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禹闻言说道:“如此禹也宽心向陛下禀报了!”言罢再次谢过了五人的相助,辞了五人,朝东海的反方向而回。
水患既除,黄龙真人和四海龙王都得了功德,四海龙族更是占据了内陆五湖以及各河道,可谓是皆大欢喜!双方各自亦施礼告辞而去。
禹治水多年,终于将水患制伏,天下百姓感其功德。尊称之为大禹。人人争相传颂其治水事迹,纷纷称道不已!舜帝见大禹人心所向。而且他又有功于人族,其为人亦仁慈有德,是以将大禹带在身边,日日随他处理人族事务,众臣皆知,舜帝这是在栽培大禹,准备日后禅位与他了!
舜帝于尧帝仙逝后在位三十九年,这年于南方巡守之时,经过苍梧之野时,忽然心神大动,昏了过去,众臣子抢救了三日三夜方醒过来,只是此时他已是双目失神,脸色无力了。舜帝召来大禹,嘴角颤抖着对他说道:“大禹,吾知你一直以来对吾斩了你父鲧耿耿于怀,其实,吾又怎忍斩他,只是不斩鲧,则如何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大禹闻言欲言又止!
舜帝拉着大禹的双手摇头说道:“你无须再多言!吾自知大限已至,从此吾将人族交与你了,你要做个好人主,莫要摸了轩辕老祖宗的黑!”
大禹已是泪流满面,他哽咽着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带领好我族,必不辜负圣父圣母以及我族三皇!”
舜帝闻言道:“如此吾可安心去矣!”言罢微笑而逝。众臣见状,忙纷纷跪倒于地,哭声一片。
只见一条九爪神龙陡然从舜帝身上飞出,在苍梧之野上空盘旋九圈,旋即吟啸着飞上九天,汇入九州结界去了!
大禹领着一干人等朝着九爪神龙消逝的地方拜了九拜,随即带着舜帝的遗体,回转国都,宣告天下,举国大丧!
大丧之后,依照舜帝临终前地旨意,众臣推选大禹登上了共主之位。
大禹做了共主之后,时时牢记舜帝的嘱托,其人节俭,不喜奢华之风,是以百姓爱戴;又平南方三苗之乱,武功赫赫,震慑天下,人莫不尊!
越十年而过,一日,忽然九州大地上空有五条九爪金龙吟啸连连,响彻天地。
三十三天之上,火云宫中。三皇大惊失色!轩辕黄帝惊呼道:“怎会如此!崆峒印为何会从九州结界中跳脱出来?”
伏羲圣皇忙拿出河图洛书,一抛至头顶,只见淡淡星光散下,他闭目掐指算了起来。神农和轩辕不敢打扰他施法,只得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
未几,只见河图洛书不再散下光辉,落在了伏羲怀中,伏羲睁开双眼,对两人道:“原来如此!崆峒印本是人皇至宝。当由人皇掌管,若是离了人皇,少了人皇气息,则威能难显。如今异状正是崆峒印离开我等日久,已是跳脱出来欲返回火云宫。”
两人闻言方才恍然!神农皱眉道:“九州结界少了崆峒印,却是威力大大地削弱,该当如何?”
伏羲不言。只是伸手朝着五条神龙屈指一弹,一滴精血瞬间分成五份入了五龙体内。神龙和轩辕见状,亦同时运转法力,逼出自己地一滴人皇精血给了五条神龙。
五龙得了人皇精血,不再吟啸,而是重新返回了九州结界中,九州上空又再次恢复了往昔的模样。
神农叹息道:“虽有我等精血相助。可毕竟只解了一时之急,难为长久,须有一策才可!”
三皇同时沉默了下来。许久,伏羲说道:“圣父乃是众圣中修为最高者,想必有所良策。不如我等且去问策,何如?”
神龙轩辕同道大善。三皇正欲出宫拜见鸿玄,却闻一阵嘻嘻笑声从宫外传来,三皇一顿,伏羲笑道:“看来此行却是不必了!”
神农轩辕闻言同时掐指一算,脸笑意。
只见女娃正蹦蹦跳跳地从宫外进了宫内,见了三皇,盈盈施了一礼,然后扑进了神农的怀里。撒娇着喊道:“父皇,儿臣好生思念您呢!”
三皇见状朗声大笑。神农叹道:“你这孩子,总是不安心在圣父那修道,又来此作甚!”
女娃委屈地说道:“儿臣这次可不是私自来的,儿臣乃是奉了老师法旨而来!”
轩辕急声地问道:“不知圣父有何吩咐?”
女娃答道:“老师有言,他已经有了良策!”
三皇闻言彼此相视一眼,同时松了口气。伏羲说道:“有圣父出手,我等亦可安心了!”
