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远设计带遥控器的空调扇也是想拉237一把,毕竟日后国内战斗机的雷达设备还得指望237呢。以眼下空调扇的势头来看,237所一年卖个四、五十万片芯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到时237所每年将会多出来四、五百万的利润日子就会好过许多了。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34章 万事俱备

    不得不说,国内有关部门一旦认真起来,办事的效率可比国外快多了,梁远回到本溪的第三天,梁海平也风尘仆仆的回到了大修厂。

    梁远坐在厂长办公室那张宽大的沙上,看着梁海平兴奋的在屋里走来走去终于忍不住说道:“小叔,你都晃悠一个多小时了,不累么。”

    “中午就被小叔喊到厂子里来,连午睡都泡汤了”梁远打了个哈欠,咕囔地抱怨着。

    “小远,我这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么?”梁海平使劲搓了搓手,拿起茶杯一气喝了半杯继续说道:“六个亿的设备啊。”

    “现在不值那么多钱了。”梁远泼了一碗凉水过去。

    梁海平恍如未觉说道:“转眼小叔就成了拥有数亿资产的厂子领导了。”

    看着梁海平的样子,梁远已经懒得继续泼冷水了,前天唐婉就给梁远来了电话,说不出意外事情基本能成,因此关于换设备协议达成的事情,梁远倒是比梁海平知道的还早些。

    梁远站起来,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心想要是自己家的东西到是值得兴奋下。

    “小远,这些设备可都是你捣鼓回来的,以后厂子该怎么办小叔心里可是一点底都没有。”

    “小叔光看你晃悠了,具体怎么回事你都没和我说呢,那边还有什么额外的要求没有?”

    “别的也没啥,主要就两个条件:三机部那边要求未来若是生一些特殊情况,将会征召这批设备用于军工生产。因此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必须要维护好设备,不能因人为原因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

    梁远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要求很正常,我们也能做到。”ibm当年都生产过步枪呢,战争一起全国一盘棋,寓军于民这种要求在正常不过了。

    “还一个就是部队要求,把我们分到的那三千万也算到今年整个利润分成里边去。这个我暂时没答应说要回来和段里商量商量。”

    梁远撇了撇嘴说道:“小叔你给老王厂长那个临时据点打个电话,看看他在不,在的话让他辛苦过来下,部队可真够抠门的了。”

    看着梁海平放下电话,梁远想了想说道:“小叔这次签协议你代表铁路大集体签,大修厂这边还是让我爸从段里派个副段长出面签署比较好些。”

    梁海平想了想也感觉可行,毕竟自己只是大修厂的承包人,这么大的事情还是段里出面更能名正言顺些。梁海平哪里知道梁远这么做,是特意挖了个大坑,给将来并购大修厂留了个合理的借口。

    这批设备太过于敏感,目前梁远是万万不敢直接把设备划到自己成立的,那个不伦不类的大集体名下的。可就这么放弃了梁远又十分不甘心,毕竟名义上设备是用空调扇的利润换回来的。思来想去梁远决定把铁路这边的企业关系模糊掉,不提设备的所属权问题,让梁海平代表铁路大集体在协议上显示一下存在,为286南巡讲话之后,着手理清大修厂产权时提供道义上的制高点。有了适当的理由,只剩下钱的问题就好办得多了。

    半小时之后,满面红光的王卫国来到了大修厂办公室,看到梁远也在笑呵呵地说道:“小家伙,这回你的愿望达成了,该怎么感谢伯伯。”

    梁远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明明是铁路替伯伯消化不良资产,却搞得像是伯伯白送似的,伯伯我听小叔说部队打算把上两个月的分成也算到全年的利润里边?”

