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宋代一秤为15斤1斤相当于今633克计算,蔡京家中37秤蜂子约重7o3斤,需要上百万只蜂子。
上百万的蜂子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执着?
此时莫邪已经完全没有了嘲笑张家老祖宗的想法,因为这是一种底蕴,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浓浓的土豪范啊!
果然,当莫邪的心神从这些大缸大瓮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他的心神再次跳跃起来,大缸之后还有缸,大瓮之中还有罐。
大罐套小罐,别人都是瓮中捉鳖,老张家是瓮中藏罐子,罐中藏瓶,藏碗碟,藏灯,藏炉。
唐代的大缸大瓮,这是陶瓷,宋代的瓷器,这里已经没有陶器,北宋名窑,南宋瓷厂,可以说各种精品应有尽有。
“咦,怎么没有元青花?难道那个时代张家被人煮了?”莫邪一边走一边查看,他只是看,却没有动手打开那些大缸,所以张家人根本不知道莫邪在说什么。
“你想被我煮了?说人话!”张灵凤没好气的道。
“我是说,这里少了元代的瓷器,不对,明清时期的也不多,这几个朝代不利于大户成长,或者说,张家没有出过几个读书人,这是没落了啊!”莫邪之内这么判断。
“你这说的什么胡话?”张凤林表示听不懂。
莫邪道:“我是说,你们老张家真土豪,外面这些高古瓷就不说了,里面居然还藏着大批精品瓷,特别是宋代瓷器,那可是中国最辉煌的朝代了!”
透过一层层大缸,莫邪利用级生物探测器,已经拍摄了大量照片,现在稍微鉴定一下,就看到了大批的北宋、南宋瓷器,特别是南宋瓷器,绝对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里有多少瓷器?只是南宋瓷器就过几千件,这可比先前那个全国最大,世界第一多了啊,可惜这个不能曝光!”莫邪这次是真牙疼了,张家的底蕴之深,绝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你是说这里面藏着很多瓷器?”张凤林指着一个大缸道。
“我还以为老祖宗被饿怕了,这里面存着的全都是粮食呢!”张凤府深深的松了口气。
“哇,这些瓷器还真是漂亮!”张凤岚已经先下手为强,打开了一个密封的大瓮,灯光一照,里面的瓷器折射出各种光芒,看起来确实漂亮。
“我们老宋家的瓷器大现,是不是就是世界第一了?”这个时候,张灵慧笑着开口道。
“绝对的世界第一,而且是宋代瓷,这个尤为难得!”莫邪道。
宋代是我国陶瓷展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更是中国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
宋瓷以单色釉的高度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九十年代,在川府现过一座特大窖藏,莫邪也是听说了这座窖藏的传说,才会跑到川府去寻宝。
川府拥有国内最大、最完整的宋瓷博物馆,馆内珍藏985件宋代陶瓷,件件是国家级珍贵物。
无论数量,瓷品完好度,还是藏品的珍贵程度,都堪称“全国最大,世界第一”,这无疑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事情得从1991年9月18日说起,当时一位村民在自家的菜地里挖坑,挖到约1米深时,锄头碰到了一根铜条此为铜斗,至今其长柄上还留着锄头挖的豁口,顺着铜条两端继续挖掘,更多的铜器瓷器出现了中国古陶瓷考古的一个重要现由此揭开了序幕。
经过物部门抢救掘,共出土985件瓷器,伴生有铜器18件,石雕2件,为我国目前现的最大的一宗瓷器窖藏。
里面龙泉瓷器35o余件,景a德镇瓷器近6oo件,另有少量定窖、耀州窖,及川府磁峰窖、广元窖的产品,其中不少为国内外罕见。
如龙泉窖仿官窖瓷的特征非常明显,不但印证了格古要论在官窖条中记载“伪者皆龙泉烧者,无纹路”的真实可靠,而且提供了龙泉仿官窖瓷器的珍贵实物资料。
不过,那次现,跟现在莫邪的现,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
比如张凤岚此时抱出来的一只梅瓶,这是一只青白釉梅瓶,造型规整、端庄,釉色莹泽明亮,纹饰清晰,完整带盖,在以往的现和国外藏品中均属罕见。
