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松焘脾气直爽,最先沉不住气,水过三巡,水果过五味以后,率先催问。
“放了他,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我不知道伯琛兄肯不肯付出代价。”麦轲笑眯眯地回复。
麦轲虽然准备成全这个郭松焘,但是能趁机消弱敌人,他一定不会放到机会。
“你提条件吧!只要能办到,一定不计代价满足你的要求。”郭松焘衣服破釜沉舟的悲壮。
“好!我要你把你的军队和曾国荃的所有湘勇全部留下!这样。你就可以带着曾国荃马上离开了。”麦轲狮子大开口。
根本就没有谈判经验的郭松焘抓瞎了,他从来就没有听到过生意经,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样的基本常识!
这个他还真的不敢答应!
首先那四千骑兵不是他自己的,打完这一仗还要还回去的。
如果都战死战场,也就算了;交给敌人?如果被皇帝知道,他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能瞒住皇帝?那就别想了,早上做的事情,他晚上就知道了。
“这个……这个……难度太大。不!是没有可能完成!可不可以换一个?”郭松焘结结巴巴地说。
“这样啊。我刚才听你讲不计代价让我满意,我就没有注意到难度!既然如此,不如伯琛兄说说,你能给我什么吧?说个十样八样的。让我选一个。”
也只能如此了!
郭松焘叹了一口气。只好郁闷地去清数自己的家底。不!是曾国藩的家底。
第一个就是直接的,一百万两白银。
第二个是地产,一万顷良田。
第三个是山地。十万亩荒山。
还有一个就是,一千名男女奴仆。
说到这里,他没词了,也就能找出这么多东西,别的就拿不出手了。
“还有吗?”麦轲问道。
心里话,我还以为你会找到一些武功秘籍、灵丹妙药一类的东西呢。
“没有啦……你可以任选一样。”郭松焘也是觉得有些难为情。
“好好,谢谢伯琛兄了,竟然找出好几样好东西来!不过,这些东西我似乎都有!不但都有,而且全部堆积如山!正愁用不完!伯琛兄以后如有需要,尽管来找我,我给你弄个七八千万!”麦轲委婉地拒绝了这些东西。
一样都没看上!全部拒绝了!
郭松焘神情一滞,这可怎么办?
交换不成,岂不是还要打?打,连半成胜算都没有!
郭松焘现在无计可施了,急得他直冒汗,开始在土墙上度起步来!
康福看着他着急,也跟着着急,可是他就更没有办法了。
忽然见到麦轲在那里悠然自得,一付胸有成竹的样子,猛然心里一动,这家伙必定心里有主意!
“麦轲兄弟,你是不是已经有了解决方法,不妨说出来,给郭大哥参考,行的话,直接去办,不行的话,或则再议,或者直接开打;强似郭大哥一人着急。”康福向麦轲靠近一步,小声说。
一面说,一面盯着麦轲的眼睛。
这是他和曾大帅学的,眼睛可以告诉人,那个人是在撒谎,还是在说实话。
麦轲一笑,也小声说:“知我者,康大哥是也,我确实有一个办法,不知道伯琛兄想不想听听?”
后面的话,麦克提高了声音,让郭松焘可以听到。
还在转圈的郭松焘猛然停止,停得急了点,差点没有闪下土墙,幸亏被康福一把拉住。
他急切地问道:“什么办法,快说!我都急死了!”
麦轲禁不止又是一乐,你再急,也不必向你的谈判对手倾诉吧?你这不是整个给自己帮倒忙吗?
不过,麦轲更喜欢这位老哥了!也为自己的略显下作的做法不齿!
他决定竹筒倒豆子!
“伯琛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可以把曾国荃放走,他现在带的兵也可以跟他一起走,你的兵当然也没有问题回去。条件只有一个……”
郭松焘聪颖过人,顿时感觉不妙,插话道:“那是什么?”
“就是委屈伯琛兄留在天军!”麦轲一语道破最后的条件!
郭松焘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沉了筹码!
