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接过那页纸,只见上面写着:以十二月各顺其律,旋相为宫,制十二乐,凡三十二曲,八十四调。
“这是何物?”
“祖孝孙修订大唐雅乐的核心部分,二哥可以去查证,一、我不认识祖孝孙。二、我没有派人去偷看过他的文书。三、我估计父皇下令修订雅乐的时候,我可能都不在长安。但我却知道,他修订雅乐最核心的部分。”
李世民甚至不用思考就已经相信了柳木的话。
确实,发布修订雅乐的圣旨时,柳木去了岭南。他更相信,柳木若是派人去看祖孝孙的修订结果,秦琼肯定会知道。
“那么,你告诉我二哥,你讲的这些,是什么意思?”李世民感觉到一种很恐怖的感觉。
之前他或许允许柳木保留自己的一些秘密,但现在,他不能。
李世民要知道真相。
“二哥,你认为一个小农户,小木匠。凭什么作驸马,凭什么有千里目,凭什么有大将军炮?”
“凭什么?”李世民原先就感觉不可思议。
柳木只是一个乡野小民。
“二哥心中最可怕是什么,或者是二哥最担心的是什么?”柳木没有回答李世民,而是反问了一句。8)
第0602节 千古一帝的气度
这个问题让李世民思考了足有一刻钟后才缓缓开口:“你在岭南的时候,我当时安排袁天师查看隆庆坊,那时我知道皇位必是我的,所以我问了袁天师大唐的运势,他说他不知,我问为何,他说天象已不可查。”
李世民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继续说道:“袁天师告诉我,之前父皇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大约是在武德五年的时候,袁天师只告诉父皇大唐可一统天下,有句话他没说。”
“什么话?”
“听到之后,二哥我数日无眠。他说,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
柳木并不记得这句预言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听完李世民的话之后,柳木说道:“李君羡小名五娘子。”
李世民的眼神变了:“那二哥就必须杀了他。”
“二哥,预言之中真实存在的人姓武,小名媚娘。不过她已经死了,原工部武尚书的女儿。这个女儿会成为你的才人,而后与原本应该在最近出生你的儿子李治在一起,接下来后宫相当的血腥,最终武氏称帝。”
李世民看柳木的眼神都变了。
“二哥,我知道未来一千五百年发生的一切大事。”
“为什么要讲倭人灭族灭种?”李世民原本是不想问的,这时却开口问道。
“一千三年多年之后,倭人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不断的学习中原的知识、技术,而后他们灭了半岛,然后中原仅军人就死了四百万,百姓五千万人。十四年,整整十四年才将他们赶回到倭岛上。二哥你永远想像不出来,这一幕有多惨烈。”
“最可恨的是,吃我们的,用我们的,学我们的,然后转过头来再与我们开战。”
柳木嘴角的一丝冷笑让李世民头一次看到了柳木的恨意。
恨到骨子里的那种恨。
“可笑。”李世民却是放声大笑:“一千三百年之后,必是一个无能的帝皇。小小倭岛,二哥挥手就可将其打入永不翻身的深渊,可笑,可笑,可笑!”
柳木不再说话,他知道李世民说的完全没有错。
这可笑的是自己,大唐在这个时代敢傲视这个星球。
倭人不配被大唐称为敌人。
“那一朝,帝皇是谁?”
柳木吓了一跳,李世民竟然问那一朝。
看到柳木的惊愕李世民倒是淡然:“二哥没想过大唐可以千年,万年。强汉也不过数百年,始皇想长生,汉武想长生。二哥或许有一天也想长生,但结果必然也是一死,大唐也一样。”
“二哥你了不起,你还真的就是死在想长生上,乱吃丹药。”
哈哈哈!
李世民放声大笑,此时他还年轻,他相信自己老了之后也会糊涂,也会想长生。
“告诉二哥,那一朝的帝皇是谁?”
“是谁不重要,他有一句话很气人,他说无论倭人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东西走,只要还让他当皇帝就行。”
李世民笑的很大声,这样的帝皇在,如何可以御敌。
“有千年的王朝吗?”
