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大明星-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有何用?不是是些道理而已,既不能经天纬地,又不能将相王佐,也不能合纵连横,与我又有何意?”周瑜倒是不上张平的当,心里依旧想着安邦定国,纵横捭阖。

    张平笑着摇了摇头,“你若是明白了什么是大道,不说趋吉避凶、遇难成祥,就是坠星遮月,搬山填海,撒豆成兵也不过易事耳。与此相比经天纬地、将相王佐又算的了什么。”

    周忠却是听了目露精光,连连拉扯周瑜的衣袖,面上有些许焦急,想要其答应。

    周瑜脸上却摆明了不信,一副你就使劲吹吧,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张平见了也不生气,呵呵的笑道:“你且随我来。”

    张平带着周忠、周瑜来到院中开阔之处。

    “我知你不信,今日我便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大道。你可看好了。”

    说罢,双手并起剑指,在胸前滑动,嘴里念念有词,一番作势后,剑指向空中一指。

    周瑜先是见张平这一番都做,不知道要干什么,然后看张平定格在指向天空,便顺着其所指向天空中看去,结果天空中除了皎洁的月光与璀璨的星空什么也没有。就在他想要出言讥讽之时,天空中却出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第六十一章 临行准备



    

    那是一颗赤红的流星,拖曳着长长的尾巴,在这深蓝色的夜空中,闪烁着其最后的光华,照亮了真个天空。似是一道燃烧的火焰将璀璨的夜空撕扯出一道裂痕。

    这不过短短的数秒,只是一个眨眼便可能错过的刹那,周瑜惊住了,他脑子里这一刻有些反应不过来。

    一旁的周忠也是仰着头望着天空一脸呆滞。

    张平微微的笑着,心下已经乐开了花,得亏之前屯了这么一张移星符,这下子还怕你不服?虽然花了二十万崇拜值不过是看这么刹那的芳华,但是能因此将周瑜收入麾下,当真是必什么都值了。

    过了良久,周忠才回过神来,拉着张平,“永安贤弟,还请务必收小侄为徒啊。”说着拉了拉周瑜。

    周瑜这才吸了一下嘴边的口水,回过神来,当即拜倒在张平面前,“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慢来,慢来。”张平拖住周瑜的手肘,阻止住周瑜的下拜。

    周瑜不解的看着张平。

    “我刚才说了,要做我的徒弟,可不仅仅是聪慧,还要坚韧和毅力,以及悟性。”

    “师傅,这些我都有。”周瑜忙不迭的点头。

    “哦?这可不是嘴上说说,你可要知道这大道非有大毅力者难有所成,有可能你努力一辈子也毫无所成,也有可能一朝顿悟,这其中毅力、坚韧、悟性、机缘缺一不可。你可还愿意学吗?”

    张平这话明显就是在为自己挖的坑打伏笔了,你学不会那说明你毅力、悟性不够,不是我没教好。而且张平目前都不知道要教什么。不过他哪管那么多,先把周瑜忽悠过来了再说。

    周瑜听了明显的顿了下,眼中略有犹豫,最后咬了咬牙,再次拜倒,“师傅,弟子愿意。”

    “好好好,那今日我便收了你。”

    当下便斟茶磕头,在周忠的见证下正式收了周瑜为徒。

    “为师明日便要出征,这些时日你便在这国师府中先随你的师兄师姐们先行习文练武,待为师凯旋,再好生教导于你。”

    说罢,也不管周瑜眼中闪过的一丝失望之色,叫来张一,将周瑜交给他,让他用心将自己之前教给一众弟子的道书及易筋锻骨法教于周瑜。

    翌日,张平思虑着再去哪能拉几个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可他对朝中及雒阳城中的才俊所知甚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几个。

    自己认识的有王匡,只是人家为大将军府掾,自己手中拿的出手的不过校尉之职,很难对其有吸引力。

    孔融与自己颇为熟稔,自己若是求上门取,未准不可,只是孔融讲说经史子集还行,找其带兵打仗怕是毫无益处。

    王匡的妻弟胡母班倒是一员武将,只是自己手下倒是不乏勇武,比之胡母班只强不弱。

    其他的刘表、孔昱与自己不过点头之交,就算自己想,人家也未必看得上自己。

    至于刘璋、刘晔这种根红苗正的皇室宗亲,也不是自己能够拉的动的。

    余者各家年轻子弟,袁家的袁绍、袁术眼高于顶,哪会屈尊,而且张平也未必看得上这二人。受《三国演义》影响,张平对袁氏两兄弟的影响极差。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贪小利而忘义”和袁术“勇而无断,骄奢狷狂”的风评张平可是不敢用。