而这样的瓷器精品,绝对不是唯一,比如现在拿在张凤府手中的青釉荷叶盖罐,也是国内为仅见。
这批窖藏瓷器器型丰富,有罐、簋、尊、瓶、壶、灯、炉、碗、盏等数十个品种,以青瓷、青白瓷为大宗,另外少量白瓷和黑瓷器。
“这个罐子很不错!”张凤林抱着一只大罐道。
“这里的东西每一件都不错!”张凤国道。
“你们这不是废话吗?”莫邪鄙视的道。
“你们小心点,要是摔了你的老婆本就没了!”张灵云乐呵呵的道。
“现在娶个老婆可要不少钱,这东西能够换个老婆?”张凤林大大咧咧的道。
“还真能换到,这是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瓷罐,那个是南宋景a德镇窑青白釉刻划缠枝花卉纹大瓷梅瓶,这些东西都算是国宝!”看着一件件被拿出来的瓷器,莫邪只能提醒他们,任何一件的损失,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这里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南宋龙泉窑精品,有青釉琮式瓷瓶、青釉大贯耳瓷瓶、青釉盘口弦纹瓷瓶、青釉菱口瓜棱瓷瓶、青釉三足鬲式瓷炉、青釉五管瓷器、青釉刻花莲瓣敛口斜腹瓷碗。
景a德镇的精品也不少,有青白釉小口蟾蜍形三足瓷水盂、青白釉印花缠枝莲荷纹三足瓷笔墨插、青白釉八棱鼎式瓷炉、青白釉芒口铜扣薄胎瓷盖碗、青白釉刻花双鱼纹瓷碗。
比较稀少的则有南宋广元窑黑釉玳瑁纹敞口瓷茶盏,这些无一不是精品,每一件都精美绝伦。
第三百六十九章金凤步摇
小型器的瓷器也许不容易看出好坏,但是那些大型器就看的比较明白了,比如张凤府最先拿出来的那件大罐,这件瓷罐两部分组合而成。
盖子口,荷叶形盖,盖边沿起伏作荷叶卷曲状,弧顶,上面有一蒂钮,盖内子口作圆唇。
罐母口,直口,尖唇,唇下切削成斜沿,短直颈,圆肩,鼓腹,足胫处略内收,圈足,圈足内底再作一内凹式足圈,外墙斜削。
胎骨厚重,除唇部和圈足外圈以外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层肥厚,色泽莹润,釉面光洁平整。
口沿、盖内沿、圈足足端等无釉处呈火石红色,圈足圆整,足端可见明显切削修整痕迹,未施釉处有少量的窑渣粘连。
这件荷叶形盖罐是龙泉窑梅子青釉瓷器的代表作品,釉色柔和淡雅,洁净莹泽,碧绿如翡翠,温润如春水,真正达到了中国陶瓷学千百年来追求的“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理想境界。
“这东西是国宝一级的宝贝?”听着莫邪点评自己手中的大罐,张凤府已经是一脸紧张。
“你可拿稳了,要不然就重新放进大缸之中,万一摔碎了,你儿子的老婆本也没了!”看到张凤府就要哆嗦,张灵云赶忙过去帮忙。
“大舅,你也不要乱动!”看到张灵云拿着一件如同酒壶一样的东西,随意的摆弄,莫邪已经有流汗的感觉。
“你不要拿豆包不当干粮,那也是一件古董!”张灵慧看到大哥的表现,有点着急。
“这就是个酒壶,跟那个大罐比差远了!”张灵云满不在乎的道。
“那是北宋的瓷器,叫注子,你也可以当做酒壶来用!”这东西少见,而且这里好像就这么一件,所以,算是孤品,莫邪受不了刺激,干脆接了过来。
“这东西是注子?我还以为是柱子呢,这名字取得!”张灵凤啧啧称奇的道。
“准确的说,这是北宋邛窑褐绿彩绘盘口瓷注子,比南宋的瓷器还要久远,按理说,它更加珍贵!”就算它不是孤品,也是珍贵非常的,万一摔碎了,莫邪会心疼。
这件如同酒壶一样的注子,圆唇、盘口、短颈、圆肩、鼓腹、平底,肩颈处与上腹部之间附一扁平曲柄,相对应的另一侧肩部有一管状曲流,曲流经高温烧制后扭曲变形。
胎质泛灰褐色,但是腹部以上施灰白色化妆土,罩以米黄色釉,肩部用绿、褐等色以没骨花卉写意画法,绘有卷草叶纹,从这些细微之处,也能够看出是一件精心烧制的精品。
“我拿的这件才是精品吧?南宋青白釉刻划缠枝花卉纹大瓷梅瓶,比元代云龙纹梅瓶的历史还要早呢!”这个时候,张凤岚开始引人注意。
“元代的云龙纹梅瓶可是元青花,这个能够跟那个相比?”张凤林鄙视的道。
“怎么就不能比了?这个年代更加久远!”张凤岚瞪着张凤林道。
张凤府道:“个头不小,大个的应该更加难得。”
“这个是要看工艺的吧?”张凤国看不下去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莫邪笑呵呵的道:“表哥们说的也不错,你们都说到了重点,好不好,看工艺!”
