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1306章 邓通造钱显现(大改)
记事本封面上,有几个大字,写的是:“南宋御北大将军韩无怵绝笔”。
打开一看,扉页上是一些说明,说他乃是北宋韩世忠之孙,世代忠心,忠于皇室,今天粮尽援绝,被困绝地,只求以死报国。
接着又说明道,船上所载紫金,乃历年朝廷在川地所积累,更有爱国豪绅捐赠,是朝廷最后的指望,以图恢复宋室。
今上信任,委以大任,视为股肱,尽以国宝交托微臣。
但是元军猖獗,内贼丧心,困于黑死洞,再无任何机会生存!
我船上一千五百忠勇男儿,誓效古贤,慷慨赴死,取义有义,求仁得仁!
只求后来者,得此财力大助,驱逐鞑虏,遂我等心愿!
则我等死灵亦永世感念,为君祈福!
麦柯抱拳一揖,慨然应允:“各位先辈英灵放心,交给我了!”
就是财富交给我,为诸君找场子之事,也交给我!
不管是元军,还是清军,我都负责将他们统统打翻在地,给诸君出口恶气,让诸君扬眉吐气!
麦柯说完,就查看后面的随船财物清单。
首先是紫金,竟然有十五万斤!
这也太给力了!
难道这些就是金沙江沿岸所产的金子?
怪不得后世都绝迹了,原来都积攒到这里了。
后面还有兵器、龟甲等等,这些麦柯就不是很在意了。
除了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基本上就是他们的本身价值了,历史长河并没有给他们增值。
不过,右面还有一个说明,吸引了麦柯的注意。
韩无怵说他闲着没有事的时候。到处转转,无心之下,发现了好几艘沉船。
除了沉船,还有几个山洞,里面似乎也收藏了一些东西,因为他觉得那些门锁相当有讲究。若无珍宝,没有人如此下功夫锁门。
他也没有什么心思探奇,因为他们自己还自身难保。
呵呵,还有哇!
麦柯也知足了,光是紫金,就价值非凡了。
麦柯知道了这里的大体情况,然后就返回去了。
既然这里的宝藏这样多,就不着急搬运了。
什么时候有用,再来这里拿取。也省去暴露的危险,还不用操心储藏的地方。
上去以后,他就把情况和甄金大体说了一下,具体的紫金数量,他就没有提,只是告诉他他会派人到这里来看守。
回去甄金的驻地,继续观看鼍龙加上来的其它东西。
麦柯一边看,一边乐。这些鼍龙真是可爱,几乎把掉落江水中的什么东西都给捞了上来。
包括小孩的玩具!
以后和平时期。可以把它们组织起来,让它们开展一些失物打捞什么的,保证效率特高!
另外一项业务,可是是教人游泳!
即使是一个秤砣,它们也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正在观看,几只漂亮的铜钱。呈现在麦柯的眼前。
甄金说,这些是一只小鼍龙找来的,它一口咬定说这是金子!
甄金当然很同情它,可是他不能不实事求是吧?
这些铜钱都印着“五铢”二字,明白无误的表明就是西汉开始的五铢铜钱!
而且从重量、外观、质量上看。这就是当时最好的铜钱,也就是那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邓通的杰作!
麦柯当机立断,找到那只小鼍龙,去看看是不是有更多的邓通铜钱!
麦柯对铜现在很感兴趣,因为乔直正在美利坚合众国,和铜兄铜弟缠斗!
这次麦柯也不派船了,因为上次就没有用上。
他叫来云豹,带着甄金和那只找到铜钱的小鼍龙一起飞上了天。
小鼍龙吓得哇哇大叫!
它一般在河里,偶然在陆地,可是从来没有上过天!
可是过了一会儿,看到美丽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原来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经历,又看到下面的东西一个个飞快地向后跑,特别好玩,又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云豹告诉它,它是有史以来,第一只在天上飞的鼍龙!
麦柯又是故伎重演,查找有关邓通的资料,当然还是通过灵犀一动。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汉代有个造钱大家,就是邓通。
他的造钱权利是汉家皇帝也就是汉文帝给他的,所以他很有权力,在货币制造业上畅行无阻。
难得的是,他造钱上绝对讲究质量,绝不偷工减料!
