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二人,堪称鬼才,把光明天朝治理的井井有条。
……
过去式的梁国官员推举制,可以让群臣联合排外。
非三亲六故,厚礼敲门,金砖铺路,你休想做官。
但是现在,钱森一个科举制,让平民百姓,都有机会做官了。
这就让群臣感到了巨大的挑战性,地位不保。
但是面对狠辣的钱森,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异议,否则触怒了这个邪皇,又要被咔嚓,脖子上挨一刀。
不过姜丞相,还是谨言道:“皇上,您这样的科举制,非我等熟悉推荐之人,也可以考试。”
“这样会不会引来外国的敌人,让敌国的奸细混入我们梁国的朝堂之上?”
礼部的部长王茂,也是谨言道:“皇上,这事情,的确需要慎重。”
“万一敌国的奸细,成为了文武状元,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败我国运,误我国事……”
钱森一伸手,止住王茂的话。
“尔等是对你们自己的文采没有自信,还是对本皇的用人存疑?”
“是不是敌国的奸细,本皇还会不知道么?”
群臣无语。
心说敌国的奸细,也没有把那奸细二字画在脸上,你这邪皇怎么知道?
莫非你这邪皇又火眼金睛,认得真假?
钱森喝道,“好了,姜丞相,林部长,退朝后你二人给文武大比拟文。”
“让内务府送来本皇过目,盖印后下第三道圣旨,传达各省,百日后进行文武状元大比。”
“退朝!”
钱森说完,不理群臣,独自走回后宫。
群臣一脸懵逼,摇头叹息,退出朝廷。
时间不久,内务府送来了姜丞相和林奇的拟文。
钱森看后,满意的盖下玉玺大印。
第三道圣旨,以皇榜公文的形式,由内务府复印若干份,用千里加急的传书方式,传达七省。
……
这时候,七省有已经开始大乱。
之前几天,七省总督和那些市长在路上,就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把第一道圣旨‘要钱不要命,要命不要钱’的反腐整治。
还有第二道圣旨,货币改革,废除真金白银,不久将发行纸币钞票的指令,传达给各地副市长。
副市长又把这两道圣旨,传到各个镇,县,乡,村的官员。
这引起了各地官员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可以说,第一道反腐圣旨,传到那个城市,哪里就引起一片哗然。
这些接到消息的官员,愤怒不已,动用三亲六故,结党营私,开始纠结地痞流氓,甚至是当地的路霸土匪,组成各路叛军,在各地开始闹事。
因为这动摇了官员们的根本利益。
做官为什么?
不就是为了发财么?
现在邪皇要没收他们的所有家产,把他们变成穷人。
这个事情忍不了。
叛军的口号,就是替天行道,推翻邪皇。
他们宣扬邪皇钱皇害死了老皇帝,大逆不道,都不祭天祭祖,自封为皇无效。
邪皇无情,想要剥夺他们这些官员的家产。他们就敢联合起来,要把皇帝拉下马!
反正山高皇帝远,怕个鸟?
而且他们的家人都在身边,造反也没有后顾之忧。
只是这些官员,能煽动的,只有那些平时与他们有利益勾结的小人劫匪。
当地的百姓,非但不受这些官员的煽动蛊惑,更是拍手为邪皇叫好。
这些贪官污吏,早就该有一个这样的皇帝,拿他们开刀!