梅瓶是观赏品,历代以来,只要烧制的梅瓶,就没有太次的,而这件被张家收藏在密库之中,显然不是凡品。
这件梅瓶由瓶,盖,两部分组合而成,盖母口,平顶盖,口外撇,盖顶刻划旋转菊瓣纹,线条生硬形体大,瓶为子口,小口,平唇,唇下有一道细弦纹。
颈部曲折,瓶体修长,形体大,深弧腹,隐圈足,从肩部到胫足部满饰刻划花纹,地纹为箅划花纹,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和缠枝莲花。
纹饰采用剔刻的方式描绘,花叶枝条皆略凸起,纹饰两端各有两条浅弦纹。
缠枝牡丹位于上腹部,缠枝莲花位于下腹部。
白胎略泛黄,外壁施釉不及底,内壁荡釉未满,口颈部可见未施釉处。
釉色青白,积釉处淡青温润,釉层光洁。
足部及外壁未施釉处呈淡橙色,内底有窑渣粘连,并可见少量黑褐色灼斑。整器厚重。
盖口十分圆整,外壁施青白釉,唇部及内壁未施釉,呈浅黄色,唇部略有火石红色,可见轮制的旋纹。
刻工精细,枝叶卷曲而富有弹性,花卉纹间隙部满布阴复线,纹饰密而不繁缛,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饰清晰,无论在出土瓷器,还是国内外传世品中,这种梅瓶都属罕见。
“怎么都是些瓷器?不可能啊!爷爷可是说过,里面有不少金银饰的!”就在莫邪他们讨论那件瓷器最好的时候,张灵凤不耐烦了。
她小时候经常听到爷爷叹息,他老人家总是哀叹生不逢时,如果密库没有失传,他会给张灵凤一大份嫁妆,最少也要十里红妆,可是,这些全都化为泡影了。
四五岁大的孩子,其实并不能记住多少东西,但是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却能够记得很清楚,比如说金步摇,这种女孩子待在头上的饰物,对于连根红头绳都没有的小女孩来说,简直就是传奇。
所以,张灵凤记得十分清楚,他知道密库之中,应该有一只用黄金打造的金步摇,而且是凤凰样式。
“你们够了,快点帮我找找黄金饰,莫邪,就是跟九龙九凤冠上的凤鸟差不多的黄金饰!”看到莫邪没有第一时间过来,张灵凤怒了。
莫邪赶忙放下手中的梅瓶,走了过来,一边走,他一边查看扫描到的信息,这一次扫描到的东西太多,所以,就算莫邪,也是看的眼花缭乱。
“要是有黄金饰,也许就藏在其中一些大缸之中,我们挨个打开看看,就知道了!”说着,莫邪向前走了一段,越向里走,应该越靠近真正的张家密库。
这座张家密库,完全是建立在一条狭长的地下通道之中,内部一些宽阔的地方,被修整成了储藏室,放置了不少东西,比如先前的建筑模型,还有那些大缸。
眼前这些大缸,很明显都是明清之前的东西,而明清两代,张家或多或少的也应该有点积存,所以,张灵凤说的金银饰,应该是存在的,不过,可能不是大缸中的这些。
张灵凤寻找的凤凰金步摇,在莫邪不远处的一口大缸之中就有一件,不过,莫邪并没有第一时间过去,而是挨个的打开了几口大缸,最后才找到那件金步摇。
这件金步摇装在了一件老旧的木盒之中,打开后,莫邪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件金色的饰。
莫邪一上手,就知道是纯金的,再一看样式,有点愣。
这只金步摇非常漂亮,是一只造型繁复、双翅张开的凤凰。
在凤凰的翅背,大大小小镶嵌着十八粒蓝色的蓝宝石,三根漂亮的尾羽高高翘起,每根尾羽各有六对金叶,叶根处同样镶嵌蓝宝石,最尾端是一片雪花状的金片,中间镶着一粒更大的蓝宝石。
凤凰的嘴里,衔着一粒大金珠,金珠的外端,挑出去三串珠链,中间一串稍长,每串珠链上均有六粒圆形的宝石,形制一样,大小不同。
前面两粒均为无色玻璃种,第三粒是蓝宝石,再接两粒玻璃种翡翠珠子,最后以一粒最大的蓝宝石珠子收尾。
仔细将东西看完,莫邪暗暗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只怕是一件真正的瑰宝,只是,这宝贝的来历,怕是问题不小。
莫邪虽然不能根据饰的样式和做工,认出这是什么朝代,什么时间的东西,但是,有一样他非常确定,这东西出自皇家!
