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燕不待典韦出手,便抢先发起了攻击,后手一抽,对着典韦的长矛顿时短了一截,然后张燕前踏两步,右手发力,将长矛迎着典韦刺出,直奔典韦胸口。
典韦横戟胸前,就欲挡拆,却见眼前一花,本来直奔胸口的大矛忽的消失不见,再看时矛尖已直奔面门而来。好一个典韦,如此未及时刻,却没乱了方寸,身子后仰,双戟一架,堪堪将大矛架起,擦着头顶而过。
张燕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大矛向上一抬随即狠狠的下砸,典韦刚刚后仰,还未及回正,架起的双戟也力道用老,眼瞅着这一矛便要实实在在的砸在头上。
典韦一个大步后撤,接着后脚下后撤将重心前移,把身子拉正,架着的双戟微微一沉,然后发力上举,以抵挡张燕这一砸之力。
只听“咣”的一声,矛身集合张燕的巨力将典韦整个身形砸的一沉。围观众人心下都是一颤,为典韦担心不已。
只听典韦大吼一声,脚下发力,以腰围轴,聚于双臂,持戟的双手先是微微一沉然后突然爆发,将长矛顶起,典韦后撤几步,出了张燕长矛的攻击范围,粗重的喘息着,持戟的双手掩饰不住的微微颤抖。
张燕也乘此不抢功,让典韦平缓气息。
典韦深深吸了几口气,知道自己虽然气力胜过张燕,但陷于如此被动的情形下,再大的力量也发挥不出来,反而被张燕这一砸一磕的耗损不少。当下不再犹豫,再次脚下运足如风,抢攻上前,欲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张燕近身相搏。
张燕却好似看穿一般,不肯再给典韦近身的机会。长矛左支右拙,典韦想哪长矛便跟到哪,同时脚下挪动,以典韦为圆心,以自己长矛为半径,围着典韦绕着圆圈,让典韦拿起毫无办法。
典韦心中有些犯难,张燕的经验、技巧远胜于他,让他空有一身神力,却无法发挥,只能应付着张燕不断刺、削过来的长矛,虽然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但却也让他无力靠近张燕予以还击。
典韦有些发急,左拆右挡中,突然右手一扬,手中重戟脱手而出向张燕掷去。只见白光一闪,重戟打着旋非快向张燕靠近,张燕没想到典韦会突然掷戟,只能撤回攻向典韦的长矛,向空中的飞戟磕去。这戟被典韦大力掷出,再加上戟本身的重量,其势凶猛,张燕只得双手紧握长矛,奋力向飞戟击去,只听“噹”的一声,飞戟砸上了长矛,被磕飞出去。可张燕却也不好受,这一下力量之大,让他虎口剧震,差点连手中的长矛都无法再拿住。
乘着张燕击打飞戟无暇他顾之时,典韦拿着左手仅剩的一把戟向张燕欺身而去。就在张燕磕飞飞戟的一刻,典韦也已到了张燕近前,抬戟向张燕劈去。
张燕此时手中大矛已是拿不住,无力再持矛抵挡,但张燕面对袭来得重戟却怡然不惧,将横在身前的长矛兜手便向典韦丢去,然后闪身急退。
典韦被张燕丢出的长矛一阻,重戟也再难劈下,伸手将长矛抄住。
张燕此时已是静立一旁,赞许的看着典韦,鼓掌夸道:“好好好,老典果然厉害,不但气力过人,还机敏矫健,我不敌也。”
典韦上前将长矛恭谨的递给张燕,然后挠了挠头,脸色微红的说道:“燕帅休要夸我,刚才我被燕帅逼的团团转,一着急发狠才将手戟掷出,还望燕帅原谅我的冒失。”
“诶,休要如此说,战场之上,变化多端,老典你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做出选择,实乃难得。要知道这战场之上只有赢了才能活下去。”
“是,燕帅。”典韦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燕帅兵器可是不称手?”
“哦?老典为何有此一问?”
“因为我刚才觉得燕帅刚才若是手中换成一把枪,我只怕会被燕帅逼的连还手之力也无。”
“哦?”张燕眉头一束,想着典韦的话,心道是不是自己应该换把枪试试?
