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九名使女这第一轮呼叫,就钓上来十名男孩,他们一跃而出,迅速奔跑先前,和呼叫他们的使女拥抱在一起。
麦轲趁机对这些男孩观察一番,果然各个英武不凡,不愧为使女的上选!
那被拒绝的就十九名女孩,脸上一阵失望;不过一会儿工夫,就有神采飞扬起来,接着又喊了起来。
这次麦轲不用翻译也知道,他们还是在喊人!
麦轲心中不禁暗笑。原来她们还有备胎!
这第二轮呼叫,又让十名小伙儿出队,成功地转成了正胎。
还剩下九位使女,她们毫不气馁,继续呼叫,又有八名使女在第三和第四轮成功!
最后一个最有意义,第五轮没有成功以后,她就直接叫了那个原来被他拒绝的男仆,就是第二个跑上前去的那位。
没想到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那个男仆喜出望外,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听到心仪女孩在那里张开了双手。飞也似地跑了过去。匆忙中慌不择路,一个马趴摔倒在地!众人哈哈大笑!
那个男孩跑了起来,顾不得浑身湿透,沾满泥水。接着跑。女孩也跑了过来!
二人终于抱在了一起!
麦轲在为他们欣慰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印度人的质朴!
着要是换一个文化环境,什么天大地大、面子最大;好马不吃回头草什么的,女的绝对不会再叫那个先前被她拒绝的男孩;即使女孩叫了。男孩也不会答应!别人都拒绝了以后,你再找我,该有多么丢人!
从而也可以看出,如果是真爱,那肯定是为所爱的人着想。
麦轲见到所有一百二十名使女全部速配成功,既要让他们赶紧上岸,还有那么都老老小小呢!
虽然水温已经让他注入生命河水得以调整,时间一长,还是会不舒服的。
没想到这些都开到了台前,双双挽在一起,台上的这一对,也重现站在麦轲面前,给麦轲深深施了一礼!
然后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大媒人!”
麦轲先是一愣,然后不禁苦笑,看来我这媒人的头衔就得戴着了!
随后,麦轲一咬牙,作出决定,既然媒婆也当了,那就一揽子负责,一条龙服务,把新人直接送入洞房得了!
麦轲当即宣布,他要为一百二十对新人举办新婚典礼,二十分钟以后正式开始!
好在不久前在斯里兰卡举办了大型婚礼,一切都驾轻就熟,而且这里的规模下多了!
彼得把舰队的军乐团集中起来,作为婚礼的乐团,灵犀一动议前准备的婚纱和礼物,还有剩余,正好给这些人用上。
到底是灵犀一动有先见之明,多预备了一些,还是恰巧没有用完,正好现在派上用场,麦克也不清楚,反正马上就有现成的。
所有的新郎新娘全部请到彼得的旗舰,就是麦轲一直在那里传福音、当媒婆的地方,把主指挥室空出来,留给新人使用,换上新婚服装。
别人准备婚礼,麦轲也没有闲着,他趁这个机会把天国的枢纽线路通到了这里,别的不急,电力缆线最为急需,因为天已经黑了,这里需要电灯照明。
尤其是婚礼,总不能在黑暗中进行吧?即使依然在河里的青壮年,已经上岸的老幼,在黑暗中观礼也甚为不妥。
所以,麦轲请求灵犀一动,把三合一枢纽线从达卡连接过来,并在恒河两岸树立起两排路灯,一排负责照耀河道,另一排负责照耀河岸大约百米的宽度。
婚礼之前两分钟,一切准备就绪,方圆两公里的地域,华灯齐放,乐队开始奏乐,司仪宣布婚礼开始!
司仪这次由彼得担任,他用洋腔洋调的中文说了一遍:“过去的使女现在的主内姊妹结婚典礼开始!”
大家一听,开始还觉得有些别扭,怎么只有女的,没有男的?后来一想,确实!使女才是重点!接着,别的用它的美式英语重新来一遍,而这些使女和男仆,都受过良好的英文教育,不过适英式英语,听其彼得的发音,也是怪腔怪调,和中国人听他说中文的感觉差不多。
彼得本来想趁这个机会多来几句,可是中文那些说辞,他还真没有掌握娴熟,所以赶紧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宣布麦轲证婚开始!