    想到袁氏兄弟,张平想起另一人来,想到那日祭天招魂时皇甫嵩多亏此人,方未出乱子,张平不由心中一动。没错让张平动心的便是曹操,只是自己与曹操宿无交集,却不知其意如何。当然想到曹操那必然少不了刘关张三兄弟。

    “孟德兄。”

    曹操一脸惊奇的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张平,他实不知张平找自己所为何事。

    张平也是碰运气,派孙夏打听,却没想曹操居然就住在与自己相去不远的曹府中,而这曹府乃是前太尉大人曹嵩的府邸,曹嵩正是曹操的爹。张平这才恍然大悟,不由感慨罗贯中所言不详,如此重要的背景知识都没有提到。再加上有夏侯氏只助,这曹家的势力当着不小啊,难怪曹操日后能够建立大魏了。知道了这点张平对将曹操收入麾下已经不抱希望,但既然来了,与这日后的魏王结交一番也是好的。

    “国师大人,今日询问是”曹操听到家丁通报时,还在心中疑惑,这张平来访要见的居然不是父亲大人,而是自己。

    “无事,孟德兄莫要客气,唤我永安即可。那日祭天虽只与孟德兄匆匆一面,但却让平觉得孟德兄行事妥帖谨慎,及时补救未使过错发生,平实佩服不已。”

    “国永安过誉了。操不过做了自己本分。”

    两人就此客套一番又闲聊了几句,倒也投机,张平才开口道:“弟不日便要前去招抚黄巾余党,弟深恐余党势大,孟德兄随皇甫骠骑征战多日,想来经验丰富,不知孟德兄可肯屈尊助小弟一臂之力?”张平见时机差不多,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来意。

    曹操有些惊愕,不明白张平为何会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开什么玩笑,让自己到其麾下领兵,自己现在已经在皇甫骠骑麾下站稳了脚跟,又何必跟着张平再去蹚这趟浑水从头来过,他曹操可不却这点军功。

    但曹操看张平诚恳,也不好直接拒绝,只得推说:“承蒙永安抬举,只是我父年岁已高,身体不好,我作为家中独子,此时不便远行,操欲留在雒阳,随侍其左右,还请永安见谅。”

    张平心里清楚,此事十有**会被曹操所拒绝,因此到没有太过的失望。但面上依旧做出一副惋惜之色,反倒让曹操觉得其心甚诚,对其好感大生。

    张平离了曹府有往新任的尚书令卢植府上拜见。

    卢植如今已过五十,,许是因为先前被下狱,日子过得不好,此时身体瘦削,形容槁枯,头发也有些花白。卢植到没有因为曾经分属敌对而对张平有所成见,但却也不热情。


第六十二章 颍川会友



    

    卢植听张平开口想要让其弟子刘备至自己麾下效力,也是一阵惊讶。要知道那日杀入下曲阳生擒张宝的可就有刘备三兄弟的一份,卢植虽然当时身在狱中,但事后也有所耳闻。卢植心中琢磨,莫不是这张平想要借此将刘备调入麾下,好行报复之事?那岂不是害了刘备,卢植虽对刘备不甚待见,但也不会将其往火坑里推。

    当下卢植便帮刘备婉言拒绝了张平的好意。

    其实这倒是卢植想岔了,张平早将张宝之事记在了皇甫嵩的身上,倒还真没有将此事归罪与刘关张三兄弟。

    张平见卢植虽然拒绝的语言委婉,但语气坚定,不由感到些微失望,但也知强求不来,便告辞离去。

    至此张平再雒阳城中处理妥当。翌日一早,张平再次叮嘱了一番,便跟着收拾妥当的裴元绍及二十余名护卫出了雒阳城。

    张平坐在马车中看着渐行渐远的雒阳城门,不禁感慨,想当初自己初临雒阳时,自己的身份还是一个反贼,只能处处小心翼翼,化名四处求取。而如今自己已位居国师之职,将太平道拨乱反正为护国之教,想想当真是让人唏嘘,想来自己的便宜老爹张角泉下有知看到此番景象也能安息了。

