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妖皇-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遁山而升,沿途也未看出有人来过之迹,越发心喜。及至来到陵前,二次跪拜通诚,默祝起身,以三昧真火和东皇钟护体,从地底往陵中小心飞去。
他竟然能不触动那些极厉害的禁制,小心潜入直达内寝的一条长长的甬道。
石路修整,石壁坚硬,宝光照路,尽可通行。晴朗便收了遁法,顺路往内寝跑去。再行里许,便达内寝,石门大开,里面光焰荧然。
晴朗很清楚“礼多人不怪”这个道理,又跪下来,虔诚祷告一番,再往寝门中走去。
刚刚进门,便闻异香。那座内寝广约八九亩,形式正方,四壁雕刻着许多轩辕黄帝的风光史。
迎面一座数丈长方的石案,上设樽俎鼎彝之类的祭器。案前地上,有九座大鼎。两旁一面一个大油釜,釜中各有一朵万年灯,灯油还存大半,光焰停匀,静沉沉的,高达尺许。
圣帝真灵,便停在案后石榻悬棺之上,身材奇伟,威风凛凛。
灵前及左右,有许多顶盔披甲、执戟佩弓的卫士,端然正立,服饰奇古,身材高大,神态欲活。除了因为年代久远,身子已与木石同化之外,一切均与生人无异。
他们都是当时效忠自殉之臣,庄严肃穆,别有一番景象。
晴朗默然许久,现出身来,恭恭敬敬的跪拜一阵,便去取宝。
他忙碌了大半天,将圣陵各处搜索一遍,果然大有收获。
意犹未尽,再搜索一遍,觉得已无遗漏,这才欢喜离开。
他先将那些宝物交给金须奴等人鉴别,再驾起真火遁光,赶去远在南海中的紫云宫。
那里极其隐蔽,即使炼化法宝时,宝光偶尔会泄漏,也不容易被外人察觉。
晴朗来到紫云宫时,已是第二天的深夜。金须奴等人,已鉴别出所有宝物。
那些宝物十分珍贵,分别有:四十九枝先天一气子母神弩、前古神油、昊天宝鉴、两柄金戈、三千年灵油和七盏神灯、万年神鸟古神鸠、九疑鼎,等等。
四十九枝先天一气子母神弩,原本是圣陵内壁的禁制埋伏,每枝长约丈许,全杆乌光铮亮,朱翎钢羽,掩映生辉,形式奇古。箭柄上发出碗大的金光,箭镞光赤如火。
此箭是用前古的百炼青铜和金铁精英锤炼而成,难以炼化,不便携带。
前古神油,是圣帝陵寝的万年灯所燃,两个大油釜中灯油还存大半,光焰停匀,静沉沉的,高达尺许。它既可做心灯之油,又可供特殊的火焰燃用。
昊天宝鉴,是一面古镜,镜中隐有青漾漾的一片光华。道家称之为太虚神镜,具有先天妙用,原本悬于圣帝座前。其质非金非玉,甚是沉重。
背面有蝌蚪文的古篆和云龙奇鸟之形,看似隆起,摸上去却又无痕,非刻非绘,深没入骨。正面乍看,仍是先前所见的青濛濛的微光。定睛细看,却是越看越远。
内里花雨缤纷,金霞片片。风云水火,逐一在金霞中现形,随时转幻。
此宝能够克制九疑鼎,阴阳生克之理极为巧妙。
两柄金戈,是上古天皇氏所炼,一旦飞出,便化作两道金红色的光华。
而三千年灵油和七盏神灯,为天魔所畏忌之物。
万年神鸟古神鸠,是一只鸠形的怪鸟,口吐紫焰,周身具有五色烟光围绕,两翼横张,长约数丈。它经常瞪着一双奇光幻彩的怪眼,铁爪箕张,形相狞恶,口中有三粒绿火球似的内丹。