狠狠整治腐败之风,百姓盼望已久。
这些官员一看不行,就放出了大杀招,说出邪皇的第二道圣旨,货币改革。
结果成效是有的。
但是被这些官员煽动蛊惑的,只有各地的那些大小商贾,还有一些土豪劣绅,小康家族。
因为这第二道圣旨,关乎商贾,土豪劣绅的自身利益。
至于最低下的老百姓,没有多少人提出反抗邪皇的声音。
因为老百姓,没有几个有钱的,最多家里有几十两银子而已。
就算邪皇废弃真金白银,发行纸币钞票,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而且那第二道圣旨说的明白,可以用金银兑换纸币。
一两银子,兑换一元钱。
一两金子,兑换十元钱。
合理不合理的,邪皇钱森就是这样定的。
老百姓一算计,几十两银子,也能兑换几十元钱。
这几十元钱,只要到时候够买粮食糊口就可以了。
反正花银子,也是买粮食吃。
所以对百姓来说,花银子,还是花纸币钞票,都一个道理。
但是那些小康家族,土豪劣绅,大小商贾,一个个全部愤怒了。
让他们拿着一堆堆的真金白银,去换一张张钞票废纸,这不是要他们的老命么?
每一块真金白银,那都是他们的肉啊。
金子换纸币,没天理了。
等于邪皇钱森,在一刀刀割下他们身上的肉啊。
这事情,绝对忍不了!
反了!
必须反……
在各地官员的蛊惑下,大量商贾,土豪劣绅,洒银子一样的雇人,组成一支支的叛军。
声讨邪皇钱森的反对声音,日渐严重。
叛军也日渐壮大,遍布各省各市。
只是一个月的时间,梁国七省,六十九个市。全部高呼打倒邪皇的口号!
……
但南方镇南王所在的洪泽省,被镇南王强力镇压。
叛军被镇南王杀了十多万,剩下的全部降服。
魏虎直接杀掉了洪泽省的总督吕鑫,还有五个市长后,以强大的镇南王声望,和大军,控制住了洪泽省的乱况。
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洪泽省,地处梁国的南方,正是年年频发水涝的灾省。
简单说,洪泽省管辖下的十个城市,共有不到二百个镇,七百个县,二千多个乡,一万多个村,至少有一半,庄家都是年年绝产。
剩下的一半,还有三分之一因为洪水瓜葛,使得粮食减产。
洪泽省共有人口‘三千二百多万’,有一千万人口,都离家出走,流落他乡。
而镇南王承诺洪泽省的百姓,三月后,保证每家每户的百姓,都有口粮,不必在远走他乡。
这样的承诺,使得当地的百姓,全部欢呼雀跃。
他们可以不信邪皇钱森的圣旨,但是他们相信一直守护南方的镇南王的一句承诺。
简单说,四大王侯,就是地方上的王,土皇帝,威名胜过梁国的皇帝。
镇南王派千里单骑,日夜兼程,给钱森,去了密函。
大概意思,是现在梁国发生动乱。等魏狼两三个月后,在昆国买回的第一批粮食,就存在洪泽省。
这样既可稳住洪泽省的百姓人心,还确保粮食在他管辖下,平安无事。
钱森大笔一挥,准了!
……
033 梁国分裂,十路王侯,都是钞票惹的祸!
各省官员牵头,商贾土豪支持,叛军四起!
这一个月,可是把坐镇京都的钱森,气的够呛。
军机处派出去的密探,天天送来八百里加急的密报。
除了镇南王的洪泽省,剩下六省的官员,全部反了。
更可恨的是,其他三路王侯。
平西王,北平王,东闯王,所在的三个省叛军,没有遭到三王的强力镇压。
这三大王侯,居然默许,放任那些地方官员,配合当地商贾,蛊惑百姓,各省组成叛军造反,声讨自己。
叛军在六省,越来越多。
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六省各自集结了一支百万大军的叛军!
六省总督,都自立为王!
这是因为大量商贾出资,土豪劣绅出粮,全力支持下,吸纳当地人,还有从洪泽省逃出的千万灾民中的大量难民。
这些难民,只要给饭吃,给点银子,够养家糊口,就毫不犹豫的加入叛军。
所以六省的六百万叛军,大多是洪泽省逃荒的难民。
其中三省的叛军自立为王,还暗中得到了平西王,北平王,东闯王,这三路王侯的支持。
剩下的三省叛军,也都独立。
打倒邪皇的声音,越演越烈!
简单说,目前大梁国,除了原来镇守四方的四大王侯,又多了六省叛军王侯!
