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99元,晚上六点至七点间车,第二天六点至七点间抵达目的地。相当于在宾馆住了一夜而已。

    在2oo7年猪群辉煌的顶峰时代,单单满足京沪两地的日常客流,京沪两站在晚六点至晚七点时段都要采用间隔七分钟的追踪车方式,连续出五至八趟编组才能满足旺盛的需求,那个年代同一时刻在北平或是吴淞车站月台上看着七、八个编组的猪群整装待,是相当震撼的场面。

    当然这种高密度的直达特快编组连,也导致了猪群在当时的共和国铁路上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和纵横在长大铁路上的辽东半岛号一样,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没有任何车辆可以在猪群前面存活过1o分钟。

    彼时在共和国选择铁路旅行,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乘坐无知的绿皮车在铁路上慢慢的晃悠,后边却是杀气腾腾的猪群在快接近。

    当年在共和国京沪铁路徐州段,来自吴淞、南京、苏杭等地的进京猪群由于车时间相近恰好在徐州段汇成一线,创下了大名鼎鼎的京沪十三猪的名头,使得各路绿皮、红皮闻风丧胆。

    一般来说无论红皮或绿皮车被猪群盯上,在某个几角旮旯叫不上名字的小站蹲上2个小时“待避”狂飙突进中的猪群都是幸运的。

    梁远上一世猪群的开通是在新世纪之后的2oo4年,现在傅恒宇居然要提前十五年,树立起这个共和国铁路的知名标杆。

    梁远仔细的想了想可能性,觉傅恒宇刚刚说的那个简单计划极具可行性,以东风11g牵引的直特作参考,虽然限于技术不成熟,由长征三型燃气轮机车牵引的25s编组得在徐州进行临检,需要花费3o…4o分钟的时间,但长征三型机车良好的加性绝对能把这段丢掉的时间追赶回来。

    毕竟眼下的京沪铁路根本不是按照高铁路标准建设的,线路曲线众多,过弯时编组只能保持4o—8o公里的时,这种频繁的减加恰好是燃气轮机车所擅长的领域。

    一下子把猪群诞生的时间提前了十五年,在航空运力同样紧张的八十年代,京沪铁路徐州段这回不知道要憋上多少只猪头,应该会比自己上辈子知道的京沪十三猪庞大许多。

    京沪线徐州段夜行的绿皮车注定要凄凉了,在可以预计的未来,蹲上三、四个小时待避大规模猪群都是可能生的事情,梁远面带微笑的想着。

    ps:昨天那个章节数打错了,昨晚码了2k多就睡了,白天又补了2k多凑了个大章一并出来;算是把拉肚子的欠债还了吧^_^

 第278章 谁说文宣战五渣

    “小远,快去把电视打开,我们要看你在新闻联播上变猪头呢。”宁婉嘉清脆的笑声在客厅里飘荡。

    两个丫头祸霍梁远变猪时刚好有部里的媒体拍摄,回程时李远玲把这事当笑话和三人讲了,结果双胞胎大为兴奋,刚刚六点三刻就开始嚷嚷打开电视机。

    “一定要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控诉一下我那无比凄凉的童年。”梁远一边笑一边扭开了电视机的开关。

    梁远刚打开电视,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宁婉菲趴在门镜上看了一眼,说了句小叔,打开了房门。

    “海平回来还挺早的,我以为你得陪他们喝到半夜呢。”李远玲坐在沙上笑着说道。

    “傅部长和华晨?罗罗的副总乔治都在场,下边的人哪敢放开了吃喝,早早就散了。”梁海平随手把皮鞋放进了鞋架。

    “你哥呢?”李远玲问道。

    “刘长河和我哥谈话呢,安东分局的老秦局长要退了,刘长河可能在和我哥交代什么事情,我估摸这两天代局长的任命文件应该会传达下来。”

    “妈,你就快晋升成局长夫人了,听起来好威风啊。”梁远笑嘻嘻的拍着自家老娘马屁。

    “小叔,梁伯伯当了局长,有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那种公务轨道车当专车啊?”宁婉菲好奇的问道。

