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汜听了这话吓了一大跳,连忙饮用粪汁催酒解毒,等好不容易折腾完了,立刻大怒说道:“李稚然本来与我等兄弟相称,然而最近野心愈发膨胀,先是杀了樊稠,最近竟然连我也都盯上了,我若是再隐忍的话,恐怕哪一天脑袋丢了都不知道?既然你不仁,也就别怪我不义,传我命令,明日集结将士,攻打李傕行营!”
于是在第二天,郭汜率军攻打李傕,李傕见状自然更加恼怒,自己为了弥合关系,主动把侍妾送给对方,好心宴请于他,没想到他竟然率兵攻打。
“哼,之前我为了顾全大局对你隐忍,可是难道你真认为我李傕是好欺负的?既然你郭多不顾昔日之情,那也别怪我不客气!”李傕恼怒不已,随即下令予以还击。
于是双方连续作战一个多月,损失了两三万人。
“什么?李稚然和郭多之间开战?双方共计损失两三万人?就连天子劝解也都没用?”听到这个消息,远在商县的张济顿时心中惊讶,现在裴青为首的关东联军虎视眈眈,他们不说团结一心,竟然还彼此开战,实在不够顾全大局,这样一来的话恐怕西凉军败亡得会更加迅速。
想到这里,张济霍然起身,连连说道:“不行,我必须前去劝说他们和解,要不然的话,大家最后都要玩完。”
随后张济将军务委托给侄子张绣,临走之际叮嘱张绣,如果武关的陈到前来挑战,只需深沟高垒,不必理会便可,千万不要上了他的当与之交战。
在叮嘱完之后,张济率领数十名亲兵,急匆匆的前往长安,为李傕和郭汜劝和。
而在此期间,陈到一直在不断的骚扰和挑衅张济,这一次他率军来到城下骂阵的时候,却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因为他竟然没有发现城内主将张济的身影。
为了确认张济不在城内,陈到大骂张济缩头乌龟,不敢露面,甚至连他们张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捎带上了。
这一来自然惹怒了张绣,张绣当时正当年轻,而且自负的认为自身的武艺在这天下除了少数人也算得上第一流,根本就没把陈到放在眼中,只不过碍于叔父张济的命令才不敢出城教训这个不知死活的敌将。
可是现在对方竟然直接辱骂叔父张济,而且连他们的祖宗都给骂上了,这让张济根本无法忍受,大怒之下率领一万将士打开城门,直接向陈到发出挑战。
陈到虽然武力不下于张绣,可毕竟不是当世第一流的猛将,更何况他智计在手,更加喜欢玩弄计谋,所以根本不接受单挑,嘿嘿笑道:“两个人单挑有什么意思?你要真有本事的话,咱们各自率领麾下将士,列成方阵,与对方堂堂正正一战,一决雌雄,只不过我这种战法一般情况下难度比较大,等闲之人根本不敢接受,如果是你叔父在这里的话我还有所顾忌,至于你嘛,你还是好好练两年再说吧。”
张绣闻言大怒,指着陈到说道:“根本就不用我叔父出手,我就足以将你这些残兵败将赶回中原,废话少说,开战吧,我手中的长枪早已饥渴难耐了。”
“既如此,那就如你所愿,今日先打败你,再攻下你的商县城,抓住你的婶婶,送给我家主公暖床。”
张绣闻言大怒,起的大声怪叫道:“啊啊。。。。。。鼠辈竟敢侮辱我的婶母,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定要摘下你的头颅做尿壶!杀!”
随后张绣一马当先,率领麾下将士直接向着陈到的军阵冲了过来。
“终于来了”,陈到没有丝毫的忧色,反而心中炽热,心中默默想道:“就让我白毦军从这一战开始名扬天下吧!”
第144章 还有机会?