    出得虎牢,张平一行直往颍川而去。张平不由的想起颍川学宫中所结实的朋友,便命裴元绍在颍川城中多待一日。

    张平先是往颍川陈家拜访,毕竟自己在雒阳能有所成,还得多亏了在陈家遇到了蔡邕。

    陈纪见了张平,先是一愣,接着道:“国师当真是好手段,老夫佩服。”

    张平忙道:“先前事出有因,还请家主勿怪小子欺瞒。”

    张平又将雒阳种种诸事挑能说的说与陈纪,向陈纪表示感谢。

    陈纪摆了摆手,“国师不用如此,老夫明白,老夫实是对国师心生佩服,若是换做老夫在国师这个岁数,万万是做不到国师这般的。”

    拜别陈纪,张平又到学宫中见了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一见张平,反应也如陈纪一般,“国师瞒我瞒的好苦,当初还让徽为国师讲解道法,当真是班门弄斧啊。”司马徽颜面羞愧的说道。

    “先生,平虽自幼修习道法,但对道门的情况却所知甚少,还得亏先生教我,平深感五内。”

    “好好好,我道门能有国师,乃我道学之福,道家之幸,还望国师将我道门发扬光大。”

    张平与司马徽好一番谈论,直至天光以黑,夜色渐深方才不舍的离去。

    翌日,越来酒楼。

    张平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上,吃着小菜,平着小酒,听着台上的说书,倒是悠然自得。

    不多时,几个身影走了进来,左右巡视一圈,便朝着张平这座走来。

    “国师大人。”几人拱手叫道。

    “孝先兄,佐治兄,小嘉还有厚德,莫要如此,你我兄弟叫我永安就好,快做快做。”张平一见来人赶忙招呼道。

    来人正是毛玠、辛毗、郭嘉和韩实四人。四人当下一叙,张平再次将此番雒阳之行挑能说的说了一遍。四人听得感慨万分,赞叹不已。

    “国”毛玠有些拘谨,开口还是准备叫国师,被张平瞪了一眼,改口道:“永安,永安此来颍川所为何事?”

    “我奉命招抚黄巾余党,准备返回钜鹿,途经此处,想到诸位兄弟,便来看看大家。”

    “兄长此行怕是不止招抚吧。”郭嘉依旧一副高冷脸问道。

    张平点了点头,“招抚为先,若是不从嘛,那就打到他从。”

    “如此说来兄长是要打仗喽?”胖子韩实眼冒精光的问道。

    张平看了眼韩实,没看出来这小胖子居然对打仗这么上心,当下点了点头,“怎么?厚德,你可是想随我上战场上走一遭?”

    韩实赶忙摆手,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不去不去,我只是想到兄长征战沙场的场景,不禁心向往之,但是让我去,我是万万不敢的。”

    张平听了摇了摇头指着韩实笑了起来。

    “永安此去怕是不容易啊。”辛毗插言道。

    张平点了点头看着辛毗,辛毗便接着说道:“据毗了解,目下黄巾还有五股较大的势力,分别为荆州张曼成、青州张牛角、汝南刘辟、益州马相、幽州程志远。每股都在有十数万之众,不知永安手中有多少人马?”

    张平竖起一根指头,“一万。”

    四人听了摇了摇头,眉头都不由的皱了起来。

    “如何?你们可有人愿意随我前去建功立业的吗?”

    张平笑着看着面前的四人问出了这么一句。

    毛玠、辛毗计上心头,面现犹豫。

    韩实缩了缩脖子,连连摆手。

    郭嘉手抚下巴,似是在思索。

    张平也不催促,端起酒杯放在嘴边慢慢的品味着。是的,张平此次来可是抱着看能不能拉拢两个可用之才去的。不然就算其他黄巾的队伍水准在均线以下,人数也是自己的几十倍,仅以自己麾下的一万兵马,与送羊入虎口无异。

    张平自然最期待的还是郭嘉,毕竟鬼才之名可是享誉三国。只是同时张平也有所担心,现在的郭嘉不过才十五岁,还在求学之中,不知道如此会不会对他有所影响,反而妨碍了他的成长,若是日后的鬼才因此没有学到足够的本事而就此埋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兄长,嘉愿随你同去。”在毛玠、辛毗还在犹豫的时候,郭嘉似乎已经做了决定,向张平请愿道。