    “当然有了。”梁远替梁海平回答道。

    “哇,那可太好了。我们一定要去上边睡一觉还有做饭。”双胞胎兴奋的说道。

    梁远听着两个丫头叽叽喳喳的说着计划,忍不住心中笑。

    由于本溪是安东分局辖区内唯一一个较为繁华的大站,所以只要分局长出门视察,本溪站向来是必到的地点,作为盛局路内知名的穷局,安东分局局长一直在使用建国后生产的第一批公务轨道车当作专车。

    在梁远上辈子的记忆里曾经到分局长的专车上参观过,印象最深的就是车内的办公座椅装饰摆设和早已共和国已经淘汰的22型车底极为类似,白色的顶棚、土黄色的地板,黄杨木刷着清漆的座椅,整个专车好似一个移动的铁路博物馆。两个丫头想象中的床啊、厨房啊、统统都是没有的地。

    “海平。傅部长说的批采购一百辆长征三到底指的是单机还是双机重联的成品?”李远玲把电视的声音关小了一些,问道。

    “傅部长指的是单机,相当于需要4oo部宝石涡轴动机,晚上合资公司的副总乔治特意问过傅部长这个问题。”

    “嫂子。一旦长征三型燃气轮机车整改成功。华晨的产能能不能跟上?”梁海平有些担心的问道。

    “当初签合资协议那会。在罗罗公司购买了1oo部宝石涡轴动机,除去当初国产化时拆解练手的六部宝石和长征三型车上装备的四部,华晨库房里英国原装的宝石涡轴动机还有9o部。”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进行国产化时又6续组装了22部,华晨现有的库存已经够车厂生产28辆长征三型燃气轮机车了。”李远玲先和梁海平交了个底。

    “我正打算把斯贝、太因两个项目中的技术人员、组装员工调整过去一部分,加快宝石的国产化进度,我估计用上两个月的时间,合资公司能逐步的把宝石涡轴动机的产能,从每月2部提高到每月1o部,八个月后能提升至每月2o部。”李远玲信心十足的说道。

    梁远听李远玲说完,大致算了一下产能,七五计划还有十八个月结束,按照自家老娘的计算,华晨在一年的时间里连库存再生产,可以为东北机车厂提供接近3oo部宝石涡轴动机,剩余的半年提供剩下的1oo部宝石,在华晨产能已经释放的情况下,制造出来已经没有什么压力可言了。

    梁远看着梁海平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知道自己小叔已经算明白了华晨的产能,说道:“小叔,我妈这边看起来应该是没问题了,就算产能上有点小问题还有英国罗罗兜着呢,小叔那边有没有问题?我记得车厂的产能一直都很紧张吧?”

    “把盛京分厂整合进来之后,车厂若是加班加点的满负荷生产,现在一年能生产5o个标准编组的25s车底,就算傅部长把批朝夕至的直达特快全部使用25s车底担当,车厂那边的产能也不是问题的。”梁海平说道。

    “5o列直达特快编组,至少要9oo节车厢呢,如果全部使用双层客车,小叔岂不是了大财。”宁婉菲惊讶问道

    “这怎么可能,部里若是把25s车底作为直达特快的指定车底,小叔搞不好会被其他几个厂子干掉的。”梁远大笑着说道。

    25s车底的转向架早已共享了出去,无论是长春客车厂还是南京浦镇客车厂,都已经将自家产品的转向架改成源自双层客车的2o6s转向架,眼下长客生产的全空调25a型车底,和铺镇生产的普通25b型车底都已经通过了铁道部的环线检测。

    这也意味着东北机车厂的25s车底,在结构和度上对另外两家客车厂的产品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受制于空气弹簧技术掌握有限,25s双层客车高行驶时上层的摇晃问题东北机车厂一直没有彻底解决掉,使得双层客车不宜设置成全卧铺车厢。

    可以说在傅恒宇的直达特快计划里,25s车底是作为硬座和软座的承载车底出现的,卧铺车厢基本都会选择长客生产的25a型空调车底,当然也不排除部分黑心路局为了多拉多赚不考虑舒适度,硬上25s的卧铺车底。

    “小远。小叔大致算了下宝石动力包的成本,125万美元一套已经接近目前的成本价了吧,万一华晨在宝石国产化上遇到阻碍,合资公司那边的资金压力是不是有些大了?”梁海平有些担心的问道。