和上次的证婚形式比较,麦轲这次的方式有所改变,他请了一百一十九位军牧上来,和他一起为新人证婚,问话由麦轲来,最后互换戒指由各位军牧指导。
这些订婚戒指,也是灵犀一动为新人准备的。
婚典结束以后,麦轲又劳烦了一次灵犀一动,随着他的一声号令“送入洞房”,灵犀一动就把一百二十对新入,全部送入他们各自的洞房。
所有这些长久爱慕的恋人,不受打扰地开始了他们的新婚之夜,数不尽恩恩爱爱,共戏鱼水,有甚描眉者。
这些新人的新婚之夜不被打扰,主要原因是所有人都聚集在原地,没有散去!
他们经历了水系,又经历了圣灵的洗涤,从此成为新人!
而他们的初衷,就是阻挡天军的舰只,顺便在恒河水中洗涤,洁净身体。
再加上他们原来的宗教领袖,一百二十名使女,在今天全部结婚,非常值得庆贺!
着多重的喜庆加在一起,一定好大肆庆贺!
如果是以前,其黑的夜晚、庞大的场地、食用的食品和饮料,都使得这种规模的庆典不可能,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现在这都不算事了。
夜色再黑点儿也根本不算回事,华灯齐华,不但把夜色驱逐得一干二净,甚至比白昼还亮,尤其那七彩灯,把这一带照耀得锦绣生辉。
场地不成问题,恒河两岸都是大片旷野,且不说,那些青壮年依然在河水里,那里已经被生命河水改变成四季恒温了。
吃的喝的,这是天国的一绝——四季果盘、生命河水,这二者的组合,绝对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三合一枢纽所到之处,再也不愁吃喝的问题,四季水果采之不尽,生命河水喝之不绝。
要说效果,那就更不用多说,看那些已经活跃了一天的小孩,此时更加活跃,就知道了。
就更别提那些老伯伯、老奶奶了!他们已经重新焕发青春!
尤其注意观察他们的眼神,老伯伯看老奶奶、老奶奶看看老伯伯,宛如那些刚入洞房的新人对看!
一边是海水,水汪汪;一边是火焰,火熊熊。
天国水师部队所有官兵,借此机会,也和这些欢庆的民众打成一片,人人都成了福音工作者,一边吃喝,一边有问必答,分享自己天国的生活经历。
当他们知道了天国的日常生活,都和今天这个特殊日子一样的时候,立刻就无限向往起来。他们亲身经历了今天的变化,这种庆典上享受的物质生活,被他们那算高水平的生活,要高上两三个等级。
当他们想着来开此地,移民天军战士居住之地,以求在那里国高水平的时候,所有天军战士都告诉他们,不用移民,天军所到之处,全都如此!今天这里的变化就是样板!
任何地方,都会变成这个样子!
实际上要比这好得多,比如楼房!
连环进行到午夜时分,众人已经急不可耐,纷纷要求天军尽快开到他们的家乡,把这美好的日子带给那里的乡亲,在那里扎下根来。
麦轲感慨万分,感谢神!早上的拦路军变成了晚上的带路党!