大梁国,已经分裂成‘十路王侯!’
承认钱森这个皇帝的,只有洪泽省的镇南王魏虎。
现如今,如果不是钱森坐镇京都这个独立的直辖市,说不定京都的官员和商贾,也要蛊惑无数百姓造反了。
即使有钱森亲自坐镇,京都里的百姓,也渐渐的有了反对钱森的声音。
因为各省叛军,哼哈一气。
各路叛军王侯,已经把无数眼线和奸细,都暗中潜入了京都,开始造谣生事,恶意中伤钱森。
更有京都的无数商贾,土豪劣绅,在暗中出资。
他们勾结叛军,收买城里的地痞流氓,城外的山匪恶霸,在暗中结党营私,形成一股股反动势力。
这一个月的时间,由军机处潜伏在京都里的密探举报,四门兵马司出动军队,已经抓起来了好几股反派的叛军势力。
足有一千二百多,掺杂了各方势力叛军的暴民。
他们全部被钱森,在朱雀大街上,当着无数百姓的面,一个个砍头。
血腥镇压!
这叫杀一儆百!
当然,钱森因此也获得了一千二百多点的血能。
皇帝系统里,血能已经储存了3386点,可以让钱森满血复活33次有余!
果然,这样血腥暴力的手段,暂时镇压住了京都的动乱之兆。
但是钱森明白,这是暂时的。
而且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朝廷的大臣,暗中与各地叛军王侯,勾结没有。
军机处的密探,时刻盯着各个大臣的府邸。
要彻底解决京都的危机,只有等到三月后,魏狼把从昆国进口的粮食,运回京都。
只有开仓放粮,才能沉底收服京都的百姓民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只要到时候,让百姓拿着纸币,可以买到粮食,百姓就可以接受纸币钞票。
现在老百姓,对自己的最大怀疑,就是纸币的改革!
所以这一个月,印好了十亿的纸币,都被钱森收进了皇帝系统的空间里。
包括印刷纸币的模具模板,还有库存的高丽纸,丹霞朱砂,辉墨,等真贵材料。
这些材料库存不少,不能放在国库里。
因为钱森不知道,叛军什么时候,打入京都。
这些造钱的原料和模具,绝对不能落入叛军手中。
只有随身携带的皇帝系统空间,才是最安全的。
而且这个皇帝系统空间,无限量大,真乃神器。
“都是钞票惹的祸!”
钞票,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钱森明白,如果没有货币改革,真金白银换纸币,不动摇那些商贾和土豪的利益,梁国就不会分裂。
百姓根本不会受那些官员,商贾,叛军的蛊惑。
纸币改革,也许钱森提上的日程时间过早了。
不过就算放在以后进行,也一样会受到阻碍。
无数的大小商贾,土豪劣绅,在任何时候,都会不甘心用真金白银换纸币的。
所以现在提前,也有好处。
那就是快刀斩乱麻,把所有反对自己的势力,连根拔起。
土豪不同意,就打土豪。
商贾不同意,就下大牢。
叛军不同意,直接杀光。
不服者,唯有一杀!
钱森就不信,还有人敢提着脑袋,反对自己。
……
由于各省,已经掀起叛军浪潮,所以钱森的第三道圣旨,官制改革,也遭到了各省叛军的抵制。
各省叛军王侯,没有宣布这第三道圣旨。
直接把这第三道圣旨,丢进茅坑粪池。
什么狗屁邪皇的圣旨,在茅坑里吃屎喝尿去吧……
你是皇上?
老子自立为王又如何?
反正山高皇帝远,组成叛军,自立为王,讨伐邪皇,还师出有名!
