立刻加强了进攻;马上就有人强行登船成功。
一个人突破防线;其他人也顺势而行;转眼功夫;整个前船防线就被摧毁;所有五十名蛙人都上了船。
除了几个机灵的跳水逃跑以外;其余的非死即伤;或者被麦轲点『穴』昏睡倒地;全都失去了抵抗能力。
接着麦轲驾驶这艘指挥船向船队的其余船只冲去;每一只船都给他们两个选择——战;还是降?
右边第一艘就是一个船大人多打的硬茬;他们对麦轲的招降;上来就是一阵枪炮齐鸣;算作答复。
麦轲也没有再费功夫;对敌人的枪炮置之不理;命令指挥船靠近那只大船;然后开展接舷战。
麦轲已经了解这艘指挥船是一艘铁甲舰;其余的船只都是木船;防御能力不在一个等级上;而且指挥船舰体高大;比其它木船差不多高出一丈;具有天然优势。
指挥舰一靠上那艘目标船;五十名蛙人一跃而下;然后降落在敌船的甲板上;麦轲首当其冲;立刻就向敌人席卷而去。
敌人虽然人数占优;单兵战斗力却差远了;加之分散在各处;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挡麦轲等人的攻击。
麦轲率领蛙人迅速扫『荡』了全船各个角落;一举制服所有士兵和船员;控制了这艘大船。
然后麦轲吩咐这艘大船继续向右进攻;代替指挥船;麦轲自己则回到指挥船;向左转向;对左边的敌船展开攻击。
后面的船只见到两艘最大的船;都被敌人俘获;都失去了信心;所以遇到麦轲持之以恒的招降;不断有人选择了投降。
见到失败不可避免;离麦轲比较远的敌船;开始打逃跑的主意;可惜麦轲已经预防了这种可能。
在敌船开始投降的时候;他就派出二组蛙人;每组二十人;分别潜水赶到敌船的两端;夺取了处于两端的船只。
那些想逃跑的敌船;好不容易开到自己船队的最前端;却被这两条船挡住;再也不能继续';!'
就这样;一个小时以后;所有的船只都被解决;最后的结果是投降和被俘的船只各占一半。
麦轲接着按照惯例;对敌我双方受伤的人进行医治;然后对这个水师部队进行整编。
由于这是高棉的唯一水师;解决了他们;意味着今后不会再遇到水上成规模的抵抗;所以麦轲就把蛙人大部分都留在这里;统领这支水师。
投降的自不必说;对被俘的那些人;再一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归降。在这之前;已经澄清他们属于天国;而不是安南。
结果;绝大多数人归降了远征军。剩下那些依然不降的;包括那位安海将军;都被麦轲施加了临时禁锢;暂时交由水师羁押。
然后;所有船只一齐出动;运送东岸的远征军将士渡过湄公河;来到西岸。
第一批过河的就是王少杰的先锋部队;他们没有片刻停留;立即以强行军的方式;前往金边;堵住了四门。
一个小时以后;大军齐聚;高棉都城被团团包围;水泄不通。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461章 杨威战下高棉
高棉国王安东最近心情很不好;睡眠状态也很糟糕;经常一夜数惊;甚至夙夜不寐。
安东的祖先安农在二百多年前第一次当上国王;其后王权数度易手。
每次王位更迭;都伴随腥风血雨;多少人头落地;多少家破人亡。
一直到大约一百年前安农二世上台;才维持了王位的稳定;一直传到他的手里。
除了王位的你死我活争夺以外;高棉从历史到现在都是四面受敌;分别与强邻安南、老涡、暹罗交界;而交界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为敌。
本来下高棉是可以直接出海的;可是现在已经被安南夺取;硬生生把高棉变成了一个纯内陆国家。
即使是水上动脉湄公河也只能通往安南;因为它是流经下高棉出海的。
内外交困;风雨交加;安东无论是国情还是心情;都是这种状态。
对于这些一贯如此的东西;他已经麻木;已经不再令他特别不能入睡;但是新近的发展使他忧心忡忡;真的寝食不安了。''三栖特种兵461
一支从安南入境的大军已经突破了几层防线;直『逼』金边而来!