    王卫国有些尴尬的说道:“这不是金城厂和927厂、368厂都参与生产了么。”

    梁远看着王卫国似笑非笑的说道:“这是哪门子理由,好像让他们白干了似的,算了,伯伯我也不和你们计较这些小账了,就提两个要求。”

    “成,只要不太过格伯伯就能做主答应下来。”王卫国干脆的说道。

    “部队负责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还有人员培训,毕竟我爸这边只是个小小的车务段和昆明铁路局也不搭边,还不如伯伯那边直接申请趟军列来得方便。”

    王卫国点了点头。

    梁远继续说道:“还有就是参加广交会时,空调扇出口换的那一百七十万外汇,伯伯都划到铁路大集体这边吧。下个月大修厂要出国引进技术,没外汇可不成。”

    王卫国迟疑了一下说道:“那汇率?”

    “当然是1:3。5了,伯伯难道部队还想颠覆中央政府的权威不成”梁远笑呵呵的说道。

    梁远早就想把257厂的那笔外汇弄到大集体这边了。虽说这回去的东德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但美元还是杠杠的硬通货。

    “伯伯反正257厂近期也不会引进什么设备,外汇挂在那边也是浪费。指不定哪天在被军区弄走了,到时候伯伯后悔都来不及了。”梁远添油加醋的说道。

    王卫国想了想也是,前些时军区派到美国去的那个考察团,就打算在257这边借支一部分,只是那时自己不在厂子,加上考察团走的比较急,事情就不了了之了,随着设备转让协议的签署,满军区都知道257有钱了,以后打秋风的只会越来越多,这笔外汇放在自己那里还真是个祸根。

    “算是便宜你了。”王卫国无奈的点了点头。

    梁海平在边上听着侄子和王卫国讨价还价,心想部队提这个要求就是想多分15oo万的利润,自己这个侄子答应了以后,转眼就在外汇这里捞回来了一半,听起来还像是替王卫国排忧解难似的,真不知道这个小家伙是怎么想到的。

    梁海平安静的看着两个人又为芝麻大的运费、培训人员开资等问题打了十多分钟的嘴仗。才算彻底的达成协议。

    临走时王卫国忽然站住,对着梁海平苦笑着说道:“海平真不知道你家是怎么培育出这么个怪胎的,每次看到这个小家伙我都会把你才是厂长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梁海平哈哈大笑着说道:“知道家里有个怪胎当然要好好利用了,小远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反正空调扇是他明的。”

    看着王卫国的吉普车转入林荫道,梁海平回过头对梁远说道:“小远,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回去东德要是搞不回来车底技术小叔可就惨了。”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35章 歪打正着

    梁远笑着对梁海平说道:“小叔放心吧,这回厂子添了这么多的设备,这回去东德不光车底,连机头我都打算一起弄回来呢。”

    民主德国自49年建国后就采取紧跟苏联的国策,在86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抛出“改革与新思维”之后,民主德国也紧跟其后也提出了对外政策的新目标与新方针,倡导要争取世界的和平,限制军备和裁军,并通过各国间的合作消除对抗,努力加强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联盟,努力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导致了整个东欧国家在外交政策上生重大转移,86年东德的末代领导人社会党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使中国恢复了同民主德国之间正常的商贸往来,在86年的莱比锡展会上中国曾用了25吨鸡蛋换回来一千辆小轿车,这也坚定了梁远去莱比锡展会淘金的信心。在这个时代,在没有人会比梁远更了解,民主德国眼下需要的是什么了。

    7月22日,三机部设备处的一名副处长同军区后勤部的副部长,联袂到257厂考察空调扇的生产销售情况。两个人还抽空到市百货大楼体验了一次空调扇的排队抢购。

    7月25日上午,梁海平代表铁路大集体,黄明山代表本溪车务段同三机部和257厂在本溪签订了一揽子设备换技术的协议,协议规定铁路大集体将空调扇专利技术永久性转让给95257厂,并放弃在空调扇专利上的一切后续权益。同时三机部将贵州精密制造基地的所有设备,作价6亿转让给铁路大修厂,设备转让费以88、89年度铁路大集体在空调扇销售上的所有收益为担保。在88、89年度空调扇收益不足6亿时由铁路大集体补足至6亿。当两年收益出6亿时,出部分由三机部和257厂另行协商解决。