因此,他的铜钱,在当时是世界通用货币,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和他比较,因此得到广泛的接受。
而且他是一个知道韬晦之术的人。
当时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个野道士,说他今后的命运是贫病交加,流落街头,一无所有而死。
他虽然不信,却也作为警戒,预作准备。
因次,他每次造钱,就要留出一半来,存储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后来,宠信他的皇帝去世,新皇帝登基,竟然要按那个道士的算命说法处置邓通。
皇帝做事,那是绝对的人性!
现在的新皇帝是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
他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和和老子死斗。
于是,他就派人去拿办邓通。
邓通当时正住在眼笑府一个名叫铜街子的小镇,那里围着一圈城墙,名叫邓通城。
邓通由于深得建文帝喜欢,做了一段时间弄臣以后,就解甲归田,告老还乡。
汉文帝见他执意要退,只好准奏,但对他说道:“算命的说你要饿死,寡人赐予你家乡铜山一座,准你炼铜铸钱。自己享用,我看谁能把你饿死?”
邓通谢过皇恩便打车还乡,在老家偏僻的铜街子,请人开山探矿,炼铜造钱,流通全国。不久,邓通就成了天下最大的富翁。他怕遭强人抢劫,又出钱万贯,大兴土木,硬是在铜街子周围修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池,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邓通城”。
汉景帝一声令下,钦差带领兵丁向蜀郡开拔,过栈道、翻剑门,直奔铜街子邓通城。
邓通没有料到这是来抓他,于是大办酒席,准备迎接招待钦差。结果钦差一到,就下令把他绑了,追问他到西南夷铸钱之事,他只得如实捐认,结果全部没收了他的家产。
看到邓通一无所有了,钦差达到了目的,就任他挨门乞讨。
后来也一如那个道士所言,最后饥饿而死。
不过麦柯很快就发现,传说并记录下来的版本,根本就不是真实的版本。
邓通短时间内富可敌国,岂能轻易饿死!
。
第1307章 嘉陵联通川陕(大改)
顾继之在麦柯的大力支援下,迅速制定了全面的整治嘉陵江方案。
然后他就动员所有力量,一起上阵,落实方案中的所有施工事项。
甄金在具体施工上,更是严把质量关,把他在黄河积累的经验都用在这里。
还有不可小观的一支生力军,就是鼍龙大队。
几万只鼍龙一起行动,那阵势就已经让人惊心动魄了!
它们尤其擅长开凿那些土加石结构的地段,别管多硬的地方,一旦需要开渠打洞,这些鼍龙的老大爷、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子孙后代,就会一拥而上!
别看鼍龙并非非常珍贵的族类,但是寿命非常长久,因为不照人类那样短寿,有个四世同堂就觉得非常罕见了。
在鼍龙家族,十世同堂也是小菜一碟。
如果真要能够追根求源,二十世同堂的也绝非罕见。
只不过这些鼍龙根本不去动那个脑筋,它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生存,一条鼍龙是不是年龄很大,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能不能战胜其它挑战的鼍龙。
年龄一大,意味着年老体衰;年老体衰意味着在争霸战中失败。
失败的话,就必须让出自己的地位给那些年轻的一辈。
它们这些老鼍龙,就只好退避三舍,找到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偏僻处安度晚年。
虽然它们当族长什么的不行了,自己照顾自己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它们这样一安度晚年,少说也有百八十年。
因此,它们都是鼍龙家族的活历史,当然也是它们居住的那一段水域也是非常清楚,对那里历史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
它们反正事情也不多。没有什么其它事务打扰,所以记忆力就特别强大。
不过,这也就麦柯能和这些鼍龙交通,别人的话,即使它们有再多的有用情报,他们也没有办法获取。
这个和鼍龙交通的重任直接就交给了约拿大鱼。
鼍龙虽然属于高龄寿星。但是和约拿大鱼几千年的鱼龄比较,连耷拉孙都算不上,所以对约拿大鱼毕恭毕敬。
见到约拿大鱼询问,赶紧有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麦柯开始还很感兴趣,但是后来一听,没有什么特别令人惊奇之处,大概都是水文地理方面的情报,就走人不听了。
不过他临走之前。把顾继之给叫了过来,让他直接接收和处理这些鼍龙提供的信息。
顾继之稍一接触这些情报,就大喜过望!