“啊。。。。。。”
“啊。。。。。。”
整座的战场如同一座修罗地狱一般,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战场上传来将士们一声接一声的惨叫之声,死亡的将士尸骨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整片的土地,那幅惨像让人看过之后简直无法再度回首。
不过令人震惊的是,本来是双方的战场,可是被杀伤的绝大部分都是一方,另一方面则成了惨无人道的屠杀者。
“这,这,怎么会这样?骑兵对步兵不应该是拥有绝对优势吗?为何这一战竟然颠覆了我的常识?现在的战场上竟然是步兵对骑兵展开了一面倒的屠杀,这简直是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啊。”
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张绣简直惊呆了,他看着他麾下那些精锐的西凉勇士们现在竟然像是遇到了猛虎的群羊一般,在对方的屠杀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一万大军仅仅小半个时辰,竟然死伤过半,战场上被践踏在地上的遍地都是西凉军的旗帜和器械,间杂其间的,到处都是残碎的尸体和殷红的鲜血。
张绣并非没有上过战场,他虽然年轻,可是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战,可谓是身经百战,一身武艺就连叔父张济都自承不如,可是今天这一幕他竟然从来没有见过,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年轻的张绣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刺激,这让他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都忘记了逃回去,甚至也忘记了下令鸣金收兵。
就在这时,只见部将胡车儿赶过来,对他说道:“少将军,赶紧走吧,这帮人简直就是嗜血的狼群,实在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军队,再不走可就走不了了。”
张绣这才如梦初醒,随即立刻下令鸣金收兵,迅速回城,关闭城门,再也不敢与这支可怕的军队作战了。
张绣麾下的将士早就坚持不住了,在听到鸣金的命令之后掉头就跑,什么主将,什么阵型,什么军令都已无所谓,对他们来说能够保住性命的意义大过一切。
于是这支军队如同一窝蜂一般的向着城门涌去,为了抢先一步入城,什么都顾不上,哪怕是袍泽或者长官挡住了逃生的道路,也会挥刀直接砍上去,然后踏着对方的尸骨逃走。
而更加可怕的是,陈到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进攻,反而是尾随着逃向城内的队伍展开了追杀,欲图直接顺势夺下商县城。
这样一来吊在后面的那些西凉军将士更是不顾性命的逃走,彼此之间为了争抢入城而互相残杀,踩踏而死者数以千计。
张绣在回城之后喘息未定,就要立刻组织防御,然而即便是城内那些负责守卫的将士们也都在城头看到了之前的那一战,他们也都被敌军的强大吓住了,哪里还有什么抵挡之心?还没有看到对方将士的身影,就纷纷从西门和北门逃走,因为只有这两道门通着关中。
“你们别跑,赶紧给我回来!”看到将士们纷纷出逃,张绣急得大喊,可是这根本没有什么用,将士们反而逃得更快了,到了后来甚至成建制的逃走。
本来张绣就不是军中的主将,现在张济又不在,张绣很难约束他们,再加上对方的战力实在太变态,所以将士们才罔顾张绣的命令,迅速逃散。
而这时候陈到已经率军尾随着败逃的敌军杀入了城中,许多来不及逃走的将士们纷纷跪地投降。
对于那些投降的西凉兵,陈到仍然遵从裴青亲自制定的军规,凡是投降的敌军将士一律不准杀死,不准虐待,接受他们的投降,没收他们的武器,并且进行集中看管。
但是这也不妨碍陈到的继续进军,他在派出一小部分刚刚招募没多久的新兵将士集中看管俘虏之外,却亲自带领那些老兵们继续追杀,彻底将敌军赶出城,并且完全占领。
在这种情况下张绣知道大势已去,只得长叹一声,在胡车儿等人的保护下率领残兵败将去寻他的叔父张济了,这一战让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极为沉重的打击,也让他从此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作战那么多年来,仅有的两次战败都是败在了裴青的手下,第一次是裴青亲自率领的队伍,这也罢了,毕竟裴青的威名,自从长安一战谁都领教了,就连李傕和郭汜也不得不服,可第二次竟然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所统率的队伍,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而更加令张绣心中不安的是,在这一战之中,他的婶婶邹氏来不及逃走,竟然成了对方的阶下囚。
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不仅丢了商县城,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人马,就连邹氏都失陷了,这让张绣实在没脸去见叔父张济,可是毕竟军士还要收拢,战败的罪责还要承担,自己总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逃跑吧?那还怎么对得住一向把自己视如己出悉心栽培的叔父呢?