古神鸠曾经无意中吃下一株万年醉仙人掌,已昏醉数千年,不但未死,心中一样明白。多年来,它每日都在冥思内炼,服气勤修。年时一到,立即复原,比起从前,何止厉害十倍。
它天生是那些妖物恶鬼的克星,不过目前依然身子僵硬,不能鸣飞腾扑。
晴朗立即施展神通,先为它化去恶骨,以便日后保护苏樱等人。
所谓九疑神鼎,是指安放在圣帝陵寝内的九座神鼎,而九疑鼎是此九鼎环绕的一座小鼎。
九疑神鼎是圣帝的防护圣体之宝,因而晴朗只能带走九疑鼎,却无法获取九疑神鼎。
九疑鼎是开天辟地以来的至宝,形制奇古,光彩灿然,大小不过二三尺,通体金色。
鼎盖上蹲着一个异兽,满鼎腹都是万类万物的形相,由天地山川、风云雷雨,至日月星辰、飞潜动植及从未见过的怪物恶鬼,昆虫鳞介,无不具备,中间夹有许多朱书符篆。
最奇怪的是,九疑鼎通体不过数尺方圆,可是上面所有万物万类的形相,多至数不胜数,都是神采生动,意态飞舞。
那些东西,不论大小,看上去都是空灵独立,各有方位,毫不显出混杂拥塞之象。鼎腹常时变幻,每次所见,都各不同。所现诸般形相,包罗万有,恒河沙数,没有穷尽。
鼎盖上蟠伏着的那个怪物,生得牛首蛇身,象鼻狮尾,六足四翼,前腿高昂,后面四腿逐渐低下,形相极其猛恶。鼎盖不大,那怪物却是神威凶猛,势欲飞舞。
九疑鼎备诸万象,妙用无穷。现出盈虚世界,说真便真,说假便假,随心生灭,瞬息万变。稍一不慎,便受吞袭,卷入其中,化为乌有。
打开鼎盖,便现出数丈长的一张大口,微一开合之间,大口中便飞射出无数金星红丝,如狂风卷雪,急浪漩花一般,可以收摄敌人的元神、法宝等。
鼎内有一丸先天本命混沌元胎,是九疑鼎的先天元体,看上去是亮晶晶的一团东西,乍看只是带着青白微光,混混沌沌,并不十分透明,仿佛一粒鸡蛋形大小的圆珠。
及至反复定睛注视,那珠子甚是异样。倘若顺立,青白二光立时分开,青光上升,白光下降。
再隔一会,上半截便现出无数日月星辰、风云雷雨的天象,下半截便现出山川湖海、飞潜动植之形。与鼎腹所见大同小异,但这个里面的万类万物却似活的,不过动作稍慢一些。
若一倒立,重又混沌起来。小小的一丸东西,竟然包藏诸多事物,按说绝难看真。
谁知不然,竟是无论看哪样,都是大小恰如其分,营营往来,休养生息,位置匀称,用尽目力,也难分出它的种类。
倘若看出了神,更是身入其中,神游物内,所见皆真。微尘纳物,粟中世界,怀袖可以收容。
九疑鼎内,收着数件宝物,分别是:
后羿射阳弩,形制奇古,放时有一溜乌光,共一弓九箭。
三阴神铅灭阳弹,共四十九个,泛着桂圆大小紫黑色的暗光,专破毒物。
一把火焰神刀,祭出时是一条匹练般的火光,极为恶毒。
九把玉刀,飞出时会化成五色光华。
三千年黑眚之气,能遮蔽目力。
一颗补天石,是极犀利的暗器,可放五色光华。
两件古陶器,形式奇古,可将生灵收进去。
两个形如木瓜的大葫芦,有三四尺高,色俱深黑,乌光铮亮。
丹宝三鼎,是三座古鼎,形式奇古,鼎腹之下各多出一根半尺粗细的铁柱。
鼎腹铁柱是通连地肺的枢纽,如果穿透地层,能勾通地肺中的水火风雷,以作御敌之用。侧耳静听,隐隐闻得烈火风雷之声,从鼎中透出。