神农和轩辕点头称然!
九州大地,冀州城中。大禹望着茫茫高天。脑海里还在想着适才五龙的异状,心中不知为何担忧了起来。
轻叹了口气。大禹回身正欲继续处理政务,却忽然见前方正有一道者手持紫竹仗立在那里,仰望苍穹!
心中一惊!大禹回过神来,忙上前恭敬地朝着道者拜道:“大禹拜见圣父,圣父圣寿无疆!”来者正是鸿玄也。
鸿玄转身看着跪在地上的大禹,微微一笑,发出一道柔力将他扶了起来,道:“适才地异状你可曾见了?”
大禹不知鸿玄为何会有此问,只得老实地答道:“回圣父的话,大禹却是见了!”
鸿玄点点头,道:“此乃九州结界不稳之兆!”
大禹惊道:“怎会如此?”也难怪他吃惊,毕竟九州结界可是轩辕黄帝以崆峒印立地,如今听说九州结界不稳,一时失色亦是难免的。
鸿玄淡然道:“吾此来正是为了九州结界!”言罢一抖袖袍,只见地上霎时现出九个身形,大禹一看,却是九个未曾见过的异兽,他疑惑地问道:“敢问圣父,此乃何方神兽?”
鸿玄微笑道:“此乃东海龙王之九子,乃是、鸱吻、蒲牢、狴犴、饕餮、霸下、睚眦、金、椒图,各有神力,你待会便知!”言罢伸手朝天一指,一道清气化作利箭射上九天,一层金光闪烁地结界出现在九州大地上空,鸿玄轻喝一声“收”,只见九尊小鼎瞬间出现在他的掌中,正是轩辕黄帝得道飞升前所立之九鼎也。
鸿玄对着大禹说道:“你运力逼出精血进到九鼎中。”
大禹不敢怠慢,忙运力逼出自己的九滴精血,汇入了九鼎之中,九鼎得人皇精血,霎时爆发出耀眼的金光。鸿玄又对着龙族九子喝道:“此时不入,更待何时龙族九子朝着鸿玄拜了九拜,一个接一个地入了九鼎,从九鼎中传出阵阵吟啸兽吼声,正气澎湃。鸿玄又朝着九鼎喷出一口清气,九鼎在清气地环绕下滴溜溜地转了九圈,又跳出了鸿玄的手掌,迅疾地飞上了九天,重新汇入了九州结界当中!
火云宫内,在九鼎回归了九州结界之后,一方大印陡然出现在三皇面前,上有五龙环绕,正是崆峒印。
神农收了崆峒印,道:“以龙族九子代崆峒印,虽不及之前,但却胜在长久,我等亦可无忧矣!”
其余二人同时点头称然!
大禹在位四十五年之后而逝,人族自经历了诸多磨难以及三皇五帝地治世之后,终于大兴!其子启更是建立了人族史上第一个王朝,起名为夏。自此,人族翻开了新的一页!
正是:亿万岁月磨难临,三皇五帝德天下。
龙族九子立功德,人族大兴始于夏!
(人族大兴卷完)
第三卷 第三卷 第一章 紫霄宫开,封神榜现
更新时间:20091015 9:54:48 本章字数:3732
岁月悠悠,夏启立国四百余年,传至桀,因其残暴不仁,杀害忠臣,为天下弃也。黄河下游有部落曰商,其祖乃尧之孙契,传至夏桀时首领名曰汤。汤乃是一个仁慈厚德之人,曾劝解夏桀,不意反被夏桀下了牢笼。待到出了牢笼,返回汤地,得丞相伊尹,感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遂起仁义之师伐桀,终于推翻了夏朝,放桀于南巢,被天下诸侯推举为共主,从此建国号商,都于亳。
清虚天,玄清境。此时鸿玄正在云床之上神游太虚,体悟大道。忽然一道钟声响彻在他的耳中,不知从何处来,渐渐消逝,不知归于何处!
鸿玄睁开双眼,一道奇异的光芒一闪即逝。他轻声自语道:“终于来了么!”
随即豁然起身,走下云床,出了清虚天,来到茫茫混沌中。不知行走了多久,只见远处有一座若隐若现的道观静静地坐落着,气息飘渺,其形古朴,似有万千大道轨迹围绕其旋转不休,又似甚么都没有,玄之又玄!正是那已合身天道的道祖鸿钧的道场紫霄宫也!
