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能臣-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老朋友去了,一柱清香,一杯水酒,一份心意而已!

    九月,也许是老天爷都厌倦了过多的杀戮和死亡,原本纷乱不堪的天下突然沉静下来,北方的袁绍集团在彻底占领青州全境后,就像是一条吞噬完猎物的巨蟒,趴在那里一动不动,静静的消化起体内的食物来。

    徐州牧刘备在权衡一番后,将东部重镇‘下邳城’暂借给了四处漂流的吕布,希望这头‘虎鸠’能成为他和曹操之间的一个缓冲力量,起到看门狗的作用。

    不过他忘了,虎鸠终究是虎鸠,早晚是要吃人的!

    刘表、刘璋这两位汉室宗亲,依旧盘踞在富庶的地盘上,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天下争霸这件事好像从来就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反倒是征战江东的孙策,弄出了不小的动静,这名十九岁的小将,凭着区区八千人马和手中的一杆镔铁长枪,先后攻破会稽、曲阿等城池,大有横扫江东六郡之势,因为他勇敢善战,颇有当年项羽的风范,因此得到了一个‘小霸王’的称号,令天下诸侯侧目!

    ………………………………………………………………………………………………………………………………………………………………

    淮南,寿春城,在平静的气氛中,一场震惊天下的暴风骤雨正在酝酿成形,如今已是阴云密布,惊雷阵阵了!

    “袁家四世三公,海内仰望,如今‘传国玉玺’又在我手,若不称帝,是违背天理民心也!”伪皇宫里,袁术高高举起传国玉玺,正在努力的向部下们灌输一个道理,自古以来,君权神受,如今代表天命的玉玺就在我手中,你们这些家伙怎么还不快点三跪九叩,拥戴新君呢!

    在袁术看来自己登基称帝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论出身,他是袁家嫡子,高贵无比,论实力,他坐拥江淮一带最富庶的土地,兵精粮足,冠绝诸侯,此外还有象征天命的‘传国玉玺’在手,当年汉高祖刘邦称帝的时候,都没有他手里这一手好牌吧!

    一个泗水亭长都能做到的事,他堂堂四世三公的后人会做不到吗?

    “此外,大家都忘了哪句流传已久的谶语了吗?”看到部下们还是死气沉沉的模样,大怒的袁术把最后的杀手锏,也是他最重要的精神依靠拿了出来。

    果然,此言一出,原本沉寂的死水立刻泛起了波澜!

    “代汉者,当涂高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天下间流传起这样一句谶语,而且深入人心,越传越广,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帝王将相,无不议论,当然,都是偷偷的!

    一代雄主,汉武帝就曾感叹过说“汉有六七之厄,法应流传死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

    连皇帝都深信这句谶语的威力,那些别有用心者自然更是日夜揣摩,反复思量了!

    而袁术,就是一名自学成才的谶语大师,而且造诣颇深(自己认为的),在他看来,‘涂高’,既路途高处的意思,而自己正好字‘公路’,这二者之间,冥冥之中不是正好吻合吗!

    “我当皇帝,那是连老天爷都背过书的呀!”

    可惜,无论是‘传国玉玺’,还是‘百年谶语’,最多不过是掀起一小丝波澜,很快又寂静无声了,袁术所期待的那种群臣哭泣劝进,他不当皇帝,大家就要抹脖子、上吊的场面根本没有发生,大家集体选择了沉默,而沉默,就是无声的反对!

    大家谁也不傻,皇帝的宝座岂是那么好坐的,就怕坐上去容易,想要退下来可就难了,为了你袁术一个人的皇帝梦,让大家一起来背乱臣贼子的骂名,就是一向以愚忠著称的大将纪灵,这时候也低头看地,一言不发!

    “说话,都给我说话,李丰、陈纪、乐就、梁刚,你们四个怎么看?”

    就像任何一座房屋都得有四梁八柱一样,李、陈、乐、梁四人就是袁术的基础班底,号称‘淮南四名臣’,所以说谁跑的了,他们几个也跑不了!

    “明上三思呀!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由然臣服殷商,如今汉室虽衰未灭,那曹孟德已经奉迎天子驾临许都,大汉气数未尽,各路诸侯又是虎视眈眈,为今之计还是再等上数年,观望一下~~”

    “什么,再等数年?”李丰的话还没说完,袁术就从座位上蹦了起来,他恨不得现在就把龙袍披在身上,明天就举行登基大典,那里还有耐心再等上几年时间呀!