霎时间如同打翻了所有调味瓶瓶罐罐,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首先他是被感动了!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在麦轲的心目中有如此高的位置!
一个曾国荃,这个曾家的至宝;上万的军队,更是曾家的心血!
别管成不成,就凭这么一个条件,我郭松焘就感激不尽!
直汉子就是直汉子,有什么心思就要表达出来,他上前一步抓住麦轲的手,声音哽咽地说:“不管今后是敌是友,你麦轲都是我天下第一知己,谢了!”
麦轲也是心绪难平,看来被人认同是多么重要啊,幸亏我有历史知识,以后可要多多认同一些人,人生多几个知己,且不是不亦乐乎?
正准备接受郭松焘的投诚,人家已经松了手,退后站稳,激动心情已经平复,人也恢复了睿智,准备和麦轲继续讨论细节了。
不过,方向已经确定,大家达成了共识,这个拿郭松焘作为抵押的方案可行!
。
第848章 发行一份战报
第848章发行一份战报
麦轲和郭嵩焘达成了共识,实现了跨时代的握手,心情舒畅,不由一阵大笑!
麦轲的笑声,一如既往,雄浑豪迈!
郭嵩焘的笑声,畅意抒怀,从来没有过的意气风发,把半生的郁闷一扫而光!
麦轲伸手扥出三瓶酒,这次是八十度!
事情办完,可以畅饮一番,以示庆贺了!
麦轲递给了郭嵩焘、康福每人一瓶,三人一起干了。
康福也是感触万千,本来送人过来,现在却一个人回去。
他喝完了酒,对郭嵩焘说:“谢谢郭大人舍己救人,也祝贺大人达成心愿,并预祝大人心想事成!大帅那里,我会善言解释。”
“谢谢兄弟!”郭嵩焘惟有感谢。
康福转身就要离开,麦轲叫住他,说干脆和曾国荃一起离开,也好对他作些解释。
然后三人一起,来到曾国荃和他的那些湘勇聚集处,把那面围墙打开一道口子,放他们走掉。
曾国荃听到可以离开,还能带走他的属下,大喜!
知道是郭大哥的功劳,不禁又感激又敬佩!
可是,路过土墙的时候,看到和麦轲并肩而立的郭大哥,不禁又疑窦丛生,不知道这是唱的哪一出。
这时候,康福过来,对他附耳解释了一番。
当他听到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惊得差点儿从马身上掉下来!
这郭大哥竟然抵押给了天军。还担任了他们的“天下扫贪使”?
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让他脑袋里一片空白,想不透这里的意思,只觉得这件事一定非常不简单。
不管想得通还是想不通,自己总算逃出了生天,自己的人马也剩下十之一二,强似全军覆没!
其他事情只能先回去,以后再说了。
回头看了一眼硝烟散去的战场,想想壕沟初成时的狂言,不禁苦笑。
还坚固如铁桶呢。还笑言自己从此改名叫曾铁桶呢。纸桶还差不多!
郭嵩焘看到了曾国荃的惊骇,看着他们远去,一字未语。
他心里已经确定,从前的一页。不管是和曾氏的交往。还是自己走过的历史。都翻篇了。
这条土墙,从此以后,也成了天军大庸防线的第一道关隘。
从这里到大庸城。构成一个纵深几十里的立体防御体系。
与此同时,固守第一道壕沟的张龙,在丁光晔的进攻蚕食之下,兵力已经所剩无几。
听到前线的结局,他也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化妆而逃,仅以身免。
这还是他狡兔三窟,事先准备了一条秘密路线,无人知道,才侥幸逃脱成功的。
这一仗,天军实现了所有的战略目的,而且大有超过。
最让麦轲高兴的,就是得到了郭嵩焘!
麦轲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只要他老郭上了他这条贼船,绝对是不可能再下去!
说是二个月以后还有选择是留还是走的机会,对麦轲来说,那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百分之百的留下!
