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妖皇-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可以根据那些法宝的使用情况,了解到浩然宗所有成员的最新动向。如果有谁需要帮忙,他可以第一时间赶过去。
时光飞逝,转眼已过去大半年。晴朗终于将那些法宝全部炼化,便飞出紫云宫,驾起真火遁光,赶去北俱芦洲的狮驼岭,找那三大魔头喝个痛快,再在北俱芦洲开辟商路。
从南海飞往北俱芦洲,会先经过北海。
晴朗飞到北海的上空,极目眺望,只见四周冰山雪岳环绕,内里却有一处仙境。
他略一思索,已知道那里便是传说中的陷空岛。
那里住着一个陷空老祖,已修炼至地仙级别,不怎么理会外界之事,也不争强好胜。
据说,那里原本是一片横长冰原,在三千多年前,北极发生亘古未有的大地震。后来陷空老祖在无意中发现北极磁光,变幻灵异,光中有暗赤纹条,闪烁如电,并作殷殷雷鸣之声。
他默运玄机一算,知道万古未消的冰原广漠,自开辟以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中,共有七十二次巨震。每震一次,地形便要变动,一次比一次猛烈,而冰雪也被地底真火融化上百丈。
到了最后一次,世上人物越多,难寻生息之地,这座神峰便要崩裂,火源上涌,将这方圆百万里的广大冰原,除却西北岳最高之处,一齐融化,发生洪水之灾。
附近北极的海洋陆地均受波及,宇内江湖河海,也一齐水涨,只成灾之处较少。
似这样经过一甲子后,随着地势高下,区分出山林川泽,水陆地域,再由人类自来开辟这无边沃壤,无穷地利,以供衣食生息之需。
这原是天心仁爱,定数使然。眼看似大灾巨变,实为未来人类造福。
现在临到第七十一次大震上,虽然冰漠寒荒,人类绝迹,多大灾变也无关系。但是地域辽阔,人以外的生物连同冰海中栖息的水族介贝,也不在少数。
何况邻近陷空岛一带,四周冰山雪岳环绕,天气无比酷寒,另具一种仙景,毁了也觉可惜。更恐震势过于猛烈,连陷空岛下的水晶宫阙也遭受波及。
这类发动于天,由地轴上生出来的巨变,不是陷空老祖的法力所能制止。
他思索多日,将附近的修士约来,一同修下表章,通诚吁天,为北极亿万生灵乞命,伏乞天心鉴佑,准其运用法力消灭灾变。
那些修士齐心协力,在地震发生前的数月内,先把那里的火源开大,泄去地火之势,以免郁而不宣,突然爆发,不可收拾。
然后,在附近查出震脉的来源,不等发作,先以法力攻穿地脉,使其化整为零,化大为小,釜底抽薪,把地气泄去。
众人忙碌了四十九日,当时全北极共起三百八十余处地震,终日冰坍雪倒,地叱山鸣,震得人头晕神眩,目触心惊。
碎冰残雪,直上千丈,满空飞舞,仙禽灵鸟,均不能飞渡,声势已极猛恶。到了定数大震之日,自然还要厉害得多。
幸亏众人运用法力,在地震未发之前,先将气势泄去十之七八。只有本来的一两层,尚有如此威力,倘若听其到时自发,更不知是何恐怖景象。
似这样连震了七日七夜才住,地形全变,冰雪消融数千丈,自不必说。
众人为着保全陷空岛绣琼原一带的美景,均以全副神通,阻止地震余波侵及边界。
他们变移地肺,使震源往东西两头的荒寒之区横逸过去。
天惊地撼之下,众人与弥天冰雪、排空寒浪以及罡风烈火搏斗,苦苦相持十多天。
他们又把那无量碎冰崩雪,禁制在一处,凝聚出一条三千六百里长的铁槛岭,横亘在这一带,才保得陷空岛方圆千余里美景未受灾害。
若非事出私心,想着保全岛宫仙府,不是全为生灵着想,则功德极大,而自身将来便有多么厉害的灾劫,也会化为祥和,无须畏惧。
可惜陷空老祖初念不及于此,枉费数十日心力,只保得岛宫仙府无恙,绣琼原上的仙景如初,于异日切身利害,却无多大益处。
过不数年,他才由静参中,推算出大劫将临,想起前事,良机坐失,变成无用,却也不悔恨。
因见门人私与异派妖邪来往,那禁网只要知底,步行走去,便能越过,难保不由此隐伏危机。