这些都是他最需要的信息!
如果让他自己收集的话,不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且还达不到目的。
而这些鼍龙呢,全是在人力不能达到的地方,把哪里有个陷坑、哪里有个深洞等等水底情况,都告诉了顾继之。
顾继之陡然添加了这些多几百岁的年长高参。如获至宝,立刻每条鼍龙送上一朵绢绸大红花。戴在它们头顶。
让它们在鼍龙一族中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就是那些现任族长,见到它们也要恭恭敬敬,俯首致礼。
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和人的关系最亲近。
这就是顾继之的高瞻远瞩。
他治理山河大地的过程中,难免和各类动物打交道,取得它们的全力配合。至少也让它们不要和他作对。
想想也是后果严重,如果一帮鼍龙率领它们的百万子孙,人在前面筑堤,它们倾巢出动,在后面毁堤。估计建个十年八载,一条大堤也建不起来。
因为建的不如它们毁得快。
有了鼍龙的帮助就大大不同。
不但它们再也不会和人作对,而且成为人类最强大的助手。
尤其是那些迄今为止人类还很难到达的地方,脱笼出门,难题迎刃而解。
因此,顾继之又出了一个高招,也是损招。
他把最年高德劭的十八条鼍龙,请出了洞,将它们组成了一个高级顾问团,号称“十八洞仙鼍”。
这个组合负责筹建和管理鼍龙战斗大队,哪里需要钻洞、挖掘的土工作业,就有他们统一安排。
顾继之得到了实际的好处,鼍龙这支大援随叫随到,自然就不会吝啬一些名义上的好处。
他任命十八洞仙鼍每一位老鼍龙高级专员的职务,持有一枚他亲自颁发的金牌,代表顾继之可以四处行走。
别人见了那张牌子,就如同见了顾继之一样。
所到之处,不管担任什么职务的鼍龙,都听这些老鼍龙担任的高级专员指挥。
而这个老鼍龙,又都听顾继之一人的话,因此天下鼍龙都成了顾继之的兵。
有了这支直系部队,顾继之如虎添翅,对于他行驶天下山水自然大总管的职务,给予了极大的助力。
可以说,是甄金这个“天下治河使”这个职位帮助他规划全天下水道的治理,同时调集千军万马施工;现在又多了一个方面军,就是鼍龙这个特殊部队。
不过这才是开端,以后随着治理各处水道的开展,各地别具特色的水生动物,都会加入这个特种部队。
那些约拿大鱼派来帮忙和鼍龙通话的约拿大鱼,继续留在这里,教导这些鼍龙该干的事情。
有了鼍龙的帮忙,嘉陵江的整治顺利异常。
哪里需要动工,尤其是那些艰巨的工程项目,鼍龙大队而来,无论多么坚硬的山体,很快就会被它们坚硬的身躯给开出一条大沟,或者钻出一个大洞来。
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整个嘉陵江就被治理好,完全实现了原来设想的施工方案。
现在,顾继之就开始了下一段的工程,嘉陵连汉中。
这个工程,从地域上来说,就是联通川陕,把本来两个重山阻隔的地区,打成天国的一个新区域。
这是一个宏伟的设想,不仅仅是水利工程,而是政治版图上的大幅度调整。
因此,这肯定不是顾继之一人可以定下来的事情。
这种动作,一看就是麦柯的手笔。
而且只有在他的倡导下,才有可能进入具体实施人员的视野。
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也只有麦柯的职位,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协力完成。
因此,现在,麦柯和顾继之现在正在川陕交界的崇山峻岭上面。
。
第1308章 水师冲荡汉中(大改)
现在和麦柯一起飞行的,有顾继之、甄金、还有一条小鼍龙。
这条小鼍龙,就是找到邓通铜钱的那条,带着它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邓通的铜山。