柳木摇了摇头,然后补充到:“只是挂个皇帝的名,皇权在臣子手上当傀儡的,倒是有。倭人将来就是一个。”
“那么大唐有可能到一千四百年后,依然盛世?”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太难了。我连想都不知道应该往那个方向去想,事实上,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小人物。真的。”
李世民起身拿来纸笔:“陪二哥喝酒,你给二哥讲一讲,一代代的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你既然知道未来一千多年的大事,那么先从大唐如何由盛转衰开始。”
“二哥你不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些?”
李世民整理纸笔的手停下了:“等有一天,我们把这个秘密带到地下吧。对了,你先说几件未来三五年会发生的大事,二哥也验证一下。至于神仙弟子,二哥不怎么相信,你的情况二哥查的很细致了,是从你晕倒那天开始变的。”
“至于说二哥为什么信你。先是兰若没你就活不了,之后你对兰若确实好,而后你对二哥……有兄弟之情。”
李世民没说功勋,也没有说助自己登基,用兄弟之情代替了这两件事。
“二哥,明年吐番……”
李世民内心升起一种野心,他认为有可能达到不灭的王朝,至于柳木是怎么一回事,李世民不想问,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柳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信得过,一切都是为了他这个二哥好。
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书房之中李世民与柳木谈了些什么。
次日,正式的朝会。
李世民在进入太极殿之前脸上写满了愁容,而柳木则是顶着两个黑眼圈,一脸的疲惫。
进了太极殿,李世民接受了百官的施礼之后吩咐尚书省六部主官跟自己到偏殿来。
所有人施礼依次坐下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朕决定,依然要将倭岛灭族灭种。”
李世民说完后认为自己可以看到众臣子的惊讶,可谁想萧瑀去淡淡的说了一句:“圣人,不杀不代表不灭,随汉姓、说汉文、居汉屋、以迁居中原之地为荣。还有倭乎?”
八位大唐最顶尖的重臣反应几乎是一致的。
这次反倒是柳木给惊到了。
柳木是打算从肉体上毁灭,可萧瑀却打算将灵魂上消亡。
李世民又说了一句:“依长孙无忌的手书,小木的一些评论,朕以为倭人正在神化他们的王。卿等以为如何?”
“圣人,汉化倭奴才是贵族,臣以为在大唐拥有天下最强之名将,他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臣不解,区区倭岛有何值得我大唐在意之处,他们的海产还不如柳驸马占据的耽罗岛。”
萧瑀的疑惑也是所有臣子的疑惑。
李世民一指柳木:“昨夜朕倒是忘记问了,木,你给大唐一个理由。”
“萧公,杀尽倭岛贵族之时,长安城有多块砖石,我就给大唐国库同样数量的银砖。”
柳木在后世查证过无数的资料,也没有找到石见银山的总储量,不过有记载十六世纪时世界流通白银有三分之一是来自石见银山。
第0603节 服其民、诛其王
十六世纪全世界的银子三分之一来自石见银山。就凭这一句话,柳木就相信那里就是一座超级大的银矿。
而且大明的一些记载当中,有称呼倭岛为银群岛的。
足证明,倭岛的银矿多的惊人。
“以物易物,不利于盛世。大唐眼下钱币不足,其原因还是铜太少。以帛、绢、布为本物,代替钱币对大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限制,而我大唐金银更少,若是制作一钱银币,那么为一百文的话,确实有利于我大唐。”
崔君肃作为户部尚书,他看到这一点不意外。
大唐眼下正式流通的钱最大的是五钱,也就是半两的铜币。而后是一钱的标准铜币,以及值五分、二分、一分的钢币。
或是有一两银的银币,事实上更好。
但这大额的钱币对于普通百姓没什么用处,只能用于大宗商品的结算。
“服其民,诛其王,这个顺序不能错,否则引起民变。”
杜如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柳木此时只是在听,并没有插半句嘴。比想中国历代王朝,大唐可以说对外作战数量与质量都是高最的,大唐对外作战有记载的正规战役一百五十次,相比大唐王朝的时间,可以说平均两年就有一次对外作战。
初期是保土之战,之后就是扩张之战。
“倭有四百万人口,这些人口对大唐有用。在我大唐的支持下,二十年内让倭岛的人口再增加二百万不是问题。从倭岛抽一百万丁也没有问题,西域可以牢牢的掌握在我大唐之手,那么古丝绸之路就可以打通。”
杜如晦又提出了对未来的规划。
说完后,杜如晦转头看向柳木:“西港舶司再往南,还有什么?”