几天他正在朝中与大臣议事;商议给东线防守提供援助;可是从清早一直到下午;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方法提出来。
这也不能怪各位大臣无能;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王室财政;怎么商讨也是变不出真金白银来。
安东正在气恼当中;忽然听到一声高叫:“报!有紧急军情!”
这些人都抬起头来;看向来人;原来是军机大臣的僚属;负责情报工作的;大家对他都比较熟悉了;因为最近接二连三地听到他的急报。
不知道又是什么紧急情况;难免故弄玄虚吧?众人心中纷纷猜测。
“报——安南大军已经四面包围了都城!”报信任喘了一口气。清晰地告诉这些高层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可是直到情况是何等紧急;可惜他也知道;这群近乎麻木的老先生除了空谈以外;什么有效的办法也拿不出来。
“啊!”国王大惊。自从被迫从吴哥迁都到金边以后;被敌人迫到都城的事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历年可是把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都花在军队建设上面的。
尤其是东路阻挡安南侵略;更是特别重视;八成军费都用在那个方向。
怎么现在最重视的方向反而出了大问题;让安南侵略者到达了都城外面?东路那么强大的防御都挡不住;都城能挡得住他们吗?
安东脸上的汗水唰的一声;就流淌下来!
其他大臣本来呆若木鸡的表情现在也丰富多彩起来;简直就是五颜六『色』了——吓的!急的e的!
没有一个人还坐得住!
安东还是稍好一点;他也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着急慌『乱』都没有用处;因此;他对大家说:“既然大家都站了起来;就别坐回去了。走!一齐去城墙看看!”''三栖特种兵461
这个时候。城外大营的中军帐里;麦轲正在接见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梅寒介绍给麦轲的。
梅寒虽然脱离了皇宫;但是一直和大内总管鹿公公保持联系;尤其是准备年底的联盟大会。另外一个重大事项就是配合天国远征军;收服目标国的皇家王室。
因此;二人一商量。就把高棉在大清的代表送了过来;当然这之前;该让他知道的都给他解释清楚了。
这个代表的名字叫做宾力;也是一个大家族的子孙;不过属于一个落败的旁支;否则也不会走上这条路。
宾力现在当然是满怀美好的希望。他见了麦轲也不生疏;因为他在北经的时候;已经见过麦柯一面。
所有他一见麦轲就笑嘻嘻地上来和他握手;并且说到:“欢迎老麦来到我的家乡!现在比较兵荒马『乱』;等安静下来。我一定请你尝尝我家乡的特产!”
虽然麦轲记忆力超强;也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掘出一点回忆;想起了这位老兄似曾相似;于是也和他握手道:“你是宾力!谢谢老宾不远万里来帮助我们!”
其实;说是不远万里;却没有费他自己什么劲儿;是麦轲用灵犀一动把他转移过来的。不过;他有这样愿意帮助的心;才是值得感谢的。
宾力继续嬉皮笑脸:“老麦;不说虚的了。帮忙没问题;我一定全力以赴。那个……那个重振雄风的事;也没有问题吧?”
宾力一边打保票;一边试探地确认。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麦轲当然也不缺豪爽;当即也给他打了保票。
“那么是不是我做完了这些事情;就立刻给我做……”宾力充满渴望地说。
麦轲心里充满了同情;按智慧;他应该把这件事情放在最后;可是他不愿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当即说到:“不必等到事后;我现在就给你做恢复手术!”
巨大的幸福击中了宾力;他的巧舌如簧现在好像被紧紧地捆住;满心的感激却表达不出来了!他的心已经飞到了一直等待他知心爱人那里——红棉;你等我;我今天就去见你!
还没等他的梦想结束;麦轲已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了!祝宾兄子孙满堂!”