实际上,他们这次出行,一共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就是找到铜山,找到以后倒不是马上派上用场,而是找到以后就保护起来,以备一时之需;因为这个目的,所以才带着那条小鼍龙。
第二个目的,才是主要的目的。
就是探察川陕之间的山水,找到一条合宜的路线,打通两地的阻隔,出川入陕。
这是麦柯一个奇思异想。
自古以后,不是由陕入川,就是出川进入湖广,从来没有倒行逆施出川如陕的。
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地理环境不允许。
这些禁忌性的条件,也把人们的思维禁锢,自古以后,就从来没有人想过由川入陕。
可是这个禁锢,在麦柯那里并不存在。
因为,再不合常理,也达不到他们从二十一世纪美国穿越而来不合常理。
这个常理都被打破,一些人们想象的所谓常理,根本就算不上常理。
所以,这个由川入陕,人们眼中的不合常理,就被麦柯当作常理来推行了。
虽然找到一条捷径是当务之急,麦柯还是决定先把邓通的事情搞完。
不久前,麦柯请灵犀一动查找邓通的资料,已经把一些现成的说法搜集一空,大体是说,邓通如同那个算命先生所说,虽然一时富贵,天下无双。富可敌国,最后却被新登基的皇上不喜,剥夺了所有财产,变得不名一文,最后贫穷潦倒,冻饿而死。
不过。麦柯根本不信这个说法。
邓通是那个时代最富的人,而且是一代而暴富,显然本领非常高强。
而且他既然富可敌国,难道就任凭自己的财富暴露于危险之中,自己的生命任人宰割,丝毫没有防护措施?
还有,既然富可敌国,又是自己制造货币这种硬通货,怎么可能都交出去。或者放在明处,那不是存心招人红眼吗?
因此,麦柯推断,这里面必然会有无数的猫腻。
现在,麦柯的目标,就是那座铜山。
这可以是历史上的铜山,因为邓通铸钱,所有的原料铜。都是产自这座铜山。
还有一座铜山,就是一座实质上的铜山。那里掩藏着邓通的秘密,还有他真正富可敌国的财富。
估计就是成千上万吨的铜钱。
因为当时邓通的钱质量最高,和另一种大量流通的东吴铜钱相比,质量高得太多了。
就在当时,邓通钱已经成了硬通货,多留在手里一段时间。它的价值就增加一节。
当时人们不知道劣币驱良币的基理,只知道盲目攒钱。
包括当时的最大富豪,最能赚钱的银行家邓通,也是不懂这个道理的。
因此,他也自己积攒自己的钱。是极为可能的。
而且,他这样做,最有条件。
麦柯根据收集起来的资料分析,邓通是铸了钱以后,直接劈出一半甚至更多,送到储藏之地保留起来。
这个推测基本靠谱,就看能不能找到那个铜山,也就是邓通的金库。
找到了,不证自明;找不到,再多证明也没有任何用处。
很快,麦柯等人就到达了邓通的老家。
邓通当时正住在眼笑府一个名叫铜街子的小镇,那里围着一圈城墙,名叫邓通城。
邓通由于深得建文帝喜欢,做了一段时间弄臣以后,就解甲归田,告老还乡。
邓通谢过皇恩便打车还乡,在老家偏僻的铜街子,就在皇上赐给他的铜山山脚,搭建帐篷,然后请人开山探矿,炼铜造钱,流通全国。
不久,邓通就成了天下最大的富翁。
他怕遭强人抢劫,又出钱万贯,大兴土木,硬是在铜街子周围修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池,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邓通城”。
汉景帝后来就是在邓通城抓住邓通的。
邓通没有料到这是来抓他,还大办酒席迎接招待钦差呢。
结果钦差一到,立马就下令把他绑了,并且果全部没收了他的家产。
麦柯一到,看到所谓的邓通城已经是残桓断壁,只剩稀疏几户人家。
麦柯过去问询,还真是难得,这几家竟然还都是姓邓,说是邓通先辈的直系后代。
再一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