紫霄宫内,其余六圣俱已在座,忽然,众圣的目光尽皆转向宫门外,只见鸿玄正手持紫竹仗缓步走了进来。除了女娲娘娘以外,其余五圣心中吃了一惊,只因此时鸿玄浑身气息晦涩难辨,似有一层若有若无的轨迹环绕着。
混元太极太上大道!众圣心中同时出现这个词。
圣人虽同为混元大罗金仙,却有混元无极太上大道和混元太极太上大道之分。众圣自从证得圣人之后,道行却是提升缓慢,若想证得混元太极太上大道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更遑论是证得天道了,至于天道之上的混沌大罗天道,众圣却是想也不敢想的。若想提升道行,便须体悟大道,若想体悟大道,则须气运之助。气运者,不仅关乎大教未来,更可助圣人体悟大道,关乎圣人修行。是以众圣皆欲做那天地主角,以争气运;而若争天地主角,则当为人族正统,毕竟人族乃天道所定的主角。如今看到鸿玄一身不可测地修为。众圣已知他证得了混元太极太上大道,一时间心思五味瓶砸,各有不同。众圣知鸿玄不立教便可享玄门气运,可谓天数在手,自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乃是得了气运之助,对气运的争夺更是多了分心思!至于鸿玄到底是不是仅有气运相助,便只有他自己本人知晓的了!
却见鸿玄向众圣稽首施礼。{道:“贫道来迟,累众位道友久等,罪过也!”
众圣纷纷还了礼,通天教主哈哈大笑道:“却要恭喜四师弟修为大进了!吾等来此不久,四师弟不必挂怀!”鸿玄微微一笑,也不言语,坐到了自己的蒲团上,闭目等了起来。众圣见状,亦知不可过分在紫霄宫中喧哗。是以尽皆闭目静坐等了起来。
未几,只见亿万年未曾现身的鸿钧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众圣面前。众圣心中一震,同时起身向鸿钧行礼拜道:“弟子拜见老师,老师圣寿无疆!”
鸿钧点点头,待众圣坐定之后,扫了鸿玄一眼。便面无表情地对众圣道:“自巫妖大战之后,天地间的因果纠缠过甚,六百年后量劫来临,阐教十二金仙众仙身犯杀劫,应在人族,当下山应劫。”
众圣闻言大惊!犹以元始天尊为甚。元始天尊恭声问道:“弟子敢问老师。我阐教弟子该如何应劫?”
鸿钧淡淡地道:“妖族退出天庭。吾立昊天为天庭之主。统御三界。只是如今天庭众神不齐。三百六十周天星辰无人掌管。六道轮回空虚。须得分封众神。一者完过杀劫。二者众神归位!”
言罢。只见一张色呈土黄色地榜文出现在他地手中。其上正散发出幽幽地神秘气息。鸿玄见了双眼一亮。旋即又恢复了原状。
鸿钧又道:“此乃封神榜。乃封神之神器。杀劫中仙道厚着入仙道;次者可凭此榜入神道。封得正神之位;再次者化为灰灰!”
通天教主皱眉问道:“敢问老师。封神榜所封三百六十正神。可是阐教仅有十二人。如何封神?”
元始天尊亦紧张地看着鸿钧。
鸿钧淡淡道:“虽是阐教金仙身犯杀劫,然则杀价来临,未证准圣者,一入红尘者便身染因果,亦须完过杀劫,方可再修仙道!”
众圣大惊!未料杀劫如此之大,竟要囊括了准圣之下地所有仙人!心中暗自念道:回去后定要约束弟子毋出山门,以免染了因果,应了劫数!
鸿钧继续说道:“杀劫至,自有应天而出之封神之人,此人将拜入哪教,哪教便得封神榜,主持封神之事。”
众圣闻言心思又再次活络了起来,惟有鸿玄和女娲娘娘不以为意,毕竟他们没有立教,这封神之事可不干他们之事。
鸿钧对太上老君道:“何人上榜,皆由尔等所定。老子,你乃大师兄,封神榜便暂放你手,待到封神之人拜入哪教,便将封神榜与哪教!”
太上老君忙上前恭敬地接过封神榜,退了回来。鸿钧又看了众圣一眼,道:“尔等六百年之内当商定封神事宜,签押封神榜,不可延迟,否则到时无量量劫来临,杀劫更甚!”
众圣闻言心中一震,俱都起身回道:“弟子知晓!”
鸿钧点点头,在众圣的目光中无声无息地再次消失不见,回归天道去了!
如此紫霄宫只剩下了众圣,众圣一时间默然无语,却是谁都不愿先开口说话。太上老君叹了口气,道:“老师之言,众位道友俱已得之,此次封神乃是量劫因果纠缠所至,我等当封神,依根性深浅而定,根性深者入仙道,根性浅者入神道,再浅者化作灰灰!”
鸿玄亦言道:“大师兄所言不错!我等该商定由谁上榜,入神道,以完过杀劫,再享清静!”