    “曹孟德阉宦之后,至于刘协不过是逆贼董卓拥立的‘伪君’而已,大汉自从少帝蒙难,皇统就已经断绝了,既然天下无主,这皇帝的位子我袁公路坐一坐又有何妨?”

    接着袁术就自己的血统如何高贵,曹操的出身如何污浊,刘协的皇帝身份如何不合法等等,做了一番长篇论述,漫天的口水几乎把整座大殿都淹没了~~

    “尔等是汉家之臣,还是我袁家之臣?”

    最后一句诛心的话,顿时把满殿的文武官员逼到了死角里,不表态是不行了,做袁家之臣,立刻就给我跪地效忠,拥戴新君登基,如果做汉家之臣,也容易,门口金甲武士手里的钢刀都是新磨的,正需要找人试试锋利与否呢!

    “哎!……我等皆是袁家之臣,明上,万岁,万万岁!”看着袁术要杀人的目光,众人无奈之下只好跪倒在地,表示效忠!

    大殿的一角,一身白衣的紫木公子也静静的窝在那里,双目微闭,一言不发!

    别看紫木公子如此低调,可大殿里的文武都明白,如果说他们是袁家的爪牙的话,那么这位俏公子才是淮南集团真正的谋主,刚才众人拼命的使眼色,期盼着他能说上几句,把袁术那头疯狗给拉回来,可惜……

    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紫木公子对众人不断发出的提示毫无反应,依旧静静的卧在那里,一言不发!

    多说无用,私下里他不知劝告袁术多少次了,可他就是听不进去,的往皇帝的宝座上爬!

    如今的淮南集团就像一艘冲向冰山的大船,有袁术这个糊涂船长在,无论做多少努力也避不开碰撞了,既然如此,干脆就不劝,反而推上一把,让撞击更加猛烈一些~~

    “撞击以后,淮南这艘大船固然是粉身碎骨,可被撞的冰山恐怕也不会好过吧,只要力量够猛,同归于尽也不是不可能的,至于谁才是那座冰山吗?”

    想到这里,紫木公子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遥望关中方向,心中发出阵阵的冷笑,“萧逸,咱俩的游戏又要开始了!”

    不过在大船沉没之前,自己还得想办法跳出去才行,给那头蠢猪陪葬,不值得!

    “好,孤意已决,顺天应人,登皇帝位,君临天下!”狂喷一通之后,袁术终于做出了结论,而且连称呼都从‘我’变成了‘孤’,这个皇帝他是做定了!

    一般来说,要想当皇帝,必须得由大臣、士子、百姓三次劝进,最后才能‘心不甘,情不愿’的答应下来,就像是做一样,牌坊还是要立的。

    可袁术显然是没有任何政治下线,做皇帝,没人劝进怎么办?

    没关系,自己来!

    做皇帝,没人拥护怎么办?

    没关系,还是自己来!

    “来人呀,给孤更衣!”

    一声令下,立刻跑上来几名侍从,金黄色滚龙袍,九龙纹饰玉带,十二冕通天冠,天子长剑,当皇帝需要的那套东西早就准备好了,甚至袁术私下里不知道试穿了多少遍,因此现在穿戴起来格外的速度。

    与此同时,另有侍从托着一套套朝臣的服饰分发殿中众文武,一人一件,谁也跑不了!

    “呜呜……谢陛下隆恩,呜呜!”不少文武官员歪七扭八的穿上新朝服后,都痛哭流涕起来,不是感动,而是心痛,完了,乱臣贼子的名声怕是跑不了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气无力的山呼声在大殿中响起,那感觉,似乎比死了爹娘都难受……

    大汉初平三年,九月,袁术在淮南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立妻冯氏为皇后,子袁立为太子,并于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

    是日,天降暴雨,惊雷不断,劈碎‘伪皇宫’大殿三间,百官衣袍尽湿,狼狈不堪,淮南一带水深数尺,几乎成为泽国。

 第二十六章老夫不亏;不亏!

    ?

    推荐阅读:?“袁术称帝了?”

    “袁术真的称帝了!”