晴朗在桥山圣陵取得这些宝物之后,便让浩然宗的成员自行挑拣。倘若有缘,自然会有感应。
他留在紫云宫,协助那些成员炼化各种法宝,并不急着出去。
三年之后,晴朗终于突破到合体后期,境界和神通都提升不少。
那些宝物都已炼化,并且融合了他的精血和神识,送给浩然宗的成员防身杀敌,会安全很多。
日后他必然会在灵界开辟商路,逐步建立自己的势力,交给浩然宗的所有成员管理。
晴朗只是确立一个大方针,然后由苏樱等人落到实处。而确保大伙儿的安全,应是重中之重。
他的朋友虽然极多,但仇家也不少,即使奈何不了他,却可能会伤害浩然宗的成员。
钱没了可以再赚,势力没了可以再培养,但那些浩然宗的成员,都是忠心耿耿的人才,是他将来创建永恒国度的根本。
有什么比忠心的人才更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继续闭关修炼,短时间内绝对无法突破,因此晴朗离开紫云宫,继续云游。
十多天后,他打探到这么一个消息:在苍莽山脉的大雪山绝壑之下,有一个佛家的灵境青莲峪,住着一位神僧大智禅师,又名智公禅师。

第202章

这位神僧原是佛界的第四十七尊者阿阎修利罗,因在南宋末年转世,有许多愿心未了,为此闭关苦修,以完当年愿力。每隔一甲子,便开关一次,普度有缘人。
据说,在青莲峪的莲池底下,有一个灵泉穴,封藏着一件至宝,曾属于佛界的嘛罗揭波提尊者,叫七宝金幢,上附七宝奇珍,威力神妙,不可思议。
近日禅师开关,正当此宝期满出世,当时竟有花开见佛之灵异景象。
尽管智公禅师广结法缘,但非有极大福缘之人,依然不能参与。禅师曾发宏愿,当他六十年一次开关之日,只要是有缘之人来与他相见,有求必应。
此宝曾经被揭波提尊者以佛法封禁,上有九字真言,四句偈语,难以理解持诵,也无法相授。除了智公禅师之外,知道底细的神僧、神尼,仅仅数人。
如果能在智公禅师闭关前赶到,向他跪求,应该能蒙其相助。此宝一得,将来必定万邪不侵。
晴朗既是练功狂,又是珍宝收藏迷,得知这种好事,哪里肯错过!立即放出帝江分身,坐在他的脊背,全速赶去。
晃眼已到雪山上空,往青莲峪飞去,没有受到半点阻滞。
此时禅师尚未升座,青莲峪上空还有七层祥云封锁,加上冻云紧合,冷雾如雪,外人休说下去,连地方都找不到。
许多有法力的修士,都在四边静候,虔心礼佛,等候禅师开山,争先下去。
晴朗到得恰好,刚刚飞落,云层封锁也自开放,竟然是第一个到达。
余人一见云开,也各争先飞下。晴朗虽是先到,因刚开山,禅师尚未升座,后面赶来之人都相随同下,聚集洞外,跪伏在地。
接着,禅师开洞升座,现出法身,算是同时参拜。禅师说完几句偈语,向众略微晓谕,便自讲经说法,指点上乘妙谛。
赶来之人多非初次,都为请求指点迷途,结缘传道而来。
专有所求之人,也没几个,都准备在说法以后陈请。
晴朗见惯大场面,并无顾忌,不似众人那般拘谨,就在说法之际,向禅师虔心默祝。
第一次说法完后,禅师含笑,先唤晴朗近前,嘉勉两句,轻声道:“你多生福慧,夙根深厚,与七宝金幢有缘。你暂退一旁,尚有别人待我指点。等我发付完了他们,再助你一臂之力。”