周围围观众人见二人罢战,一阵拍手叫好,此番二人大战当真叫他们大开眼界。他们虽然武力不行,但好坏还是分的清楚,这拳拳到肉、紧张刺激实打实的一战却让他们看得过瘾非常,无不拍手夸赞。
张平在一旁看的羡慕非常,人家穿越道三国都是力拔山兮,武力过人,战吕布,斗三英,沙场鏖战,纵横捭阖,好不自在,那一往无前,天下大可取得的感觉让张平再心中无限向往。可张平再看看自己被系统评为51点的体质属性,不由得叹了口气。
第三十六章 诸事已定
张平收起心情,走前去,对张燕和典韦夸赞道:“大哥,老典当真厉害,看得我是羡慕非常。”
张燕也是满脸赞许,“天师,燕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天师成全。”
张平看着张燕脸色,又看了眼典韦:“兄长可是想让老典跟你回钜鹿?”
张燕微微惊讶,然后笑了笑:“正是,老典这一身武艺,比我还厉害,若是不再战场拼杀一番,建功立业,实在可惜,还望天师成全。”
张平却没答话,而是转头看向典韦,“老典,当日你加入我的护卫,乃是因缘际会,说来你是自由身,如今燕帅意欲调你去太平军中历练,不知你的意思是?”
典韦挠了挠头,看了看张平,又看了看张燕,“老典我也就又把子力气,单打独斗还行,但要我领兵作战,老典我也不会啊。而且天师这里,我也舍不得。”
张燕哈哈一笑,“老典不要担心,这带兵打仗谁是生下来就会的?你且随我回钜鹿,我先与你一营兵马,慢慢操练,自然就会了。”
张平也是劝道:“老典勿要舍不得我,大哥与我都是一家人,都是为我太平道发扬光大而努力。如今我太平道作为大汉国教,正是发展之事,老典你武力过人,去太平军历练历练也好。不瞒你说,来年开春我太平军便要征战四方,到时候建功立业、封候拜将指日可待。”
典韦听了二人的话两眼放光,心中盘算,张平、张燕也不催他,过了良久典韦才诺诺的有些许不好意思的向张燕说道:“燕帅可能管饱吗?”
张燕一愣,有些疑惑,这是什么问题,不过转瞬便答道:“能,保证管饱。”
“有酒吗?就天师酿的那种。”
张燕不解的看了眼张平,嘴却答道:“有,管够。”
张平闻言确实抚额一声苦笑,把典韦是个吃货这茬给忘了,当下说道:“大哥,老典能吃,你可要有个准备。”
张燕满头问号,“多能吃?”
“周仓你是知道的,你照周仓的四份准备就好。”
张燕双目圆睁,周仓算是太平军里最能吃的了,一顿大约要三人份,周仓的4份那岂不是十二人份?我滴乖乖。张燕不由的转过头再次下打量了典韦一眼,口中赞叹,啧啧有声。
如此,便即定下了典韦随张燕回钜鹿练兵之事,张燕不日便带着典韦回返了钜鹿。
而雒阳这边张燕为张平留下百名护卫交由裴元绍与孙夏统领,裴元绍为正负责府内一应事物,孙夏为副负责一应外事对接。张平的四十名弟子也被在府内安顿好,每日张平依旧早教其习文传授道家经典,下午随其练武强身健体,余下时间继续炼丹制药。每日日程安排的也算充盈,一众弟子却未觉的苦累,反倒欣喜不已,自从他们知道自己的师傅被册封为国师以后,心中更加自信自豪,对张平更加亲近也更加拥戴,对他的教导也都非常认真的学习吸收。
期间又去太常寺与刘焉安排的太祝商量祭天之事,太祝各种找原因借口拖拉,惹得张平不快。
张平只得抽空进宫拜见灵帝,向灵帝奏请祭天一应事宜。
“二月初二?爱卿为何会选这个时日啊。”
“禀陛下,臣按道书中所言算过,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复苏,诸事皆宜。”
“哦?那便依爱卿所言。”
“臣还有一请,向请陛下赐一圣旨与我,让我督办此事,可否?”
灵帝皱了皱眉,想了片刻说道:“准了。”
待张平拿着圣旨离开,灵帝对身旁的张让问道:“阿母,怎么回事?”