麦轲在这里虽然效率不错,但是也花费了不短的时间,于是他把这里的防务交给了王全洲、丁光晔、张天赐以后,就带着郭嵩焘、他的卫队、还有特种营,离开了大庸。
只给这个防区留下了二个混合特种队。
麦轲来到珋州,总指挥部已经搬到了这里,六划、张远等人一直紧密观察全国各地的战况,各地的进展基本顺利。
同时,更具体的情况都收集和记录在灵犀一动的数据库中。
数据库的功能,不但有原始情报的收集,还有个各种分析总结,以及根据这种总结作出的综合报告。
三巨头坐在一起,交流了一下各自掌握的情况,最后一致认为,从举起义旗到现在的半个月时间内,天军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不但在军事上获得胜利,占据了大片地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胜利,足以激励所有参战天军更高的士气!
这些经验,必能指导天军更有效率地攻城夺地!
因此,麦轲提议,发行一份战报,把这些胜利和经验都写出来,然后广泛发行。
其作用是一石二鸟!
对自己,是激励,是鼓舞士气。
对敌人,是震慑,让他们闻风丧胆。
张远有些担忧,说道:“这些经验,是我们的至宝,也是田军将士的心血结晶,如果透露出去,是不是就给了敌人模仿的机会,反过来对付我们?”
麦轲刚想回答,六划却接了过去。
“我看不必担心!我们的经验,是根据我们所处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决定的,除非他们也能有同样的条件,才有模仿成功的可能。可是,让他们有同样的条件,那有可能吗?”
麦轲哈哈一笑,接上说:“他们若真的模仿,那就只能是邯郸学步!我们的他们做不到,他们自己的也抛弃了!”
张远也恍然大悟:“如此说了,这些经验,实际是让敌人上当的诱饵!他们无动于衷,算是聪明;若是自以为聪明,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就是这么回事儿!”麦轲、六划异口同声地予以确定。
“其实,再经典的战例,也不可能依样画葫芦、完全照搬;必须因地制宜予以调整;我们的对手,也是知道这些的,而且也做得非常好。”
麦轲给大家介绍了他不久前遇到的那个地穴加强版十面埋伏,然后接着说:“不过,他们没有天时、没有人和。也很难取得关键战役的胜利,就是再聪明也挡不住大局变化!”
六划和张远全都同意麦轲的结论,就此议决,尽快发行战报。
由于是第一次,同时,由于灵犀一动是主要信息来源,麦轲亲自操刀,准备这次的军报,格式和内容,都由他确定。
这个灵犀一动。也确实给力。不但所有的资料都留存了下来,而且具有强大的编辑功能!
许多特别有用的技巧,以前从来没有用过,麦轲也不知道。这次才开发出来!
不对。应该说。是麦轲才学习到!
正如自然界许多奥秘一样,人类没有触及到,并不是它们不存在。而是人类自己有限,比较愚钝,才不知道它们早就存在。
因此,这次准备战报,也给麦轲小小地敲了一个警钟。
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强大的配图功能!
本来麦轲设想的就是纯文字版,这已经超越时代了!
当麦轲熟悉资料的时候,才知道这些文字记载的时候,都有现场录像!
而且那些录像,绝对没有光度、角度、频宽、色彩等等限制!
都是全视角、全光谱、持续不断的取像!
麦轲一霎时,也被震惊了!
这何止只有新闻价值啊?
更重要的是军事价值、情报价值!
历史价值、证据价值就不说了。
不过,这些丰富的图像,对于这次设定的平面战报来说,能采用的就不足九牛一毛了,麦轲只能选取一些经典镜头,来加强文字描述的效果。
即使是严格取材,但是,因为这些材料太丰富,这份战报还是满满地占用了四开八版!
也就是灵犀一动的没有限制的排版和印刷能力,才能让这样的规格面市。
麦轲确定的格式和内容,引出了三份样稿,和六划、张远一起审阅。
这份战报一旦发行,署名就是主编麦轲,副主编六划、张远。
因此,三个人要对其内容负责,都同意以后才能发行。
六划熟读诗书,对那些传统的文字载体,无不精通,什么线装书、石板印刷术、竹简、青铜铸文、甚至甲骨文,都不在话下;可是这样的规图文并茂、浩大壮观的东西,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但从未见到,而且想都难以想象!