众圣闻言同时点头。太上老君见状,先开口说道:“贫道门下只有玄都这一个弟子,虽为证准圣,却是不该上榜应劫!”言罢将封神榜传给了元始天尊。
众圣闻言无话可说,毕竟太上老君只有一个弟子,若是让玄都**师上榜了,恐怕会惹恼于他,到时结下因果,却是大大不值了。
元始天尊淡然说道:“吾阐教门下个个俱是道德之仙,皆是功德无量之辈,人人根性高深,却是不该上榜!”言罢将封神榜递给了通天教主,道:“倒是三师弟门下弟子号称万仙,俱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根性浅薄,难证仙道,正该上榜!”
通天教主暗怒,只是圣人之怒不显于色,他冷淡地说道:“二师兄莫要忘了老师所言,此次量劫乃是你阐教弟子身犯杀劫所至,怎可让我截教弟子上榜!”言罢将封神榜一推到鸿玄怀中,不再理会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脸色阴沉,不知所想。
鸿玄微微一笑,却是将封神榜推给了女娲娘娘。众圣见状亦不说什么,毕竟鸿玄门下只有孔宣和女娃两个弟子,孔宣就不说了,毕竟证了准圣,不在杀劫之内;而女娃乃是神农之女,若是让她上了榜,只怕这个因果可就结大了!
女娲娘娘说道:“我不立教,门下又无弟子,没有可以上榜之人!”言罢将封神榜推给了西方二圣。众圣知女娲娘娘所言有理,只得看向西方二圣。
只闻接引道人宣了声佛号,道:“贫道西方教下只有三两个弟子,且少来东方,并未结下因果,是以不该上榜!”言罢又将封神榜推回了太上老君手中。
太上老君叹了口气,道:“如此推了推去却是要推到甚么时候,到时误了封神事宜,老师怪罪下来,我等怎生担待得起?”
众圣闻言默然!这封神看似是完此量劫,为天庭增加人马,却是对各教无有甚益处,谁也不愿让自己的弟子上榜去听命于人!
太上老君看着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说道:“元始师弟,通天师弟,依贫道看来,此次封神当以阐截二教为主,你二人商量着上榜人数吧!”女娲接引准提鸿玄同时看向两人,显然太上老君所言无差,此次封神当以阐截二教为主。
二圣亦知太上老君之言有理,只是俱都舍不得门下弟子上榜,是以尽皆默然无语,不发一言,气氛一时沉默了下来。
却见鸿玄对太上老君言道:“大师兄,如今六百年为到,且我等亦不知应劫之仙当以何道应劫,此时签榜却是早了些,不若下次三百年后再商如何?”
太上老君也知此时封神榜却是再也签押不成,只得点头同意道:“四师弟所言有理!既如此我等三百年后再于紫霄宫中签押封神榜吧!”
众圣闻言皆点头称然。
随后太上老君在众圣的目光中将封神榜悬挂于紫霄宫内,出了紫霄宫,回转道场去了。众圣见状,亦相互行礼告辞,各回道场,暗自谋算着。
清虚天,玄清境。鸿玄遥望着海水潮升,微微一笑,自语道:“封神之战么!有意思。”
正是:封神榜现量劫至,众圣共商封神事。
阐截二教互不让,嫌隙已生算计起!
第三卷 第二章 再议封神,金鳌岛上
更新时间:20091015 9:54:48 本章字数:3815
清虚天,玄清境。此时鸿玄正在给一众门下生灵讲道,待到讲道完毕,鸿玄张口说道:“六百年后乃是杀劫来临,三界未斩尸者,若入凡尘,皆在劫中,自今日起我玄清一脉封岛,若无吾之法旨,不可擅自下山,否则应劫皆与我玄清一脉无干。尔等可明了!”
众生灵闻言心中凛然,俱都拜道:“老师之言弟子不敢违背!”
却见有巢氏先是躬身行了一礼,道:“弟子敢问圣父,杀劫何来?”
鸿玄微闭双眼道:“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一元分为十二会,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五万个元会为一个混元量劫。量劫乃是天地间因果纠缠所至,量劫来临,一干应劫之人皆须应劫,方可再享清静。量劫有大有小,大者乃神仙杀劫,小者不及神仙。量劫接量劫,是为混元无量量劫,无量量劫来临时,三界众生,圣人之下,皆要应劫,届时天地毁灭,众圣要重开天地,分清理浊!”
众生灵听罢大惊!未料这杀劫竟是这般骇人,心中再次警醒了起来,从此只得安心闭关,待杀劫过后再临了。
燧人氏惊骇地说道:“这量劫倒也罢了!若是无量量劫来临时,天地毁灭,岂不是万物不存?”
鸿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