张让躬身说道:“昨日国师去了太常寺,出来时面色不善,奴婢以为怕是为了此事。”
“哼,”灵帝冷哼一声,“看来朕的话不好使啊。”
张平这边请了圣旨,直往太常寺前去,将圣旨直接拍在太祝面前,只说陛下吩咐一应事宜,要其照做,太祝见了圣旨,心中大惊,冷汗直冒,赶忙加紧了功夫按照张平所说准备一应事宜。
这日,傅變来找,说一应行头礼仪都已置办齐当,张平心中惊讶傅變办事居然如此利索,原还想像收拾太祝一样督促傅變一声,却没想傅變没等自己催便已经完成了。
张平看了看傅變置办的行头,当真是够得自己的要求,果然是看起来高端大气档次,这身行头便能让张平的身份再凸显一分。
“这不逾矩吧?”
“国师放心,这一身行头绝对符合国师身份,没有半分失当之处。”
张平点点头,赞了傅變一句。又将此番祭天的诸多细节与其商量,傅變倒也尽心,将其中不到或于礼不合之处一一指出,加以修正。
待得傅變走后,张平又不放心的喊来孙夏,他在雒阳日久,对礼仪当有所之,让其看看这身行头中是否有什么问题,可孙夏虽混迹雒阳多事,却哪里懂这个,实在难以辩说。
正此时,裴元绍报蔡邕来访,张平大喜,忙将蔡邕请进来。哪知蔡邕正是因祭天一事而来,他怕张平不懂礼节规矩,祭天之时乱了礼仪,坏了规矩,特此门来帮忙参详一二。
张平心中感动的无以复加,却也不客气,拉着蔡邕请他帮忙参详,行头一应倒是得体,蔡邕也不由的赞了一声置办行头之人。然后又帮助张平将整个礼仪参详修改调整了一下。
张平又请蔡邕帮忙给自己以及他的弟子讲解一些礼仪知识。蔡邕自无不匀。但与此张平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在礼仪一道,日后这些弟子都是要出去独挡一面的,若是没有一个好的气质礼仪,如何能够招揽教众,这也让张平暗暗决定要抓紧礼仪培训一事。
张平准备祭天当日带着自己的弟子一起,这可是太平道天下扬名的好机会,而他的这些弟子将士日后他发展太平道,将太平道教义便传天下的执行者,是太平道的基石和栋梁,如此场面正好让他们经历历练一番。
第三十七章 新年伊始(一)
因此张平又从系统中兑换了些关于礼仪的书籍,这些日子来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学习练习。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新年即将到来,雒阳城内家家张灯结彩,人们脸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一派过年的祥和之气。
今日已是腊月二十九,国师府早已忙碌起来为新年做着准备,国师府内的清洗打扫,披红挂彩,过年所需事物、拜年所用的一应礼物采买,府内一众人等在裴元绍和孙夏的调动指挥下,喜悦而忙碌着。
张平没有管这些琐事,都交给了裴元绍与孙夏,此时整个国师府最闲的就是他了。这一刻他有些想念那个他再也回不去的远方,不知在那个世界自己的父母可还好?没有自己他们的日子过得可还顺遂?他们那也该过年了吧,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张平沉浸在自己的思念中,不由的眼眶有些湿润。过了很久,张平才将自己飘飞的思绪拉了回来,他看着国师府中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心头也浮现出一丝暖意。这些人是他在这个世最亲近之人,他们跟随自己,信仰自己,依赖自己,是自己努力的理由,是自己奋斗的希望。
张平甩了甩脑袋,将自己心中对一世的思念、悲伤、遗憾、愧疚等情绪统统的放下,看着眼前这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张平努力让自己真正的融入到眼前这个真实的世界中去。
这一刻,张平才算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汉之民,一个真实存在的,为了将道法经义、将学说教派发扬光大的太平道天师。
除夕这晚,国师府灯火通明,张平命人备了酒菜准备晚摆宴好好犒劳这些一直跟随自己的人。张燕和典韦多日前便早早的回返钜鹿,此时国师府只有裴元绍、孙夏,自己的四十名弟子从张一到张三十,从张春到张杏,以及百名护卫弟兄,若在算做饭的老妈子和宫中派来监视的小黄门,不过也才一百五十余人。
张平看着热热闹闹的国师府,以及每个人脸洋溢的笑容,嘴角微翘,露出一抹笑容。
张平来到厨房看着自己的女弟子帮着老妈子们收拾烧火炒菜,几个男弟子在一旁杀鸡宰羊,忙碌的不可开交。
“元绍啊,今日都有什么菜?”