这话要搁从前;谁说他跟谁拼命;现在听到麦轲这样说;他的眼泪唰的一声就流淌下来。
然后;麦轲亲自送他进了城;按计划去做他的事情。
也就在这个时候;麦轲看到了国王领着一群人往城墙走去;倒也没有王室仪仗;其他人也没有高车大门;只是一座黄罗伞;遮住当先一人;表明他的身份。
高棉虽然不是大邦;除了王家以外;妄用黄『色』也是灭门大罪;所以黄罗伞下;必定是国王无疑。
就在同一时间;在原来下高棉地区;现在的安南最南部的国土;天国圣城嘉定市长杨威正率领大军进攻;这里已经是原来的安南政权最后的一块避难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杨威从一开始就惦记着这块土地;为了占领它不断地作准备;直到最近麦轲告诉他;为了配合占领高棉;可以进军下高棉了!
故此;蓄谋已久的清扫计划立时触发;杨威已经在下高棉横刀立马!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462章 失地今日回归
与杨威同来的主要有阮福运、索托夫、李小龙;以及五万大军。
这五万大军中有三万是临时召集的;他们都是上次竞争远征军的失利者。
虽然失利;但是却体现了比较出『色』的战斗技能;所以这次出征下高棉就被杨威召集起来。
李小龙是圣嘉定城的武装力量常务副部长;正职阮世明不在的时候;代行全面负责的职权;他在安定了全城的秩序以后;毫无后顾之忧地参与了这次出征。
他带领的二万兵将;都是维持圣城治安的骨干;被他抽调出来;作为出征下高棉的核心军事力量。
索托夫是圣城负责教育领域的主管;开了天主教参政的先河;正在干得风生水起;尤其是信仰方面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为了福音传扬;他自然非常愿意抓住这次出征下高棉的机会。
阮福运是圣嘉定城的名誉市长;这位前亲王对下高棉的影响还是别人难以比拟的;所以;他愿意在收降下高棉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余热。
有这样的精兵强将;杨威旌旗所向;诸城望风而降。
只用了两天工夫;就分别占领了新安、美荻、槟知、高岭、永隆、茶荣、龙川、芹笡;其余大小城市也纷纷自请归顺;包括著名的城市金瓯、迪石、朔庄。''三栖特种兵462
掌握了整个下高棉以后;杨威一面安顿整编新近接受的力量;一面在第一时间内向麦轲报喜。
这时候;在金边的城墙上;安东国王正在与麦轲对话;麦轲已经向他说明了这次远征军的『性』质和目的。
主要是澄清一个误解:远征军不是安南军队;而是天**队;目的不是为安南占领高棉;而是大家都归到天国里面;共同为神作工;荣耀神。
“我大高棉和安南累世积仇;难以化解。我也理解你说的天国理想;但是让我信服你们不是为了安南;可否把下高棉先还给我们;也让我高棉民众相信你所说的一切?”
高棉国王沉『吟』半晌;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给麦轲。
阿南侵占了下高棉。封锁了高棉的出海口;是两个邻国不可调和的矛盾焦点;是不可退步的关键所在;所以是否真的为天国;不是为了安南;用这个问题一试便知。
麦轲当然知道这个历史问题;敲收到了杨威收复下高棉全境的捷报;当即说道:“那有何难?就是现在;下高棉归回高棉了!”
安东国王难以置信:“真的?”因为根据他获得的消息;前两天下高棉还在前安南统治者的手里。所谓圣城的管辖还没有到达那里。
别说这些所谓天军队下高棉鞭长莫及;就是收归圣城所有;他们也万难归还;那个地区不断膏腴遍野;而且战略地位非常关键。
所以。他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他心中认为完全没有那个可能。
“千真万确!我可以给你证明。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如果这证明了是真的;国王就归顺了天国如何?”麦轲趁机敲定钉脚。
他之所以痛快地说归下高棉给高棉;当然知道只是转个圈子;很快就会带着整个高棉领土回来;否则他才不去费这些周折。
他倒不是用这种方法得利;因为没有必要。整个高棉领地或迟或早都会归于天国;他这样兜圈子;主要的目的是解除两个邻邦的世仇。
“好!就这样!”安东回答的挺痛快;同时也好奇;到底他用什么方法证明?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亲眼看看;亲手接过下高棉;于是。下一秒钟;麦轲策动灵犀一动;把安东和自己一同运到了杨威的大营。''三栖特种兵462
恰巧杨威正在和下高棉各个城市负责人一起开会;除了十一个大城以外;还有几十个小城的代表。众人济济一堂;热闹非凡。
麦轲带领国王安东直接进入会场;来到杨威面前;把安东介绍给他;并且说明了他这次来的目的。
听到说要把下高棉归还给高棉;杨威当即把象征各城权利的钥匙交给了安东;说道:“好!现在物归原主了!”