商县城,邹氏再也没有之前趾高气昂的神情了,她被汉军将士团团围住,早已吓得花容失色,勉强打起精神,来到陈到面前,风情万种的说道:“妾身见过陈将军,妾身早就听说过陈将军的威名,如今一见,更是不同凡响,妾身不过是一个妇人,杀之无用,反而会辱没将军的名声,如果将军不弃,妾身愿意此残躯侍奉将军,换得妾身苟活。”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唯一有价值的也就这幅身体了,她可不想死,为了活命也就只能委屈自己,用这副身体换取活命的机会。
然而陈到却冷冷说道:“夫人你最好收起你的媚态,否则的话本将一旦把持不住,只能取你性命,你现在已经成了我军的俘虏,本将自然会按照对待俘虏的方法予以对待,不过看在你是女子,自然不能与男人们混在一起,本将会将你单独关押,希望你能够本本分分做你的俘虏,不要试图逃走,也不要试图引诱我的将士,否则的话恐怕将来张济将军只能接回你的尸首了。”
“你,你是说我还能有回去的机会?”邹氏听了这话之后顿时浑身一震,难以置信的说道。
第145章 郭嘉的妙计
“那是自然,不过要看你的表现了,现在西凉军已将近穷途末路,张济叔侄又实力大减,难道还能一直像今天这样风光下去?况且我主裴使君麾下雄兵十万,战将百员,更在关东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不日之后肯定会重聚义师,讨伐西凉军,到了那时西凉军就像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哪里还有立足之地?你若能够配合我军,招降张济叔侄,自然还有再见之日?既然我与张济分数同僚,又怎么可能会抢占他的妻子呢?不过这要看你的诚意了。”
“妾,妾身一定会竭尽全力,招降张济叔侄,将军放心就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又愿意舍弃自己的丈夫而改投他人怀抱呢?邹氏之前只是为了换取活命的机会,这才想着委曲求全,现在见自己不用受辱,也能换取与丈夫团圆的机会,自然是惊喜万分,连忙做出保证。
对此陈到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然后命人将邹氏押到专门的院落,派专人守护,又请仆妇丫鬟进行照料,不准任何男人跨入小院半步,违者立斩无赦。
随后陈到出榜安民,整顿城防,又立刻向裴青报告了具体情况,命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谯县。
接到消息的裴青顿时哈哈大笑道:“哈哈,好,真没想到陈叔至竟然动作这么快,如此轻易就攻破了商县,这一战斩杀敌军五千余人,招降三千余人,三万人驻防的城池被他在一顿饭的工夫就拿下了,而且生俘张济的夫人邹氏,这一战可算得上十分圆满,陈叔至立下如此大功,足以令天下振奋,群邪遭到震慑。从返回长安到现在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今年秋季我军粮食获得大丰收,积攒粮草十余万斛,足以支撑这场大战,而西凉贼寇彼此之间互相残杀,损失惨重,看起来是时候起兵讨伐他们了。”
对于这一点,裴青麾下三大谋士都没有出言阻止,他们也认为这时候的确该出手了,西凉军已经元气大伤,纵然是再度联合起来,也毕竟是“军合力不齐”,根本无法抵挡关东联军的进攻了。
而且在他们看来,现在西凉军已现颓败之象,凡是有实力有条件的诸侯都不会放过这个勤王邀功的好机会,如此一来,关东联军众心合力,必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西凉军,光复长安。
裴青闻言十分高兴,立刻命王粲以他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檄文,邀请天下各路诸侯率军勤王,扫平西凉群凶,恢复汉家天下。
消息传出来后,徐州的陶谦第一个响应,命令部将臧霸统率五千大军前来助战。
随后又有前扬州刺史周干、北海相国孔融、前九江太守服虔等人响应,前来谯县拜见裴青,其中周干、服虔等各自带了部曲数百人,北海相孔融则亲自带着名士郑玄、两千将士前来,与此同时北海人管宁和邴原也前来相投。