    梁海平作为地主招待整个谈判组成员去了,梁远趴在厂长办公室宽大的沙上,看着上午才签署完的协议心想,设备明确标出作价6亿,并且铁路大集体承诺利润不足6亿时给予补偿,总算是堵住了很多反对者的嘴巴。而且部队将来打击盗版时会更加理直气壮,6个亿换来的东西,你想一分不花偷摸生产不收拾你才怪呢。这批设备到手,将来老娘的那个斯贝燃气轮机改电机计划也会顺利许多。

    有了这份满是漏洞的协议,以后就有理由同大修厂打产权官司了。不过协议上那个副段长黄明山的签名真有些碍眼,也不知道老梁同志现在把这个家伙扔哪一摊去了,梁远有些担心的想着。

    晚上回家前,梁远先拉住满嘴酒气的梁海平对好了口供,虽然说前些天李远玲告诉了梁江平空调扇的来龙去脉,可关于这批设备的事情老梁同志还蒙在鼓里,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件事能成得这么快。

    回到家打开房门,果然看到梁江平在客厅沙上坐着,梁远看了看梁江平嘿嘿一笑说道:“爸,这事你别问我,问小叔吧。”然后跑到卧室给唐婉打道谢电话去了。

    梁远给唐婉打完电话才知道,这次技术换设备的协议之所以签的这么快,一个是唐婉找到了当年的老同学,时任三机部生产局设备处处长的黄宏亮,还一个就是眼下部队实在是缺钱,看着257厂给铁路大集体分了3ooo万部队再也坐不住了,87年国家一年的军费开支才2oo亿元,分摊到每个军种头上还不到7o亿。唐婉笑着告诉梁远空调扇卖的越好,越往后拖,部队就越害怕这个买卖黄了,吃不到独食。要是再过几个月,就轮到部队着急上火上杆子了。

    梁远放下电话,心想自己老娘将来同部队间会有大把的合作机会,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没同部队纠缠,也算是提前留个好印象吧。

    回到客厅正好听见梁海平向梁江平说起,自己杜撰出来的那个东德统一机车联合体的企业代表。

    “哥,当时这事情也是没个准,我就没说,哪能想到部队这边会答应交换这么一大批设备,有了这批设备厂子就具备了生产车底的技术条件。下个月我去趟东德争取把项目谈下来。生产车底可比生产暖壶什么的强很多。”

    梁江平想了想说道:“要是谈生产经营我可没你脑子活,你自己看着办好了,不过国家把这么大数目的资产交到你手上,海平以后做事一定要三思后行啊,可别干出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来。”

    梁远看着小叔一本正经的点着头,有些好奇的想着老梁同志要是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挖好了坑,正准备图谋“大量的国有资产”会不会直接替天行道。

    “爸,黄段长现在做什么呢?我今天看代表段里签协议的是他呢。”梁远装做不在意的问道。

    “老黄是科班出身,业务水平可比我强多了,现在段里所有的行车安全都归他主抓。”梁江平有些佩服的说道

    梁远一听差点乐了出来,心想老梁同志也算是歪打正着,铁路系统讲究安全正点,但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安全,现在黄明山被老爸重点提拔,主抓这安全一块也直接变成了第一责任人,就算以前梁远的猜测都是真的,借他个胆子以后也不敢在这上边玩花样。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别的事情基本就都是毛毛雨,无伤大雅。

    放下心事的梁远正津津有味的听着父亲和小叔大谈大修厂该如何改造,工人该怎么引导。身边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梁远拿起电话李远玲的声音传入耳际,“小远,我听你宁姨说换设备的事情谈成了?”

    指着电话先对着梁江平做了个妈妈的口型,梁远说道:“恩,上午签的协议。”

    “小混蛋,这么大的事情成了,也不给妈妈打个电话”

    梁远嘿嘿笑着说道:“我爸也刚知道呢,你俩都是一个待遇,要是提前告诉你了不就厚此薄彼了么。”

    “你就胡扯吧,协议都是你爸派人签的,他还能比我知道的晚,我问你一件事,考少年班的语文和英语卷纸到底是怎么回事?”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36章 化肥

    梁远一听就知道糟了,自己考那两科时光顾着爽了,却忘记了这回高考可是东大自己出的题,不是全国统一试卷,老娘极可能是看到自己的卷纸了。

    “考得不好很正常嘛,妈妈不是也一直强调重在参与嘛。”

    “小滑头,我是问你那两个作文是怎么回事?”