于是他又把这一带的禁制改作上下两层,来人无论步行,还是飞越,均难通行。一旦误触禁网,不论失陷与否,岛宫众人立即警觉。
他却并不出来,只是发出信号,传至附近各岛屿冰山的妖人精怪,一齐来攻,人多势众。内中也有不少能者,又都以能为他效力为荣,来势之猛,颇不可侮。
要明里过去,除非行到岭前,虔敬通诚,告之来意,得他允准,方可安然越过;便不允,也不致涉险夹攻。不过,必被婉言推谢,决难入境。
晴朗心道:既然来了,干脆去拜访一下陷空老祖。他有那么多追随者,如果能跟他搞好关系,日后在这一带开辟商路,就会容易很多。
他便飞到陷空岛的铁槛岭,恭恭敬敬的禀明来意。
不一会儿,飞出一个男子,正是陷空老祖的大弟子灵威叟,来接他进去。

第225章

晴朗大喜,驾起真火遁光,跟着灵威叟。
首先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个极大的冰谷,崖上有一个山洞。
两崖之上满是积雪,洞口开在积雪里面。未开之时,通体浑成。
灵威叟飞在前面,刚刚靠近那面山崖,忽然从崖头往下,直裂出百丈高下的一大片冰壁,十余丈厚,三十多丈宽,移向前去丈许,宛如冰崖中裂,而洞口便深藏在裂壁之后。
如此大片的裂壁移开时,竟然异常迅速,又无一点声音。
晴朗跟着灵威叟刚刚飞进去,那裂壁转眼便已复原,也无一丝缝隙。
而山洞的另一面,也是荒谷危崖,冰天雪地,荒寒枯寂。
危崖特高,有一座高耸云表的大山,上积万年玄冰白雪,明光耀眼,气候奇寒。山岭都相连如环,婉蜒不断,均比危崖高十倍以上。
天空仍是暗云低迷,气象阴肃,极其荒凉。
这里离陷空岛还有七八百里,是一片形似冰谷的盆地。
地极广大,四外冰原又高,人行其下,看去四面都是高崖环耸,无路可通。
晴朗跟着灵威叟飞到上面,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冰雪漫漫,除了去路是高山危崖之外,下余三面都是平坦的冰原广漠,一片白茫茫,直到天边,万里无垠,气象雄浑。
刚越过高山前面的一条横岭,便听得远远涛声拍岸,清晰可闻。遥望右方碧波天际,海滩上时有白点移动,知是海鹅、白熊之类北海特有的生物,正在那里游行驰逐。
山势自右侧的冰谷来路而起,越往右就越往前弯。离那海面越近,越发凶险,并不与海相连。
陷空岛是万山环抱中的一片里海,水源虽是相通,海中门户却已封禁,仍须由陆路方可过去。
晴朗并不着急,便让灵威叟带着自己,四处逛一逛。
灵威叟笑着点点头,在前面带路,时不时解说一下。
两人还未走近海滩,只见那些比人还高一倍的北极冰熊,又肥又壮,通体白毛如霜。前额长毛披面中,红光闪闪,隐现一对大而亮的红眼。它们三三两两,人立而行。
再往前去,冰熊越多。在一片较高的雪地上,站满不少冰鹅,红睛乌嘴,延颈直立,行动敏速。因生息在北极海滨荒寒之区,未遇人类,所以看见生人,也无心机,十分驯善。
此外还有寒獭、冰犬之类,多是千百为群,身上皮毛油光水滑,鲜明可爱。
不时又见海中巨鲸喷水嬉戏,水柱突涌,直起数十丈,此起彼落。数目没有初入冰洋所见鱼群之多,却比较沉静。
忽然巨物山立,冒出水面,一会儿又沉下去,出没无常,时隐时现。而冰蛇、海马、巨虾、人鱼之类,也有很多。
灵威叟先向半山半海之处,斜飞过去,晴朗跟在后面。
离海约有百里,灵威叟引着晴朗,改向北面。行不多远,便到那大半环连岭之下。只见入口之处,双峰对列,犬牙交错。中心有一条峡谷,谷径往后斜行,作‘之’字形。
进约十余里,都是冰雪布满。行约二百余里,才把‘之’字形的山径绕完,地势忽然平展。来到一个参天危崖之下,那崖壁立两三千丈,通体如削,与左右高山相连,宽约百丈。
下有石门,十分高大,石黑如墨,温润坚莹,宛如玉质,气象雄伟。
晴朗一路行来,到此方见土石。回顾来路‘之’形谷径,由入口起直到尽头,宽窄如一,冰崖石壁,俱作梯形横立,异常整齐。其实当初并无谷径,是陷空老祖以法力开山凿成。