ps:大章,4,189字。
第757章 天军荡平四野
陆地上有三十万带路党,河水中有上百万鳄鱼兵,彼得随后的进展无比顺利,沿着恒河两岸快速推进。
这一路的快速推进,甚至给六划正面进攻的大军,带去了巨大的帮助。
在卡尔肯德邦的天军,正在和当地的印度军队对垒,对方忽然停止了抵抗,用半通不通的中文高喊,似乎说是也要那些好吃的水果,治病的河水,夜间的太阳等等。
既然对手不打,天军当然也不再进攻,赶紧把这种情况传给总指挥。
六划也是不明所以,赶紧和麦轲联系,问他是不是又玩儿了什么花招。
麦轲正在飞往北部山区的路上,闻听这个消息,喜出望外,没想到带路党效率还挺高,已经把天军所能提供的益处宣传到了百里之外,把路带到了人们的心里。
于是,就把在恒河岸边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六划,也告诉他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
这个要求的满足,当然就是天军的进驻,然后麦轲把天国的三合一枢纽延伸到那里。
六划指示他在北部进攻的那些部队全都照此回复。
于是,一场浩大的欢迎天军行动,在印度各地广泛开展,一个纯朴的口号也在居民中流传——“天军一到,吃好喝妙;无人听声,日落光照”。
吃好,专门指那些四季水果,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吃过的水果,让他们感到好吃无比。
喝妙。特指他们喝了生命河水以后,全身舒泰的奇妙感觉,有病去病,无病延年。
无人听声,指的是那些信息光纤,能把音乐、语音信息等传给大家,能听到声音,却不见发出声音的人。
日落光照,指的是那些路灯和室内电灯,本来应该是红日西沉以后。接着就是黑暗来临。电灯却把光明送来。
麦轲一看这里发展得非常快速,临时改变计划,折返回头,又来到北印度地区。把恒河两岸广袤的地区都联通了三合一枢纽。
恒河 北岸包括了所有地域。直到边界线;恒河 南岸。则有五百里范围。
这一条接近五百公里恒河走廊,很快就被打通;所过之处,天国的枢纽工程遍及全地;前面不远就是印度的第二行政中心。德里。
到了这里,天军才遇到真正的阻挡。
麦轲询问随后赶来的前总督,达尔豪西,得知领导和指挥这些拦阻力量是印度政权的三号人物——尼赫鲁。
原来英国,作为宗主国,除了担任总督和总司令以外,还设置了一个位置——总理,让当地人担任,这个职位既没有决定权,也不掌握决定性的力量——军队,只是负责一些具体的事务,实质上就是一个跑腿打杂的。
这位尼赫鲁家庭显赫,本人也受过良好教育,甚至有英国的法学博士学位,可以说在资格上,不比任何宗主国派来的人差。
但是生在附属国,他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只好屈居人下,最好的位置也就是现在的职位,处于最高政权金字塔的第三层。
这还是他韬光养晦的结果,如果他敢暴露野心,早就连这个位置都不保了。
这也是总督和总司令比较公正的结果,如果他们不是珍惜他的才干,那些在溜须拍马、谄言媚上比他更胜一筹的家伙,早就把他取代了。
不过,要让尼赫鲁自己说,他把这些都归功于他有一个好老师——贾无知。
说来也是奇妙,这个老师是他偶然捡来的。
那是他刚刚留学归来的时候,他自觉满腹经纶,胸怀壮志,腹藏奇谋,只要给他一个合适的平台,他就会做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妙大事。
可惜回来以后,谋求一个初级职位都屡屡失败,更多的是到处碰壁,直接就被拒绝了。
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他求职信中,在他的面试谈话中,有一句话,令他处于这种状态。这句话就是——才可治国。
许多人一看到这句话,立刻就是一刀斩下——死刑!
在他们看来,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认为他是疯子的:“你吹牛都吹到天上去了!毫无常识!没空理你!”
认为他是傻子的:“你既然能治国,到我这里捣什么乱?我这里没有国让你治!滚开!”
他四处碰壁,郁闷至极,就跑到东北边境登山散心。
登山途中,他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正在那里挣扎,走一步,就跌一个跟头。
他也没有太在意,新德里大街上因饥寒倒毙的人也比比皆是。
在他的意识中,这个人很快就会在下一个跌倒中再也爬不起来。
可是,他往前走了半个小时,回头一看,那个老人依然继续前行,好像跌倒永远不是完结,起来行进才是结局。
他又看了看老头行进的距离,半个小时不到十米!
他没有再继续往前走,也没有转身,而是站在那里不动,盯着老头!
一盯就是半个小时!