因为在古代,凤凰饰可不是谁都能用的,一般只有皇帝的妃子或者公主才能拥有!
难道张家过去跟皇帝沾边?大太监的后代,就算不可能是直系祖孙,她还能做皇后?
莫邪仔细的将饰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现无论是双翅上的宽枝状羽毛,还是尾羽上的叶片状羽毛,每一片的做工都非常精细,而且恰到好处。
凤凰的双翅和尾羽张开的角度,都应该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多次试验,竟给他一种宽一分则散,紧一分则聚之感,绝对是皇家高手匠人的精心之作。
这件金步摇只有一个不算是缺点的缺点,那就是金色暗,蓝宝蒙尘,这说明不知道多久,没有清洗保养过了。
这东西应该是一件金质凤鸟花卉步摇,工艺十分精湛,采用的是垒丝工艺,就算花卉上也镶嵌红色尖晶石。
这支步摇上有八只凤鸟展翅飞翔,其中还掺杂着花叶茂密繁盛,且两朵花卉花芯镶嵌宝石,凤鸟花卉均以纯金丝线连接,如果佩戴头上,会随着佩戴之人慢步前行而飘飘摆动,活灵活现。
看着上面展翅欲飞的凤鸟,莫邪还真是惊叹,因为这支金步摇上面的凤鸟,跟他弄到的九龙九凤冠上的凤鸟很像。
看到了同样精致的凤鸟,莫邪自然就对比了一下,但是,这么一对比,伤害就出来了。
第三百七十章富可大城
本来莫邪以为明代的九龙九凤冠,已经是金器当中的巅峰之作,但是,现在他却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这支金步摇的工艺,就比九龙九凤冠要高,而且这是已经失传了的工艺。
这件步摇绝对是宫廷用品,也不知道老张家是从哪里偷来的,这种宝贝,是他们这种乡村土豪能够拥有的吗?
“妈,你看是这个吗?”莫邪仔细欣赏了一遍,才递给老妈。
“啊?这就找到了?”张灵凤惊喜的道。
看着如得至宝的老妈,莫邪也笑了起来。
“这应该是宋代的宝贝!垒丝加上还有花丝镶嵌,这超一流工艺近代已经失传了,准确的说这种拍丝点焊的技术,南宋后就失传了!”莫邪此时已经对比资料,得到了足够的信息。
这是一件南宋宫廷之物,因为这支金步摇上所有细部结构,包括所有凤鸟、花卉都是以头发丝般粗细的金丝层层编织而成!
明清两代宫廷大匠师也许能将头发丝般纤细的黄金金丝编织成凤鸟、花卉,不过别说清代,就连到了21世纪,估计都没法拉出如此纤细的黄金金丝!
头发丝般纤细的金丝不是拉制出来的,而是“拍”出来!
更不用说,还有如此纤细的金丝焊接技艺,神奇到不可思议!
现在的专家们,估计就没见识过如此登峰造极的工艺,砖家那就更不用说了,或许根本就不明白,如此纤细的金丝拉制和焊接,是怎么做到的。
莫邪也就是有超级生物探测器,它能够把任何东西从细微之处详细扫描,才会知道这支金步摇的工艺特点,要是其他人,就连是什么工艺,也不太可能看出来。
术有专攻,一个鉴定师也许是顶级的瓷器专家,但金银器方面可能就是半桶水了,再加上如今常见的放大镜,只不过是5倍左右的阅读放大镜,看走眼了这件极品金步摇也正常。
这支金步摇就是如此纤细的金属丝编织焊接而成,也只有看到这种工艺精湛的首饰,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曾经创造出如此登峰造极的工艺!
如果不用超级生物探测器,而是使用显微镜的话,需要放大上百倍后,才能从金丝上留下痕迹里,最终判断出这金丝不是拉制,也不是敲,而是“拍”出来。
至于怎么“拍”?不好意思,现代的所有专家都不知道,只是猜测和制作金箔的工艺,可能有相通之处。
只是不足十厘米长的一直金步摇,其中每一个组件都是那么精致,一个小小的金步摇上有八只凤凰,每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