因为这官制的改革,文武状元的大比,也动摇了各地官员的根本利益。
所以现在,只有京都里的百姓,都在热议文武大比。
钱森也看明白了,各省叛军,都独立为王,干脆也不等了。
直接在京都里,立刻举行文武大比。
因为这是非常时期,必须选拔出一些优秀的文武人才,做自己的心腹手下。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些老臣,都不可靠。
而且文武大比,也的确在京都里,掀起了一股拥护钱森的势力和声音。
这些势力和声音,来自中介阶层,平庸的家族和才子。
以及出身贫寒的老百姓!
因为这项官制改革,等于打开了他们的仕途大门,让他们走上一条灿烂的星光大道!
从此,他们不需要走后门,套关系,送厚礼巴结朝廷的那些官员,进行推荐。
只要有真才实学。
才高八斗,武压群雄,就可以直接进入前三甲,被朝廷重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钱森得到无数中介家族,和百姓的拥戴。
所以说,钱森这个邪皇,真的很有争议。
拥戴他的人有。
恨他的人有。
更多人,看不懂这个邪皇。
这个邪皇,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反腐,打击全国贪官污吏,逼得各省官员造反。
一般皇帝,谁敢这般冒天下之大不为?
就算为了多做几年屁股下的皇帝宝座,也要忍一忍那些贪官污吏吧。
但是钱森这个邪皇,敢想还敢做。
也不管这皇帝宝座,能坐几天。
在钱森看来,长痛不如短痛。
这种大魄力,不是谁都有的……
034 告别拼爹的年代,叛军又搞事情了!
钱森不止有大魄力。
第二道圣旨,货币改革,发行纸币,真金白银变成外交货币。
这更是得罪了梁国所有商贾土豪。
那可都是有钱人,掌握一国的经济脉络。
与其说,梁国分裂,叛军四起,都是钞票惹的祸,不如说是‘官逼民反’!
得罪商贾,土豪这两种人,你这个邪皇,还想做皇帝么?
但是有大胆量的邪皇钱森,不但敢想,还敢做了。
有了‘大魄力’‘大胆量’这邪皇还有‘大智慧’。
第三道圣旨,官制改革,进行文武状元大比。
大智慧一出,果然非同凡响。
此时!
就连四大学院的老院长,感受到钱森的出手,都皱起了眉毛。
尤其这第三道圣旨,文武大比,更是震动了四大学院的学员们。
四大学院,名义上是灵山培养天才的摇篮。
可是,没有多少学员是天才,可以突破五气朝元的练气士,成为灵修,被保送到灵山进修。
所以大多离开四大学院的学员,和在校的学员,最后的发展,就是进入国家的机构,当一名文武官员。
简单说,人的一生,求仙无望后,当然就要在有生之年,享尽荣华富贵。
每天山珍海味,美女在怀,这才是人生的享受啊。
而梁国的腐败推举制,把太多四大学院的人才,拒之门外。
学会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可是帝王家大门紧闭,把十年寒窗苦读,十年磨一剑的人,拒之门外,那是多么寒心,伤人?
只有那些官二代,才可以轻易的做官。
因为他们的老子就是当官的。
简单说,腐败的大梁国,也是一个拼爹的年代!
现在,不用拼爹了。
第三道圣旨一出,变天了。
终于可以拼实力了!
这是多少人的一代代梦想?
所以京都的才子,全部沸腾。
无数往期离开四大学院,还住在京都的老学员,还有现界的在校学员,都激动不已。
那些离开京都的老学子,失去了这个机会。
参加文武大比,已经成了京都的一大盛况。
其声音,压过了叛军反对派的声音。
那些叛军的反对派,只能像老鼠一样,偷偷的在京都的暗中进行。
钱森也不管其它六省的状况了。
因为鞭长莫及。
现在表面上,是六省叛军王侯在反自己。
但钱森估计,被朝廷正封的三路王侯,平西王,北平王,东闯王,早晚也会反了自己。
三路王侯最大的顾忌,就是钱森的背后,有镇南王的支持。
而且他们的眼线汇报,镇南王已经旧疾康复,龙精虎跃,变得更加年轻,勇不可挡。
这次镇南王在洪泽省平乱,一人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