之后又有荆州牧刘表表示响应,派遣其子刘琦统率三千将士前来效命。
又过了几天,裴青得到消息,青州平原国相刘备统率五千兵马前来响应,不过现在正在路上,估计再过几天才能到来。
消息传到兖州的昌邑,曹操召集麾下谋士,商讨对策。
只见部将满宠说道:“主公,以宠之见,我们现在不必参与裴青与西凉军的争斗,只需坐山观虎斗,或者乘裴青不在兖州阴取豫州,或者率军征讨徐州,扩充自身实力,等到裴青和西凉军杀得两败俱伤之际,我们再出手收拾残局,如此一来中原可得,天下可定。”
然而兖州治中从事毛玠却不同意,拱手说道:“主公,下官以为满伯宁此言差矣,如今汉室倾颓,然而却也没有彻底丧失民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发展,最好是遵照管仲的做法,尊王攘夷,如今天子需要勤王,我们如若出兵对付裴青和他的盟友,将会引起天下诟病,如此一来虽然我们得地,却也大失天下所望,还让裴青的联盟更加巩固,随后裴青必然会以朝廷的名义对我们进行征讨,到了那时我们可就陷于孤立之中。”
随后又见谋士程昱赞同毛玠的观点,认为当此之时不应轻率与裴青及其盟友开战,应当趁此机会捞足政治资本,同时建议曹操前往谯县,与裴青争夺盟主之位。
荀彧也上前说道:“主公,下官也认为毛孝先和程仲德的意见是对的,不过我认为我们无须前往谯县,更不用争夺盟主之位。”
“这是为何?以主公的镇东将军之位,难道还争不过他裴青的区区杂号将军?当初讨伐董卓之时,主公就是首倡义师,只不过因为袁绍四世三公,容易更好地召集天下英雄,才将盟主之位相让,袁绍也就罢了,可是裴青小儿算得了什么?难道也值得主公相让?”程昱对此很是不理解,开口问道。
只见荀彧解释道:“仲德休要动怒,裴青虽然名望不高,可毕竟是公主的未婚夫,再加上之前他的部将陈到一举攻下商县,更是让他名望大增,若是主公争夺盟主之位自也不可,可是到了那时裴青必定会提出以公主作为盟主,而公主心向裴青,必然会提出以裴青为副盟主,统摄盟主之事,这样的话我们白争一场,而且还成为笑话,所以,彧才认为这个盟主不争也罢。”
“那,文若先生你的意思是,我们甘居其下,任凭裴青小儿指挥调度?”程昱还不甘心,再度问道。
却见荀彧说道:“这也不必,我们可以响应裴青,但也不必与他一起行动,只需双方为友军,分路行动便可,如今李傕派遣他的侄子李桓镇守弘农,李桓是什么角色?如果是一般力量也就罢了,而如果是主公率军前往,又如何能够挡得住?如此一来我军通过陈留一路攻取泗水、荥阳、洛阳、渑池,进占弘农,驻守华阴,进可攻,退可守,既是率兵勤王,又扩展了自身实力,一举双得,岂不美哉?”
曹操又问郭嘉有什么意见,只见郭嘉开口说道:“主公,嘉也赞成文若先生之言,同时嘉再献一策,可令主公挟天子而令不臣,取得极大政治优势。”
“哦?不知奉孝有何妙计?速速讲来。”曹操听说之后顿时惊喜异常,竟然站了起来,对着郭嘉满脸期待的说道。
第146章 无奈之举
只见郭嘉笑着说道:“其实也不难,我军在占领洛阳之后,可派专人进行修缮,虽然要费些力气,必要使其精美壮丽,再现昔时繁华,当今天子生在洛阳,其历代祖先亦皆在洛阳,我曾听说天子无比思念家乡洛阳,很是盼望能够回来,而今长安经历董卓与李傕郭汜之间长期大战,破坏很是严重,三辅百姓南迁汉中、南阳者不计其数,再加上西凉兵大肆劫掠,物资极其匮乏,据说现在长安的米价都已经涨到了五十万钱一斛,在此情况下天子必定不愿再居长安,只要主公态度恭敬,而且修缮宫室,天子一定会欣然前往洛阳,如此一来主公据河洛,守八关,上承天子之诏命,下赖万民之拥戴,天下无变则守保旧土,发展内政,天下有变则东并青徐,北拓幽冀,何愁大业不成?”
曹操听完之后顿时抚掌大笑道:“奉孝之言大善,既如此,那我们就立刻行动,正好咱们最近刚刚打败了南匈奴于扶罗部,得到了大量马匹物资,就命驻守陈留的元让和妙才率军先占据洛阳,我将亲率十万青州军随后而行,至于守卫兖州之责,就交给子孝你了,我会拨给你五千将士,再加上你的本部人马,一共能有八千人一起守卫昌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