这些钥匙也是他今天才收集起来的;各城主到这里开会的内容之一;就是交出城主的钥匙;是否下届城主还是他;需要听从天国的决定。
知道归回了下高棉;大约有十个城主当即提出反对意见。
麦轲当池答:“大家可以反对!谁反对的话;可以在杨威市长那里登个记;然后下届城主就另选高明。大家抓紧登记;登记完了;你们就可以先走了;因为下面讨论的任何事情;都与你无关了!”
杨威心中暗笑;你反对吧;你倒是反对呀!反对的越多越好。
口里却大声喊:“来!登记的请到前面来!”
接过嚷嚷不同意的有十几个人;战起来登记却只有一个;结果他往前走了几步;一看自己成了光杆儿司令;停住了脚步;左盼右顾了一番;又退回了座位。
“没有人登记?刚才我好像是听到有人嚷嚷不同意的?难道是我年老耳聋;听错了?既然没有人登记;就以这个正式记录为准;但愿这次没有搞错。下面请国王给大家讲几句话。”
安东结果钥匙还是挺激动的;终于不负前辈的希望;收回了这方故土!可是见到麦轲对那星主的手段;他的这个兴奋逐渐平息;他想起了和麦轲的赌约。
终归都要归属天国!这样也好;否则今天收了下高棉;明天也许丢了上高棉!
于是;他登上了讲台;对所有城主说:“大家也不要沮丧;你们只是在我的名下呆了几分钟。我现在在这里正式宣布:高棉举国归顺天国!你我一样作天国的自子民!”
麦轲没有想到;这国王老兄这么干脆;还没等回去;就履行了诺言。
走向前去;握住安东的手说:“代表天国欢迎兄弟!”又转头对大家说:“同样欢迎各位城主!”
说完;麦轲嘱咐杨威继续他这里事情;就和安东回转金边。
到了金边刚才离开时站立的城墙上;高棉国王当场宣布整个高棉归顺天国;从此没有高棉王国;只有天国的子民。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463章 顺势一统高棉
安东国王宣布举国归顺天国以后;打开紧闭的城门;欢迎远征军入城。
麦轲和六划商量了一下;只是选派了五百人和麦轲一起;进城和国王进一步商讨下一步的改编;其他的部队都不进城;留在各自的住地。
六划继续留在城外;只留一万人在各门驻守;其余九万全部分遣各地;分头去占领各城。
尽管不会彻底的一帆风顺;有了国王的归顺令;至少会大大减少阻力。
其实麦轲和六划的想法也很简单;先把容易到手的接收过来再说!
麦轲则带领他的一百单八将卫队进城。
国王还在那里等他;二人去了一趟下高棉;达成了若干协议;若干共识以后;现在已经俨然老友。
二人一路行来;作为东道主;安东国王介绍沿途的古迹和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同时也介绍了高棉美食。
国王特别介绍了一种他特别喜欢的高棉风味的美食;菜名叫做八宝菜;说任何人来高棉;都绝对不能错过!''三栖特种兵463
”想必是宫廷菜式了?”麦轲感兴趣地说。
”还真不是!我是偷偷出宫的时候吃到的;你来了;我可以陪你在来一次;哈哈!”
安东领着麦轲直到王宫;又在里面转了转;感到这高棉肯定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度;这在王宫的建筑和装饰上比较清楚的反映出来。
不过按照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来建造王宫;也体现了这些国王还算本份;没有拼命搜刮民脂民膏。
这个王宫别说比满清的皇宫;就是比安南的皇宫也差得太多;也难怪屡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