    梁远心说我就是从未来回来的,东大出了这么个破题让老子怎么回答,是回答新闻联播版的还是回答南方周末版的,一边是幸福的爆表,一边是民不聊生这个命题难度太大,已经出自己的理解范围了,未来的答案还是自己找自己的比较好。

    “第三次浪潮不是都说了么,第三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化。我觉得我的答案十分标准啊,电脑就是未来。”梁远扯出了大大的歪理,还把托夫勒拉出来做虎皮,不过这也就是和李远玲这么说,换成老梁同志试试,不被敲得满头包才怪呢,马列里可没有什么狗屁的电脑、托夫勒。

    李远玲被梁远噎的无话可说,第一次觉得对梁远采取西式的教育方针感到有些后悔。

    “好吧,这个算是妈妈没说,英文作文上的汉字又是怎么回事”

    “呃……”梁远总不能说自己前世就是反鸟语神教(注1)的,上辈子面对现实可耻的低头了,这辈子回来就是为了报复来着。

    “呃什么,英文卷纸都是你胡乱蒙的吧,菲菲说你不到2o分钟就出来了。”李远玲的声音里明显有了一丝得意。

    菲菲这个败家小丫头,买了一大堆的零食都堵不住那张小嘴,下回看到用胶带粘上好了,梁远恨恨的想着。

    “呃……,就算考不上妈妈也不会怪我吧。”无话可说的梁远无耻的卖起了萌。

    李远玲到是被梁远气乐了,心想本来还担心儿子近半年来的所作所为有些过于早熟,现在看来还是孩子一个,只是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对英文教育如此反感的。

    “考不上也挺好的,我还舍不得离开本溪去那里上学呢。”

    “天知道你是舍不得离开什么?”李远玲笑吟吟地说道:“不过很可惜,小远你被东大破格录取了。”

    对于这个消息梁远倒是没有意外,当决定赞助东大一百万之后,梁远就知道自己被录取基本是板上钉钉。

    “呃……,真的吗?”梁远装出了一副意外惊喜的样子。

    “东大校方说了,由于你的理科成绩优秀,可以跟随少年班念第一年的预科,强化下文科和英语。至于第二年是否开始正式学习大学课程,视最后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而定。”

    梁远听完心想这样也好,反正自己也没打算安安稳稳的在东大念书,有了少年班这个名头,父母也会意识到自己不太适合普通教育,未来的管束也会松弛许多。

    放下电话梁远把自己考上少年班的事情告诉了父亲和小叔,梁江平倒是很高兴,少有的表扬了梁远几句。梁海平趁着老梁同志去卫生间的时候对梁远笑着说道:“一百万换了个少年班临时生,小远你可真够败家的了。”

    梁远得意洋洋的说道:“小叔,有着这个名头,以后我干出点出格的事请,大家就不会太惊讶了。”

    梁海平苦笑着看着梁远说道:“那么大的大修厂还不够你折腾的?你还想干什么出格的事情?”

    梁远只是嘿嘿笑着也不回答。

    隔天,在本溪晃荡了一个多星期的梁远刚回到盛京,梁海平的电话就追了过来。绥芬河的大市场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建设已经建完了一大半,商品库房和职工宿舍已经全部竣工,五原厂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量,祁连山的调度协调居功至伟。

    张怡在和祁连山共事了一个多月之后,也现在技术人员里,祁连山确实是个异类让人欣赏,因此张怡也努力劝说祁连山跳槽到铁路这边来,并且答应过来之后就大市场的日常管理彻底交给祁连山,工资、奖金都按照祁连山在五原厂的三倍支付。

    祁连山也一直在犹豫当中,虽然亲眼所见绥芬河这边的对苏贸易红火无比,大市场的前景应该不错,但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