非但模式和内容让他惊异不已,就是文体,也完全令他耳目一新!
麦轲当然用的是白话文,也当然使用的是新闻报道的书写体裁,这些六划都没有正式接触过。
不过,他接受新东西也非常之快,立刻就知道了这种方式的强大!
他的逻辑也非常简单,连他自己一见之下,都被震撼,其他读者先必不会比他无动于衷。只有更加不堪地被震撼的一塌糊涂。
别说六划了,就是张远对后世的媒体耳熟能详,也非常惊异麦轲弄出的的这份战报,他以军事家的犀利目光,判断出其中的插图,精确无比,即使用具有非常高精确度的军事摄影机,也难以达到那种水平。
尤其是那种取像角度,恐怕要几千架高级摄像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
最后,三人一致同意——马上发行!
于是,灵犀一动连夜印刷,第二天早晨,天国、天军的所有建制单位都收到了这份战报。
这份战报,不仅送达国内的各个单位,而且东南亚、西南亚的所有天国版图之内的机构和驻军也都收到。
除此之外,满清控制地区的各级官府、各地驻军,也都收到了赠阅。
上面还有麦轲的亲笔附言:请多提宝贵意见!
皇宫当然不能落空,相反得到了重点关照。
除了给皇上送了两份以后,后宫凡是有封号的嫔妃人手一份!
各个大臣也是都有一份,不算分给各个部门的那些。
就是外国那些国家,除了他们的驻华使节以外,他们的首脑人物,也都有收到,而且都有麦轲分别用它们的语种和话语写下的赠言:小报一分,不成敬意;先致问候,随后拜访!
一八五零年一月十五日,对所有读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大不小、但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是他们看到战报的日子,对许多人来说,也是第一次知道和认识天国、以及天国领导的天军。
这份战报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揳入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
在娘子水,几个人正在抢着先睹为快!
这是留守的一部分,大军已经出去,拦截过路的清军,攻取附近的清军据点。
其中包括谭凤舞、张碔、小辣椒。
还有一位客人,渔阳县太爷张纹。
他是来做客的,但是他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已经为所有天国领导层人物所共知。
渔阳县现在名义上还在满清名下。但是其管辖早就名存实亡,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天国的版图。
他们收到了战报,首先知悉了各个版面的不同内容。
谭凤舞,还是那样火辣。嚷嚷说:“我先看!我要看第三部分。看看麦轲大哥哥前些日子在哪里。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她是从第一版的导读上看到了目录,说战报的第三部分,是天军的战史。那里肯定有大哥哥的踪迹。
张碔大叫:“先看第一部分!那里说的是现在天军在全国各地的进展,看看我们娘子水如何,是不是领先于其他战场!”
老成稳重的张纹,也没有沉住气,发表话意见说:“先看看经典战例吧,了解一下天军如何与众,不同岂不更有意义?”
他说的是第二部分。
张碔唯大哥马首是瞻,立刻投降,说:“大哥说了算!就看第二部分。”
谭凤舞自己成了少数,不得不屈服:“好吧,那我的第二看好了!”
张纹笑道:“不要不高兴了,每处只看一段,然后轮流看好了!”
于是皆大欢喜,大家就坐,开始朗读。
朗读则有小辣椒负责。
她有了张碔作代表,自己就不发言了,虽然实质上张碔听他的,但是今天不同,有张纹在!
张纹等同长辈,她必须好好表现,否则会被人说三道四。
不过,她既然负责朗读,所有部分都是她先睹为快!
每一个部分的每一个实例,都是麦轲大体上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的,顺着这个循序念就行了。
既然第一要读天军经验,小辣椒翻到了第二部分。
第一个新战术,就是麦轲的六大原素的使用!
这个战术,着重说了三件事情。
第一点说的是六大原素的来源。报道只说得自神山,是天地的创造者创造天地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