绣琼原全仗四面高山环绕,寒气不能侵入,因而气候比较温和,景物独胜。
老祖惟恐谷径一开,到了下半年,北极寒风冷气循径侵入,故把谷径开成‘之’字形。
又在谷尽头,在危崖之下开一门户,以供启闭。而沿途的梯形崖壁,也是阻挡寒风冷气之用。
到门一看,门高不过十丈,宽约五丈,顶上横额刊有四字‘绣琼仙境’,朱文古篆。
里面门道甚长,每隔五里,便有一层门户,共是九层,都是两面大开,并无梗阻。行约四五十里,才把门道走完。一路清洁,不着点尘。
刚一出门,面前豁然开朗,现出奇景。只见四面都是高矗云空的大山,环拥若城。
别处都是冻云压顶,冷雾凄迷,数万里冰封雪积,不见天日。
惟独这平原一带,天气虽然极冷,常人到此,仍是重裘无温,禁受不住,却比来路已强得多。
最奇的是,那冷只是干冷,天宇反而分外高旷清明,风日晴和。气候如此奇寒,那景物却似介乎大唐国的春秋之间。遥望四外山色,上半都是白雪皑皑,直闪银光。
山腰以下,恰似满植乌柏枫叶之类,经霜凌寒,深染丹霞,不是紫云万丈,便是红雪千里。斜日回光照上去,朱霞绵缅,殷红如血。
阳光被山顶白雪一映,越发浮光泛彩,金紫辉煌,气象万千,难以形容。
这样看去,仿佛是深秋景色。可是当中平地之上,又耸立着许多峰峦岩岭,都比四山低下十之七八,最高的不过千百丈,无不灵奇瘦透。
涧谷幽深,洞壑玲珑,清溪飞瀑,映带其间。
不是嘉木插云,便是芳草平芜,端的水木清华,美景无边。
尤其是那些林木花草,当地特产,独具耐寒之性,种类繁多,冰莲雪蕊,琪树琼林,与无数姹紫嫣红,琪花瑶草,凌寒竞艳,同斗芳菲,看去又似阳春美景。
似这般一春一秋,佳时并秀,汇为宇内之奇。
这里外层万山环拱,陷空岛恰在中心。四面又是群山环绕,当中现出一大片水,名虽为海,实是一片湖沼。岛在中央,形似仰盂。底下伏流,与海相通,上面却看不出。
共是三个圆环,由外至内,一层层矮小下去。
晴朗跟着灵威叟,由出口到中心近海之处,仅百多里路,不消多时便已到达。
沿途山灵水秀,景物清丽,尤其是那些花树。
远看一片花光,处处繁霞,已是罕见。这一临近,见那许多花树,种类并不甚多,只有五六十种,但无一不是冰胎玉骨,宝雾珠辉。
有的花开径丈,叶大如帆;有的繁英细碎,密蕊如雪,清馨染衣,经时不散;有的翠干瑶柯,高可参天,琼莲万朵,满缀枝头,银辉浮泛,耀眼欲花,疑幻疑真,不可逼视;有的花大如斗,千叶重叠,粉腻脂溶,艳绝仙凡;有的花同杯大,密萼繁枝,香光如海,无限芳菲。
内有一种形似梅花,而瓣作六出,朵也较大,铁干虬枝,形势古拙,凌寒舒芳,清标独上。更有冰芝、雪莲之类,丛生路侧,花林之下,多是从来未见之奇。
可惜此间草木,多秉冰雪精英而生,易地不长,一离本土,便难存活。
几种最好的,是参天排云的老树,荫被数十亩。
那环绕着海的群峰,都自平地突起,虽也成为一环,但是三五错列,各具姿态,望如画图中的海上神山,不相依附,峰与峰之间,到处皆可通行。
晴朗一路观赏,刚刚穿过峰峦,便见前面现出数百里方圆的天洋海。海水清碧,天空无风,偏是波涛澎湃,浪花飞舞,水势十分险恶。
遥望海中有一岛屿,其形正圆,四边高起约二三十丈,中陷若盆。
岛旁波浪更大,水势越激,山容水态,树色泉色,与天光云影相互辉映,景更清奇。
灵威叟带着晴朗,向岛下的水晶宫阙飞去。
这座水晶宫阙,深居海底,与紫云宫的情景大不相同。
紫云宫是珠宫贝阙,深藏海眼之下,海水被宙极真气托住,上面又有日月五星和乾天太乙真气一吸,空出中门千余丈高下,仰望上面,水云隐隐流走,一片清碧。
所有宫室园圃,均位列在陆地之上,虽有湖沼溪流,均是极清的灵泉,看去仿佛另一重天地。
而陷空岛水宫,却是在深海之中,全水宫多半是用万丈冰原以下所凝积的水晶建成。
虽然也有园圃院落以及空旷之处,要么是主人以法力禁制,要么是借用北极真磁和能辟水的法宝珠玉,逼开海水而成。