    “天,他怎么就敢”

    十几天的时间,袁术在寿春登基称帝的消息传遍了大汉一十三州,光是被惊掉下巴的诸侯就有双手之数,至于被惊倒的士族公卿,没有一万也有八千,震惊过后,所有人一致认为袁术肯定是疯了,或者是中了‘巫蛊’之类的邪术,若非如此,天下大道万千,袁术为何非要走一条死路呢?

    “誓讨,以安汉室!”

    当诸侯们的下巴还没合上时,曹操在许都第一个打出了‘征讨’的旗帜,小皇帝接来了,都城也迁移了,可中央的权威却迟迟没能树立起来,为什么?就是欠缺一场震慑人心的大胜!

    现在好了,想睡觉就有人送了枕头过来,淮南袁术,就是哪头试验刀锋的小羊羔呀!

    许都,丞相府,征讨淮南的军事会议正在招来,与会的都是曹营集团心腹文武大员,文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谋士,武有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李典、乐进……,以及新近来投的徐晃众武将!

    谋士如云,武将如雨,这样的大格局,天下诸侯,无人可比!

    现在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歌舞升平时就上朝堂,而商讨军国大事则来丞相府,一明一暗,‘虚君实相’的二元政治格局正逐渐形成!

    “袁术的势力主要盘踞在淮河两岸,包括寿春、庐江、九江,以及豫州南部诸郡,纵横数千里,皆是肥沃膏於之地,治下人口数百万,钱粮更是堆积如山,仅以富足而论,堪称冠绝天下诸侯。”

    相府大堂上,‘鬼才’郭嘉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对着高挂的淮南地图做出战略分析!

    数百万民众,堆积如山的钱粮,这就意味着一旦开战,袁术可以轻松的聚集起数十万大军,果然是家底雄厚,否则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登基称帝了,但换个思路,这头蠢猪越肥,能割下来的肉不就越多吗,打仗,可是升官发财的不二法门!

    堂中一众武将摩拳擦掌,在他们眼里,淮南,那就是一个大金元宝呀!

    “此番征讨逆贼,非老夫亲征不可!”手抚佩剑,曹操决定亲自挂帅出征,这是迁都以后的第一仗,也是关键的一仗,以后朝廷的权威,准确说是他曹丞相的权威能否树立起来,就在此一举了!

    所以只能胜,不能败,哪怕是平手也绝对不行!

    “淮南势大,不可轻视,丞相若要征讨,需统精兵猛将方可,如今萧郎在长安养精蓄锐已久,何不将这只生力军招来,大事必成!”

    提起萧逸,郭嘉就是一脸的羡慕,听说这家伙天天在骊山脚下射猎,醇酒美人,小日子美的不要不要的,再看看自己,天天扑在公文堆里,累得跟死狗一样,这下好了,也该你小子出力了!

    “呵呵,萧郎乃是老夫的左膀右臂,如此倾国之战,岂能遗漏了他!”曹操手捋须髯,丝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得意,天下争霸,争得就是一步之先!

    “五日之前,袁术称帝的消息刚一传来,老夫就派人持‘虎符’快马飞奔长安,以萧郎那疾如风火的性子,此时估计已经拔营起寨,挥军东进,不日就可以来许都汇合了!”

    “丞相神算,我等不及万一!”众人齐齐躬身一礼,心中满是佩服,这就是曹操,遇事当机立断,当其他诸侯还震惊的连下巴都没合上时,他连大军都调动好了,这样的强烈反差,他不赢,谁赢!

    “各位还有何良策?但说无妨!”除了决断,集思广益同样重要!

    “淮南毕竟势大,除了丞相亲自领兵征讨外,还应该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书给各路诸侯,让他们一同征讨,尤其是荆州的刘表,和徐州的刘备,二人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又都是汉室宗亲,理应出一把力才是!“谋士程昱不愧是补刀的能手,立刻提出一个好的办法。

    征讨,保的是汉室江山,他们姓刘的自然要出力才行,否则就是对祖宗不孝,对皇帝不忠,而且让他们出兵作战,不但可以拉长袁术的战线,还能消耗双方的实力,无论是袁术吃了二刘,还是二刘吃了袁术,谁吃了算谁的!

    “高,实在是高!”连曹操都不禁挑大拇指称赞,程昱这一刀补的够黑,够妙,更够狠!