晴朗大喜,拜谢领命,退过一旁。
可是,他越想越糊涂,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禅师命众人无事自退,有事的依次上前答话。
众人齐宣佛号,膜拜谢恩,退将出去。留下的,只有三男二女。
晴朗为示肃敬,没敢窥听,退得颇远。
智公禅师与那五人问答,声音极低,很难听出说些什么。五人退时,都喜形于色。
禅师命晴朗再来到座前,指示他如何取宝,又叮嘱他,在取得七宝金幢之后,尽快赶去依还岭的幻波池,会有另外一番机缘。
晴朗拜谢退出,没过多久,果然隐隐听得梵唱之声,起自不远的孤峰后面。
他料定峰后必是禅师的闭关之所,已允许入谒,心中大喜,忙转过身,向孤峰礼拜通诚,明述来意,然后恭敬起立,往峰后走去。
那峰原自一片大山岭上突起,由前面望过去,孤立突兀,高刺云表。从峰侧绕过,形势立变。一看地势,那山岭至此忽然分裂,直下千百丈,变成一个极险峻的大峡谷。
因是对崖比这面低了五六十丈,不近前难以看出。离顶百丈以下,布满云雾,阴沉沉的,惟有寒风呼啸,吹得谷中寒云似狂涛一般起伏。
那梵唱之声自谷底穿云而上,已经停止。晴朗正观察间,听得一声清磐,飘出云上。随着云涛浮涌,下面云层忽现一洞。
晴朗忙把心神一定,恭恭敬敬的驾着真火遁光,缓缓穿云而下。
先是白云处处,一片苍茫,云层约有数十丈厚。等把这上层云带穿过,身外忽然空旷,只有朵云片片,自然舒卷,甚是悠闲,眼界却极宽阔。
低头一看,来路上空那座峰崖竟是直插到底,峰脚两旁奇石苍古,翼然森列,当中现出一座广崖。崖外有百十株旃檀树林,宝盖璎幢,龙伸凤翥,无不瑰丽灵奇,森秀特出。
林外不远,又是一片阔大无垠的湖面,湖水清深,一碧千顷,只是静荡荡的,看不见任何生物。那崖形虽极灵秀,当中并无洞穴,也不见人。
湖水深碧莹滑,与寻常清波迥然不同,竟是圣泉灵乳。
这些圣泉灵乳,既可以净化体质,也可以延年益寿,炼丹合药。
晴朗大喜,立即取出一个宝葫芦,装得满满的,再向左边第三株大旃檀宝树走去。
那里形如宝盖云幢,璎珞四垂,异香飘引。晴朗就着地上蟠曲如龙的那一段树根,面向着前面千顷平湖,悠然坐下,欣赏美景。
那个宝葫芦,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却内有乾坤,可装下上千丈容积的泉水。
晴朗是那种雁过拔毛之人,看到这么多圣泉灵乳,哪里肯放过。
如果智公禅师很介意,那么晴朗会放回一小部分;不过既然禅师不吭声,那么他便闷声发财。
也不知过去多久,忽然一阵香风起自湖上。
当地原在大雪山广壑之下,上面布满一层层的密雪,雪山上面又是终年阴云低垂,暗雾迷漫,永远见不到一点晴空。
而青莲峪简直是另外一个天地,总是光明如昼,祥云片片,永无黑夜。比起上面雪山的荒寒阴晦之境,大不相同。及至香风起处,眼前倏地一亮,大地越发光明。
转眼之间,上空云雾齐收,那香风便一阵接一阵的由湖上吹来。
一会儿后,和风止处,湖上一片淡微微的香光飘荡,接着便飘起极柔和鲜明的祥雾,宛如一片无垠的五彩冰绡,将整个湖笼罩。