两人所经之处,是前往霜华宫的一条水晶长廊。其上方和四面被海水包围,所有宫室廊榭都高大异常。这条长廊长数十里,高达四五十丈,宽约二三十丈,两边是二三尺厚的晶壁。
廊内有两行粗可合抱的寒金宝柱,上面用深海中所产丈许大一片的五色贝壳为顶,从入口处用白玉铺成的雪花形六角圆门起,十步一柱,两相对列,衬得当中廊路笔也似直,直达十里以外一座高大雄伟的宫殿旁边。
如换常人至此,一眼望过去,简直看不到底。
那两列寒金宝柱,射出万道金光,与顶上的五色贝壳互相映照,五光十色,陆离璀璨,闪幻出千重霞影,无边异彩。
晶墙外面,碧波澄静,海沙不扬,廊内晶光外映,一片空明,多远都能看到。
时见深海中所产奇鱼、介贝之类,大者数十丈,小亦大如车轮,异态殊形,不可名状,远近游行,此去彼来,动止悠然,甚是从容。
看去好似无数奇形怪物,凌空浮翔,直不似在水内,另是一种笔墨难以形容的奇丽壮阔之景。
晴朗虽然见多识广,却也不禁惊赞不迭。
灵威叟领着他,顺着水晶金柱长廊,一路步行观赏过去。
那尽头处是一个六角形的广亭,贴着晶壁,每面均有一排白玉座位。过去十多丈,有一个与回廊差不多大的月亮门,也是白玉所建,正是霜华宫的左门入口。
灵威叟让晴朗在亭中等候,便往门内走去。
不一会,他笑着走出来,轻声道:“岛主有请。”
随即响起金钟之声,长廊回应,音甚清越。钟鸣五下,跟着奏起细乐,法曲仙音,笙簧细细。置身在这种水仙宫阙之内,入耳清娱,令人心神一振。

第226章

晴朗跟着灵威叟进去,只见里面是一座比廊还高的广庭,五根玉柱,分五方矗立地上,每根大约十抱以上。往右一转,走向当中一座三十多丈高的宫门之下,那两扇满布斗大金钉的白玉宫门,正向两边徐徐开放。
由门内闪出两个魁梧的武士,形如巨灵神,身披甲胄,手执金戈。
门内又是一座广庭,比门外还要广大。当中陈列着九座丹炉,也是寒金所制,大小不一,形式也不一样,九宫方位排列。炉前各有一个玉墩,上设海中异草织成的锦茵。
当顶一面八九丈方圆的宝镜,正对下面,似是主人炼丹所在。
入门左右,两旁有一直排长架,架上悬有好些铁环,离地高约十丈,每三环为一套。环下各有五角形、六角形的铁钵,形式不等。
晴朗跟着灵威叟,只见对面有个三四丈大的小圆拱门,紧紧关闭。而这丹室内有十六名侍者,都穿着白衣,分立在四边角上,看去都似常人修炼,与把守宫门的武士不同。
灵威叟引晴朗入内,只见里面是一座外五内一的宫殿,六间合聚一起,形如梅花。外五间,俱作花瓣形,分向五面。当中那间圆殿,各有一门,与五间对通,比外层高出三十余丈。
殿门外,设有四十级半圆形的台阶。每间宫室,均有百余丈宽深,殿阶与外室一般宽度,而靠近殿阶一面虽然较窄,也有四五十丈。
这殿因是居中,每面各宽四五十丈,又有三十多丈玉阶直达下面。各室虽然隔断,两边都是晶墙,一望通明,全景毕现,一目了然。
有一座通体玉柱的晶墙,七八百丈方圆,银辉如雪,空明如镜,不着纤尘,端的伟大庄严,清丽雄奇到了极点。陈设珍奇,仪仗瑰异,珠光宝气,眩目夺神。
晴朗置身其中,直疑月中仙府,亦不过如此。宫中侍者,除了在阶前持仪仗的甲士身材高大之外,多是侏儒,不下二三百人,分在五间宫室之内,排列侍立。
等到历阶而升,进入殿门,再看殿中心的梅花形宝座上,坐着一个身着白色道袍的矮胖老者。
只见他生得面如冠玉,突额丰颈。那两道细长的眉往两边斜垂,其劲若针,配着一双长而细的神目,蓝电也似,光射数尺。大鼻露孔,阔口掀唇,略带着微笑之容。
除却唇红如朱之外,通身形貌衣着,更无丝毫杂色。
他的身后,站立着一排甲士,各持羽葆霓旌,也是寒辉照人,其白如霜。
全宫甲士、侍者和道童之类,各有各的服饰,身材相差甚远。
此外,宝座两旁,还分三行,侍立着数十个弟子。后面两行似是两代徒孙,多近似道童打扮。
那些徒孙虽然高矮胖瘦不一,装束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