    “小叔,这事其实我妈最明白了。”梁远对着自家老娘努了努嘴巴。

    长征三这次试跑原本只是梁远为了自己老子升官,搞出来的政绩项目,在梁远的计划里未来的青藏铁路才是长征三最终的目的,因此也没和梁海平提及维修、维护等问题的细节,梁远根本没想到傅大部长打算利用长征三提前开启“猪群”。

    “就算宝石降功率延寿成功,以8ooo小时的大修寿命来说最多两年、甚至一年就要大修一次。东风4b内燃机大修时。动力系统就要消耗掉1oo万元的费用,华晨动力包大修一次怎么也得2oo万,一百个动力包就是2个亿。”

    “旋转式做功的燃气轮机在使用年限上,比往复式的柴油机寿命更长久。只要不出事故。一台长征三至少能用上3o年。而且我们升级动力系统也比柴油机方便许多,更换叶片材质,选用更好的风扇气动结构。未来添加中冷回热等等。”

    “所以说,小叔,搞透平类动机,全新设备卖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占有率才是大头,如果以后部里能采购我们1ooo个动力包,搭配成5oo组牵引机头,单凭维护费,华晨每年的收入就有十多个亿,在铁路领域,只要我们维持住宝石动力包在综合指标上,和主流柴油机的技术标准不相上下,这就是一张无比稳固的长期饭票。”梁远笑吟吟的说道。

    现代社会的文明根本是建立在能源利用的基础之上,动力巨头在市场上的攻城略地,和挖矿有些类似,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卖出一套设备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源源不断产出现金的矿点。

    一般来说,想获得透平类动机的维护能力,最现实的方式就是自己变成透平动力的生产厂家,正是这种极高的维修、维护技术门槛,使得后世罗罗、ge、普惠三大动力巨头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中,过八层成皆来自于售后服务,因此尽力使自家产品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行业上才是动力巨头们盈利的终极方式。

    当然,某人念念不忘的燃机免费维护属于透平行业里的核武器,一旦放出去绝对是一起玩完的大杀器,搞不好整个行业都有重启的危险。

    几人闲谈间,新闻联播无比熟悉的旋律准时响起,在罗京按部就班的介绍完国家领导人的去向之后,第一条实事新闻就是铁道部突破了高铁路2oo公里/小时的度关口。

    “今天下午一点零七分,在哈大铁路辽宁_省_内的林盛堡段,盛京铁路局本溪列车段所属的长征三号燃气轮机车创下了时2o2。17公里的度记录,正式突破高铁路2oo公里/小时的度关卡,标志着我国在高铁路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

    电视里,罗京富有磁性嗓音在播报这条新闻时略显清扬。

    人生在世的生存基础,无非是衣、食、住、行四个字。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高公路网络在共和国版图上略等于无,民航基本还是各单位一把手、二把手的专属事务,只有铁路,才是庞大的共和国民众、一般公务人员出门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已经掉进这个世界三年多的梁远,完全可以理解罗京语气上的轻微波动,可以说铁老大的赫赫威名基本都是在这个年代积累下来的。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下定决心要把铁路修进西_藏,长征燃气轮机车项目是青藏铁路计划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从六十年代起,中国铁道部开始研制适合运行在高原地区的燃气轮牵引机车……。”

    伴随着罗京的解说,电视上,铁道部当年研制长征一、二型的相片和两车试车时影像快闪过。

    “长征一、二号原型车皆毁于大火,面对这种无比艰难的局面,铁道部决心迎难而上,在东北机车厂继续开展燃气轮机车的研制工作……从1964年在图纸上画下第一笔痕迹算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燃气轮机车上奋斗了二十余年,终于奠定了长征三号成功的坚实基础。”

    看着电视上长征二号烧焦了的残骸,迅换成迎着午后斜阳呼啸而来的长征三,梁远整个人都要呆掉了……,铁道部的文宣太给力了,这段新闻要奋斗有奋斗要煽情有煽情,简直绝了。

    “长征三号试车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苏之后,第五个成功研制出燃气轮机车的国家。”

    新闻的最后,罗京代表铁道部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七五期间,共和国第一条准高高铁路有可能投入营运。