祥雾下面,万顷清波一起腾涌,浪并不高,却甚整齐,隐闻涛声汤汤,音若笙簧,令人神智为之清宁,身心有种说不出的爽适空旷。
忽然,鼻端传来一股旃檀异香,与适才香风中的香气有点不同。
远远传来几声清磐,断断续续又传来几声梵唱,并非起自禅师洞中,仿佛来路极远。
青莲峪深居雪山之下,平湖空旷,并无寺观。磐声梵唱如果从外进来,按理应由上空飘堕,听去却又不似,入耳偏是清晰非常。
梵声渐渐稀微渺茫,似在若有若无之间。而那发音所在,又不似移向远处。
晴朗略一思索,突然醒悟,便顶礼膜拜,屏除杂念,虔心向佛。
不一会儿,梵唱之声忽然大起,上下四方一齐应和。乍一入耳,若远若近,似有似无。
只要心神稍一把握不住,微起杂念,声音便即微远渺茫。
到了后来,晴朗悟彻玄机,一任梵音琅琅,响彻天宇,只顾安定心神,不生一念。
刚刚返虚生明,达到物我相忘境界,又是一声清磐过去,繁声尽息,彩雾全收,眼前倏地祥辉万丈,大放光明。
满湖清波,忽然变作一片莲花世界,只是花叶均与寻常的大不相同,每柄莲叶都有丈许大小,色白如银。叶底挺立着一根金茎,花却纯青,大约尺许,都含苞未放,多不胜数。
金茎、银叶,与翠萼、碧波交相掩映,结成无限祥霞,壮丽绝伦。
忽然,一阵异香起处,满湖斗大青莲,同时开放。
湖心上空,立即现出一圈佛光,中间一朵极大的青莲花上,站立着一尊身高丈六的金身佛相。
紧跟着,目光到处,每朵莲花上面,都现出一尊佛菩萨,看去何止百千万亿。
一时霞光万道,花雨缤纷,宝相庄严,难以言说。
晴朗知道这是关键时刻,赶紧合掌礼拜,五体投地,十分虔诚。
顷刻之间,湖心响起清波分流之声。晴朗抬头一看,不禁大喜。
原来佛相莲花都已隐去,而湖中心翠涛滚滚,四外分流,当中现出一个亩许大的深水漩涡。晃眼工夫,水底忽有精光上射,随即升起酒杯大小的一团五色祥光。
紧接着又涌出一座宝幢,一丈六七尺长,七尺方圆。那宝幢似幡非幡,略似华盖,共有七层,四边璎珞垂珠,每层上面各现出一种不同形态的宝光。
头层上,是两个连环宝圈;二层是一个朱轮,四边烈焰环绕,熊熊欲燃;三层是一个钵盂;四层是一个金钟;五层是一把慧剑;六层是一个梵铃;七层是一个宝镜。
整座宝幢上,宝气精光,上烛霄汉。这些宝物又各具一色,光华分外强烈,精芒射目,不可逼视。七色光华,融会成一幢彩霞,庄严雄丽,气象万千,一望便知具有无上威力。
晴朗虽然见惯宝物,也得到了不少,但瞧见这种佛门至宝,也不禁惊喜交集。
这座宝幢出现之后,逐渐长大,光华强盛,继续增高。
晴朗以三昧真火和东皇钟护体,手掐诀印,口诵六字真言,向七宝金幢冲去。
他原本以为,自己离宝幢不过数十丈远近,遁光神速,顷刻便可飞到。
哪知那宝幢上面,发射出来的七色霞光,精芒所及,四边都在十丈左右,并且还在逐渐增长。
晴朗的遁光飞至中途,尚未到达,刚与宝幢的精芒接触,立即被阻住。
宝幢顶上徐徐滚转的那一团五色祥光,似要离顶飞去。
此时宝幢大放光华,七层法宝各显威力,水、火、风、雷、金铁、沙石之声,隐隐交作。
禅师之前告诉晴朗,幢顶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