裴元绍便将菜名一一报了来,鸡鸭鱼羊都有,没有牛肉张平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牛是稀缺资源,是不允许随意宰杀吃肉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猪肉?
“猪肉?天师,猪肉都是我们以前穷苦没办法才吃的,这猪肉又腥味又重,而且吃了还容易害病,今日是过年,这猪肉就不必了吧”
张平摇了摇头,才想起这个时代还没有普及猪肉,还不太会做猪肉,当下也不坚持。
不一回张平眉头又皱了起来,问道:“为何没有饺子?”
“饺子?”裴元绍面现疑惑,这饺子是什么东西,他从未听过?“天师,这饺子是何吃食?”
张平一拍脑门,反应过来,看这样子,此时饺子还没有出现啊。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岂是此时正是饺子最早出现的时期,乃是医圣张仲景所创,是为药食,乃是用面皮包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生冻疮。只是此时的张仲景医术初成,还在行医游历各地,未及发明饺子。
这没有没有牛肉也就罢了,没有猪肉也还能忍,但是这过年没有饺子,却是张平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当下张平名人准备一应材料,命人和面,又让人将羊肉剁碎,再将萝卜剁碎,然后张平撸起袖子,就要手。
“天师,使不得啊。”旁边做饭的厨娘们阻拦道,“天师身份尊贵,如此粗活就让我们来做吧。”
张平摆了摆手,“无妨,你们不会,我给你做个样子,你们照着来做就好。”
说罢,张平便先将剁好的羊肉与萝卜混在一起,用盐拌了,放入花椒碎和姜末,搅和拌匀。然后又将和好的面揉成条装,切成小块,用手一按一擀,一张薄薄的饺子皮便成了,从和好的馅中刮了一勺放入皮中,两面对折,捏了几下,一个月牙形的饺子便呈现在了张平手中。
旁边一众人等看的惊奇,如此吃食看起来倒是好看,只是不知味道如何。
“师尊,这便是饺子吗?”这时一个细软的声音娇声问道。
张平循声看去,正是自己的弟子张杏,便笑着答道:“正是,这就是饺子。”
张杏是张平一众弟子中最小的,因为年龄最小,又是小女孩,长得清秀可爱,又乖巧懂事,颇得一众弟子喜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字萌。
“师尊,师尊,为什么叫饺子啊?”张杏接着问道。
这一下反倒将张平问住了,这饺子为什么叫饺子呢?但还好他心思活络,当下开口编道:“这饺子又叫交子,乃是相交于子时的意思,取的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苍,除晦纳新之举。”
旁边一众人听了恍然大悟,都点了点头,只是张杏却如一个好奇宝宝又问道:“拿着饺子是师尊所创喽?”
张平愣了一下,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尊真厉害。”张杏拍着手夸赞道,旁边一众人等也都赞不绝口。
张平微微脸红,咳嗽一声,张罗大家跟着他学包起饺子来。起先大家包的歪七扭八,各式各样,但随着众人的熟练,包的越来越有模有样,张平便在一旁看着指挥。每个人脸好奇又兴奋,一个个喜气洋洋,这一副其乐融融的让张平真正的融入了进去,他深深的一位这才像是过年。
然后张平又命人取了韭菜和鸡蛋做了馅,又包了一批韭菜鸡蛋的饺子。同时特地让人拿了十枚五铢钱来,用开水烫过,包入饺子中,用来当惊喜。然后便命人烧水将饺子下锅,一众人等将炉灶团团围住,只等饺子出锅。
第三十八章 新年伊始(二)
这第一锅饺子自然是由张平亲自来起锅,张平一边观察着锅中的饺子,一边给众人讲着当水开后加三瓢水,看饺子浮起才算熟等等诀窍。
不一会饺子熟了,张平将其捞出,命人取来醋碟,自己先夹了一个放入嘴中,咀嚼几下,久违的味道在口中慢慢融化,虽然还不能完全跟上一世比,但味道也着实不错,比他来到这大汉这么多时日来所吃都要美味。更重要的是,这熟悉的味道让他回味无穷,这是他现在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