“天下。”柳木只回答了这两个字。
众人都是笑了,房玄龄追问:“来点实际的。”
“米、糖、香料、麻、染料、木料。仅南洋之地,就可以供给大唐一亿人口的消耗。这还不算……”柳木笑了:“不算可以替换太极宫砖石数量的金子。以及另一处,足可以替换两个长安砖石的银子。”
说完之些,柳木又补充了一句:“倭贵族是怎么一回事,反正要死光。倭人却是全地形,可以适应各种作战的良好士兵。”
“那么,帮助扶南太子重归王位?”房玄龄看向了四周。
众人都是摇头,这个计划太大,一但实施对于大唐来说就是一场兴举国之力的国战,这一打至少在三至五年。
“如果,薛延陀接受我大唐册封呢?”柳木又扔出了一句。
“可能吗?”萧瑀不信。
柳木却是自信满满:“我写一封信,让马周为主使、崔一叶为副使、薛仁贵与席君买为左右护卫,今年冬天薛延陀就会派人跪在皇兄脚下,估计颉利听到之后,肯定会来请婚,行婿礼,只是很遗憾……皇兄希望他去死。”
李世民大笑。指着柳木:“小木,你真的……算了。礼部重新议人选,马周这个人可以考虑,其余的人另选。”
屋内的八位重臣也都笑了。
柳木看来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不会把自己的四妹夫、五妹夫都派过去,这是去捡功劳的。
礼部尚书唐俭说道:“主使就用马周,此人倒是有才华有胆识。护军副将可在薛、席二人之中挑一位。护军主将臣请兵部选一将,副使臣推荐六人,各位帮着挑一挑。”
“臣以为,请翼郡王入内议事。”
秦琼很快就被找了进来,问起漠北的情报,秦琼说道:“有消息称,颉利与各部落相处的很差。”
“漠北的消息都是三个月之前的,现在估计这些部落已经在想办法离开颉利,他们有可能会推举俟斤夷男为可汗。”柳木在旁补充道。
秦琼查看过所有草原上的情报,听到柳木这么讲也跟着说道:“有这个可能,来自回纥可汗的秘信之中,也认定夷男的声望最高。各部落似有脱离颉利之意,特别是突厥牙帐北逃之后,人心散了,有可能现在他们已经在计划。”
秦琼是靠着来自神策隐卫的无数情报作出的有效推断。
李世民听完这话吩咐道:“叔宝,可否替朕北上,若是夷男真有心归顺我大唐,你在肃州见他一面,代朕赏赐。”
“礼部安排一下,赏赐何物。”
“是!”唐俭与秦琼一同施礼。
秦琼不可能北上为使,毕竟草原还控制在颉利手中,秦琼这个身份不容有失,这对大唐是一种国威上的严重损害。
但秦琼作为眼下大唐最高等级武将,代表大唐皇帝也算是给足了夷男面子。
秦琼又问道:“圣人,臣有一问?”