    “诸位,大军征战最忌讳的就是旗胜不顾家,主公统大军征讨淮南,许昌势必空虚,若有其他诸侯趁机派兵偷袭,又该如何是好?此事不得不防呀!”

    荀彧属于谋士里的稳重派,凡事总是首先考虑自身集团的安危,和‘鬼才’郭嘉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防不胜防的冷箭,另一个就是厚重坚硬的盾牌!

    “刷!……嘶!”

    大堂里原本有些狂热的气氛顿时冷静下来,荀彧说的有道理,其他诸侯,尤其是河北的袁绍,占据三州之地,麾下兵马数十万,又是出了名的见利忘义,偷袭许都这样的事情,他绝对做的出来!

    “文若所言有理,河北袁绍,不得不防!”曹操点点头,这也是他一直所担心的事情,出征淮南,兵少了不顶用,兵多了后方就难免空虚,如果真被人偷袭老巢,再把小皇帝给抢跑,那真就哭都哭不出来了!

    “曹仁,曹洪听令!”

    “末将在!”

    “令你二人带兵三万屯驻黄河沿岸要津,密切注视河北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立刻点燃狼烟报警,老夫会回兵救援!”

    “诺!”

    “另外,袁绍不是出了名的‘见小利而忘命’吗,好,老夫就给他点好处,喂喂这头白眼狼!”说话间,曹操伸手从怀里摸出一枚金印,毫不犹豫的扔了出去,“把这个东西送给他,再以圣旨的名义让他统领冀、幽、青,三州军政大权,这么肥的头骨头,他该满意了吧?”

    “大将军印?”跪坐一旁的曹昂惊呼一声,立刻上前将金印捡起、抱在怀里,“父亲大人三思呀,这可是您千辛万苦,历经百战才得来的,就白白送给袁绍?”

    看到扔出来的东西,众人无不吃惊,曹操如今的身份是丞相、大将军、武平侯,而这枚就是大将军印,也是汉朝‘军方第一人’的身份象征,高贵无比,那可是万金不换的宝贝!

    再说,男子汉、大丈夫,号称有三不让,这第一条就是……荣华富贵不能让人!

    “横竖不过一枚金印罢了,给了袁绍又有何妨,老夫征战天下,靠的是谋略,是将士英勇,是谋士勤劳,不是靠这枚大印!”曹操双眼望天,扔出去的东西,就绝不多看一眼!

    袁绍虽然占据了三州之地,但一直没有得到朝廷正式的承认,至于他的身份也还是个冀州牧,而且还是夺来的,没有官方的认证,现在曹操就是抓住了他的这个弱点,你不是要权力吗,好,三州的军政大权都给你,你不是要官职吗,好,老夫的大将军印也给你,作为政治交易,你也就不好意思再来打许昌的主意了吧?

    “丞相雄才大略,我等不及万一!”

    什么是真英雄?这就是,能得,也能舍,大将军金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眼睛都不眨就送出去了,比起那些抱着官印死死不肯撒手的人来说,曹操高明的不是一点半点!

    “呵呵,诸位无需如此,用一枚金印,换淮南几千里土地,老夫不亏!不亏啊!”

    “老夫出征期间,曹昂留守许都,由荀彧、荀攸二位先生辅助,共同处理丞相府一切事务,有疑难不决者,再快马飞报军中!”略做思考,曹操继续下令,“各部将军立刻调集兵马,加紧操练,只等萧郎大军一到,即刻出征淮南,讨伐!”

    “诺!……”

    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十七章一家人;无须客气!

    ??曹操所料丝毫不差,萧逸的行军速度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疾如风火!

    从长安到许都,路途长达1100余里,其间不但要翻越道路崎岖的秦岭山脉,还要渡过洛水、颖水两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般人要想完成这样的长途行军,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萧逸只用了十三天!

    十三天后,整整七万大军,一个不落的出现在许昌城外,队伍连绵十余里,旌旗招展,号角不绝,城中的文武百官顿时惊掉了一地的下巴,人们一边擦着眼睛,一边发出惊叹,“他们莫非是飞过来的不成?”

    经过这次千里急行军之后,萧逸很荣幸的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外号一夜十三,哦,不对,是‘萧十三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