在此期间,老头只是重复两个动作——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
尼赫鲁心中一热,疾步走了过去,搀起老头一起走了。
他这一念之间,一个行动,不但救了老头,也救了他自己。
那老头就是他现在的师父,贾无知。
没有他的师父,他不但到不了今天的位置,很可能连入门的工作都找不到。
贾无知告诉他一个他一生牢记的训诫——韬光养晦。
只有长期韬光养晦,才能到最后时刻一鸣惊人。
现在。尼赫鲁和贾无知二人正在总理府,讨论时局。
这个总理府,实际上是备用的,真正的总理府在印度首府,加尔各答,靠近达卡,那里已经被天军占领了。
这个备用总理府不在新德里,而是在旧德里,实际就是德里,唯一的德里。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新德里。
建立这个备用总理府。也是根据贾无知的主意,说服总督同意的理由,就似一旦总统府出现危机,还可以到这里指挥作战。起码是一个强力支援。
建成以后。尼赫鲁就经常从这里发号施令。让人们养成服从的他的命令的习惯。
虽然这些命令在正常的时候,都是总督和总司令的旨意,可以下面的人并不知道内情。眼里只有他这个总理。
这是贾无知“挟天子以令诸侯”技俩的灵活运用。
现在果然显现了它的效力。
贾无知一袭长衫,三绺长须,纶巾羽扇,虽然故作老成,肯定不过四十岁。
尼赫鲁西服领带,绅士做派,却留了一个锃光瓦亮的光头,看年龄已经三十出头。
二人还真得比较过年龄,原来二人同年出生,尼赫鲁竟然比贾无知还大二个月。
至于为什么那次初见,尼赫鲁认为贾无知就是一个老头,原因有二。
一个是贾无知的化装,本来就装扮成一个老头;另一个是贾无知处于极端饥寒交迫之中,腰都直不起来,看似一个老头。
贾无知:“赫鲁,这次是天赐良机,总督和总司令同时被敌人捉去,你这个三号位置理所当然成为一号,掌管一切;但是,这也同时给你一个极端严峻的考验!捉去那两个人的军队,显然太过强大,而且似乎有不为人知的神奇力量,不管人力,还是自然力,比如那些牦牛、神牛、鳄鱼都在被他们摧枯拉朽般地摧毁,就是那些特别坚定的一丝兰军队,比如弯刀队,长刀军团,也被他们轻易降服,看来你的一鸣惊人,会前途多舛,困难重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师父说的是!”尼赫鲁躬身一礼,虽然年龄相仿,他尊贾无知为师的心态坚定不移。“请师父教我,如何面对这样的局势?”
他不问这样的情势下,会有什么结局,只是询问如何对待,显然心里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什么结局,这都是他的主场,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尽善尽美地演好。
贾无知:“南线的情况如何,你觉得你的弟子们能挡住那一路的进攻吗?”
南线,就是六划进攻的那一线,正由尼赫鲁支持的一派抵挡,这也是为什么那里的天军进展缓慢的原因。
尼赫鲁:“那里由尼赫拙统筹,即使挡不住,也会极大迟缓敌人的进攻!我弟弟不像我,什么都涉猎,他只专心于军事,所以战略战术方面都非常出色;再加上我的弟子协助,估计可以给我们这里减轻压力;倒是我们这里,是不是能守住德里,我心里没数。”
贾无知:“事到如此,只有尽力而为;我要你做的几件事情都做好了吧?”
尼赫鲁:“当然,师父交代的事情,弟子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弄得妥妥的!他们不来则罢,来则必然损兵折将,伤筋动骨也有可能。”
贾无知:“那就好!敌人就是老虎,我也要敲它几只牙下来!”
二人说着,出了总理府,一起来到前线视察。
德里城东面,亚穆纳河缓缓流过,这是一条起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大河,也是恒河最长的支流,彼得的舰队,从恒河溯源而上,来到德里。
尼赫鲁贾无知二人来到这里,守卫东门的将军前来接应:“欢迎大哥和师父前来视察,小弟迎接来迟,还请恕罪!”
贾无知知道这个人,是尼赫笨,尼赫鲁的二弟。
尼赫鲁问道:“准备好了吗?”
尼赫笨:“都准备好了!只要他们赶紧来,我就来个关门打狗!然他们肉把自打狗,有来无回!”
实际上,这是给贾无知听的,因为尼赫鲁一直参与布置,早就知道相关情况。
贾无知捻须微笑,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
忽然,他脸色一变,似乎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