“不用你问,你到了那边还有另一个任务,安排你的部下好好的查探伊吾与高昌的情况,朕已经决定在明年对高昌用兵,还有一年时间的准备,不容有失。”
“是!”秦琼想问的就是这件事。
若仅仅是对夷男,那么长安可派人有很多可选的,但对高昌用兵,就非秦琼亲自去看看。李世民要一战下高昌。
这时柳木说道:“圣人,我想回江南去。”
“再等几天。就舶司的事情再议一议,你再回不晚。十天!”李世民给了柳木一个时限。
柳木又说道:“圣人,就我的大农场试行计划是否可以继续。还有,我想带三千户去江南,然后到倭岛。”
“三千太多,两千。依大唐律,佃在倭可为民,这两千户为上民。十下民为一村,上民为村正,五村为里。其余的让六部给你一份详细的律案,你可提出建议,但律案一经尚书省行文,不得有违。”
“是。”
柳木这一点是能搞清楚的,国家级正式公文那是必须要遵守的。
萧瑀说道:“过十天柳驸马就要离开长安,老臣有几个关于舶司的问题要问一问。老臣以为,当从六部各抽一位侍郎,择以一能吏为天使南下岭南,就西港舶司的一些问题作以调整,我大唐当威伏四海。”
李世民点点头表示认可:“告诉冯盎,朕允许他可以为扶南计划开始筹备,等候时机。定扶南之时,就是他封王之时。”
“臣领旨!”
第0604节 南下江南
十五天后,柳木坐上了南下的船。
柳木疲惫的站在船头等待着开船,码头上连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原本计划的十天离开,结果家里客人不断,硬是又拖了五天才离开,而且还是悄悄的离开。
这个十五天,柳木平均每天睡了不足两个时辰,半个月下来柳木感觉自己站在船头都会晕倒,太过于疲惫了。
而此时,比柳木睡的还少的李世民依然在伏案整材料。
这些材料李世民半个字也不会让其他人看到,就是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李渊,李世民都在犹豫是不是让其知道,其余的更是没可能看到。
在李世民自己没有想明白之前,他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这时,长孙无垢亲自送了一碗参汤过来,小太监挡了驾,同时去给李世民汇报。
在书房内的李世民思考再三后起身来到屋外,亲手接过长孙无垢送来的参汤,而后对小太监吩咐道:“将后宫内书房整修,改为内书间与外会客间,派人去华原告诉李弼,朕需要一个保密箱,让他给朕送来一个。”
小太监跑着去办事时,李世民才对长孙无垢说道:“书房有些东西很重要,柳木视同生命,我也认同,非是我要瞒你,但此事眼下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观音婢你写私信一封给兰若,告诉兰若朕给你讲的话。”
“二郎这是要为难柳木?”
“正是。”李世民点了点头之后,又摇了摇头:“这也不好,万一引起他们之间的不和,动了胎气那么这就是我的过错,不好,不好。”
长孙无垢只是笑笑,她是一个可以控制好奇心的人。
李世民如此看重的东西,长孙无垢更会克制自己。
长孙无垢扯开话题:“二郎,那保密箱是何物?”
说到保密箱李世民显得很兴奋:“木在泾阳到华原修了一条路,这条路修的真正不错。特别是那桥,我相当的吃惊,观音婢那天有空我们一同去看。再说那保密箱,却是两层精钢内有人造石,就是那水泥。大将军炮都不能将其毁掉。”
“这么厉害?”
“恩。”李世民点点头:“朕上次看到忘记让李弼给朕也制作一只,防火、防水,每一只有数千斤重。而且不用钥匙,靠两个机关转盘,每个转盘控制三个两位数,一共是六组数字全部转对了,门才可打开。”
长孙无垢不解:“那制作此物的人,必然知道这六组数字?”
“不,这六组数字是保密箱的主人在启用的时候亲手设定,可以无人能知,或是一个个的去试,怕是十年也打不开这个箱子。”
李世民滔滔不绝的讲着华原密库的许多宝贝。
以前他想不出来柳木凭什么懂这么多,现在他知道了,一个能知道未来一千四百年所有事情的人,这些机巧之物已经不足以吃惊。
另一边,那只超大平底官船上,柳木爬在床上已经睡着,背上有十二只火罐。
萧灵儿特别训练的四个侍女正分工合作,一人在准备艾草、一人在给柳木用牛角刮脖子,另两人在用数种香精油调制混合精油。
等一会火罐去掉,萧灵儿安排这四人准备给柳木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