    张平见到郭嘉愿意随自己前去,本应高兴,但同样心中的担心也依然存在,他微微皱眉,“此去时日定是不短,而且这一路征战,定当辛苦一场,小嘉你尚年幼,只怕你的身子骨吃不消,还有小嘉你的学业”

    “兄长放心,嘉虽年幼,但也吃得了苦,兄长莫要为此担心,而学业上嘉也定不会荒废,更何况圣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嘉也正好想乘此机会四处走走看看,领略我大汉的壮丽江山。还请兄长应允。”


第六十三章 携友同行



    

    张平想想郭嘉说的也对,当下便点了点头,能得郭嘉相助,此次胜算又添几分。张平又将目光转向毛玠、辛毗二人。

    他们没有郭嘉那般果决,二人对这事其实非常动心,对于他们二人这种没有煊赫的世家背景之人,张平提供的这个捷径无疑是进入朝堂的绝妙机会,毕竟在有张平的照应下,军功相比起文官的晋升要容易很多。只是张平虽然位居国师,但毕竟是新贵,在朝中势力尚浅,若是此时打上了张平的标签,日后再想改投他人怕是难已。况且张平必进非是士人出身,说句难听的那教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二便是此次招抚也并不容易,以一万之兵对阵十倍甚至几十倍于己的兵马,想要取胜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最最重要的是,两人都不善兵法,到时候兵凶战危,若是一个不慎,大功没谋成,反送了性命,岂不是追悔莫及。

    若是不去,两人凭借自身才学和颍川学宫之助,倒也不难某得一个小职,然后慢慢做起,倒是更为稳健。一面是高风险高收益,一面是低风险稳增长,毛玠、辛毗两人一时纠结,久久没有做出反应。

    反倒是韩实开口道:“兄长,我就不去了,一来我这身子实在不堪伐旦,二来我也不善于此,去了也是给兄长添麻烦,兄长若是有什么营生需要我的尽管吩咐。”

    张平听韩实说的如此不堪,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却计上心来,太平道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银钱,这营生还需早日规划才是,如今虽然有太平醉,但其数量有限,所得虽勉强能够支撑现下所需,但日后随着太平道的发展所需,就捉襟见肘了。因此听了韩实的话张平倒是琢磨起这事来。

    “厚德,你这话我记下了,日后我若为此找你还望你莫要推辞。”

    “兄长但有所命,莫敢不从。”韩实拍着胸脯保证道。

    张平看毛玠和辛毗还没有决断,略感失望,机会给你们了,你们却不抓住,只怪我们无缘。端起酒来:“来,大家干了这杯,小嘉我给你一日收拾可够?孝先兄、佐治兄,日后若有用得着永安的地方,尽管吩咐。”

    毛玠和辛毗心下倒是松了一口气,也不再纠结,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接着又与张平谈论了一番并祝其旗开得胜。这一顿酒却是从晌午喝道日落西山才算散去。

    张平又在颍川等了一日,这才带着郭嘉在裴元绍和一众护卫的陪同下,匆匆往钜鹿而去。

    一路之上,张平便在与郭嘉分析眼下黄巾余党的形势。

    黄巾荆州军张曼成,目下占据南阳郡,入驻宛城,麾下号称有二十万余众,更有黄邵、张辏А⒑我恰⒑温脑贝蠼T诨平碛嗟持惺盗ψ钋俊H涨案欠⑾淖猿铺秸冢派咸焓梗

    青州军张牛角,目下占据泰山郡,麾下约有十余万众,手下将领卜已、管亥、卞喜。

    还有汝南的刘辟与龚都,其势稍弱,约有不到十万之众。将领也只有他二人。

    益州的马相、赵祗,麾下不过万余人马,且远离中原,一时也是鞭长莫及。

    而目前威胁最大的便是和翼州毗邻的幽州的程远志,其麾下因为收拢了之前被皇甫嵩和朱儁所败的白波军,人马也不在少数,也近有二十万之巨,且其麾下更有白波军副统领杨奉,以及邓茂、郭白太、李乐、韩暹等几员大将。

    郭嘉听了张平的介绍,看着眼前一副简陋的张平自己大略手绘的地图,上面只是简单的标出了几大州郡和大略位置,思索片刻问道:“兄长意欲从何处开始?”

    张平心中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