    “最后那段看到小叔了,可惜,我们和小远的镜头被掐掉了。”宁婉嘉惋惜的说道。

    随着电视上的长征三越过月台渐行渐远,这条关于铁道部的重磅新闻彻底结束。

    “英明的领导、勤劳的员工、呕心沥血的科技工作者、焕了第二春的大型国有企业,连小叔都露脸了,我这个正牌的幕后黑手居然连个镜头都没有一个,简直太吝啬了。”梁远随手关掉电视,对着梁海平吐槽着。

    “明儿小叔给央视打个电话,让他们来采访下中国最大的万元户,怎么样?”梁海平笑着说道。

    某人纯属得了便宜没卖乖,哪敢接梁海平这个话茬,嘿嘿一笑、转进如风。

    “小叔,既然我爸升官了,长征三这事儿算是暂时结束了,下周开始小叔还得回欧洲去,和mbb的协议马上就签了,这事少了小叔可不成的。”梁远说道。

    “小远,这回部里可真把心思放在长征三号上边了,傅部长今天晚上还和我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唯一一点要求就是早日拿出改型机头。”

    “小叔对航空工业又不是很懂,周远航、孙卓霖他们都是专科出身,眼下全在欧洲,小叔再过去意义也不大,还不如在车厂这边给华晨盯着呢。”梁海平说道。

    李远玲听梁海平说得有道理也频频点头,补充道:“现在商飞就是个空壳子,除了mpc75团队,人都没有几个,远嘉那么多高管在欧洲还不够你指使的,大老远的折腾你小叔过去干啥。”(未完待续。。)

 第279章 CMB宇航

    “刘文岳、孙卓霖、江庆民三人都在忙活和mBB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情,周远航去了英国,祁连山回了香港,鲁恒升、苏良宇他们虽然在德国不过都有事务在身,小叔不去欧洲,我要在西德干点什么事情根本没人帮忙啊。”梁远苦笑着说道。

    “小远,你还要干什么事情?”李远玲惊讶的问道。

    “妈,我是说万一。”梁远毫不犹豫的转移着话题。

    李远玲也知道,自己在商业上能力,叠加上十个也不是儿子的对手,也没深问,扭头和两个丫头拉起了家常。

    看着梁海平还在思索,梁远走向墙角的冰箱,翻出一盒果味雪糕,先让李远玲和两个丫头挑爱吃的口味,然后拿着雪糕一屁股坐进梁海平所在的双人沙。

    “小叔,吃点凉的,醒醒脑子。”梁远把雪糕提给梁海平。

    梁海平看着梁远挤眉弄眼,就知道自己这个侄子力主自己赴欧肯定是转着什么鬼心思。

    接过梁远递来的雪糕,梁海平咬了一口,问道:“小远,今天部长说要把东北机车改制股份化十有八九是打算动真格的,你宁姨大张旗鼓的改造联航的企业制度,傅部长已经关注很久了。”

    “我估计最近针对车厂很可能要做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若无十分的必要,小叔觉得还是在车厂帮你看堆比较好。”梁海平倒是知道梁远一直对东北机车厂贼心不死。

    “车厂改制,这是本来就是部里老狐狸们的一石二鸟之策,长征三试跑成功,傅大部长用这个当借口把小叔留下来,只不过从二鸟变成三鸟罢了。”

    “我爸做官虽没什么智商。放权倒是蛮合格,直接把车厂的大部分决定权扔给刘长河,小叔又心甘情愿的只管着生产和车厂内部事务,不改制,部里对车厂根本插不上手。”梁远狠狠的咬了一大口雪糕。

    “既然车厂改制。铁道部肯定会打着支持重点型号的幌子注资,同为国有资本刘长河说破天也没法反驳这一点,资金、股份、人进来了,话语权当然也就跟着进来了,二来改制之后一旦长征三入役,对比原来车厂改制前的破落情况。还有比这更明显的改革实例么,现在的最高领导人喜欢什么,小叔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梁海平都要听傻了,第一点梁海平也隐约想到了,不过梁远说的第二点梁海平压根没有意识到半点。

    “小远,难怪你宁姨说。你天生就是从政的材料,下午被傅部长这么重视,小叔还挺感动的呢,现在事情被你说破了,合着小叔这董事长就是个顺路赠送的边角余料。”梁海平苦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